英汉语言文化对比-邓炎昌刘润清
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
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摘要:Taboo word(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 存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
目前,中英两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所谓的文化休克,因此了解哪些话语是被禁止的是十分重要的。
英汉禁忌语在语言和词汇层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导致了英汉禁忌语的迥异。
为了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人们必须提高对禁忌语的了解,并且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在交流中避免使用禁忌语。
关键词:禁忌语不同点文化成因。
一、定义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18 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 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这种禁忌习俗(taboo),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并被全世界各民族人民使用。
顾名思义,所谓禁忌语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人们说某种话,或忌讳人们说某种话。
二、禁忌语的演进原始时代——愚昧(ignorance),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与征服自然能力的不足, 人们往往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能理解甚至困惑、恐惧。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被赋予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
人们竟以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 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
他们盲目的崇拜迷信语言的力量, 认为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 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 反之则得到庇护。
这样就自然而然的促成了禁忌语的产生。
封建时代——偏见(p rejudice), 中西方社会的封建时代都以等级森严著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黎民百姓的言语都要受到限制, 他们不允许使用上级的所谓高贵语言表达, 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于是, 禁忌语随之产生了。
现代社会——民主(democracy),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及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大大提高。
现如今,人们愈来愈注重人类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愈来愈追求平等和自由。
英语语言学阅读书目(学术型研究生)2
1. 英语语言研究参考书目语言学牛津语言学入门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Linguistics H.G. Widdowso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d EllisLanguage and Culture Claire Kramsch Psychololinguistics Thomas ScovelSociolinguistics Bernard SpolskyPragmatics George Yule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程雨民《英语语体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桂诗春、宁春岩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自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语篇分析概要》,黄国文,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语言学入门》,刘润清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戚雨村《语言学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运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中英称谓语社会文化视角之探索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中英称谓语社会文化视角之探索作者:刘榴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009,""(9)被引用次数:0次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9912.Fasold R社会语言学 20003.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 2002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19975.Samovar 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20046.Scollon Ron.Suzanne W Scoll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roach 20047.夏卫华《红楼梦》中指示语的翻译 20048.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请教程 20041.期刊论文李仕德.LI Shi-de从文化差异谈英语教学--英汉称谓语-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z1)文化差异是第二语言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文化差异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目标语中的词句.称谓语是文化差异中的一个方面,而亲属称谓语又是称谓语的一个分支,每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亲属称谓体系.由于东西方的社会发展,结构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使得英汉文化中亲属称谓在辈分、直系、旁系、父系、母系、血亲、姻亲亲属范围、拟亲属称谓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相似点和不同点来.总体看,汉语的亲属称谓比起英语来要丰富很多.2.学位论文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2008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相应地标记这种关系的亲属称谓语也就成为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具有的成分。
基于亲属关系在人类不同社会中的普遍存在,亲属称谓语也就成为了各种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词汇现象,并且属于词汇系统中相当稳固的一类词汇类聚--基本词汇的范畴。
从汉英词汇的偶合看中英文化的互通性
从汉英词汇的偶合看中英文化的互通性【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心态和性格。
认识和掌握词汇是掌握语言、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从意象指代、喻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民族心理五个层面透视汉英语言词汇的偶合现象,揭示中英文化的互通性和融合性,指出要学好语言必须学好这种语言的文化。
【关键词】汉英词汇偶合现象互通性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
语言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延续着文化信息,这使文化得以由古至今地流传并将继续传下去。
只有依托于语言,文化和思维才能够存在。
“因为语言仅是一种载体,文化知识才是内涵,没有丰富内涵的语言是苍白的,枯燥的和不受欢迎的。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一、汉语和英语均为强势语言世界上,本国人说得最多的母语是汉语,其他国家人说得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英文化是东西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文化是什么?据说有人统计有500多种定义,至少有20多种定义被认为是比较权威的。
早在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Edward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了一个让后人认为颇具权威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在全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认知作用。
邓炎昌、刘润清先生于1989年出版了《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胡文仲先生于1994年出版了《文化与交际》一书,指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
言语委婉语和非言语委婉语—英汉用法比较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有两种表现形式:言语争非言语委婉语。
言语委婉语涉及死亡、性爱、个人隐私、教育、性别歧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会牵涉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事件、国际关系、种族主义以及对人的称谓和大众传媒等领域。
非言语委婉语涉及人类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个方面。
委婉语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反映,它的使用因受到人类所接受的不同文化以及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的影响而千差万别。
英汉两种语言对委婉语的使用正是如此,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关键词]委婉语;言语和非言语委婉语;文化现象;语言现象;相似;差异性一、介绍早在二十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就宣称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任何规则的系统都与其他系统有着各种联系,而不是完全封闭或相互独立的。
因此,语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会与诸如社会系统或文化系统相互作用。
Lorry A.Samovar等人曾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写到,任何文化所使用的交际系统都采用了像口语、书面语和非言语行为等各种形式。
(1998:44)委婉语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最终表现为言语的和非言语二、言语的委婉语和非言语委婉语英语谚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 am thrifty,you are mean,and he is stingy.”我们注意到这三个词“thrifty(节约的),mean(吝啬的)and stingy(/b气的)”所表达的内涵实际上是相同的,但是当我们选择这三个词来谈论人的品质时却有微妙的差别,这其中就存在委婉语的现象。
说话人试图把自己和听话人说得好听一些.但完全没有考虑不在场的第三方。
由此可见委婉语在英语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委婉语”源于希腊语中“euph6mismos”一词,其中“ell”意为“好好地”,“ph/!me”意为“讲话”或“说话”。
《柯林斯英语字典》给此词的定义为“委婉语是人们谈论某些令他们本人或其他人感到不愉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一种礼貌的用语或表达方式。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应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别。
本文对中西委婉语跨文化现象进行了对照研究,揭示了其内在接洽。
织梦好,好织梦关键词:委婉语;传统委婉语;文体委婉语;宗教文化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前缀eu=well 和词根pheme=speaking。
根据《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的定义,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润饰手段。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委婉语的分类和功效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
所谓传统委婉语,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干的。
如生、逝世、病、性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到是粗俗、生硬、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
所谓文体委婉语,实际上是奉承语,溢美之词与禁忌语无关。
委婉语的功效有:避讳功效、避俗功效或雅化功效、礼貌功效、粉饰功效和褒扬功效(淡化或夸张功效)。
逝世亡是人类广泛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时有产生。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不同,所反响出的对逝世亡的见解存在很大差别。
二、英汉两种语言逝世亡委婉语不同的原因1、不同的宗教文化带来的表达差别织梦好,好织梦基督教在英语国家的人们生活中施展着重要作用,其关于逝世亡的委婉语多半来自《圣经》,与基督教信仰密切相干。
许多基督徒都信任“来世”和“原罪”之说,在他们看来,逝世亡就意味着"to go to heaven"(进天堂)、"to be called to Cod"(被号召到上帝那) or "to cancel ones account"(销账)。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周玉梅(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英语教研室)摘要:因为英汉两种文化体系在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习俗、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翻译英语谚语时需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本文分析了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并针对荚语谚语的翻译。
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
即直译法、意译法、同义词套用法、直意译结合法。
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文化的覆盖面和内涵很广。
所谓文化是一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谚语(pr o ver b)是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间流传的内容精辟、寓意深邃的至理名言。
正如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
”尽管所创造的谚语在某些方面.如人类共通的情感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一致性.但在外附的文化色彩上却有着不一致之处。
某些方面甚至有着天壤之别。
为沟通不同的文化,促进知识的交流。
我们在翻译外民族谚语文化时,必须深入比较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
选择恰当的翻译方式。
力争准确传神地传达出对方民族文化精华的精妙之处。
一、汉英谚语中的文化差异1.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社会发展的如实记载,其中收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反映在谚语上尤为明显。
如:“说曹操.曹操到”、“逼上粱山”、。
过五关,斩六将”等。
这些都是具有明显民族特点的谚语,是与汉文化紧密联系的。
英语国家的一些谚语也包含其历史文化背景。
如:M eet one’s W a t e rl oo.一败涂地。
C ross t he R obi con a nd bum one’8boat s.背水一战。
2.地理环境的差异。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是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框架。
地理特色会不可避免的反映在其语言中。
尤其是在谚语中。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所以许多谚语都起源于他们的航海经验。
浅谈英汉语言禁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2009年6月第28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 l o fH e ilong ji ang Coll ege o f Educati on Jun .2009V o.l 28N o .6收稿日期:2009-03-22作者简介:于晓梅(1959-),女,黑龙江依兰人,副教授,从事中外文学和英语基础教学法研究。
浅谈英汉语言禁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于晓梅(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150001)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禁忌是各个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几乎存在于日常交际的各个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对英汉禁忌语异同的比较可见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汉语言;禁忌语;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 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6-0112-02一、英汉语言禁忌的一致性1 死亡。
在一般禁忌语中,典型的莫过于对 死亡 现象的禁忌[1]。
人的生病死本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们对 死 的说法予以回避禁忌,人们不愿意直接提到它,而是采用委婉语的方式来表达。
英语中委婉说法为:to go to a better w orld ;t o go to sleep ;to be no m ore ,to jo i n the g rea tm a j o rity ,etc .而在汉语中表达 死亡 的委婉语,通常有: 逝世 、 去世 、 病故 、 升天 、 亡故 、 寿终 、 心脏停止跳动 等。
2 咒语。
许多语言都忌讳使用诅咒、骂人的话。
英汉语也不例外。
有些骂人的话过于粗俗,因而受到社会严格限制。
英语中大部分诅咒、骂人的话常与基督教的词语和名称有关,如Jesus Chr i st ,H o l y M ary ,G od da m n 等;还有一些骂人的话与性或性器官有关,如fuck ,da mn ,sh it ,cock 等四个字母的词(four-letter wo rds);汉语中这种固定的诅咒或骂人的话似乎少些,常说这些话的人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的人,会令人不快、甚至会使人感到厌恶[2]。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邓炎昌刘润清
英汉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一) 打招呼和告别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
他刚要骑上创神,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
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
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
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
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
”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
”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发生过这样的事。
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
”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
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幸好,打招呼的话并不都令人感到奇怪或者引起对方反感。
有许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有些只是说法不同。
在许多语言里,打招呼的话往往与时间有关,但即使在一种语言中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但不说Good noon。
而Good night(晚安;明天见;再会)根本不是打招呼的话(大多数讲英语的人不会这样说)。
这只是告别时说的话。
两个中国人初次见面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汉语说法,而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总要说I’m pleased to meet you (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语言与文化 - -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语言与文化- -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作者:邓炎昌/刘润清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年3月版次:
ISBN:756000430 页数:263
开本:大32开包装:
第一章引论
第二章论词:是同义,是相似,还是貌合神离第三章再论词:文化判别和词的涵义
第四章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
第五章成语、谚语和格言
第六章比喻和联想
第七章颜色在语言中的运用——再谈比喻和联想第八章典故
第九章委婉语
第十章禁忌语
第十一章敬辞和谦辞
第十二章文体的区别
第十三章英语的各种变体
第十四章身势语——非语言交际
参考书...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您想读这本书吗?作者:邓炎昌刘润清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译者:丛书名:
出版日期:2005-10-17
内容简介
北京外国语学院邓炎昌教授根据自己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参考当代语言学方面著作,写了《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一书,就英汉语言文化进行对比,以适应英语教学与研究的需要。
作者通过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详细论述在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重要文化因素,以大量实例说明,必须掌握与这些因素有关的英语使用规则,才能措词得当,言语得体。
本书对大专院校学生、英语教师、外事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出国进修人员以及希望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并懂英语的西方人等,都有参考价值。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f Modesty
Zhai IiayuGao jie20 June 2013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f ModestyAbstractAs we know,different nation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during the long developing history. Various cultural factors result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manifestation forms. Culture is the general concept of art,the outlook of value,tradition and custom,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societies,people,areas,or some countries. In this text,I will foc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of modesty,including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sty,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and also the reasons.Introduction:Chinese had an old saying "Modesty helps one to make progres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In China,Modes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ersonal virtue, and it is also vit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Modesty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western culture . We both have the modesty bases on our social principles.But they have some differences.What we can do is to accept these differences and to respect these differences an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se differences.Thus,it would be helpful for us to avoid cultural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practical issues.I: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of Modesty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s that China is an oriental country ,and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heritage. Chinese culture is older than 5000 years.However,the Western culture is more advanced,and loves adventure and exploration.The Chinese focus more on collective gain instead of individual gain by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s,and believe in adopting a middle way to avoid extremism.1.1 Modesty of AddressingThe way how to show our politeness to a good reflection of modesty.Talking about addressing.In China,the surname comes first and then the given name.While westerners names are written and spoken with the give name first and the family name last. In an informal situation,westerners will introduce each other bu first name,without titles,and occasionally be just the last name. Chinese use little and surname to address their superior or elder rather than call them surnames.While the superior or elders call the addressers their names.Otherwise,the addresser may be considered as ill mannered,ill educated or rude.In west,although they are different in age and status,they can call the other directly,their names ,even first names.1.2 Modesty of Compliments and ResponseWe also can see the differences from compliments and response. If a hostess is complimented for her cooking skill,how she will response in China and west? A Chinese hostess will say “I just made some dishes casually and they are not very tasty”. An western hostess is like to say, “I am glad to heat you like it!I cook it especially for you.” So,it seemed the Chinese take pride in a“modesty”way. Chinese are tend to refuse praise,although they do feel happy to hear that.1.3 Modesty of conveying thanksIn China,especially in old days, “Thank you ”is not frequently used between intimate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because it may imply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addresser and the addressee. However, “Thank you”is widely used in English toshow gratitude in such cases as being invited,helped,given a gift.So in this way,it seemed the western people do better in explaining the world“modesty.”II:The Reasons Result i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ModestyWhy do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 show the difference ways of “modesty”? It must be the different cultural factors result in cultural differences.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result i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modesty. Such as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the different values,the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family,nationalism.Westerners believe in individualism,and Chinese believe in collectivism .The Western cultural has the freedom to express affection freely,whereas the Chinese culture is puritanical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philosophies are unique and entirely different to each other.While the Chinese believe in relationships ,and searching for inner bliss and happiness through meditation .While the Western culture believes in a materialistic approach ,and has a pragmatic and emotional attitude.2.1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s that China is an oriental country ,and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heritage. Chinese culture is older than 5000 years. However,the Western culture is more advanced,and loves adventure and exploration.The Chinese focus more on collective gain instead of individual gain by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s,and believe in adopting a middle way to avoid extremism.2.2 Social SystemIn China,Chinese culture is older than 5000 years.China’s emperors treat themselves as the Son of Heaven,while in West,the emperor and his people are under the name of God,and the emperor in accordance with God’s will to control the country.Ancient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is Centralized system that the autocratic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as the core,and this system continuities 2000years in China,so it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hina’s reun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 system and political system,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as well as culture and education.Thesource of We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lies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The legal system,the philosophy of people’s wisdom political,all of these formes into today’s Western cultures.Tzu Lu said: “The ruler of Wei is anticipating your assistance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his state. What will be your top priority”Confucius said, “There must be a correction of terminology.” Tzu Lu said, “Are you serious? Why is this so important?”Confucius said. “You are really simple ,aren’t you? A Superior Man is cautious about jumping to conclusions about that which he does not know”. “If terminology is not correct,then what is said cannot be followed, If what is said cannot be followed,then work cannot be accomplished. If work cannot be accomplished,then ritual and music cannot be developed. If ritual and music cannot be developed,then criminal punishments will not be appropriate.”The correction of terminology means let the king be a king, the minister be a minister, the father a father and the son a son. And such feudal hierarchy made an big difference to Chinese.In Chinese mind,everyone want to be a polite man, man should be humble oneself and respect the others,such Chinese politeness features is the product of Confucian thought.Chinese modesty culture had been deep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ism. China's feudal system lasted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nd Confucianism dominated Chinese society in a long time.It is the basic form of China's feudal culture and main content.The concept of "the politeness" continues today, while the "Inferiority "has gradually disappeared, but "self-disparagement" and "modesty" is sti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culture.In the western countries,they advocate equality in daily life.People have an equality voice in decision-making ,and on certain matters,the children,too,have a vote.So,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modesty is showed as obviously as in Chinese.”2.3 Some other reasons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result i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modesty. Such as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the different values,the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family,nationalism.Westerners believe in individualism,and Chinese believe in collectivism .The Western cultural has the freedom to express affectionfreely,whereas the Chinese culture is puritanical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philosophies are unique and entirely different to each other.While the Chinese believe in relationships ,and searching for inner bliss and happiness through meditation .While the Western culture believes in a materialistic approach ,and has a pragmatic and emotional attitude.ConclusionTo sum up,through the analysis to the difference performance of modesty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and the reasons of that, we can know that there really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f Modesty.Culture difference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we need a good grasp of those differences so that we can live in an unfamiliar environment much easily. Besides,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we must put our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a are various but not difficult to master. You can see clearly how much you benefit from your cultural awareness once you are truly in that environment.So,my purpose is try to show the all-sided modesty culture to people,and we will try to accept these differences and to respect these differences an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se differences.What should we do is try to cope with thi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we should respect the others’believe and to be more inclusion.Thus,it would be helpful for us to avoid cultural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practical issues.In this way,our nation will become stronger and greater![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 顾曰国. 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发表时间:2011-09-19T11:28:21.42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刘冬梅[导读]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刘冬梅(桂林市职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2)摘要: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通过对英汉委婉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在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背景、审美观等五个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指出学习委婉语所依托的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助于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一、引言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背景以及审美观等。
委婉语在日常交流及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心理、感情和态度。
我们对委婉语的理解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出于种种考虑,有些话语不便或不能直说,需要用含蓄曲折而又能传达本意的词语代替,可以避免冒昧或无礼,达到取悦人的目的,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
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来源于宗教迷信,意为good speech或words of good omen(说好听的或吉言)。
可见,英汉语言对委婉语的定义、施用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英汉两种语言的委婉语,既属于语言现象又属于文化现象,记录并反映着各自的特定文化。
二、英汉委婉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1、中西等级观念的差异汉文化更为注重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种种。
所谓国讳,主要是避开皇帝本人的名姓及服饰,比如与皇帝名姓相同的字音要回避。
东汉时要避光武帝刘秀讳,秀才改称“茂才”;而为了避明帝刘庄讳,把几百年前就已作古的庄子的“庄”姓改姓“严”,“老庄”改称“老严”。
“红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红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来源:[本站]浏览:[ ]翻译文化的蕴涵十分丰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英汉语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差异,文化因素成了翻译中的障碍。
社会学家认为,作为文化的基石,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反映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词语是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
词语中显现出语言对文化的承载作用。
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色彩不仅有其物理属性,而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虽然颜色词仅仅是语言的一小部分,却在汉语和英语语言文化习俗中扮演着重要语意。
在许多场合,颜色词的使用并不是该词在概念意义层面在起作用,而是民族文化深层的有关对某种颜色的联系在起着作用(邵志洪著,英汉语研究与对比,82)。
本文从颜色词“红色” 的翻译来探讨文化差异对于译文的通顺、自然的影响。
一、汉语中“红色”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红色”象征着吉祥、欢乐、幸福和兴旺发达。
“红色” 也是传统的喜庆象征,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
例如:指生意一开始就很顺利的“开门红”,指生意兴旺的“生意红火”,形容好运不断的“红运当头”,把受领导器重的人称作“大红人”,汉语用“红男绿女”来形容衣着光鲜的男女,用“绿鬓朱颜”来夸奖女孩子黑色鬓发,红润的面颜。
新娘结婚的服装是红色,汉语中的“红双喜”是传统的喜庆象征,原指新婚房门窗或墙上的红喜字。
同时,红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变迁。
汉语文化中“红色”也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代表着中国特殊历史时代。
如,文革时期,人们称颂毛泽东为“红太阳”;每天诵读毛主席的著作——“红宝书”;“红小兵”等在文革期间最为流行。
红色在汉语语言文化中,也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如,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苏维埃政权”、“红军”等。
由此可见,在汉语中带“红”字的词语多为褒义。
二、英语中“red”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在英语语言文化中,人们常常将红色与战争、血腥相联系。
身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同与异
摘要:作为一种非言语语言,并不是所有的身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着相同的含义。
一方面,在不同文化中,身体语言存在共同性,这包括:1)人类共同享有的生物特性;2)不同文化中相同的社会特性;3)不同文化中,作用相同;4)文化区别缩小。
另一方面,身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点包括:1)不同身体语言,相同信息;2)相同身体语言,不同含义;3)一些身体语言仅存在特定国家;4)一些身体语言虽存在于特定国家,但不存在特定含义。
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身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同与异。
关键词:身体语言;相同点;不同点;文化身体语言,作为一种非言语语言,在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莎士比亚曾经在Troilus and Cressidaz 中写过这样的句子,“There is language in her eyes, her cheek, her lip.”由此可以看出身体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
同时,在不同文化中,身体语言既存在着共同性,又有着不同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身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同与异并分析其原因。
1 身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相同点语言属于整个人类社会。
同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础。
没有语言,文化就不会存在。
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并制约着语言。
身体语言作为一种非言语语言,也受着不同文化的影响。
尽管文化的不同,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因为身体语言自身的特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身体语言有着许多共同点。
根据身体语言的生物特性、社会特性、作用和变化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解释:1.1 人类共同享有的生物特性身体语言的生物特性意味着人们的表达、眼神交流、手势和其他身体动作有着生物的共同特点。
当人们高兴时,就会笑。
悲伤时,就会哭。
尽管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仍然有着这些共同特点。
科学家Ekman Paul发现,由于肌肉的放松和收缩,人类的面部有着共同的变化类型,如恐惧、惊讶、悲伤、失望、高兴等等。
翻译书目
1.邓炎昌,刘润青等著,《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比较》,198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郭著章,李庆生编著,《英汉互译使用教程》,1996,武汉大学出版社3.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199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陈宏薇,李亚丹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200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毛荣贵编著,《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2002,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傅敬民,张顺梅,薛清编著,《英汉翻译辨析》,200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7.马秉义编著,《汉译英基础教程》,2006,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8.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2003,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0.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1.包惠南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200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2.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1998,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3. Basil Hatim,《跨文化交际》,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4. 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5. 周方珠著,《翻译多元论》,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6. 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名论名译》,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17. 刘宓庆著,《文化翻译论纲》,1999,湖北教育出版社18. 喻云根编,《英美名著翻译比较》,2000,湖北语教育出版社19. 辜正坤著,《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20. 高一虹著,《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1. 包惠南包昂编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2004,外文出版社22. 乔龙宝编著,《英语散文佳作赏析与翻译》,200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3. 姜治文文军编著,《翻译批评论》,1999,重庆大学出版社24. 温秀颖著,《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2007,南开大学出版社1.《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著商务印书馆(2001)2.《中国翻译简史》马祖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3.《翻译学》谭载喜著湖北教育出版社4.《现代翻译理论》刘宓庆江西教育出版(1990)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蔡新乐, 郁东占. 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蔡新乐. 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蔡毅, 段京华. 苏联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陈厚诚, 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陈嘉映. 语言哲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程永生. 描写交际翻译学.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杜建慧, 杨金良等. 翻译学概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8.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9.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 高名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冯建文. 神似翻译学. 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傅勇林. 文化范式: 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胡壮麟. 功能主义纵横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胡壮麟等.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黄龙. 翻译艺术教程.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黄忠廉. 翻译变体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姜治文, 文军. 翻译批判论.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蒋骁华. 符号学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金隄. 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孔慧怡, 杨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亚舒, 黄忠廉. 科学翻译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李延福. 国外语言学通观.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0.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5.刘重德. 西方译论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吕俊, 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马祖毅, 任荣珍. 汉籍外译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 大学出版社, 1995.沈苏儒. 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6.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1999.王建开. 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王佐良. 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炫. 中国当代思想批判.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1.奚永吉.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2.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许钧, 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2.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杨晓荣. 小说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特色问题.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杨自俭, 李瑞华.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1983-1992)[C].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张柏然, 许钧.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张美芳.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张南峰. 中西译学批评.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张培基, 喻云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郑海凌. 文学翻译学. 郑州: 文心出版社, 2000.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周仪, 罗平. 翻译与批评.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翻译方向书目推荐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英语与汉语的差别
浅谈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摘要作为英语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其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法,发音是必要的,但如果能在了解英语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所学的汉语,体会两种语言的差异,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主要从词汇,语法,思维,文化等的方面介绍英语与汉语的差异,便于英语方面的学习,也有助于对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英语汉语差异一、英语与汉语思维上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汉语是可以想象的,因为中国人强调直觉和图像;英语语言更加功能化,因为英欧语系强调理性和逻辑。
中文写成的字符最初的形式里是事物或观念的图像。
在当前高度发达的形式中,汉字不是用图片传递文字,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意象来传递想法的复杂手段。
例如,“水”就像是船在海上漂着,“瓜”(melon)是根据植物果实的树干二引申出来的汉字,“森”是由三个木组成,意味着大片的树木覆盖大地。
一些词汇的意思,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字形而直接理解其含义,汉语的描述能很生动的介绍图像,形状和材;而在英语中,他只具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汉语经常把图像作为隐喻或抽象的观念来表达感情。
“蚕食”用蚕宝宝吃桑叶来慢慢啃咬宵夜的方式来比喻逐步侵略和占领。
“酸甜苦辣”往往描述了食物的味道,有时我们会用在对于生活的描述上,生动的代表了生活的滋味。
中国人偏向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向分析思维,汉语的理解更多的依赖整体表达功能,往往凭主观直觉,英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词汇丰富,汉语则是动词丰富,因此英语中用介词的地方,汉语常常使用动词。
汉语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观性,认为任何行为都可能是人的行为主体完成的,折射在表达形式上,西方人主张理性分析,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重视自然客观,思维目标常常指向外界。
中国人偏向曲线思维,习惯跳动,迂回,环绕的方式,而西方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是按照直线逻辑思维方式进行的二、英语与汉语文字上的差异中英文文字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三条。
首先是两种文字的记录方式不同,英文记录文字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而用来记录音素的基本符号是字母或字母组合;而中文记录的最小单位音素是音节,用来记录汉字的基本符号是汉字,每一个汉字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翻译类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翻译类论文开题报告浏览次数:3227次悬赏分:5|提问时间:2009-1-29 16:39|提问者:匿名推荐答案首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先有人类思维后有语言、图画、音乐等外在表现形式。
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Without thinking,language would be meaningless?那么,思维又是如何作用在语言形式上的呢?通过研究可知:思维---表现法---语言具体形式。
现在,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人与西方人由历史渊源、地域特性及哲学与文化心理不同而导致的思维的根本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
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
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The T aoist notion Of following nature is closed related,as in other naturalistic movements,to the idea of fate.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即Let things remain as they are.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
美国人说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
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
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中西方日常交际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影响
中西方日常交际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明显有别。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日常交际文化差异,提出英语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文化导入,让学生深入情境,培养创造性英语思维。
关键词:中英日常交际差异;跨文化背景知识;跨文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85-01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本文所讲的是中西方日常交际时的礼貌用语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说得不合时宜,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以及从而产生的理解不完整或错误理解。
一、中西方日常交际的差异1、见面打招呼的差异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在中国,人们碰面时则常问“你吃了吗?”,吃是人们谈话常见的话题。
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理解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2、隐私的差异与西方人交际时应注意一些话题。
譬如西方人一般不会向不太熟悉的人提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收入之类的事。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
如在课本中会常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 mrs. white ?”“ah ,it’s a secret !”3、称谓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在汉语中姓在前名在后,而在英语中则完全不同,他们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且在中间还喜欢加上一个中间名。
称呼别人时一般在姓的前面加上称呼语,如“mr. black,miss white ”等。
4、社交礼节上的差异先以please“请”举个例子。
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
第十四讲 汉英文化比较(1)
汉英文化比较“文化的内涵丰富,包括社会组织、政经制度。
学术思想、风俗习惯等等,语言也在其内。
……学英语,既要在语言之大学,也要在语言之外——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学。
”(王宗炎,1993年)现在人们认识到,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
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用于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语言的使用规则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言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
因此,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
如果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外语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得当。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文化》)第一节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一、文化成雨村先生在《语言·文化·对比》一文中,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作了精辟的概括:“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便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有时也持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以便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相区别。
”(见《外语研究》1992年第2期)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1)物质文化,如建筑物、服饰、食品、工具等;(2)制度习俗文化,包括制度、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风俗习惯等;(3)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
二、文化中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文化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
文化反映在语言文字中,文化又存在于使用该语言文字民族的知识结构中。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与人们头脑中的文化意识相互作用,由此完成人际交流的任务。
原有的文化环境一旦改变或失去,或文化得以寄托的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文语联系就要中断,仅靠语言本身的概念意义,交流的任务可能难以完成,甚至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一) 打招呼和告别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
他刚要骑上创神,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
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
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
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
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
”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
”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发生过这样的事。
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
”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
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幸好,打招呼的话并不都令人感到奇怪或者引起对方反感。
有许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有些只是说法不同。
在许多语言里,打招呼的话往往与时间有关,但即使在一种语言中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但不说Good noon。
而Good night(晚安;明天见;再会)根本不是打招呼的话(大多数讲英语的人不会这样说)。
这只是告别时说的话。
两个中国人初次见面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汉语说法,而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总要说I’m pleased to meet you (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分手时,他们还要说句It’s nice meeting you或It’s nice to have met you(能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话。
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
几乎所有语言中都有类似的说法。
但在说Good-bye或“再见”之前,还有些客套语很有意思,各种语言也不尽相同。
如有贵客或不大熟的人来访或串门儿,客人离开时,按中国的习惯,主人要把客人送到房门口或大门口。
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话。
这些说法部不能直接译成英语。
如果说Stay here,听起来十分别扭。
如果说Go slowly, Walk slowly或Ride slowly,也很不自然。
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
(二) 各种称呼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宇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 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 Summers,Mrs Howard,Miss Jones等)。
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宇称呼。
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Joe,Ben,Helen,等。
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也是这样的。
例如,许多大学生叫老师的名字。
老师们对这种做法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或过于随便;他们反而认为学生能这样做,正好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
这当然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
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孩子会挨一顿骂,甚至会挨几巴掌。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二哥”、“三姐”、“四婶”、“周大伯”之类。
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
用英语称呼时不论对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主要的例外是:称父母为Dad,Mom,Mum,Mother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Grandma等,有时称年长的亲戚为Aunt Mary或Uncle Jim(注意:一般用名字,不用姓)。
就连对这种亲属关系,美国人也倾向于用名字相称,,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
应当指出,Brother Joseph或Sister Mary之类的称呼只用于天主教团体和某些别的宗教或职业团体。
中国人称呼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黄局长”、“林经理”、“马校长”之类。
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Manager Jackson 杰克逊经理),Principal Morris(莫里斯校长)。
只有少数职业或职务可用于称呼。
如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有权主持法庭审判的人可称Judge——。
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和Mayor——,但往往只称Governor或Mayor,省去其名;Professor一词也有类似用法。
应该指出,对军官的称呼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也有所不同。
在汉语中用姓加职务,如“陈司令”、“郝团长”、“梁排长”等。
在英语中则用姓加军衔,不用另加职务,如可以说Captain Johnson(约翰逊上尉),却不说company Commander Johnson(约翰逊连长);可以说Admiral Benjamin(本杰明海军上将),却不说Fleet Commander Benjamin(本杰明舰队司令官)。
汉语作品译成英语时,常常将某些称呼直译成英语词,如把“爷爷”译成Grandpa,“姑姑”译成Annti,“嫂子”译成Sister-in-law,讲英语的人听起来不顺耳,实际上也不完全对应。
有些人用英语写中国的事情时,用这些称呼使文字带有中国色彩,这是无可非议的。
不过,有些称呼使人为难。
例如,如何称呼教师,就一直是个问题,是直接叫Teacher 老师),还是叫Teacher Zhang(张老师)?这两种叫法都不符合英语习惯。
称老师为Comrade(同志)或Comrade Li(李同志),合适吗?Comrade一词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不大用。
如果让中小学生就按英语习惯,称教师为Mr Wang(王先生)Mrs Yang(杨太太)或Miss Fei(费小姐),中国人又觉得有些刺耳。
再有就是“师傅”、“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等称呼。
把师傅”译成master,就带有“主仆关系”的味道,不是目前汉语“师傅”二字所表达的意思。
更难办的是,原来“师傅”只用来称呼老手艺人、工人、厨师、汽车司机等。
现在却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称呼,不问职业,不分男女,都可以称“师傅”。
把“解放军叔叔”译成P.L.A.Uncle,把“警察叔叔”译成Uncle Policeman都不妥。
第一,很多外国人不知道P.L.A.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在西方,军队和警察与人民的关系不象在中国这样亲密,不明白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叔叔”。
还有一种现象也很有趣。
英语中没有一个笼统的称呼用来引起陌生人或不知姓名的人注意。
汉语则很方便,用“同志”就可以了,现在更时髦的是叫“师傅”。
碰到这种情况要用英语时怎么办?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按英语习惯,有时可以说Excuse me,Pardon me,I say there(英国英语)等用语,显得比较客气。
有时说Hey;或Here;或you,there等用语,但不大客气。
实际上,人们常常不用任何称呼,不用任何语言,就靠清清嗓子,或随便哼一声,或做个手势,以引起对方注意。
(三)祝贺和赞扬听到别人赞扬时,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美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
关于这种差别,可以再多谈几句。
请看下面几个例子:1.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
当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
这位中国青年妇女很高兴,但有些不好意思,就按中国习惯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国内买的。
”2.一位中国学者刚到美国,到一所大学去参加招待。
女主人是他的老朋友。
两个人正在谈话,女主人的一个熟人走过来。
她对那个人说:“罗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陈先生,他是杰出的物理学家,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
”陈先生同刚走过来的人握手,看看女主人,笑着说:“叫我脸红呢,还是跟他说您只是开个玩笑呢?”在这两个例子里,两位中国人的回答都可能被人误解。
别人也许以为青年妇女的回答是说对方不识货,对一件普通衣服如此大惊小怪,可见美国妇女鉴赏能力有问题。
那位姓陈的物理学家的回答,如果不是带着笑,别人可能认为他的意思是:“你这么说,不过是表示客气,不是真心话。
”第一例中说对方鉴别能力差,第二例中说女主人言不由衷。
二者都有责备赞扬者的意味,说话人的意图和所传达的信息之间有很大差距。
在称赞什么人的问题上,也反映文化方面的差异。
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她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怎样出色,历次提级,得到奖励,等等。
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学习成绩怎样好,在集邮小组里多么积极,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
在中国,人们就会认为这样做未免太俗气。
他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自己家里的人。
中国人还忌讳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
许多中国人认为说“你的妻子真漂亮”这样的话近乎下流,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
然而,对西方人来说,却很自然,被夸奖的人颇为欣赏。
(四)其他社交礼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说法,请别人帮忙前,也要先说点什么,例如汉语里“谢谢”、“对不起”、“请…”,英语里的Thank you,I’m sorry,Excuse me等。
总的来说,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不会造成什么麻烦。
但是,尽管相近,仍有差异。
英语里的Thank you和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
如果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问个路,传个话,叫人来接电话等,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
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 和Please,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
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对方说了Thank you或“谢谢”之后,英语的回答是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汉语的回答是“没什么”或“不用谢”。
导游人员和服务人员为外宾做了什么事,外宾说Thank you后怎么回答呢?有人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如果把这句话直译为It’s my duty, 就会含有下列意思:服务员或导游本人并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他(或她)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