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框架、归纳[优质ppt]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历史唯物主义(PPT)4-4
![高二政治历史唯物主义(PPT)4-4](https://img.taocdn.com/s3/m/76a5b7b383c4bb4cf7ecd189.png)
昂昂】’形形容精神振奋,很有气魄:~然|气势~|雄赳赳,气~。 【昂藏】〈书〉形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 【昂奋】形(精神)振奋;(情绪) 高涨。 【昂贵】形价格很高:物价~|~的代价。 【昂然】形仰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屹立|气概~。 【昂首】动仰着头:~望天|战马~长鸣。 【昂首阔步】仰起头,迈着;炒股入门/ ; 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昂扬】形①(情绪)高涨:斗志~。②(声音) 高昂:歌声激越~。 【枊】〈书〉拴马桩。 【盎】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 【盎】洋溢;盛():~然。 【盎格鲁撒克逊人】-公元世纪时,迁居英国 不列颠的以盎格鲁和撒克逊为主的日耳曼人。这两个部落最早住在北欧日德兰半岛南部。[盎格鲁撒克逊,英Ag-a] 【盎然】形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 样子:春意~|趣味~。 【盎司】ī量英美制重量单位,盎司等于/磅,合。克。旧称英两或唡。[英] 【凹】形低于周围(跟“凸”相对):~地|~凸 不平|地板~下去一块。 【凹版】名版面印刷的部分凹入空白部分的印刷版,如铜版、钢版、照相凹版等。凹版印刷品,纸面上油墨稍微鼓起,如钞票、邮 票等。 【凹面镜】名球面镜的一种,反射面为凹面,焦点在镜前,当光源在焦点上,所发出的光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简称凹镜。 【凹透镜】名透镜的一种, 中央比四周薄,平行光线透过后向四外散射。近视眼镜的镜片就属于这个类型。 动向内或向下陷进去:两颊~|地形~。 【熬】动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 水里煮:~白菜|~豆腐。 【熬心】ī〈方〉形心里不舒畅;烦闷。 【爊】(??)〈书〉①放在微火上煨熟。②同“熬”()。 【敖】①同“遨”。②() “隞”。③()名姓。 【敖包】名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旧时曾把敖包当神灵的住地来祭祀。也译作鄂博。 【隞】商朝的 都城,在今河南郑州西北。也作敖或嚣。 【嶅】①()嶅山,山名,在广东。②嶅阴(ī),地名,在山东。 【遨】〈书〉游玩:~游。 【遨游】动漫游; 游历:~世界|~太空。 【嗷】见下。 【嗷嗷】’拟声形容哀号或喊叫声:~叫|~待哺。 【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廒】(厫) 〈书〉贮藏粮食等的仓库。 【璈】古代的一种乐器。 【獒】名狗的一种,身体大,尾巴长,四肢较短,毛黄褐色。凶猛善斗,可做猎狗。 【熬】①动把粮 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粥。②动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盐|~。③动忍受(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cb5ea5f121dd36a22d820f.png)
地位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依据
原理运用: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 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 2.运用群众观的有关知识,分析 (1)原理+方法论 (2)物质财富+分析 (3)精神财富+分析 (4)社会变革+分析 (5)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分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分析 (5)改革是.....强大动力。+分析 (6)群众观 +分析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 3.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 4.运用认识社会的知识,分析.... 同上
3.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 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决定...。+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 识..。+分析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析
(二) 社会基本矛盾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 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 级斗争实现的;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 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 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复习课件必修共28页
![历史唯物主义复习课件必修共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ae239b8ce009581b6bd9ebce.png)
历史唯物主义复习课件必修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6813f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a.png)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第1页
基本内容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 四、社会形态规律普通规律 及其特殊形式
第2页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基本问题。正确结识这一问题是处理其它 问题基础和前提。
第42页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 人类社会发展普通规律。这些规 律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和历史发 展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 展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 替在遵循普通规律同时,也表现
出一些特殊形式。
第43页
1.什么是社会形态?
2.社会形态是如何更替? 3.为何社会形态是以这样形式更替 呢?
第23页
•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性质将生产关系 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关系 主线特性: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 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
②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生产关系 主线特性: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 劳动者占有很少或主线没有生产资料并在 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关系包括 剥削关系。
第10页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详细表现在: 第一、社会存在性质决定 社会意识性质。 第二、社会存在改变决定社会意识改变。
第11页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社会意识反应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 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增进作用; 落后社会意识违反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 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12页
第44页
一、社会形态内涵 二、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必定性与人们
第1页
基本内容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 四、社会形态规律普通规律 及其特殊形式
第2页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基本问题。正确结识这一问题是处理其它 问题基础和前提。
第42页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 人类社会发展普通规律。这些规 律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和历史发 展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 展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 替在遵循普通规律同时,也表现
出一些特殊形式。
第43页
1.什么是社会形态?
2.社会形态是如何更替? 3.为何社会形态是以这样形式更替 呢?
第23页
•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性质将生产关系 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关系 主线特性: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 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
②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生产关系 主线特性: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 劳动者占有很少或主线没有生产资料并在 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关系包括 剥削关系。
第10页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详细表现在: 第一、社会存在性质决定 社会意识性质。 第二、社会存在改变决定社会意识改变。
第11页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社会意识反应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 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增进作用; 落后社会意识违反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 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12页
第44页
一、社会形态内涵 二、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必定性与人们
01高考总复习:历史唯物主义.pptx
![01高考总复习:历史唯物主义.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a58c77c4693daef5ff73d84.png)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 后”、“90 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 约占 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 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 大 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 的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但社会意识又具有 独立性,它有时候会 于社 会存在,有时候又 会 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 发展起阻 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 会发展起 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 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 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问题”。 3、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 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 们在 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 船工渔 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 统计,目 前世界上有妈祖庙 5000 多座,遍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 2 亿多人。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妈祖信俗已被评为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5、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 不绝,不断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 的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但社会意识又具有 独立性,它有时候会 于社 会存在,有时候又 会 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 发展起阻 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 会发展起 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 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 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问题”。 3、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 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 们在 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 船工渔 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 统计,目 前世界上有妈祖庙 5000 多座,遍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 2 亿多人。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妈祖信俗已被评为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5、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 不绝,不断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归纳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e408fd5901020206409c03.png)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最新版整理ppt
8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⑴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内容、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
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⑵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
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最新版整理ppt
7
4、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如何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2)自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关系(关于人生价值的
理论)
⑴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
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
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社
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
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
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⑶反对: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最新版整理ppt
1
2、社会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 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 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 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 基本规律。 (4)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 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 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 进。
(整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ppt
![(整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221391ccbff121dc36833f.png)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 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 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 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 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 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 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 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 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 活动。 ——列宁
最新.
6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 一、社会存在的含义 • 二、社会意识的含义 •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四、理论意义
广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 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 和消费等有制关系的性质将生产关 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根本特征: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 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
②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 生产力状况是以上二者的统一,表现为生 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最新.
19
•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一、劳动资料(也称 劳动手段 )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 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二、劳动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 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
最新.
10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 社会意识的 性质。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 化。
最新.
11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最新.
1
历史唯物主义PPT课件
![历史唯物主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ee21dc10a6f524ccbf85cc.png)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即第六、七、八课的内容
-
1
历史观的内容(新课改的提法)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二、实践的观点(基本形式) • 1、生产实践活动(最基本、首要的) • 2、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改革) • 三、人民群众的观点(群众观)
-
2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
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
9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 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 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
革中起主体作用.
-
10
[2010·广东卷] 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 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 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6
二、实践的观点(实践的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活动
①作用: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②表现: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是人们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基础。
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
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
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
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 转化
11
(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即第六、七、八课的内容
-
1
历史观的内容(新课改的提法)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二、实践的观点(基本形式) • 1、生产实践活动(最基本、首要的) • 2、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改革) • 三、人民群众的观点(群众观)
-
2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
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
9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 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 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
革中起主体作用.
-
10
[2010·广东卷] 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 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 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6
二、实践的观点(实践的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活动
①作用: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②表现: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是人们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基础。
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
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
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
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 转化
11
二轮哲学专题4历史唯物主义 28页PPT文档
![二轮哲学专题4历史唯物主义 28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aa0494bc5da50e2534d7f4e.png)
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
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相对独立性包括:不同步性;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起推动作用!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 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 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 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发展的观点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 迹反映出人民群众
①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②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9高考江苏卷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
两者的关系贯穿历史唯物主义。注意生产力、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原理 背诵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 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 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 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 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讲唯物史观》课件
![《讲唯物史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e520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e.png)
生态保护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唯物史观将更加关注生态 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唯物史观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作用
应对经济危机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它探究经 济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为应对经济危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 导。
推动国际合作
题提供了思路。
社会治理
唯物史观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供 了理论支持,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稳定。
社会变迁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变迁的规律, 有助于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
文化领域中的应用
文化传承
唯物史观有助于分析文化传承的 规律,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提
供了思路。
文化创新
唯物史观鼓励在尊重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文化的发
人生目标。
06
结论:唯物史观的未来发 展
唯物史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唯物史观将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探究不同文化、国家和地区的相 互影响和联系。
技术革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唯物史观将更加关注技术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探究新技术如何改变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 和生活方式。
详细描述
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 直接动力之一。阶级斗争不仅会推动 社会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是推动阶级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总结词
人民群众是指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活动中占大多数的 劳动群众。
详细描述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 阶级社会中,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强大 的力量。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唯物史观将更加关注生态 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唯物史观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作用
应对经济危机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它探究经 济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为应对经济危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 导。
推动国际合作
题提供了思路。
社会治理
唯物史观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供 了理论支持,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稳定。
社会变迁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变迁的规律, 有助于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
文化领域中的应用
文化传承
唯物史观有助于分析文化传承的 规律,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提
供了思路。
文化创新
唯物史观鼓励在尊重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文化的发
人生目标。
06
结论:唯物史观的未来发 展
唯物史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唯物史观将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探究不同文化、国家和地区的相 互影响和联系。
技术革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唯物史观将更加关注技术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探究新技术如何改变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 和生活方式。
详细描述
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 直接动力之一。阶级斗争不仅会推动 社会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是推动阶级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总结词
人民群众是指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活动中占大多数的 劳动群众。
详细描述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 阶级社会中,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强大 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生观、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的标准 (补充: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利益关系, 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 准) 3、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4、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6、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答题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实现的。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 选择的标准。要做到: 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 由之路 ②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 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 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会因时间、 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用“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关知识分析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 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中实现的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 盾。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 4、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 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框架、归纳
(四)历史唯物主义 (第11课 社会历史观 第12课 人生观、价值
观) ★ 社会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答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社会发展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改革是社 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 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