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人生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1.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领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学科。
2. 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原则、方法、载体、环境、管理和评估等方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 形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方法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3. 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4. 灌输与疏导:灌输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疏导是指通过引导、启发和沟通,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和内化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5. 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为实际行动。
思政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思政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合。
它具备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等特点。
信念:是对一种理想目标的向往并为之奋斗和献身的追求,具有执着性、支撑性、多样性等特征。
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之“钙”,具有昭示奋斗目标、提供精神支柱、催生前进动力和提高精神境界的作用。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与爱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
时代精神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源泉。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方面。
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通过与五四运动的紧密联系,成功成立并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把握中国革命的实质,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实践基础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的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思政第二章的知识点涵盖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斗争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还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笔记(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为什么说“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含义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个体性功能社会性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存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品德的塑造和人的发展的作用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调节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造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多元性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根本任务为什么培育“四有”新人不能动摇“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有哪些方面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如何加强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如何进行突出主旋律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负面影响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及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宏观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文化环境的特点及其体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介的影响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学校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社会组织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影响社区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因素有哪些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心理子系统重要地位思想子系统重要地位行为子系统重要地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及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有哪些教育职能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管理职能管理职能的表现调控职能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素质有哪些政治素质的体现道德素质的体现思想素质的体现知识素质的体现能力素质的体现生理心理素质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表现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有哪些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整体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相关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层次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的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目的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点要素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重点要素原则世界观世界观包括哪些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如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如何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意义政治观政治观包括哪些内容基本国情我国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为什么要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如何深入进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如何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如何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如何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人生观人生观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理想理想的特征如何进行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如何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进行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成才教育如何进行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如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法治观法制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社会主义民主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我国现阶段道德教育分为哪几个层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特征、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特点如何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如何进行恋爱婚姻和家庭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如何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包含哪些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辩证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整体性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层次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动态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坚持方向原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求是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求是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原则为什么要坚持民主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民主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坚持渗透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坚持层次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原则坚持激励原则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坚持主体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原则坚持示范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示范原则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如何运用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如何运用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如何运用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如何运用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如何运用咨询辅导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体现注重教育艺术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须满足的条件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实践性的表现发展性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将管理作为载体的条件管理载体的特征管理载体的作用管理载体的运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文化载体的含义文化载体的特征为什么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载体的作用文化载体的运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活动载体的特征确定活动载体的依据活动载体的功能活动载体的运用要求大众传播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的特点以大众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大众传播载体的功能大众传播载体的运用要求网络载体网络载体的特征为什么要以网络为载体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方向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民主性的体现如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开放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附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国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国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国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形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趋成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挫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方法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研究的主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建构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方法新内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邓小平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的贡献人们群众对新时期教育方法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思想信息的获取方法获取思想信息的途径获取思想信息的时机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方法的作用如何进行获取思想信息的调查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有哪些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的主要方式怎样开调查会调查会的局限无结构谈话有结构谈话书面调查书面调查的常用方式普遍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思想调查两个困难环节接近被调查者的技巧访谈调查技巧观察方法体验方法观察、体验方法作用正确使用观察、体验方法应坚持哪些原则观察体验方法的类型与方式观察的程序观察的局限思想预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什么现代社会思想预测的必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思想预测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作用进行思想预测的条件思想预测的步骤思想预测的具体方法有哪些思想预测的困难和局限性第五章思想信息的分析方法思想信息分析的作用思想信息分析的特点思想信息分析的优化思想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矛盾分析法在运用分析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何把握矛盾特性系统分析法思想信息的系统分析法包括哪些内容思想信息系统的要素分析包括哪些方面思想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包括哪些方面思想信息系统的环境分析包括哪些方面因果分析法思想信息因果分析法的特点思想信息因果分析法的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作用比较分析的主要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的要求定性定量分析的作用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方法和类型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规范性决策非规范性决策确定性决策非确定性决策集团决策个人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程序第七章思想政治的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的依据理论教育法的具体方式理论教育法的条件实践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的根据实践教育法的方式及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条件基本方法的相互关系基本方法结合形成了哪些普遍适用的原则方法基本方法的整体作用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疏导教育法为什么要坚持疏导教育法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运用疏导教育法应注意的几点比较教育法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运用比较教育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的作用典型教育法的类型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的条件自我教育的若干方法激励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激励教育法的途径和方式感染教育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感染内容划分主要有哪几种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预防教育预防教育的重要性预防教育的具体方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对象为什么青年是主要对象青年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心理咨询的一般步骤心理咨询的具体方法思想转化法思想转化的基本要求思想转化的具体途径冲突缓解法冲突的基本类型冲突产生的条件冲突缓解法的具体实施如何缓解矛盾防止激化如何寻求有效方法妥善处理冲突第十章综合教育法综合教育综合教育法综合教育法的必要性综合教育法的作用与条件综合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的联系性思想的有序性如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恶性发展趋势的表现怎样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反馈信息反馈的意义对信息反馈的要求信息反馈的主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方法思想政治教反馈调节的特点如何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系统第十二章育的检测评估方法检测评估的意义检测评估的原则检测评估的指标内容检测评估的程序检测评估的类型检测评估的方法总结的作用总结的方法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意义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有科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程序选择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的意义选择研究课题的分类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研究设想研究设想的分类研究设想在研究中的作用建立研究设想的方法搜集整理资料的意义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撰写研究报告的主要程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技巧第十四章教育者修养提高方法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者的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者的工作能力素质教育者修养提高的途径怎样坚持“先当学生,再当先生”如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怎样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教育者的工作艺术如何提高教育者的工作艺术。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
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在人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世界观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阐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也应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指南和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毛泽东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39页)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意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不承认或低估意识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是错误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与唯心主义史观夸大意识的作用有本质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 论依据
•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依据。
• 人的存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 揭示出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三位一体的现实存在。
•
பைடு நூலகம்
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形式的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逻辑起点。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现实的人生成,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 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
• 1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
•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关系)
•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 总结:人的一切劳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的社 会关系又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离开人的 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而离开人的需要,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会产生,也不复存在。总之,实践活动是 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因,三者缺一不可,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 3内化与外化 • 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与表现,
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也有内化。 • 4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 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 受教育者则是教育所作用的对象,是教育客体。 • 5教育与管理 • 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基础 • 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同时,对人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生动 体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复习纲要(1-5章)
绪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区别与联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名称和内涵的界定(一)四组名词的比较:(政治性质、工作涉及领域、工作对象)①政治工作:一定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任务,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锁江乡的党员和组织工作;②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领域中有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③思想工作:做思想领域的工作,帮助人们正确地解决思想上、认识上先进与落后的矛盾;④德育:教育人们遵循和维护社会公德,具有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善恶观、是非观、人生观及其行为,以适应统治阶级和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涵义:1.一般涵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政党或集团组织展开的,对所属成员进行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三种模式的比较:①政治工作模式(起源于军队的早起政治工作);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政党、集团、企业);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的区别与联系(一)从实践形态到理论形态1.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贡献;2.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科学化的贡献。
(二)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的关系1.理论形态是实践形态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2.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的区别与联系:①形态不同;②目的不同;③研究方式不同;④评价标准不同;⑤要求不同。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属性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政治性)(一)“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1.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政治动员职能;2.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结构;3.思想政治教育的使用者是社会团体;4.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的思想,目标是人的价值观;(二)本质的稳定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功利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一)政治性(二)思想性:党的思想战线的工作;(三)教育性: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或社会工作的职能;(四)群众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普遍性;(五)实践性:现实的社会活动;(六)结合性:通过各种载体存在;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属性(一)社会科学属性;(二)运用科学属性;(三)综合科学属性;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一、研究意义(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三)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迫切要求;二、研究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2.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4.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5.思想政治教育历史;6.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三、研究方法(一)历史总结法;(二)现状调查法;(三)比较借鉴法;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说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背景审视;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理定位;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主体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适合、接近的关系):①思想政治教育架子的客体是指主体的需要对象,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生直接关系;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是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的人;③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所建立的特定的主客体关系;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主体性;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指向是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意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二章剖析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 2006年版复习笔记识点: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 P481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2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从外延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⑶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3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进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实践内涵的发展。
实践是人之存在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生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世界,而且在主体之间建构了交往共同体,即主体际。
马克思称之为“交往、交往关系”。
实践内涵的发展指的是要重新审视交往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交往实践中生成“人”的价值关怀,以回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空场”的误读。
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的发展。
阶级内涵表达实施主体和服务对象,其阶级性表达的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建设功能,以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⑶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教育内涵的发展。
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它旨在通过个体的素质内化而塑造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教育内涵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价值关怀和人文关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P521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2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欧洲封建社会利用了宗教欺骗性和隐蔽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后,通过学习、大众传、学术文化团体等载体参与到社会统治中,实现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的“共谋”,阿尔都塞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重点复习笔记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片面,还有非政治思想和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过于宏观,并非专有特殊的对象)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我们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的制约。
人的思想和行为受这两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另外还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如何运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去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科学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工作是一定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工作是一定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即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激活、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式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是什么?第一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的矛盾;第二,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第三,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的错误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第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与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第五,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第六,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民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说“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呢?第一,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
第二,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
第三这个矛盾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两个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和“一个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
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思想政治第二章总结感悟
思想政治第二章总结感悟思想政治是我国大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想政治理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第二章是思想政治这门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对于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第二章后,我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思想政治的内涵非常广泛。
我通过学习第二章,了解到思想政治的内涵涵盖了思想的形成、思想内容的经验、思想运动的规律以及政治现象的特征等多个方面。
思想政治不仅仅是研究政治思想,更是关注人的思想活动和政治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政治思想对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第二,思想政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社会凝聚力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思想政治正是加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第二章,我了解到思想政治既是社会凝聚力的体现,又是社会凝聚力的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团体的凝聚力强,其社会稳定性和发展活力也强大。
因此,思想政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的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学习第二章时,我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的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于事物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它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和指引。
思想政治是一门深刻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就容易迷失方向,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偏离正确的道路。
第四,思想政治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习思想政治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要有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的作用。
在学习第二章时,我认识到理论和实践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通过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实践的经验教训。
思想政治教育学部分手打笔记(陈万柏高教版第二版)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政工作、思政教育等概念辨析2.什么是思政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4.思政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5.在新时期研究思政教育学有什么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 or 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对人的这一方面的研究,目的是摸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向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变化,进而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1.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的矛盾(较模糊,易引起歧义);2.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3.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的错误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过窄,人的思想政治表现总和社会思想政治规范的要求有矛盾,并不只是在客体存在错误的思想政治意识情况下才有);4.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与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并非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特有矛盾,且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中也有一些中性成分,和无阶思想政治意识具有相融性);5.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作出说明,概括力受限);6.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治教育处罚,具有较强概括性,且第 6 种更为具体明确,是殊矛盾)因为:( 2、6 都是从广义的思想政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1.这个矛盾( 6.)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2.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其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动力。
思想政治第二章重点笔记总结
思想政治第二章重点笔记总结思想政治第二章主要涉及国家和政治制度、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以及现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章的重点可以总结如下:一、国家和政治制度国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生活组织和社会利益调整的主体。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1. 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国家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私有制的形成,最早的国家出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国家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矛盾的产物,它的作用是通过组织社会生活、调节社会利益、保护公民权利等来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
2. 政治制度的性质与功能政治制度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基本方式。
政治制度的性质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例如从整体性、相对性和发展性等方面来理解政治制度的特点。
政治制度的功能包括社会组织功能、决策功能、约束功能和引导功能等。
二、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们在国家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对于建设和发展现代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法治的含义与功能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基础和范围的社会管理模式,它的核心是以法律为准则来治理社会。
法治的功能包括保护个人权利、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正等。
2. 德治的含义与功能德治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和范围的社会管理模式,它的核心是以道德为准则来治理社会。
德治的功能包括培养公民道德、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等。
3.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作用。
法治体现了道德的最低要求,而德治则是法治的背后支撑。
只有在法治的基础上,德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在德治的引导下,法治才能更好地实施。
三、现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现代国家的特征现代国家具有许多特征,包括国家独立性、国土完整性、人民主权、法律权威、社会管理能力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章绪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名词解释)二、政治工作(名词解释)四、思想政治工作(名词解释)五、思想政治教育学(名词解释)六、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两个方面)七、为什么说“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矛盾?(三个)八、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九、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五个)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三个)十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三部分)十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进程?(三个时期)十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经验?(五点)十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三点)十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五个)第二章思政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政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二、思政教育学应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三、思政教育学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四点)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理解)五、联系学科建设实际思考怎样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思政教育研究?(十个方面)六、在思政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名词解释)二、为什么说思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发展史、革命史、建设史)三、思政教育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理解)四、思政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理解)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什么?(两个方面)六、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名词解释)七、思想道德建设(名词解释)八、怎样理解思政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有位、有为)九、思政教育的功能是什么?(两大类)十、思政教育功能有哪些特点?(四个)十一、个体性功能(名词解释)十二、社会性功能(名词解释)十三、思政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那几个方面?(1)个体生存功能(名词解释)(2)个体发展功能(名词解释)——表现(四个方面)(3)个体享用功能(名词解释)十四、思政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1)政治功能(名词解释)——表现(两个方面)(2)经济功能(名词解释)——表现(三个方面)(3)文化功能(名词解释)——分类(传播、选择、创造)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一、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两个)二、思政教育的目的体系是什么(按作用范围、按作用对象、按时限、按地位)三、确立思政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两个方面)四、思政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有哪些?(三个)五、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六、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七、培养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五个方面)八、完成新时期思政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四个方面)九、主旋律教育包括哪些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名词解释)(2)集体主义教育(名词解释)(3)社会主义教育(名词解释)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思政教育环境(名词解释)二、研究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意义?三、思政教育环境有哪些主要特点?(eg)四、思政教育社会环境的分类?(形态分、性质分、状态分、作用方式分、覆盖范围分)五、宏观环境(名词解释)六、宏观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1)经济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2)政治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3)文化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五个表现)(4)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政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七、微观环境(名词解释)八、微观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1)家庭环境的影响——(名词解释)(2)学校环境的影响——(名词解释)(3)社会组织环境的影响——(名词解释)(4)社区环境的影响——(名词解释)(5)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名词解释)九、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的作用?(三个)十、优化思政教育环境(名词解释)十一、如何优化思政教育环境?(四+4)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一、思想品德(名词解释)二、思想品德结构(名词解释)(心理、思想、行为三个子系统)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名词解释)(三个方面)四、为什么说思想子系统在思想品德结构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三个方面)五、为什么说行为子系统在思想品德结构中占有相对独立的重要位置?(三个方面)六、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两个方面)七、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是什么?(一个定义+两个方面)八、思政教育过程的要素有哪些?(三个)九、思政教育过程的环节有哪些?(三个方面)十、思政教育过程的特征有哪些(三个方面)十一、思政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十二、思政教育的基本矛盾通过哪些具体矛盾体现出来?(五个具体矛盾)十三、思政教育过程的规律(三个方面)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一、思政教育者(名词解释)二、思政教育者的特征有哪些?(三个)三、思政教育者的职能及表现是什么?(两个)(1)教育职能(名词解释)——表现(四个方面)(2)管理职能(名词解释)——表现(三个方面)四、思政教育者素质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四个)五、思政教育者的基本素质有哪些?(六个)六、思政教育对象(名词解释)七、思政教育对象的特征有哪些?(四个)八、认识和分析思政教育对象的方法有哪些?(四个)九、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两个方面)十、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是什么?(两个)十一、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是什么?(三个)十二、如何正确处理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三个)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五个方面)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名词解释)三、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五个)(1)整体性原则(名词解释)(2)相关性原则(名词解释)(3)层次性原则(名词解释)(4)目的性原则(名词解释)(5)重点要素原则(名词解释)四、什么是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五、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哪些意义?(四个方面)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七、世界观教育包含哪两大板块?八、政治观教育包含哪些板块?(四个)九、简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基本内容。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重点复习笔记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片面,还有非政治思想和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过于宏观,并非专有特殊的对象)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我们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的制约。
人的思想和行为受这两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另外还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如何运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去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第二章总结
思想政治第二章总结思想政治第二章总结思想政治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章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区别。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发展和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统一性、斗争性和发展性,承认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力。
其次,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或两个侧面,同时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动力,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唯物辩证法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思维和实践相结合。
辩证思维是指通过分析、研究和认识事物的具体矛盾运动,以及发现、准确地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从而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
实践是指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地、有计划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源泉主要来自于黑格尔哲学和古代哲学的某些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在对现存哲学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与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思想武器。
最后,本章强调了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本质区别。
唯物辩证法是以物质为根本的,强调物质的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唯心辩证法则以意识为根本,强调人的意识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唯物辩证法追求的是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揭示,而唯心辩证法追求的是主观规律的认识和揭示。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的第二章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2.1 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1.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全面理解“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课题,应该包括如下内涵:(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全面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认识至少应包含以下四点: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②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性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③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④坚持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这四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性,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和试金石,也是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规律的关键所在。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生动体现。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③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要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实际作出科学阐释,并不断予以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分层次的:①列宁所说的阶级性(党性)、实践性、科学性;②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创新性,这是第一层次特征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发展性、创新性,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是相辅相成而又内在统一的。
(4)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①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反对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肢解、歪曲、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庸俗化以及实用主义的态度;②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敢地回应种种挑战和攻击,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③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④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笔记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本章旨在展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和路径。
知识结构图1、历史演变社会实践活动(一)思想政治教育 2、概念阐释鲜明的阶级性概念的发展以教育为中心实践内涵的发展3、现代演进阶级内涵的发展教育内涵的发展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二)思想政治教育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发展的历史 3、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萌发期4、中国共产党对发展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设期成熟期1、学科主体确立阶段(1978~1995)(三)思想政治教育 2、分支学科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学科的建立和发展3、学科综合深入发展阶段1、全球化背景(一)思想政治教育 2、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发展的时空境遇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从“传统人”到“现代人”1、现代化的内涵蕴含价值意识、生活方式等的现代特质(二)思想政治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理念的现代化发展的视阈(现代化)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体制的现代化方法的现代化1、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2、渐进与飞跃相结合的发展(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3、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的发展4、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蕴(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文化底蕴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践回应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4、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1、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需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 2、借鉴西方国家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与实践借鉴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3、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用的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有效性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对人的发展的内容规定(一)理论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对人的发展的实践转换1、通过交往实践,实现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二)理论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主—客—主) 2、不断提高交往实践水平,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之维目标一致: 1、人才资源开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相互支撑(三)理论拓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人才资源开发理论改变中国深层文化结构2、人才资源开发推动思想政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纵深发展创造性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国内:现代社会生活1、宏观国外:比较、分析机遇→超前性2、未来(一)思想政治教育风险→预防性的领域发展心理研究3、微观接受研究在社会生活中展开4、生活世界让社会各个群体参与 1、复制功能→超越功能(面向未来)政治功能发展2、单一功能→多样功能经济功能发挥(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展作用对象:经济、业务工作更新观念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多维视角 3、传承功能→创新功能文化创新文化创造基点:多样化与主导性统一1、主导性在社会运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内涵内部各个要素所表现的主导性生成基础:交往实践内化为受教育者 2、交往式的精神世界,教(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育者的精神力量的形态发展图式受教育者、教育者之间精神能量交换运行空间不同本质理解运行方式不同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内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知识点: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P48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2.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从外延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大刚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大刚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范畴,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发展进程和主要经验,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之间关系。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十条直接理论依据。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基本内容:中国传统德治与法制的重要思想及其对中国当今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基本内容: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导向、凝聚、激励、调节和转化等社会功能的含义和运用。
注重联系当今实际。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规律基本内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环节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具体规律。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基本内容: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干部、青年、职工、农民、大学生等群体的特点。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基本内容: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意义,主要依据,目标体系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主要任务。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内容: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的含义、主要内容及其运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立及其内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依据,方向原则、求是原则、民主原则等各项原则的特定含义及其实施的具体要求。
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基础、主要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种主要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含义及其特点,几种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运用要求或者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载体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及其运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里有自己特殊的矛盾,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则是因为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着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包含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要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用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这两层意思.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指导,而且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气息与现代特征.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就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唯一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武器,当然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例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等.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也必须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而必须灌输的原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不认真学习和把握上述理论,也难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同时,我们观察思想观念领域里的现象,当然不能停留在精神现象的领域,不应从思想、概念本身就事论事地去分析根源,而应当从物质生活领域中,从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中去分析根源,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学科建设,还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科学的态度.而不应当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定条件下讲的话,不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到处搬用.比如,19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克思的视野主要在欧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人类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主要是根据欧洲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概括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大形态"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没有将"五大形态"作为世界各国民族社会发展的一般道路.要正确和全面地理解为什么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总是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那就必须同时深入学习和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才会懂得我们为什么可能而且必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怎样跨越的问题,从而也才会从中得到理论启迪,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信念.同时,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二、要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作为思想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等待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理论是等待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用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创造活力.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优良学风,一直把是否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作为党是否成熟以与成熟程度的标准来看待.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仍然必须发扬这个优良传统.一方面,要牢记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另一方面,又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高举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思想的旗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特别要强调坚持以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我们应当在完整准确地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最密切,应用得最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直接依据的那些基本原理和理论.一般教科书列出了4条、5条、6条不等.我们认为,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就必须深刻理解、领会以下十条基本原理.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他们经过对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考察,第一次以所有制形式即生产关系的类型为科学标准,概述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即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所有制>,标志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形成.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生产关系为核心,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体,对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完整的经典的表述,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资本论》的出版,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运用和深化,使社会形态理论通过验证由"假设"变为科学,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说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的基本内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直接推动的,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任务,不是描绘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运动,而是揭示社会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中的客观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社会形态理论中,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认为,任何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化.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开始了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他通过与西方社会的初步比较,认识到东方社会结构与西方社会结构不同,他首先声明《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不能作为判断俄国前途的依据,进而作出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径直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晚年继续探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完整体系.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俄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印证和发展.1989—1991年苏联和东欧发生解体和剧变后,国外一些学者因此又认为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些论调不仅被这些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获得迅速发展的事实所驳倒,而且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设想.理论全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使已经跨越了"卡夫丁峡谷"后的我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社会主义优越性有希望得以正常发挥.当代资本主义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经济、科技最发达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知识经济已开始代替工业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否过时了呢?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便会看到,《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并没有、也不可能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而消失.当然,资本家剥削的形式改变了,已由过去以剥削绝对剩余价值为主转变为以剥削相对剩余价值为主了.剥削形式的改变并非剥削本质的改变.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必然存在和发展,尽管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或迟或早总会成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历史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共产党宣言》通过分析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地位,进而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她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埋葬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她要最终消灭一切私有制;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最后才能得到解放.这个理论也永远不会过时.这一理论从总体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信念,来自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无产阶级政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它体现并保证着各项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都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大小,也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而定.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总是在既定的现存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1995年6月第2版,第4卷第695页."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当然也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一切以往的社会意识,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社会意识反映着经济基础,又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1995年6月第2版,第1卷98页.社会意识被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1995年6月第2版,第4卷第704页.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政治思想对其它意识形态影响最大,处于社会意识的核心地位,往往成为经济条件与其它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它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著作选读》人民1986年8月第1版,下册第839页.>上述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于政治较之道德、文艺等上层建筑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所以,它在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的形式有武装斗争、法律斗争、思想理论斗争等.一个阶级想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必须借助政治手段才有可能.要全面理解什么是政治.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是武装夺取政权、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开辟道路;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和巩固后,政治的主要任务则是经济建设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巩固政权、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源泉,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然而,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会自发地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因此,"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列宁选集》人民1995年6月第3版,第4卷第408页.>,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列宁选集》人民1995年6月第3版,第4卷第407页.>.上述原理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的理论依据.因此,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阶级与阶级斗争观念的教育仍是政治观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反之,则是人民的敌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非对抗性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在人民内部则实行##集中制."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著作选读》下册,第762页.>.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效地进行生产、工作和学习,政府和领导者发布适当的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规章制度,这同说服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人民中间的犯法分子也要受到法律制裁,但这同对敌人的专政是有原则区别的.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法纪处理为辅的方针,在执行法纪中也要伴之以说服教育.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方法,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思想斗争,分清是非,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是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相对立的,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正确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求的才是正确和有效的,反之,则是错误和有害的.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会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同时,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有时与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一时难以分清,这就更要深刻领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努力提高政策和策略水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1〕人的本质在其类而言是劳动和实践活动比较人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看到,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语言和思维,使人和动物界分离,成为自然界中一种独立的、能动的力量,人和人类生长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创造属人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创造自己本质的过程,而动物不会劳动,不会制造工具,只能长期地受制于自然界,永远是自然界中不可能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本质,在其类而言是劳动和实践活动.〔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早期劳动和简单交往,产生出人类的语言和意识,使人脑和猿脑最终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而劳动、语言、意识这些人类独具的特殊属性<一般本质>都只有在人的社会性中才能得到说明.因为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生产劳动,所以,语言、意识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34页.>.即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纯粹的本能,而无不打上社会的印记,融入了人的社会性,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和规定,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和社会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活动,动物则不能.所以,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力、生命力和欲望等等,都是人的自然属性.所有这些自然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抹杀的.但是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人是社会存在物,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人的这两个属性不是孤立分裂的,而是密切联系的,辨证统一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物质基础,社会属性支配和控制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的具体化,就都带有社会性.这两种属性统一于社会.如感觉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的感觉同动物不同,同一类动物在同一对象面前,感觉是一样的;而不同的社会人物在同样的感觉对象面前,其感觉是不同的.再如性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但进入文明社会后,人的性行为必须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婚姻限制了人的动物性,使得人们只能同某一特定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性行为带有更多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他们就是动物的机能"〔衣冠禽兽,人的本能脱离了社会属性的制约,完全同动物一样〕可见,人的自然属性不能离开社会属性,人的最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在肯定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进行;并且,它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又是社会关系的生产,这生产着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又是人从事劳动和其它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无法从事一切活动,无法创造自己的本质.所以从实践的结果看,"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这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的发展。 阶级内涵表达实施主体和服务对象,其阶级性表达的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维 护和建设功能,以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⑶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教育内涵的发展。 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它旨在通过个体的素质内化而塑造积极的
性、能动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创新。
4.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继承性,旨在批判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对
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进行现代传承、转化和发展。 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超越性,旨在立足特定的时空境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
育进行创新和拓展。 ⑶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展示为联接教育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动态流程。
心理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视阈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其动力来源于思想政治
教育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 (一)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空境遇: P60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依据,它呈现出全球化、现代性、科学技术 等相互交织的时代图景。
1.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马歇尔·麦克卢汉:“地球村” ⑴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先进文化的生成和
到社会统治中,实现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的“共谋”,阿尔都塞称之为意识形态的 国家机器。
3.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共产主义道德; 斯大林:联共(布)十七大——政治思想工作;
4.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的萌发期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⑵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期 毛泽东:古田会议决议——“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中国共产党思
1、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需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三)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思想政治教育 2、借鉴西方国家相关学科的知识,
理论与实践借鉴
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3、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用的教育方法, 增强教育有效性
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2.渐进与飞跃相结合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渐进性是因为它的改革是在: ① 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不变; ②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 ③ 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下; 进行的。 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飞越性是因为社会面临转折发展的新格局,要建构适
10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一)思想政治教育 的领域发展
国内:现代社会生活 1、宏观
国外:比较、分析 机遇→超前性 2、未来 风险→预防性 心理研究 3、微观 接受研究
在社会生活中展开 4、生活世界
让社会各个群体参与 1、复制功能→超越功能(面向未来)
政治功能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 的功能发展
五、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多维视角
内化为受教育者
的精神世界,教
运行 育者的精神力量 图式
受教育者、教育者 之间精神能量交换
运行空间不同
本质理解
运行方式不同
内涵
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知识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 (一)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 P48
6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态度和行为。 教育内涵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价.值.关.怀.和人.文.关.照.。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P52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欧洲封建社会利用了宗教欺骗性和隐蔽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后,通过学习、大众传媒、学术文化团体等载体参与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2.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阐释 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从外延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
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 践活动。
行并得以介入到新的社会群体的平台; 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介入到新的空间和新的社会群体之中,在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建设。
(二)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 P64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包含两个向度:一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转变发展的过程;二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深化发展的过程。 ⑴传统→现代; ⑵现代不断深化。
民主参与模式,充分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需求; ⑵利益本位的个人主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思想道德,同时发挥在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协调和主导功能,坚持价值导向 一元性和个体价值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人的自由自觉特性的开发与人文关怀的缺失。 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自我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运
理念的现代化
2、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内涵
内容的现代化 体制的现代化
方法的现代化
1、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特点
2、渐进与飞跃相结合的发展 3、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的发展
4、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发展
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1、全球化背景
(一)思想政治教育 2、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发展的时空境遇
(二)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本质
发展的视阈
(现代化)
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
1、现代化的内涵
从“传统人” 到“现代人”
蕴含价值意识、 生活方式等的 现代特质
1.现代化的内涵 ⑴人的现代化,即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 ⑵现代化的核心是蕴含价值意识、生活方式等的文化领域的现代特质,它表
征着人类普遍精神状态。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向,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为参照,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
(一) 理论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理论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对人的发展的内容规定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对人的发展的实践转换
(二) 理论提升: 马克思主义的 交往实践理论 (主—客—主)
四、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理论之维
(三) 理论拓展: 人才资源开发 理论
1、通过交往实践,实现教育者主体与 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
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的历史
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3、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4、中国共产党对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萌发期 发展期 建设期 成熟期
1、学科主体确立阶段(1978~1995)
(三)思想政治教育 2、分支学科发展阶段(1995 年至今) 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3、学科综合深入发展阶段
1、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蕴
(一)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文化底蕴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文化底蕴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实践回应
三、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
4、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思想政治教育 的着力点
9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主要体现在:①开放的观念;②发展的观念;③多样化的观念上。 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包含两个层面:
① 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② 选择贴近现实生活和实际的内容进行思想道德引导。 ⑶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代化 ① 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 ② 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制度建设体系。 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形成信息化、立体式、双 向互动的教育方法,构建立体网状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和新模式。 ⑶渐进中包含着飞跃的因素,飞跃通过渐进的积累来实现。
3.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包括两个层面: ①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个要素和环节相协调发展; ②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相适应地协调发展。 ⑵突破式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相对独立
④ 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P58 1.学科主体确立阶段(1978~1995)
2.分支学科发展阶段(1995 年至今)
3.学科综合深入发展阶段 文化学视野、生态学视野、社会学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三)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 P66 1.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是其本质、结构、特性等的发展。它的核心是教
育质量的提高。 ⑵思想政治教育外延的发展是其在领域上的拓展。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 ⑶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呈现为内源发展,保持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