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车间工艺流程
整机下线及调试安全操作规程
整机下线及调试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整机下线及调试是生产过程中必要的环节,为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产品质量,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准备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或耳罩、防护手套、防护服和安全鞋等。
2. 检查所需工具是否完整、无损坏,确保工具正常工作。
3. 检查整机下线及调试区域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操作安全的障碍物,如有需及时清除。
三、整机下线操作1. 操作人员应先将整机切断与电源的连接,确保整机处于停电状态。
2. 按照工作流程,依次关闭各个部件的电源开关,确保整机所有电源已全部关闭。
3. 断开与电气设备的连接线,标记清晰,避免出现电源误接问题。
4. 摘下相关仪表的测试线,并留意防止线缆相互纠缠,避免造成操作失误。
四、调试前准备1. 检查整机内各部件的连接情况,确保配线正确、松紧适度。
2. 检查整机搭建是否稳固,零部件是否牢固固定,避免调试过程中出现脱落或倾倒等危险。
3. 核查各个部件的润滑情况,确保工作顺畅,无卡滞或过紧现象。
4. 保持整机的周围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调试过程中因环境问题引起事故。
五、调试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 在操纵控制面板前,确保已具备足够的操作经验和相关知识,避免操作失误。
2. 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整机运转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在调试过程中,严禁随意触摸或更改设备的连接线,以防止电气触电或其他意外事件。
4. 调试电源线和设备线缆时,确保操作人员手干燥,避免因触电造成人身伤害。
5. 严禁擅自更改设备的调试参数,所有调整必须由具备相关权限的负责人进行。
6. 在整机运行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品伸入设备内部,以免造成伤害。
7. 若要对设备进行调试维护,必须先切断电源并进行相关安全措施。
六、紧急情况的处理1.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同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和维修人员。
2. 在排除故障或处理紧急情况之前,禁止随意修复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机械加工车间工艺改进流程
机械加工车间工艺改进流程一、引言机械加工工艺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旨在介绍机械加工车间工艺改进的流程和方法,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现有工艺分析在进行工艺改进之前,需要对现有的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流程和参数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1. 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特点,确定机械加工的具体流程,包括产品的加工顺序、每道工序的要求等。
2. 设备选择和设置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选择适合的机床设备,并进行合适的设置,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材料选择和加工参数选择适当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的性质和产品要求,确定合适的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
4. 工具选择和刃磨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并保持刀具的良好状况,定期进行刃磨和更换。
5. 加工检验和调整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检验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三、工艺改进流程1. 确定改进目标在进行工艺改进之前,需要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指标,例如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质量等。
2. 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现有工艺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确定改进的方向。
3. 制定改进方案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
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确定改进的重点和方法。
4. 实施改进措施按照制定的改进方案,逐步实施改进措施。
对于涉及到设备和工具的改变,需要进行试验验证和合理调整。
5. 监控和评估改进效果在改进实施后,进行监控和评估,对比改进前后的数据和指标,评估改进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四、工艺改进方法1. 优化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加工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
使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加工效率。
2. 进行设备升级根据工艺要求和现有设备的状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升级和改进。
引入先进的数控设备和自动化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车间工艺移交流程及注意事项
车间工艺移交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车间工艺移交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工艺分析:在工艺移交流程开始之前,首先要对原有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其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艺要求、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等情况。
锻压车间锻造的工艺流程
锻压车间锻造的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最开始的工艺流程是原料准备。
通常情况下,原料是金属坯料,通常是钢、铝、铜等金属材料。
在进行锻造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以提高其塑性和可锻性。
2. 模具准备锻造模具是进行锻造加工的关键工具。
在锻压车间,通常会有专门的模具工艺师负责设计和制造锻造模具。
在工艺流程中,模具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形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加热在原料和模具准备好后,原料会被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的目的是使得原料金属材料达到适合锻造的温度,提高其塑性和可锻性。
4. 锻造加热后的金属材料被送入压力机中进行锻造加工。
在锻造加工中,原料会受到模具的变形力,根据模具的设计进行成形。
锻造是一个物理变形的过程,通过模具的变形力,原料金属会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5. 冷却在锻造加工完成后,成形的产品会被送入冷却设备中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的目的是使得产品温度降低至适合的温度,以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6. 表面处理在冷却处理完成后,产品通常会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使得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粗糙度达到要求,以便后续的使用和加工。
7. 检验在产品表面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的检验。
检验包括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的检查,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8. 包装最后,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会被送入包装环节。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或污染。
在锻压车间,锻造工艺流程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高度配合和严格控制。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可以将金属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锻压车间的工艺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产品和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化,但总的来说,上述工艺流程是锻压车间的基本工艺流程。
车间联动调试方案
车间联动调试方案一、引言车间联动调试是指车间中各设备、各系统之间的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到达整体良好运行状态的过程。
车间联动调试是车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车间联动调试的方案,以及其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
二、车间联动调试方案的重要性车间联动调试的重要性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车间联动调试,可以确保各设备、各系统之间的良好配合和协同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产品的产出量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
只有各设备之间的联动协调,才能实现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
2. 保障产品质量车间联动调试还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各设备、各系统之间的联动调试可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严格控制和监测,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到达标准要求。
3. 防止生产事故和故障车间联动调试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和故障发生。
联动调试可以排查产线中的潜在问题,及时修复和优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损失。
三、车间联动调试方案的步骤车间联动调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备调试首先进行设备的独立调试。
对于每个设备,需要进行根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符合产品生产的要求。
2. 系统联调在设备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联调。
各个设备之间需要进行初步的联动测试,以确保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正常。
在系统联调中,需要关注各个设备之间的接口和连接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传递和信息的互通。
3. 车间联动调试在系统联调完成后,进行车间的联动调试。
在车间联动调试中,需要考虑各设备之间的数据关联,如工艺参数的设置和调整,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切换和自动启停等。
在车间联动调试过程中,需要关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情况,确保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4. 联动调试优化在车间联动调试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优化。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需要,对联动调试方案进行优化,如调整设备的参数设置,优化设备的工作流程等。
焙烧车间调温工艺相关操作流程
焙烧车间调温工艺相关操作流程
一、焙烧车间燃烧系统移炉步骤:
1、备用挡板已插入前炉室、备用排烟架已放置到位,所有支管无漏风及摆动现象。
通知煤气站做好移炉准备。
2、关闭4P、5P、6P燃烧架煤气支管阀门,所移排烟架挡板已拔出、排烟架电源插头及通讯插头已拔出、所有连接均断开。
先打开备用排烟架滑板阀后再关闭待移排烟架滑板阀。
3、确认待移排烟架吊具安全可靠后调离排烟架,把大小火盖盖好后测温测压架前移并与控制柜连接到位,启动排烟架控制柜修改炉室号并检查各类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
4、待移燃烧架电源及通讯插头拔出、燃烧架喷嘴及热电偶拔出并规范放置,确认燃烧架吊具是否安全可靠。
5、把原3P炉室的A、B、D孔小盖打开,待移燃烧架吊至3P指定位置并规范放置。
各热电偶及喷嘴放置到位,煤气管快速接头连接到位确认无泄露,电源插头及通讯插头连接到位。
6、启动燃烧架PLC控制柜及时修改炉室号并确认各显示是否正常。
7、检查鼓风架、冷却架吊具是否安全牢靠,拔出电源线规范放置后并相应前移一个炉室,检查各软管是否密封到位。
8、通知煤气站后恢复燃烧系统煤气供給,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各控制柜显示是否正常。
9、做好燃烧系统火道密封并清理作业现场保持现场整洁,移炉完毕。
二、停炉步骤:
1、通知煤气站进行降压,经煤气站同意后安排调温工打开炉面末端放散阀,直到降压完成,待煤气站通知后进行停炉。
关闭燃烧系统的时候必须关注煤气压力变化情况(煤气管道压力一般不超过20kpa),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缓慢进行。
2、安排多功能行车工、编解组工帮助调温工把燃烧架热电偶及喷嘴收起规。
焙烧车间调温工艺相关操作流程
焙烧车间调温工艺相关操作流程一、调温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待焙烧物料的温度范围和保温时间。
2.清理焙烧炉内的杂物和残留物,确保炉膛干净。
3.检查炉门、炉膛和加热设备的密封性能,确保无漏风现象。
4.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具。
二、调温操作步骤:1.将炉门打开,将待焙烧物料放置在焙烧炉的合适位置,并确保物料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便热风流通。
2.关上炉门,将炉门锁紧。
3.打开冷却水进水阀门,开始给焙烧炉进行冷却,同时打开焙烧炉的排气阀门,排出焙烧炉内的冷却水。
4.打开焙烧炉的燃气进气阀门,并通过燃气调节阀控制燃气进气量,点火将焙烧炉加热到初始温度。
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炉内温度的变化情况,确保升温平稳。
5.将焙烧炉的燃气进气阀门调至适当位置,使炉内温度保持在待焙烧物料所需的温度范围内。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对燃气进气量进行微调,以保持稳定的温度。
6.开始计时,根据焙烧物料的要求,保持待焙烧物料在所需温度范围内的时间,确保物料充分焙烧。
7.在待焙烧物料保温时间结束后,通过减少燃气进气量逐渐降低焙烧炉的温度。
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降温速度,以防止物料破损或过度烧结。
8.当焙烧炉的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关闭燃气进气阀门和排气阀门,停止加热和冷却。
9.打开炉门,将焙烧好的物料取出,并放置在指定位置进行冷却。
10.清理焙烧炉内的残留物,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清洁。
11.记录本次焙烧的相关信息,包括温度变化、保温时间和焙烧效果等。
三、调温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焙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
2.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通过监测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燃气进气量,保持焙烧炉内的温度稳定。
3.注意焙烧物料的堆放方式,确保物料之间有足够空间,以保证热风的充分流通。
4.确保焙烧炉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热风泄漏或冷却水渗入炉膛。
5.在燃气调节过程中,要注意燃气进气量的控制,以避免过度加热或过快的温度升降。
6.注意工作环境的安全,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必要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生产车间技术工艺流程
产品技术工艺档案表编号: BT/SC003-001/A NO:20130125-01-03文件号版本号修改号产品名称编码产品类型条码商标名称标准计量执行标准包装规格保质期产产品评价品特点描述序号物料名代码单位数量品牌商家123产4 5品 6配78料91011121314工原料油入罐混合调配理瓶计量灌装艺贴标包装材料检验入库流程制表人:工艺师确认:档案附件: 1、产品成形式样图片;2、产品成品包装电子版图样与图样说3、产品商标电子版图样与样品;4、工序操作流程。
生产车间操作工艺流程一、原料油入库流程图1.原油入罐准备2.取样退货3.检验不合格4.不合格处理合格让步接收5.罐号确认、6.进油监视7.资料登记8.清洁说明责任人1.确定停车位置,检查油管对接管道的老化1.技术员情况。
《设备日常维护记录表》、《原油入库2.技术员 /检登记表》验员2.查看封条,确认封条完整后,取样。
《原材料报检单》3. 检验员3.对样品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分析,填写《检4. 质检部长验报告单》。
4.根据质检部出具的检验报告对不合格品做出相应处理(退货、让步按收),并通告车间技术员与物流部门再呈送总经办,对让5. 技术员步接收的产品要进行使用跟踪。
5.确认存油罐号,理清所有管道,并将抽油6. 技术员管道清理干净。
6.启动输油系统,并密切监视进油情况。
7. 技术员7.对输入的原油进行“ 《原油入库登记表》、《检验报告单》和《重量单据》”登记。
8. 技术员8.原油入库结束,清理现场。
生产车间操作工艺流程二、调配流程图1.生产任务单2.准备否 3.调配合格4.取样 /送检否5.检验合6.不合格处理格7.留样 / 登记8.管道选择说明责任人1 .对生产任务单进行评估和分析,做好相应1.工艺师的调油计划。
《生任务通知单》、《生产任务变更通知单》2.技术员2.准备调油设备和各种原油。
3.根据工艺配方进行调油,如调配不符合要3.工艺师求则返回上级程序重新调配。
前处理车间的工艺流程
前处理车间的工艺流程
前处理车间的工艺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流程和产品类型有所变化,但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工艺流程:
1.材料接收和检验:接收原材料,并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
确保符合要求的材料被送入生产线。
2.清洗和去污:对原材料进行清洗和去污处理,以去除表面
的杂质、污垢和油脂等。
3.预处理涂层:将原材料或产品送入预处理线,进行预处理
涂层。
预处理涂层常包括除锈、脱脂、磷化等工艺,以提升表面粗糙度、增强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4.涂装和喷涂:将经过预处理的产品送入涂装和喷涂线,进
行色漆或清漆的涂装和喷涂等工艺,以美化产品外观、提供保护和装饰效果。
5.干燥和固化:涂装完成后,产品进入烘干室或烘箱进行干
燥和固化,使涂层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和性能。
6.质检和修补:对涂装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涂层的附
着力、外观、厚度等。
如发现问题,进行修补和纠正。
7.包装和出库:经过质检合格的产品进入包装环节,进行适
当的包装和标识。
最后,产品出库准备发往下一个生产环节或客户。
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对前处理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定制和调整。
此外,对涂装材料和处理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
也需要遵循环保和安全规范,并确保废物和污水的正确处置。
车间工艺流程
车间工艺流程
《车间工艺流程》
车间工艺流程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车间工艺流程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经历的各道工艺环节,包括原料加工、生产工艺、装配和检测等环节。
首先,原料加工环节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这个环节包括将原料进行加工,例如材料的切割、成型和焊接等。
这一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和成品的质量。
接下来是生产工艺环节,这一环节是产品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产品经历了各种加工、组装和调试过程,需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除此之外,装配和检测环节也是车间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装配环节,各个零部件被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成品。
而在检测环节,产品需要经过各种检测和试验,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总的来说,车间工艺流程是一个非常细致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严格把控。
只有在整个工艺流程都得到严格执行和把控的情况下,才能产出质量可靠的产品。
因此,车间工艺流程的优化和完善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生产车间工艺优化流程图
生产车间工艺优化流程图第1章工艺优化概述 (3)1.1 工艺优化的重要性 (3)1.2 工艺优化的方法与步骤 (3)第2章车间布局优化 (4)2.1 车间布局现状分析 (4)2.1.1 车间空间布局 (4)2.1.2 生产线布局 (4)2.1.3 物流运输 (4)2.1.4 安全环保 (4)2.2 布局优化原则与目标 (4)2.2.1 优化原则 (5)2.2.2 优化目标 (5)2.3 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5)2.3.1 生产线布局优化 (5)2.3.2 物流运输优化 (5)2.3.3 安全环保优化 (5)2.3.4 空间布局优化 (5)第3章生产流程优化 (5)3.1 生产流程现状分析 (6)3.1.1 生产流程概述 (6)3.1.2 现状问题分析 (6)3.2 流程优化方法与工具 (6)3.2.1 优化方法 (6)3.2.2 优化工具 (6)3.3 流程优化实施与监控 (6)3.3.1 实施步骤 (6)3.3.2 监控措施 (7)第4章作业标准化 (7)4.1 作业标准化概述 (7)4.2 作业标准制定与修订 (7)4.2.1 作业标准的制定 (7)4.2.2 作业标准的修订 (8)4.3 作业标准实施与监督 (8)4.3.1 作业标准实施 (8)4.3.2 作业标准监督 (8)第五章设备管理与优化 (8)5.1 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8)5.1.1 设备配置与功能 (8)5.1.2 设备使用与管理 (8)5.1.3 设备故障与维修 (9)5.2 设备优化策略与措施 (9)5.2.2 设备更新与改造 (9)5.2.3 人员培训与管理 (9)5.2.4 设备维护与保养 (9)5.3 设备维护与保养 (9)5.3.1 定期检查与保养 (9)5.3.2 预防性维修 (9)5.3.3 优化维修流程 (9)5.3.4 建立设备档案 (9)5.3.5 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 (9)第6章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9)6.1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10)6.2 人员配置与培训 (10)6.2.1 人员配置优化 (10)6.2.2 培训机制优化 (10)6.3 绩效考核与激励 (10)6.3.1 绩效考核优化 (10)6.3.2 激励机制优化 (10)第7章质量管理优化 (10)7.1 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0)7.1.1 生产流程概述 (10)7.1.2 质量问题识别 (11)7.2 质量控制策略与措施 (11)7.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11)7.2.2 设备管理与维护 (11)7.2.3 人员培训与管理 (11)7.2.4 检验与质量控制 (11)7.2.5 环境保护与产品安全 (11)7.3 质量改进案例分析 (12)7.3.1 原材料质量改进 (12)7.3.2 设备管理改进 (12)7.3.3 人员培训与管理改进 (12)7.3.4 检验与质量控制改进 (12)7.3.5 环境保护与产品安全改进 (12)第8章物料管理优化 (12)8.1 物料管理现状分析 (12)8.2 物料采购与库存管理 (12)8.3 物料配送与回收 (13)第9章能源管理优化 (13)9.1 能源管理现状分析 (13)9.2 节能措施与设备改造 (13)9.3 能源监测与数据分析 (14)第10章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4)10.1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4)10.1.2 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14)10.2 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14)10.2.1 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14)10.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5)10.3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监控与持续改进 (15)10.3.1 环境监控 (15)10.3.2 职业健康安全监控 (15)10.3.3 持续改进 (15)第1章工艺优化概述1.1 工艺优化的重要性工艺优化作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检修车间工艺流程图
检修车间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是指将一个工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骤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用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图表。
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工艺流程的具体步骤和顺序,匡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检修车间工艺流程图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描述了该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1. 工艺流程图的标题检修车间工艺流程图2. 工艺流程图的说明本工艺流程图描述了检修车间的工艺流程,包括设备检修、零部件更换、质量检验等环节。
3. 工艺流程图的起点和终点起点:设备故障报告终点:设备检修完成4. 工艺流程图的符号说明- 方框表示工艺步骤- 箭头表示步骤之间的流程顺序- 菱形表示判断条件或者决策点- 圆圈表示起点和终点5. 工艺流程图的具体步骤起点:设备故障报告- 工作人员收到设备故障报告,并记录相关信息。
步骤1:设备检查- 工作人员前往故障设备所在位置,进行设备检查。
- 如果设备存在明显故障,进入步骤2。
- 如果设备无明显故障,进入步骤3。
步骤2:设备维修- 工作人员根据设备故障情况,进行相应的维修措施。
- 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按照像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
- 维修完成后,进入步骤4。
步骤3:设备保养- 工作人员根据设备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工作。
- 设备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操作。
- 设备保养完成后,进入步骤4。
步骤4:零部件更换- 工作人员根据设备维修记录和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零部件。
- 如果需要更换零部件,进入步骤5。
- 如果不需要更换零部件,进入步骤6。
步骤5:零部件更换- 工作人员根据设备维修记录和检查结果,准备相应的零部件。
- 进行零部件更换,并确保更换正确无误。
- 零部件更换完成后,进入步骤6。
步骤6:质量检验- 工作人员对维修或者更换后的设备进行质量检验。
- 检验包括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外观检查等。
- 如果设备通过质量检验,进入步骤7。
- 如果设备未通过质量检验,返回步骤2进行修复。
化工装置DCS技术要求的现场调试要求
化工装置DCS技术要求的现场调试要求在化工装置中,DCS(分散控制系统)技术被广泛应用,其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然而,为确保DCS系统正常运行,现场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装置DCS技术要求的现场调试要求。
1.调试前准备在进行DCS系统的现场调试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和传感器正常运行。
其次,要做好调试计划和方案,明确调试的步骤和方法。
最后,要确保调试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2.调试步骤在进行DCS系统的现场调试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系统连接:确保所有设备和传感器正确连接到DCS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
b.信号校准:对系统中的各个信号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可靠。
c.功能测试:对系统各个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自动控制、报警、数据采集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d.性能测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响应速度、稳定性等,确保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e.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发现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排除故障。
3.注意事项在进行DCS系统的现场调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安全第一:确保调试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防止发生事故。
b.记录完整:对调试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期分析和总结。
c.团队合作:调试过程通常需要多人配合,要确保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完成调试任务。
d.技术更新:DCS技术不断发展,调试人员要持续学习和更新技术知识,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
综上所述,化工装置DCS技术要求的现场调试要求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严谨的准备工作和系统的调试步骤,才能确保DCS系统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动车组组装与调试工序的衔接与配合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速动车组组装和调试工序的制造流程分析及对比,分析两道工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达到两个工序间无缝顺畅衔接的效果,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制造水平。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组装调试制造高速动车组代表着一个国家铁路发展的总体实力。
目前,我国企业已生产并交付运营了时速200、300、350公里三种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我国动车组制造企业在已完成的时速200、300公里动车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基础之上,通过系统总结和再创新研发并批量制造了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标志着我国动车组制造企业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国完成了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研发和制造,以适应市场发展。
1高速动车组制造系统简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系统主要分为铝合金车体制造系统、表面处理系统,总组装系统、调试系统和转向架系统。
铝合金车体制造系统主要负责制造高速动车组的车体,车体是高速动车组的承载部件,主要由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表面处理系统主要完成铝合金车体的喷砂和涂装,表面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动车组的外观形象和质量,总组装系统主要完成动车组的内部总装,完成车钩、车门和车端风挡的安装工作,总组装质量决定着动车组的使用性能,调试系统主要完成动车组的单车调试、编组、列车静调和列车动调任务,调试完毕后的高速动车组交付运营;转向架系统主要完成构架的焊接和加工、轮对的制造及转向架的组装工作,转向架是动车组的走行部,转向架的制造质量决定着动车组的总体安全。
以下以CRH3型动车组为例进行典型分析。
2高速动车组组装工艺流程总装配制造过程分为预组装(含车电工序)与总组装两大工序。
总体流程图如下:车门模块司机室模块单间配送预组装车窗水箱门空调单元…动力单元总组装座椅牵引变流器制动模块线缆…牵引变流器落车车体转向架预装采用流水作业方式主要进行车体油漆防护,塞拉门、车窗、隔热材安装,地板、骨架、玻璃钢卫生间预置,铝地板以上布线,车底线排布置,空调机组、车内回风道、水箱安装,内部前装管道安装、车顶高压配线,配管、天线安装;车顶高压设施安装(受电弓、隔离开关、车顶导流罩、高压联接线等),车钩及风挡安装等。
车间试生产方案
车间试生产方案1. 背景介绍在产品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之前,车间试生产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通过车间试生产,可以验证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调整工艺参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地进行大规模生产。
本文档将介绍车间试生产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车间试生产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车间试生产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 准备生产设备:确保所需的生产设备完好并进行调试。
- 准备原材料:采购足够的原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 培训操作人员: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
2.2 进行试生产试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设定工艺参数: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设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速度等。
2. 准备生产模具: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生产模具,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装配。
3. 开始试生产:依照工艺流程,启动生产设备,进行试生产。
4. 监控过程参数:在试生产过程中,要实时监控关键的过程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5.收集样品和数据:定期收集试生产产生的样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数据分析。
6. 停机检查和调整:每次试生产结束后,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调整,解决发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2.3 问题解决和改进在试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产品质量不达标、生产效率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和改进,包括: - 分析问题原因: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解决方案,对生产工艺、设备参数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 验证改进效果:重新进行试生产,验证改进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车间试生产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安全第一:确保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 严格控制参数:对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能够重现正式生产的条件。
什么是调试
❖ 车间布置设计
▪ 各生产工段(工作站)、辅助服务部门、储存设施等 作业单位及工作地、设备、通道、管线之间和相互位 置
▪ 物料搬运的流程及运输方式。
❖ “作业单位” Activity 是指布置图中各个不同的工作区或 存在物,是设施的基本区划。
❖ 作业单位的最高层次是要设计的设施(Facility),它包括一 系列部门(Departments),部门可以是车间或其他机构。
因此,应以搬运距离最小原则选择最佳方案。
❖ 流动性原则。良好的设施布置应使在制品在生产过 程中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生产流程连续
化。
❖ 空间利用原则。无论是生产区域或储存区域的空间 安排,都应力求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
❖ 柔性原则。在进行厂房设施规划布置前,应考虑各 种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的布置变更,以便于以后的扩
❖ 工作地布置是整个布置的基础,工作站面积大小和形状 对上面几个层次的布置影响很大,一般通过人机工程、 工作测量和机器本身的尺寸和输入输出要求来确定工作 地的面积和其他要求。
9
部门
设施
部门 部门
工 平厂 面作总 布 业单位的层次
置图 块状布置图
车间布 置图
详细布置图
宏 观
部门
工作中心
工作中心
工作中心
6.1 设施布置概述 运的全过程,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
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
❖ 不仅有形的生产和服务设施会碰到布置和重新布置的问 题,即使是非物质生产的服务系统,如商店、宾馆、餐 馆也同样面临此问题。
6
6.1.1 设施布置的内容
在进行设施布置决策要考虑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车间工艺操作流程
煅烧炉操作规程
• 1.1开车运行 • ①蒸汽通入内置盘管换热器,先进行预热,冷凝水到软水罐,最后完成与
物料间的传热传质。内置盘管换热器由盘管、盘管固定架和蒸汽汽包组成。 • ②热风由鼓风机(开度46Hz)鼓到风箱的各个风室内的布风板上,对布风
板上的物料进行流化。经过引风机(48Hz)抽取粉尘。 • ③挡板调节器的作用为,每块挡板均可上下调节其与布风板的高度,确保
送皮带、称重皮带,输入每小时进料量,开始上料。 • ⑤观察料仓下料情况,料少及时上料,出现不下料情况,轻点振打。
1.3停车 先停止向料仓进料,停止皮带秤,等输送皮带料走光,停止输送皮带。
注意事项
①监测料的含水率,尽量用干的物料,料湿通知预处理,以降低预处理送来料的水分。 ②注意查看料仓,料少及时上料,以防走空,影响产量。 ③观察输送皮带运行情况,有无磨损、跑偏、破裂现象。有及时上报、检修。
1.4注意事项 ①注意检查打浆罐内进水、进料是否正常,谨防浆料过稠,导致泵损坏。处理方法:停 止进料,加适量配比水,浓度恢复正常进料。
②注意观察原料质量,出现原料白度偏低、泛黄、水分异常现象,及时停止进料,向领 导汇报。
③打浆泵电流异常,处理方法:电流远小于40,说明出料异常,可能打料口堵料,出料 阀门开度调大,电流正常后,再恢复开度。电流过大(大于60),适当减小出料阀门开度。
• ⑥开机从后向前开,关机从前向后关。进成品仓螺旋输送机、提升机、 螺旋输送机。
• ⑦针磨开启,开启油箱冷却水,启动油泵电机向主机供油,油压在 0.15Mpa,上轴承流量计浮子上端在60左右,下端刻度80左右,回油管回 流油箱,轴承箱密封无泄漏,轴承箱两个回油管油正常,方可开动主机, 本机空运转不应超过5分钟,否则外壳发热,空运转情况正常即应加物料 试车。
车间工艺流程图设计方案
车间工艺流程图设计方案1.原料准备- 原料入库登记- 原料检验- 原料配比2.生产工艺- 原料混合- 原料粉碎- 原料加工- 产品成型3.产品检验- 产品外观检验- 产品尺寸检验- 产品质量检验4.包装- 包装材料准备- 产品包装- 包装成品入库5.产品出库- 成品入库登记- 成品出库确认- 成品发货6.设备维护- 设备日常清洁- 设备定期检修- 设备异常处理7.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执行- 质量问题处理- 质量改进计划制定8.安全生产- 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事故预防- 安全生产记录以上车间工艺流程图设计方案为该车间生产流程的基本规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9. 环保措施- 确保废水、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设备清洁及废弃物处理- 定期进行环保相关的检查和评估10. 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作业规程- 培训员工使用设备和执行安全流程- 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和防护用品分发11. 生产数据管理- 记录原料的使用量和质量- 记录生产中的各项参数- 记录产品质量和数量12. 错误处理- 记录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异常- 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更新流程图以避免重复错误13. 供应链管理- 确保原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 建立健全的供应链体系,保证工艺流程的连续性- 与供应商保持有效沟通,解决供应相关的问题14. 数据分析和改进- 利用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定期进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优化15. 安全生产培训-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 对新员工进行特别的安全操作培训- 强调安全意识和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性16. 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和逃生方案- 做好事故应急设备的准备和维护- 对员工进行事故的快速处理和应对培训17.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责任感-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诚信和服务至上- 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心通过以上的车间工艺流程图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规范车间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生产车间工艺操作管理流程
生产车间工艺操作管理流程一、流程概述在生产车间中,工艺操作管理是确保生产过程高效、标准化和质量可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生产车间工艺操作管理的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工艺操作管理流程1. 前期准备在正式进行工艺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操作工艺评估: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工艺操作评估,确保操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b. 工艺设备检查:检查工艺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性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c.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并进行验收和分类存储。
2. 工艺操作执行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工艺操作的具体执行,包括以下步骤:a. 作业指导书编制:根据工艺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b. 操作员培训:培训操作员,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c. 操作执行:操作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工艺操作,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3. 工艺操作监控为了确保工艺操作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实时的操作监控,包括以下方面:a. 参数监测:对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b. 过程检查:定期对工艺操作进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c. 质量抽检:随机抽取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验证工艺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工艺操作改进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结果,进行工艺操作的改进和优化,包括以下方面:a.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b. 改进方案制定: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c. 改进执行:执行改进方案,监测改进效果,并进行评估。
5. 工艺操作记录和评估为了追踪和评估工艺操作的效果和问题,需要进行记录和评估,包括以下内容:a. 操作记录:对每次工艺操作进行记录,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等信息。
b. 问题记录:记录工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c. 评估分析: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试车间初测岗位规程(1)设备:活塞式压力计,直流稳压电源,五位半台式数字万用表。
(2)工具:25W电烙铁,计算器,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钟表螺丝刀,兆欧表,尖头镊子,剪刀,斜口钳,尖嘴钳,直尺。
(3)辅助材料:酒精,脱脂棉,锰铜丝,电位器,直插电阻。
(4)环境:室温:20±5℃,湿度:≤80%,大气压力:86-106KPa.(5)人员卫生要求:穿统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口罩,工作证。
注: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口罩一星期至少清洗一次,确保干净清洁。
(6)测零位1当生产人员拿到订单和产品时,首先要核对产品的型号,螺纹,量程,螺杆,及软管长度,电器连接,是否与订单正确。
同时螺杆尺寸是否标准,膜片是否有凹凸不平,划伤等现象,如有,返回上道工序,如果产品合格,则进行下道工序。
2测试产品零位,首先准备1台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0±0.010V,然后,准备1台五位半数字万用表,调到Mv 档,应有3位小数点(注:表笔插孔选用正确),同时,准备1个与产品螺纹相同的工装,通电10分钟,看零位是否飘,零位是否偏大,如果零位在9Mv,属不合格产品退回贴片车间,如果零位不飘,不大,则流入下到工序。
(7)初次预压(超压)1将产品装载到与产品量程相比配的压力计上,把一组五色线,线色分别为兰S+,红E+,白S-,黄E-,黑(校准),常温产品对应补偿版上B, R, W, Y 焊接,高温产品的补偿版从左到右依次为兰,红,白,黄,黑焊接,所有传感器在预压时不准一次性压到满量程,必须一个点一个点的加压,如果出现掉数,立即卸压,检查产品是否有泄漏,如有,退回装配车间返修,如果没有掉数,加压到满量程,同时超压。
2所有3.33mV/V 的产品首先加压到产品的满量程,测出产品的真实输出,档mV 档mA 8840A 仪表的表笔插孔图UT805仪表的表笔插孔图常温产品接线图红 白高温产品接线图然后按真实输出的1.5倍进行超载,例如:产品的真实输出为34mV那么产品的超载输出为34X1.5=51mV。
2mV的产品超压输出范围是产品真实输出的2倍,例如:产品的真实输出为21mV那么产品的超载输出为21X2=42mV,卸压看回零是否接近为零,反复超压,卸压,回零合格后流入下到工序。
(8)初测线性:1超压回零合格后,进行初测线性,仪表需要清零,测线性一般按5个点计算,特殊量程除外。
2 PT123,PT133,PT112系列产品线性在0.5%以内,温度测试280-300度,PT131,PT124,PT111系列产品线性在1%以内,温度测试在200度,同时,高温产品在温度测试时,要注意产品膜片是否平,如果膜片太凸,则产品为不合格,线性不合格的产品退回装配车间返修。
上海皓鹰公司生产部2010年7月15日调试车间预压规程1)半成品初测线性合格后,半成品进行超压(预压),超压(预压)时间为12小时。
2)将产品装载到预压设备上,用小塑料袋产品产品工艺管和感压头包起来,避免介质泄漏掉在工作台上。
2所有3.33mV/V 的产品首先加压到产品的满量程,测出产品的真实输出,然后按真实输出的1.5倍进行超载,例如:产品的真实输出为34mV 那么产品的超载输出为34X1.5=51mV 。
2mV 的产品超压输出范围是产品真实输出的2倍,例如:产品的真实输出为21mV 那么产品的超载输出为21X2=42mV ,卸压看回零是否接近为零,反复超压,卸压,回零合格后流入下到工序。
上海皓鹰公司生产部2010年7月15日常温产品接线图红白高温产品接线图调试车间打磨规程(一)抛光,打磨:1将线性合格的产品送到装配车间进行软管,软管接套焊接,然后进行打磨,抛光。
2打磨,抛光时,力道要均衡,用0#纱布打磨,抛光。
同时,在打磨,抛光前,先用砂布或软布包住打磨零件,并且固定在虎台钳上。
打磨,抛光后,螺杆,螺纹,六方不能有划痕,碰伤,产品光洁度必须良好,膜片不能有损伤,同时,螺纹杆和探头表面不能有砂眼,同心度要达到标准,HY系列产品不准在抛光机上抛光,只能用0#砂布打磨。
3 一体式螺杆禁止采用砂纸或手工打磨和车床抛光,(只需要用砂纸打磨焊接处的氧化面),产品在返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夹具对产品外观零件的损伤。
4 严格检验外购,外协零件的尺寸,如有偏差必须在组装前处理,禁止装配好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返工,以免造成对产品外观或质量影响。
上海皓鹰公司生产部2010年7月15日调试车间调试岗位规程(1)设备:活塞式压力计,直流稳压电源,五位半台式数字万用表。
(2)工具:25W电烙铁,计算器,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钟表螺丝刀,兆欧表,尖头镊子,剪刀,斜口钳,尖嘴钳,直尺。
(3)辅助材料:酒精,脱脂棉,锰铜丝,电位器,直插电阻。
(4)环境:室温:20±5℃,湿度:≤80%,大气压力:86-106KPa.(5)人员卫生要求:穿统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口罩,工作证。
注: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口罩一星期至少清洗一次,确保干净清洁。
(一)降输出:1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0±0.010V。
2 把五位半数字仪表调到毫伏档(mV),应有3位小数点(注意:表笔插孔选用正确)。
3 将产品装载到与产品量程相匹配的压力计上,把兰S+,红E+,白S-,黄E-线焊接在补偿版上,清零压到产品的满量程,根据产品信号输出进行补偿,例如:3.33Mv/v的传感器,如果产品的满量程输出超过33.3mV,将输出补偿到33.3mV±0.600mV,如果产品的满量程输出不够33.3mV,只能降级或配表使用,同理,20mV的产品,如果,产品的满量程输出超过20mV,补偿到20Mv±0.050mV,如果,产品的满量程输出不够20mV,只能配表或做变送器使用,如果变送器产品满度调不小,则对半成品进行补偿输出(工艺同上)或更换满度电阻(依据电子技术部的电路原理图)。
4 降输出在电源正上补偿(红线)。
使用直插欧姆电阻。
5 20mV 的产品1欧姆电阻补偿57个字,33.3mV 的产品1欧姆电阻补偿94个字。
6 所有20Mv,33.3mV 的高温或常温产品,输出补偿后反复压到满量程看输出是否达到产品的要求,产品合格后流入下到工序。
(二) 补校准:1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0±0.010V 。
2 把五位半数字仪表调到毫伏档(mV ),应有3位小数点(注意:表笔插孔选用正确)。
3 把兰S+,红E+,白S-,黄E-,黑(校准线)及电位器(502),校准电阻(33.3mV 的产品使用47K 欧,20mV 的产品使用27K 电阻)焊接在补偿版固定位置上,黄黑线相接就能得出校准,如果,校准调不小,增加校准电阻,校准调不大,减小校准电阻。
(注意:调校准时,仪表要清零,才能得出真实的校准值),校准偏差±0.050mV , 20mV 产品的校准值为16.000mV ±0.050mV , 33.3mV 的产品校准值为26.666mV , 变送器4-20mA 产品的校准值为12.800mA ±0.050mA, 0-10V 产品的校准值为8.000V ±0.050V , 0-5V 产品的校准值为4.000V ±0.050V ,校准的公式如下:常温产品接线图红白高温产品接线图 降输出校准值=传感器的真实输出X80% 例如:20.000mV 产品的校准值=20.000×80%=16.000mV 33.333mV 产品的校准值=33.333×80%=26.666mV 4-20mA 产品的校准值=16.000mA ×80%=12.800mA 0-10V 产品的校准值=10.000V ×80%=8.000V(三) 补零位:1打开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0±0.010V.2把五位半数字仪表调到毫伏档(mV ),应有3位小数点(注意:表笔插孔选用正确)。
3把兰S+,红E+,白S-,黄E-线焊接在补偿版上,如果零位为负,断开白线,仪表显示负(或零位为正,断开白线,仪表显示正),则调换2根白线(1,2)如果断开白线,零位由负变正或由正变负,不用调换白线,直接在零位线上补零位。
常温产品接线图红 白黑校准线高温产品接线图降输出欧4 补偿零位,使用锰铜丝补偿。
贴350欧应变计的传感器2mV/V 的产品1cm 锰铜丝能补偿1.5mV 左右。
5 常温产品或高温产品零位补偿到正负100个字以内,常温变送器或高温变送器零位补偿到正负500个字以内(在蓝线上补)。
6 零位补偿好后,用酒精棉球把补偿版上清洗干净,不能有松香,棉絮,油污在补偿版上,同时零位丝,电位器调节旋扭用704胶或703胶覆盖,(起保护作用),高温产品的连接座与感压头连接处涂704或703胶(起密封作用)7 按规定焊接好导线,在补偿版上从左至右依次为兰S+,红E+,白S-,黄E-,黑校准焊接,同时导线表面不能破皮,铜丝不能露在外面。
合格后,产品流入下到工序。
8 如果变送器零位调不小,则对半成品进行零位补偿,工艺同上。
9 变送器产品必须接地,0-10V ,4-20mA (高温产品)接地按照电子技术部的电路原理图中接地焊接处进行,常温产品的接地采用103电容,一边接在红线上,一边接在外壳。
10 我公司所生产的焊接外壳产品,在第一次调试好后,先用焊机焊接外壳与接管嘴(或连接座)部分,然后进行第二次焊接上盖部分,焊接合格后,常温产品接线图红 白黑校准线高温产品接线图降输出欧进行最后调试,液位产品在安装前,必须先接好电源和仪表,每安装一个零部件,都要测试好产品是否合格,安装时不准采用密封胶,避免焊接时焊接火焰与密封胶形成水泡,损坏产品,同时,安装时不准用扳手或管钳直接夹住产品外壳,以免损坏产品外壳,只准用毛巾包住产品外壳,夹在虎台钳上安装。
扩散硅产品在生产时,先要清洗扩散硅接管嘴,然后用凡士林涂在芯体边缘,放在接管嘴里面,同时用压紧帽压紧,注意在调试前后,不准用尖硬的物件碰到芯体上,以免损坏芯体。
(四)安装外壳,总调:1按订单要求配备好外壳,接插件,上盖,同时外壳必须干净,不能有划痕,油渍,螺丝必须安装紧,不能有松动现象出现,变送器上盖必须刻S(满度)Z(零位),以作为调满,调零标识。
2同时常温产品在压外壳前,要对产品进行复检,确认产品的各项性能合格后,方能压外壳,外壳压好后,不能出现有外壳破裂,毛刺,翻边的现象。
总调时,各项性能必须达到产品要求。
接插件的接线方法(2Mv/v, 3.33Mv/v, 0/10V, 0/5V)4/20mA的接线方法:(五)测绝缘:打开绝缘电阻仪,一根表笔接到输出线,一根表笔接到外壳,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应高于指标要求(100V,500兆欧),低于指标的产品,属于不合格的产品,传感器不绝缘送贴片车间维修,电路板不绝缘送电子技术部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