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创新教师合作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创新教师合作形式,使教师合作更有效?

合作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因为学校的发展需要合作,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要在合作中得以实现。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更需要大量的合作型教师。适时地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弊端,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一,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合作学习“因情而发”。

创造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教师喜教、爱教、乐教的情境,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

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去亲近学生,打消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和隔阂心理,这样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第二,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1、与学生合作。要与学生合作好,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先做学生,后做先生”,虚心了解和对待学生。其次,教师要有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在早期阶段,教师的合作往往起着帮助、引导、指导学生的作用,但要适合学生特点和要求。再次,教师要敢于承担责任,在与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如果有什么不顺利、不恰当、甚至不成功,教师要敢于承担责任,甚至是全部责任,决不能推过揽功。教师批评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时,往往指责道:“你怎么学的,这么笨!”实际上教师应勇于自责:“我怎么教的,这么笨!”这三点综合起来构成了一种适合教师新角色的“合作精神”。

2、与教师合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光靠个体的学习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

的期望。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校教师尤其是同级学科教师,应多进行合作。可以针对某个教学目标任务,把完成同一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对比,不断地改进设计和选择教学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反思课堂教学的所得与所失。城乡教师之间的合作在现在的教育界中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也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我们可以通过把彼此的教学经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不恰当的或者错误的教学方式,把正确的、比较完善的加以对比,充分地利用每一次合作,激发教师思考、探究、创新,甚至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来寻求解决方案。

3、与家长合作。教育是一项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教师积极地与家长合作,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使家长乐于到校,到校后感到受尊重和受欢迎的氛围。教师对待任何一个来校的家长,在承认家长之间的差异性的同时,除了基本的人格尊重外,还要有一种友好亲切礼貌的接待。在交谈之前,还应认真研究学生的有关情况,充分了解学生,使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并从孩子的积极方面入手,可先赞扬学生的才干,或对集体的贡献。并在交谈中,要注意选择比较委婉的谈话方式,使对方容易接受,有利于合作。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合作;(1)信息沟通式。也就是通过家访、打电话、写便条、家庭联系本等形式,让家长与学校增进交流。

(2)参与活动式。通过发邀请信,积极组织家长定期参加“主题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留更多的时间

和空间给家长,请他们畅谈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也让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总之,在可能的条件下,可能的范围内,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合作?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合作呢?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明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讨论的目标要明确、恰当、便于操作。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在学生身上,即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讨论有什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难易要适当,如果太容易,学生不

需要他人协助也能完成,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的合作也会失去动力;太难,小组通过一定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便会饱尝失败的苦果,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出具有层次性、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开放性和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和讨论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既不能超越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又不局限于已有知识,应保持适当的难度,并且能引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思维替代”的现象,整个课堂看似很热闹,学生思维看似很活跃,却只是几个“明星学生”在撑场面,大部分学生还是扮演着“听众”的角色,他们的思维品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究其原因,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真正的重心下移,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都能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合作学习可谓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要让合作学习真正起到效果,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还需要教师精心的组织以及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甚至有学生会产生严重的惰性,不愿动脑筋思考。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6人为一组的方式把全班分配成若干个小组。强调合作小组的团队精神,互帮互助。

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里,那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就不必再害怕出错了,因为这种环境是毫无威胁的,学生们可以在此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