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PPT课件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糖原累积病 (Ⅰ型)
甲基丙二酸 尿症
呼吸链异常 精氨琥珀酸尿症 半乳糖血症
瓜氨酸血症
果糖不耐受
有机酸血症或丙酮 酸羧化酶缺陷症
枫糖尿症
血管栓塞
同型半胱 氨酸血症
Fabry病
有机酸中毒
甲基丙二酸 尿症
丙酸尿症 酪氨酸血症
(I型) 异戊酸血症
7
.
IMD/IEM早期诊疗的意义
❖ 发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是 NICU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IMD/IEM猝死机制
❖ 低血糖发作:脂肪酸β氧化障碍、糖原累积症、有机酸尿症可导 致低血糖发作。患者常于晨起空腹时出现严重低血糖而死亡,许 多患儿在死亡后才得到病因诊断。
❖ 代谢产物累积:在代谢紊乱状态下,体内毒性代谢产物蓄积中毒, 如尿素循环障碍导致严重高氨血症,脂肪酸β氧化障碍和有机酸尿 症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脑、心、肝、肾等多脏器细胞中毒,功能衰 竭。
❖ 先天性代谢异常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EM
3
.
IMD/IEM的定义
❖ IMD/IEM: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机体生化物质在合成、 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异常(代谢异常 和能量缺失等)的总称。
❖ 代谢异常:可引起脑神经系统中毒性损伤、体内某些生 化物质堆积或缺乏;
❖ 蛋白质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无白蛋白血症、转铁蛋白缺乏症
❖ 脂质
高雪氏病、尼曼-匹克氏病、Fabry 病
❖ 金属离子
肝豆状核变性、Menkes 病
❖ 激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肾上腺皮脑苷脂病
❖ 过氧化小体病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Zellweger 氏病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演示ppt课件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演示ppt课件

遗传方式
OCTD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患者父母通常 携带突变基因但不发病 ,子女有25%的概率患 病。
性别与年龄分布
OCTD在男性和女性中 的发病率相当,可在任 何年龄阶段发病,但通 常在新生儿期或儿童期 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及分型
新生儿型
患儿在出生数天内出现拒食、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严 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此型病情凶险,预后较 差。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 酶缺乏症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 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后 • 并发症与风险因素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 Deficiency, OCT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由于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活性降低或完全缺乏,导致氨代谢异常,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
药物治疗
使用苯甲酸钠、苯乙酸钠等药物,促进氨的 排泄,降低血氨水平。
辅助治疗
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维持身 体正常代谢。
肝移植
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 虑进行肝移植手术。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 物进行治疗。
使用注意事项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重要性及方法
减轻焦虑和压力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提高生 活质量。
增强信心和积极性
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可以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更加积极地参与自我管 理和康复过程。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2012年7月第47卷第7期Chin J Nurs ,July 2012,Vol 47,No.7医嘱应用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及利尿药,同时通过颈内静脉留置管快速补液,以补充血容量;对患儿四肢加强保暖,严密监测CVP 、心率、肛温及尿量。

4h 后该患儿心率、血压和CVP 均恢复正常,四肢末稍变暖。

(2)发热:术后手术切口吸收热或感染而可能导致发热。

本组患儿术后24h 监护仪肛温探头持续监测肛温,24h 后每4h 测体温1次,体温正常72h 后改为每日测1次。

本组10例在术后72h 内出现发热,最高达38.9℃,最低为37.8℃。

发热体温38.2℃以下给予物理方法降温,体温超过38.2℃遵医嘱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类、布洛芬类药物降温。

本组经处理后3h 内体温均能恢复正常。

2.4严格控制出入量本组患儿术后当日补液2ml/(kg ·h ),保证营养和能量的供给。

拔除气管插管6h 后可经口进食,根据患儿的饮食特点配制不同的食物,婴儿给予配方奶,其他由流食向半流食过渡,每次进食量40~60ml ,两次进食间隔3~4h ,全天总入量不超过60ml/kg 。

术后5d 内严格保持出入量的负平衡,使患儿出量比入量多50~100ml/d 。

2.5预防血栓形成本组患儿中有4例使用了内膜剥脱术手术,术中切除肺静脉与左心房开口处增生的内膜,使血管内壁发生了改变,血流经过时易发生血栓。

患儿术后均未使用抗凝药,故护士严密监测其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肺栓塞的等表现。

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四肢末梢的皮肤温度、颜色,尤其注意有无出现一侧肢体疼痛、皮肤发绀、肢端发凉。

经细致观察,本组未出现血栓栓塞病例。

参考文献[1]Holt DB ,Moller JH ,Larson S ,et al .Primary pulmonary vein stenosis [J ].Am J Cardiol ,2007,99(4):568-572.[2]Latson LA ,Prieto LR .Congential and acquired pulmonary vein stenosis[J ].Circulation ,2007,115(1):103-108.[3]吴向阳,陶凉,朱洁,等.先天性心脏畸形合并肺静脉狭窄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9,25(4):239-241.[4]鲍玉婷,谢明星,卢晓芳,等.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肺静脉狭窄的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11):955-958.[5]Bennett JA ,Riegel B ,Bittner V ,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NYHA classes for measuring researc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disease [J ].Heart Lung ,2002,31(4):262-270.(本文编辑王雅西)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是导致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高氨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为X 连锁的显性遗传病,患病率为1/14000[1]。

肝功能不全 ppt课件

肝功能不全  ppt课件

ppt课件
2
肝损伤因素
肝脏 环境、遗传 肝功能不全
分泌和排泄功能↓
合成功能↓
肝功能衰竭 解毒功能↓
肝性脑病
ppt课件
3
一、物质与能量代谢障碍 二、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黄疽 ) 三、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障碍(出血与出血倾向) 四、免疫功能障碍(继发性感染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五、 肝性腹水 六、解毒功能障碍(肝性脑病) 七、 肝性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
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 神经突触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 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其化学 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 胺相似,但传递信息的生理功能却远较去 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弱故称之.
ppt课件
15
1、假性神经递质的概念 2、脑内假性神经递质增多的机制 3、假性神经递质作用的机制
肠道 pH的影响: pH↑→氨吸收↑ pH↓→氨吸收↓
ppt课件
8
NH3+CO2+H2O 线粒体 2ATP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

2ADP+Pi N-乙酰谷氨酸

氨基甲酰磷酸
Pi
鸟氨酸
鸟氨酸氨基 甲酰转移酶
瓜氨酸
鸟氨酸 尿素 精氨酸酶
瓜氨酸 鸟氨酸循环
ATP AMP+PPi
天冬氨酸
精氨酸代琥珀酸
精氨酸 尿素生成p的pt课件中间步骤
24
失代偿性肝硬化 肝功能严重障碍
高血氨
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高血糖素血症
血脑屏障通透性↑
BCAA AAA ↑
GABA ↑ 谷氨酸↑
AAA ↑
GABA能 神经传导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临床表现
• OTCD是一种X连锁遗传代谢病,临床表型复杂,个体差 异显著,可自新生儿至老年均可发病,发病急缓及轻重 不同,多表现脑病及肝病
• 依据起病年龄OTCD分为新生儿型(<28 d)和迟发型 (≥ 28 d)
• 男性为半合子致病,OTC酶活性极低或完全缺乏,症状 出现早、重,多表现为新生儿型;女性多为杂合子,临 床表现较男性轻
• 目前已知的致病突变有504种(HGMD),最多见的突 变类型为错义突变。
• 大多数患者为男性;由于X染色体存在偏斜失活,约20% 的OTC突变女性携带者也有的症状
Nakamura K.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rea cycle disorder in Japan.2014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 deficiency
陆相朋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病例
• 患儿,女,2岁2月 • G1P1,足月剖宫产,BW3.8kg,发病前智力、运动发育
正常 • 因“睡眠增多、精神反应差、烦躁3天”,至当地医院,
诊断“病毒性脑炎?”对症治疗效差,急诊初次入院
•遗传性尿素循环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其占一半(55%) •高氨血症2型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s in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A Mutation Update. 2015
流行病学
• OTCD在活产婴儿中患病率估计是1/14,000。 • 在意大利,芬兰和澳大利亚进行的OTCD发生率调查显
病例
• 弟弟,G2P2,孕39W剖宫产,无窒息、缺氧史 • 生后3天出现喂养困难,血氨增高(265umol/L) • 出后4天多器官衰竭死亡 • 未及时留取血样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
盐酸精氨酸 除因精氨酸酶缺陷所致高氨血症外, 其余病例均可采用盐酸精氨酸治疗。 对新生儿首次发生高氨血症而病因尚未查明前, 在急救中可给予精氨酸, 以后病因明确 了再调整治疗方案。对继发于有机酸血症的高氨血症, 精氨酸无治疗作用。
急诊高氨血症的治疗
.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在给予以上治疗数小时后血氨水平若无明显下降, 应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疗法, 在开始透析数小时后血氨水平可明显下降, 大多数患者经 小时透析血氨水平可恢复正常。
为~ 岁起病。 例()有异常家族史。
高氨血症与尿素循环
• 小儿高氨血症是以血氨水平异常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尿素循环或其相关的代谢旁路特异性酶缺陷所引起。
• 氨对神经系统、肝脏有很强的毒性,严重高氨血症急性期可导致脑水肿,脑内 广泛星形细胞肿胀,肝脏线粒体多形性改变。缓解期可见脑皮质萎缩、鞘生 成不良、海绵样变性。
尿素循环
临床表现
• 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血氨升至μ左右时多表现为嗜睡惊厥,达到μ以上将出 现昏迷、呼吸困难。严重高氨血症急性期死亡率极高,存活者常遗留严重神经精神 损害。
• 尿素循环障碍完全性酶缺陷患儿发病早,哺乳数次后出现爆发性高氨血症,临床表 现类似“败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早期死亡率极高,很多患儿得不到病 因诊断。
2. 肝活检 经肝活检几乎可以测定尿素 循环中所有缺陷的酶, 如 、 、 、 及 精氨酸酶等。
3. 其他生化检查 如肝功能、血糖等测 定以判断有无肝脏疾病及有机酸尿症 (血糖降低)。
4. 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对于部分基因 结构已明确的高氨血症如 缺陷症、 缺陷症, 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 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Ⅰ型(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缺乏症, , )。 6. 血浆精氨酸高于为精氨酸血症(精氨酸酶缺乏症, , )。 7. 注意:缓解期可无特殊改变,需要急性发作期反复检测。

可治性罕见病—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可治性罕见病—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可治性罕见病—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一、疾病概述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系X染色体鸟氨酌量甲酰基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OTC)基因突变引起,此基因位于Xpll.4位点处,临床是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以商氨血症为主的尿素循环障碍。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是最常见的尿素循环障碍,占总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发病率2/3[1],OTCD发病率约为1/14 000[2],然而在意大利[3]、芬兰[4]、新南威尔士、澳大利亚[5],分别是1/70 000、1/62 000和1,/77 000,由于部分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所以流行病学数据存在偏向最早发病和最严重发病的偏差。

尿素循环是Krebs和Heinsleit在1932年发现[6],尿素循环障碍是指尿素循环过程中所需的酶活性降低或缺乏导致氨的代谢受阻,血氨升高引起疾病,共涉及8种疾病,其中主要涉及一种辅因子产生酶—一氮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cetyl glutamate synthetase( NAGS),5种代谢酶、2种转运子。

5种代谢酶包括: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 I,CPSl)、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conu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ic acid synthetase,ASSI)、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 argininosuccinic acid lyase.ASL)、精氨酸酶(arginase,ARG);2种转运子为:鸟氨酸转位酶(ornithine translocase,ORNTl)和希特林蛋白(citrin)。

二、发病机制尿素循环障碍血氨转化成尿素过程酶的缺陷等引起高氨血症性脑病及不可逆的脑损伤,在鸟氨酸氮甲酰转移酶反应中,氨甲酰磷酸将鸟氨酸转换成瓜氨酸.OTC基因位于x染色体p21.1,基因编码8个外显子,长约85 kb。

OTC基因新变异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1例报告

OTC基因新变异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1例报告

·论著·OTC基因新变异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1例报告*闫红芳1 李 蒙2 蔡香然3 邓 梅1 宋元宗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广东 广州 510630)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广东 广州 51140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30)【摘要】目的 报告1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患儿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为本病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OTCD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结果 患儿女性,1岁6月,因“反复呕吐伴烦躁不安4月余”就诊。

查体发现双下肢张力减退,双侧膝关节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阳性。

血生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氨升高,尿液有机酸分析显示尿嘧啶、乳清酸和4-羟基苯乳酸水平升高。

遗传学分析在患儿OTC基因检出c.612_614del (p.Ile204del)新生变异,结合 ACMG标准判断该变异具有致病性。

经限制蛋白质摄入、精氨酸、瓜氨酸和苯甲酸钠等治疗后患儿病情控制仍不理想,于2岁时进行肝移植治疗,移植后患儿肝功能和血氨恢复正常。

结论 本文通过临床和遗传学研究,发现1个OTC新变异c.612_614del,确诊了一例OTCD患儿,为本病确诊和遗传咨询提供了遗传学标记物,同时为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的科学认识积累了资料。

【关键词】尿素循环障碍;新变异;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X连锁遗传;高氨血症【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020088)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4.5.001Late-onset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Caused by a Novel Variant of the OTC Gene: A Case Report*Yan Hong-fang1, Li Meng2, Cai Xiang-ran3, Deng Mei1, Song Yuan-zong1.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guangdong Province,China2.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guangdong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guangzhou 511400,guangdong Province,China3.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guangdong Province,Chinaabstract: objectivedeficiency (oTCD), so as to help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oTC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ient was a female aged 1 year and 6 months with the complaint of "recurrent vomiting and restlessness over 4 months".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bilateral hypotonia of the lower limbs, hyperreflexia of the knees, and clonus of the ankles. Laboratory analysis revealed elevated levels of serum ammonia as well as transaminases. on urinary organic acids analysis, a large quantity of uracil, orotate and 4-hydroxyphenyllactate was detected. The patient was heterozygous for the de novo variant c.612_614del(p.ile204del) in the oTC gene, which was evaluated “pathogenic” according to the aCMg standard and guideline. oTCD was diagnosed, and uptake restriction of proteins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rginine, arginine citrulline and sodium benzoate were given. However, the response of the patient was not promising, and hence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underwent at her age of 2 years. as a result, the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ammonia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Through clinical and genetic research, this study identified a novel oTC variant c.612_ 614del in a patient with oTCD. The findings provided genetic 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of oTCD and genetic counseling in the affected family, and accumulated data for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ease.Keywords: Urea Cycle Disorder; Novel Variant;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X -linked Inheritance; Hyperammonemia 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指因参与尿素循环的酶和转运蛋白功能或结构缺陷引起的,导致氨无法通过尿素循环途径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液中氨升高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组遗传代谢病。

遗传代谢病PPT课件

遗传代谢病PPT课件

5. 代谢紊乱
6. 代谢产物异常 7. 体液内成分浓度异 常 8. 临床表现异常
临床印象
↑ 相关检查 ↑ 临床表现异常
17
临床上可以提供的线索
家族中有不明原因的新生儿死亡史(特别是 上一胎或母系家族中的男婴)。 近亲结婚的后代(因为其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疾病的发病率高;IEM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
11
随年龄不同有差异,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 以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表现较为突出, 有些有容貌异常,毛发、皮肤色素改变。
部分遗传代谢病在婴儿早期即可有临床表现。
12
遗传代谢病在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
喂养困难、食欲差、呕吐、体重不增 嗜睡、惊厥、昏迷 呼吸困难、酸中毒、过度换气 肌张力异常
13
肝大 皮肤病变、毛发异常 特殊尿味、汗味
黄疸
脱水、持续呕吐、电解质异常
14
三个器官:脑 心 肝 三个生化:低血糖 代谢性酸中毒 高氨血症
15
遗传代谢病的研究和诊断方法
1. 基因学研究:
基因组学研究、 染色体检查、 单基因分析 蛋白组学研究、 蛋白结构分析、 蛋白活性测定 单成分检测、 代谢谱分析、 代谢组学研究 特殊表征、 特殊异味、 特异性家族史
2
遗传代谢病种类繁多,目前已达数千种,常 见有400~500种。 单一病种患病率较低,但是总体发病率较高、 危害严重,是临床的疑难杂症。
患者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常可致残,甚至危 及生命
3
人体内生化代谢图
每一代谢环节 的阻滞都会导 致代谢紊乱, 这种病态为代 谢病
4
遗传代谢病可根据先天性缺陷所累及的生化 物质进行分类。 约80%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余为X连锁 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线粒体遗传。

基因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PPT课件
3
❖ 黑色箭头所示:从患者体内分离细胞,在实验室中修饰后回输给患者(回体基因治疗) ❖ 灰色箭头所示:细胞在患者体内进行修饰(体内基因治疗)
4
基因治疗特点
❖ 普通的医疗方法对绝大多数遗传病都束手无策,即使治疗也是 治标不治本;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上进行操作,能从源头上解 决疾病的发生。目前在没有治疗方法或疗效不佳的领域基因治 疗将大有作为
基因治疗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
目录
第一部分 基因治疗概述 第二部分 基因治疗载体选择 第三部分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 临床基因治疗
2 2
一、基因治疗概述
❖ 1993年FDA定义: 基于修饰活细胞遗传物质而进行的医学干预
❖ 包括以下两方面: ➢ 患者体内分离细胞,进行体外修饰,随后再注入患者体内 ➢ 基因治疗产品直接注入患者体内,使细胞发生遗传学改变
10
❖ 反转录病毒含三个转录单位,还有一个顺式作用元件,在载体中,三个转录单位 被治疗基因替代,最大克隆的容量是8kb。重组体在特定细胞中包装,该细胞可提 供必需的三个转录单位,但不含完整的反转录病毒基因组。
11
腺病毒(AV)
❖ 双链DNA病毒,线性双链DNA基因组在细胞核内作为附加体 存在而不整合
26
首例基因治疗死亡病例
❖ 18岁的 Gelsinger成为第一例基因治疗死亡病例(1999年9月 17日)。患者患有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1999年在宾 西法尼亚大学接受以编码OTC基因的腺病毒基因治疗。为获得 足够的有功能的基因,通过肝动脉注射了大剂量的病毒载体。
❖ 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极大的推动了 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的发展。
23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诊疗指南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诊疗指南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诊疗指南概述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是尿素循环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代谢病,是由于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以高氨血症为主要表现的遗传代谢性疾病。

本病又称为“高氨血症2型”,属于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代谢病。

病因和流行病学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是一种线粒体酶,在胞质中合成。

转入线粒体后,将氨甲酰基磷酸和鸟氨酸催化转化为瓜氨酸,再运输至胞质参与尿素循环的其他生化反应。

一方面由于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Xp2.1)基因突变,导致OTC活性降低或者丧失,瓜氨酸合成障碍,尿素循环中断,使得尿素不能正常代谢,出现高血氨,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血、尿中多种有机酸代谢异常。

另一方面,由于瓜氨酸合成障碍,大量的氨甲酰基磷酸进入胞质,增加了嘧啶的合成,抑制了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导致乳清酸在体内蓄积,尿中乳清酸排泄增多。

高血氨对神经系统有较大毒性,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引起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这是神经系统损伤的基础。

本病的平均发病率为7.1/100 000,早期估算的OTCD发病率为1/14 000活产儿,因为该病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代谢病,男性患者较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患者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病。

临床主要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

早发型主要发生在男性杂合子患儿,一般在新生儿期发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病情凶险,因血氨升高,使得大脑广泛性损害。

出生时可无异常,生后数天即表现出易激惹、嗜睡、拒食、呼吸急促和昏睡等,可迅速发展为痉挛、昏迷和呼吸衰竭。

如果不给予紧急处理,很快发展成遗传代谢性脑病,并常在刚出生的1周内死亡,幸存者多遗留严重的智力损害。

晚发型多发生在较大年龄的患者中,可以是半合子的男性和杂合子的女性,临床症状相对轻,且表现多样。

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1例报告

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1例报告

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1例报告张明衬;张改秀;胡东阳【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7)010【总页数】2页(P955-956)【关键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高氨血症;儿童【作者】张明衬;张改秀;胡东阳【作者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太原030001;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太原030001;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 deficiency,OTCD)是尿素循环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遗传代谢病。

主要分为两型:新生儿急性起病型和迟发型。

迟发型可表现为在儿童期及成年期出现症状性高氨血症发作。

现报道我院迟发型OTCD 1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患儿,女,4 岁,因“咳嗽2 d,抽搐半小时”于2015年4月12日急诊入院。

患儿入院前2 d出现咳嗽,有痰,无流涕。

呕吐1次,呈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

无头痛,不伴发热,精神欠佳,大便正常。

患儿于住院当日凌晨睡眠中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口周青紫,四肢强直,牙关紧闭,小便失禁,持续约半小时。

在急诊室予水合氯醛灌肠后抽搐缓解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

患儿2岁时曾因呕吐住院3 d,1年前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 未予重视。

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 kg,母亲生育年龄26岁,母孕期和新生儿期均无异常。

平素喜素食,智力、动作发育正常。

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7.5 ℃,呼吸26次/min,心率110次/min,体重15 kg,身高110 cm。

药眠状,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肋下1.5 cm,质软,脾未及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109/L,C反应蛋白2.7 mg/L;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417 U/L,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0 U/L;乳酸2.7 mmol/L;血糖、电解质、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凝血系列大致正常;动脉血气分析:轻微呼吸性碱中毒;血氨211 μmol/L显著升高(正常10-47 μmol/L,谷氨酸脱氢酶酶法)。

氨基酸代谢紊乱培训演示ppt课件

氨基酸代谢紊乱培训演示ppt课件
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
结合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分析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联,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5
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治疗措施
饮食治疗
蛋白质限制
减少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以降低血浆氨基酸水平。
特殊氨基酸补充
针对缺乏的特定氨基酸进行补充,如苯丙酸缺乏症患者需补充苯 丙氨酸。
均衡饮食
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正常生理 功能。
基因替代
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替代 病变基因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氨 基酸代谢途径。
基因沉默
利用基因沉默技术,抑制病变基 因的表达,减少异常氨基酸的生 成和积累。
其他治疗方法
1 2
透析治疗
对于严重氨基酸代谢紊乱患者,可采用透析治疗 ,通过清除血液中过多的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 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氨基酸代谢紊乱,如苯丙酮 尿症等,可采用手术治疗,如肝移植等。
氨基酸代谢紊乱
汇报人:XXX 2024-01-17
目录
• 氨基酸代谢概述 • 氨基酸代谢紊乱类型 • 氨基酸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 氨基酸代谢紊乱的诊断方法 • 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治疗措施 • 氨基酸代谢紊乱的预防与护理
01
氨基酸代谢概述
氨基酸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
药物治疗
氨基酸类似物
01
通过给予与天然氨基酸结构相似的药物,竞争性抑制异常氨基
酸的代谢途径。
辅酶和辅助因子
02
补充缺乏的辅酶和辅助因子,促进正常氨基酸代谢途径的进行

对症治疗
03
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TCD为X连锁遗传,男性症状重于女性,而其他的UCD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辅助检查
1. 血氨测定 血氨升高是诊断高氨血症的主要标准, 患儿血氨水平常高于200μmol/L(正常值
<35μmol/L)。 2. 氨基酸定量分析 血浆瓜氨酸低于1.0mg/L(正常对照3.0± 1.0mg/L)、尿乳清酸高于10mmol/mol肌酐
鸟氨酸氨甲酰基 转移酶缺乏症
OTCD是最常见的由于尿素循环障碍所致的高氨血症 北京大学第一院: 26例尿素循环障碍患儿中: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15例(57.7%), 瓜氨酸血症Ⅰ型5例(19.2%), 瓜氨酸血症Ⅱ型3例(11.5%), 精氨酸血症3例(11.5%)。 日本: UCD中OTCD约占半数, 瓜氨酸血症次之
4. 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对于部分基因 结构已明确的高氨血症如OTC 缺陷症、 CPS 缺陷症, 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Βιβλιοθήκη 例并文献复习,中华儿科杂志,2015
MRI
Brain imaging in Urea cycle disorders. Mol Genet Metab. 2010
发病年龄:新生儿期-青春期 26例中3例(11.5%)为新生儿期发病,13例(50.0%)为婴儿期发病,7例
(26.9%)于1~ 3岁发病,3例(11.5%)为6~ 13岁起病。 11例(42.3%)有异常家 族史。
高氨血症与尿素循环
• 小儿高氨血症是以血氨水平异常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 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尿素循环或其相关的代谢旁路特异 性酶缺陷所引起。
• 部分性酶缺陷患儿可于婴儿至成年各个时期发病,个体差异很大。患儿多起病隐匿, 发病之前智力发育正常,常因高蛋白饮食、感染、药物等因素诱发发作,病程呈间歇 性或慢性进行性。多因惊厥、智力运动落后、意识障碍来院,病程2个月~6年余, 可被误诊为“脑性瘫痪、病毒性脑炎、癫痫”。秦炯等报道8例患儿智力运动发育 正常,因间断呕吐、头痛、嗜睡、昏迷、肝功能异常1个月~ 9年就诊,而被误诊为 “再发性呕吐、病毒性肝炎、瑞氏综合征”。
• 氨对神经系统、肝脏有很强的毒性,严重高氨血症急性期可导致 脑水肿,脑内广泛星形细胞肿胀,肝脏线粒体多形性改变。缓解期 可见脑皮质萎缩、鞘生成不良、海绵样变性。
• 氨在肝进行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是氨的主要去路 • 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又称尿素循环(urea cycle)
高氨血症的分类
3. 盐酸精氨酸 除因精氨酸酶缺陷所致高氨血症外, 其余病例均可采用盐酸精氨酸治 疗。对新生儿首次发生高氨血症而病因尚未查明前, 在急救中可给予精氨酸, 以后 病因明确了再调整治疗方案。对继发于有机酸血症的高氨血症, 精氨酸无治疗作用。
急诊高氨血症的治疗
3.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在给予以上治疗数小时后血氨水平若无明显下降, 应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疗法, 在开始透析数小时后血氨水平可明显下降, 大多数患者经48 小时透析血氨水平可恢复正常。
尿素循环
Xp21.1
OTCD临床表现
• 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血氨升至200μmol/L左右时多表现为嗜睡惊厥,达到 400μmol/L以上将出现昏迷、呼吸困难。严重高氨血症急性期死亡率极高,存活者 常遗留严重神经精神损害。
• 尿素循环障碍完全性酶缺陷患儿发病早,哺乳数次后出现爆发性高氨血症,临床表现 类似“败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早期死亡率极高,很多患儿得不到病因 诊断。
急诊高氨血症的治疗
1. 应立即采取有力措施使氨尽快从体内排出, 同时给予足够的热量及必需氨基酸以减 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 静脉输入足量液体及电解质, 为补充热量可加入葡萄糖及胰 岛素, 静脉输入脂肪每天1g/kg 。
2. 静脉输入苯甲酸钠和(或)苯乙酸钠 苯甲酸钠能与内源性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 后 者的肾脏清除率甚高, 苯乙酸钠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苯乙酸谷氨酸而易从尿中排除。 急救时可用苯甲酸钠及苯乙酸钠各250mg/kg加入10 %葡萄糖, 液体量按20ml/kg 计 算, 于2 小时内静脉输入, 以后每日给苯甲酸钠和苯乙酸钠各250 ~ 500mg/kg 静脉输 注。
(正常对照< 10mmol/mol肌酐)为高氨血症Ⅱ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血浆瓜氨酸高于7.0mg/L、尿乳清酸高于10mmol/mol肌酐、精氨酸低于2.0mg/L(正
常对照4.0± 2.0mg/L)为瓜氨酸血症Ⅰ型(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缺乏症, arginosuccinate synthetase deficiency, ASD)。 血浆精氨酸高于12.0mg/L为精氨酸血症(精氨酸酶缺乏症, arginase deficiency, AD)。 注意:缓解期可无特殊改变,需要急性发作期反复检测。
尿素循环障碍的临床和实验室筛查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辅助检查
1. 血气分析及尿有机酸测定 可以确定 有无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排除伴有高氨血症的有机酸尿症。
2. 肝活检 经肝活检几乎可以测定尿素 循环中所有缺陷的酶, 如CPS 、OTC 、 AS 、AL 及精氨酸酶等。
3. 其他生化检查 如肝功能、血糖等测 定以判断有无肝脏疾病及有机酸尿症 (血糖降低)。
Urea cycle分为5个步骤
1.CO2、氨和ATP缩合形成氨基甲酰磷酸 2.氨基甲酰磷酸和鸟氨酸反应生成瓜氨酸
限速 3.瓜氨酸与天冬氨酸反应生成精氨酸代琥珀酸 4.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5.精氨酸裂解释放出尿素并再形成鸟氨酸
尿素循环障碍可分为5种类型
1.1型高氨血症,因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陷引起 2.2型高氨血症,因OTC缺陷引起,X连锁遗传病 3.瓜氨酸血症,罕见,一类病人由于精氨酸代琥珀酸合酶活性缺失, 另一类人精氨酸代琥珀酸合酶活性降低 4.精氨酸代琥珀酸尿症,罕见,因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缺陷,以血、 脑脊液、尿液中精氨酸代琥珀酸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 5.高精氨酸血症,因精氨酸酶的水平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