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课件
合集下载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ppt课件

3.中性颗粒呈等电点状态与伊红美兰均可结合,染成 紫红色,称为中性物质。
医学课件
14
pH对细胞染色的影响
在酸性环境中染色偏红;在碱性 环境中染色偏蓝。因此要求用磷酸盐 缓冲液,使染色环境维持在6.4~6.8 之间,以达到满意的染色效果。
医学课件
15
1.用玻璃笔在血膜两端划线。 2.瑞氏染液覆盖血膜,染 0.5~1min。
医学课件 20
制备血涂片
染色
镜检
检查区域: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 红细胞紧密排列但不重叠。 低倍镜: 估计细胞分布和染色情况,浏 览全片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油镜: 观察红细胞形态。
医学课件 21
正常红细胞形态
双凹圆盘形,淡桔红色,中央1/3为生 理性淡染区,呈正常色素性。红细胞直径 为6.7~7.7μm,平均直径7.2μm左右,厚 约2μm。无核,胞质内无异常结构。除健 康人外,还见于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和部分白血病。
血涂片的染色
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膜、细胞浆、胞 浆中颗粒及细胞核等主要结构染上特定的 颜色,以便于显微镜下观察与识别。
医学课件
11
一、瑞氏染色法(Wright’s stain)
对胞浆和中性颗粒染色较好,对胞核稍差。
二、吉姆萨染色法(Giemsa’s stain)
对胞浆和中性颗粒染色较差,对胞核和寄 生虫着色较好。
医学课件
25
小红细胞( microcyte )
医学课件
26
红细胞大小异常
2.大红细胞( macrocyte):直径>10μm。最 常见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 胞性贫血(MA)。也可见于溶血性贫血 (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3.巨红细胞(megalocyte):直径>15μm。 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骨髓增生 异常综合症(MDS)。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ppt课件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变化
核象变化
包括核左移和核右移,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 度。正常血象中有少量杆状核细胞出现,它与分 叶核细胞之间的比值约为1:13。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核左移
外周血液中出现不分叶粒细胞(指杆状核粒细胞,正常:1~5%、 幼稚粒细胞,正常:不出现)> 5%。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 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失血及急性溶血等。如晚幼粒、中 幼粒等细胞增多为极度左移,多见于类白血病反应或白血病。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退行性变
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胞核可 呈固缩、肿胀、破碎、溶解等变化,退行性变是 细胞衰老死亡的表现。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粒细胞异常:粒细胞中毒外性周血颗细粒胞形,态检中验性杆状细胞胞浆内充满粗 大着色深染颗粒。
粒细胞异常:粒细胞中毒外周性血细颗胞粒形态,检验中性杆状核细胞内充满粗 大染色深的颗粒。
晚幼红(下)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形红细外周胞血细(胞左形态上检验),椭圆形红细胞(上), 口形红细胞(左下),棘形红细胞(右下)。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红细胞碎片,泪滴形红细胞,锯齿形红 细胞,盔形红细胞,镰刀状外红周血细细胞胞形态。检验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靶形红外周细血细胞胞形,态半检验岛形红细胞,半月形红细胞, 拖鞋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
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多少有核红细胞报告,并 注明所属阶段。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除慢淋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不超过白细胞 总数的2%。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如破碎的 嗜酸性粒细胞,应包括在分类计数中。在结果报 告中应对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作适当描述。
★分类中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 色及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和其他异常所见。
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变化
核象变化
包括核左移和核右移,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 度。正常血象中有少量杆状核细胞出现,它与分 叶核细胞之间的比值约为1:13。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核左移
外周血液中出现不分叶粒细胞(指杆状核粒细胞,正常:1~5%、 幼稚粒细胞,正常:不出现)> 5%。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 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失血及急性溶血等。如晚幼粒、中 幼粒等细胞增多为极度左移,多见于类白血病反应或白血病。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退行性变
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胞核可 呈固缩、肿胀、破碎、溶解等变化,退行性变是 细胞衰老死亡的表现。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粒细胞异常:粒细胞中毒外性周血颗细粒胞形,态检中验性杆状细胞胞浆内充满粗 大着色深染颗粒。
粒细胞异常:粒细胞中毒外周性血细颗胞粒形态,检验中性杆状核细胞内充满粗 大染色深的颗粒。
晚幼红(下)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形红细外周胞血细(胞左形态上检验),椭圆形红细胞(上), 口形红细胞(左下),棘形红细胞(右下)。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红细胞碎片,泪滴形红细胞,锯齿形红 细胞,盔形红细胞,镰刀状外红周血细细胞胞形态。检验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靶形红外周细血细胞胞形,态半检验岛形红细胞,半月形红细胞, 拖鞋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
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多少有核红细胞报告,并 注明所属阶段。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除慢淋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不超过白细胞 总数的2%。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如破碎的 嗜酸性粒细胞,应包括在分类计数中。在结果报 告中应对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作适当描述。
★分类中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 色及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和其他异常所见。
血细胞形态学PPT课件

7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患者拒绝。
8
骨髓穿刺
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以及 胫骨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骨髓液量 0.2mL,过多将被血液稀释。 骨髓取材指标 ①抽取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②外观骨髓液红色粘稠状、有骨髓小粒*、油滴。 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 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④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 于血片之比。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 医技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注:骨髓小粒是骨髓细胞中的一个结构,为少量条索状纤维搭成的网架,其间布以造血细胞和非造血 细胞的团块,多分布骨髓涂片尾端和两侧。
9
骨髓穿刺
未抽取骨髓液的原因 ① 穿刺位置不佳,未到达骨髓腔。 ② 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③ 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现象”,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
核细胞增生过度(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0
血涂片制备
手工推片法 主要用于观察血细胞形态及仪器结果复查。 ✓ 薄血膜推片法 用血量少、操作简单,应用最广。 ✓ 厚血膜推片法 对疟原虫、微丝蚴等阳性检测率高。 自动推片法 可获得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完好的血涂片,
但尚未普及。
刘成玉,罗春丽. 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
血涂片染色
19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肉眼观察 选择血膜的颜色、厚薄、骨髓小粒等适宜者 进行镜下观察。
NEU%>85%;LYM%>50%(成人)>60%(儿童);M%>13%;E> 10%;B>2%.
4.仪器报警信息 如原始细胞、各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粒细胞左移、大血 小板、血小板凝集、红细胞碎片、难溶性红细胞等。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患者拒绝。
8
骨髓穿刺
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以及 胫骨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骨髓液量 0.2mL,过多将被血液稀释。 骨髓取材指标 ①抽取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②外观骨髓液红色粘稠状、有骨髓小粒*、油滴。 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 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④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 于血片之比。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 医技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注:骨髓小粒是骨髓细胞中的一个结构,为少量条索状纤维搭成的网架,其间布以造血细胞和非造血 细胞的团块,多分布骨髓涂片尾端和两侧。
9
骨髓穿刺
未抽取骨髓液的原因 ① 穿刺位置不佳,未到达骨髓腔。 ② 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③ 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现象”,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
核细胞增生过度(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0
血涂片制备
手工推片法 主要用于观察血细胞形态及仪器结果复查。 ✓ 薄血膜推片法 用血量少、操作简单,应用最广。 ✓ 厚血膜推片法 对疟原虫、微丝蚴等阳性检测率高。 自动推片法 可获得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完好的血涂片,
但尚未普及。
刘成玉,罗春丽. 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
血涂片染色
19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肉眼观察 选择血膜的颜色、厚薄、骨髓小粒等适宜者 进行镜下观察。
NEU%>85%;LYM%>50%(成人)>60%(儿童);M%>13%;E> 10%;B>2%.
4.仪器报警信息 如原始细胞、各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粒细胞左移、大血 小板、血小板凝集、红细胞碎片、难溶性红细胞等。
《外周血液细胞学》PPT课件

本检查及诊断依据。反映继发性疾病的血液学表现,了解机体状况、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改变。
• (四)血细胞涂片自身的特点: • 1 .涂片不易均匀:由于血液是混悬液,其中白细胞、有核细胞、
RBC 、血小板的形态大小、比重及生物活性和血浆成分等的不同和制 片技术差异、质量分布不均匀性差异颇大。
• 2 .细胞分布和检查的非随机性: • (1) 细胞分类标准与观念不一; • (2) 采样和计数 100~200 个白细胞的局限性; • (3) 细胞分布的生理变动; • 3. 与疾病的相关性; • 4. 室内、室间分类不一致性,开展室间质控也是促进形态学提高重要
手段。
整理课件ppt
10
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内容及自身特点:
整理课件ppt
6
形态学专业人员要具有高素质的基 本条件
• 要具有较高的形态学水平、全面的临床与血液学
及有关边缘学科知识,才能算得上德材兼备的优 秀专业人才。
•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真观察与思维,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起临床疾病的正确思
维程序,遵循循证医学起到“纲举目张”的功效。
是指导在临床和检验实践中确立诊疗时应以个人
○创造出许多多功能软件,如血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CL诊断与治疗及教学系统多媒体软件等。
○将显微镜与微机相连,应用储存、分类、 检索软件,编辑、打印诊断报告,并可附 多幅细胞图象。
整理课件ppt
4
临床血液学检验现状
• 普遍存在临床与实验室知识面分离现象: ➢ 临床医师缺乏实验室知识和技能,甚至不掌握基本形态学
• (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的自动化已普遍应用,只
能为患者普查与筛选之用。遇有问题应用显微镜观察,弥 补自动化仪器缺陷。一般医院显微镜档次偏低,分辨率低, 正确使用和维修欠缺,因而要更好地发挥光镜的观察效应。
• (四)血细胞涂片自身的特点: • 1 .涂片不易均匀:由于血液是混悬液,其中白细胞、有核细胞、
RBC 、血小板的形态大小、比重及生物活性和血浆成分等的不同和制 片技术差异、质量分布不均匀性差异颇大。
• 2 .细胞分布和检查的非随机性: • (1) 细胞分类标准与观念不一; • (2) 采样和计数 100~200 个白细胞的局限性; • (3) 细胞分布的生理变动; • 3. 与疾病的相关性; • 4. 室内、室间分类不一致性,开展室间质控也是促进形态学提高重要
手段。
整理课件ppt
10
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内容及自身特点:
整理课件ppt
6
形态学专业人员要具有高素质的基 本条件
• 要具有较高的形态学水平、全面的临床与血液学
及有关边缘学科知识,才能算得上德材兼备的优 秀专业人才。
•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真观察与思维,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起临床疾病的正确思
维程序,遵循循证医学起到“纲举目张”的功效。
是指导在临床和检验实践中确立诊疗时应以个人
○创造出许多多功能软件,如血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CL诊断与治疗及教学系统多媒体软件等。
○将显微镜与微机相连,应用储存、分类、 检索软件,编辑、打印诊断报告,并可附 多幅细胞图象。
整理课件ppt
4
临床血液学检验现状
• 普遍存在临床与实验室知识面分离现象: ➢ 临床医师缺乏实验室知识和技能,甚至不掌握基本形态学
• (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的自动化已普遍应用,只
能为患者普查与筛选之用。遇有问题应用显微镜观察,弥 补自动化仪器缺陷。一般医院显微镜档次偏低,分辨率低, 正确使用和维修欠缺,因而要更好地发挥光镜的观察效应。
外周血细胞形态课件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发现红细胞形态结构异常变化,了解这 方面知识,对血液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
Howell-Jolly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一个或数个,是 核残余物质,此小体多见于骨髓增生旺盛,如溶血性贫血、大细胞 性贫血、MDS。 卡波(Caobt)环:核膜的残余物,呈环形或8字型,是一条很细的 淡紫色线状体,如出现提示严重贫血、恶性贫血、白血病等病人血 象中。
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部位染
色较深,周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 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 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 的半岛状态或柄状,而成不典型的靶 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 红细胞大或正常,但厚度变薄。
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 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 血)时尤易见到,此种红细胞内血红 蛋白化学结构发生变异以及铁代谢异 常所致。
有内含物的红细胞:可见豪周氏小体,双核,卡波氏环。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在核上,蓝黑色。
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 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分2-5叶,以3叶为多。
• 在观察时不仅要注意有核细胞的形态特点,还要特别注意成熟红细胞和血小 板的形态,观察时不仅要注意胞浆的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胞核的形态,观察 细胞的大小时可以用成熟红细胞作为参照比较,加以判断。
• 图谱+好老师+临床知识+多看片子。
2 0 14
外周血细胞形态
检验科
检验流程
1、制片(推出舌形,分头、体、尾三部分) 2、染色(瑞氏-吉姆萨染色,3-5min) 3、镜检 4、分类、计数 (100个细胞)
Howell-Jolly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一个或数个,是 核残余物质,此小体多见于骨髓增生旺盛,如溶血性贫血、大细胞 性贫血、MDS。 卡波(Caobt)环:核膜的残余物,呈环形或8字型,是一条很细的 淡紫色线状体,如出现提示严重贫血、恶性贫血、白血病等病人血 象中。
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部位染
色较深,周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 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 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 的半岛状态或柄状,而成不典型的靶 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 红细胞大或正常,但厚度变薄。
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 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 血)时尤易见到,此种红细胞内血红 蛋白化学结构发生变异以及铁代谢异 常所致。
有内含物的红细胞:可见豪周氏小体,双核,卡波氏环。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在核上,蓝黑色。
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 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分2-5叶,以3叶为多。
• 在观察时不仅要注意有核细胞的形态特点,还要特别注意成熟红细胞和血小 板的形态,观察时不仅要注意胞浆的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胞核的形态,观察 细胞的大小时可以用成熟红细胞作为参照比较,加以判断。
• 图谱+好老师+临床知识+多看片子。
2 0 14
外周血细胞形态
检验科
检验流程
1、制片(推出舌形,分头、体、尾三部分) 2、染色(瑞氏-吉姆萨染色,3-5min) 3、镜检 4、分类、计数 (100个细胞)
外周血常见细胞形态

显。
单核细胞形态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是血液 中最大的白细胞。
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是体积较大,形 状不规则,胞质丰富,核呈扭曲的圆 形或肾形,染色质疏松,核仁大而清 晰。
巨核细胞形态
巨核细胞是骨髓内的特有细胞,主要功积较大,胞质丰富,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腻 ,核仁清晰。
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数量及体积均增多,形态、染 色无明显异常。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
04
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形态
血小板大小
正常的血小板大小约为2-4微米 ,呈圆形或椭圆形。
血小板染色
血小板胞质染色为淡蓝色,有 时可见到颗粒物。
血小板边缘
血小板边缘光滑,有时可见到 突起。
血小板核
血小板染色
血小板胞质染色可能较深,颗粒物增 多。
血小板边缘
血小板边缘可能更加粗糙,突起更加 明显。
血小板核
有时可见到核增大或畸形。
谢谢观看
03
红细胞形态
正常红细胞形态
01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μm,厚约 2μm,中央较薄约1μm,周边较厚约2μm。
02
正常红细胞无核,成熟红细胞偶见少量核碎片。
03
正常红细胞呈淡黄或橘红色,胞质内含大量血红蛋 白,使红细胞具有良好氧合能力。
贫血时红细胞形态变化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减小,直径<6μm,中央淡染区 扩大。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等。
02
白细胞形态
粒细胞形态
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包括 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和嗜碱性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点是圆 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核呈 圆形或杆状,染色质呈细网状
单核细胞形态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是血液 中最大的白细胞。
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是体积较大,形 状不规则,胞质丰富,核呈扭曲的圆 形或肾形,染色质疏松,核仁大而清 晰。
巨核细胞形态
巨核细胞是骨髓内的特有细胞,主要功积较大,胞质丰富,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腻 ,核仁清晰。
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数量及体积均增多,形态、染 色无明显异常。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
04
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形态
血小板大小
正常的血小板大小约为2-4微米 ,呈圆形或椭圆形。
血小板染色
血小板胞质染色为淡蓝色,有 时可见到颗粒物。
血小板边缘
血小板边缘光滑,有时可见到 突起。
血小板核
血小板染色
血小板胞质染色可能较深,颗粒物增 多。
血小板边缘
血小板边缘可能更加粗糙,突起更加 明显。
血小板核
有时可见到核增大或畸形。
谢谢观看
03
红细胞形态
正常红细胞形态
01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μm,厚约 2μm,中央较薄约1μm,周边较厚约2μm。
02
正常红细胞无核,成熟红细胞偶见少量核碎片。
03
正常红细胞呈淡黄或橘红色,胞质内含大量血红蛋 白,使红细胞具有良好氧合能力。
贫血时红细胞形态变化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减小,直径<6μm,中央淡染区 扩大。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等。
02
白细胞形态
粒细胞形态
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包括 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和嗜碱性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点是圆 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核呈 圆形或杆状,染色质呈细网状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级及标准化命名ppt课件

工显微镜检查确认;
显微镜复检:RBC在大小、形状、染色、存在包
涵体等方面异常的识别;
至少评价1000个红细胞
6
Cell Name(细胞名称)
1 Anisocytosis
大小不均红细胞
2 Macrocytes
巨红细胞
红 3 Oval macrocytes 4 Microcytes
卵圆大红细胞 小红细胞
贫血既是临床症状,也是一大类疾病。 贫血的诊断:
1)临床症状及体征的鉴别作用; 2)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铁代谢、叶酸及B12测定、 溶血试验、血红蛋白性质检查、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等。 3)形态学诊断:包括血液涂片、骨髓检查在贫血的分 类、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有的病例有确诊意义。
10
贫血形态学分类
细 5 Hypochromic cells 6 Polychromasia
胞 7 Acanthocytes
淡染红细胞 嗜多色红细胞 棘红细胞
命 8 Bite cells 9 Blister cells
咬红细胞 水泡细胞
名 10 Echinocytes 11 Elliptocytes
棘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形态
1.形态: 正常红细胞直径6~9µm,平均7.5µm;圆形
或轻微的卵圆形,中心约1/3区域为浅染的灰白 区。 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8
红细胞形态异常意义: 贫血辅助诊断 为其他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如:MM、DIC、
骨髓纤维化 ) 某些病原检查
9
红细胞形态主要价值在于对贫血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及疗效监测
21
红细胞形态异常
Abnormalities of RBC shape
显微镜复检:RBC在大小、形状、染色、存在包
涵体等方面异常的识别;
至少评价1000个红细胞
6
Cell Name(细胞名称)
1 Anisocytosis
大小不均红细胞
2 Macrocytes
巨红细胞
红 3 Oval macrocytes 4 Microcytes
卵圆大红细胞 小红细胞
贫血既是临床症状,也是一大类疾病。 贫血的诊断:
1)临床症状及体征的鉴别作用; 2)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铁代谢、叶酸及B12测定、 溶血试验、血红蛋白性质检查、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等。 3)形态学诊断:包括血液涂片、骨髓检查在贫血的分 类、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有的病例有确诊意义。
10
贫血形态学分类
细 5 Hypochromic cells 6 Polychromasia
胞 7 Acanthocytes
淡染红细胞 嗜多色红细胞 棘红细胞
命 8 Bite cells 9 Blister cells
咬红细胞 水泡细胞
名 10 Echinocytes 11 Elliptocytes
棘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形态
1.形态: 正常红细胞直径6~9µm,平均7.5µm;圆形
或轻微的卵圆形,中心约1/3区域为浅染的灰白 区。 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8
红细胞形态异常意义: 贫血辅助诊断 为其他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如:MM、DIC、
骨髓纤维化 ) 某些病原检查
9
红细胞形态主要价值在于对贫血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及疗效监测
21
红细胞形态异常
Abnormalities of RBC shape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培训资料89页PPT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培训资料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分析
检验科
1
完整版课件
常见异常形态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3.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4.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 5.中性粒细胞杜勒小体
2
完整版课件
6.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7.假性佩-赫畸形 8.异型淋巴细胞 9.淋巴细胞增高 10.嗜酸粒细胞增高
3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完整版课件 16
完整版课件 17
完整版课件
6.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核变性主要包括核固缩、
核溶解和核破碎等改变。 核固缩表现为细胞核染色质发生浓聚、固缩为
均匀而深紫色块状。 核溶解时则可见胞核肿胀,核染色质结构不清,
着色浅淡。伴有核破碎时,细胞核轮廓模糊。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常见于严重感染等。
18
完整版课件 19
完整版课件
7. 假性派-赫异常 派-赫异常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疾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核分叶障碍, 细胞核呈单个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花生形、 眼镜形 或肾形等改变,称为获得性或假性派赫异常。
20
完整版课件
核染色质高度浓聚。派-赫异常为少见类型血 液病。杂合子患者血片中异常粒细胞可达 70~90%,纯合子者可达100%。临床上 患有某 些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接受某些药 物治疗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可出现类似派赫异常的形态
8
完整版课件 9
完整版课件
3. 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 出现的粗大且分布不均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 毒颗粒。中毒颗粒是细胞在生成特殊颗粒过程 中受到某种阻力或发生颗粒变性所致。常见于 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患者中。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分析
检验科
1
完整版课件
常见异常形态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3.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4.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 5.中性粒细胞杜勒小体
2
完整版课件
6.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7.假性佩-赫畸形 8.异型淋巴细胞 9.淋巴细胞增高 10.嗜酸粒细胞增高
3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完整版课件 16
完整版课件 17
完整版课件
6.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核变性主要包括核固缩、
核溶解和核破碎等改变。 核固缩表现为细胞核染色质发生浓聚、固缩为
均匀而深紫色块状。 核溶解时则可见胞核肿胀,核染色质结构不清,
着色浅淡。伴有核破碎时,细胞核轮廓模糊。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常见于严重感染等。
18
完整版课件 19
完整版课件
7. 假性派-赫异常 派-赫异常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疾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核分叶障碍, 细胞核呈单个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花生形、 眼镜形 或肾形等改变,称为获得性或假性派赫异常。
20
完整版课件
核染色质高度浓聚。派-赫异常为少见类型血 液病。杂合子患者血片中异常粒细胞可达 70~90%,纯合子者可达100%。临床上 患有某 些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接受某些药 物治疗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可出现类似派赫异常的形态
8
完整版课件 9
完整版课件
3. 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 出现的粗大且分布不均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 毒颗粒。中毒颗粒是细胞在生成特殊颗粒过程 中受到某种阻力或发生颗粒变性所致。常见于 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患者中。
外周血细胞形态PPT课件

正常红细胞
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
点彩红细胞(1)
又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片中有时可见在染色正常的或胞浆嗜多色性红细 胞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兰色颗粒者称为点彩红细胞。在正常人血 片中极少见,约占0.01%。此种细胞出现表示再生加速并有紊乱现象。有人认 为它是由于在铅、铋、锌、汞中毒时红细胞膜被金属破坏,而嗜碱性物质 (核糖核蛋白)在染色时被沉淀所致。铅中毒病人此种细胞明显增多,为诊 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椭圆形红细胞
红细胞呈椭圆形,横径缩短,长径增大,正常人椭圆形红细胞也可高达15%。 这种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红细胞至少占25%,一般 要高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在大红细胞性贫血可达25%,恶性贫血及严重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刀形贫血也可见此细胞。
口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的中心淡染区呈条状,这种细胞正常小于4%, 增高见于口细胞增多症,急性酒精性中毒时可大于5%。
核右移
空泡
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亦可在核中出现。 它是细胞受损后,发生脂肪变性的结果。常见于严重感染。
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较粗大的、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 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见于较严重的化脓菌感 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分叶过多
核左移
退变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Howell-Jolly 也称染色质微粒,表现为在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浆内有一至数个 染成深紫红色的小圆点,大小不一,为有核红细胞核碎裂的遗迹。多见于巨 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铁性贫血等的骨髓及血片中。
Cabot环
Cabot环 为红细胞内染成紫红色的纤细的大环形或8字形物质,常出现于嗜多
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ppt课件

小红细胞 直径<6微米 大红细胞 直径>10微米 巨红细胞 直径>15微米 红细胞大小不等: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6
7
红细胞大小不等,见大红细胞及小红细胞。
8
巨红细胞:红细胞大,染色偏蓝,中间淡染区消失。
2. 红细胞形态异常: 球形红细胞:细胞小,染色深,球形,均厚度增大,直
径缩小,中心淡染区消失。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 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大小10-12微米,着色不清,胞核可分34叶或分叶不明显,常融合呈堆集状,胞浆有大 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嗜碱颗粒,紫黑色,排列紊 乱,常掩盖在细胞核上为其特征,以至核的形态 不清,有时很难确定为哪一个阶段细胞。外周血 嗜碱粒细胞正常范围约占0-1%。
嗜碱粒细胞增高多见于慢粒。
•
•
73
红细胞形态异常: 泪滴形红细胞:泪滴样或梨状。多见于骨髓纤维化,制片不当 (细胞尖指向相同方向) 镰形红细胞:镰刀状。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
12
红细胞形态异常: 靶形红细胞:中央深染,外围苍白,边缘又深染,呈靶状或 牛眼状。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尤其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血。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肝病。
粒细胞异常:Chediak-Higashi综合症,中性粒细胞胞浆 35 内含有两个紫红色巨大颗粒。
粒细胞异常:Chediak-Higashi综合症的淋巴细胞,淋巴细36 胞内也可见紫红色巨大颗粒。
Alder-Reiily异常: 淋巴细胞胞浆中有暗紫红色颗粒。 37
Alder-Reiily异常: 单核细胞胞浆中有大量暗紫红色颗粒。 38
在白细胞中最大,直径约12-20微米,圆形或 不规则形,胞浆丰富,灰蓝色,可见伪足,有分 布均匀细小紫红色颗粒,分布不均匀时倾向集中 在核的凹陷部分,常有空泡,胞核不规则,呈肾 形、马蹄形、S形、分叶形、笔架形,并有明显扭 曲折叠,核染色质较纤细,疏松,网状或条索状。 外周血单核细胞正常占3-8%,单核细胞是血中吞 噬细胞,参与免疫作用,进入组织后可能成为巨 噬细胞。
6
7
红细胞大小不等,见大红细胞及小红细胞。
8
巨红细胞:红细胞大,染色偏蓝,中间淡染区消失。
2. 红细胞形态异常: 球形红细胞:细胞小,染色深,球形,均厚度增大,直
径缩小,中心淡染区消失。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 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大小10-12微米,着色不清,胞核可分34叶或分叶不明显,常融合呈堆集状,胞浆有大 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嗜碱颗粒,紫黑色,排列紊 乱,常掩盖在细胞核上为其特征,以至核的形态 不清,有时很难确定为哪一个阶段细胞。外周血 嗜碱粒细胞正常范围约占0-1%。
嗜碱粒细胞增高多见于慢粒。
•
•
73
红细胞形态异常: 泪滴形红细胞:泪滴样或梨状。多见于骨髓纤维化,制片不当 (细胞尖指向相同方向) 镰形红细胞:镰刀状。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
12
红细胞形态异常: 靶形红细胞:中央深染,外围苍白,边缘又深染,呈靶状或 牛眼状。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尤其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血。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肝病。
粒细胞异常:Chediak-Higashi综合症,中性粒细胞胞浆 35 内含有两个紫红色巨大颗粒。
粒细胞异常:Chediak-Higashi综合症的淋巴细胞,淋巴细36 胞内也可见紫红色巨大颗粒。
Alder-Reiily异常: 淋巴细胞胞浆中有暗紫红色颗粒。 37
Alder-Reiily异常: 单核细胞胞浆中有大量暗紫红色颗粒。 38
在白细胞中最大,直径约12-20微米,圆形或 不规则形,胞浆丰富,灰蓝色,可见伪足,有分 布均匀细小紫红色颗粒,分布不均匀时倾向集中 在核的凹陷部分,常有空泡,胞核不规则,呈肾 形、马蹄形、S形、分叶形、笔架形,并有明显扭 曲折叠,核染色质较纤细,疏松,网状或条索状。 外周血单核细胞正常占3-8%,单核细胞是血中吞 噬细胞,参与免疫作用,进入组织后可能成为巨 噬细胞。
外周血细胞形态

皱缩红细胞:外形不规则,边缘 呈毛刺状,体积皱缩变小,该细胞增 多提示铅、汞、砷等化学药物中毒和 重金属中毒,也见于尿毒症、癌转 移;也常发生人为因素如血液在20℃ 放置过夜红细胞也会形成皱缩或玻璃 片不干净,均可见皱缩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红细胞边缘有较 大突起,突起的长度和宽度不一,见 于肝病、溶血、肝素治疗的血象,亦 见棘红细胞增多症。 注意与皱缩红细胞区别。皱缩红细胞 周边呈锯齿形排列紧密、大小相等, 外端较尖。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在核上,蓝黑色。
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 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
单核细胞:颗粒多,细小, 灰尘样紫红色颗粒弥散分布
于胞质中。
01
02 中 性 粒 细 胞 : 中 性 粒 细 胞 核 分 叶 分 2 - 5
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细胞增多或
2
图谱+好老师+临床知识+多 看片子。
3
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形红细胞(左上),椭圆形红细胞(上),口形红细胞(左下), 棘形红细胞(右下)。
(四)结构异常
1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发现红细胞形
态结构异常变化,了解这
2
方面知识,对血液诊断及鉴别诊断有
重要帮助。
3
Howell-Jolly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
形紫红色小体,一个或数个,是
4
核残余物质,此小体多见于骨髓增生
4
0 外周血细胞形态
1
1
检验流程
01
制片(推出舌形, 分头、体、尾三 部分)
02
染色(瑞氏-吉姆 萨染色,3-5min)
03
镜检
04
分类、计数 (100个细胞)
制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细胞学形态观察中经常忽视的问题
RBC形态常被忽视
●观察RBC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 ● RBC形态与排列(如重叠、缗钱状)与涂片技术、 涂片部位及厚薄有很大关系。这点在镜检时应予注 意。 ●即使是合格涂片,RBC形态依然与涂片部位及厚薄 等多种因素有关:
○取自涂片薄处或尾部,RBC形态误给人以“球形”, 失去双凹盘形,中心淡染消失,所谓类球形改变; ○取厚片或制片干燥过慢,RBC未摊开,收缩变形, 甚至出现人工中心染色过淡等; ○取厚片RBC则重叠堆积,呈假“缗钱状”,不便查 清形态; ○玻片不清洁,油脂过多,制片干燥不快,RBC则会 形成人工的中心淡染区或空白区。
不等的天青胺蓝颗粒。
小淋巴细胞(Lympliocyte)
(1)胞体:圆形,直径6~9um。 (2)胞核:圆形或有小切迹,核染色质聚集紧密成
大块状,结块的边缘不清楚,染紫红色。 (3)胞浆:量很少,颇似裸核,如可见,呈淡蓝色,
一般无颗粒。
一组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磺胺结晶
三价磷酸盐 尿酸铵结晶 非晶型磷酸盐
亮氨酸及络氨酸结晶
酸性结晶
尿酸结晶 草酸钙结晶
非晶型磷酸盐
卫生部尿沉渣室间质量评价图精选
RBC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红细胞为直径7.2~7.6mm,厚度2mm圆盘 状,两面凹陷,中央较薄,着色较浅,在涂片中 形态基本一致。 ●在贫血或有关疾病时红细胞可出现异常,往往 一张较满意的血片,观察红细胞形态,对贫血的 性质确定和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红细胞破碎综合症
血小板
外周血血小板形态和数量易被忽视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幼稚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erythrocyte)
正常红细胞平均直径7.2um形态呈双面微凹之圆盘 状,中间较薄,边缘较厚,染色后呈淡红色略带紫色, 中央部分较淡染,无核。
疟原虫
外周血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stab granulocyte)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 stab granulocyte ) 胞体:直径10~15um,圆形。 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核径最窄处大于
最宽处1/3以上,形态弯曲成带状,粗细均匀,核染色质粗 糙呈块状,也可见呈“S”形、“U”形或“E”形,核两端钝 圆染深紫红色。 胞浆:充满中性颗粒。
加强细胞形态学检验
你看到了什么?
思考问题:
1、科室为什么系统的培训形态学?它的重要性 在哪里? 2、通过这一月的学习你目前能掌握多少了?
目前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结果 的精确度也提供新的参数。但由于对仪器的 功能缺乏全面的了解,忽视了形态学检查, 影响了医疗质量。
例子1、平阴小孩发热,看了很多家医院,花 了3万多,最后到了省立医院,70多块钱。
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 granulocyte)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 segmented granulocyte )
胞体:直径10~15um圆形。 胞核: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或者虽
未断开,但有粗而明显的切痕。核常分2~5叶,核染色质浓集 或呈较多小块,染深紫红色。 胞浆:丰富染淡红色,浆内分布着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
尿沉渣检查的重要意义
检查内容:上皮细胞、血细胞、管型及结晶
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 大圆上皮细胞 尾型上皮细胞 小圆上皮细胞 白细胞及脓细胞 红细胞
尿沉渣检查的重要意义
管型
透明管型 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 上皮细胞管型
腊样管型 细颗粒管型
颗粒管型
粗颗粒管型 脂肪管型 肾衰竭管型
结晶
碱性结晶
淋巴细胞
(Lympliocyte)
淋巴细胞(Lympliocyte)
分为大、小二型。
大淋巴细胞
(1)胞体:圆形、直径12~15um。 (2)胞核:椭圆形稍偏一侧,核染色质排列紧密而
均匀,浓染呈深紫红色。 (3)胞浆: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可有少量大小
(monocyte)
单核细胞(monocyte)
胞体直径12~20um圆或不规则形但常可见钝伪足。 胞核形态不规则,呈肾形、马蹄形、“S”形、分叶
形、笔架形并有明显的扭曲折叠。核染色质较细致, 疏松呈丝网状或条索状。 胞浆:量多,染灰蓝色或淡粉红色,半透明如毛玻 璃样。浆内见更细小的,分散均匀的灰尘样紫红色 天青胺蓝颗粒,有时偶见空泡。
例子2、泰安市一发热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 不见效,到中心医院就诊。幼稚细胞20%。
例子3、泰安70多岁的男性,初步诊断肝损害住 院感染科。推片发现急淋!感染科不相信又做 了一遍,结果相同。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意义
一. 诊断及筛选血液病。 二. 作为贫血鉴别诊断的依据。 三. 了解感染的程度。 四. 遗传性疾病血液依据。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五. 血小板疾病的依据。 六. 诊断血液寄生虫病。 七. 血液性分析仪质量的监控
1、血涂片也是估计Plt计数及形态的主要依据。 根据RBC正常值(500万/ul):PIT正常值(10~20万
/ul)=50:1(2)个,一个油镜视野RBC数约RBC 200个: PLT4~8个,计数10~20个油镜视野PIT数(分别计数正 常和巨大异常PIT数)平均每个油镜视野PIT数如若1个相当 2.5万/ ul;2个相当5万/ul; 。 4个相当于10万/ul;8个相 当20万/ul。
2、巨大和异常的PLT自动化的仪器不能有效计数, 易造成误差。
3、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血液凝固,而造成的血 小板计数减少,血涂片后会发现聚集的血小板。机器结果:16ຫໍສະໝຸດ 109/L;人工计数:60X109/L
善于用低倍镜观察外周血涂片
尿液形态学检查的意义
尿常规检查的重要意义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 •职业病的辅助诊断 •安全用药的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