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北京版)-第一章第三节认识生物圈 人与生物圈的关系-1教案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一上册生物教材《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第1节生物的特征,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第3节生物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明确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圈的概念及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植物、动物等)、地球仪。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圈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2)生物与环境的互动:通过PPT展示,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举例说明。
(3)生物圈:结合地球仪,讲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功能。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及其特征,讨论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生长繁殖反应适应遗传与变异2. 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3. 生物圈概念范围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身边的生物,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举例说明。
(3)绘制生物圈的概念图,并注明生物圈的范围和功能。
2. 答案:(1)如树木、小草、动物等,描述它们的特征。
(2)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空气质量,动物的排泄物影响土壤质量等。
(3)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圈的认知较为清晰,但对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上册-高效备课 《认识生物圈》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认识生物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
3.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1. 歌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同时我们全世界人民还生活在一个比中国还大的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家的名字。
[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2. 比喻:地球──足球生物圈(地球的表层)──一张薄纸既然如此,你想了解这个家吗?3. 引入课题:生物圈。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好奇的氛围中愉快地进入角色,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1.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1)讨论:①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鱼的生活需要什么?②人类的生存都需要什么条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观察、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2)汇报结果:讨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土壤和肥料,鱼的生活需要水;人类需要空气、水、食物等。
2.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那么生物依存的环境条件包括哪些呢?(实物投影)投影学生搜集的多种资料,有文字的、有图片的……小结: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一样的,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水、空气、阳光、温度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对环境既有适应性,同时影响着环境。
(观看课本的例子和PPT课件中的例子。
)(2)所有的生物都不能孤立生存,生物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观看课本的例子和PPT课件中的例子。
)(3)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共同生物圈。
4.我来试一试。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松土、施肥、浇水、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种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①阳光②水③空气④营养物质⑤适宜的温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间A.①④⑥⑤②③B.③④②①⑤⑥C.②①⑤⑥③④D.⑤②①④⑥③[体现“STS”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的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物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认识生物圈教案(新版)北京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认识生物圈教案(新版)北京版《第三节认识生物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过程与方法: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学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对比法。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和书本上的内容,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全班同学分为3-4人一组讨论,安排一个人记录讨论内容,讨论结束后,每组安排一人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最后老师总结,通过大量的图片,生物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是不是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呢?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结合图片讲解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
2、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1)生物所依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水、温度、空气和光。
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
(2)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
(3)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环境。
(4)所有生物都不能孤立生存。
3、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讲解:通过我们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科学家们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统称为生态系统,所以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生物圈,比生物圈小的是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 认识生物圈教案 北京课改版
1.3 认识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四、教学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提出问题: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人类为什么离不开新鲜的空气?从而引出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属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生物的生存要依赖环境吗?1、观看课本11页中的内容,分析生物依存的条件包括什么?2、生物是怎么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的?3、生物是怎么影响着环境的?讲解: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北极熊生活在冰于雪地中,金刚鹦鹉生活在热带雨林里,在我国,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竹林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环境。
例如,土壤不仅包括无生命的土粒沙砾,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大量生物。
细菌和蚯蚓等生物对改善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起着很大的作用。
探究二:生物与环境怎么组成生态系统的?1、阅读教材12页,分析什么是生态系统?2、列举生态系统的种类有哪些?讲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了生态系统。
在生活中有很多生态系统,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
探究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吗?1、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讲解: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粮食等来自于植物,煤、石油等来自于古代生物。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课设计:生物和生物圈新学期的伊始,让学生赶快进行自我调整,明确奋斗目标,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
所以,编写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课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教课目的: 1.初步认识生物2.差别生物和非生物3.认识生物特点4.经过学习使学生爱惜生命教课要点: 1.生物和非生物差别2.生物的特点教课难点:生物的特点教课过程 :出示自学指导一: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旁有各种各种的事物,大家能不可以说出什么是生物? 从身旁熟习的事物开始,举出一些事物,并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想想生物和非生物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出示自学指导二: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举例说明。
3、怎样差别生物与非生物?教师总结:生物的共同特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身世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生殖(6)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7)除病毒之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8)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又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当堂练习:1、以下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 、海葵B、恐龙蛋化石C、电动狗 D 、珊瑚的骨骼2、以下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A、惹起人感冒的病毒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D、休眠的青蛙3、从构造上说,除( )之外,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4、牵牛花清早开放,夜晚封闭,这类现象说明生物拥有什么的特点 ( )A 需要营养B 进行呼吸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D 生长和生殖5、以下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认识生物 (一课时 )A 、母鸡下蛋B、火山迸发时岩浆喷出C、大汗淋漓 D 、馒头上长白毛6、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长出蓬松的长饰羽。
决定这类性状出现是因为: A :应激性B:多样性C:变异性 D :遗传性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课设计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一章 认识生命1.5认识生态系统-1教案
教案
1.生态系统分类研究的方法介绍。
2.展示不同生态系统图片(水族箱、海洋、农田、城市、草原、荒漠)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环境特征等,明确生态系统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3.展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图片(森林、草原、荒漠、湿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植被特征也是生态系统分类的依据之一。
1.介绍森林生态系统
展示文本、图片等信息,比较不同森林类型环境、植被的数据
思考造成植被差异的原因,明确植被特征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分类的依据之一。
观察森林代表动物视频、图片
分析其与环境适应的特征,进一步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介绍草原生态系统
展示图片、视频
对草原生态系统环境、植被、动物种类的介绍
通过对草原动物的观察,分析其与环境适应的特征,进一步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介绍荒漠生态系统
展示图片、数据对荒漠生态系统环境、植被、动物种类的介绍
4.介绍湿地生态系统
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植被、动物种类的相关数据,。
京改版初一上第一章认识生命第三节认识生物圈教案
生物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如竞争、捕食等
活动总结:
不仅是小麦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人类乃至所有生物差不多上如此。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比较不同的生态系统,学生通过观看书上图片,比较几种生态系统并填写表格
将各种图片贴在麦田相应位置上,在此过程中摸索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进行说明。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学生分析
生活体会可观看到不同的生态系统
旅行见闻不同生态系统生物分布不同
观看活动中的植物动物
二、教学的具体目标:
学生通过分组活动建立本节课的重要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靠、相互阻碍;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式导入
通过观看活动认识到周围的回忆观看活动,得出生物多样的结论,摸索生物圈是什么。
回忆复习引出本节课内容
核心过程
推进
1、绘制麦田
学生分组,在教师预备的麦田图案上画出与小麦生存相关的各种因素,每组派一名同学说明本组图画,并回答以下问题:
京改版初一上第一章认识生命第三节认识生物圈教案
学校:
教师:王雨慧
班级(人数):
课题:认识生物圈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1.教材分析
课标对应:
生物的生存依靠一定的环境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向学生提供某些生物的区域分布资料,讨论水、温度、空气、光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阻碍
学生通过观看书上图片,比较几种生态系统并填写表格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精品教案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初一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详细探讨生物基本特征、生物分类和生物圈概念;第二章《生物圈是最大生态系统》,深入解析生物圈构成、功能以及人与生物圈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解生物基本特征,理解生物分类和生物圈概念。
2. 掌握生物圈结构和功能,认识人与生物圈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基本特征、生物圈构成和功能。
难点:生物圈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生物圈概念图、分类表、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概念图,引发学生对生物圈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展示生物圈概念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生物圈。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基本特征、分类和生物圈概念。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特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
介绍生物分类,引导学生解生物亲缘关系。
讲解生物圈概念,强调生物圈是最大生态系统。
3.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内生物,解生物分类和特征。
分组观察校园内生物,记录生物特征和分类。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对生物圈知识掌握。
例题1:生物圈范围和功能。
例题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生物圈概念图和分类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完成生物圈概念图,加深对生物圈概念理解。
完成生物分类表,巩固生物分类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基本特征2. 生物分类3. 生物圈概念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生物基本特征。
请举例说明生物分类方法。
请描述生物圈概念和功能。
2. 答案:生物基本特征: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等特征。
生物分类方法:根据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点进行分类。
北京课标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节 认识生物圈 课件(共20张PPT)
讨论:维持宇航员的生命物质有哪些?
P14页 练习2
当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 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维持生命所 必需的物质。请问宇航员携带的维持 生命的物质有哪些?
(空气)氧气、淡水、食物(营养物质)
P14页 练习
1、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 分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能截然分开,因为水圈中含有空气,岩 石圈中含有空气,也有水。
存功能,茎表面绿色,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请问它的
这些特征是适应什么生存条件的 ( C )
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
2.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说明农作物生存所必
需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C )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营养
3.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 (C )
A.水圈
B.大气圈
预习题:(抄在11页)
1、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科学家 称其为 ______。它包括_____的底部、 ______的大部和的______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还 有_____和一定的______。
地 球 是 所 有 生 物 的 家 园
3.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 经常给花浇水、 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 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 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 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分别是 (写序号) 1)营养物质 2)空气 3)阳光 4)适宜的温度 5)一定的生存空间 6)水
_________6_)___1_) ___2_)____3_)____4_) ___5_)
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 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 营养物质等生活条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课件 (新版)北京版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12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指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壳表 面的一个薄层。(可看做地球上最大的生 态系统。)
13
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 的鸟类和昆虫,另外还有漂浮在空 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14
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海 洋和江河湖泊。
15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 大都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 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但是人类的 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
7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配合生活的所有 生物与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8
生产者
生物 消费者
生态 系统
分解者
非生物 :阳光、空气、水
9
一个湖泊
一个池塘
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一条河流
一物、配偶、栖息场所或其他生活 条件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
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 和居住场所。
种间 关系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
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竞争的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
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
食的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
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
1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植物离不开阳光和土壤,鱼儿离 不开水,为什么呢?
2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3
4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内 关系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 认识生物圈 第1课时授课课件
小结: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一样的, 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 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 因素
非生物因素: 水、空气、阳光、温度 生物因素: 环境中的其他生物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 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分解者。
虫
鸟
生产者
消费者
……
消费者
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注意:箭头指向吃的一方。
美丽的地球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小资料:关于生物圈的“厚度”
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和岩_海__洋__和_江__河__湖__泊__。 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_1_5_0__米以内的 水层中。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
金刚鹦鹉生活在热带雨林
竹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蚯蚓改善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所有的生物都不能孤立生存,生物之间有着错综复杂 的关系。
食物链:草——羊——狼
食物链和食物网
想一想:下面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树叶
注意:食物
链中不包括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岩石圈的表面
岩石圈是地球表 层的固体部分, 表面覆盖着土壤。
主要有花草树木、昆虫、 飞禽、走兽、细菌、真 菌等,是一 切_陆__生__生__物__ 的立足点。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退 出
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
第一课时
问题思考 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
新课导入 观看此图片,想一想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1)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具体内容包括:1.1生物的特征;1.2生物的分类;1.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4生物圈的组成与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3.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圈的组成与功能。
重点:生物的特征及其生命现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1.1生物的特征,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
3. 课堂互动:进行1.2生物的分类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分类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1.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例题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1.4生物圈的组成与功能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检查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生物圈的组成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三个特征。
(2)简述生物的分类方法。
(3)谈谈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答案:(2)生物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分类法、生理分类法和遗传分类法。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改变环境、适应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但部分学生对生物圈的组成与功能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的特征及生命现象的理解。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1)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涉及教材的第一、二节内容。
具体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 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3.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圈的概念。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植物、动物标本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区别,从而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2. 新课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讲解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的特点。
(2)生物的分类: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以植物和动物为例,讲解它们的分类依据。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4)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结构: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结构。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植物分类动物分类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的分类方法,并以植物和动物为例进行分类。
(3)谈谈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细胞结构、适应环境。
(2)生物分类方法: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遗传分类法等。
(3)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如沙漠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课题第一章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型新授课课时 1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难点遗传的多样性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授课内容: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一)物种多样性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学生分组统计交流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学生观察师生归纳、得出结论学生讨论,举例说明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涉及教材第一、二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结构,以及生物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描述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3.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生物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圈的构成及其作用,生物分类的方法。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2.1 生物的基本特征:讲解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2 生物的分类: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3 生物圈的概念与结构:讲解生物圈的定义,分析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生物及生物圈现象。
4. 例题讲解: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程相关的小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1.2 按照分类方法,列举身边的生物。
1.3 简述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及功能。
2. 答案:2.1 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活需要营养;②能进行呼吸;③能排出废物;④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能生长和繁殖;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由细胞构成。
2.2 生物分类: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3 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及功能: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圈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生物分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今后教学中,需加强此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 认识生物圈教案 北京课改版
)
C.森林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 D 单项、循环 )
10、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A 循环、循环 B 循环、单项 C 单项、单项
11、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 B、沙漠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2.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分解动、植物遗体及败叶枯枝的微生物 (
D.阳光、水、空气等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要利用无机环境中的阳光、水、空气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而分解者可以将这些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在理论上,没有消费 者生态系统也能维持。 答案:B 例 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 . 增加 B. 减少 C. 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
)
C.植食动物 D.肉食动物
13.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
14、 (2006 岳阳)在一个由草、野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 数量变化可用下列哪一个曲线图来表示?( )
2、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 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阳光 B. 含氧量 C. 海水温度 D. 含盐量
3、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 ,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 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3 认识生物圈 学案(无答案)
学校学案
学科:生物年级:初一授课时间: 2017年 9 月日学生:
(
1)生物对环境既有( )性,同时( )着环境。
(2)所有的生物都不能( ),生物之间有着( )的关系。
(3)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
地球上所有的( )和他们的生存( )共同构成生物圈。
扩展资料:关于生物圈的“厚度” 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①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你所了解了几种生态系统?
②你认为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设是什么?
(三)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①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②理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三、目标测试:
1.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松土、施肥、浇水、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种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①阳光②水③空气④营养物质 ⑤适宜的温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④⑥⑤②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⑤②①④⑥③
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生物圈二号的分析,分析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
将生物圈二号与地球生物圈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思考,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认识到环境目前糟糕的现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及环保使命感。
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指导学生实践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学科
生物
学段:初中
年级
初一
教材
书名:生物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2.能够举例说出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
3.通过分析生物圈二号的失败原因,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1)人类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衣、食、住、用、行等。
(2)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3)人类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生物,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使其为人类的需要服务。
7.生物圈二号的失败引发新的思考:地球生物圈会不会重蹈生物圈二号的覆辙?
1.月球和地球对比:通过分析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否定月球居住的可能性,引出生物圈。
2.视频讲解生物圈的范围。
3.提出问题:生物圈可否复制?
4.生物圈二号的介绍:位置、条件、面积、内部构成、实验过程等
5.生物圈二号失败原因生物学分析:
空气、食物、各生物比例
6.生物圈二号的启示,归纳总结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
8.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视频展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9.介绍人类面对环境的破坏已经采取的行动
拓展世界环境保护日和人与生物圈计划
10.简单描述中国在环保问题上的贡献和努力。
建立自然保护区,环保制度的建立
11.问题:我们初中生可以做什么呢?重点提出垃圾分类问题
12.小结
13.恩格斯名言结束本节课
4.认同人类应珍爱家园、保护生物圈
教学重点: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围
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
三、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使命
四、小结
温故知新:总结本章前几节内容,引发新的思考:
同为行星,人类可以在地球上很好的生存繁衍,在月球上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