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练习,每个学期的末尾,学校都会给孩子一些练习册,以便他们在假期里继续巩固知识。
而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同样也是如此。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帮助家长更好地辅导孩子。
一、选择题1. 选择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化学变化:A. 酸碱中和B. 饭菜烧糊了C. 铁生锈D. 细菌生长答案:D。
细菌生长是生物学范畴,不属于化学变化。
2. 在下列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水C. 二氧化碳D. 生理盐水答案: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3. 不属于传递光的物体的是:A. 玻璃B. 透明塑料C. 白色布料D. 石英答案:C。
白色布料对光线产生散射或者反射,不属于传递光的物体。
4. 在以下物品中,哪一个是一个机械器械A. 榨汁机B. 手电筒D. 微波炉答案:A。
榨汁机利用机械力将果汁从水果中压缩出来,是一种机械装置。
5. 可以表明时间长短的单位是:A. 米B. 千克C. 分钟D. 音量答案:C。
分钟可以表明时间长短的单位,是时间单位的一种。
二、填空题1. 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小明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数据如下:身高1.2米,体重30千克)答案:25。
2. 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直线行驶的速度(数据如下:直线距离150米,时间30秒)答案:5米/秒。
3. 如果有一张食品包装袋的质量是10克,将这个数字转化为毫克。
答案:10000毫克。
4. 将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填入对应的方框中。
答案:见图。
5. 计算平均速度(数据如下:行驶距离80米,时间20秒)答案:4米/秒。
三、解答题1. 描述当两个元素化合成化合物的过程是什么。
答案:化合是指两个或以上物质的原子相互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合的过程中,化合元素相互作用,电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2. 描述一个凸透镜的形状和特征。
答案:凸透镜是凸面的平面透镜,其特点是中央较厚,周缘较薄。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作业本及答案

象的原因。
生态瓶的情况 动物多时 动物少时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第 1 次观察 第 2 次观察 第 3 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6
5
6
鱼多后,氧气消耗
变快,鱼需要多次
3
2
3
浮出水面呼吸。
课堂练习
3.判断题。
(1)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不变,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生物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
(2)生态瓶里的植物越多越好要适量,因为这样对动物生存有利。
实验次数
本 1
小 组2
3 其 他 小 组
呆在干燥土壤
里的蚯蚓数
1 0 0 2 1 2
呆在盒子中
间的蚯蚓数
3 3 2 2 1 1
呆在湿润土壤
里的蚯蚓数
6 7 8 6 8 7
我们的解释
蚯蚓喜欢呆在 湿润的土壤里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 A )。
A.黑暗的环境 B.干燥的环境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B )。
活动记录 1.在蔷薇、蚜虫、瓢虫、落叶、小草、蚯蚓、小鸟这些生物中,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
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食物关系。
蔷薇
蚜虫
瓢虫
小鸟
小草
蚜虫
瓢虫
小鸟
落叶
蚯蚓
小鸟
2.用箭头表示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部分食物关系)
5
浙江·科学作业本五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QQ:53172992
课堂练习
写食物链注意:被吃→吃。
果实
蘑菇 → 兔子 → 狼; 蘑菇 → 兔子 → 鹰;
小草 → 兔子 → 狼; 小草 → 兔子 → 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光一、有关光的思考1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答:(1)无法看见物体;(2)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等。
2.假设你的桌前放着一个红苹果,你的朋友把门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闭,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下面有三个选项供你参考,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选项。
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
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
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答: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当没有光的时候,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不会看到这个红苹果。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答:卡纸移动前可以看到纸屏上的光斑,卡纸移动后纸屏上的光斑就不见了。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卡纸移动前,三张卡纸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光线可以穿过小孔射到纸屏上;卡纸移动后,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线被卡纸挡住,就不能射到纸屏上。
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了吗?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遮挡物后无法穿过,所以不能看到说话的人。
声音的传播是四面八方的,可以穿过物体,所以能听到声音。
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特点是沿直线传播。
三、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任何物体吗?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答: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
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该物体就会把沿直线传播的光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面形成影子。
【新教材】新课标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教材中问题解答第1课光源1、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P2 )篝火萤火虫礼花雷电答:萤火虫、雷电是自然光源,篝火、礼花是人造光源。
2、这些物体是光源吗﹖为什么?(P3)玻璃幕墙月亮发光答︰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
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第⒉课光的传播1、你认为这些光的传播路径有什么共同特点? (P4 )答︰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有光束射出,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2、在研究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P5)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他们排整齐了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P5)答︰整齐。
因为向左(右)看齐,是调整队列的基本动作,其要领是︰身体立正,头向左人右)摆动60°,脚用小碎步前后左右移动至与左(右)人员看齐,要求能够看到相邻人员的腮部,且看不到其后边的人,不能低头或仰头。
其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第3课光的反射1、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哪些物体反光效果比较好﹖说说反光效果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P8 )答∶图片分别呈现了不锈钢广场雕塑,平面镜及摆放的苹果,湖水及景物。
如果物体表面很光滑(哪怕是细微的凹凸也没有),那么当光线照射其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人们就会看到明亮的镜像。
2、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P8)答∶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月球对太阳光的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被阳光照射到的半个月面。
月球向着太阳的半个月面是亮区,另外半个月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
3、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P9 )答︰古希腊学者认为,眼睛发出的光碰到物体,人就能看见东西。
后来,又有人认为,是眼睛发出了像触须那样的东西,人通过触须看到物体。
公元11世纪初,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赛姆纠正了上述看法。
五年级上册科学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参考答案1.地球内部有什么※我的收获:地壳地幔地核2.火山1.红色热水自下而上升上去了。
2.岩浆地壳番茄酱受热外溢现象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3.地震压力断裂地震4、做一块卵石温度、水、植被风化风化作用5、各种各样的矿物1.矿物矿产2.能源金属非金属6、地表的变化1.化石2.变化大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
(1)地壳、地幔和地核(2)薄弱地震(3)温度、水和植被(4)冲刷摩擦(5)硫磺、石墨、黄铁矿、斜长石、石英、滑石、方解石、金刚石(6)张衡地动仪(7)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2.小法官。
(1)对;(2)错;(3)对;(4)错;(5)对;(6)错;(7)对3.我会选。
(1)C;(2)A;(3)B;(4)B;(5)B;(6)A二、生活中的科学。
1.答: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伤。
如果来不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若来不及跑出房屋,则应该躲在机构最小的房间里,或降低重心躲在桌下,保护头部等。
2.答:是陆地。
7、声音的产生1.振动2.振动停止振动8、谁能传播声音1.气体、液体、固体2.声波四面八方9、怎样听到声音1.外耳、中耳内耳中耳内耳2.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椭圆形透明耳蜗听神经3.外耳道听小骨听神经4.听觉10、各种各样的声音1.大小高低2.大小3.音调4.20--20000 超声波5.20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1.噪声污水废气垃圾2.飞机的轰鸣声、建筑工地的声音、生活娱乐休息烦躁第二单元活动1.填一填(1)振动(2)空气(气体)四面八方(3)气体、液体、固体(4)真空(5)外耳道听小骨听神经(6)振动振动(7)噪声污水废气垃圾(8)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9)音调(10)大小高低2.小法官:(1)错(2)对(3)对(4)错(5)对(6)对(7)对(8)错3.我会选(1)A(2)A(3)B(4)A(5)A B(6)B(7)B(8)B A12、秋季星空1.大熊座七勺子北斗七星勺子星2.仙后座13、冬季星空1.猎户座2.逆时针第三单元活动1.填一填(1)星座 88(2)大熊座仙后座猎户座(3)四四边形三(4)大熊(5)不同不变2.小法官(1)错(2)对(3)错(4)对3.我会选(1)B(2)B(3)C14、木材1.不易导电、易燃烧、能浮在水面、有软硬2.天然材料人造材料3.天然做家具、木雕、生活用品4.年轮15、纸1.龟甲兽骨竹简木简2.造纸术蔡伦3.有光泽硬度大吸水性弱无光泽硬度小吸水性强4.10016、陶瓷1.瓷国2.隔热绝缘易碎不燃烧17、金属1.导热导电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不易燃烧一般硬度较大2.金属矿废旧金属3.导电导热铁延展性4.天然人造18、玻璃与塑料1.易碎、透明、不燃烧;不易碎、易燃、较轻2.人造3.0.02519、材料的分类1.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再生材料不再生材料2.玻璃纸金属塑料第四单元活动1.填一填(1)天然材料人造材料(2)年轮(3)瓷国(4)20082.小法官(1)错(2)错(3)错(4)错(5)错(6)对3.我会选(1)C(2)A(3)A(4)A(5)B A C(6)A(7)A(8)B20、蒸发1.水蒸气蒸发2.液体表面积、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通速度21、沸腾气泡蒸气沸腾沸点22、凝结遇冷液态的水23、水的三态变化1.冰点2.冰、水、水蒸气温度的变化24、小水滴的旅行1.水蒸气 0摄氏度以上 0摄氏度以下2.露水蒸气3.小冰晶霜第五单元活动1.填一填(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2)固体(3)气泡气泡蒸气沸腾液体的沸点(4)放出(5)冰点2.小法官(1)错(2)错(3)错(4)对3.我会选(1)A (2)C (3)C (4)A。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附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附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温度)、(养分)。
4.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9、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0、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3.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4、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6、草→鸟—→蛇→鹰14、会根据要求正确写出食物链问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2、在“水稻田鼠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太阳和影子一、填空题。
1.光源不透明物体2.相反3.清晰4.变化、规律 5、方向、长短二、判断题。
1. ×2. ×3. √4.×5. ×6. √7. √8. √9. √ 10. ×三、选择题。
1、C、A2、 B3、A四、简答题。
①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了变化。
②早晨影子朝西,较长;中午影子朝北,最短;下午影子朝东,较长。
五、实验与分析。
一天中,影子长,气温低;影子短,气温高。
2 太阳钟一、填空题。
1、太阳的运动、投影的变化、日晷、太阳钟2、时间、古代石晷、赤道日晷、地平日晷二、简答题。
1、人们利用太阳的运动与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个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2、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的手表到达某一个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五、实验研究。
答案参照课本第5页上的内容。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起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3 昼夜交替一、填空题。
1、自转2、24 自西向东3、北极星 4、东西 5、西东6、365 自西向东7、早些自西向东自转8、杭州武汉重庆拉萨9、昨天早上6点昨天中午11点昨天晚上18点二、判断:1、√2、√3、×4、√5、√6、√三、简答题。
分析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于是地球的自转就形成了某个地方的昼夜交替现象。
4 看月亮一、填空。
1、月相2、303、西东4、东西5、蛾眉月、满月6、卫星、公转7、地球、太阳二、判断。
1、× 2、× 3、√ 4、× 5、×6、√7、√8、×9、√ 10、×三、选择。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附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附答案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附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温度)、(养分)。
4.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9、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0、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3.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4、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6、草→鸟—→蛇→鹰14、会根据要求正确写出食物链问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2、在“水稻田鼠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火山岩,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物。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火山碎屑、岩浆和涌出地面的岩浆冷却而成的堆积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死火山,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活火山,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休眠火山。
二、当好小法官:1.√2.×3.√三、我来选一选:1.B2.A3.C四、科学探究:1.火山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之一,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了解火山的内部结构和喷发机制,但是用炸药破坏火山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
因此,这项构想不可取。
2.地下的温度和石油、煤的温度不同,地下温度高是因为地热作用,而石油、煤的温度不高是因为它们在地壳中形成的时间较长,温度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并且没有足够的氧气支持它们燃烧。
三、改写后的文章:火山的益处和灾难火山喷发不仅给我们带来灾难,也会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在地下形成矿藏等。
因此,火山也有一定的益处。
地壳深处的高压高温环境地壳越往深处,压力和温度就越高。
在地壳深处,物质会变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这就是岩浆。
关于火山的一些事实我国现已发现的600多座火山全部都是死火山。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动的星体。
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益处也有灾难。
测试你的地震知识地壳内部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
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并储存着巨大的能量。
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断裂,释放出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引起地震。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多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做地动仪。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作业本及答案

实验次数
本 1
小 组2
3 其 他 小 组
呆在干燥土壤
里的蚯蚓数
1 0 0 2 1 2
呆在盒子中
间的蚯蚓数
3 3 2 2 1 1
呆在湿润土壤
里的蚯蚓数
6 7 8 6 8 7
我们的解释
蚯蚓喜欢呆在 湿润的土壤里
课堂练习
3.选择
A.黑暗的环境 B.干燥的环境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B )。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活动记录
1.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温度、光、空气)的实验记录。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实验组
水 3、温度 3 光 4、空气 3
对照组
水 3、温度 3 光 4、空气 3
水 3、温度 3 光 4、空气 3
水 0、温度 0 光 3、空气 1
水 0、温度 0 光 0、空气 0
A.光
B.温度
C.水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C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3)绿豆芽的根会朝着( A )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没有水
4.按要求用简图画出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
3
浙江·科学作业本五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QQ:53172992
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 芽生长得更好
课外观察记录 2.观察绿豆芽分别在阳光下和黑暗处的生长情况并填写相关的记录表(见第 52 页附表三)。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 一组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 )。
苏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答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一、太阳和影子问题解答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答:一是方向的变化:西----东;二是长度的变化:长---短--长.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3、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温度越高.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二、太阳钟问题解答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制作简单的太阳钟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实验过程: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数值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三、昼夜交替问题解答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2、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18——-12;澳大利亚+1.30或+2或+2.30.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四、看月亮问题解答交流月相日记;你能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吗?答: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实验与观察观察名称:观察月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画出来.五、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问题解答1、蜜蜂和蝙蝠会不会相遇吗?为什么?答:不会相遇;因为蜜蜂在白天活动;蝙蝠在晚上活动.2、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答: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第二单元光与色彩一、光的行进问题解答1、你能说出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吗?答:萤火、闪电、太阳是自然光;蜡烛、灯泡是人造光.2、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答: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实验准备:手电筒、水、烧杯、等实验过程:在烧杯对着的两侧画一个小圆圈;用手电筒水平照射一侧的小圆圈;会发现光落在了对面的小圆圈上.实验结论:这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行进的.二、照镜子(平面镜和凹凸面镜)问题解答1、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皎洁的月亮……是怎样发光的吗?答:都是反射的太阳光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他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三、研究透镜问题解答把一根直的吸管或铅笔插进水中;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水中的吸管或铅笔;你有什么发现?答:会发现吸管或铅笔变弯了.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四、七色光问题解答1、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转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答:圆盘变成灰白色;因为阳光是右七种色光组成.2、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下面的图案;你将会有惊奇的发现!你能试着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吗?答:如红色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当他覆盖在有红绿图案的白纸上时;只会让白纸上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来是红色的;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光也被透过来了;但因为和纸一样是红色;所以看起来就如同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格外清楚.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制造彩虹.实验过程、方法和结论见课本P26.实验名称:滤光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玻璃纸、白纸等实验过程:(1)将3支手电筒各罩上红、蓝、绿3种颜色的玻璃纸.(2)桌上放一块白纸.(3)分别用这三支手电筒照白色的纸.会发现白纸分别呈现红、蓝、绿三种颜色.实验结论:玻璃纸把光中的其他色都过滤掉了;只允许玻璃纸自身的颜色透过.第三单元《电和磁》一、简单电路问题解答1: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答:导线把灯泡和电源连接起来;形成了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亮了.2:电线应该接触到灯泡的什么部位?答:灯泡有两个触点;一端连在灯泡的下侧部;一端连在灯泡的下部凸起;正确连接这两个触点;灯才会亮.3:将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答:换成发光器;它会发光;换成小喇叭;它会发出声响.二、导体和绝缘体问题解答1:如果连接在电路中的导线断了;用其他物品来连接;电流还能通过吗?答:有的物品可以;比如钢尺、铁钉、刀片;有的不可以;比如橡皮、塑料尺.2:检验水的导电性?答:不纯净的水会导电.三、探测暗盒里的电路问题解答怎样判定握在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答:用连接起来的电池和电珠进行试探;如果是连着的;电珠就会亮;如果是断开的;电珠就不会亮.四、研究磁铁问题解答1:磁铁的性质?答:(1)磁铁能吸铁;(2)磁性可以传递(3)磁铁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4)磁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5)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2:关于磁铁的性质;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答: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磁铁摔断以后还是会有两极;磁铁会干扰无线信号的接收等.3:如何消去缝衣针的磁性?答:(1)用木棒敲击缝衣针.(2)把缝衣针放在火上烤.(3)把缝衣针与大磁铁放在一起五、电磁铁问题解答1:电磁铁的特点?答:(1)电磁铁通电后会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电磁铁有两极;而且两极可以改变.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3:电磁铁和磁铁的异同?答:相同点:都有南北极;都可用来指示方向;不同点: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一、测量呼吸和心跳问题解答1: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答:人运动后会感到热;出现流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色变红、疲倦等反应.2:测测自己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答: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3:测量自己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发现的规律.答: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慢慢恢复.二、肺和呼吸问题解答1:呼吸时;空气要进入哪些器官?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2:为什么我们要呼吸?答: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这就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3: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答: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4: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答: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肺活量受体力、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呼吸道通畅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对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很大.三、心脏和血液循环问题解答1:心脏的形状像什么?你知道它的大小和位置吗?答:心脏的形状像桃子;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2:心脏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断地循环流动;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答: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一、解释问题解答1:从身高曲线图上;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性的东西?答:(1)年龄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2)身高的增长不是匀速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会长同样的高度(3)女孩和男孩的身高增长虽然总体趋势一样;但是女孩在某个时期比男孩长得快一些.2:对两只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可以作何解释?答:因为两只鸟的脚印一只大;一只小;大鸟接近小鸟时;速度加快;中间的脚印零乱;看来经过了一番搏斗;小鸟被大鸟吃掉了;所以最后只留下了大鸟的脚印.3:对彩色水点实验的解释答:一些颜色其实原本并不是你所看见的那样;它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4:苹果腐烂的说法判断.1、苹果表皮渗出了水.()2、闻起来有异味.()3、捏上去发软.()4、室温30℃.()5、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6、苹果避表面细菌在繁殖.()答:前四句是事实;后三句是解释.二、建立模型问题解答你见过什么模型?起什么作用?答:(1)手臂活动模型;让我们了解肌肉的工作原理.。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21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五年级上册1.有关光的思考活动记录、1.关于光的思考关于光我知道1.光沿直线传播2.光是有能量的3.光会反射有关光我还想了解1.有看不见的光吗?2.光是准予的还是热的?2.选项画“√”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看到这个红苹果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才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黑暗的房间没有光,我们也就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活动手册黑暗中的红苹果我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A我的理由是:没有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睛,眼睛是感觉不到物体的。
1.B2.C3.D4.D科学阅读C2.光是怎样传播的活动记录你认为光线是怎样传播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活动手册我的课堂活动记录1.A2.B3.画图同课堂作业本一样。
1.B2.B3.A4.声音传播的特点光传播的特点④⑤⑥①②③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活动记录我发现了什么光透过玻璃继续传播光照射玻璃光照射有一部分光穿过白纸,继续传播白纸光线被书本挡住,不能继续传播光照射书本课堂练习1.B2.A3.A4.D5.A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活动记录1.左边一幅图光方向不变继续向下。
右边如下我的课堂活动记录面容内容我看到的现象我的解释激光笔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光线水面处发生偏转光的折射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水中的玻璃杯铅笔笔直或弯曲从斜放入水中的铅笔发生折射现象。
使鱼缸中的鱼看上去有两条两个外侧面交接处可以观察到二条鱼光的折射课堂练习1.B2.A3.C4.B(这个题目解释不是很合理)5.认识棱镜活动记录1.2.白色课堂练习1.D2.C3.B科学阅读B6.光的反射现象活动记录我的课堂活动记录课堂练习1.A2.C3.A4.C5.略科学阅读放大,缩小7.制作一个潜望镜活动记录我的解释:当镜面与垂直面成45度角,并且二面镜子平行时,第一面镜子的反射光就会射向另一面镜子,然后反射光线就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课课练第一单元光1.有关光的思考一、判断题1.萤火虫、月亮、太阳都是光源。
( )2.暗盒里能看到白色物体。
( )3.如果利用不当,光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 )4.夏夜,萤火虫和月亮都能发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 )5.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光实际上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B.一盏没有打开的台灯是光源C.没有光源,我们也能看见物体D.干电池也是光源2.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燃放的烟花B.月亮C.萤火虫D.电灯3.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波光粼粼的水面B.美丽的萤火虫C.十五的月亮D.镜子的反光4.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A.点燃的蜡烛B.太阳C.没有通电的电灯D.萤火虫5.凸透镜成像实验把透镜放在蜡烛和纸屏的()。
A.左侧B.右侧C.中间D.两边答案:1.A 2.C 3.B 4.C 5.C2.光是怎样传播的一、判断题1.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在水中不是直线传播的。
( )2.光和声音的传播方式一样。
( )3.激光笔发射的光对眼睛有害,一定要避免直视。
( )4.阳光穿过树林照到地上,呈现出的是曲线。
( )5.萤火虫发出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1.光在空气中是以()传播的。
A.曲线B.直线C.折线D.以上都不对2.光在空气中以每秒()的速度传播。
A.30公里B.3000公里C.30万公里D.300万公里3.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一侧。
A.对光B.背光C.侧光 D。
以上都不对4.下面对物体影子产生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区就有一个暗影,这就是影子。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教学教材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一)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不同实验的方法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
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2种子发芽实验(二)活动记录:略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
(1)A (2)C (3)A2、略。
4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
(1)A (2)B (3)B (4)C 5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
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
(1)×(2)√(3)√(4)√(5)√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6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7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
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8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5)√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选择题。
(1)B (2)C2、填空题。
(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
(1)×(2)√(3)×(4)√(5)√(6)√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