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课件
•61
胆囊不显示可能的情况
• 先天性胆囊缺如或发育不良 • 胆囊切除 •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萎缩 • 胆囊位置异常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62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
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 有否外科阻塞性黄疸 • 阻塞位置判断 • 阻塞性质确定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3
黄疸的类型
• 肝前性黄疸:溶血 • 肝性黄疸:肝损害 • 肝后性黄疸:胆管阻塞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4
肝前性黄疸
• 表现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不升高 • 见于输血反应、毒蛇咬伤的溶血性黄疸
•23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4
阻塞部位的判断
• 共同开口以上阻塞,表现为肝内胆管广泛 性扩张,肝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而主胰 管不扩张。
• 原因可能为结石、蛔虫或肿瘤。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5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6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7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 50~55岁以上,长期有胆囊结石特别是 充满型胆囊结石病人,要多方位,多切 面观察胆囊壁情况,对可疑病例提示临 床。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60
胃手术后胆囊变化的超声观察
• 胆囊明显肿大 • 胆汁透声差 • 手术后较短时间内形成胆囊结石 • 建议:研究胃手术时是否同时做胆囊切除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12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13
肝内胆管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14
主胰管超声图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黄疸实验室检查鉴别表
黄疸实验室检查鉴别表一、黄疸的定义和病因1.1 黄疸的定义黄疸是指皮肤、黏膜和巩膜出现黄色的症状,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沉积过多导致的。
黄疸可分为肝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等不同类型。
1.2 黄疸的病因黄疸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溶血性贫血等。
黄疸的实验室检查是鉴别黄疸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黄疸实验室检查项目2.1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是检测黄疸程度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一般在0.1-1.0mg/dl之间。
超过1.0mg/dl则可诊断为黄疸。
2.2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是评估胆红素代谢功能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直接胆红素浓度较低。
如果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可能说明肝脏功能异常或胆道梗阻等问题。
2.3 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是评估溶血功能的指标。
间接胆红素是由溶血过程中释放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
如果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可能说明存在溶血性贫血。
2.4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的升高可能与肝脏疾病相关。
三、黄疸鉴别诊断3.1 肝性黄疸与溶血性黄疸的鉴别肝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是两种常见的黄疸类型,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3.1.1 血清胆红素测定肝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溶血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
3.1.2 肝功能检查肝性黄疸时,肝功能检查指标常常升高,如ALT、AST等;溶血性黄疸时,这些指标一般正常。
3.2 阻塞性黄疸与肝性黄疸的鉴别阻塞性黄疸和肝性黄疸在实验室检查中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3.2.1 血清胆红素测定阻塞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肝性黄疸时,这些指标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3.2.2 肝功能检查阻塞性黄疸时,肝功能检查指标常常升高,如ALT、AST等;肝性黄疸时,这些指标也可能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处理原则毛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00730)梗阻性黄疸依不同的原因可发生在肝内和肝外,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对梗阻性黄疸不但要做出程度的诊断,而且要对部位及性质做出诊断。
以便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可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所见中得出: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胆囊肿大,小便成浓茶样,大便成陶土色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肝外胆管结石或炎症所致的黄疸可表现为黄绿色。
肝肿大多见于肝外胆管梗阻的患者。
胆囊肿大一般出现在胆总管或胰头病变。
黄疸程度的诊断:血浆总胆红素和直接及间接胆红素检查。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在梗阻性黄疸中明显高于正常。
一般来说总胆红素小于171μm ol/L为轻度黄疸,超过340μm ol/L为重度黄疸。
A LP在结石梗阻时常低于30U/L,而肿瘤则常大于30U/L。
在原发性硬化性肝硬变可高达100U/ L以上。
5’2NT正常值2~15U/L。
其临床意义与A LP相同,但特异性较A LP为高。
对鉴别肝细胞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2G T正常人血清中其值<30U/L。
r2G T的升高在肝外梗阻比肝内梗阻明显。
胆道恶性肿瘤梗阻此值大于良性梗阻,可高达400U/L。
黄疸部位及性质的诊断:常用的有B超、CT、ERCP、PTC、MRCP等。
但由于各自均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故在临床中多采用几种方法的组合检查,以取得最佳的结果。
B超多作为梗阻性黄疸常规检查的首选方法,可检出1~2cm占位病变,并可对梗阻部位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B超不受病人黄疸程度的影响,可多次重复检查。
在肝外低位梗阻时,不但可较清楚地显示出扩张的胆总管、胆囊等,而且可发现扩张的肝内胆管。
在肝内梗阻性黄疸中,因肝内小胆管狭窄或闭锁不易检查出III级胆管,仅可显示出左右肝管。
但普通超声检查易受到肠道内气体的干扰。
对胆总管下端病变的检出率只有50%左右。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论文
妇造成子宫收缩过频 、 过强 , 致使 胎头失去旋转 和调整 , 发生头 盆不称 , 产程延长 。所 以 , 在静滴 缩宫素时 , 医护人 员要有专人 看护 , 密切观察宫 缩情 况 , 以便及 时发现异常正确处理 , 避免频 繁过强的宫缩造成胎头难以人盆、 产程延长 。目前 , 由于我们规 范使用缩宫素 , 严 格掌握其适应证 , 并加强对产妇 的看护 , 杜绝 了由静滴缩宫素引产而发生的产后出血。 对于产后 出血 的处理 , 应该针对病 因 , 迅速止血 , 补充血容 量, 纠正休克 , 防治感染四 。
1 6 3 9
保肝 、 抗 感染 、 支持治疗 , 并行 P T C D。1 周 后患者 黄疸 明显减 轻, 肝功 能明显好 转 , 总胆红素降 至 5 5 . 6 m o 1 ] L , 建 议患 者行 胆肠 吻合 , 患者及 家属希望行微创手术 , 转上级 医院行 E R C P +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 E S T) , 未取 出结石 , 转 回我院行胆
流术 , 术后顺利恢复 。
1 2例患者术前 、 术 后均反复检查 肝功能 , 尤其是 术前肝功
能受损严重 的患者 , 经积极治疗 , 肝功 能均 明显好转 , 总胆红素 均降至 1 0 0 mo l / L以下 , 营养状况 明显好转 , 再行 手术 , 术后
并 发症 明显 减少( 2例患者术 后 出现胆 瘘 , 在超声 引导下 重新
行 官腔 探查 。此外 常规 检查 软产 道有 无血 肿 和裂伤 , 若有 血 肿, 应切 开清 除积血 、 彻底缝 合 , 避免 空腔 。 发 现裂 伤 , 马上 缝 合, 第 1针要始于裂 口上端 0 . 5 c m处 , 最后 1 针要止于裂 口下端
0 . 5 c r f l 处。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案例二:胰头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胰头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梗阻性黄疸病因,通常表现为上 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胰头癌导致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引起胆汁排泄受阻,引 发梗阻性黄疸。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 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胆红素水平升 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超声 、CT或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通常包 括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
。
炎症性疾病
如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 性肝硬化等,炎症导致胆管狭
窄或闭塞。
先天性畸形
如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 肿等,出生时胆道结构异常。
临床表现不典型
黄疸
由于胆汁无法排出,血 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
腹痛
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流 动受阻,可能引发上腹
部疼痛。
发热
炎症或感染等原因可能 引起发热。
通过经皮肝穿刺将造影剂注入胆道, 观察胆道结构和梗阻部位,是诊断梗 阻性黄疸的金标准。
CT或MRI检查
高分辨率的CT或MRI检查能够更清晰 地显示胆道结构和病变,有助于诊断 梗阻性黄疸。
病理学诊断
组织活检
对于无法通过影像学确诊 的病例,可能需要通过组 织活检来获取病理诊断, 以明确病因。
细胞学检查
病理生理
胆道梗阻后,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逆流回血液,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进而出现黄疸。长期梗阻可引起肝功能损害、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梗阻性黄疸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黄染、瘙痒、尿色深黄或酱 油色,大便呈白陶土色等。可伴有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 体重下降等症状。
阻塞性黄疸诊断详述
阻塞性黄疸诊断详述*导读:阻塞性黄疸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1)巩膜(白眼珠)和皮肤发黄,早期呈金黄色,中期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
(2)尿像浓茶样,系血中胆红素增高的原因。
(3)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乃因胆管受阻粪便不能被胆汁染黄造成。
(4)皮肤瘙痒,是胆盐沉积在皮下刺激末梢神经的结果。
(5)心动过缓,为胆盐刺激迷走神经所致致。
在临床诊疗方面,主要采用B超、CT、PTC(经皮肝穿刺)、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有创或无创的影像学、介入学检查措施,以明确梗阻原因。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ERCP,是十二指肠镜逆行插管造影诊断胆道和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胆道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镜经口插入十二指肠内,找到乳头,将造影管通过乳头插入胆管或胰管后注入造影剂,使胆道或胰管显影,从而达到诊断胆道和胰腺疾病的目的。
一般真正的黄疸是指皮肤、巩膜与粘膜因胆红素沉着所至的黄染,血清胆红素含量在4umol/L以上。
此种黄染应与一些假性黄疸相区别:①服用大剂量阿的平治疗绦虫病等,黄染多累及身体暴露的皮肤,此种黄染呈向心性分布,越近角膜部分黄染越深,但血清胆红素不增高;②进食过多胡萝卜、南瓜、菠菜、桔子、木瓜等,因它们含有很多胡萝卜素(呈黄色),尤其当甲状腺机能减退或肝功能不全时,被吸收的胡萝卜素在肝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过程发生障碍,致使胡萝卜贮留而引起胡萝卜血症,出现皮肤黄染。
黄染多累及手掌、足底和皮脂腺丰富的前额,鼻翼等处。
③老年人常在内眦部有球结膜下脂肪积聚而出现黄染,细心观察可见球结膜凹凸不平,血清胆红素不高,皮肤也无黄染现象。
因此,对两者的鉴别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在治疗上,中医依黄帝《内经。
五脏别论篇》“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后世医家又有六腑以通为用之说,故阻黄的治疗多以疏、清、通为原则,通过辨证对原因不同的证型分别施以:茵虎合剂(清热利湿、利胆导滞),牛黄五花散(清热凉血、利胆解毒),茵陈术附汤(温中化湿、健脾利胆),隔下逐瘀汤(活血化瘀、化痰退黄)等治疗,“阻塞性黄疸”是湿、瘀为患,因此去湿利小便、通腑化瘀则成为其重要治法。
阻塞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
无 穷大 值 , E 6 ~2 0 , O 8 2m, 阵 2 6×l2 层 厚 T l O 5 msF V 3 ~4 c 矩 5 9, 3 Om , 间 隔O m, 收 器带 宽3 .5 回波 链长 度 2 , 励 次 数 .c 层 c 接 12 , 5激 (E 为4 , 规使用脂肪抑制技术 , N X) 次 常 扫描 时 『3 n 2 。 日 mi5 s 扫描 完 ]
【 键 词 】 超 C 磁 共振 胰胆 管成像 阻 塞性 黄痘 关 B T
t 图 分 类 号 】R 7 4 R 4 . 中 6 . ; 4 5 2 5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0 4 ( 0 10 () 0 6 - 2 文 4 7 22 1 )9a- 1 2 0 6
me h d. to
[ e W o d ]U t a o n T; C O s r c i e j u d c K y r s lr s u d MR P; b tu tv a n ie l C
阻 塞性 黄疸 (b tu t e ju d c , J是 由于 肝 内 毛 细 胆 管 、 o sr ci a n ie o ) v 小胆 管 、 胆 管 或 胆 总 管 管 腔 狭 窄 或 阻 塞 所 致 的 胆 汁 通 过 障 碍 性 肝
疾病 , 临 床上常见的一 种征象 。 是 目前 诊 断 阻 塞 性 黄 疸 的 常 用 检 查 方法 包括 B 、 旋 C I 超 螺 T ̄MRC 等 。 声 检 查 具 有 价 格 低 廉 、 J P 超 重 复性 好 、 作 简 便 、 辐射 、 多 视 角 观 察 等 优 点 , 被 临 床 作 为 操 无 可 常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吴志勇;张斌
【期刊名称】《腹部外科》
【年(卷),期】2009(022)006
【摘要】@@ 临床上造成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包括:胆管结石,胆管炎症,胆管肿瘤,胆管蛔虫症,胰腺炎,胰头癌,壶腹癌,十二直肠乳头癌,先天性异常等.根据部位不同分为:肝内胆管梗阻,肝门胆管梗阻,胆总管梗阻(胰上段、胰腺段),壶腹部梗阻等.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如胆汁淤滞型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药物性肝炎等)是肝内胆小管的弥漫性病变所致,即肝内梗阻性黄疸而无明显肝外胆管阻塞,临床上称为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属内科梗阻性黄疸,仅占梗阻性黄疸的2 %~3 %,不宜手术.
【总页数】3页(P327-329)
【作者】吴志勇;张斌
【作者单位】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和CT诊断的影像学比较 [J], 龙湘党;赵康
2.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超声显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J], 张晓林
3.梗阻性黄疸的Bus诊断及与CT,ERCP诊断方法的比较分析 [J], 高磊;白锦
4.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病因及处理原则 [J],
董蒨
5.肝内胆汁淤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J], 邹刚;袁光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阻塞性黄疸有什么症状及诊断(专业文档)
阻塞性黄疸有什么症状及诊断(专业文档)阻塞性黄疸有什么症状及诊断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前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
后者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
30岁以下以肝细胞性黄疸为多见,而中年(40岁以上)有右上腹绞痛或黄疸史者多见为CBD结石阻塞性黄疸或肿瘤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进行性加重或有明显波动者应考虑到肝内外梗阻。
阻塞性黄疸尤其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多见皮肤瘙痒,而肝细胞性则较少见。
肝外阻塞性黄疸较深,体检时可发现肝脏肿大。
阻塞性黄疸肝内梗阻一般少见171umol/L,阻塞性黄疸肝外梗阻可达256.2-513umol/L,且少有波动。
阻塞性黄疸AKP:肝外梗阻或高较明显,恶性梗阻更为明显。
阻塞性黄疸ALT:梗阻性一般<5000U,而肝细胞性多5000U。
阻塞性黄疸严重时粪胆原排出明显减少。
粪便可呈陶土色。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一)、诊断要点对于肝癌诊断已明确的患者,本病的诊断不难,肝癌患者出现皮肤、巩膜、小便黄染,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或未见皮肤、巩膜、小便黄染,仅有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即可诊断。
血中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尿胆红素阳性,见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色,为阻塞性黄疸。
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以结合性胆红素为主,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二)、鉴别诊断对于肝癌诊断尚未明确,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困难。
须与胆管癌。
胰头癌及十二指肠壶腹肿瘤鉴别,肝癌的黄疸常有肝炎肝硬化病史,出现于肝癌晚期,伴有右上腹胀痛,多有血AFP浓度升高。
而胆管癌、胰头癌及十二指肠壶腹肿瘤多无肝炎、肝硬化病史,仅以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为首发症状,血AFP浓度多正常,腹部B超、CT、MRI、PTC(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核素胆系造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以上疾病的鉴别。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首次病程记录关于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书写
1.胰头癌: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缓慢起病,黄疸常为慢性进行性加重,上腹疼常为首发,呈持续性且向肩背部放射,进餐后更加重。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小便色深,大便色淡或灰白陶土色。
查体可触及肿大胆囊。
B超及CT可发现胰头部有占位性病变。
2.壶腹周围癌:缓慢起病,黄疸出现较早,进行性加重,由于肿瘤发生溃疡,梗阻可部分缓解,黄疸为渐进加深,自觉食欲不振、消瘦,但不如胰头癌明显。
腹痛不明显或仅有上腹部不适。
有淤胆性肝硬化时常可触及肿大胆囊,粪隐血呈阳性。
B超、CT、ERCP有助于诊断。
3.胆管结石:多见于女性。
起病急,有反复发作剑突下、右上腹痛史,多为绞痛,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放射,腹痛发作时有恶心、呕吐、寒战、高热等症状,以后出现黄疸多呈间歇性及波动性,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可有腹膜刺激症状。
WBC升高,B超、MRCP、ERCP、PTC有助于诊断。
4.胆管癌:多发于50-70岁,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上、中、下段胆管癌。
中、下段胆管癌可早期出现黄疸,上段胆管癌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黄疸出现早晚亦不同。
黄疸一旦出现则进行性加深,不会缓解。
半数病人有皮肤瘙痒及体重减轻,中、下段癌一般有胆囊肿大。
B超、ERCP、CT及MRCP有助于诊断。
5.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多在2岁以前发病,亦可在成人时始出现,典型腹痛、腹部包块、黄疸三联症,黄疸为间歇性发作,常伴有急性胆管炎症状。
平时有右上腹不适,发作时有明显腹痛。
B超、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诊断。
6.原发硬化性胆管炎:一种进行性胆管炎性闭塞性疾病,多见于30-40岁,临床表现为慢性梗阻性黄疸,黄疸初期间歇性加重,后期可持续性逐渐加重,伴瘙痒及间歇性右上腹隐痛,伴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常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常死于肝衰竭。
B超不能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而显示胆管壁增厚、弥散性管腔狭窄,或间断性多处狭窄。
最终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ERCP、MRCP 有助诊断。
7.肝癌: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都可有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并有进行性肝肿大及明显肝硬度增加,而胆囊不肿大。
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黄疸是血中胆红素含量升高,组织被染成黄色,从而巩膜、皮肤和体液出现黄染。
黄疸主要见于肝胆系统疾病,亦可见于其他引起胆经素疾病。
根据其发生机理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他们在鉴别诊断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是临床研究的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虽发展了如逆行胰胆管、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等介入性检查方法,然而由于不可避免地给病人带来一定的损伤和痛苦,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超声诊断仍然是黄疸性疾病的最重要的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一、解剖概要胆道是指肝脏排泌的胆汁输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
胆道系统的超声显像可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管以肝门为界,分为肝内及肝外两部分。
肝内部分由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以及逐渐汇合而成的左右肝管组成;肝外部分由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组成。
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3~~4厘米,前后径约3厘米,胆囊颈位于肝门右端作"S"关扭转,先向前上方弯曲,继而转向下方与胆囊管相接,胆囊管长约4~5厘米,内径0.2~0.3厘米。
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哈氏囊,胆石常嵌顿其内,是超声探测须注意的部位。
肝总管:长约3~4厘米直径约0.4~0.6厘米胆总管:长约4~8厘米直径约0.6~0.8厘米二、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表现:胆道系统显示扩张,是超声诊断黄疸的根据。
(一) 肝内胆管扩张1、肝内胆管内径>3mm,或大于肝门静脉支的1/3。
2、中度胆管扩张的特征与伴行的门静脉支形成"平等管征"。
3、重度扩张时,门静脉支受压而显示不清。
胆管极度扩张则呈"树叉状"或"放射状"、"丛状"向肝门部汇集。
4、扩张的肝内胆管,其后方回声增强,管壁不规则,管道多叉,边缘串珠状突起,可一直延伸到肝实质周边。
三、阻塞性黄疸的部位诊断:超声检查阻塞性黄疸病人应请注意下列指征:(1)肝内胆管有无扩张;(2)左右肝胆管有无扩张和连通;(3)肝外胆管有无扩张,肝门部有无"双筒猎枪"征;(4)胆囊有无肿大和其他改变;(5)主胰管有无扩张。
脂蛋白X
阴性「临床意义」Lp-X是阻塞性黄疸时血清中可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部分,故又称为阻塞性脂蛋白。
有学者认为胆汁中卵磷脂是与Lp-X产生有关。
阻塞性与非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肝内、外胆汁淤积性黄疸绝大部分甚至全部Lp-X阳性,而非胆汁淤积性黄疸很少阳性(仅3%)。
在鉴别该两类黄疸性质上,Lp-X的价值超越其他所有生化指标。
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而Lp-X阴性,基本上可除外阻塞性黄疸。
只有当Lp-X 阳性方为手术探查的指征。
肝内与肝外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肝外阻塞性黄疸,尤其肿瘤引起者Lp-X多在3g/L以上且随阻塞性的加剧往往持续上升;而肝内阻塞性黄疸多在2g/L以下并在病和中有渐低之趋势。
这种浓度差别有助于鉴别诊断。
若再增测LCAT活性,其鉴别的可靠性将增加。
观察胆汁淤积性黄疸病性,若血清胆红质上升,Lp-X急剧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黄疸是血中胆红素含量升高,组织被染成黄色,从而巩膜、皮肤和体液出现黄染。
黄疸主要见于肝胆系统疾病,亦可见于其他引起胆经素疾病。
根据其发生机理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他们在鉴别诊断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是临床研究的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虽发展了如逆行胰胆管、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等介入性检查方法,然而由于不可避免地给病人带来一定的损伤和痛苦,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超声诊断仍然是黄疸性疾病的最重要的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一、解剖概要
胆道是指肝脏排泌的胆汁输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
胆道系统的超声显像可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管以肝门为界,分为肝内及肝外两部分。
肝内部分由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以及逐渐汇合而成的左右肝管组成;肝外部分由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组成。
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3~~4厘米,前后径约3厘米,胆囊颈位于肝门右端作"S"关扭转,先向前上方弯曲,继而转向下方与胆囊管相接,胆囊管长约4~5厘米,内径0.2~0.3厘米。
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哈氏囊,胆石常嵌顿其内,是超声探测须注意的部位。
肝总管:长约3~4厘米直径约0.4~0.6厘米
胆总管:长约4~8厘米直径约0.6~0.8厘米
二、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表现:
胆道系统显示扩张,是超声诊断黄疸的根据。
(一) 肝内胆管扩张
1、肝内胆管内径>3mm,或大于肝门静脉支的1/3。
2、中度胆管扩张的特征与伴行的门静脉支形成"平等管征"。
3、重度扩张时,门静脉支受压而显示不清。
胆管极度扩张则呈"树叉状"或"放射状"、"丛状"向肝门部汇集。
4、扩张的肝内胆管,其后方回声增强,管壁不规则,管道多叉,边缘串珠状突起,可一直延伸到肝实质周边。
三、阻塞性黄疸的部位诊断:
超声检查阻塞性黄疸病人应请注意下列指征:
(1)肝内胆管有无扩张;(2)左右肝胆管有无扩张和连通;(3)肝外胆管有无扩张,肝门部有无"双筒猎枪"征;(4)胆囊有无肿大和其他改变;(5)主胰管有无扩张。
根据声像图判断梗阻所在部位的要点
1、胆总管扩张提示胆道下端权阻,如胰上段胆管胰脉段胆管及壶腹部梗阻。
2、肝外胆管正常或不显示,而肝内胆管扩张,提示:肝门部梗阻。
3、仅一侧肝内胆管扩张,提示左、右肝管部梗阻。
4、仅有胆囊肿大,肝内、肝外胆管均正常者,提示胆囊管阻塞或胆囊本身的病变。
5、多数情况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态是一致的,胆囊肿大,则提示其下端梗阻,如胆囊不大提示:其上端发生梗阻。
6、胆总管和胰管均扩张 ......
胆道系统阻塞时,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而使胆红素返流到血液引起的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
梗阻部位可在肝内或肝外,有完全性梗阻和不完全性梗阻。
常见的病因有毛细胆管型肝炎,胆石症、肝癌、胆管癌、胰癌、胆道蛔虫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