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卫生事业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一个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水平的改善。当前,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国家政治稳定,经济逐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整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卫生事业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事业,其发展和改革终将影响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回顾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历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严峻挑战,结合当前国家对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有利形势,阐述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年到1979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医治战争创伤,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通过充分发挥动员能力强、组织水平高的优势,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集中财力建设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构建起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体系不断加强,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推广预防接种,普及新法接种等取得重大进展。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建立了符合当时国情国力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有效地缓解职工及其家属患病的经济负担。传统医药学的地位得到确定,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学得到恢复、继承和发展。1965年,毛泽东同志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大批城市医务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防病治病服务。到70年代末,全国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国家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卫生机构实行全额拨款,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包工资并核发发展经费”,对集体所有制卫生机构实行“民办公助”、“社办公助”;医疗机构实行低收费政策,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同时,实行严格的药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管理,对药厂给与政策性补贴,使药品价格维持在微利水平。这一时期的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综合管理,医疗服务、公费医疗、合作医疗、卫生防疫、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国境卫生等均由卫生部门实行统一管理。
(二)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家相继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势发展卫生事业的方针,鼓励社会办医、私人开业和中外合资合作兴办医疗机构;鼓励医疗机构创收,逐步放开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允许医疗机构按成本收费,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行定价;政府逐步放权,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活力;实行灵活的收支分配政策,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人员、病床数以及医疗设备、技术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从1994年开始,探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卫生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提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要求卫生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先后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药品生产流通和定价管理。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加快农村卫生发展。2003年抗击非典之后,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制定农村卫生发展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多次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主要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目前提高到71.8岁;婴儿死亡率,建国初为200‰,目前下降到2005年的19.0‰;孕产妇死亡率,建国初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2005年的47.7/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目前全国现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达到30万个。2006年,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343万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达2.49张。卫生人员总数549万人,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52人、执业(助理)医师1.53人、注册护士
1.08人。此外,至2005年底,还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2万人。一个遍及城乡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起来,药品的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民众的医疗卫生需要。
3.初步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目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约有1.3亿人,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约有5000万人。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开展了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愿参加筹资、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参加试点的农民人数达4.06亿人。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上世纪50年代,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居于全国人口死因中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下降到第九位,并在发展中国家率先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等重大传染病。我国虽然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但多年来成功地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2003年战胜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近两年又成功地控制禽流感向人类的传播。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历来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中国历史上形成的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传统生育模式已经改变,实现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国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到90%,住院分娩率达到83%。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00‰下降到2005年的19.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50-300‰下降到2005年的22.5‰。
(二)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20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估计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血吸虫病患者约有85万人。在不少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妇女孕产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人间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又加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2.6%,因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列在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全国现有精神障碍者约1600万人,患病率达13.47‰。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健全,重大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不完善,卫生部门敏感性不强,应急救治能力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