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现象学视域中的技术沉思——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从追问技术本质到探寻人类救赎之道——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思想新解
从追问技术本质到探寻人类救赎之道——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思想新解王伯鲁;宋洁【摘要】在学术生涯后期,海德格尔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技术问题上.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他追问出技术的本质——解蔽,而现代技术的解蔽具有促逼之特征,进而形成了现代技术的特有本质——座架.在此本质下,人的显现方式被遮蔽了,被现代技术促逼的人类趋于单向度化,自身的无限可能性被技术剪裁、挤压,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险.海德格尔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是向着被遗忘的人的无限可能性展开的,他力图找回人的多样性,并借由“允诺”一词,道出人是自然的守护者,赋予人最高的尊严.海德格尔的追问凸显出在技术时代回归哲学与人文的必要性,对于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8(026)008【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海德格尔;追问;技术;人的救赎【作者】王伯鲁;宋洁【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31现代社会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促使海德格尔在探寻“存在”的道路上,将反思的焦点转向了“现代性”问题。
早在1938年所写的《世界图像时代》一文中,他就开始深入探究现代科技问题。
到1953年撰写《技术的追问》时,他已经系统性地对现代技术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了全面反思。
海德格尔用“此在”来强调人的存在,“此在不是现成摆在那里的东西。
无论把此在描述为什么东西,总穷尽不了他的存在”[1]56。
作为一个强烈的人道主义者,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是为了使人类摆脱现代技术的算计性思考方式,建立人与技术的自由关系,进而展开人类本性中的无限可能性。
海德格尔追问现代技术的思想极其深刻,对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尤其是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它像一颗子弹直穿现代社会的胸膛,让自笛卡儿以来一直处于主体地位的人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正是由于作为“现象”的技术蔽而不显,使得通常关于技术的诸多议论远离技术的本质,对技术的本质视而不见。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就在于使技术这种“现象”澄明起来。
技术作为“现象”的深藏不露,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近代,这个通过科技的繁荣而使形而上学极度发达的时代,技术正是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在起作用。
“技术这个名称本质上应被理解成‘完成了的形而上学’”正是“形而上学的完成”这个维度规定了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走向。
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质疑技术中立论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超越存在者的层面,直追存在本身。
如果他真的把运思的焦点对准了“技术”,那么,技术就不是在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技术,技术就一定承担着让存在者的存在得以开显的决定性角色,也就是说,技术必定要作为真理发生的方式,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就是开显。
通常人们都说,技术是今天最显著的现象,因为我们在这儿那儿到处都碰到技术的东西,技术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空间。
然而,这里说的“现象”绝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
在这个技术支配一切的时代,技术的本质作为一种“现象”反而可能是最不显著的。
在时下关于技术的众多谈论甚至争论中,人们关于技术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海德格尔称为流俗的技术概念:它把技术看成是工具,看成是人的行为。
由于共同的禀承这种工具论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观,海德格尔称那些表面上对立的双方——盲目的推动技术者和无助的反抗技术者——始终是一回事。
说他们是一回事并不是说他们持有相同的观点,也不只是说他们有着某种共同“语言”,而是说,他们对于他们共同持有的技术观完全缺乏反思,特别是,在他们双方或多或少持有的技术中立的看法中,这种反思被完全消解和完全放弃了。
人们为何会持有技术中立观,以及为何会放弃对工具论和人类学的技术观的反思呢?因为它们是正确的。
在我们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技术的东西中,哪一样都是人们为着某种用途和目的而制造的工具,无论这些工具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
德国哲学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的解读余在海/文提 要:《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所做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中,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并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果:11技术本质上并不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因素,也不仅仅是人所制作的合乎目的的手段。
相反,它是一种解蔽方式。
21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特征。
座架以及由之产生的进步强制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
在座架这个吞噬一切的卡律布迪斯漩涡中,一切存在者都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而沦为单纯的持存物,甚至连人自身也被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不是人摆弄座架,而是座架摆弄人。
31座架是形而上学的最后形态,是存在之天命的最后形态。
因此,只有凭借思之先导性护送,我们才能在对技术之本质的领会中开启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克服作为人类世界栖留的唯一尺度的技术-科学工业之特性。
关键词:技术之本质;解蔽;座架;进步强制;资本与技术中图分类号:B516154 文献标识码:A《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最大教室里所做的演讲。
据萨弗兰斯基的记载,这也许是二战后海德格尔最为成功的讲演。
当他用“追问是思之虔诚”来结束演讲时,回应他的不是肃穆静默,而是全场起立与掌声。
人们把海德格尔的登台看做西洋美声咏叹调的演唱。
①这场演讲之所以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在根基上与此种追问的双重性质有关。
首先,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
在他看来,技术既不・351・①参见[德]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5-526页。
是某种合乎目的的手段,也不是某种中性的东西。
相反,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解蔽方式。
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现代技术以“座架”(D as Gestell )②的方式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
其次,对海德格尔来说,此种追问并不是一种以对技术的认识为目标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致力于认识所谓“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学问题。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4500字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4500字摘要: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本质居于集置之中。
在促逼下,人及周围事物成为持存物,遮蔽本身存在。
贯通并且统治着现代技术的解蔽具有促逼意义上的摆置之特征,人无意识的疯狂的摆置将人与世界都置于危险之中。
最终他在艺术领域范围内,把人从物欲横流中解脱出来回归本真的自然生活方式之中。
毕业?关键词:解蔽;促逼;订造;持存;集置?海德格尔追问技术,并且剖析一种与技术的自由关系。
他认为当这种关系把我们的此在向技术之本质开启出来时,就是自由的。
他的追问从对传统技术观的批评开始,在他看来,技术体现在人和人所置身其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规定中。
他用晦涩的语言,对技术的本质做了严谨的追问,认为技术的本质居于集置中,在促逼下,人及周围事物成为持存物,遮蔽本身存在。
最终在艺术的领域找到了解决危机的方法。
?一、对传统中性技术观的批判?海德格尔提出“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1]的观点。
例如:树,如果我们要寻求它的本质,便会发现贯穿并且支配着树的东西,本身并不是树。
我们不会说有绿色的叶子,笔直的茎杆……,却会说它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树根深入土壤内部吸取养分……。
如此一来,树的本质已经脱离原来称其为树的东西。
?他以同样的逻辑提出“技术之本质也完全不是什么技术因素”[2]的观点。
我们只有去表象和追逐技术因素找出或者回避这种技术因素,才能不会经验到我们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
无论我们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都会不情愿的束缚于技术。
倘若认为技术是中性的,便只能听任它的摆布,同时也使我们对技术之本质茫然无知。
?传统技术观有两种:一种认为技术是合目的的手段;另一种认为技术是人的行为。
因为设定目的,创造和利用合目的的手段,就是人的行为。
技术包含对器具和机械等的制作和利用,包含技术为之工作的各种需要和目的,因此可以被叫做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他认为关于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却不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于是得出“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3]。
解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那么何为工具性呢?海德格尔 首先就从这一点入手开始 了他 这就对 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 自然物质的存在不 的追问之 路。他首先区分 了正确和真实的不同,之后又对技 再仅仅是简单的作为某种存在物而是在技术 的支配下被摆置 术的工具性做 出了一个相对正确 的定义 : “ 一个工具乃是人们 和订造 着的东西。如莱茵河上的水 力发 电站 ,伴随着涡轮机 借以对某物产生作用、 从而获得某物 的那个东西” 。然而在生 的创造与使用 , 水利发 电厂被摆 置到莱茵河上, 莱茵河也因此 活中,引起某一现象的东西通 常被 我们称之 为原 因。这种东 失去了它原本作 为 自然风 景的意义 ,被订造成了一个水压的 西可 以是某一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一种手段或工具 。从这 供应者。在 这个过程 中,现代技术似乎使原本被遮蔽 了的 自 个角度来说 ,技术的应用 过程 就是 一个 因果关系起支配作用 然物质 的能量被开发 出来 ,但 同时这个被开发的 自然物质也 的过程 。关于原因的学说,最 为著 名的应属 古希腊哲学家亚 因此发 生了改变 , 他们 由原本 的 自然对象变成了一个持存物 。 里士 多德的四因说, 即质料 因、 形式因、 目的因、 效果 因。其中 所谓持存是指某 一事物被 订造 后的特有状态 。 海德格尔引用
一
中, 这 四种不 同的招致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他们的共同作 摆 置和订造 的主体必然是人 。很显然这种观 点是建立在主客 用下将某物带入 到显现之 中。即使某种不在场或是原本不存 二分体 的思维模式之上的 。与其不 同,海德格尔的技术观是 在的东西进入 到在场而得 以出现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招致 建立在现象学意义上的 。他认为人虽然 不是作为一个纯粹的
效果 因以决定性的方式规 定着其它 因果性 。至此我们可 以看 持存一词主要是为了标示那种被促逼的一切东西的在场方式。
浅思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浅思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牛利利【摘要】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对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本质进行了沉思,他将技术思考为一种解蔽方式,因此,技术属于真理领域.现代技术的本质则是一种促逼着的解蔽,也就是集置.在集置起支配作用的现代,人类处于一种极大的危险中.技术的危险和救渡都来源于技术的本质,只有对危险进行沉思,救渡才会显露出来.【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4)005【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解蔽;集置;真理【作者】牛利利【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愈来愈成为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
称它有“魔力”,是因为一方面它以它巨大的物质力量改变了世界,让身处其中的人尽享物质的便利。
一方面,技术也和人的异化相联系,让人在欣喜中惶惑,胯下的飞奔的骏马如果脱缰又该如何。
既依恋又从内心深处觉得恐惧,这就是魔力。
“技术”一词在海德格尔的思想领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在他关于技术现象的名篇《技术的追问》中看看他给出的回答。
“科学”与“技术”这两个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经常连用,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让世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技术力量究其根本是科学原理的应用和集成,技术是科学的外化。
按照这一思路,关于技术的追问便可以归置到关于科学的思考中去,将它作为关于科学沉思的一道课后习题。
“科学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
按照地位而论,同样重要的现象是机械技术。
”①海德格尔如是说。
在海德格尔这里,关于技术现象的思考是独立的,它在地位上和科学现象的思考是等同的。
科学,显然不是技术的本质之源。
相反,是技术要求着科学。
海德格尔在发问之初便将技术现象和科学现象相独立起来,追寻技术之为技术的本质之源。
一、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属于真理领域那么技术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的方式②。
技术又何以是解蔽呢?海德格尔首先分析了银盘的生产。
现代技术的危险——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现代技术的危险——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摘要: 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社会问题等技术的负面影响人们已多有关注,然而这些却并非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来自技术的真正危险。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占统治地位才是人类最高意义上的危险, 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
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不断促逼人和自然,人和自然都成为持存物。
对现代技术应采取泰然任之的态度,并通过在追随沉思的道路上诗意地栖居来获得拯救。
不管承认与否,今天的人类已经深深地依赖于各种技术,从生到死,从物质需要到精神享受, 从国家到人个, 从生产到生活, 一切的一氏,人们把未来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寄托在技术身上。
然而,诸如核泄漏、电脑系统瘫痪、疯牛病爆发、臭氧层空洞和生态环境恶化之类的坏消息总会让人们不时受到打击。
技术仿佛能让人上天堂, 也能让人下地狱。
于是,悲观主义者宣称技术是潘多拉的魔盒,乐观主义者坚信这是由于技术还不够发达, 而大多数人比较愿意将技术比喻为一把双刃剑,相信只要剑柄掌握在善良、智慧而又正义的人手中,宝剑就会降妖除魔而不是助纣为虐。
可惜的是, 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有揭示出人类所面临的来自技术的真正危险。
把存在当作沉思主题的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本质及其危险作出了独特的解说, 这一解说表面上生涩怪僻, 实则深邃精微。
由这一解说我们不难看出, 对人类生存的最主要威胁, 其实并非出自突发的事件, 而是由缓慢、渐进、无法察觉的过程所形成的。
海德格尔现代技术是目的的手段和人的行动这个命题, 但这个命题并没有说出本质的东西。
这就好比我们说中国的山水画是由线条和墨块构成的!一样,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它根本无法揭示出中国画的本质。
正确的并不就是真实的。
海德格尔认为, “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中, 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
”显然, 在海德格尔看来, 技术不单纯是实现目的的工具或手段,而是本身参与到自然、现实和世界的构造和建立中, 构成了维持现代人与其置身的世界的关系类型。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摘要]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求追究技术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需要改善,至少需要去缓和和弥补现存的实际情况。
海德格尔的《技术的追问》从传统的观念出发,又不囿于传统,从批判中使自己的技术本质是“架构”的观点更加明晰。
对技术及其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层的研究,分析了现代技术时代无所不在的危险,但又孕育着解救的可能性,为我们提供了克服技术异化并寻求到本真的思路。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解蔽座架现代技术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思想触及到了时代的恐惧。
这就是当今世界面临着技术占统治地位的困境,众所周知,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 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 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技术作为一股强大的统治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人们一方面从技术发展中受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人类心灵的异化也由此产生。
因此技术的胜利并不能阻挡人对于技术的批判性的反省。
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批评,对于形成当代西方的技术观,以及西方环境保护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的解析对传统技术观念的批评, 成为海德格尔发挥自己独特思想的逻辑前提。
海德格尔把传统的技术观念称之为“流行观念”。
他的最重要的要求总是把“流行观念”看作不足以了解新技术时代的本质。
甚至于他自己对技术的规定正是靠驳斥“流行观念”才真正变得清楚。
在海德格尔看来“关于技术固然写出很多的东西,却被思考的很少”。
【1】海德格尔指出了“流行观念”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流行观念无非是两种, 技术是目的和人的行为。
对技术的流行观念可以称作工具性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海德格尔在驳斥这个规定时并不是说这些观念不正确, 海德格尔认为,正如“诗歌是词汇的堆积”一样, 但这种解释不过是对事实进行了一种大白话式的陈述,没有准确揭示技术的本质,而且妨碍了人们对于技术本质的真正的理解。
“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 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 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
对《技术的追问》的艺术及心理学角度追问-精选资料
对《技术的追问》的艺术及心理学角度追问一、马丁?海德格尔其人像库恩及其他社会建构者一样,笔者也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社会事业和活动,同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科学家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这个观点在哲学家身上同样适用;加之笔者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任何一个心理学家的学术成就都是建立在他独特的出生、成长、教育背景之下的。
(一)成长经历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生于德国南部的乡村小镇――梅斯基尔希。
他的父亲是个箍桶匠,同时兼任该镇一个天主教堂的司事,他母亲也是天主教徒。
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早年与天主教密切相关[1]。
1903年,14岁的他在康斯坦茨一所天主教寄宿中学读书,三年后,转到弗莱堡的大主教圣?乔治中学。
当时他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兴趣,这本书向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存在方面的问题。
正是这本书致使海德格尔终身对存在的意义问题感兴趣,并把这种追问与现象学方法联系起来[1]。
1909年,海德格尔放弃了神学,转入哲学系,同时修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此时他接触到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他在《关于思想之事》中这样回忆:“胡塞尔这本著作对我的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此后许多年中我经常不断地反复阅读。
”[1]1913年,海德格尔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胡塞尔的助教。
192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存在与时间》,并被授予正教授职称[1]。
1933年,纳粹上台,海德格尔加入纳粹党,当上了弗莱堡大学的校长。
后他因与纳粹的牵连被禁止授课。
1951―1958年,海德格尔作为退休教授开设了一些课程。
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去世,按照他生前的愿望葬于故乡梅斯基尔希[1]。
(二)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形成当海德格尔年少时,他以神学为媒介触及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存在这个传统概念可追朔到柏拉图时代。
这个早期接触奠定了《存在与时间》的基础。
海德格尔后现代科学技术观之追问
海德格尔后现代科学技术观之追问[摘要]海德格尔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通过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的批判来追问现代科学观与技术观,从而揭示出现代科学最主要的“研究”本质以及现代技术之本质的“座架”特性。
其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我们解决因科技所引起的诸种社会问题是大有启发的。
[关键词]海德格尔;科学观;技术观;终极关怀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是当今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作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研究领域广泛,著作颇丰。
他把哲学所关注的中心从自然转向人本身,认为全部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人的存在,因此,人的自由解放乃哲学之神圣使命。
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和渊博的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人文科学修养加上那种非自然科学化的现象学独特的眼光,使他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在《存在与时间》《尼采》《物的追问》《世界图象的时代》《科学与思考》等文著里,海德格尔就科学与技术问题作了许多精辟论述,特别是后期的海德格尔对技术的研究更为系统完整,树起了人文主义领域探讨技术哲学的一面光辉旗帜。
他以人本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反对科学主义,反对科学主义在我们这个时代所享受的优越地位,对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对人的统治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浪漫主义情怀展现了存在主义大师的深邃思想以及关注人类命运的大家风范。
海德格尔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哲学家,他说:“种种科学都是人的活动,因而都具有人的存在方式。
……科学研究并不是人这种存在者的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其最切近的可能的存在方式。
”[1](P14)可见,海德格尔是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理解科学的。
既然各种科学都是人的活动,因此,各种科学都是此在的生存方式。
由于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和存在者整体的问题,对存在者的理解和对真理的阐释乃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我们沉思现代科学的本质,旨在从中认识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作者:刘瑾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9期摘要: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与他对“存在”问题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道出了现代技术的“集置”本质、形而上学的思想根源及现代技术所导致的人类与现代科学受控于“单向度”的技术意志危机。
他认为追问构筑思之道路,思之道路即语言之路,人类应通过“思”与“诗”的对话拯救技术带来的种种危机,探求人类进入“诗意的栖居”的出路。
其独特而深刻的技术批判思想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技术哲学思想对“存在”与“此在”问题的思考贯穿了海德格尔的一生,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从技术问题上关注“存在”和“此在”,技术哲学思想被认为是他哲学思想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
在海德格尔全集中,虽然涉及技术的篇幅很多,但直接以“技术”为题,只有他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所做的演讲《技术的追问》一文。
他怀着对人类生存与未来命运的极度关切,通过追问技术,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技术的本质;洞察和分析了技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响;并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了技术时代解救人类的生存之道。
一、现代技术的本质、思想根源及其导致的危机(一)现代技术的本质二十世纪以来,技术的迅猛发展展现出了空前的魅力。
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无不紧紧依附技术,技术使世界褪去了的“神魅化”外衣,呈现出“世俗化”状态。
在海德格尔看来,更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正是由于作为“现象”的技术蔽而不显,使得通常意义下的关于技术的诸多讨论远离了技术的本质。
技术究竟是什么,怎样对待技术等问题都是需要重新认真思考的。
他认为,更是一种真理或展现,“技术不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
技术乃是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无蔽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
”[1]技术的原初含义在于“揭去遮蔽,让存在者显现出来”。
在他看来,现代技术的揭示已不仅仅是让存在者自动显现出来,而是通过“促逼”的方式对自然进行掠夺和压迫。
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追问
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追问舒红跃【摘要】Heidegger’s theory of technology has an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oday’s technology philosophy field. However, Heidegger’s evaluation of ( modern) technology is negativ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e first,Heidegger’s phi-losophy is an Existence Philosophy, not a Technology Philosophy. He has various prejudic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to technology. The second, by using all kinds of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 we can walk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Heidegger’s type of technology.%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在当今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评价是否定性的。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进行追问:第一,海德格尔哲学是存在哲学而非技术哲学,他对技术有着各种偏见和误解;第二,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象学运动之内和之外的各种资源来走出海德格尔式的技术迷思。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技术哲学;追问【作者】舒红跃【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2不管是在欧洲大陆,还是在英美或其他国家,把技术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哲学家寥寥无几,海德格尔则是其中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e iato f Te hnoog nd r Ho io o r n utc Phe me i y dt in o c l y u e rz n f He me e i no noog
— —
Hed g e S I qurn fTe h oo y i e g r’ n ii g o c n l g
… …
一
回荡 于 我 们 所谓 的解 蔽 中。 …… 罗 马 人 以 ‘ 理 ’ 真 词译 之 。 ‘ 页 ’ 第3 ’ o
揭 示技 术 的 真实 本 质 ,因 为它 只 回答 了技 术 “ 什 是 么”,而没 有讲技 术之 “ 如何 ” 显 现 、出场 。 “ 对于技术的正确的工具性规定还没有向我们显 明技术 的本 质 。 为 了获 得 技 术 之 本 质 ,或 者 至少 是
达到技术之本质的近处 ,我们必须通过正确 的东西 来寻找真实 的东西。 _( 为了从正确的观念着 ”2 第 9 J 手进而 达 到真实 ,必 须 阐明 “ 具 ” 这一 概 念 ,工 工 具就是手段 ,而手段之为手段 ,是通过它所作用 的 东 西 ,是 由于我 们 由之 而 能 获得 的东 西 ,这 就 导 向 了因果性 问题 ,技术成 了因果关系 中原 因的方面。 可是原因的本意是什么 呢?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四因 说 ,它们是 :cuam ti i 质料 因) as f - as a rl eas( 、cua o r m l 形 式 因 ) as fc n ( ai s( 、cuae i s 动力 因 ) 和 cua i fe as i l 目的 因) f ai ( n s 。人 们 一 向把 原 因看 成 是 导 向某 种 结 果 的东西 ,只有 动 力 因才 是标 准 的原 因 ,而 目的 因则是 结果 方 面 的 东 西 ,它 显然 不是 原 因 ,这种 理 解是不符合古希腊人 思想 的。在古希腊 ,因果性与 作 用 ( i e 和 造 成 ( e i e ) 毫 无 关 系。 wr n) k bwr n k OTO cuas tt L, asl ,原 因 )意味 着 招 致 ( eshle )  ̄( i vr udn , c “ 四原因乃是本 身共 属一体 的招 致方式 ” ] 。 [‘ ’ 第 “ 四种招致方式把某物带人显现中。它们使某物进入 在场而出现 。它们把某物释放到在场 中,并 因而使 之起动 ,也即使之进入其完成了的到达之 中。招致 具 有这 种进 入 到达 的起 动 的 特征 。在 这种 起 动 的意 义 上 ,招 致 就 是 引 发 。 [ 页 例 如 ,在 祭 杯 中 , ” 第 ] 银作为质料招致祭杯 ;形式担负其外观 ,使其不 同 于胸针或戒子 ;目的因使祭杯成 为礼器 ,祭杯属 于 寺 庙 和信 徒 ;最 后 ,动力 因— — 银 匠 ( ) 对 于上 人 述 三种 原 因仔 细考 虑 、将 它 们 结 合 在一 起 招 致 了祭 杯 。通过这 种 招致 ,祭杯 呈 现 出来 ,这种 招 致使 “ 尚未在 场 的东 西 在 场 ” ,这 种 生 产 ( oei) 意 义 pi s s 上 的招 致 在古 希 腊被 称 作 " tc ( 产 ) “ 总 r -r 生 r q ̄ o 。 对 是从不在场者向在场过渡和发生 的东西来说 ,每一 种 引 发 都 是 产 出” _(9页 引 发 的诸 方 式 ,即 四 。2第 ’“ 9 J 个原因 ,是 在产 出之范 围内起 作用 的。通 过产 出, 无论是 自 中生长的东西 ,还是手工业和艺术 中制 然 作 的东西 ,一概达乎其显露 了。……产出从遮蔽状 态而来进入无蔽状态 中而带 出。唯就遮蔽者入于无 蔽领域到来 而言 ,产 出才发生。这种到来基 于并且
束缚 着人和事物 ,同时它也是存在的天道 的显露 ;现代技 术的思 想根 源是 西方形而上 学的历 史;克服 现代技 术
统 治 的道 路 是 思 和 诗 ( 术 ) 艺 。
关键词 :海德格 尔;现象学 ;技 术沉思 ;解蔽;座 架;形而上学 ;诗 中图分类号 :B G 0 5: 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2 2— 10— 6 0 0— 65 2 1 )0 0 5 0
moe cnl y em s l m i n ob c ot (r) dr t h o g ,w ute t t n adg akt p e n e o a oh k o y r a . t
Ke r s Hed g e ; p e o n lg ; tc n l g dt t n; r v a ig;me a h sc ;p er y wo d : ie g r h n me oo y e h oo me i i y ao ee n l t p y is o t y
t c n l g n h u h h ttc n l g a a f rv a ig a d u fl i g t i g . Mo e v r Hed g e o sd r d t a e h oo a d t o g tt a e h o o w s a w y o e eln n no dn hn s y y r o e i e g r c n i e e h t fa a h s e c fmo e t c n lg ih b u d u e pe a d t ig d i as s h en Sd si y h — r me W t e e s n e o d m e h oo whc o n p p o l n n sa o Wa t eb ig’ e t .T e i s y h n tl n d o o i a o t fmo e n tc n lg s te hso fwe tr tp y is a d i w n o o e c me te d mi ai n o e l gc r o d r e h o o y i h itr o se n mea h sc , n f e wa tt v r o h o n t f l o y o
收稿 日期 :2 1 0 0 1— 5—1 。修回 日期:2 1 0 1 0 1— 8—0 7
护 。 ‘抛页从解 释学 现 象 学 的 视 域 沿 着 海 德 格 尔 ” 第 ( 下文 简称 为 “ 氏” 海 )技 术 沉 思之 路 探 寻技 术 的 本 质 、危险和人的 自由之澄明具有重大 的理论和现实 意义 。
U U n h Ha c un
(ntueo oicl cec n a n io , e i gN r a U i rt, e i g6 1 , hn ) Istt f li i eadLw adHs r N ia om l nv sy N ia 4 2 C i i P taS n ty jn ei jn 1 1 a
刘寒 春
( 内江师 范学院政 法与历史学院 ,四川 内江 6 1 1 ) 4 12
摘要 :当今世界正面临技术的 困扰 ,反 思技 术非常紧迫。海德格 尔在解释 学现 象学的视域 内对技 术现 象进 行 了 深刻思考 ,重新界定 了技术的本质。他认 为,技 术是一种 显现和 解蔽事 物的方式 ;现代技 术 的本质是座 架 ,它
g .Hed g e o sd r d tc n lg e p y u d rt e h r o fh r n ui h n me oo y Y i e g rc n ie e e h o o d e l n e h o z n o e me e t p e o n l g .He r d f e h s e c f y i c e e n d t e e s n e o i
刘寒 春 :解释学现象学视域 中的技术沉思——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11 5
工具是 人 的活 动 。“ 当我们 问技术 是什 么 时 ,我 们便 在追问技术 。尽人 皆知对 我们 的问题有 两种 回答 。 其一 日:技术是合 目的的工具。其一 日:技 术是人 的行为。这两个 对技术 的规定是一体 的。因为设定 目的 ,创 造 和 利 用 合 目的 的 工 具 ,就 是 人 的 行 为 。 因此 ,通 行 于世 的关 于 技 术 的观 念— — 即认 为 技 术 是 工 具 和 人 的行 为—— 可 以被 叫做 工 具 的 和人 类 学 的技 术规 定 。 …… 对技 术 的工 具 性 规 定甚 至是 非常正确 的,以至 于它对于 现代技 术 也还 是适 切 的 。 l 9贞流 行 的技 术 观 虽 是 正 确 的 ,但 并 没 有 ”2 第 5
22 第 期 o 年 2 ・
s de 。 i T 。
翟 。 。m m R。h 。
d i1.9 9 ji n 10 7 9 .0 20 . 3 o:0 3 6/.s .0 0— 65 2 1. 20 9 s
解释学现 象学视域中的技术沉思
— —
海德格 尔对技术 的追 问
随着现代技术 的迅猛发展 ,技术对人类生活的 各个 维度 与层 面正产生 着 E益深 远 的影 响 ,“ 术 的 l 技 铁蹄践踏着世界 ,它使各种 自然形态仅仅屈从于功 利的目的。人的活动和思想不是顺应诸什物的品格 , 而是 和它格 格 不 入 。他 不 是 为 自然 界 的各 种 力 量 和 创 造 物 提 供 庇 护 之 所 ,而 是 使 它 们 无 家 可 归。 …‘ ” 弟 抛 如何才能走 出现代技术 的迷误 ,是 亟 待深思的重要问题 。德 国著名哲学家马丁 ・ 海德格 尔 ( rnH iegr 89 17 ) 作 为 现 象 学 和 Mat edge,18 - 96 i 解释学的主要代表在 2 0世 纪 3 0年代初就开始运用 解释学现象学方法深入思考有关技术的一系列问题 , 这些思想 已成为西方环保思潮 的纲领 ,构成 了现代 生态 伦理 学 的基础 。“ 天 ,在公 众感 情和 令人 厌 恶 今 的政治活动中,生态学的忏悔和要求对 自然给予的 补偿 的 呼声 逐 日增 高 。而 海 德格 尔 在 这 方 面 的 意识 要早得多。他为 自然环境 的神圣性而辩 护 ,为我们 对 自 然 界 和 一 切 生 命 物 的 看 护 职 责 而 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