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艺术意识形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现实生活、社会
存在是第一性的观点出发,揭示社会经 济关系对艺术创作的制约作用,第一次 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并客观评价文学艺 术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发现文学艺术
的一种形式代替另一种形式的原因。
社 会三 的、 经文 济学 基艺 础术 能 动 地 反 映 一 定
1890年9月,恩格斯写给布洛赫的信 :
2. 唯物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观
中外文学史上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理论 家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文学艺术 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与社会生活紧
密联系的。
亚里士多德综合了古希腊社会的唯物主
义哲学研究的成果认为,客观存在的和
感觉可以感受到的现实是“第一本质”, 是基础的基础。他从艺术是客观世界的 模仿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文艺 的使命是再现生活,模仿生活,文艺追
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对诸上层建
筑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
用作的说明,指出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
的上层建筑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它
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 而是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具有相对 的独立性。
文学艺术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主要表 现在文学艺术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上。
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安史之乱 给唐朝国家和天下百姓带来的灾难。杨沫 的《青春之歌》中,保尔柯察金的《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可以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
十四建立的君主专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
系。当时的法国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农业
国,封建势力依旧顽强存在,资产阶级 力量还不够强大,它需要王权的保护, 王权成为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表面上 的调停人”。因此,在这个经济制度上
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文学。
新古典主义文学一方面与中世纪的禁欲 主义作斗争,一方面大肆宣扬个人利益 必须服从以君主为代表的所谓“全民族” 的利益。新古典主义文学还极力提倡理
2.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 会意识 1859《<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
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 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 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 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 础。”
英国历史上以政治经济发达而著称的
“伊丽莎白时代”(16世纪后半叶到17 世纪初),也就是英国文艺最繁荣的时 期。可以这样说,英国的文艺复兴揭开 了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促
进了英国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巩
固。 文艺复兴期间,英国文坛上出现了一大 批文学巨子,特别是戏剧大师莎土比亚。
法国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文学就与路易
所谓经济基础,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 段上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所谓上层建筑,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
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宗教、道 德、法的观念、哲学和文学艺术等。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 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
黑格尔把文学艺术看作是某种“绝对精
神”、“绝对理念”的显现。他把艺术
发展归结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
艺术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都是所谓
“绝对精神”、“绝对理念”自身发展 的结果。
中国的资产阶级学者胡适,则认为文学艺 术的发展仅仅是文学艺术的语言、形式、 体裁的演变史。
唯心主义思想家脱离了实际的社会需要, 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 展,其结果是歪曲和掩盖了文学艺术产生 和发展的真相。
特殊意识形态——文学艺术
(审美意识)
马克 思的 社会 结构 学说
哲学、宗教、道德
上层建筑
一般意识 形态
政治法律意识
政治法律制度、警察、 监狱、 军队、国家
经济基础 —— 生产关系(生产力)
(社会结构图)
艺二 术、 的 产一 生定 、的 发经 展济 和基 变础 化决 定 文 学
1. 唯心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们自己创造历史,但这要在一定的前提 和条件下。在这些前提和条件下,归根到 底,经济前提和经济条件总是具有决定性 的,某种思想、理论、观点的产生、发展 和消亡,不是被什么别的东西,而是被与 其相适应的经济基础的改变决定着的。这 些思想、观点、理论,就是这个基础的反 映。
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正如其他的社 会意识形态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社会 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
求着一种认识和教育的目的。
梁朝僧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
艺术的发展作了正确的论述,他认为
“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 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文学艺术 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社会生活的紧密 联系。
3. 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观
18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说 :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 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 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第 二 讲 艺 术 意 识 形 态 论
一、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 上层建筑现象
二、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文学艺术的 产生、发展和变化 三、文学艺术能动地反映一定社会的 经济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结构理 论中,艺术是处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
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意识有多种形式,
艺术是其中一种,本讲内容就探讨作 为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之一的文学 艺术的本质属性。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 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 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 经济因案是惟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 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 荒诞无稽的空话。”
1894年,恩格斯写给博尔吉乌斯的信 :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 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 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 的,而其余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消极的结 果。”
可见,17世纪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 对于巩固君主制度以及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当时法国经济的发展,是有着积 极意义的。
《熙德》
高乃依
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 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 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 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 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 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 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 得相反。”
唯心主义的文艺观认为:文学艺术的
产生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不是有一
种客观的规律可循;文学艺术发展的
历史只是少数文艺家个人创造的历史,
而不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必然的 联系。
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古代贵族社
会的思想家柏拉图认为,艺术所模仿的
实物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贫乏的
影子,是被歪曲了的模仿物,只有理念 才是真正的存在,物质世界是虚幻的, 这就是说,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性,要求个人与社会的绝对和谐,并且
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古代英雄主义精神和 高尚情操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们景仰和 学习的楷模。
高乃依的古典主义悲剧《熙德》中的 主人公堂· 罗德利克,在作者的心目中, 就是专制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这 出悲剧表现的是责任与爱情之间的冲 突,主人公是以理性和意志来权衡这 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结果理性获得了 胜利,爱情也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础一 的、 上 层文 建学 筑艺 现术 象是 一 定 社 会 经 济 基
1.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
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 思想感情,他对于周围世界的反映,不能 不受到社会发展,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制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作为对于社会 生活的真实反映,并带有作家主观思想和 创作意图的文学艺术,不能不是一种社会 意识,是属于社会的精神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