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合集下载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及多样性的产生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及多样性的产生

编码C区的两大部分。 重链V区基因 是由三种胚系基因片段:V、 D、J拼接而成 轻链V区基因 是由V、J两个基因片段拼接 成的 V区基因的下游是编码C区的基因
在BCR和TCR V区的胚系基因结构中V、D、
பைடு நூலகம்
J片段各有多个,在一个淋巴细胞细胞中 只有一个片段参与组成抗原受体V区的编 码基因。
抗原受体的胚系基因结构
BCR胚系基因结构 TCR的胚系基因结构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抗原 受体基因的重排
第二节 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CDR3区位于V、J和V、 D、J片段连接处,两片段之间的连接可 以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显著增 加了CDR3的多样性,增加了抗原识别受 体多样性的数目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第三节 BCR 基因表达的一些特 点
等位排斥和同种型排斥 类别转换 BCR和分泌型Ig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 及多样性的产生
研究证明不同的V基因实际上是由 少数原先分隔的胚系基因片段,在 T、B淋巴细胞发生过程中通过重排 的过程组合、拼接而成,从而产生 巨大数量特异的抗原受体以识别不 同的抗原
第一节 BCR、TCR基因结构和 发生重排的一般特点
每种肽链的编码基因可分为编码V区的和

免疫学题库及答案

免疫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免疫学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免疫是机体在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基础上,排除非己的功能,总是有利于机体。

2.(×)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功能。

3.(×)固有性免疫应答也称为先天性免疫应答,是经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4.(×)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固有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同时发生作用。

5.(√)脾脏是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其中央小动脉淋巴鞘为T细胞依赖区。

6.(√)各类免疫细胞均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7.(√)中国人最早利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

8.(×)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称为TCR,是一种分泌型免疫分子。

9.(√)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称为BCR,是一种膜型免疫分子。

10.(√)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活化、增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11.(×)骨髓是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12.(√)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

13.(×)甲胎球蛋白(AFP)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因为AFP是肿瘤特异性抗原。

14.(√)抗毒素(动物免疫血清)可以中和外毒素,但对人而言又是抗原,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15.(×)大分子物质都是良好的抗原。

16.(×)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17.(×)抗原与宿主间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弱。

18.(×)某些药物可以引起机体的超敏反应,故该药物是完全抗原。

19.(×)T细胞识别的是构象决定基。

20.(×)线性决定基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可直接被TCR识别。

21.(×)抗原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22.(√)隐蔽的决定基可因理化因素而暴露称为功能性决定基。

23.(×)TI-Ag既能引起体液免疫,也能引起细胞免疫。

24.(×)TD-Ag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类抗体。

免疫球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免疫球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Summary: structure of Ab
Basic structure:
u Consist of 4 polypeptide chains; u Each chain has domains: C and V; HVR;CDR u Hinge region: between CH1 and CH2
Rodney Porter 1917-1985 Nobel Prize in 1972
Ab structure
Production of McAb
Georeges Kohler 1946-
Cesar Milstein
Nobel Prize in 1984
Susumu Tonegama
Nobel Prize 1987
同种型: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
独特型:每个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抗体功能
FUNCTIONS OF ANTIBODIES
u1.中和病毒或毒素 u2.激活补体 u3.调理作用:促吞噬 u4.ADCC:促杀伤 u5.通过胎盘:IgG u6.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G
1.the most common, most important, most content antibodies in our bodies.
2.the only class of immunoglobulin that can cross the placenta in humans
IgA
免疫球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吴敏昊 中山 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Contents
u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u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u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u免疫球蛋白的制备 u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

淋巴细胞发育及基因重排

淋巴细胞发育及基因重排

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 成熟的单阳性细胞(CD4T和CD8T细胞)
三个重要事件及其意义
1. 功能性TCR形成(基因重排)
在双阴性晚期β链完成重排并开始表达,与替代α链 (pre T cell α)形成替代TCR (pTα:β); 在双阳性期α链完成重排并开始表达,与β链形成 TCRαβ
2. 基因重排(rearrangement)

V/D/J/C基因群中各选择一个片段,组成单个Ig或 TCR的编码基因,再转录翻译成功能性Ig或TCR 。

BCR基因重排:胚系B细胞
VH基因(D-J V-DJ)重排 轻链基因(V/J)重排 转录为初始RNA RNA剪接 VDJ或VJ基因与C基因连接,形成mRNA 翻译为重链和轻链 以二硫键组合成Ig
一、BCR和TCR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1. 基因结构 TCR: β链:V-D-J-C
52 2 13
α 链:V-J-C
70 61
TCR: β链和δ链与BCR重链相似 α链和γ链与BCR轻链相似
• TCR胚系基因分别由定位于不同染色体的 多个不连续基因片段组成。 • 每一个TCR分别由V,D,J,C(或V,J, C)基因片段群中各选择一个基因片段组合 而成。由于基因片段数量众多,选择的随 机性和排列组合的多样性,形成TCR的多 样性。
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 成熟的单阳性细胞(CD4T和CD8T细胞)
2. 阳性选择
在胸腺皮质中, DP细胞TCR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 面的MHCI/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分化为 CD8/CD4的SP细胞;不能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的DP 细胞发生凋亡。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常用的饲养细胞有: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饲养细胞一般在融合前一天制备
免疫脾细胞:处于免疫状态脾脏中B淋巴 母细胞-浆母细胞。一般取最后一次加强 免疫3天后的脾脏。
融合比例:
骨髓瘤细胞:脾细胞=1:5或1:10
融合剂:40%PEG(分子量1000-2000)
融合24小时后加HAT培养液 2周后 改 用HT培养液 2周后 改用一般培养液
质中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如: 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抗体)。 2.实际意义 (1)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
(2)临床诊断
二、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1.定义 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 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2.特点 具有高度均一性。 3.杂交瘤细胞
尿核苷单磷酸
胸腺嘧啶核苷酸
TK 3.次要途径:胸腺嘧啶核苷(T)
HAT选择培养基的原理
HAT选择培养基组分 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 氨甲喋呤(aminopterin,A):叶酸拮抗剂 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T)
抗原免疫的脾细胞
(B细胞) 1. 抗体分泌(Ig+)
在HAT生长
(一)胚系基因结构:
肽链编码基因: 编码V区的基因, V区基因的下游是: 编码C区的基因
重链V区基因由基因片段:V、D、J拼接 轻链V区基因由V、J基因片段拼接 互补决定区CDR1+CDR2←V基因片段,
大部CDR3←D, 其余CDR3←J 。
பைடு நூலகம்
14号染色体 2号染色体 22号染色体
C区的基因在V区基因的下游,1~9 个,如H的C基因有9个功能性基因。
2、等位排斥和同种型排斥 (1) 等位排斥:

医学免疫学考试精品题库:第十一章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医学免疫学考试精品题库:第十一章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第十一章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复习要点:1.了解BCR、TCR基因结构和发生重排的一般特点。

2.了解BCR、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1.B淋巴细胞膜表面具有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TCR B.CR2 C.FcRD.CR1 E.BCR2.T淋巴细胞膜表面具有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FcR B.mIg C.BCRD.TCR E.CR13.受体基因重排的重组信号序列是★A.5核苷酸-间隔序列-9核苷酸B.7核苷酸-间隔序列-7核苷酸C.7核苷酸-间隔序列-9核苷酸D.7核苷酸-间隔序列-5核苷酸E.9核苷酸-间隔序列-9核苷酸4.受体基因重排时,重组信号间隔序列片段结合的规则是★A.13-23 B.12-23 C.13-25D.23-25 E.25-125.BCR的VH-DH-JH基因片段组合后编码的产物是★A.CDR1 B.CDR2 C.CDR3D.FR1 E.FR2二、多项选择题1.编码人BCR重链V区的胚系基因有★A.V基因片段 B.D基因片段 C.J基因片段D.C基因片段 E.L基因片段2.编码人BCR κ链的胚系基因有★A.V基因片段 B.D基因片段 C.J基因片段D.C基因片段 E.L基因片段3.编码人BCR λ链的胚系基因有★A.V基因片段 B.D基因片段 C.J基因片段D.C基因片段 E.L基因片段4.编码人TCR α链的胚系基因有★A.V基因片段 B.D基因片段 C.J基因片段D.C基因片段 E.L基因片段5.编码人TCR β链的胚系基因有★A.V基因片段 B.D基因片段 C.J基因片段D.C基因片段 E.L基因片段6.编码人TCR γδ链的胚系基因有★A.V基因片段 B.D基因片段 C.J基因片段D.C基因片段 E.L基因片段7.编码人TCR δ链的胚系基因有★A.V基因片段 B.D基因片段 C.J基因片段D.C基因片段 E.L基因片段8.抗体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主要是★A.V区基因的多样性 B.V区基因片段的组合C.体细胞高频突变 D.V、D、J基因片段的连接E.重链基因和轻链基因的组合9.BCR重链V基因编码的产物是★A.CDR1 B.CDR2 C.CDR3D.FR1 E.FR2三、填空题1.BCR的VH-DH-JH基因片段组合后编码的产物是。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郑州大学医学院前言医学免疫学的教学目的是着重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由于医学免疫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教学中要结合本学科新的、重大的研究进展,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国际先进水平有所了解,培养学生探索献身科学的兴趣和志向。

根据全国统编的《医学免疫学》(第三版)教科书内容,我们制订了本教学大纲,规定了医学免疫学的基本要求:重点内容要求掌握,其余内容则要求熟悉和/或了解。

根据五年制、七年制教学计划,我校医学免疫学理论课学时为42学时,实验课为20学时。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检验、口腔、影象等专业基础必修课基本内容:《医学免疫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学免疫学概论、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T细胞及其T细胞介导免疫、B细胞及其B细胞介导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免疫调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移植免疫和肿瘤免疫的理论基础、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

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检验、口腔、影象等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免疫学功能、免疫系统应答机制及其相互调节;了解病理状态下免疫系统异常应答机制。

教学方式:大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基本理论,实验课介绍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考试和成绩评定:闭卷考试,笔试占90%,试验占10%。

第一篇概论免疫学简介[教学内容]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功能;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意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医学免疫学 抗原识别受体的基因重排及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医学免疫学 抗原识别受体的基因重排及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多样性机制之三:基因片段结合处的变化
基因重排和轻重链随机组合理论上仅能 产生1.9x106个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远远低于实际抗体数。基因片段在结合处 的变化大大增加了多样性。
多样性机制之四: 体细胞高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 SHM)
对抗体可变区的序列分析
抗体的亲和力成熟 (affinity maturation)
IFNg诱导组成性表达的蛋白酶体成免疫蛋白酶体 (immunoproteosome)
b1→b1i (LMP2) b5→b5i (LMP7) b2→b2i (MECL-1) PA28a PA28b
免疫蛋白酶体更能将蛋白降解成抗原肽
免疫蛋白酶体将蛋白降 解成正确的C末端肽,它 们再被一些酶降解成可 提呈的肽
Aaron Ciechanover
Avram Hershko Irwin Rose
细胞用泛素(ubiquitin)/蛋白酶体(proteasome) 系统降解蛋白质
泛素是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负责给要降 解的蛋白加上标签。
泛素加标签的步骤:
1、泛素末端羧基通过硫酯 键与泛素活化酶(E1)结合。
1. 单链DNA上的胞苷在 AID的作用下转变为尿苷, dC:dG形成 dU:dG错配
2. uracil-N-glycosylase (UNG)除去dU
3. APE1(脱嘌呤/脱嘧啶 核酸内切酶1)使DNA的一 条链形成缺口
4. Mismatch repair (MMR) 蛋白识别G-U错配碱基或 G-缺失碱基
三、TCR的基因结构和多样性的产生
BCR和TCR都是识别抗原,那么TCR的 基因结构和多样性的产生究竟是否和 BCR相似呢?
(1)TCR和BCR的相似之处

BCR TCR的编码基因

BCR TCR的编码基因
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的 、 、、 四条肽链均由多个基因编码组成,在胚胎 期以生发系(germline)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随T 细胞的祖细胞(pro-T)在胸腺在的发育,TCR、 、、 的各个基因节段先后发生重排,TCR功能 性的基因完全重排,则转录为 mRNA,进而转译为 多肽链,分别构成TCR 及TCR 两肽链,再与 CD3复合分子组装,表达于T细胞膜上,与此同时, T细胞亦发育为免疫功能细胞。
2.Ig重链恒定区(C)基因 (1)C区基因片段 编码重链各亚类的CH基因在 JH基因的下游成簇状依次排列。人的CH基因有11 个。CH基因节段在染色体上的排列与其编码的免 疫球蛋白在体内成熟的顺序相似;C 基因和C 基因离JH基因最近,其次是各亚类C 基因,最后 是C基因和C 基因。 Ig的重链恒定区分为2 4个功能区和铰链区,在 每个CH基因节段中同样含有分别编码各功能区的 外显子。 除C 以外,其他CH基因节段前都有一个转换区。 转换区与免疫应答过程中的类型转换有关。 (2)控制膜结合型或分泌型Ig的基因
如果一条染色体上重排的VH或VL基因不能获得功 能性表达,即重排不成功,称为无产物重排,细 胞就会启动另一条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重排。如果 两条染色体上VH基因都是无产物重排,或者 基 因和 基因都是无产物重排,细胞即死亡。
在VDJ节段重排时,对各JH节段的选择基本上是随 机的。但是,对VH或DH节段的选择并不随机,一 些VH节段和一些DH节段会被优先选用。这种优先 选用特定节段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其生理或病 理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当RAG-1及RAG-2同时存在发挥协同作用时,方 能启动V(D)J重排,故V(D)J重排仅发生于 G1期。增加内源性RAG1和RAG2基因转录时, VDJ重排的频率也伴随增加。

医学免疫学笔记(一).doc

医学免疫学笔记(一).doc

医学免疫学--辅导教案本教案是以陈慰峰主编的第三版《医学免疫学》作为参考资料,主要供临床医学七年制同学使用。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发展很快,知识更新迅速。

第三版教材共分五篇、26章,其中基础免疫占18章,临床免疫占8章。

因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24学时)有限,重点讲授基础免疫学的内容,临床免疫学部分将在选修科上讲解。

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安排及学时(二)重点提示(三)基本概念及要点周次内容学时实验内容学时1 免疫学概论22 抗原-1 23 抗原-2 24 免疫球蛋白25 补体系统26 细胞因子CD抗原、黏附分子117 MHC 28 特异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2 凝集反应-玻片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49 特异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2 沉淀反应-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火箭电泳-免疫扩散 410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非特异免疫应答细胞11 补体结合实验生物制品介绍 411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递呈2 免疫标记技术—ELISA 412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2 细胞免疫学实验—E花环形成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413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2 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414 免疫调节免疫耐受11 大吞噬豚鼠过敏实验415 超敏反应-1 216 超敏反应-2 2第一章免疫学的基本内容一、重点与难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免疫的含义、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及特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各自的功能。

二、基本概念及要点:掌握以下基本概念: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是有害的。

2.固有性免疫应答:固有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

抗原识别受体的基因重排以及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抗原识别受体的基因重排以及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8
Tonegawa的设想:
BCR胚系基因
X
经过重排的基因 X
XX X
X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9
重排现象的实验证明
10
对小鼠胚系DNA和骨髓瘤细胞V和C基因的DNA 做序列分析,发现在重排后的V区和C区基因不 是直接拼接在一起的,由此发现了J (joining) 基因片段和D(diversity)基因片段。
七核苷酸-12/23核苷酸的随机序列-九核苷酸
17
转录方向相同的VJ是主 要形式,环出的片段形 成signal joint,保留在 染色体上的片段形成 coding joint.
18
V区基因的重组由几种V(D)J重 组酶协调完成,负责剪切和连 接工作。
RAG1/RAG2:重组活化基因 Ku70/Ku80:DNA修复因子 DNA-PK:DNA依赖蛋白激酶K Artemis:核酸酶 TdT: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 DNA ligase IV:DNA连接酶IV XRCC4:DNA修复蛋白
抗原识别受体的基因重排 以及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1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特点: T、B细胞都用其抗原识别受体识别抗原
B细胞:B cell receptor (BCR) T细胞:T cell receptor (TCR)
2
究竟什么样的病原微生物能够突破机体 的天然免疫屏障并不能预料。为了能够防御 所有可能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异性免疫 应答系统必须形成一个巨大的抗原受体库, 以便能够识别所有可能的外来抗原物质。
22
SHM在抗体的可变区发生
小鼠和人类的SHM的频率是10-5至10-3,比其他 基因的自发突变高1百万倍。 为什么能够发生高频突变?
需要AID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 活化诱导激活的胞嘧啶核苷脱氨酶)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医学免疫学-课件1-09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医学免疫学-课件1-09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Cuby p112 f5-5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Cuby p111 f5-4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重排机制 重组酶 recombinase
重组激活基因(RAG1、RAG2)
重组信号序列(RSS)
H
Ig gene L λ κ
V——C
V——C
V gene(特异性,多样性)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 胚系基因(germline gene)
特点:多个基因片段、分隔、无功能
V
H14 κ2 λ22 65 40 30
D
27
J
6 5 4
C
9 1 4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
RSS 7 RSS 12/23
spacer D
9 RSS
J
V
12/23 “法则”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受体编辑(receptor editing)
未成熟
Self-Ag
Self B
VL基因再次重排
逃脱死亡 增加多样性 B细胞(BCR)库 109-1012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4. BCR多样性和CDR3

医学免疫学PPT第十一章 B淋巴细胞课件

医学免疫学PPT第十一章 B淋巴细胞课件

B
Immature
BB
YY
Small pre-B cell assembles Ig
Immature B cell recognises
MULTIVALENT self Ag
Strong signal
Clonal deletion by apoptosis
2. 受体编辑 (1)重新基因重排
(2)下调mIgM的表达水平
2. 滤泡B细胞 follicular B cell,FO B B2细胞主体
特性 表型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不依赖T细胞的应答 依赖T细胞的应答 分泌的Ig的类别 抗原提呈作用
MZ B IgMhiIgDloCD23loCD21hi — +++ + 高水平IgM +++
FO B IgMloIgDhiCD23+CD21+ + + + 高水平IgG +
表B1:细B胞1和、BB22细细胞胞的的比较比表较
B1细胞
来源 定位 表型
胚胎,自我更新 腹膜腔、胸膜腔
IgM
+++
IgD
+
CD5
+
CD23

细胞体积

抗体产生
IgM、IgG3 IgG1 IgG2 T细胞依赖 体细胞高频突变 亲和力成熟 应答抗原 特异性 记忆性
+++ +
+/++ - — -
TI-Ag 多反应性

B2细胞 骨髓前体细胞 次级淋巴器官
+ +++ -
+ 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

复习要点:
1.了解BCR、TCR基因结构和发生重排的一般特点。

2.了解BCR、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
1.B淋巴细胞膜表面具有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A.TCR B.CR2 C.FcR
D.CR1 E.BCR
2.T淋巴细胞膜表面具有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A.FcR B.mIg C.BCR
D.TCR E.CR1
3.受体基因重排的重组信号序列是★
A.5核苷酸-间隔序列-9核苷酸
B.7核苷酸-间隔序列-7核苷酸
C.7核苷酸-间隔序列-9核苷酸
D.7核苷酸-间隔序列-5核苷酸
E.9核苷酸-间隔序列-9核苷酸
4.受体基因重排时,重组信号间隔序列片段结合的规则是★
A.13-23 B.12-23 C.13-25
D.23-25 E.25-12
5.BCR的V H-D H-J H基因片段组合后编码的产物是★
A.CDR1 B.CDR2 C.CDR3
D.FR1 E.FR2
二、多项选择题
1.编码人BCR重链V区的胚系基因有★
A.V基因片段B.D基因片段C.J基因片段
D.C基因片段E.L基因片段
2.编码人BCR κ链的胚系基因有★
A.V基因片段B.D基因片段C.J基因片段
D.C基因片段E.L基因片段
3.编码人BCR λ链的胚系基因有★
A.V基因片段B.D基因片段C.J基因片段
D.C基因片段E.L基因片段
4.编码人TCR α链的胚系基因有★
A.V基因片段B.D基因片段C.J基因片段
D.C基因片段E.L基因片段
5.编码人TCR β链的胚系基因有★
A.V基因片段B.D基因片段C.J基因片段
D.C基因片段E.L基因片段
6.编码人TCR γδ链的胚系基因有★
A.V基因片段B.D基因片段C.J基因片段
D.C基因片段E.L基因片段
7.编码人TCR δ链的胚系基因有★
A.V基因片段B.D基因片段C.J基因片段
D.C基因片段E.L基因片段
8.抗体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主要是★
A.V区基因的多样性B.V区基因片段的组合
C.体细胞高频突变D.V、D、J基因片段的连接
E.重链基因和轻链基因的组合
9.BCR重链V基因编码的产物是★
A.CDR1 B.CDR2 C.CDR3
D.FR1 E.FR2
三、填空题
1.BCR的V H-D H-J H基因片段组合后编码的产物是。

2.编码人BCR重链可变区的基因片段有、、
三种。

3.编码人BCR κ链的胚系基因有、、三种。

4.编码人BCR λ链的胚系基因有、、三种
5.BCR或抗体的多样性即是指其肽链区的多样性。

四、名词解释
1.Ig类别转换(immunoglobulin class switch)
2.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
3.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s)
五、问答题
1.简述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过程。


2.简述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E 2.D 3.C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ACD 4.ACD 5.ABCD
6.ACD 7.ABCD 8.ABCDE 9.ABDE
三、填空题
1.CDR3 2.V、D、J 3.V、J、C 4.V、J、C 5.V
四、名词解释
1.Ig类别转换(immunoglobulin class switch):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激活B细胞后膜上表达的Ig和分泌的Ig类别从IgM转换为IgG、IgA、IgE等其他类别或亚类Ig的现象。

2.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是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而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现象。

3.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s):是由七核苷酸的七聚体和九核苷酸的九聚体,中间间隔一非保守的12或23碱基对的间隔序列组成,是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和重组的重要信号。

五、问答题
1.简述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过程。

T细胞表面的TCR和B细胞表面的BCR V区胚系基因是由V、D、J基因片段组成,各基因片段之间均有内含子隔开,其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过程是各基因片段在重组信号序列
(RSS)的作用下,识别位于V、D、J基因片段两侧的保守序列,切断及修复DNA。

重组信号序列是由一个七核苷酸的七聚体和一个九核苷酸的九聚体之间间隔一个12或23碱基对的间隔序列组成。

在基因重排时,基因片段和七聚体之间被切断,带有12bp间隔序列RSS 的基因片段和带有23bp间隔序列的片段结合,使两个基因片段相互连接,两个连接片段之间多余出的序列被环出。

从而保证了基因的正确重组。

2.简述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BCR是通过其V区抗原结合部位来识别抗原的。

BCR V区,尤其是V区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对抗原识别的多样性。

造成BCR多样性的机制主要有:①组合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重链V区的基因有V、D、J三种,编码轻链V区的有V和J两种基因,而且每一基因又是由很多的基因片段组成的。

这样,重链基因的组合和重链基因与轻链基因的组合,将产生众多不同特异性的BCR。

②连接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 CDR3的基因位于轻链V、J或重链V、D、J片段的连接处,两个基因片段的连接可以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显著增加了CDR3的多样性。

③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在BCR各基因片段重排完成之后,其V区基因也可发生突变,而且突变频率较高,因而增加其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