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困生转化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农村留守学困生转化初探
程代红
梁平县安胜乡中心学校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学段:初中学科语文
内容摘要:农村初中留守生约占50%,因留守而学困是主因。转化农村留守学困生已成为教师的共识。我们教师都想化腐朽为神奇,但都流于教育文字化、大纲化,其实这种教育效果很脆弱。笔者认为,必须回归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与老师们的交往中转化才能收到效果。留守学困生转化必须进行有效的策略,其对策是:书信交流初展心扉;师生共记日记融和谐;语言交流课促兴趣。
关键词:留守学困生转化书信日记交流课
在近年农村初中普遍呈在一个现象:留守儿童比率很大,由于疏于对留守生的有效管理,造成诸多病症:品行欠佳;性格孤僻、不自信自强、在困难面前易低头;兴趣爱好单一;不喜与人合作等。久而久之造成学困,给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带来不利,这较大的留守学困生人群,对其转化是目前均衡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整体提高学生素质的砝码。笔者认为对留守学困生转化刻不容缓。
我认为留守学困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差生”,我们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期望,都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律己精神,但收效甚微。在我们日常教育中,一直热衷于搞教育课题,把教育文字化、大纲化,其实这种教育效果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留守学困生的教育应存在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与老师们的交往中转化才能收到效果。因此转化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即创造自然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我尝试对留守学困生语言交流活动为突破口,运用三法转化,初有成效。
一、利用亲笔书信活动展留守学困生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就非常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加强学生的教育。他所在的帕甫雷什学校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总是一近门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
有人问他:“啥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他回答说:“对于小孩如果连她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看来注重基点和实际教育才有效。留守学困生最缺什么?缺交流。而交流最想对象是父母和老师,与父母电话常是听父母责备受训,短信交流本身学困短短几字表达不。只有亲笔书信才有温馨感,才能完整表达学困生的情感。为此我推出一次书信征文《妈妈(爸爸),我想对您说……》,好几位同学在文中写道:“我不是不想学习,我想妈妈,想爸爸,我想插上翅膀飞到你们的身边……”还有的写道:“我一个人在家,晚上睡觉好怕,刮风下雨的时候,就更怕,我就叫几个同学陪我……”我意识到这些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沟通.。家庭干扰、精力分散,成了他们学习上的障碍。于是我发动亲笔书信活动“爱向爸妈说”,向远方的父母倾诉心里话,或者向父母介绍学校生活,或者诉说思念之情,或者向父母表示努力奋斗的决心。留守学困生当然写得不够好,我主动与学困生一道修改,并与他们谈心,作文写好后,我又要求学生把它工整地抄写好,写好信封,寄给远方的父母,信中附上老师的话,大致内容是恳请家长经常保持与孩子的沟通,交换思想感受,讲述他们在外创业的艰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这次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家长纷纷回信,赞同我的做法,就连在家的父母也回信,夸他们的孩子懂事了,能与父母交心了。我坚信促成家长与学生沟通,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必然会对留守生成长带来良好的影响。紧接着我又通过电话保持与留守学困生家长的联系,要求他们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落实好监护人,我也时常把学生的在校情况通报给家长,共同担负起转化工作。这样下来:不少留守生字写端正了,心情舒畅了,学习也投入了,连作文真情实感的写作素材也有了。
二、利用师生同记日记促进留守学困生交流
师生同记日记。我遇到许多留守学困生不喜甚至害怕给老师说,日记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化方法。我在班上建立一个留守学困生交流本名为“放飞希望”,要求这些留守学困生每人每天在上面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我每天也在上面分类下几句话。如一生写道:周日回家爷奶又吵架,真烦!师语:我们不能埋怨出生在什么家庭,但努力可以改变家庭!二生写:星期天在家不好耍,无聊!师语:爱书吧!书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三生写:我最怕老师叫我上台表演节目。师语:我初上讲台,讲了几句吓得哭了,你看现在老师如何!不放弃,自信!四生语:总觉得每天烦心事多,一点不高兴。师语:微笑面对生活,你只会丢掉烦恼!这样一期下来,语文老师对我说:“那几个留守学困生过去都讨厌写日记,现在不了。一期写东西像挤牙膏一样,现在就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
日记教育就是有它神奇的魅力,尤其对留守学困生转化更显魅力。
三、利用语言交流课,激发留守学困生学习兴趣
留守学困生自信心欠缺,心趣爱好单一是其学困的又一主因。要彻底转化留守学困生应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古人要求才子佳人不仅要熟读四书五经,还要精通琴棋书画,我们可以理解为,当这些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充满一个人生活空间时候,他还有时间去勾心斗角吗?还会去胡作非为吗?所以我们与其给学生规定诸多不是,还不如把这些高雅健康的东西充实到学困生生活中让学生自然不去“如何如何”。语言交流活动课就是促进学生转化的有效方法。我在班上推出“今天我来说”“今天我来讲”“今天我来评”活动,每周两节语言交流,利用分组充分调动留守学困生的积极性,突出其擅长的一面,如每组轮流上台可“讲故事”、“读经典”、“唱歌曲”、“评现象”等。使得学困生也积极参与。为了找好素材,我有因势利导推出“书香满教室”活动,根据学困生的兴趣先选择《小小说》《演讲与口才》《一百个励志故事》《读者》《三国演义》等,他们积极去品读,不时向优生请教,这样既促进了留守学困生学习兴趣,又促进与同学的交流。经过一年的努力,可喜的是留守学困生已经“动”起来了,爱学习了,会学习了,这是最大的进步。
诚然,留守学困生转化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仅从语言交流为突破口来转化,有所收获。其实任何教师都不会与奇迹无缘。但要与奇迹结缘,还要弹出爱心的红线,抛出爱心的绣球。不少“植物人”因亲人呵护从梦魇中走出来,重新拥报美丽人生。留守学困生中没有“植物人”,奇迹不难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