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考试重点 3lhy
预防医学章节复习重点
预防医学章节复习重点绪论重点:概念:预防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预防难点:三级预防措施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目标的一门学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认同人的生物属性,同时兼顾心理、社会及其他因素,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理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第一章重点:概念: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
难点:两种烟雾事件的特征比较;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人类或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所共同构成的功能系统。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各种群数量比例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居民通过食物和饮水使体内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碘缺乏性疾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常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指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ion)从污染源直接进入环境,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SO2、CO、NO、NO2、颗粒物、汞。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的新污染物,如酸雨、CO2、光化学烟雾、甲基汞等。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难点整合笔记(共5篇)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难点整合笔记(共5篇)第一篇:预防医学考试重点难点整合笔记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来源):1.一氧化碳对健康的影响 CO主要来自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与吸烟过程。
《室内空气质量指标》CO最高容许浓度1h均值=<10mg/m3.2..甲醛对健康的影响HCHO主要来源于室内家具与某些装饰材料,如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壁纸、油漆、涂料、黏合剂等材料均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
孕妇长期接触会引发妊娠,使新生儿染色体异常。
长期接触会导致鼻咽癌、脑癌、结肠癌、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3.总挥发性有机物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危害: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影响中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无力、胸闷等症状;感觉性刺激,嗅觉不适;刺激上呼吸道及皮肤,出现变态反应;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甚至可损伤肝和造血系统。
4.氡对健康的影响氡是无色、无谓、有天然放射性的一种惰性气体,氡原子的衰变产物成为氡子体。
常温下氡及其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有花岗岩,砖沙,水泥及石膏之类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向室内释放,或通过水泥地面和墙壁连接处,地面的缝隙,空心砖墙上的小洞以及污水坑和下水道等进入室内,高浓度氡会导致机体血细胞出现变化,氡衰变过程产生的α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预防医学试题:1.举例说明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2.述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3.什么是三级预防?论述临床医师在三级预防中的作用?4.饮用水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简述氯化消毒法的原理及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5.根据我过居民的饮食习惯特点,拟出提高我国居民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方案?6.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7.试述传染病的基本流行环节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8.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试述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9.试述疾病分布的描述方法及探讨疾病分布的意义?水是健康之本——世界著名的医学博士、日本的杜疗先生说:“长寿与健康的秘密尽藏在水中。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DRIs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RNI(推荐摄入量):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蛋白质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会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的过程受到限制。
由于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类氨基酸就称为限制氨基酸。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也称食物的热效应。
膳食结构:指日常进用的饭菜,是指居民消费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
营养:人体摄取,笑话吸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胜利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天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
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原理,结合国情制定的用于指导居民实践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基本原则。
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便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实行。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预防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解1.一级预防/初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针对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是预防疾病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2.二级预防/三早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发病期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丧失劳动能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身心康复,恢复劳动力和精神状态4.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应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的健康水平及与其有关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改善社区卫生,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人类健康。
核心:强调政府的作用,重视社会科学的作用5.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在政府领导下,在社会水平上,保护人民远离疾病和促进人民健康的所有活动6.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老年、儿童、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7.社区诊断communtiy diagnosis: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客观科学方法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社区内组织结构、政策、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8.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一组表现有躯体症状、其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均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9.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能获得的最佳研究依据,对个体患者做出的医疗决策10.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系统全面的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临床研究的文章,用统一标准筛选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章,进行定量综合后得出可靠结论11.Meta分析:对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用正规的统计学方法综合各研究的结果,对已有资料进行最佳利用的方法12.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13.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及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预测环境有害物质对暴露人群可能产生的有害效应的概率14.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在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已知必需营养素以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15.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人体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16.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在体内1/6转化为视黄醇;类胡萝卜素,在体内1/12转化为视黄醇17.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由摄入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18.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19.职业性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组织器官受到工作场所毒物的毒作用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20.尘肺pneumoconiosis: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1.矽肺silicosis:职业活动中因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总称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vents: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4.伤害injury: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因窒息而引起的缺氧,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25.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害选择、填空1.三种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2.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以预防控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为目的,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以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以社会生态学综合干预来提高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
医学预防试题及答案
医学预防试题及答案1. 请简述预防医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答案:预防医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1) 健康促进;(2) 疾病预防;(3) 疾病控制。
2. 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预防接种疫苗。
答案:常见的预防接种疫苗包括:(1)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MMR);(2) 乙肝疫苗;(3) 流感疫苗。
3. 描述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性。
答案: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慢性病至关重要,它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制饮酒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这些习惯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风险。
4. 解释什么是群体免疫及其对预防传染病的意义。
答案:群体免疫是指当足够多的人口对某种传染病具有免疫力时,即使有些个体没有免疫,整个群体也能免受该疾病的侵害。
群体免疫对预防传染病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那些不能接种疫苗或免疫反应较弱的人群。
5. 阐述公共卫生监测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答案:公共卫生监测是通过持续收集、分析和解释健康数据来识别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
它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包括:(1) 早期发现疾病暴发;(2) 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3) 指导公共卫生政策和资源分配。
6. 请列举至少两种常见的职业病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常见的职业病包括:(1) 尘肺,预防措施包括使用防尘口罩和改善工作环境的通风;(2) 职业性耳聋,预防措施包括降低噪音水平和使用耳塞。
7. 简述健康教育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答案:健康教育通过提供有关健康和疾病预防的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健康风险因素,学习健康行为,并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
它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包括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采纳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8. 描述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答案:通过以下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1)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2)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3)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4) 戒烟;(5) 限制酒精摄入;(6) 管理压力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预防医学考试题(附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6题,每题1分,共106分)1.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居民健康档案封面B、个人基本信息C、健康体检D、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E、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正确答案:A2.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Cl2B、HClOC、Cl⁻D、CaE、OCl⁻正确答案:B3.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A、发芽马铃薯中毒B、河豚鱼中毒C、毒蕈中毒D、肉毒中毒E、木薯中毒正确答案:D4.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最根本的的区别主要是A、前瞻性研究B、重复的原则C、有干预措施D、设置对照正确答案:C5.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最底层是:A、谷薯类B、畜禽肉类C、蔬菜类D、水果类正确答案:A6.在健康信念模式中,促进个体行为改变的关键事件和暗示称为( )A、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B、自我效能C、行为能力D、行为线索E、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正确答案:D7.OR主要应用于A、现况研究B、生态学研究C、现场试验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正确答案:E8.环境污染的概念( )A、污染物质使环境的构成功能或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B、污染物质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C、污染物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活条件D、污染物危害了人体健康E、以上都包括正确答案:E9.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A、属于观察法B、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C、需要随机分组D、能够确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E、由因及果的研究正确答案:A10.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对孕妇补充叶酸可降低神经管缺陷儿出生的危险因素B、补充氟化物可降低龋齿的患病率C、对育龄和怀孕妇女及儿童补充叶酸和含铁物质以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D、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E、绝经期后妇女使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正确答案:C11.下面变量中,属于定量(数值)变量的是A、职业B、民族C、血型D、性别E、身高正确答案:E12.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称为:A、标准差B、标准误C、极差D、方差正确答案:B1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A、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地理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D、工业.农业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社会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正确答案:A14.某中学,有10名同学在小饭店聚餐,就餐lh后,就餐者陆续出现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等症状,引起中毒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亚硝酸盐B、真菌毒素C、甲醇D、砷化物E、钡盐正确答案:A15.对职业人群进行医学监护的内容不包括A、职业病的健康筛检B、就业前体检C、定期体检D、职业有害因素监测E、离岗或转岗时体检正确答案:D16.血压控制满意中,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的目标值是( )A、135/85B、140/85mmHg以下C、150/95mmHg以下D、150/90E、140/90mmHg以下正确答案:E17.刚装修的房子,引起呼吸道刺激,流泪的是( )A、一氧化碳B、铅C、甲醛D、一氧化氮E、汞正确答案:C18.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A、μ=1σ=2B、μ=0σ=1C、μ=1D、μ=1σ=1E、μ=0σ=0正确答案:B19.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合理的营养素和能量搭配B、合理的加工烹调C、合理的膳食习惯D、按口味选择食物E、保证食品安全正确答案:D20.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是( )A、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B、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发病者可终年不断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D、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E、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难以得到控制正确答案:E21.亚硝酸盐的食物来源不包括A、刚腌制不久的蔬菜B、腐败变质的蔬菜C、蛋类和蛋制品D、添加发色剂的肉制品E、苦井水正确答案:C22.原生环境是指( )A、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B、无生物活动所形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的活动影响E、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正确答案:A23.在配对计量资料的比较中,符号 d 表示(本次考试不考):A、任一配对指标B、配对指标的差值C、配对指标差值的均数D、配对指标差值的标准差正确答案:B24.下列哪一项属于分析性研究A、病例对照研究B、生态学研究C、社区干预试验D、疾病监测E、现况研究正确答案:A25.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以下哪项为非必须报告项A、潜在的威胁和影响B、波及人群C、可能原因D、已采取的措施E、发生地点正确答案:A26.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 )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暴露期和频度)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D、机体的反应特性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27.流行是指A、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B、发病率高达1%C、性质相似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D、每10万人口发生的某病病例数E、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正确答案:C28.以下属于易腐垃圾的是A、废弃电子产品B、废塑料C、废电池D、废旧纺织物E、蛋壳正确答案:E29.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原则不包括( )A、综合利用B、普适性C、动态性D、健康为导向E、个人积极参与正确答案:B30.化学自净作用是( )A、环境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分解等B、环境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降解C、环境污染物通过稀释、扩散、挥发等D、环境污染物自动降解E、环境污染物自动分解正确答案:A31.我国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主要方式是A、计划免疫B、及时治疗传染病人C、隔离传染源D、切断传播途径E、疫情管理正确答案:A32.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A、RRB、ARC、PARD、AR%E、死亡比例正确答案:C33.引起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A、有机磷农药B、镉C、汞D、铊E、铬正确答案:B34.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安全事件是A、锐器伤B、脊柱、关节伤C、电离辐射D、生物伤害E、化学伤害正确答案:A35.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它天然物质作为()措施,提高群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预防某些疾病。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预防医学是指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科学和实践,它包括公共卫生、临床预防医学、家庭、社区和个人预防医学等。
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预防医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已经有许多种疫苗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防治,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避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的传播,同时还可以保护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在生活中促进健康和防止疾病的传播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宣传健康信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尤其是在学校中应该加强对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针对不同阶段的人群,分别进行相应的健康宣传和教育。
3. 饮食与营养饮食与营养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关于饮食与营养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合理膳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适量摄取蛋白质和脂肪,限制糖、盐和酒精的摄入量,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此外,在不同的人群和情况下,饮食和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根据个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饮食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4. 运动与锻炼适量的运动和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状态和降低患病风险。
例如,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运动有助于强化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还可以帮助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心情。
然而,在进行锻炼和运动时,要根据个人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不要过度运动或者运动过程中出现疼痛或其他异常反应。
5. 家庭和环境卫生生活环境和家庭卫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家庭和环境卫生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消毒、通风等,适时清洁房间和家具,注意食物的安全与卫生,杜绝害虫和害兽的滋生,减少垃圾的产生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同时还可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初级卫生保健
工作内容(不包括合理用药);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不包括国际援助)
4
卫生学
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5
病因预防
针对无病期(疾病尚未发生)
6
假设检验
基本步骤:建立检验假设和设定检验水准、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和判断结果;水准α=0.05时,根据t值判断接受或拒绝H0
7
统计描述
数值变量数据:频数表、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百分位数)、离散趋势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正态分布的特点与面积分布规律
反映疾病疗效的指标(不包括发病率);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病死率);表示某种事物或疾病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
11
筛检与诊断试验
适合做大规模筛检的疾病(如原位子宫颈癌);敏感度(实际有病,用该诊断标准正确判定为阳性的能力);病例对照研究特点(不可计算发病率)
12
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特异性损害(不包括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属于环境污染概念范畴(尚未扰乱生态平衡)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序号
重点内容
知识点详解
1
预防医学概述
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主要对象;强调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第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级预防(已患病者,促康复)
2Hale Waihona Puke 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设立的组织:卫生行政、卫生业务、群众卫生组织;设立的系统:医疗康复、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设立的三级机构:县、乡、村
13
空气、水与健康
与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空气物理因素(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与危害;饮用水净化的目的与基本卫生要求;氯化消毒的目的与效果评估指标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个体B. 群体C. 环境D. 动物答案:B2.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 疾病预防B. 健康促进C. 疾病治疗D. 疾病控制答案:C3. 预防接种属于哪种预防措施()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四级预防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教育的目的()A. 提高健康素养B. 改变不良行为C. 促进疾病治疗D. 改善生活质量答案:C5. 以下哪项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生活方式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项是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A. 个体化原则B. 群体原则C. 随机化原则D. 双盲原则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A. 倡导B. 赋权C. 教育D. 治疗答案:D8. 以下哪项是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A. 直接影响B. 间接影响C. 无影响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项是职业病的特点()A. 与职业活动有关B. 与非职业活动有关C. 与环境因素无关D. 与遗传因素无关答案:A10. 以下哪项是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 疾病的康复和护理D. 疾病的流行和分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疾病的流行规律B. 疾病的预防措施C. 疾病的治疗手段D. 疾病的控制策略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一级预防的措施()A. 健康教育B. 免疫接种C. 定期体检D. 疾病筛查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健康促进的主要领域()A. 制定公共政策B. 创造支持性环境C. 发展个人技能D. 加强社区行动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A. 高血压B. 高血糖C. 高血脂D. 吸烟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音污染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预防医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的科学。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很强大)
可吸入性颗粒物(IP):是指粒径≤10μm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可进入人体呼吸道的颗粒物质。
大于5μm 的IP多滞留于上呼吸道,小于5μm的IP多滞留于细支气管和肺泡,1μm以下的在肺泡内沉积率最高,小于0.4μm的能自由进出肺泡。
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颗粒,易于到达肺泡,也能从呼吸道呼出,这类粉尘粒子称为呼吸性粉尘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是相对于电离辐射而言的,主要是指量子能量《12ev,不足以引起物质电离的电磁辐射。
主要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射频辐射与激光等。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尘肺中最常见、危害最大和最严重、进展最快的一种,约占尘肺总病例数的一半。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相对危险度(RR):又叫危险比或率比。
指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尘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一肺组织纤维化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c或2c以上的作业。
永久性听阈位移: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在前一次接触噪声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暂时性听阈位移:阈移是指噪声暴露前后的听阈差值。
脱离噪声环境后,听力可以恢复的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重点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1preventivemedicine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2预防的高危策略(高危人群的预防策略)即针对疾病高风险个体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其发病风险第八章1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后者并不是说就医没有症状,而是就可能危机本人生命的疾病而言,就医者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
2临床预防服务内容举例①健康咨询:劝阻戒烟健康饮食等②筛检:血脂异常的筛检高血压的筛检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筛检等③免疫接种:儿童计划免疫成人常规接种应急接种免疫血清制剂的应用④化学预防:孕妇补铁预防缺铁性贫血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等⑤预防性治疗:早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手术切除肠息肉预防大肠癌等3chemoprophylaxis化学预防对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4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①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②医患双方共同决策③注重连续性④以健康咨询为先导⑤合理选择健康筛检的内容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5healthriskapprasial,HRA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危险度评估)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评估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所导致的某一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而死亡的可能性的方法和工具。
步骤①收集患病率资料②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③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④计算组合危险分数⑤计算存在患病风险第十一章1成人碳水化合物的AMDR为占每日总能量的50%〜65%2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①增强胃肠运动促进排便②增加饱腹感③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④改变肠道菌群3必须脂肪酸亚油酸(C18:2,n-6)和a-亚麻酸(C18:3,n-3)4矿物质的生理功能①构成人体组织,如骨骼牙齿中的钙磷镁。
②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细胞内外液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兴奋性。
预防医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预防医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预防医学知识点整理一、绪论1、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三大模块之一,研究外界各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以提高人群健康为目的的学科。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渗透、相互利用,联系紧密。
前者针对群体,后者针对个体。
2、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必须具有完整的体魄,用现代仪器检测无病,有良好的心态,较高的工作效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3、健康的资源健康的资源包括和平、适当的经济资源、食物和住所、稳定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资源的应用。
4、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
5、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模式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科技水平条件下,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看法。
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发展阶段包括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生态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对临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研究、临床治疗、临床康复和疾病预防方面。
6、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临床工作者遇到的是一个个病人,但一个病人是个体,个体多了达到一定数量就是群体。
多个病人或一类疾病,所有病人(或某些健康问题的健康人)构成的群体具有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称为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或称为健康问题的分布。
7、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指个体所表现出的非健康状态,具体的说就是疾病、伤害、亚健康状态或健康缺陷等。
8、疾病疾病是指个体表现出能够被患者个人感知或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简单的说,就是身体功能不正常状态。
9、疾病的特点疾病的特点包括临床性和个体性。
10、健康疾病连续带健康疾病连续带对个体来说是一个人从健康——疾病——健康的过程,对群体来说是发病的低水平——发病的高水平——发病的低水平的过程。
从健康到疾病可以认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HDC)。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完整最新版
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第一章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3选1变异:由众多的、偶然的、次要的因素造成的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
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样本特性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3选1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
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
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
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
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
.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
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
名解1.(考)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就是由于原生环境中水、土壤里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居民通过长期饮水摄食后,使体内相应元素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具有明显地区性的特异性疾病。
3.(考)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是指地球的有机界,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
4.(考)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各个组成部分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转移,使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输入、输出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5.(考)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形成的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迁移转化,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6.(考)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组成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和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并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7.(考)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作用,生成理化特性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新的物质,被称为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甲基汞等。
8.(考)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9.(考)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10.(考)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SO2使气管和支气管的官腔变窄,气道阻力增加,分泌物增加,严重时可造成局部炎症或腐蚀性组织坏死,是COPD的主要病因之一,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预防医学(卫检考试重点)
预防医学营养: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种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由食物提供种类: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胺苏澳、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血红素铁:是血红蛋白及肌红膜蛋白中的卟啉结合的铁维生素:是指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食源性疾病:食物中各种致病因子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食物中毒:是指摄取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害有毒物质当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职业病:泛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法定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刺激性气体:是指对人体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炎症反应的气体非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12ev不足以引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射频及激光等听觉适应:指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10~30db,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赫思式小体:1.调整W-6系和W-3系的比例答:W-6 W-3为必需氨基酸。
W-6主要来自红花籽油、茶油、蔡花籽油等,W-6/W-3比例中,要减少分子,增加分母,即W-3增加主要通过亚麻籽油和深海鱼,尤其是鲭鱼、鲱鱼、沙丁鱼,另外坚果类食物如胡桃、核桃等都可增加W-3的摄入量2.为什么动物蛋白和亚类蛋白是重要蛋白答:因为动物性食品,大亚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接近于模式、消化吸收率较高,故营养价值较高3.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答:1)加肠胃功能,利用粪便排出2)控制体重和减肥3)可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4)结肠癌4.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答:1)辅助消化2)通便3)预防压挤病4)防癌5)防治胆石症6)防治高血脂、糖尿病7)防治肥胖8)防治憩室病5.人体的热能需要包括哪些?答:1)基础代谢2)体力活动3)食物的热效应4)生长发育6.无机盐的特点答:1)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代谢中也不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2)每日随粪、尿等排泄物排出体外,因此必须经常用膳食补充3)某些元素在人体内安全剂量的范围很窄,过量食入可致食物中毒,过少又会出现缺乏,故应特别注意如硒氟4)在我国人群中比较容易缺乏的有钙铁锌碘个别地区也存在硒等缺乏问题7.影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答:1)食物中的钙水平2)体内维生素的水平3)膳食中的影响因素4)与机体状况有关8.影响铁吸收利用的因素答:1)胃酸缺乏2)植酸6-磷酸机醇3)磷酸、草酸4)锌和铁盐同时服用5)增加小肠蠕动性6)脂肪消化不良致脂肪痢9.维生素特点答:1)均以维生素本身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化合物的形式2)非机体结构成分,不提供能量,但具有特殊的代谢功能3)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太少,必须由食物提供4)人体只需少量即可满足,但不能缺少,如缺乏至一定程度,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10.食物中毒特征、预防答:1)潜伏期短,发热突然(爆发性)2)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大多为急性肠胃症状(相似性)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关系发病者必定食用3)某种有毒的食物未吃者不发病4)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预防:加强对食品的卫生监督,食品加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人员的定期体检,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11.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每一种具体有哪些?答:1)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2)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毒物和粉尘3)生物性有害因素,包括生物源性变应原,细菌,病毒等4)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包括人体工程问题,工作过度紧张,职业心理紧张等12.职业病特点答:1)病因明确,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可消除或减少疾病发生2)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效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3)群体发病,在接触同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4)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5)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13.劳动条件内容有哪些?14.慢性铅中毒临床表现答:慢性铅中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等,表现为类神经症、外周神经炎、腹绞痛、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等15.控制生产性粉尘的措施答:水、风、密、草、护、管、查、宣(八字方针)具体为1)改革工艺过程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16.职业病的预防原则答: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从根本上阻止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损害作用2)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对作业人群实施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合理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3)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对已患职业病的患者应调离原有工作岗位,并予以积极合理的治疗,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17.中暑的几种临床类型答:1)热身病:及高温或机体产热过多的体内蓄热、体温升高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障碍2)热痉挛: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尤以腓肠肌为明显,患者神智清醒,体温亦多为正常3)热衰竭:及高温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大量失水所导致的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表现,体温多不高,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18.尘肺病的诊断原则答: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动的全身性疾病原则:根据可靠性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 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 射线分期。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山东中医药大学
1.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探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和维护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目的的学科群。
2.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3.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1)预防为主观,这是现代医学的精髓(2)大卫生观,指全社会都要树立健康意识,人人参与卫生保健(3)生态平衡观,即维持人类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4)多病因观,即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量化研究观,即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已从定性向定量、从描述性研究向精确性研究发展4.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等6个阶段5.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6.健康决定因素: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的因素,即影响健康的因素。
主要为(1)社会环境,如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险制度、文化背景与人际关系、教育与工作环境和社会安宁等(2)物质环境,如生活与职业环境、物质条件与环境(3)个人因素,如生长发育状态、生活行为、生物学特征、遗传因素等(4)卫生服务,如卫生服务体系与网络、卫生资源等7.三级预防是以人群为对象,以健康为目标,以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
1.五层次预防: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2.中医三级预防: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病防复3.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4.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有害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改变,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条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成为环境污染5.公害指因受到废水、废弃、废渣的严重污染,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以致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破坏工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对整个社会造成公共危害6.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7.公害病是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8.生物性迁移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会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即为生物放大作用,也称生物富集作用9.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急性毒副作用2.慢性毒副作用(1)非特异性影响(2)直接造成某些慢性疾病(3)持续性蓄积危害3.特殊毒性作用(1)致癌作用(2)致畸作用(3)致突变作用(4)免疫功能受损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10.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1)受害人群广泛(2)对健康的影响时间长(3)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4)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复杂:既可以作用于局部,也可以造成全身反应;作用方式有急性作用,也有慢性作用等(5)污染物浓度往往较低,慢性作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且混杂因素太多,所以真正的致病因素很容易被忽视11.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脂,通称为光化学烟雾12.水体富营养化:系指大量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尤其是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等浮游生物获得营养而大量繁殖、生长、死亡,以致造成水质恶化,生物种群组成发生改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群健康的现象13.氯化消毒指用氯或含氯制剂进行以用水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目前仍然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法14.氯不仅与水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故将所需氯的总量成为“需氯量”15.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自然(形成土壤的母质成分、气候、地形及地貌等因素)或者人为原因,地球的地质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使得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一些地区的水、土壤、空气中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过多或缺乏,形成了生物生态的区域性差别。
预防医学考试题(含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总体B、个体C、计数资料D、样本E、计量资料正确答案:E2.下列哪项职业性多发病的说法不正确A、在一般人群中不会出现B、是多因素疾病C、职业因素是原因之一D、职业因素可使潜在疾病暴露或使已有疾病加重E、又称工作有关疾病正确答案:A3.主要引起膀胱癌的物质为A、氯甲醚B、铬酸盐C、芥子气D、联苯胺E、煤焦油正确答案:D4.实施三级预防时,重点是第一级预防,同时兼顾二、三级预防的疾病是A、急性阑尾炎B、冠心病C、食物中毒D、流行性感冒E、慢性阑尾炎正确答案:B5.可信区间估计时可信度是指()A、1+ αB、1- βC、βD、1-αE、α正确答案:D6.欲测量某地2002年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值,其总体为A、该地所有成年男子B、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C、2002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D、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E、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正确答案:C7.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注意A、资料真实性、错误性B、资料正确与否,有无遗漏、错误C、资料有无遗漏,重复或项目不清D、资料原始性、现实性E、资料的完整性与正确性正确答案:E8.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相对数B、平均数C、变异系数D、百分位数E、相关系数正确答案:A9.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A、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方法简单B、病例对照研究偏倚容易控制C、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容易获得D、有些疾病发病率很低E、队列研究设计复杂正确答案:D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E、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正确答案:C11.下列资料属分类变量的是A、门急诊就诊人数B、ABO血型C、患者的病历号D、住院天数E、白细胞计数正确答案:B12.为了制定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上限B、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下限C、可以制定,但是无法确定是上侧范围还是下侧范围D、可以制定双侧95%的参考值范围E、无法制定正确答案:D13.生态系统健康是()A、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B、生态系统对人健康影响的特性C、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特性D、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特性E、人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正确答案:A14.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A、分布均衡B、随机C、设置对照D、施加处理因素E、重复正确答案:D15.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A、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B、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C、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增加D、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E、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正确答案:E16.T分布曲线和标准正态曲线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绪论、第一—二章、第六章)考点0、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2)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更侧重于人群健康和疾病与环境(生活、工作、社会环境)的关系;3)采用的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4)重视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将疾病预防的理念、措施整合与临床治疗中。
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2、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懂得区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认真看课本举的例子)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公共卫生措施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以干预个人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促进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以生态学模型为指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
包括根本性预防措施、针对社会和环境的预防措施、针对个体和人群的预防措施。
如为了保障人民健康颁发的法律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等。
恶性肿瘤、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职业因素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
关键办法是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制订灵敏而又可靠的疾病筛检工作指南。
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提供事宜的康复场所和就业机会,及时做好功能恢复、心理康复,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
除了一级预防外,兼顾二、三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3、环境因素的种类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和社会因素。
4、环境污染源的种类?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性污染、其他污染5、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6、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种类?急性危害作用、慢性危害作用:非特异性危害作用、慢性疾患、持续性积蓄危害7、环境污染的特殊危害?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发作用、免疫毒性作用8、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征?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9、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影响因素(污染物因素、污染物的作用剂量、机体因素)?污染物的理化性质: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进入机体的机会以及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过程均具影响,它决定其对健康危害的程度、性质与部位。
污染物的化学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污染物的作用剂量: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体内的量或人体暴露的浓度或强度。
作用剂量与健康危害程度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评价方法:1)剂量—效应法;)2)剂量—反应关系;3)污染物的作用时间机体因素:常见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有:健康状况、生理状况、遗传因素、营养条件。
10、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直接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炎症3)变态反应4)非特异性疾病多发间接危害:1)温室效应2)形成酸雨3)破环平流层的臭氧层11、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特点:A、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日期集中在该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b、病例的分布于供水范围一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c、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12、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引起中毒性疾病、诱发癌症、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疾病、导致变态建筑综合征(注意八大症状)、导致空调综合征。
13、居住环境噪声对健康的影响?噪声对睡眠休息的影响、噪声对听觉的影响、噪声对工作的影响、噪声对健康的其他影响。
14、地方病的分类?地球化学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和与特定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地方病15、地方病流行的特征?1)地方病相应的病因长期、稳定的存在于某一地区使暴露的易感人群患病2)病区必然存在相应疾病的病因和自然与社会因素3)在地方病区内、地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显著高于非地方病区、或在非地方病病区内无该病发生4)地方病病区内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一般随年龄而升高5)地方病病区内的某些易感动物也可罹患该种地方病6)生活在地方病病区的人群与进入病区的外来人均可有患病的可能性,且外来人进入地方病病区属于高危人群7)为患病的健康人离开病区后,除处于潜伏期以外,不会再患该种病;迁出的患者,其症状可不再加重,并逐渐减轻甚至痊愈8)在病区内一旦消除引起该病的绝对性因素后,该病逐渐消失。
16、缺碘乏病有哪些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亚临床克汀病(亚克汀)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17、地方性克汀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同时注意一下地方性甲状腺病的临床表现:一代粗,二代傻,三代断根芬)临床表现:1)智力低下:主要症状2)聋哑:多为感觉神经性耳聋,神经型地方性克汀病听力障碍较粘肿型严重,同时伴有语言障碍,而且患者非常呆笨。
3)生长发育落后:a. 身材矮小,粘肿型明显;下肢相对短,保持婴幼儿时期的不均匀性矮小;b、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c. 克汀病面容;d. 性发育落后4)神经系统症状:可有表情淡漠、傻笑或表情紧张、恐惧等,运动神经障碍可有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人常表现走路不稳、拖步、鸭步;重者可有下肢痉挛性瘫痪,不能走路。
神经功能障碍以动眼神经为多见,为共向性斜视和瘫痪性斜视以及眼球震颤等。
5)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黏液水肿6)甲状腺肿(呆、小、聋、哑、瘫)预防:碘盐、碘油、其他补碘措施、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18、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病因:饮水型、煤烟型、食物型、混合型临床表现:氟斑牙:牙釉质形成期摄入高氟引起的,表现为牙釉质白垩、着色或缺损改变。
一旦形成,残留终生。
氟骨症: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关节变形、弯腰驼背,发生功能障碍,乃至瘫痪。
疼痛是最常见的自然症状。
19、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1)室外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2)室内来源(燃料燃烧、烹调油烟等;人的生理活动;香烟烟雾;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及家具;其他)职业卫生(第三章)1、熟悉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的特点以及诊断和处理原则、管理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1.化学性因素1)生产性毒物常见的有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及农药等2)生产性粉尘,可分为无机粉尘(二氧化硅粉尘,石棉粉尘),有机粉尘(动植物性粉尘,水泥尘)以及混合性粉尘2.物理性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生产场所的高温,强热辐射,特别是与高湿相结合可引起劳动者中暑2)异常气压,在高压环境转向正常气压环境时,如减压过快或降压幅度过大,可使溶解在人体组织和血液中的空气形成气泡而阻塞血管和压迫组织,引起减压病,在加压过程中,如加压过快,可导致鼓膜穿孔,高空飞行,宇航作业,高原作业时,集体处于低气压,低氧环境,可发生航空病,及高山病3)非电离辐射,指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4)电离辐射,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如X射线,γ射线,β粒子,中子流等5)噪声和振动3.生物性因素有的产生过程可接触某些致病原体,如加工处理皮革,兽毛等作业,可接触到炭疽杆菌,布鲁菌等病原体,在森林工业时可接触远东型脑炎病毒而患森林脑炎。
4.其他有害因素除上述职业性有害因素外,还有一些与生产过程中的因素,也能危害工人健康。
如某些作业使人体长时间处于强迫体位(固定姿势),可引起脊柱变形,下肢静炎,滑囊静炎,长期注视细微部分和近距离微小物体可引起眼肌紧张,易出现眼痛,头痛,脑力劳动过度紧张,可引起失眠,神经衰弱。
职业病特点1.职业病病因明确职业病有害因素是疾病的病因.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不会发病,控制了职业性有害因素或限制其作用强度,就可以有效地预防或控制职业病的发生2.有明显的剂量---效应(或反应)关系职业病病因大多可定量检测,绝大多数情况下,有害因素的接触水平,接触时间与发病时间或损害的严重程度之间,有明显的联系3.群发现象接触同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可出现同一种职业病,既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如果接触同一种有害因素,会出现同一种职业病的发生,同一地点工作人群中,不接触这种有害因素则不会出现职业病的发病4.绝大多数情况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职业病诊断依据有卫生部颁发的职业标准和分级诊断标准,为了防止诊断错误,职业病的诊断应采取集体诊断的办法,由诊断小组确诊诊断病因根据三方面资料:即职业史,生产环境的卫生学调查,临床观察与实验室检查诊断:地方为主,集体诊断(急性中毒除外);诊断原则*:职业史(先决条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处理原则:三级预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职业病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已诊断职业病的处理职业病特点:病因明确;有明显的剂量---反应(或效应)关系;发病有群体性;绝大多数情况下,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目前大多数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病诊断与报告、职业病的卫生监督2、我国职业病的种类(10大类115种)01.肺尘埃沉着病(尘肺):13种,如硅沉着病(矽肺)、石棉沉着病(石棉肺)等;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共11种,如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放射性肿瘤等;03.职业中毒:共56种,如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一氧化氮中毒、硫化氢中毒、苯中毒、农药中毒等;04.物理因素所制职业病:共5种,如中暑等;05.生物因素所制职业病:共3种,及炭疽、森林脑炎、布鲁菌等;06.职业性皮肤病:共8种;07.职业性眼病:共3种;0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共3种,即噪音聋、铬鼻病、牙酸蚀病;09.职业性肿瘤:共8种;10.其他职业病:共5种。
3、噪声污染引起的职业病听觉系统:1)暂时性听阈位移: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定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听觉适应:短时间,强噪音;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强噪音2)永久性听阈位移: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未能完全恢复又需要再次接触,可使听觉疲劳逐渐加重,听觉不能完全恢复,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听力损伤/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听觉外系统噪声可引起听觉器官外的其他系统的改变不良影响: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等症状,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长期接触以高血压多见)等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紧张度降低,胃蠕动减慢,胃液分泌等消化系统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免疫功能降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女性生殖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