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问答题
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沿革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1)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改的理念:从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为启迪引导式教育,从定
论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为过程性的探究式学习,从注重学科知识
的体系化的课程转变成为以实际生活需要为主题的具有综合化
视野的课程。
2.简述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这既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转变课程功能: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实行必修与选修结合,加强选修课程;鼓励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必修内容中增加
了“文化生活“模块,选修模块也基本上是新增加的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重建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传统的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3.试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性质:
德育: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
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决定作用。
地位:
(1)课程设置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
(2)从学生发展看,思想政治(品德)课处于首要地位。
(3)从学校德育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核心。
任务:
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初
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提
高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初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再次,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最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
第二章问答题
1.试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设计。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主题)为线索,整合心里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内容,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体系。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课程内容。具体设计上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2.现行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第一,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第二,关注了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第三,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第四,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要求。
3.试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科书的缺点。
(1)教科书结构体系不尽合理,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
(2)教科书内容在选取上“难、繁、偏、旧“的情况依然存在。
(3)教科室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未能体现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4)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5)教科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够。
4.试述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的理念、特点、及其使用。
(一)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的特点
1.新编教科书体现教育内容的生成性,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和发展技能的需要
2.新编教科书追求内容的整合性,避免德育课程学科的倾向,构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知识体系。
3.新编教科书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呈现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多元化的引导。
(二)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的使用
1.要联系生活实际
2.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4.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5.试述思想政治新课程教科书的理念、特点、及其使用。
(一)思想政治新课程教科书的特点
1.体现了引领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现代教材观,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重要文本。
2.教科书构建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
3.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深化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
(二)思想政治新课程教科书的使用
第一,把坚持灌输论原则和坚持启发式方式统一起来。
第二,处理好教材和教学中思想和知识、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感性材料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第三章问答题
1.教学方法的含义及选择依据是什么?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
(1)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机统一。
(2)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
(3)教学方法是个工具体系概念
(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依据教学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3)依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知识水平
(4)依据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
(5)依据现有的教学条件
2.简述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参观访问法与社会调查。
讲述法:即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经过,阐明某种理论观点、概念或描绘人物事件情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