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让花儿开得更鲜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让花朵开得更鲜艳

——城镇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教育“爱入误区”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孩子身上有许多纯朴、勤奋、自立、上进的品质。工作后感觉农村孩子具有的那些品质城里孩子的身上很难找到,不止我一人有这样的感觉,周围年长的同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你们别指望送走这届学生就好了,下届学生还不如他们呢。”当时听了不以为然,自己真的重新接过两届学生后真的如同事所说,现在的学生比以往的学生更难教。经常听到家长对我说:“老师,真不好意思,今天孩子又迟到了。不过说实话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就是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刷牙、洗脸用了半小时,吃早饭吃了半小时,要不哪能迟到呢,肯定早早就该到了。老师请您帮我说说,以后叫他(她)动作快些,这孩子就听您的话。”(这个问题可不止一位家长反映过);“老师,您给我好好管教管教这孩子,今天下午迟到都怪这孩子,他爸爸、妈妈中午在单位没回来,我说不能再看了要迟到了,赶快上学,他不听我的,赖在家里看电视。(爷爷说的)”。

反思:当前,独生子女特别多,特别是城镇家庭,现在几乎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哪个不拿孩子当心肝宝贝啊。于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自然家长也就更加的重视,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谓爱之深。这点我体会最深,由于特殊的原因我们必须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住一起,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矛盾很多,现在我自己孩子身上就有许多坏毛病:任性、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偏激、脆弱、没有上进心。不恰当的爱带来很多不良的后果,这许多人都知道。可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很难把握爱的分寸,待到酿成后果,后悔莫及。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城镇家庭教育爱入误区的现状及表现,并从社会、家长的角度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文中提及的家庭教育均指城镇家庭教育)

二、文献综述

苏霍姆林斯基把不理智的爱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娇纵的爱”用这种爱教育出来的孩子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不懂得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他们将成为任性的,极端自私的人,不知道自己对社

会对周围的人还有任何义务,生活向他们提出一点点要求,他们都受不了。

第二种是“专横的爱”这是一种暴君式的爱。父母不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对孩子就象对待自己的物品一样任意摆布。这种爱是建立在利己主义和蒙昧无知的基础上的。在亲子相处中父母用这专断强横的教育态度,使孩子失去了善良、谦让、同情等美好品质。

第三种是“赎买式的爱”这些父母认为可以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来衡量自己的爱,起码可以用此来赎买自己的责任,他们只考虑孩子的物质需要,而不考虑孩子在精神上的需要。结果只培养了一些心如铁石,忘恩负义的人。

三、爱入误区的几大表现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天下父母皆爱自己的孩子,极少例外,但爱孩子的方式却千差万别,由于施爱的方式不同,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得到的反应就不一样,因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当今我国很多家长却爱得不理智,走入了一些误区,我认为有如下表现:

表现一:孩子的地位摆得过高在大部分家庭里,唯一的孩子是这个家庭的中心,有的甚至是绝对的中心,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成为家庭考虑问题的第一基点。父母听任孩子影响甚至左右他们的行为,干涉甚至裁决他们的计划。“围着孩子转”成为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家庭的共同话题。

表现二:过分的关爱和保护有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一往情深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上就是大包大揽,他们不注重子女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有的家长过分干涉孩子的行动和交往,对孩子安全过于焦虑。孩子外出一怕摔着、碰着,二怕受人欺负,被人拐骗。三怕出交通事故,心理总不踏实。平时父母会有意无意地向子女灌输外面的社会如何复杂等思想,无形中使孩子惧怕接触社会和与人交往。在父母看来孩子呆在家里是上策,开发智力是上上策。

表现三:过分袒护和纵容孩子犯错误,父母严加指责教育并认为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的并不多,觉得孩子还小,对于孩子的错误袒护为之开脱,当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时,很多家长的做法是找各种理由为之维护,有时甚至不惜与别人发生争执。这几种现象表明家长可能的心理:有的家长相信“树大自然直”,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将来太软弱,容易吃亏,为孩子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

表现四:期望不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业的太高期望,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希望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强迫孩子超负荷地学习,很多孩子疲劳学习。家长期望高,孩子压力大。还有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出人投地”不惜代价,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参加各种特长班。这使父母和孩子都长期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状态中,给孩子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如兴趣萎缩、心理素质差,受不得委屈,顺境时得意洋洋,逆境时灰心丧气等。

表现五:重物质轻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让孩子达到某种目标而施以某种具有诱惑的条件,如:“你这次考试得一百分,我给你买玩具”或“给你一百块钱”。把孩子的行为与物质或金钱等价,家长在采用此种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时候,忽略了思想方面所产生的负效应,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却因此培养了孩子自私、任性、依赖的性格。另一种是家长总觉得欠了孩子的“债”,所以对孩子有求必应,特别是有些单亲家庭,家长总要想办法去弥补孩子,弥补的方式常是物质或金钱,对儿童的心理关心很少。

表现六:爱的不一致性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宽严尺度不一致,导致父母一方管一方宠,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家族的家庭及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的家庭里。有些家长管教孩子不能一贯到底,由自己的心情决定,高兴时表扬,烦闷时批评,使孩子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

四、原因分析

有哪些原因导致这些不恰当的爱呢?

(一)社会因素

1、政治因素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就出现鲜明的家庭等级制,这种观念直到现在还根深蒂固地残留在少数人的观念中,父母的话就是圣旨,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从不考虑孩子的意愿,因此在爱孩子的时候专断强横,他们最常用的话语是:“你必须干什么!”还会附上一句“这是为你好”。

2、经济因素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物质生活、学习环境、健康条件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今天的城镇家庭,大部分家庭都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在物质方面孩子说一就一,孩子要什么家长给什么。经济条件优越本身不是一件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