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小肠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全文)

合集下载

2021版:中国炎症性肠病消化内镜诊疗共识(全文)

2021版:中国炎症性肠病消化内镜诊疗共识(全文)

2021版:中国炎症性肠病消化内镜诊疗共识(全文)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

近20余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IBD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IBD的具体病因和确切的发生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也未发现能够治愈IBD的药物和方法。

研究发现,IBD与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多见于西欧和北美地区。

既往中国IBD罕见,但近20年来,中国IBD发病率快速增长,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增长最快,可能与国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环境改变等有关。

目前,IBD 已经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的疑难疾病之一,是消化系统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IBD多始发于青少年,具有复发性、进展性及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和发育、结婚和生育,以及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

IBD不只是累及消化道,它可以累及消化道外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还可继发消化道内外感染、肿瘤等并发症,是一种涉及临床多学科的系统性疾病。

IBD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复杂,而且昂贵,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大部分IBD患者及其家庭会因患此病而致贫。

因此,IBD不仅是一个医学难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IBD的诊断缺乏金标准。

IBD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依赖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包括实验室检查、消化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在内的系统性检查。

有时即使完善了上述资料,甚至手术治疗也无法明确诊断,还需要借助诊断性治疗或随访来协助诊断。

个别情况下,即使完成诊断性治疗或者随访也不能明确诊断。

在IBD的系统性检查中,消化内镜不仅在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病情随访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IBD的并发症(如狭窄性病变、穿透性病变、脓肿、消化道出血、肠道癌变等)还有治疗作用。

2021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全文)

2021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全文)

2021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全文)摘要自第1版《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2013年发布以来,国内外消化内镜领域对肠道准备的研究不断深入。

为了更好地指导肠道准备,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牵头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

通过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分级,并召开专家研讨会,经专家讨论并确定推荐的条目,采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对各推荐条目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评估。

本指南从肠道准备的目的与要求、患者告知和宣教、饮食限制、常用肠道清洁剂选择与用法、祛泡剂使用、禁忌证、特殊患者的肠道准备、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的肠道准备等8个方面,对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提供指导,供临床医师参考。

自2013年我国发布第1版《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以来,随着国内消化内镜技术的深入普及,肠道准备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不断涌现,国际上也先后发表了多部相关的共识和指南,因此很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制定新版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4月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了新版《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以期对消化道疾病患者内镜诊疗相关的肠道准备提供指导。

本指南以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为基础,从肠道准备的目的与要求、患者告知和宣教、饮食限制、常用肠道清洁剂选择与用法、祛泡剂使用、禁忌证、特殊患者的肠道准备、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的肠道准备8个方面,对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的实施提供指导性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本指南采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证据质量分为高质量、中等质量、低质量和很低质量4个等级,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2个等级。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全文)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全文)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全文)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提高,无痛苦消化内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无痛苦消化内镜操作,但至今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非常有必要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对其适应证术后复苏及并发症防治等环节做出规范,以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1 定义及目的无痛苦消化内镜是指通过镇静及麻醉药物等技术手段,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能使内镜医生更顺利地完成诊疗过程[1-2]其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的风险,为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环境[3]2 实施条件2.1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设置要求除满足消化内镜室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单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小于15m2(2)诊疗室内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应配置心电监护仪气道管理设备(简易呼吸皮球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异丙酚芬太尼等常用麻醉药物,以及阿托品(3)具有独立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内镜操作室与麻醉恢复室床位比例为1∶1~1 5,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麻醉镇静性质设置面积2.2人员配备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由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麻醉/镇静[4],并由较高年资的消化内镜医师实施内镜操作根据无痛苦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方式以及麻醉/镇静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建议每个操作单元至少配置1名高年资麻醉科住院医师和1名麻醉科护士;每2~3个操作单元配置1名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指导并负责所属单元患者的麻醉镇静以及麻醉恢复3 适应证和禁忌证3.1适应证(1)所有因诊疗需要(2)对消化内镜检查有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5](3)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4)一般情况良好,符合ASA(美国麻醉学会生理状况分级3)Ⅰ级(正常健康人)或Ⅱ级(患有不影响活动的轻度系统疾病)患者(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Ⅲ级(患有影响其活动的中重度系统疾病)或Ⅳ级(患有持续威胁生命的重度系统疾病)患者,可在密切监测下接受无痛苦消化内镜(6)婴幼儿及不能配合操作的儿童,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可在插管麻醉下行无痛苦消化内镜3.2禁忌证(1)有常规内镜操作的禁忌者(2)ASAⅤ级患者(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24h的濒死患者)(3)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如发绀型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3~4级等(4)有困难气道及患有严重呼吸道病变(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态肥胖,急性呼吸道感染未受控制的哮喘等)(5)肝功能差(Child PughC级)(6)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脑卒中急性期癫痫未有效控制)(7)无监护人陪同者(8)有药物滥用4 操作流程4.1麻醉前访视与评估在进行无痛苦消化内镜镇静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访视,具体包括下列内容(图1):(1)患者知情告知:应告知患者镇静麻醉的操作过程,并向患者解释镇静麻醉的目的风险,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麻醉前评估:应详细了解患者重要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和气道评估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能性[6]意识状态评估,气道评估包括有无肥胖颈椎疾患以及口腔和下颌的结构异常[7]患者还应常规行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必要时行心脏超声及肺功能检查4.2术前准备(1)无痛苦消化内镜术前准备与普通消化内镜术前准备基本相同(2)患者应在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水[8]如患者有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禁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保护气道(3)患者如有活动义齿,应在术前取下义齿(4)轻度镇静条件下,可采用咽喉表面麻醉以增强患者耐受性;中度以上镇静及全麻状态下,不必使用咽喉表面麻醉[9](5)当日实施麻醉的主管医师应当对术前评估记录进行确认,并且再次核实患者身份和将要进行的操作(6)建立静脉通道,首选右上肢4.3麻醉实施左侧卧位,嘱患者咬好口垫,首先由护士开放患者静脉通道,持续吸氧,连接监护设备,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消化内镜的诊疗目的和镇静深度的需求,可采用下列不同的麻醉或镇静方法4.3.1太尼预先静注咪唑安定1mg+芬太尼30~50μg,然后根据患者情况缓慢静注异丙酚首剂1~3mg/kg速度2mL/10~20s进行麻醉诱导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待睫毛反射消失稍用力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插入内镜,确定无反应即开始消化内镜诊疗操作诊疗过程中持续静注异丙酚05~1mL/min维持麻醉状态,以保证患者无知觉和肢体运动,直至检查结束4.3.2化内镜镇静时,初始负荷剂量10~25mg/kg,小量追加,也可持续泵入6~10mg/(kg·h)[10-11]4.3.3酮尤其适用于1~5岁的小儿消化内镜诊疗,常用剂量为6mg/kg肌注,建立静脉通道后,持续静脉泵入2~3mg/(kg·h)维持[12]4.3.4太尼用于消化内镜镇静时,初始负荷剂量50~100μg,每2~5min追加给药25μg,直至达到镇静目的[13]4.3.5咪达唑仑用于消化内镜镇静时,初始负荷剂量为1mg(或小于003mg/kg),1~2min内静脉给药可每隔2min重复给药1mg(或002~0 03mg/kg)直至达到理想镇静水平43 6 其他镇静及麻醉药物哌替啶的诱导剂量为25~50mg,于1~2min内给药可每2~5min追加给药25mg,直至达到镇静目的[14]一氧化二氮与氧气混合吸入给药,初始浓度为10%~30%,逐渐升高浓度,终浓度为50%~70%[15]右旋美托咪定内镜镇静的初始负荷剂量1μg/kg,然后以02μg/(kg·h)输注4.4监护麻醉医师在内镜检查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头昏等情况,并根据患者反应调整麻醉深度,及时处理各种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深度镇静和全麻患者应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持续吸氧[16-18]4 5 麻醉后恢复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含嗜睡)或虽已清醒但肌张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区域建议根据患者人数及麻醉/镇静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护人员患者苏醒后需由医务人员或家属扶下床,以避免患者出现坠床患者离开恢复区域时应达到下列最低标准[19]:(1)生命体征稳定,站立无晃动,无或仅有轻微眩晕,在辅助下可穿衣行走(2)对时间人物定向准确,能清楚准确回答问题(婴儿及精神状态异常患者应恢复至其基线水平)(3)无疼痛(4)有家属陪同回家并能在家中充分照顾,以便及时报告术后并发症(5)告知患者饮食用药和随访时间的注意事项,并给与文字指导高空作业和精密仪器操作,提供紧急情况联系电话5 无痛苦消化内镜的分类无痛苦内镜适用于胃镜EUSERCPEMRESDPOEM等多项内镜诊疗技术,其镇静及麻醉有各自不同要求根据患者意识水平受到抑制的程度,镇静深度共分为四级:即轻度镇静深度镇静和全身麻醉(表1)[20]一般情况下,诊断性或非复杂性上消化道内镜或结肠镜操作可在轻EUSERCPESDPO EM等应在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下进行5.1 无痛苦胃镜无痛苦胃镜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可产生中度镇静10~40mg异丙酚与1μg/kg芬太尼配伍静脉注射,用于胃镜诊疗可产生深度镇静无痛苦消化胃镜患者处于松弛状态,消化道平滑肌松弛,能避免因胃镜刺激所致的恶心呕吐及因剧烈呕吐引起的贲门黏膜撕裂,同时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有利于操作者进行更细致检查,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检查成功率Barrett食管的内镜治疗ESDEMRPOEM等难度大及操作时间长,对于患者配合要求也较高,常需要在充分镇静与麻醉下进行,以提高治疗成功率5.2 无痛苦结肠镜结肠镜检查前需服用大量的水以进行肠道准备,因此无痛苦肠镜诊疗应在肠道准备后4~6h方可进行麻醉采用诱导剂量10~40mg的异丙酚静脉注射,或者之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1~2mg)和(或)芬太尼(30~50μg),均可使患者达中度镇静状态深度镇静或全麻可予异丙酚首次剂量(1~2mg/kg),术中继续静注异丙酚05~1mL/min维持麻醉无痛苦结肠镜由于肠管松弛,蠕动消失,回盲瓣开放,使进镜操作容易进行,可提高检查准确性和回肠末段病变的检出率但由于患者疼痛反应消失,可能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无痛苦结肠镜应由经验丰富5.3 无痛苦小肠镜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的检查时间较长,应尽量采用镇静或麻醉以减轻患者痛苦通常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1~2mg/kg诱导剂量,或者之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1~2mg)和(或)芬太尼(1~2μg/kg),患者达深度镇静或全麻状态后进镜,检查中微泵异丙酚[6~8mg/(kg·h)]维持采用经口途径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气管插管方式麻醉,可以有效保护呼吸道以免检查过程中发生误吸在经肛途径时,如果患者有肠梗阻存在或胃内有大量液体潴留,也应气管插管避免出现意外5.4 无痛苦EUS EUS与普通胃镜相比,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应充分镇静或麻醉无痛苦EUS可采用异丙酚1~2mg/kg诱导剂量静脉注射,或者之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1~2mg)和(或)芬太尼(1~2μg/kg),患者达深度镇静或全麻状态后进镜,检查中微泵异丙酚[6~8mg/(kg·h)]维持由于静脉麻醉后胃肠道的蠕动减弱或消失,实施EUS细针穿刺(FNA)时穿刺针定位方便,穿刺准确,活检阳性率提高,同时提高了EUS下治疗(如粒子种植药物注射等)的成功率但需要注意,EUS常需在病变部位注入较多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麻醉患者呛咳位于食管中上段的病变,如需注水检查者,应施行气管插管麻醉5.5 无痛苦ERCP ERCP操作时间较长患者多较焦虑,应当充分镇静,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配合度,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无痛苦ERCP镇静可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联合哌替啶25~50mg也可采用咪达唑仑02mg/kg联合异丙酚1~15mg/kg诱导麻醉,术中以微泵异丙酚[3~6mg/(kg·h)]维持麻醉与一般消化内镜操作相比,ERCP具有更大的风险,患者多为老年人,且操作过程中需要俯卧位,容易对呼吸产生影响,因此无痛苦ERCP操作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护6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医护人员在无痛苦消化内镜操作期间,应积极防治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6.1 误吸镇静状态下经口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内镜应尽快通过食道进入胃底,首先吸净胃内液体,以防反流误吸,之后再按照内镜诊疗常规进行诊疗一旦发生误吸则应立即重建气道,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保持有效的通气和引流迅速用喉镜窥视口腔,以便在直视下进行吸引在气管插管后用生理盐水5~10mL注入气管内,边注边吸,反复冲洗应用机械通气(PEEP或CPAP)吸氧,纠正低氧血症6.2 低氧血症操作中如果发生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通过大声询问和触碰患者以刺激其加深呼吸抬高患者下颌,同时应增加吸氧流量(如从2L/min增加至4~5L/min)如采取上述措施后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则应予以通气支持,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如果患者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还应立即静脉给予拮抗剂氟马西尼6.3 心律失常除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外,心动过速一般无需处理,紧急情况下应静脉给予患者Ⅰa~Ⅳ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除颤如发生心动过缓,当心率降至50次/min以下,可静推阿托品05mg,如有需要可重复给药至3mg或静脉给予肾上腺素002~01mg如果5min 后无效,可考虑使用异丙肾上腺素6.4 血压下降患者血压下降应及时给予输注液体,对于操作时间较长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血压的30%,可先加快补液速度,无效则用麻黄碱6mg静推,可重复使用。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 临床应用
1
▪ 小肠疾病占消化道疾病的1%-4%;
▪ 临床症状不典型,与上消化道及结肠病变症状 重叠,
▪ 小肠冗长,临床检查困难,病变复杂
2
传统的小肠检查技术
一般检查手段:
生化、肿瘤、免疫、CT、MR、GI等
特殊检查手段:
小肠钡灌 DSA血管造影 核素扫描
3
发明者
• Gavrial Iddan
10
并发症
胶囊滞留
▪ 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 ▪ 正常人0%,OGIB(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5%,CD5% ▪ 真正需手术者不到1%
进入气管,罕见
11
▪ 问题
胶囊滞留可能导致原本只需药物治疗的患者(如克罗病, NSAIDs)需要外科介入
▪ 机会
滞留可能会得以发现原本未知的疾病(如小肠肿瘤,小肠克罗 恩病等)
16
OGIB常见原因
部位
上消化道 中消化道
年龄≤40岁 年龄>40岁
下消化道 少见病因
病因
Cameron糜烂,血管扩张性病变,静脉曲张, Dieulafoy病变,胃窦血管扩张症,门脉高压性胃病
肿瘤,美克尔(Meckel)憩室,Dieulafoy病变,克罗恩病 ,乳糜泻 血管扩张症,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性肠病,乳糜 泻 血管扩张性病变,新生物
手术治疗可以同时取出滞留的胶囊 由于PillCam胶囊的高密闭性和安全性,部分病例可通过较长时
间的药物治疗,而让因疾病而引起狭窄的肠腔扩张,最终排出 胶囊
▪ PillCam
文献报道最长安全滞留体内3年。
12
肠道准备
检查前1天流质,避免服用牛奶及有色饮料及菜汁 。检查前 一日晚8:00晚饭后和爽2包加入2升水口服,2小时内服完 (不清洁者凌晨5:00追加1包),检查当日禁饮食。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
▪ 小肠疾病的某些并发症
▪ 胃肠道改道手术后的内镜检查
毕II式手术或Roux.en-Y手术后ERCP术;减肥手术。
▪ 普通全结肠镜失败者
禁忌证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 者、不合作者、小肠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 性炎症和内脏穿孔者等应视为小肠镜检查 的禁忌证。
告知内容
▪ 检查目的 ▪ 检查过程 ▪ 检查费用 ▪ 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 告知时间、医生签名 ▪ 患者及家属签名
6.胃肠动力障碍方面的研究
▪ CE依靠消化道的运动功 能向前推进,因此CE反 应消化道的运动功能;
▪ Appleyard等及Korman 等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 运动及传输时间进行了 初步研究,认为对消化 道的动力研究有一定的 价值。
优点:
1、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无需镇静 剂; 2、一次性使用,卫生安全,无任何 交叉污染; 3、检查过程方便自如,可为患者提 供全胃肠道图像。
检查前15分钟莫沙必利口服(据患者情况,胃肠动力差的患 者服用)。
检查前30分钟口服二甲硅油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占CE检查总数 的70%-80%,总体诊断率约50%-80%,CE对 成年OGIB的作用已被明确
▪ 荟萃分析显示:CE与双气囊小肠镜相比, 两者诊断率相似,但是CE有较高的全小肠 诊断率(90.6%-62.5%,P<0.05)
操作的病人,清醒镇静(安定+哌替啶)是最常用的、也 是较理想的方式
附件与辅助设备
活检钳 黏膜下注射针 标记物: 墨汁, ICG, 钛夹 造影剂 EUS设备 治疗性附件
+ OBCU
EVIS 240 内镜系统
EVIS 260
ST-SB1
SIF-Q260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解读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解读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解读【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概述1.制定背景和意义2.主编单位和作者三、指南的主要内容1.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设置和布局2.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安全操作3.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4.内镜诊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保障四、指南的实施和意义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确保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安全运行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国相关专家制定了《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旨在规范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设置、运营和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二、《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概述1.制定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迅速,消化内镜诊疗中心数量逐年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然而,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患者安全和感染控制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规范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设置和运营,提高诊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国相关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

2.主编单位和作者《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由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共同主编,李兆申教授担任通信作者。

三、指南的主要内容《中国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安全运行指南(2021)》从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设置和布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安全操作、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内镜诊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1.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设置和布局指南要求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应设在医疗机构内,并具备独立的空间、设施和设备。

胶囊内镜指南解读课件

胶囊内镜指南解读课件
胶囊内镜检查基本内容
检查前准备:鉴于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发生胶囊滞留及诊断的不 确定性,检查前应对患者予以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胶囊内镜检查:小肠胶囊内镜、食管胶囊内镜、结肠胶囊内镜 、磁控巡航胃胶囊内镜
检查后注意事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症 食管胶囊内镜
疑似Barrett食管 疑似食管炎 疑似食管静脉曲张 需要食管内镜检查,但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胃食管镜检查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症 结肠胶囊内镜
患者在结肠镜检查中遇到泡沫,西甲硅油能有效消除泡沫尤其在胶囊镜
检查对清晰度要求尤为必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症 小肠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疑似克罗恩病或监测并指导克隆恩病的治疗 疑似小肠肿瘤 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 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 检测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 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
需要接受结肠镜检查,但不能耐受或条件不允许者 结肠镜检查无法到达回盲瓣,同时无消化道梗阻者 溃疡性结肠炎的随访,以指导治疗 普通人群的结肠病变筛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症 磁控巡航胃胶囊内镜
需要接受胃镜镜检查,但不能耐受或条件不允许者 不能行无痛苦胃镜检查,同时无消化道梗阻者 上消化道疾病的随访,以指导治疗 普通人群的上消化道病变的筛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学组于2008 年制订了《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 对我国规范使用胶囊内镜提供了有力参考。

胶囊内镜检查经历10 余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 尤其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除了小肠胶囊内镜出现了部分改进之外, 专用食管胶囊内镜、专用结肠胶囊内镜和专用磁控胶囊胃镜亦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所以, 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学组决定与时俱进, 更新和完善相关规范, 在经过专家广泛讨论及多次修改后, 现更新我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如下。

1 检查前准备、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后注意事项1.1 查前准备鉴于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发生胶囊滞留及诊断的不确定性, 检查前应对患者予以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小肠胶囊内镜检查( 1) 检查前需禁食或进清流质10 ~12 h; ( 2) 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 参考相关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指南) , 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 3) 术前半小时服用适量祛泡剂, 以减少泡沫对视野的影响; ( 4) 不推荐使用促胃肠道动力药。

目前研究尚不支持促动力药能够帮助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1 - 7]。

1.1.2 食管专用胶囊内镜检查( 1) 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2 h; ( 2) 饮用少量水( 10 mL 左右) 帮助胶囊内镜吞服; ( 3) 检查过程患者取仰卧位; 或可采用5 min 法: 吞服胶囊后2 min 取仰卧位, 继保持2 min 30°半卧位, 继保持1 min 60°半卧位, 继以15 min 坐位[8 - 10]。

1.1.3 结肠专用胶囊内镜检查[9, 11 - 14]( 1) 检查前一日进清流质饮食; ( 2) 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 参考相关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指南) ; ( 3) 检查过程中加服小剂量磷酸钠溶液( 45 ~ 55 mL) , 通过增加肠蠕动使胶囊尽早进入结肠( 使用方法及禁忌证参照相关指南) ; ( 4) 吞服胶囊后1 h 胶囊尚未通过幽门者, 建议给予促胃肠动力药或经胃镜将胶囊送入十二指肠以缩短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间。

小肠胶囊内镜和小肠镜诊治小肠疾病的欧洲消化内镜学会指南(2022更新版)

小肠胶囊内镜和小肠镜诊治小肠疾病的欧洲消化内镜学会指南(2022更新版)

小肠胶囊内镜和小肠镜诊治小肠疾病的欧洲消化内镜学会指南(2022更新版)1. 因为胶囊内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耐受性,并且有可能完整观察小肠粘膜,故建议在考虑其他内镜和放射诊断检查之前,将小肠胶囊内镜作为疑似小肠出血的一线检查。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2. 建议在出血发作后尽快(最好在48小时内)对疑似显性小肠出血的患者进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诊断和后续的治疗效果。

强推荐,高质量证据3. 因为小肠镜可以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故建议根据临床情况和当地可及性,小肠镜可被作为某些病例的一线检查。

弱推荐,低质量证据4. 对于疑似显性小肠出血的患者,建议最好在出血发生后48-72小时内进行小肠镜检查。

强推荐,高质量证据5. 当小肠胶囊内镜不可用或禁忌时,建议根据可及性、专家意见和临床疑诊,将小肠镜检查和/或CTE/MRE作为疑似小肠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

弱推荐,低质量证据6. 对于疑似小肠出血或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不建议在小肠胶囊内镜检查之前常规复查胃肠镜。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7. 建议对疑似小肠出血和高质量小肠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8. 建议对疑似小肠出血和高质量小肠胶囊内镜检查阴性且持续出血或持续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重复小肠胶囊内镜、小肠镜或CTE/MRE进行进一步检查。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9. 建议进行小肠镜检查以确认并可能治疗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的病变。

强推荐,高质量证据10.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建议在小肠评估之前应进行以下检查:获取完整的病史、胃镜检查(包括十二指肠和胃活检)以及回肠结肠镜检查。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11. 在需要进行小肠评估时,建议将小肠胶囊内镜检查作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一线检查。

强推荐,高质量证据12. 建议将回肠结肠镜检查作为疑似克罗恩病患者的首次内镜检查。

强推荐,高质量证据13. 在无梗阻症状或无已知肠管狭窄的情况下,建议将小肠胶囊内镜检查作为疑似克罗恩病且回肠结肠镜检查阴性患者检查小肠的初始诊断方法。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小肠疾病者; 观察胃肠道手术吻合口情况。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5: 337-338
第32页
CE在国内应用主要适应症
胶囊内镜对肠腔内溃疡、糜烂、 粘膜下隆起、寄生虫、异物(毛发、塑 料)等均能清楚显示, 而且未发觉胶囊 内镜所致组织损伤, 因而可用于不明 原因腹痛、腹泻、放射性小肠炎等诊 断。
Carey E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 34: 719–34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第31页
CE在国内应用主要适应症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缺铁性贫血; 慢性腹痛或腹泻疑为小肠器质性疾病所 致; 疑似克罗恩病、小肠肿瘤; 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发展; 疑似或难以控制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 检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 其它检验提醒或怀疑小肠影象学异常, 临床上需要排除
7例检验时发觉小肠有活动出血, 其中5例虽因出血影响视 野仅能定位诊疗, 仍有利于指导后续处理。
1.夏宣平等: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第37页
国内研究
另有研究者【2】对12例小肠出血患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 验, 均检出了病变, 病变检出率为100%;确诊病例为10例, 确 诊率为83.33%。
1.张子其,陈孝.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疗价值。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5(3): 218-220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第46页
CE禁忌症、并发症及处理
CE禁忌症 CE并发症 胶囊滞留———手术切除标志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第47页
CE检验禁忌症
国外报道【1】,胶囊内镜禁忌症主要有: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1. 需要接受结肠镜检查, 但不能耐受或条件不
: 胶囊内镜对不明 77% , 出血
灶常呈隆起增殖型, 多伴肠腔狭窄, 病灶表面高低 不平, 结节或菜花状, 表面质脆易出血, 部分呈溃疡 状, 病变边界清晰可辨。 ( 2 ) 小肠间质瘤: 小肠间质瘤是最常见的小肠 间叶 来 源 肿 瘤, 占 消 化 道 间 质 瘤 的 30% , 直径 < 2 cm 被称为小间质瘤。 约 30% 的间质瘤表现出转 移、 浸润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约 1 /3 可合并出血。 胶 囊内镜下小肠间质瘤主要表现为隆起或半球状 , 表 面光滑, 病灶中央可出现溃疡或溃烂, 有时可见新 鲜或陈旧血痂, 部分可见裸露血管。 5. 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43-48]: 胶囊内镜作为一 项无创检查, 在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非 PeutzJeghers 综合征患者中, 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 MRI 小 肠重建, 尤其对直径 < 5 mm 的息肉更具优势。 Jeghers 综合 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 Peutz-
13 ] ( 二) 食管专用胶囊内镜检查主要适应证[8-9,
2. 小肠血管病变: 包括小肠动静脉畸形、 毛细 血管扩张症、 静脉扩张症等。 主要表现为血管成丛 簇样, 黏膜表面见局灶红斑, 血管分布错乱, 血管扩 张明显高出黏膜面等。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明原 因消化道出血。 3. 克罗恩病[31-37]: 胶囊内镜可用于小肠克罗恩 病的初次诊断、 监测疾病的复发、 明确病变的范围 和严重程度、 评估药物、 手术治疗疗效。 胶囊内镜 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率为 43% 查。诊断敏感性可达 90% 。 克罗恩病的胶囊内镜下表现主要为小肠绒毛
[49 ]
于监测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和评估疗效 。 但目 前尚无充足证据支持结肠胶囊内镜可用于确诊可 疑的炎症性肠病, 这部分患者仍应选择常规结肠镜 检查。 对于结直肠癌高危患者, 结肠胶囊内镜的特异 性较高, 但存在敏感性低和胶囊滞留增加的风险 。 因此, 对于存在报警症状的结直肠癌高危患者 , 应 接受常规结直肠镜检查, 结肠胶囊内镜检查不作为 首选方法。 四、 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 入气管等。 胶囊内镜检查后胶囊停留于胃肠道达 2 周以上 则定义为胶囊滞留。 滞留主要发生于克罗恩病和 易导致狭窄的高危疾病, 如服用非甾体消炎药、 缺 血性肠炎、 小肠肿瘤、 放射性肠炎、 肠结核以及手术 吻合口 狭 窄 等 患 者。 胶 囊 滞 留 的 总 体 发 生 率 为 1. 3% 1. 4% , 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克罗恩病、 2. 6% 和 肿瘤性病变患者中, 滞留率分别为 1. 2% 、 2. 1% 。腹部 X 线摄片检查能帮助确定胶囊是否排 出。滞留的胶囊可通过外科手术和气囊辅助式小 肠镜予以取出。 有因胶囊滞留而造成肠道梗阻甚 至穿孔以及因胶囊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的个案报 道。对于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 狭窄、 瘘管者进 行胶囊内镜检查需十分慎重, 应在充分告知以及作 好手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完成检查。 五、 胶囊内镜检查的局限性 目前无任何有关胶囊内镜造成电子设备 ( 如心 脏起搏器等) 失效的报道

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

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

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李健;王敏;肖华鑫;田川【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2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小肠患者中,成功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者79例;胶囊通过率为96.34% (79/82);49例发现病变,阳性检出率为59.76%(49/82).结论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小肠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5)00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诊断【作者】李健;王敏;肖华鑫;田川【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南川408400;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南川408400;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南川408400;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南川40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OMOM胶囊内镜是重庆金山公司于2004年第1个在中国自主成功研发的胶囊内镜。

现就OMOM胶囊内镜在我科对82例患者应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临床资料共收集2005年4月至2011年8月我科住院治疗行胶囊内镜(CE)检查患者82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21~79岁,平均48.6±6.7岁。

其中48例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均未明确出血病灶。

反复不明原因腹痛16例,慢性腹泻9例,腹部不适5例,其他4例。

1.2 器械与方法1.2.1 仪器设备 OMOM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公司),包括OMOM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三部分。

1.2.2 方法检查前3 d开始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禁食10~12 h;检查前4 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g,服用胶囊前确认粪便为清水样,无粪渣;术前半小时服用适量祛泡剂为减少消化道泡沫。

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的研究进展

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的研究进展

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的研究进展袁晋华;辛磊;廖专;李兆申【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10()34【摘要】胶囊内镜的电池工作时间一般为8h左右,大部分胶囊内镜在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全小肠检查,但还有10%-30%胶囊内镜在这一时间由于机械性梗阻以外的因素而无法到达回盲瓣.小肠检查不完全导致远端小肠病变漏诊的风险.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导致胃轻瘫、增加胃通过时间,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肠道通过时间延长,二者均降低完成率.使用泻药进行肠道准备可提高胶囊内镜的诊断率和小肠成像质量,但对胃肠道通过时间和完成率并无差异.尝试用于提高完成率的研究包括促动力药、实时干预调频、右侧卧位、咀嚼口香糖等.今后的研究应在提高完成率的同时着眼于提高诊断率,并明确高危人群的最佳干预组合方式.【总页数】5页(P3662-3666)【关键词】完成全小肠检查;胶囊内镜;胃运行时间;小肠运行时间【作者】袁晋华;辛磊;廖专;李兆申【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相关文献】1.两种不同重量及大小的胶囊内镜之间胃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对比[J], 高良庆;韩泽龙;陈振煜;黄森雄;刘思德2.OMOM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术中小肠镜检查对小肠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 王雷;田小溪;樊超强;柏建鹰;李宜辉;赵晓晏3.实时干预对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影响 [J], 赵娅敏;刘锦涛;余细球4.小肠空气灌肠双源CT检查与胶囊内镜小肠检查对比研究 [J], 黄银平; 沈比先; 陈胜基; 周娜; 保莲; 陈丽兴5.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与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关系 [J], 熊观瀛;王敏;杨丽华;游思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51例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51例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51例
彭文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0(012)028
【摘要】@@ OMOM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OMOM胶囊内镜)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自主开发.我院自2008年12月引进开展了胶囊内镜,对51例不明原因腹痛、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
【总页数】1页(P144)
【作者】彭文梅
【作者单位】663000,云南文山州人民医院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胶囊内镜联合小肠CT造影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小肠疾病: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初
探4.胶囊内镜和小肠CT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胶囊内镜和小肠CT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中国小肠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全文)小肠胶囊内镜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小肠疾病检查的一线检查方式。

为进一步规范小肠胶囊内镜的检查流程和对检查适应证、禁忌证的把握,在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胶囊内镜学组,基于现有证据,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系统,遵循国际指南报告规范,制定我国小肠胶囊内镜指南,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与决策依据。

一、前言1.小肠胶囊内镜的发展与特点小肠曾是消化内镜诊疗的盲区,间接成像敏感度及特异度差,而传统小肠镜耗时费力,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的问世为小肠乃至整个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自1999年人类吞下第1颗CE已有二十余年。

2000年CE获FDA批准临床应用,在小肠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病变部位的判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小肠疾病的一线检查方式,其无痛无创、非侵入的特点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广泛青睐,检查适应证也在各项临床研究中不断得以完善。

从诞生至今,CE在视野清晰度、电池续航、拍摄频率以及阅片适配软件等方面均获得了长足进步。

2004年欧洲消化内镜学会推出首个CE临床应用指南,初次明确CE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此后欧美各国陆续推出了CE相关指南,临床应用得以不断规范完善。

我国分别在2008、2014年制定了《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及《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对我国CE的规范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使CE不仅能够“看得清”,更能够“看得全”“看得准”,近年来我们针对CE提高诊断效能、促进小肠完整检查、减少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在原有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进一步修订小肠CE应用指南,以更好地指导优化小肠CE的临床应用。

2.指南制定流程与参照标准本指南的形成基于临床证据与专家共识两部分,遵循国内外指南共识制订的标准化方法与步骤。

具体流程如下:(1)成立指南筹备小组:明确首席专家、工作组长和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指南共识的会议筹备与意见征询,均填写利益声明表,不存在相关利益冲突。

(2)证据检索与陈述构建: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CE”、“胶囊小肠镜”“视频胶囊”“胶囊镜”“小肠胶囊”“胶囊内镜”等;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video capsule”“capsule endoscopy*”“Pillcam”“MiroCam”“CapsoCam”“EndoCapsule”等。

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8月。

结合检索结果与临床关切重点,参考PICO原则(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ator,Outcome)起草相关陈述意见。

在协商会议前,还额外进行重点词检索工作,直到2020年9月。

(3)证据评价:参考欧洲胃肠内镜学会(ESGE)、美国医师协会(ACP)等指南制定原理,基于GRADE系统(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表1),证据质量分高、中、低3个等级,推荐强度分强推荐、条件推荐2个级别。

证据质量将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大小进行等级升降(表2);推荐强度最终由证据质量与专家共识决定,充分考虑患者偏好和价值观、资源使用和利弊平衡等因素,低质量证据有可能获得强推荐。

无证据来源的陈述不需要进行分级评价。

(4)共识与推荐意见形成:采用国际通用的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反复征询专家意见以形成最终指南。

通过邮件问卷与专家会议逐条讨论修改陈述,并最终投选表决:①完全赞同;②基本赞同,保留意见较小;③倾向赞同,保留意见较大;④倾向反对,反对意见较小;⑤部分反对,反对意见较大;⑥完全反对。

赞同程度①+②占比≥80%的为最终推荐,涉及小肠CE的检查过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检查并发症及预防规范化报告等4个方面,共37条陈述。

二、小肠胶囊内镜性能特点小肠CE是一种一次性胶囊状的无线检查工具,借助胃肠动力作用向前推进,自动拍摄肠道黏膜情况,拍摄的图像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患者佩戴的数据记录仪中。

小肠CE检查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胶囊内窥镜,带有数据记录仪的传感系统和用于图像查看分析的计算机工作站。

临床常用的小肠CE及其性能详见表3。

作为第1个进入市场的产品,PillCam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最广泛,该系统现已更新至第3代产品。

EndoCapsule系统在2005年问世,通过3D跟踪功能可实现对病变的定位。

MiroCam胶囊利用电场进行信号传播和控制,与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胶囊系统相比,降低了能耗,延长了电池寿命。

CapsoCam能够提供360度“全景”视图,并将拍摄图像直接存储在胶囊内部的微芯片上;因为该系统没有数据传输,故患者必须在粪便排出后收集胶囊,再行数据分析。

OMOM胶囊具有双向数据通讯功能,可以评估内窥镜视图,从而实时调整帧速率、亮度和曝光度等参数,优化检查质量。

NaviCam是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式磁控胶囊,因其电池电量>8 h,也可行小肠检查。

三、小肠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一)检查前准备1.肠道准备【陈述1】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前,推荐根据患者情况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应包括适当的饮食调整和药物干预。

(证据等级:高;推荐等级:强)与其他消化内镜检查类似,小肠CE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十分重要,根据小肠镜检查标准,通常推荐检查前8~12 h内需禁食或进食清流质。

由于小肠CE在肠腔内无法像传统内镜一样注水或充气,因此肠道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CE检查完成率、图像质量以及诊断效能。

目前主要的肠道准备方案包括清肠剂、祛泡剂、清肠剂联合祛泡剂,以及促胃肠动力药物。

首个针对不同肠道准备下CE检查效果的荟萃分析共纳入8项研究,在有肠道准备和无准备的人群中黏膜可视化评分为“良好”的占比分别为78%和49%(P<0.000 1)。

【陈述2】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前,优先推荐使用清肠剂和适当的祛泡剂,以便更好地观察小肠黏膜。

(证据等级:高;推荐等级:强)首个小肠CE制造商Given Imaging建议在检查前一天摄入低纤维食物和清水,检查前12 h禁食。

荟萃分析显示与单纯饮用清水的患者相比,CE的诊断效能和黏膜可视化程度在使用清肠剂的患者中显著优化,但并不影响检查完成率、胃检查时间及小肠检查时间。

研究显示使用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与单纯禁食相比能够显著提升胶囊检查过程中的黏膜可视度及诊断效能。

荟萃分析显示相较1 L和4 L聚乙二醇的方案,2 L聚乙二醇效果更佳。

而Bahar等进行的研究显示,使用4 L清水行肠道准备,其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不劣于2 L聚乙二醇的方案。

目前缺乏对特殊人群(便秘、胃肠动力差)最佳肠道准备方案的研究,临床上通常通过适当加大清肠剂的剂量(如3 L聚乙二醇)以确保肠道准备质量。

Xavier等研究发现在胶囊到达小肠后再给予Moviprep(聚乙二醇及抗坏血酸钠复合溶液),较前一天禁食后给药更能优化肠道黏膜可视化和血管扩张的检出率。

Adler等研究表明相比提前12 h使用2 L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吞服胶囊60 min后使用Picolax(苦味酸钠及柠檬酸镁复合药物)能更好地观察小肠远端三分之一的黏膜,小肠通过时间也有所缩短,平均从4 h 8 min缩短为3 h 14 min。

这些研究提示肠道准备并非越早越好。

除聚乙二醇外,有研究显示使用磷酸钠盐行肠道准备后的黏膜可视化效果优于禁食12 h的方案,但其使用风险高,肠道准备过程中有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ESGE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指南推荐应用2 L聚乙二醇溶液行肠道准备,然而已有证据尚未确定该方案是否能促进小肠检查完成率,同时清肠剂使用的最佳时机尚未明确,当患者无法耐受聚乙二醇时,推荐使用磷酸钠盐作为替代方案。

此外,利那洛肽、番泻叶、20%甘露醇等肠道准备方案在CE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仍待进一步明确。

胃肠镜检查中常需使用祛泡剂以去除胃肠道黏膜表面附着的气泡,改善视野。

目前临床常用的祛泡剂为西甲硅油、二甲硅油等,可通过改变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破裂,从而达到消除气泡的目的。

2004年Albert等首次证实了西甲硅油的应用效果,此后逐渐应用于CE检查前的胃肠准备。

荟萃研究显示对比单纯禁食和使用清肠剂的肠道准备,祛泡剂可显著减少胃肠道内的气泡,提高黏膜可视化程度,但其对胶囊检查完成率无显著影响,且能否提高诊断效能亦存争议。

目前西甲硅油的最佳剂量以及作用范围尚未确定,有研究推荐剂量为80~200 mg,一般联合清肠剂使用。

虽然目前检查前普遍行胃肠道准备(包括清肠剂和祛泡剂),但是小肠检查不完全率仍有15%~20%,而促动力药物的使用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荟萃分析显示服用促动力药物的患者中胶囊检查完全率显著提升,其中甲氧氯普胺能够显著缩短胃肠通过时间,但不影响诊断效能。

Hansel等发现2 L聚乙二醇、5 mL西甲硅油、5 mg甲氧氯普胺的联合方案虽然提高了检查完成率,但不能改善小肠黏膜可视度和诊断效能,且显著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不推荐促动力剂的使用。

2.知情同意书【陈述3】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小肠检查不完全、失败,以及胶囊滞留等。

(证据等级:低;推荐等级:强)进行临床操作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是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行为。

知情同意的过程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一种有效措施,能够将医疗法律风险降至最低。

加拿大胃肠病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CAG)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指南指出,CE知情同意书中应包含可能的风险,包括检查失败(未能提供有意义的小肠图像)、胶囊滞留及漏诊病灶等。

Hoog等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小肠胶囊检查未完成率为20%,但随着胶囊电池蓄电能力的提升(8 h比12 h),检查完成率有所提升。

3.探路胶囊【陈述4】对已知或怀疑小肠狭窄的患者,若必须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可根据患者情况先行影像学检查或探路胶囊检查以降低小肠胶囊内镜滞留的风险。

(证据等级:低;推荐等级:强)探路胶囊(patency capsule,PC)是一种大小(11.4 mm×26.4 mm)、形状与标准胶囊相同的新型的非内窥镜式可降解胶囊,可以无创的方式检查消化道是否通畅,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是否选择CE 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