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目的因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 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 标或目的,例如健康是散步的所为因,即目的。无 论自然物还是技术物,都要追求“好”(agathos, 它的中性名词to agathon即是“善”)的结果。区 别只在于技术物的所为是通过人的意识支配、理性 选择并借助于物的中介来实现人自身的目的,自然 物的所为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表现为自然整体各 部分的自发和谐运动,从而呈现出井然有序的面貌。
17
质料因--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本原 形式因--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 动力因--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 目的因--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善
18
形式与质料
原因虽然有四种,但是“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 下都可以合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 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 同类”。事物所是的东西是形式,所为的东西亦是形 式(因为形式即是其所是,只有获得了形式才算达到 了目的),使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还是形式(如房屋 建筑的动力是建筑师,而建筑师之能建筑的原因在于 他有建筑技术),所以,这三种原因合而为一后可以 统称为形式因而与质料因相对应。这样,四因就变成 了二因。
“创制知识”(poietike)是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 追求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和“辩证 法”。
8
在“理论知识”中,所谓“物理学” (phusike)应该称之为“自然学”或 “自然哲学”,它源自“自然” (phusis)。“第一哲学” 相当于后人 所说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
9
就“实践知识”而论,按照行为范围的大小 不同,“伦理学”与个人的行为有关, “家政学”与家庭的行为有关,“政治学” 则与国家(城邦)的行为有关。“家政学” (oikonomia)旧译“经济学” (economics),“经济学”这一概念也的 确由此而来,但在这里可能译作“家政学” 更合适。因为在古希腊,经济活动以家庭 (oikia)为基本单位。
19
潜能与现实
“潜能”(dunamis)也可译为“潜在”,它的词源 含义是“能”,即能力、力量。用于哲学中,潜能指事物的 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 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 的。
“现实”(energeia,亦译为“实现”,合成词,直 译为“在活动中”)是与潜能相对而言的另一种事物存在状 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与它关 系密切的另一个概念是“隐德莱希”(entelekheia,亦是 合成词,直译为“在目的中”,即“完全现实性”,通常音 译为“隐德莱希”)。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 上学
2012年03月
1
2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3
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
《工具论》 《物理学》 《论灵魂》 《形而上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 《政治学》 《论诗》
4
5
“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 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 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 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 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 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 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 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
--黑格尔
6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科学分类 二、原因论 三、形而上学 四、伦理学
7
一、科学分类/知识分类
“理论知识”(theoretike)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 的知识,包括“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数学”和“第一哲 学”;
“实践知识”(praktike)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 知识,包括“伦理学”、“家政学”和“政治学”;
21
三、形而上学
22
metaphysics的来源
13
质 料因
所谓“质料”(hule),指“是所从出的 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 的东西,如雕像的青铜、酒杯的白银以及诸 如此类东西的属。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物还是 抽象物,都由质料构成,如音节离不开字母, 圆离不开弧,生命离不开躯体。正因为质料 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所 以它是“载体”的首要含义。
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
20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分歧
柏拉图认为存在着分离于事物之外的理念作为 事物存在的根据,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分离于事 情之外的理念是不存在的,现实存在的是具体的 个体事物,形式与质料在此结合而不可分离,虽 然我们可以在认识上把形式(本质)分离出来加 以认识。所以相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 德哲学具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
14
形式因
所谓“形式”即eidos,它是事物的“是 其所是”(to ti en einai),也就是事物之 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如雕像之为雕像,不在 青铜,而在雕像的本质。这种形式,与柏拉图 的理念(idea或eidos)同词源,是亚里士多 德哲学中“形式”一词的主要含义和基本用法。
15
动力因
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 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 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等。动力因之所以是根本 原因之一,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 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亚里士多德把事物分为 两大类,即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和由于技术而存 在的事物,区分这两类事物的依据,就是看它的动 力因在内部还是在外部。
10
所谓“创制知识”(poietike)旧译 “诗学”,其实这一类知识不仅包括 “诗学”,凡是与创造制作有关的知 识都在此范围之内。
11
二、原因论
12
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对以往的哲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他认为以往哲学对于自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 的“原因”。所谓“原因”(aitia)不是我们所说 的因果关系中的原因,而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 全部根据和条件。亚里士多德先是将以往关于“原因” 的理论归结为四种原因(四因说),然后将这四种原 因又归结为形式与质料这两种原因,最后通过潜能与 现实这一对概念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