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1张PPT)
赏析古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第一、二句“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映平羌的美景, 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天。
赏析古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入”和“流”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 流去,陪伴诗人远行。
赏析古诗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第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清溪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景, 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走进古诗
朗读节奏 是怎样的?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走进古诗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字词解释
①半轮:半边,半个。 ②影:月影。 ③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谢 谢 观 看!
于峨眉山东北。 ④夜:今夜。 ⑤发:出发。 ⑥清溪:即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距
峨眉山不远。 ⑦下:顺流而下。 ⑧渝州:今重庆一带。
走进古诗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意
峨眉山顶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 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朝向三峡驶去, 很想念你却很难相见,恋恋不舍地到渝 州。
思考 3.《峨眉山月歌》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 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 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七年级语文上册《峨眉山月歌》ppt课件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有效方法,如记忆技巧、阅 读策略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困难与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 解答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下节课预告及预习任务
下节课内容预告
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待。
预习任务布置
离别之情
通过描绘峨眉山月,抒发 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 思念之感。
人生感慨
借峨眉山月之景,表达诗 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歌艺术特色
音韵和谐
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 使诗歌音韵和谐、节奏明 快。
意象生动
通过生动的比喻、拟人等 手法,使诗歌意象鲜明、 生动。
情景交融
将情感融入景物描绘中, 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创作风格
李白诗歌具有豪放奔放、意境深 远、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 诗仙”。
唐代文化背景
唐代文化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文 学艺术、哲学思想、科技教育等领域 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诗歌盛行
唐代诗歌尤为盛行,涌现出大量优秀 诗人和作品,形成了唐诗这一独特的 文学现象。
《峨眉山月歌》创作背景
针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如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等,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
THANKS
感谢观看
诗歌意象分析
峨眉山月
象征高洁、清幽的自然之美,表 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影入平羌江水流
描绘月光照耀下的江水流动,寓 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夜发清溪向三峡
以清溪、三峡为意象,展示诗人 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03
知识点梳理与掌握
重点词汇解析
学习困难与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 解答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下节课预告及预习任务
下节课内容预告
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待。
预习任务布置
离别之情
通过描绘峨眉山月,抒发 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 思念之感。
人生感慨
借峨眉山月之景,表达诗 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歌艺术特色
音韵和谐
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 使诗歌音韵和谐、节奏明 快。
意象生动
通过生动的比喻、拟人等 手法,使诗歌意象鲜明、 生动。
情景交融
将情感融入景物描绘中, 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创作风格
李白诗歌具有豪放奔放、意境深 远、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 诗仙”。
唐代文化背景
唐代文化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文 学艺术、哲学思想、科技教育等领域 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诗歌盛行
唐代诗歌尤为盛行,涌现出大量优秀 诗人和作品,形成了唐诗这一独特的 文学现象。
《峨眉山月歌》创作背景
针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如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等,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
THANKS
感谢观看
诗歌意象分析
峨眉山月
象征高洁、清幽的自然之美,表 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影入平羌江水流
描绘月光照耀下的江水流动,寓 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夜发清溪向三峡
以清溪、三峡为意象,展示诗人 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03
知识点梳理与掌握
重点词汇解析
峨眉山月歌语文PPT课件
峨眉山月歌
4、抒怀类 (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1)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
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 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峨眉山月歌
(2)梅花。 •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
下——顺流而下、前往 君——作者的友人
峨眉山月歌
了解诗意
• 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 • 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 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
峨眉山月歌
想意境,悟诗情
一个年轻人,初离故土,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 • 低头看到了什么? • 这时他会怎么想?
峨眉山月歌
(3)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 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 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 流。
(4)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 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
(5)杜鹃鸟。(也叫“子规”)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
,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诗人,其
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峨眉山 月歌
峨眉山月歌
美丽的峨眉山
峨眉山月歌
初读
思夜影峨 君发入眉 不清平山 见溪羌月 下向江半 渝三水轮 州峡流秋 。,。,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 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
峨眉山月歌PPT 课件
白话译文
秋高气爽,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水面,伴着我顺流而下。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思念着你却难
得一见,只能顺江前往渝州,Fra bibliotek作品鉴赏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 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月色 特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
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 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青年离开乡土, 对故乡故人难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 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作品名称:峨眉山月歌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
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与 杜甫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以富于浪 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 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 大诗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18张PPT)
的心情用几句话描写
出来。
古诗中关于写月亮的很多,月亮是古诗常 见的意象。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吗?
这些古诗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意,所以,在我 国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往往带着思念的情怀, 一般说来,月亮就是思乡的代名词。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胡应麟《诗薮》
思乡类意象—月亮 鸿雁 闲适类意象—五柳 东篱 送别类意象—杨柳 长亭 酒 抒怀类意象—菊花 梅花 松柏 竹 爱情类意象—红豆 莲 连理枝 比翼鸟 愁苦类意象—梧桐 芭蕉 流水 杜鹃 斜阳 战争类意象—投笔 长城 楼兰 柳营 羌笛
写景色又能传达诗人
的情感?试赏析这些
词的表达效果。
“半轮秋”写 出了秋高气爽, 月色明朗的情境。 月只“半轮”, 使人联想到青山 吐月的优美意境。
“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月影映入江水, 又随江水流去的情境。而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 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 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 境可谓空灵入妙。
——李白 古诗中关于写月亮的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
多形式地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古诗中关于写月亮的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 “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情境。 活动一 诵读诗歌,欣赏音律美 活动二 揣摩意境,赏析画面美
请大家诵读“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诗,充分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并以第一人称把李白此时的心情用几句 话描写出来。 “思君”一词是这首诗的诗眼,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月亮的思念之情。 古诗中关于写月亮的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ppt6人教版课件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 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靠近这战场开放了。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无奈)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 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靠近这战场开放了。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无奈)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14张PPT)
3、“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两个动词 有什么表达效果?
“入”和“流”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 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写出了月映青衣 江的美景,同时暗中点明秋夜行船之事。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 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情感?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yú
思君不见下渝州。
半边, 半个。 月光的影子
流动,也有月影随 江水流动之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山名,在今四川 峨眉山市。
即青衣江, 大渡河的支流,位于 峨眉山东北。
诗意:峨眉山头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 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出发。
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即青溪驿,在今 指同住峨眉 四川犍(qián) 山的友人。 为峨眉山附近。
峨眉山、平羌江、青溪驿、三峡、渝州
四川,是李白的故乡。当时李白是23岁左右的年纪, 第一次离开家乡,一个人远游。
合作探究 1. 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 —渝州—三峡” 有何作用?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 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两个动词有 什么表达效果?
2.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而“月” 贯串整个诗 境,以月为线索抒发思友之情,
今重庆一带。
诗意: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思 念你却难相见,只有顺流而下去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写景(一、二句)——描写 峨眉山的美丽景色。
抒情(三、四句)——抒写 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歌PPT精品课件
半轮秋
半轮即半圆,是指上弦月或下弦月
上弦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弦月
请同学举手分别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 第一、二句:· · · · · · • 第三、四句:· · · · · ·
• 下面来看看整首诗的意思
诗歌大意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 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 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 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 月亮)了,多么想念你啊!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 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 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 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 (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 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 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 《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 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 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峨眉山月歌》课件(共15张ppt)
诗
歌借物抒情的特点。
赏读
解释题目:《峨眉山月歌》
“歌”——歌咏,题目是“歌咏峨眉山的月亮” 。
赏读
峨眉山简介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山高林密,景 色秀丽。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1996年12 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峨眉山月,自古闻名,其中“象 池月夜”是峨眉十景中最富感情色彩的一景。
从 清 溪 出
朋江月 友水影 一缓映 样缓在 ,流江 陪动水 伴,之 着像中 我一,
个随 好着
升夜 起幕 了降 半临 轮了 秋, 月峨
眉 山 上
探讨朗读节奏
知人论世,简介写作背景
李白,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4岁出蜀而漫游楚
湘。《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年轻时初离蜀地所写。为谋
求政治出路,实现政治理想,胸怀“四方之志”的李白
一、借明月表达思乡、思友之情
《静夜思》——借月抒怀,抒发思乡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月 抒怀,抒发思友之情。
二、明月是光明的象征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 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三、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
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景色时,感慨万千
,写下了此诗。
合作探究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
本文的诗眼是“思?”。“月”是诗歌的意 象,是诗情的触发点, 写“月”是为了抒发 “思君”之情。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 不可及,如同思乡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 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 加深沉。
一生之中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路 难行》。遭白眼、受委屈,人世间竟是如此不愉快,那么什 么地方最纯洁高尚呢?月亮,只有月亮了,似乎只有月亮, 才能使他得到解脱,以后人们传说他去捉月亮决非偶然,不 正是他追求理想去了吗?
《峨眉山月歌》PPT课件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 剑去国,辞亲远游”,离 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 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 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 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 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 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 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 《蜀销愁愁更 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 书叔云》);
❖ ④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
诗歌大意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 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 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 月亮)了,多么想念你啊!
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从“峨眉山月 ”写起,点出远游的时令在秋天。 次句“影”指月影。此句不仅点明了月影清江的美景, 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峨眉山秀丽峻伟,李白二十几 岁就游览过。这次远游途中,再次经过。这是一个天高 云淡的秋夜,诗人从东北的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 的半轮秋月悬在天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 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平羌江,因为水色碧 绿几乎可以染衣,故又名青衣江。江水清澈见底,明月 银晖洒江。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上下成了一片明亮、 透彻、皎洁、银白色的世界。再加上远处峨眉山月在月 光映射下,显出灰蒙蒙清秀的身影,这种幽美静谧的夜 晚,使人陶醉。峨眉山月也似乎舍不得绿得可爱的江水, 安祥地沉浸在江水中,随波游荡,伴随着诗人远去的旅 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思君不见下渝州”,《唐诗笺注》: “君”指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说法是实有其 人,是指李白在即将离开家乡时亲友。那么, 这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出游时,很想再见一 见蜀中的亲友,但是却未能如愿,最终只好 带着遗憾离开了。另一种解释是指“月亮”, 意思是说在由峨眉山——平羌江——清溪— —三峡——渝州的漫长江行途中,江月作伴, 如见故人。
《峨眉山月歌》ppt课件(新)
峨眉山简介
❖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山高林密, 景色秀丽。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峨眉山月, 自古闻名,“象池月夜”是峨眉十景中最富 感情色彩的一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峨眉山月歌》写作背景:
李白幼年时随父亲来到蜀地生活,直 到25岁离开。《峨眉山月歌》是他最早 的一首写月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 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 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 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 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 绪。
(思念故乡和友人)
孤天 帆门
——
望
天 远 中 李
影断白
碧楚 空江
门
尽开 ,,
山
唯碧
见水
长东
江流
天至
际此
流回
。。
❖课外搜集李白描写安徽的古诗,在 班级内开展专题展览。
❖背诵并抄写《峨眉山月歌》。
谢谢大家!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半轮秋:半轮秋月。
(2)影:指月影。
(3)江水流:(月影)随着江水缓缓 流淌。
(4)夜发:连夜出发
(5)向:驶向 (6)君:指峨眉山月,也可指作者的友 人。
(7) 下:顺流而下,前往。
半轮秋
半轮即半圆,是指上弦月或下弦月
上弦月
下弦月
想一想
●这首诗的第一、二两句都是什么描 写?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想一想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哪个字最能表达李白此时的心情?
●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 一说吗?
《峨眉山月歌》ppt课件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谢谢大家!
峨眉山月歌
-----李白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 人,被誉为“诗仙”。官至供奉 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 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 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 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 暗的诗篇。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中共有10字的地名,你能都找出来吗?
峨眉 平羌 清溪 。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6张PPT)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 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 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 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 月影倒映在青衣江澄澈的水面上,仿佛在随着江水流动。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赏析
首句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 天。以“秋”烘托月色之美, 且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 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第二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 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 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美 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次句境中有人,第 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 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 语短情长。
下节课见!
峨眉山月歌
Learning goals 学习目标
24年秋 新课件 初中语文 部编版
A 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诗歌的大意。 B 学会鉴赏诗歌,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写法。 C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8张PPT)
峨眉山月歌
01.析词解题,弄清“写什么” 02.会意体境,思考“怎么写” 03.推理明旨,探究“何以写”
峨 眉 山
秀甲天下
峨眉山月歌
写作背景(齐读)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 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左右),是李白 即将出蜀时所作。
01.析词解题,弄清“写什么”
“峨眉山月歌”的“歌”这个字 如何理解?
推荐课后阅读李白的《关山月》 、《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 晏入中京》三首诗,读一读,想一想, 背一背。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criticism
齐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 意象:峨眉山,半轮秋月,月影,平羌江水。 诗
一二两句紧扣“月”来写。
月?
重难点2:三四句写“月”吗?怎么写?
读一读、想一想
读三四两句,作为主要歌咏对象的“月” 似乎与大家玩起了“捉迷藏”,大家一起 来找找“月”。
齐读: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敢于质疑,树立科学精神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 诗
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 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全诗以“月”来构筑诗情。
03.推理明旨,探究“何以写”
重难点3:(讨论) 李白何以写“峨眉山月”?“ 君”指“亲友”还是指“月”?思考 “月”在诗中的妙用。
“君”既是“友”又是“月”。峨眉山是 作者故乡,写峨眉山月,就是写故乡写亲 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 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 见月,如见故人。以月拟人富含诗意,语 短而情长,表达了作者惜别之情。这样理 解,诗歌的情感更深沉,意境也更悠远。
01.析词解题,弄清“写什么” 02.会意体境,思考“怎么写” 03.推理明旨,探究“何以写”
峨 眉 山
秀甲天下
峨眉山月歌
写作背景(齐读)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 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左右),是李白 即将出蜀时所作。
01.析词解题,弄清“写什么”
“峨眉山月歌”的“歌”这个字 如何理解?
推荐课后阅读李白的《关山月》 、《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 晏入中京》三首诗,读一读,想一想, 背一背。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criticism
齐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 意象:峨眉山,半轮秋月,月影,平羌江水。 诗
一二两句紧扣“月”来写。
月?
重难点2:三四句写“月”吗?怎么写?
读一读、想一想
读三四两句,作为主要歌咏对象的“月” 似乎与大家玩起了“捉迷藏”,大家一起 来找找“月”。
齐读: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敢于质疑,树立科学精神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 诗
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 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全诗以“月”来构筑诗情。
03.推理明旨,探究“何以写”
重难点3:(讨论) 李白何以写“峨眉山月”?“ 君”指“亲友”还是指“月”?思考 “月”在诗中的妙用。
“君”既是“友”又是“月”。峨眉山是 作者故乡,写峨眉山月,就是写故乡写亲 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 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 见月,如见故人。以月拟人富含诗意,语 短而情长,表达了作者惜别之情。这样理 解,诗歌的情感更深沉,意境也更悠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天宝三载春,李白上书乞请还山, 唐玄宗同意。
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 会见了当时住在洛阳的杜甫,珠联璧合,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之后,他思 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4、《春夜洛城闻笛》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 情状的两句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1、背诵《峨眉山月歌》《春夜洛 城闻笛》,明天默写。
2、读书笔记:赏读李白写酒的两 首诗,试从诗意、抒发的感情、表 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理解默写
1、 《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 情的句子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峨眉山月歌》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 的优美意境的句子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月”是诗歌的意象,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是诗情的触发点,
写
夜发清溪向三峡, “月”是为了抒发“思
思君不见下渝州。 君”之情。
朗读节奏:
轻快舒缓,略显深沉而不露痕迹。
知人论世
李白,生于西域,长于蜀地, 24岁出蜀漫游。《峨眉山月歌》 是李白年轻时初离蜀地所写。为 谋求政治出路,实现政治理想, 胸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 去国,辞亲远游”。当他乘船夜 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洁的月亮, 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景色时,感 慨万千,写下了此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诗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中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走近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君”指什么?
指“峨眉山月”, 也象征“友人”。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 向三峡,今天要离开蜀 地,再也见不到你了。 一路上思念着你啊,渝 州就在眼前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 关键,你是否同意?
峨眉山月歌 本文的诗眼是“思”。
“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视为绝唱” “但见其工,则妙处不传。”——乾隆皇帝
峨眉山——平羌——清溪
——三峡——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人出游的季节? 诗人出游的交通工具?
峨眉山上,半轮秋月 高高地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中, 一直随着行船向下游 流去。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 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 笛声,这笛声随着春风 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在 这个夜晚听到《折杨柳》 的曲子,谁不会萌发思 念故乡的深情!
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 表达不舍之情,其音哀怨幽咽。 “柳”在风 力的吹动下的姿态,就像离人依依不舍离别时 的情态,又加上 “柳”与“留”谐音,所以 在古典诗歌中,柳常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象征。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据 说长安灞桥就是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 地方的杨柳被离人攀折殆尽。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知人论世
李白24岁时就出蜀远 游。坐船东下,出三峡, 过荆门,到达江陵,游 洞庭湖,登庐山,到金 陵后住在扬州。
27岁时,他离开扬州,在安陆定居。后 来他三游洛阳,完成了游帝都的梦想。第 三次游洛阳时,李白受招入宫已三年。
初入宫,唐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 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可一展宏 图了。
然而唐玄宗只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 侍从,供其娱乐而已。
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感到厌 倦,就浪迹酒肆。
杜甫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 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 中仙。”正是此时李白生活的真实写照。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 赠汪伦 静夜思
……
走近李白——
《峨眉山月歌》
——歌咏峨眉山的月亮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