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练习题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教学过程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规律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训练1】(2013·江西卷改编)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AD⊥AB,AB=2,AD=2,AA1=3,E为CD上一点,DE=1,EC=3.证明:BE⊥平面BB1C1C.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4·深圳一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B=BC=AA1,且AC=2BC,点D是AB的中点.证明:平面ABC1⊥平面B1CD.规律方法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首先要考虑直线与平面的垂直,也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可简单地记为“证面面垂直,找线面垂直”,是化归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方法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的证明非常类似,这种转化方法是本讲内容的显著特征,掌握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训练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考点三平行、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例3】(2013·山东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AC,AB⊥P 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1)求证:CE∥平面P AD;(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规律方法线面关系与面面关系的证明离不开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而形成结论的“证据链”依然是通过挖掘题目已知条件来实现的,如图形固有的位置关系、中点形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等,都为论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训练3】(2013·辽宁卷)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的点.(1)求证:BC⊥平面P AC;(2)设Q为P 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教学效果分析1.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创新突破6——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2012·北京卷)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2)求证:A1F⊥BE;(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反思感悟] (1)解决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其存在,把这个假设作已知条件,和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在推理论证和计算无误的前提下,如果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存在,如果得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结论,则说明不存在.(2)在处理空间折叠问题中,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在折叠前后的相互位置关系与长度关系等,关键是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转化与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注意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相关知识点的异同,盲目套用容易导致错误.【自主体验】(2014·韶关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C=90°,CD∥AB,AD=CD=12AB=2,点E为AC中点,将△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2.(1)求证:DA⊥BC;(2)在CD上找一点F,使AD∥平面EFB.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________条件.2.(2014·绍兴调研)设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m,n为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若α⊥β,α∩β=n,m⊥n,则m⊥α;②若m⊂α,n⊂β,m⊥n,则n⊥α;③若n⊥α,n⊥β,m⊥β,则m⊥α;④若m∥α,n∥β,m⊥n,则α⊥β.3.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则图形中有________对线面垂直.4.若M是线段AB的中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4 cm,6 cm,则M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5.(2014·郑州模拟)已知平面α,β,γ和直线l,m,且l⊥m,α⊥γ,α∩γ=m,β∩γ=l,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β⊥γ;②l⊥α;③m⊥β;④α⊥β.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7.设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用代号表示).8.如图,P 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二、解答题9.(2013·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10.(2013·泉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1)求证:B1D1∥平面A1BD;(2)求证:MD⊥AC;(3)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直线______上.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________.①AC⊥BD;②AC∥截面PQMN;③AC=BD;④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3.(2013·南通二模)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平面ABC,P A=2AB,则下列结论中:①PB⊥AE;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 AE;④∠PDA=45°.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二、解答题4.(2014·北京西城一模)。
5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练习 新人教B版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9-5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根底稳固强化1.(文)(2021·海淀区期末)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 A .假设m ∥α,α∩β=n ,那么m ∥n B .假设m ∥n ,m ⊥α,那么n ⊥α C .假设m ⊥α,m ⊥β,那么α∥β D .假设m ⊥α,m ⊂β,那么α⊥β [答案] A[解析] 选项A 中,直线m 与直线n 也可能异面,因此A 不正确. (理)两条不同的直线m 、n ,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 A .假设m ⊥α,n ⊥β,α⊥β,那么m ⊥n B .假设m ∥α,n ∥β,α∥β,那么m ∥n C .假设m ⊥α,n ∥β,α⊥β,那么m ⊥n D .假设m ∥α,n ⊥β,α⊥β,那么m ∥n [答案] A [解析]⎭⎪⎬⎪⎫⎭⎬⎫m ⊥αα⊥β⇒m ∥β或m ⊂β n ⊥β⇒m ⊥n ,故A 正确;如图(1),m ⊥α,n ⊥α满足n ∥β,但m ∥n ,故C 错; 如图(2)知B 错;如图(3)正方体中,m ∥α,n ⊥β,α⊥β,知D 错. 2.(文)(2021·区模拟)设α、β、γ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l①假设α⊥β,β⊥γ,那么α⊥γ;②假设l 上两点到α的距离相等,那么l ∥α;③假设l ⊥α,l ∥β,那么α⊥β;④假设α∥β,l ⊄β,且l ∥α,那么l ∥β.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 D[解析] 对于①:假设α⊥β,β⊥γ,那么可能α⊥γ,也可能α∥γ.对于②:假设l 上两点到α的距离相等,那么l ∥α,显然错误.当l ⊥α,l ∩α=A 时,l 上到A 距离相等的两点到α的距离相等.③④显然正确.(理)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面A 1ABB 1⊥BC ,且A 1C 与底面成45°角,AB =BC =2,那么该棱柱体积的最小值为( )A .4 3B .33C .4D .3[答案] C[解析] 由得平面A 1ABB 1⊥平面ABC 且交线为AB ,故A 1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D 在AB 上.由A 1C 与底面成45°角得A 1D =DC ,∵BC ⊥AB ,∴当CD 最小即CD =BC 时A 1D 最小,此时V min =12×AB ×BC ×A 1D =12×2×2×2=4.应选C.3.(2021·临漳一中模拟)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列图,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A.12 B .3 C.32 D .2[答案] A[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横放的四棱锥P -ABCD ,其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B =1,CD =2,高BC =1,棱锥的高PC =1,∴体积V =13×[12×(1+2)×1]×1=12. 4.(2021·高三调研)如图,在立体图形D -ABC 中,假设AB =CB ,AD =CD ,E 是AC 的中点,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平面ABC ⊥平面ABDB .平面ABD ⊥平面BDCC .平面ABC ⊥平面BDE ,且平面ADC ⊥平面BDED .平面ABC ⊥平面ADC ,且平面ADC ⊥平面BDE [答案] C[解析] 要判断两个平面的垂直关系,就需找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因为AB =CB ,且E 是AC 的中点,所以BE ⊥AC ,同理有DE ⊥AC ,于是AC ⊥平面BDE .因为AC 在平面ABC 内,所以平面ABC⊥平面BDE .又由于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 ⊥平面BDE .所以选C.5.定点A 和B 都在平面α内,定点P ∉α,PB ⊥α,C 是α内异于A 和B 的动点,且PC ⊥AC .那么,动点C 在平面α内的轨迹是( )A .一条线段,但要去掉两个点B .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C .一个椭圆,但要去掉两个点D .半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答案] B[解析] 连接BC ,∵PB ⊥α,∴AC ⊥PB . 又∵PC ⊥AC ,∴AC ⊥BC .∴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应选B.6.(文)(2021·一模)l 、m 是不同的两条直线,α、β A .假设l ⊥α,α⊥β,那么l ∥β B .假设l ∥α,α⊥β,那么l ∥β C .假设l ⊥m ,α∥β,m ⊂β,那么l ⊥α D .假设l ⊥α,α∥β,m ⊂β,那么l ⊥m [答案] D[解析]⎭⎬⎫⎭⎬⎫l ⊥αα∥β⇒l ⊥βm ⊂β⇒l ⊥m . (理)(2021·三模)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假设AB =2,AA 1=1,那么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 ) A.34B.32C.334D.3[答案] B[解析] 解法1:取BC 中点E ,连接AE 、A 1E ,过点A 作AF ⊥A 1E ,垂足为F . ∵A 1A ⊥平面ABC ,∴A 1A ⊥BC , ∵AB =AC .∴AE ⊥BC . ∴BC ⊥平面AEA 1.∴BC ⊥AF ,又AF ⊥A 1E , ∴AF ⊥平面A 1BC .∴AF 的长即为所求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 ∵AA 1=1,AE =3,∴AF =32. 解法2:VA 1-ABC =13S △ABC ·AA 1=13×3×1=33.又∵A 1B =A 1C =5,在△A 1BE 中,A 1E =A 1B 2-BE 2=2.∴S △A 1BC =12×2×2=2.∴VA -A 1BC =13×S △A 1BC ·h =23h .∴23h =33,∴h =32.∴点A 到平面A 1BC 距离为32. 7.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DC =90°,且AA 1=AD =DC =2,M ∈平面ABCD ,当D 1M ⊥平面A 1C 1D 时,DM =________.[答案] 22[解析] ∵DA =DC =AA 1=DD 1且DA 、DC 、DD 1两两垂直,故当点M 使四边形ADCM 为正方形时,D 1M ⊥平面A 1C 1D ,∴DM =2 2.8.如下列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时,平面MBD ⊥平面PCD .(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答案] DM ⊥PC (或BM ⊥PC 等)(不唯一) [解析]连接AC ,∵四边形ABCD 为菱形, ∴AC ⊥BD , 又∵PA ⊥平面ABCD , ∴PA ⊥BD ,又AC ∩PA =A ,∴BD ⊥平面PAC , ∴BD ⊥PC .∴当DM ⊥PC (或BM ⊥PC 等)时, 即有PC ⊥平面MBD ,而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9.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G分别是AB、BC、B1C1①以正方体的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的四个面最多只有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②P在直线FG上运动时,AP⊥DE;③Q在直线BC1上运动时,三棱锥A-D1QC的体积不变;④M是正方体的面A1B1C1D1内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那么M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答案] ②③④[解析]三棱锥A1-ABC的四个面都是Rt△,故①错;P在FG上运动时,PF⊥平面ABCD,∴PF⊥DE,又在正方体ABCD中,E、F为AB、BC中点,∴AF⊥DE,∴DE⊥平面PAF,∴DE⊥PA,故②真;VA-D1QC=VQ-AD1C,∵BC1∥AD1,∴BC1∥平面AD1C,∴无论点Q在BC1上怎样运动,Q到平面AD1C距离都相等,故③真;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在经过线段C1D的中点与DC1垂直的平面α上,故点M为平面α与正方体的面A1B1C1D1相交线段上的点,这条线段即A1D1.10.(2021·东城二模)如图,矩形AMND所在的平面与直角梯形MBCN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MB∥NC,MN ⊥MB.(1)求证:平面AMB∥平面DNC;(2)假设MC⊥CB,求证BC⊥AC.[证明] (1)因为MB∥NC,MB⊄平面DNC,NC⊂平面DNC,所以MB∥平面DNC.因为四边形AMND是矩形,所以MA∥DN.又MA⊄平面DNC,DN⊂平面DNC,所以MA∥平面DNC.又MA∩MB=M,且MA、MB⊂平面AMB,所以平面AMB∥平面DNC.(2)因为四边形AMND是矩形,所以AM⊥MN.因为平面AMND⊥平面MBCN,且平面AMND∩平面MBCN=MN,所以AM⊥平面MBCN.因为BC⊂平面MBCN,所以AM⊥BC.因为MC⊥BC,MC∩AM=M,所以BC⊥平面AMC.因为AC⊂平面AMC,所以BC⊥AC.能力拓展提升11.(文)(2021·一调)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平面ABC ,A 1A =AB =2,BC =1,AC =5,假设规定正(主)视方向垂直平面ACC 1A 1,那么此三棱柱的侧(左)视图的面积为( ) A.455B .25C .4D .2[答案] A [解析]过B 作BE ⊥AC ,垂足为E ,平面B 1BE 交A 1C 1于E 1,那么BE =255,由题意根据三视图的规那么知,几何体的侧视图表示长为255,宽为2的矩形,所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S =255×2=455,应选A.(理)如图,在棱长均为1的三棱锥S -ABC 中,E 为棱SA 的中点,F 为△ABC 的中心,那么直线EF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 )A .2 2B .1 C. 2 D.22 [答案] C[解析] ∵F 为正三棱锥底面中心,∴SF ⊥平面ABC ,∴平面SAF ⊥平面ABC ,∴∠EFA 为EF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易知AE =12,AF =33,又EF =12SA =12, ∴cos ∠FAE =AF 2+AE 2-EF 22AF ·AE =33,∴sin ∠FAE =1-cos 2A =63,∴tan ∠FAE = 2. 由于Rt △SAF 中E 为SA 的中点, ∴∠FAE =∠EFA ,故tan ∠EFA = 2.12.(文)(2021·理,6)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 ,直线a 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 ⊥m ,那么“α⊥β〞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①∵α∩β=m ,b ⊂β,α⊥β,b ⊥m ,∴b ⊥α,又∵a ⊂α,∴b ⊥a .②当a ⊂α,a ∥m 时,∵b ⊥m ,∴b ⊥a ,而此时平面α与平面β不一定垂直,应选A.(理)过正方形ABCD 之顶点A 作PA ⊥平面ABCD ,假设PA =AB ,那么平面ABP 与平面CDP 所成二面角的度数为( )A .30°B .45°C .60°D .90°[答案] B[解析] 过P 作直线l ∥AB ,那么l 为二面角的棱,易证∠APD 即为所求. ∵AP =AD ,∠PAD =90°,∴∠APD =45°.13.(2021·联考)四棱锥P -ABCD 的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底面ABCD 是矩形,平面PAD ⊥底面ABCD ,△PAD 为正三角形,AB =2AD =4,那么球O 的外表积为________.[答案]643π [解析] 过P 作PE ∥AB 交球面于E ,连接BE 、CE ,那么BE ∥AP ,CE ∥DP , ∴三棱柱APD -BEC 为正三棱柱,∵△PAD 为正三角形,∴△PAD 外接圆的半径为233, ∴球O 的半径R =22+2332=43,∴球O 的外表积S =4πR 2=643π.14.在正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有以下三个论断:①AC ⊥PB ;②AC ∥平面PDE ;③AB ⊥平面PDE .其中正确论断的序号为________.[答案] ①② [解析]如图,∵D 、E 为AB 、BC 的中点,∴DE ∥AC , ∵AC ⊄平面PDE ,∴AC ∥平面PDE ; 取AC 中点M ,那么由正三棱锥知,PM ⊥AC ,BM ⊥AC ,∴AC ⊥平面PBM ,∵AC ∥DE ,DE ⊥BM ,∴BM ⊥DE .故AB 与DE 不垂直,从而AB ⊥平面PDE ,错误.15.如图,AB ⊥平面ACD ,DE ∥AB ,△ACD 是正三角形,AD =DE =2AB ,且F 是CD 的中点. (1)求证:AF ∥平面BCE ; (2)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 . [证明] (1)取CE 的中点P ,连接FP 、BP , ∵F 为CD 的中点, ∴FP ∥DE ,且FP =12DE . 又AB ∥DE ,且AB =12DE , ∴AB ∥FP ,且AB =FP ,∴四边形ABPF 为平行四边形,∴AF ∥BP . 又∵AF ⊄平面BCE ,BP ⊂平面BCE , ∴AF ∥平面BCE .(2)∵△ACD 为正三角形,∴AF ⊥CD . ∵AB ⊥平面ACD ,DE ∥AB ,∴DE ⊥平面ACD , 又AF ⊂平面ACD ,∴DE ⊥AF .又AF ⊥CD ,CD ∩DE =D ,∴AF ⊥平面CDE . 又BP ∥AF ,∴BP ⊥平面CDE .又∵BP ⊂平面BCE ,∴平面BCE ⊥平面CDE .16.(文)(2021·模拟)如图,正方形ADEF 与梯形ABCD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D ⊥CD ,AB ∥CD ,AB =AD =2,CD =4,M 为CE 的中点.(1)求证:BM ∥平面ADEF ; (2)求证:平面BDE ⊥平面BEC .[证明] (1)证明:延长DA 与CB 相交于P , ∵AB =AD =2,CD =4,AB ∥CD ,∴B 为PC 的中点, 又M 为CE 的中点,∴BM ∥EP , ∵BM ⊄平面ADEF ,EP ⊂平面ADEF ,∴BM ∥平面ADEF .(2)证明:由(1)知,BC =12PC =12PD 2+CD 2=22, 又BD =AD 2+AB 2=22,∴BD 2+BC 2=CD 2,∴BD ⊥BC .又平面ADEF ⊥平面ABCD ,ED ⊥AD , ∴ED ⊥平面ABCD ,∴ED ⊥BC , ∵ED ∩BD =D ,∴BC ⊥平面BDE , 又BC ⊂平面BEC ,∴平面BDE ⊥平面BEC .(理)(2021·文,16)如图1,在Rt △ABC 中,∠C =90°,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点F 为线段CD 上的一点,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A 1F ⊥CD ,如图2.(1)求证:DE ∥平面A 1CB ; (2)求证:A 1F ⊥BE ;(3)线段A 1B 上是否存在点Q ,使A 1C ⊥平面DEQ ?说明理由. [分析] (1)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关键证明DE ∥BC ). (2)由平面图形知⎩⎨⎧DE ⊥AD ,DE ⊥CD .折叠后,⎩⎨⎧DE ⊥A 1D ,DE ⊥CD .由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得DE ⊥平面A 1CD ,那么DE⊥A 1F ,又由A 1F ⊥CD ,易证得A 1F ⊥平面BCDE ,那么A 1F ⊥BE .(3)采取先找再证的方法处理.由DA 1=DC 联想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是底面边上的高,可取A 1C 中点,再由“中点找中点〞原那么取A 1B 中点Q ,证明A 1C ⊥平面DEQ (利用(2)中的DE ⊥平面A 1DC 这一结论).[解析] (1)证明:因为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 所以DE ∥BC .又因为DE ⊄平面A 1CB ,所以DE ∥平面A 1CB . (2)证明:由得AC ⊥BC 且DE ∥BC , 所以DE ⊥AC ,所以DE ⊥A 1D ,DE ⊥CD . 所以DE ⊥平面A 1DC .而A 1F ⊂平面A 1DC ,所以DE ⊥A 1F . 又因为A 1F ⊥CD ,所以A 1F ⊥平面BCDE . 所以A 1F ⊥BE .(3)线段A 1B 上存在点Q ,使A 1C ⊥平面DEQ .理由如下:如图,分别取A 1C 、A 1B 的中点P 、Q ,那么PQ ∥BC . 又因为DE ∥BC ,所以DE ∥PQ , 所以平面DEQ 即为平面DEP . 由(2)知,DE ⊥平面A 1DC , 所以DE ⊥A 1C .又因为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 1C 底边A 1C 的中点, 所以A 1C ⊥DP . 所以A 1C ⊥平面DEP . 从而A 1C ⊥平面DEQ .故线段A 1B 上存在点Q ,使得A 1C ⊥平面DEQ .[点评] 1.此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折叠问题,存在性问题等. 2.对于折叠问题,关键是看清折叠前后各量的变化与不变(包括长度、角度、位置关系等),对于存在性问题,一般采取先找再证(取特例)的方法解决.1.(2021·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BD =2AD =4,AB =2DC =2 5.(1)求证:BD ⊥平面PAD ; (2)求三棱锥A -PCD 的体积.[解析] (1)证明:在△ABD 中,由于AD =2,BD =4,AB =25,∴AD 2+BD 2=AB 2.∴AD ⊥B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BD ⊥平面PAD . (2)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PO ⊥平面ABCD . ∵△P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O = 3. 由(1)知,AD ⊥BD ,在Rt △ABD 中, 斜边AB 边上的高为h =AD ×BD AB =455. ∵AB ∥DC ,∴S △ACD =12CD ×h =12×5×455=2. ∴V A -PCD =V P -ACD =13S △ACD ×PO =13×2×3=233.2.(2021·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如下列图的七面体是由三棱台ABC -A 1B 1C 1和四棱锥D -AA 1C 1C 对接而成,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BB 1⊥平面ABCD ,BB 1=2A 1B 1=2.(1)求证:平面AA 1C 1C ⊥平面BB 1D ;(2)求二面角A -A 1D -C 1的余弦值.[解析] 因为BB 1⊥平面ABCD 且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所以以B 为原点建立如下列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 -xyz ,那么有A (2,0,0),B (0,0,0),C (0,2,0),D (2,2,0),A 1(1,0,2),B 1(0,0,2),C 1(0,1,2).(1)证明:∵BB 1→·AC →=(0,0,2)·(-2,2,0)=0,BD →·AC →=(2,2,0)·(-2,2,0)=0,∴BB 1→⊥AC →,BD →⊥AC →,∴BB 1⊥AC ,BD ⊥AC ,∵BB 1与DB 是平面BB 1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C ⊥平面BB 1D ,又AC ⊂平面AA 1C 1C ,∴平面AA 1C 1C ⊥平面BB 1D .(2)AA 1→=(-1,0,2),AD →=(0,2,0),A 1C 1→=(-1,1,0),A 1D →=(1,2,-2).设n =(x 1,y 1,z 1)为平面A 1AD 的一个法向量,那么n ·AA 1→=-x 1+2z 1=0,n ·AD →=2y 1=0,于是y 1=0,取z 1=1,那么x 1=2,n =(2,0,1).设m =A 1C 1→=-x 2+y 2=0,m ·A 1D →=x 2+2y 2-2z 2=0,可得3y 2=2z 2,取z 2=3,那么x 2=y 2=2,m =(2,2,3). ∴cos 〈m ,n 〉=m ·n |m ||n |=75×17=78585, 由图知二面角A -A 1D -C 1为钝角,所以其余弦值为-78585. 3.(2021·一模)四棱锥A -BCDE 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其中俯视图是直角梯形.(1)假设正视图是等边三角形,F 为AC 的中点,当点M 在棱AD 上移动时,是否总有BF 丄CM ,请说明理由;(2)假设AB =AC ,平面ABC 与平面ADE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45°,求直线AD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 (1)总有BF ⊥CM ,理由如下:法一:取BC 的中点O ,连接AO ,由俯视图可知,AO ⊥平面BCDE ,CD ⊂平面BCDE ,所以AO ⊥CD .又CD ⊥BC ,所以CD ⊥平面ABC ,故CD ⊥BF .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F 是AC 的中点,所以BF ⊥AC .又AC ∩CD =D ,故BF ⊥平面ACD ,因为CM ⊂平面ACD ,所以BF ⊥CM .法二:取BC 的中点O ,连接AO ,由俯视图可知,AO ⊥平面BCDE ,取DE 中点H ,连接OH ,OH ⊥BC , 以OC 、OH 、OA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那么A (0,0,3),B (-1,0,0),C (1,0,0),D (1,2,0),可求得F (12,0,32), 设点M 的横坐标为x ,可求得点M (x,2x ,3(1-x ))那么BF →=(32,0,32),CM →=(x -1,2x ,3(1-x )), BF →·CM →=32(x -1)+32·3(1-x )=0, 故BF ⊥CM .(2)建系同上,设A (0,0,a ),(a >0),可得ED →=(2,1,0),AD →=(1,2,-a ),设平面ADE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那么m ·ED →=0,m ·AD →=0,可得⎩⎨⎧ 2x 1+y 1=0,x 1+2y 1-az 1=0,取x 1=1,y 1=-2,z 1=-3a, 可得m =(1,-2,-3a). 又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n =(0,1,0),所以cos 〈m ,n 〉=-25+9a 2,由题设平面ABC 与平面ADE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45°,可得25+9a 2=22,解得a =3,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p =(x 2,y 2,z 2),又BA →=(1,0,3),BE →=(0,1,0),故p ·BA →=0,p ·BE →=0,∴⎩⎨⎧ x 2+3z 2=0,y 2=0,取x 2=3,那么z 2=-1,可得p =(3,0,-1),cos 〈AD →,p 〉=AD →·p |AD →|·|p |=232×8=64. 设直线AD 与平面ABE 所成角为α,那么sin α=|cos 〈AD →,p 〉|=64. 4.(2021·十二校联考)如下列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梯形,且BA ⊥AD ,CD ⊥AD ,CD =2AB .PA ⊥底面ABCD ,E 为PC 的中点.PA =AD =AB =1.(1)证明:EB ∥平面PAD ;(2)求直线BD 与平面PDC 所成角的大小.[解析](1)证明:取PD 的中点Q ,连接EQ ,AQ ,那么QE ∥CD ∥AB ,且QE =12CD =AB , 故四边形ABEQ 是平行四边形.故EB ∥AQ .又AQ ⊂平面PAD ,EB ⊄平面PAD ,故EB ∥平面PAD .(2)∵CD ⊥AD ,PA ⊥CD ,∴CD ⊥平面PAD .∵AQ ⊂平面PA ,∴AQ ⊥CD .又可得AQ ⊥PD ,故AQ ⊥平面PCD .又BE ∥AQ ,故BE ⊥平面PDC .所以∠BDE 为BD 与平面PDC 所成的角,由题意易知Rt △BDE 中,BE =AQ =12PD =22,BD =2, ∴∠BDE =30°.即直线BD 与平面PDC 所成角为30°.。
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练习题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B .若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则l 与α内的任一直线垂直C .若E 、F 分别为△ABC 中AB 、BC 边上的中点,则EF 与经过AC 边的所有平面平行D .两条垂直的直线中有一条和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和这个平面垂直2.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 ⎭⎪⎬⎪⎫m ∥n m ⊥α⇒n ⊥α; ② ⎭⎪⎬⎪⎫m ⊥αn ⊥α⇒M ∥n ; ③ ⎭⎪⎬⎪⎫m ⊥αn ∥α⇒M ⊥n; ④ ⎭⎪⎬⎪⎫m ∥αm ⊥n ⇒n ⊥α. A .1 B .2 C .3 D .43.已知直线PG ⊥平面α于G ,直线EF ⊂α,且PF ⊥EF 于F ,那么线段PE ,PF ,PG 的大小关系是( )A .PE >PG >PFB .PG >PF >PEC .PE >PF >PGD .PF >PE >PG4.PA 垂直于以AB 为直径的圆所在平面,C 为圆上异于A ,B 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PA ⊥BCB .BC ⊥平面PACC .AC ⊥PBD .PC ⊥BC5.下列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6.在△ABC 所在的平面α外有一点P ,且PA =PB =PC ,则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 )A .垂心B .内心C .外心D .重心二、填空题7.线段AB 在平面α的同侧,A 、B 到α的距离分别为3和5,则AB 的中点到α的距离为________.8.直线a 和b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a 和b 垂直于正方体的同一个面;②a 和b 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③a 和b 平行于同一条棱;④a 和b 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9.如图所示,平面ABC ⊥平面ABD ,∠ACB =90°,CA =CB ,△ABD 是正三角形,O 为AB 中点,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求证:(1)MN∥AD1;11.如图所示,设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在平面α的同侧,AA′⊥α于A′,BB′⊥α于B′,CC′⊥α于C′,G、G′分别是△ABC和△A′B′C′的重心,求证:GG′⊥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________于______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用符号表示为:α⊥β,α∩β=l,a⊂α,a⊥l⇒________.2.两个重要结论:(1)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形表示为:符号表示为:α⊥β,A ∈α,A ∈a ,a ⊥β⇒________.(2)已知平面α⊥平面β,a ⊄α,a ⊥β,那么________(a 与α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则( )A .a ⊥βB .a ∥βC .a 与β相交D .以上都有可能2.平面α∩平面β=l ,平面γ⊥α,γ⊥β,则( )A .l ∥γB .l ⊂γC .l 与γ斜交D .l ⊥γ3.若平面α与平面β不垂直,那么平面α内能与平面β垂直的直线有( )A .0条B .1条C .2条D .无数条4.设α-l -β是直二面角,直线a ⊂α,直线b ⊂β,a ,b 与l 都不垂直,那么( )A .a 与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B .a 与b 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C .a 与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D .a 与b 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5.已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垂直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③过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垂足必落在交线上④过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A .4B .3C .2D .16.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AB ∶A ′B ′等于( )A .2∶1B .3∶1C .3∶2D .4∶3二、填空题7.若α⊥β,α∩β=l ,点P ∈α,PD /∈l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________.(只填序号)①过P 垂直于l 的平面垂直于β;②过P 垂直于l 的直线垂直于β;③过P 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④过P 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三、解答题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PBC .求证:BC ⊥AB .9.如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BG⊥平面PAD;(2)求证:AD⊥PB.10.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是EA 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
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练习题
•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条直线和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正角,叫作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B. 直线的倾斜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第一或第二象 限角 C. 和x轴平行的直线,它的倾斜角为 180° D. 每一条直线都存在倾斜角,但并非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直线与平面垂直性 质定理练习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 理
练习题解析
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 的练习题
0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性质定理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 推论: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证明线面垂直:利用性质定理可以证明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或者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解决实际问题:性质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建筑、机械、航空等领域。
解题思路:利用性质定理可以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帮助解决各种与直线与平面垂直相关的 问题。
02
直线与平面垂直性 质定理的练习题
基础练习题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什么?
• A.$10$ B.$- 10$ C.$2$ D.$- 2$
03
练习题解析
基础练习题解析
• 题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什么? 答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练习题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B .若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则l 与α内的任一直线垂直C .若E 、F 分别为△ABC 中AB 、BC 边上的中点,则EF 与经过AC 边的所有平面平行D .两条垂直的直线中有一条和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和这个平面垂直2.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 ⎭⎪⎬⎪⎫m ∥n m ⊥α⇒n ⊥α; ②⎭⎪⎬⎪⎫m ⊥αn ⊥α⇒M ∥n ;③⎭⎪⎬⎪⎫m ⊥αn ∥α⇒M ⊥n; ④⎭⎪⎬⎪⎫m ∥αm ⊥n⇒n ⊥α. A .1 B .2 C .3 D .43.已知直线PG ⊥平面α于G ,直线EF ⊂α,且PF ⊥EF 于F ,那么线段PE ,PF ,PG 的大小关系是( )A .PE >PG >PFB .PG >PF >PEC .PE >PF >PGD .PF >PE >PG4.PA 垂直于以AB 为直径的圆所在平面,C 为圆上异于A ,B 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PA ⊥BCB .BC ⊥平面PAC C .AC ⊥PBD .PC ⊥BC 5.下列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6.在△ABC 所在的平面α外有一点P ,且PA =PB =PC ,则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 )A.垂心 B.内心 C.外心 D.重心二、填空题7.线段AB在平面α的同侧,A、B到α的距离分别为3和5,则AB的中点到α的距离为________.8.直线a和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 ∥b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a和b垂直于正方体的同一个面;②a和b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③a和b平行于同一条棱;④a和b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9.如图所示,平面ABC⊥平面ABD,∠ACB=90°,CA=CB,△ABD 是正三角形,O为AB中点,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求证:(1)MN∥AD1;11.如图所示,设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在平面α的同侧,AA′⊥α于A′,BB′⊥α于B′,CC′⊥α于C′,G、G′分别是△ABC 和△A′B′C′的重心,求证:GG′⊥α.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________于______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用符号表示为:α⊥β,α∩β=l,a⊂α,a⊥l⇒________.2.两个重要结论:(1)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形表示为:符号表示为:α⊥β,A∈α,A∈a,a⊥β⇒________.(2)已知平面α⊥平面β,a⊄α,a⊥β,那么________(a与α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则( )A.a⊥βB.a∥βC.a与β相交 D.以上都有可能2.平面α∩平面β=l,平面γ⊥α,γ⊥β,则( )A.l∥γB.l⊂γC.l与γ斜交 D.l⊥γ3.若平面α与平面β不垂直,那么平面α内能与平面β垂直的直线有( )A.0条 B.1条 C.2条 D.无数条4.设α-l-β是直二面角,直线a⊂α,直线b⊂β,a,b与l都不垂直,那么( )A.a与b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B.a与b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C.a与b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D.a与b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5.已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垂直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③过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垂足必落在交线上④过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A .4B .3C .2D .16.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AB ∶A ′B ′等于( )A .2∶1B .3∶1C .3∶2D .4∶3 二、填空题7.若α⊥β,α∩β=l ,点P ∈α,PD /∈l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________.(只填序号)①过P 垂直于l 的平面垂直于β; ②过P 垂直于l 的直线垂直于β; ③过P 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 ④过P 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 三、解答题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PBC .求证:BC ⊥AB .9.如图所示,P 是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 是∠DAB =60°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BG⊥平面PAD;(2)求证:AD⊥PB.10.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
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判定及其性质精选考题(精华实试题版)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测试题1、a ∥α,则a 平行于α内的( )A 、一条确定的直线B 、任意一条直线C 、所有直线D 、无数多条平行线2、如果直线a ∥平面α,那么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 ( )A 、一条直线不相交B 、两条直线不相交C 、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 、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3.b 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下列条件中可得出b ∥α是 A.b 与α内的一条直线不相交 B.b 与α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 C.b 与α内的无数条直线不相交 D.b 与α内的所有直线不相交4.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5.若直线m 不平行于平面α,且m ⊄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α内的所有直线与m 异面 B .α内不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 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m 平行 D .α内的直线与m 都相交 8.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填序号). ①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②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③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④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6.已知直线a ,b ,平面α,则以下三个命题: ①若a ∥b ,b ⊂α,则a ∥α; ②若a ∥b ,a ∥α,则b ∥α; ③若a ∥α,b ∥α,则a ∥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7.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或相交或异面8.两条直线a ,b 满足a ∥b ,b α,则a 与平面α的关系是( )A .a ∥αB .a 与α相交C .a 与α不相交D .aα9.设,a b 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P 是空间一点,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a α⊄,则//a α B .//a α,b α⊂,则//a bC .//,,a b αβαβ⊂⊂,则//a bD .,,//,//P a P a βααβ∈∈,则a β⊂10.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1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DD 1中点,则BD 1和平面ACE 位置关系是 .12、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有 条;垂面有 个;平行线有 条;平行平面有 个.13、求证: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14、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15、已知直线l ⊥平面α,垂足为A ,直线AP⊥l求证:AP 在α内16. 如图,已知P 为平行四边形A B C D 所在平面外一点,M求证:PD //平面M A C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O为AC的中点,M为PD的中点.求证:PB∥平面ACM.18. 如图,在四棱锥P A B C D中,A B C D是平行四边形,M,N分别是A B,P C的中点.求证:MN//平面P A D.1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求证:平面MNP∥平面A1C1B;20、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A1∥平面BCHG.21,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对角线AB 1,BC 1上分别有两点E ,F ,且B 1E =C 1F . 求证:EF ∥平面ABCD .\22.如图,在正四棱锥P A B C D -中,P A A B a ==,点E 在棱PC 上. 问点E 在何处时,//PA EBD平面,并加以证明.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EPDCBA(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符号语言: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注意: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3)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斜线与平面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表示方法:棱为、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如果棱记作,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或.(3).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这两条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4).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表示方法:平面与垂直,记作.画法: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通常把直立平面的竖边画成与水平平面的横边垂直.如图:(5).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特征: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基本性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2).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精选考题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条件是 ( ) A. 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B. 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 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D. 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2.如果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a 与α内两条直线垂直,那么 ( ) A. a ⊥α B. a ∥α C. a 与α斜交 D. 以上三种均有可能3、如果一条直线l 与平面α的一条垂线垂直,那么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l ⊂αB 、l ⊥αC 、l ∥αD 、l ⊂α或l ∥α4、若两直线a⊥b,且a⊥平面α,则b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b∥αC 、b ⊂αD 、b∥α,或b ⊂α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此直线必垂直于这一平面内所有直线B .若一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C .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此直线垂直于这一平面D .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一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6. 已知直线a 与直线b 垂直,a 平行于平面α,则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α//b B .α⊂b C .b 与平面α相交 D .以上都有可能7、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能得出CD AB ⊥的是( )8. 已知:b αβ= ,a α//,a β//,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A.a b // B.a b ⊥ C.a ,b 相交但不垂直 D.a ,b 异面 9.两异面直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 ) A .相交直线 B .平行直线C .一条直线—个点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0、如图,正四面体S -ABC 中,如果E ,F 分别是SC ,AB 的中点且SA 与BC 异面垂直,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等于( )A .90°B .45°C .60°D .30°11,(1) 过直线外一点可作_____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可作______条直线与该直线垂直; (2) 过平面外一点可作_____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可作______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判定和性质经典例题(教师)
典型例题一例1下列图形中,满足唯一性的是( ).A .过直线外一点作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B .过直线外一点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C .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平行的直线D .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空间线线关系和线面关系,对定义的准确理解是解本题的关键.要注意空间垂直并非一定相关. 解:A .过直线外一点作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由于并没有强调相交,所以这样的垂线可以作无数条.事实上这无数条直线还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个平面为该直线的一个垂面.B .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一条而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但可以作无数个平面和该直线平行.C .过此点作平面内任一直线的平行线,这条平行线都平行于平面.所以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平行的直线应有无数条.D .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是有且仅有一条.假设空间点A 、平面α,过点A 有两条直线AB 、AC 都垂直于α,由于AB 、AC 为相交直线,不妨设AB 、AC 所确定的平面为β,α与β的交线为l ,则必有l AB ⊥,l AC ⊥,又由于AB 、AC 、l 都在平面β内,这样在β内经过A 点就有两条直线和直线l 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经过一点有县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故选D .说明:有关“唯一性”结论的问题,常用反证法,或者借助于其它已证明过的唯一性命题来证明.在本书中,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有且仅有一条,同时,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面也是有且仅有一个.它们都是“唯一性”命题,在空间作图题中常常用到.典型例题二例2 已知下列命题:(1)若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则该直线必垂直于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2)平面内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的直线互相平行;(3)若平面外的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且其中的一条平行一个平面,另一条是这个平面的斜线,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互相垂直.上述命题正确的是( ).A .(1)、(2)B .(2)、(3)C .(3)、(4)D .(2)、(4)分析:本题考查的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简单应用.应用这两个定理时要特别注意“平面内”这一条件,同时要注意各种不同位置的两定理的基本图形及其变式图形. 解:(1)已知直线不一定在平面内,所以不能用三垂线逆定理来判断垂直关系;(2)平面内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的直线必定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所以它们之间也平行; (3)根据三垂线定理可证明直线与另一直线的射影垂直,但不能进一步说明直线和直线垂直; (4)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和空间两直线所成角的概念,不难证明此命题的正确性. 故选D . 说明:(3)中若一直线与另一直线的射影垂直,则有另一直线必与这一直线的射影垂直.如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F E 、分别为棱1AA 和1BB 上的点,G 为棱BC 上的点,且1BB EF ⊥,EG FC ⊥1,求FG D 1∠.典型例题三例3 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是1BB 的中点,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求证:⊥OE 平面1AC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要证明⊥OE 平面1ACD ,只要在平面1ACD 内找两条相交直线与OE 垂直.证明:连结D B 1、D A 1、BD ,在△BD B 1中, ∵O E 、分别是B B 1和DB 的中点, ∴D B EO 1//. ∵⊥11A B 面D D AA 11,∴1DA 为1DB 在面D D AA 11内的射影.又∵D A AD 11⊥,∴11DB AD ⊥. 同理可证,C D D B 11⊥.又∵111D CD AD = ,1AD 、⊂C D 1面1ACD ,∴⊥D B 1平面1ACD .∵EO D B //1,∴⊥EO 平面1ACD .另证:连结CE AE 、,O D 1,设正方体1DB 的棱长为a ,易证CE AE =. 又∵OC AO =,∴AC OE ⊥. 在正方体1DB 中易求出:a a a DODD O D 2622222211=⎪⎪⎭⎫ ⎝⎛+=+=,a a a OBBEOE 232222222=⎪⎪⎭⎫ ⎝⎛+⎪⎭⎫⎝⎛=+= ()a a aEB B D E D 232222212111=⎪⎭⎫⎝⎛+=+=.∵21221E D OEO D =+,∴OE O D ⊥1.∵O AC O D = 1,O D 1、⊂AC 平面1ACD ,∴⊥OE 平面1ACD .说明:要证线面垂直可找线线垂直,这是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垂直时常用的转化方法.在证明线线垂直时既要注意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也要注意有时是从数量关系方面找垂直,即勾股定理或余弦定理的应用.典型例题四例4 如图,在△ABC 中, 90=∠B ,⊥SA 平面ABC ,点A 在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为N M 、,求证:SC MN ⊥.分析:本题考查的仍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相互转化思想.欲证MN SC ⊥,可证⊥SC 面AMN ,为此须证AN SC ⊥,进而可转化为证明⊥AN 平面SBC ,而已知SB AN ⊥,所以只要证BC AN ⊥即可.由于图中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关系较多,所以本题也可以利用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来证线线垂直.证明:∵⊥SA 面ABC ,⊂BC 平面ABC ,∴BC SA ⊥.∵90=∠B ,即BC AB ⊥,A SA BA = ,∴⊥BC 平面SAB . ∵⊂AN 平面SAB .∴AN BC ⊥.又∵SB AN ⊥,B BC SB = ,∴⊥AN 平面SBC . ∵⊂SC 平面SBC ,∴SC AN ⊥, 又∵SC AM ⊥,A AN AM = ,∴⊥SC 平面AMN .∵⊂MN 平面AMN .∴MN SC ⊥. 另证:由上面可证⊥AN 平面SBC .∴MN 为AM 在平面SBC 内的射影.∵SC AM ⊥,∴SC MN ⊥.说明:在上面的证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证明线线垂直常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而证明线面垂直又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立体几何中的证明常常是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本题若改为下题,想想如何证:已知⊥SA ⊙O 所在平面,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任意一点(C 与B A 、不重合).过点A 作SB 的垂面交SB 、SC 于点N M 、,求证:SC AN ⊥.典型例题五例5 如图,AB 为平面α的斜线,B 为斜足,AH 垂直平面α于H 点,BC 为平面α内的直线,θ=∠ABH ,α=∠HBC ,β=∠ABC ,求证:θαβcos cos cos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线面角的定义和计算.要证明三个角余弦值之间关系,可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三个角的余弦值,再代入验证证明,其中构造直角三角形则需要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证明:过H 点作HD 垂直BC 于D 点,连AD . ∵α⊥AH ,∴AD 在平面α内射影为HD .∵HD BC ⊥,α⊂BC , ∴AD BC ⊥.在Rt △ABH 中有:BA BH =θcos ①在Rt △BHD 中有:BHBD =αcos ②在Rt △ABD 中有:BABD =βcos ③由①、②、③可得:αθβcos cos cos ⋅=.说明:由此题结论易知: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若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角为θ,则斜线与平面内其它直线所成角β的范围为⎥⎦⎤⎢⎣⎡2πθ,典型例题六例6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4,⊥CG 平面ABCD ,2=CG ,F E 、分别是AD AB 、中点,求点B 到平面GEF 的距离. 分析:此题是1991年高考题,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等位置关系以及逻辑推理和空间想像能力.本题是求平面外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可用转移法将该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求另一点到该平面的距离.为此要寻找过点B 与平面GEF 平行的直线,因为与平面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 证明:连结AC BD 、,EF 和BD 分别交AC 于O H 、,连GH ,作GH OK ⊥于K . ∵ABCD 为正方形,F E 、分别为AD AB 、的中点,∴BD EF //,H 为AO 中点.∵EF BD //,⊄BD 平面GFE ,∴//BD 平面GFE . ∴BD 与平面GFE 的距离就是O 点到平面EFG 的距离.∵AC BD ⊥,∴AC EF ⊥.∵⊥GC 面ABCD ,∴EF GC ⊥. ∵C AC GC = ,∴⊥EF 平面GCH . ∵⊂OK 平面GCH ,∴OK EF ⊥.又∵GH OK ⊥,H EF GH = ,∴⊥OK 平面GEF .即OK 长就是点B 到平面GEF 的距离. ∵正方形边长为4,2=CG ,∴24=AC ,2=HO ,23=HC .在Rt △HCG 中,2222=+=CGHCHG .在Rt △GCH 中,11112=⋅=HGGC HO OK .说明: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常用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法.由该点向平面引垂线,直接计算垂线段的长.用此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垂足位置.如本题可用下列证法:延长CB 交FE 的延长线于M ,连结GM ,作ME BP ⊥于P ,作CG BN //交MG 于N ,连结PN ,再作PN BH ⊥于H ,可得⊥BH 平面GFE ,BH 长即为B 点到平面EFG 的距离.二是转移法.将该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三是体积法.已知棱锥的体积和底面的面积.求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可逆用体积公式.典型例题七例7 如图所示,直角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 ,且SC SB SA ==.(1)求证:点S 与斜边AC 中点D 的连线SD ⊥面ABC ;(2)若直角边BC BA =,求证:BD ⊥面SAC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得到线线垂直,从而得到线面垂直.证明:(1)在等腰SAC ∆中,D 为AC 中点,∴AC SD ⊥.取AB 中点E ,连DE 、SE .∵BC ED //,AB BC ⊥,∴AB DE ⊥.又AB SE ⊥,∴AB ⊥面SED ,∴SD AB ⊥. ∴SD ⊥面ABC (AB 、AC 是面ABC 内两相交直线).(2)∵BC BA =,∴AC BD ⊥.又∵SD ⊥面ABC ,∴BD SD ⊥.∵D AC SD = ,∴BD ⊥面SAC .说明: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在于寻找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寻找途径可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垂直,可由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可由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等.典型例题八例8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已知:b a //,α⊥a .求证:α⊥b .分析: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只需在α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b 垂直即可.证明:如图所示,在平面α内作两条相交直线m 、n .∵α⊥a ,∴m a ⊥,n a ⊥. 又∵a b //,从而有m b ⊥,n b ⊥.由作图知m 、n 为α内两条相交直线.∴α⊥b . 说明:本题的结论可以作为判定线面垂直的依据,即当要证的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不明确或不易证出时,可以考虑证明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与平面垂直.典型例题九例9 如图所示,已知平面α 平面β=EF ,A 为α、β外一点,α⊥AB 于B ,β⊥AC 于C ,α⊥CD 于D .证明:EF BD ⊥.分析:先证A 、B 、C 、D 四点共面,再证明EF ⊥平面ABCD ,从而得到EF BD ⊥. 证明:∵α⊥AB ,α⊥CD ,∴CD AB //.∴A 、B 、C 、D 四点共面. ∵α⊥AB ,β⊥AC ,EF =βα ,∴EF AB ⊥,EF AC ⊥.又A AC AB = ,∴EF ⊥平面ABCD .∴BD EF ⊥. 说明:与线面平行和线线平行交替使用一样,线面垂直和线线垂直也常互为条件和结论.即要证线面垂直,先找线线垂直;要证线线垂直,先找线面垂直.本题证明“A 、B 、C 、D 四点共面”非常重要,仅由EF ⊥平面ABC ,就断定BD EF ⊥,则证明是无效的.典型例题十例10 平面α内有一半圆,直径AB ,过A 作SA ⊥平面α,在半圆上任取一点M ,连SM 、SB ,且N 、H 分别是A 在SM 、SB 上的射影.(1)求证:SB NH ⊥;(2)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线面垂直关系?(3)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4)这个图形中有多少对相互垂直的直线? 分析:注意利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有关知识进行判断.(1)证明:连AM 、BM .如上图所示,∵AB 为已知圆的直径,∴BM AM ⊥.∵SA ⊥平面α,α⊂BM ,∴MB SA ⊥.∵A SA AM = ,∴BM ⊥平面SAM . ∵AN ⊂平面SAM ,∴AN BM ⊥.∵SM AN ⊥于N ,M SM BM = ,∴AN ⊥平面SMB .∵SB AH ⊥于H ,且NH 是AH 在平面SMB 的射影,∴SB NH ⊥.解(2):由(1)知,SA ⊥平面AMB ,BM ⊥平面SAM ,AN ⊥平面SMB . ∵AH SB ⊥且HN SB ⊥,∴SB ⊥平面ANH , ∴图中共有4个线面垂直关系.(3)∵SA ⊥平面AMB ,∴SAB ∆、SAM ∆均为直角三角形. ∵BM ⊥平面SAM ,∴BAM ∆、BMS ∆均为直角三角形.∵AN ⊥平面SMB ,∴ANS ∆、ANM ∆、ANH ∆均为直角三角形.∵SB ⊥平面ANH ,∴SHA ∆、BHA ∆、SHN ∆、BHN ∆均为直角三角形. 综上,图中共有11个直角三角形.(4)由SA ⊥平面AMB 知,AM SA ⊥,AB SA ⊥,BM SA ⊥. 由BM ⊥平面SAM 知,AM BM ⊥,SM BM ⊥,AN BM ⊥. 由AN ⊥平面SMB 知,SM AN ⊥,SB AN ⊥,NH AN ⊥. 由SB ⊥平面ANH 知,AH SB ⊥,HN SB ⊥. 综上,图中共有11对互相垂直的直线.说明:为了保证(2)(3)(4)答案不出错,首先应找准(2)的答案,由“线⊥面”可得到“线⊥面内线”,当“线⊥面内线”且相交时,可得到直角三角形;当“线⊥面内线”且不相交时,可得到异面且垂直的一对直线.典型例题十一例11 如图所示,︒=∠90BAC .在平面α内,PA 是α的斜线,︒=∠=∠60PAC PAB .求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析:求PA 与平面α所成角,关键是确定PA 在平面α上射影AO 的位置.由PAC PAB ∠=∠,可考虑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来确定AO 位置,构造直角三角形则需用三垂线定理. 解:如图所示,过P 作α⊥PO 于O .连结AO ,则AO 为AP 在面α上的射影,PAO ∠为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作AC OM ⊥,由三重线定理可得AC PM ⊥.作AB ON ⊥,同理可得AB PN ⊥.由PAC PAB ∠=∠,︒=∠=∠90PNA PMA ,PA PA =, 可得PMA ∆≌PNA ∆,∴PN PM =.∵OM 、ON 分别为PM 、PN 在α内射影,∴ON OM =.所以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 设a PA =,又︒=∠60PAM ,∴a AM 21=,︒=∠45OAM ,∴a AM AO 222==.在POA ∆中,22cos ==∠PAAO PAO ,∴︒=∠45PAO ,即PA 与α所成角为︒45. 说明:(1)本题在得出PA 在面α上的射影为BAC ∠的平分线后,可由公式βαθcos cos cos ⋅=来计算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此时︒==∠60θPAC ,α=∠PAO ,︒==∠45βCAO .(2)由PA 与平面α上射影为BAC ∠平分线还可推出下面结论:四面体ABC P -中,若PAC PAB ∠=∠,PBC PBA ∠=∠,则点A 在面ABC 上的射影为ABC ∆的内心.典型例题十二例12 如图所示,在平面β内有ABC ∆,在平面β外有点S ,斜线AC SA ⊥,BC SB ⊥,且斜线SA 、SB 分别与平面β所成的角相等,设点S 与平面β的距离为cm 4,BC AC ⊥,且cm AB 6=.求点S 与直线AB 的距离.分析:由点S 向平面β引垂线,考查垂足D 的位置,连DB 、DA ,推得AC DA ⊥,BC DB ⊥,又︒=∠90ACB ,故A 、B 、C 、D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解:作SD ⊥平面β,垂足为D ,连DA 、DB .∵AC SA ⊥,BC DB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有:AC DA ⊥,BC DB ⊥,又BC AC ⊥,∴ACBD 为矩形.又∵SB SA =,∴DB DA =,∴ACBD 为正方形, ∴AB 、CD 互相垂直平分.设O 为AB 、CD 的交点,连结SO ,根据三垂线定理,有AB SO ⊥,则SO 为S 到AB 的距离.在SOD Rt ∆中,cm SD 4=,cm AB DO 321==,∴cm SO 5=.因此,点S 到AB 的距离为cm 5.说明:由本例可得到点到直线距离的作法:(1)若点、直线在确定平面内,可直接由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和垂足的距离即为所求.(2)若点在直线所在平面外,可由三垂线定理确定:由这点向平面引垂线得垂足,由垂足引直线的垂线得斜足,则这点与斜足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距离.(3)处理距离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作、证、算,即作出符合要求的辅助线,然后证明所作距离符合定义,再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典型例题十三例13 如图,ABCD 是正方形,SA 垂直于平面ABCD ,过A 且垂直于SC 的平面交SB 、SC 、SD 分别于点E 、F 、G ,求证:SB AE ⊥,SD AG ⊥.分析: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由于图形的对称性,所以两个结论只需证一个即可.欲证SB AE ⊥,可证⊥AE 平面SBC ,为此须证BC AE ⊥、SC AE ⊥,进而转化证明⊥BC 平面SAB 、⊥SC 平面AEFG .证明:∵SA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BC SA ⊥. 又∵ABCD 为正方形,∴AB BC ⊥.∴⊥BC 平面ASB . ∵⊂AE 平面ASB ,∴AE BC ⊥. 又∵⊥SC 平面AEFG ,∴AE SC ⊥. ∴⊥AE 平面SBC .又∵⊂SB 平面SBC , ∴SB AE ⊥,同理可证SD AG ⊥.说明:(1)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有:同一平面内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垂线定理与它的逆定理,以及与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就与另一条垂直.(2)本题的证明过程中反复交替使用“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化思想的优越性.典型例题十四例14 如图,求证: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已知:BAC ∠在平面α内,点α∉P ,AB PE ⊥,AC PF ⊥,α⊥PO ,垂足分别是E 、F 、O ,PF PE =.求证:CAO BAO ∠=∠.证明:∵α⊥PO ,∴OE 为PE 在α内的射影.∵PE AB ⊥,α平面⊂AB ,∴OE AB ⊥. 同理可证:OF AC ⊥.又∵α⊥PO ,PF PE =,OF OE =, ∴CAO BAO ∠=∠.说明:本题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题目,与此题类似的有下面命题:从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斜射线,使斜射线和这个角两边的夹角相等,则斜射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由此结论和上一个例题很容易求解下面这道题:已知︒=∠90ACB ,S 为平面A C B 外一点,︒=∠=∠60SCB SCA ,求SC 与平面ACB 所成角.典型例题十五例15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号,不正确的打“×”号. (1)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 (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 (3)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第三边.( )(4)过点A 垂直于直线a 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 垂直于α的平面内.( )(5)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 )解(1)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外乎有两种①平行②异面,因此应打“×”号 (2)该命题的关键是这无数条直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①若为平行,则该命题应打“×”号;若为相交,则该命题应打“√”,正是因为这两种情况可能同时具备,因此,不说明面内无这数条线的位置关系,则该命题应打“×”号.(3)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三角形所在的平面,由线面垂直定义的逆用,则该直线必垂直于三角形的第三边,∴该命题应打“√”.(4)前面介绍了两个命题,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根据第一个命题知:过点A 垂直于直线a 的平面惟一,因此,过点A 且与直线a 垂直的直线都在过点A 且与直线a 垂直的平面内,∴该命题应打“√”号.(5)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设为a ,b ,c 且a ,b ,c 共点于O ,∵b a ⊥,c a ⊥,0=c b ,且b ,c 确定一平面,设为α,则α⊥a ,同理可知b 垂直于由a ,c 确定的平面,c 垂直于由了确定的平面,∴该命题应打“√”号.说明:本题是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等知识来解答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必须作到:概念清楚、问题理解透彻、相关知识能灵活运用.典型例题十六例16 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C BC =,BD AD =,引CD BE ⊥,E 为垂足,作BE AH ⊥于H ,求证:BCD AH 平面⊥.分析:若证BCD AH 平面⊥,只须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AH 垂直平面BCD 中两条相交直线即可.证明:取AB 中点F ,连CF 、DF , ∵BC AC =,∴AB CF ⊥.又∵BD AD =,∴AB DF ⊥,∴CDF AB 平面⊥, 又CDF CD 平面⊂,∴AB CD ⊥又BE CD ⊥,∴ABE CD 平面⊥,AH CD ⊥, 又BE AH ⊥,∴BCD AH 平面⊥.典型例题十七例17 如果平面α与α外一条直线a 都垂直b ,那么α//a . 已知:直线α⊄a ,b a 直线⊥,α⊥b .求证:α//a .分析:若证线面平行,只须设法在平面α内找到一条直线'a ,使得'//a a ,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证. 证明:(1)如图,若a 与b 相交,则由a 、b 确定平面β,设'a =αβ .αααβαα////,,'''''a a a a a ab a a b ab a b ⇒⎪⎭⎪⎬⎫⊄⊂⇒⎪⎭⎪⎬⎫⊂⊥⊥⇒⎭⎬⎫⊂⊥又∵. (2)如图,若a 与b 不相交,则在a 上任取一点A ,过A 作b b //',a 、'b 确定平面β,设'a =αβ .αααβααα////,,////'''''''''''a a a a a a ab a b a b b b a b a b b b b ⇒⎪⎭⎪⎬⎫⊄⊂⇒⎪⎪⎭⎪⎪⎬⎫⊂⊥⇒⎭⎬⎫⊥⊥⇒⎪⎭⎪⎬⎫⊂⊥⇒⎭⎬⎫⊥又又∵又∵. 典型例题十八例18 如图,已知在ABC ∆中,︒=∠60BAC ,线段ABC AD 平面⊥,DBC AH 平面⊥,H 为垂足.求证:H 不可能是DBC ∆的垂心.分析:根据本题所证结论,可采用反证法予以证明.证明:如图所示,假设H 是DBC ∆的垂心,则DC BH ⊥.∵DBC AH 平面⊥,∴AH DC ⊥, ∴ABH DC 平面⊥,∴DC AB ⊥.又∵ABC DA 平面⊥,∴DA AB ⊥, ∴DAC AB 平面⊥,∴AC AB ⊥,这与已知︒=∠60BAC 矛盾,∴假设不成立,故H 不可能是DBC ∆的垂心.说明:本题只要满足︒≠∠90BAC ,此题的结论总成立.不妨给予证明.典型例题十九例19 在空间,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垂直于不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 .仅②不正确B .仅①、④正确C .仅①正确D .四个命题都正确分析:①该命题就是平行公理,即课本中的公理4,因此该命题是正确的;②如图,直线a ⊥平面α,α⊂b ,α⊂c ,且A c b = ,则b a ⊥,c a ⊥,即平面α内两条直交直线b ,c 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a ,但b ,c 的位置关系并不是平行.另外,b ,c 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异面,如果把直线b 平移到平面α外,此时与a 的位置关系仍是垂直,但此时,b ,c 的位置关系是异面.③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易知ABCD B A 平面//11,ABCD D A 平面//11,但11111A D A B A = ,因此该命题是错误的.④该命题是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因此是正确的. 综上可知①、④正确.∴应选B .典型例题二十例20 设a ,b 为异面直线,AB 为它们的公垂线 (1)若a ,b 都平行于平面α,则α⊥AB ;(2)若a ,b 分别垂直于平面α、β,且c =βα ,则c AB //.分析:依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α⊥AB ;证明线与线的平行,由于此时垂直的关系较多,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c AB //.图1 图2证明:(1)如图1,在α内任取一点P ,设直线a 与点P 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a ,设直线b 与点P 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b∵α//a ,α//b ,∴'//a a ,'//b b 又∵a AB ⊥,b AB ⊥,∴'a AB ⊥,'b AB ⊥, ∴α⊥AB .(2)如图2,过B 作α⊥'BB ,则a BB //',则'BB AB ⊥又∵b AB ⊥,∴AB 垂直于由b 和'BB 确定的平面.∵β⊥b ,∴c b ⊥,α⊥'BB ,∴c BB ⊥'.∴c 也垂直于由'BB 和b 确定的平面.故AB c //.说明:由第(2)问的证明可以看出: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线与线的平行,其关键是构造出平面,使所证线皆与该平面垂直.如题中,通过作出辅助线'BB ,构造出平面,即由相交直线b 与'BB 确定的平面.然后借助于题目中的其他垂直关系证得.典型例题二十一例21 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F 为异面直线D A 1与AC 的公垂线,求证:1//BD EF .分析:证明1//BD EF ,构造与EF 、1BD 都垂直的平面是关键.由于EF 是AC 和D A 1的公垂线,这一条件对构造线面垂直十分有用.证明:连结11C A ,由于11//C A AC ,AC EF ⊥,∴11C A EF ⊥.又D A EF 1⊥,1111A C A D A = ,∴D C A EF 11平面⊥. ① ∵11111D C B A BB 平面⊥,111111D C B A C A 平面⊂, ∴111C A BB ⊥.∵四边形1111D C B A 为正方形,∴1111D B C A ⊥,1111B BB D B = ,∴D D BB C A 1111平面⊥, 而D D BB BD 111平面⊂,∴111BD C A ⊥.同理11BD DC ⊥,1111C C A DC = ,∴D C A BD 111平面⊥. ② 由①、②可知:1//BD EF .典型例题二十二例22 如图,已知P 为ABC ∆外一点,PA 、PB 、PC 两两垂直,a PC PB PA ===,求P 点到平面ABC 的距离.分析: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可先过点作平面的垂线,进一步求出垂线段的长.解:过P 作ABC PO 平面⊥于O 点,连AO 、BO 、CO ,∴AO PO ⊥,BO PO ⊥,CO PO ⊥ ∵a PC PB PA ===,∴PAO ∆≌PBO ∆≌PCO ∆, ∴OC OB OA ==,∴O 为ABC ∆的外心. ∵PA 、PB 、PC 两两垂直, ∴a CA BC AB 2===,ABC ∆为正三角形,∴a AB AO 3633==,∴a AOPA PO 3322=-=.因此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a 33.说明:(1)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找到或作出要求的距离;然后使所求距离在某一个三角形中;最后在三角形中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距离.(2)求距离问题转化到解三角形有关问题后,在三角形中求距离常常用到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有关三角函数知识.(3)点到平面距离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内容,高考命题中出现较多,应充分注意,除了上面提到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以后学习的等积法,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不断总结.典型例题二十三例23 如图,已知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棱51=AA ,12=AB ,求直线11C B 和平面11BCD A的距离.分析:求线面距离,其基本方法是在线上选一点,作出点面距,距离然后根据求点面距的有关方法求解.解:如图,∵BC C B //11,且1111BCD A C B 平面⊄,11BCD A BC 平面⊂,∴1111//BCD A C B 平面.从而点1B 到平面11BCD A 的距离即为所求.过点1B 作B A E B 11⊥于E ,∵11ABB A BC 平面⊥,且B B AA E B 111平面⊂,∴E B BC 1⊥.又B B A BC =1 ,∴111BCD A E B 平面⊥.即线段E B 1的长即为所求,在B B A Rt 11∆中,13601251252211111=+⨯=⋅=B A BB B A E B , ∴直线11C B 到平面11BCD A 的距离为1360.说明: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性质,线面距离的概念等基础知识以及计算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线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进而转化为点线距离,再通过解三角形求解,这种转化的思想非常重要,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从而求解.典型例题二十四例24 AD 、BC 分别为两条异面直线上的两条线段,已知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30,cm AD 8=,BC AB ⊥,BC DC ⊥.求线段BC 的长.分析:首先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移,将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垂直关系转化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平面内,应用平面几何有关知识计算出BC 之长.解:如图,在平面α内,过A 作BC AE //,过C 作AB CE //,两线交于E .∵BC AE //,∴DAE ∠就是AD 、BC 所成的角,︒=∠30DAE .∵BC AB ⊥,∴四边形ABCE 是矩形.连DE ,∵CD BC ⊥,CE BC ⊥,且C CE CD = ,∴CDE BC 平面⊥.∵BC AE //,∴CDE AE 平面⊥.∵CDE DE 平面⊂,∴DE AE ⊥.在AED Rt ∆中,得34=AE ,∴)(34cm AE BC ==.说明:解决空间问题,常常将空间关系转化一个或几个平面上来,只有将空间问题归化到平面上来,才能应用平面几何知识解题,而平移变换是转化的重要手段.。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作业(附答案)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作业(附答案)课时提升作业(十)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已知直线l1,l2与平面α,有下列说法:①若l1∥α,l1∥l2,则l2∥α;②l1 α,l2∩α=A,则l1与l2为异面直线;③若l1⊥α,l2⊥α,则l1∥l2;④若l1⊥l2,l1∥α,则l2∥α.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解析】选B.①错,因为l2还可能在α内.②错,当A∈l1时,l1∩l2=A.③对,是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④错,l2与α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2.(2014•松原高一检测)BC是Rt△ABC的斜边,AP⊥平面ABC,PD⊥BC于点D,连接AD,则图中共有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8 B.7 C.6 D.5 【解析】选A.因为AP⊥平面ABC,BC 平面ABC,所以PA⊥BC,又PD⊥BC于D,PD∩PA=P,所以BC⊥平面PAD,AD 平面PAD,所以BC⊥AD. 又BC是Rt△ABC的斜边,所以∠BAC为直角. 所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有:△ABC,△PAC,△PAB,△PAD,△PDC,△PDB,△ADC,△ADB.3.在空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两条异面直线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选B.由公理4知①正确,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④正确.对于②,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交、平行、异面都有可能.对③中的两条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直线,其位置关系不确定. 4.(2013•广东高考)设l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l∥α,l∥β,则α∥β B.若l⊥α,l⊥β,则α∥β C.若l⊥α,l∥β,则α∥β D.若α⊥β,l∥α,则l⊥β【解析】选B.对于选项A,两个平面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不能确定两平面平行还是相交(若两平面相交能确定与交线平行);对于选项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直线是公垂线);对于选项C,能推出两个平面相交且两个平面垂直;对于选项D,l∥β,l⊥β,l β都可能. 5.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90°,M为AB的中点,PM垂直于△ABC所在平面,那么(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解析】选C. 因为△ABC为直角三角形,M为斜边AB的中点,所以MA=MB=MC,因为PM垂直于△ABC所在平面,所以Rt△PMA≌Rt△PMB≌Rt△PMC,所以PA=PB=PC . 【变式训练】已知直线PG⊥平面α于G,直线EF α,且PF⊥EF于F,那么线段PE,PF,PG的关系是( ) A.PE>PG>PF B.PG>PF>PEC.PE>PF>PGD.PF>PE>PG 【解析】选C.在Rt△PFE中,PE>PF;在Rt△PFG中,PF>PG,所以PE>PF>PG. 6.(2014•吉安高二检测)如图,设平面α∩β=EF,AB⊥α,CD⊥α.垂足分别为B,D,如果增加一个条件,就能推出BD⊥EF,这个条件不可能是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 A.AC⊥β B.AC⊥EF C.AC与BD在β内的射影在同一条直线上 D.AC 与α,β所成的角相等【解析】选D.对于A.若AC⊥β,EF β,则AC⊥EF. 又AB⊥α,EF α,则AB⊥EF,AB⊥α,CD⊥α,所以AB∥CD,故ABDC确定一个平面,又AC∩AB=A,所以EF⊥平面ABDC,BD 平面ABDC,所以EF⊥BD.同理B也能推出BD⊥EF.对于选项C.由于AC与BD在β内的射影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平面ABDC与平面β垂直,又因为EF⊥AB,所以EF⊥平面ABDC,所以EF⊥BD.对于D,若AC∥EF,则AC与α,β所成的角也相等,但不能推出BD⊥EF.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7.(2014•无锡高二检测)已知直线m 平面α,直线n 平面α,m∩n=M,直线a⊥m,a⊥n,直线b⊥m,b⊥n,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解析】因为直线a⊥m,a⊥n,直线m 平面α,直线n 平面α,m∩n=M,所以a⊥α.同理可证直线b⊥α,所以a∥b. 答案:a∥b 8.若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交于一点A,空间一点C1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为5,6,7,则AC1的长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构造长方体,可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7,6,5,AC1为体对角线,所以AC1= = . 答案: 9.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的动点(点C不与A,B重合),过动点C的直线VC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D,E分别是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正确结论的序号). (1)直线DE∥平面ABC. (2)直线DE⊥平面VBC. (3)DE⊥VB. (4)DE⊥AB. 【解析】因为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的动点(点C不与A,B重合),所以AC⊥BC,因为VC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所以AC⊥VC,又BC∩VC=C,所以AC⊥平面VBC. 因为D,E分别是VA,VC的中点,所以DE∥AC,又DE⊈平面ABC,AC 平面ABC,所以DE∥平面ABC,DE⊥平面VBC,DE⊥VB, DE与AB所成的角为∠BAC是锐角,故DE⊥AB不成立. 由以上分析可知(1)(2)(3)正确. 答案:(1)(2)(3)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0.(2014•开封高一检测)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 (1)求证:AB⊥A1C. (2)若AB=CB=2,A1C= ,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 【解析】(1)如图,取AB的中点O,连接OC,OA1,A1B. 因为CA=CB,所以OC⊥AB. 由于AB=AA1,∠BAA1=60°,故△AA1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A1⊥AB. 因为OC∩OA1=O,所以AB⊥平面OA1C. 又A1C 平面OA1C,故AB⊥A1C. (2)由题设知△ABC与△AA1B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OC=OA1= . 又A1C= ,则A1C2=OC2+O ,故OA1⊥OC. 因为OC∩AB=O,所以OA1⊥平面ABC,所以OA1为三棱柱ABC-A1B1C1的高. 又△ABC的面积S△ABC= ,故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S△ABC×OA1= × =3. 11.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1,∠ACB=90°,AA1= ,D是A1B1的中点. (1)求证:C1D⊥平面A1B. (2)当点F在BB1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AB1⊥平面C1DF?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1C1=B1C1=1,且∠A1C1B1=90°. 又D是A1B1的中点,所以C1D⊥A1B1. 因为AA1⊥平面A1B1C1,C1D 平面A1B1C1,所以AA1⊥C1D,又AA1∩A1B1=A1,所以C1D⊥平面A1B. (2)作DE⊥AB1交AB1于E,延长DE交BB1于F,连接C1F,则AB1⊥平面C1DF,点F即为所求. 证明:因为C1D⊥平面AA1B1B,AB1 平面AA1B1B,所以C1D⊥AB1. 又AB1⊥DF,DF∩C1D=D,所以AB1⊥平面C1DF.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ABCD为正方形,SA⊥平面ABCD,过A且垂直于SC的平面分别交SB,SC,SD于点E,F,G.求证:AE⊥SB. 【证明】因为SA⊥平面ABCD,BC 平面ABCD,所以SA⊥BC,又因为BC⊥AB,SA∩AB=A,所以BC⊥平面SAB,又AE 平面SAB,所以BC⊥AE. 因为SC⊥平面AEFG,所以SC⊥AE. 又BC∩SC=C,所以AE⊥平面SBC,所以AE⊥SB.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 平面β.有下面四个说法:①α∥β l⊥m;②α⊥β l∥m;③l∥m α⊥β;④l⊥m α∥β.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l⊥α,α∥β,所以l⊥β.又因为m β,所以l⊥m.①正确.l∥m,l⊥α,所以m⊥α,又因为m β,所以α⊥β,③正确. 2.如图,在Rt△ACB中,∠ACB=90°,直线l过点A且垂直于平面ABC,动点P∈l,当点P逐渐远离点A时,∠PCB 的大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有时变大有时变小【解析】选C.由于BC⊥CA,l⊥平面ABC,所以BC⊥l,即BC⊥AP,又因为AP∩AC=A,故BC⊥平面ACP,所以BC⊥CP,即∠PCB=90°. 3.(2014•蚌埠高一检测)线段AB在平面α的同侧,A,B到α的距离分别为5,7,则AB的中点到α的距离为( ) A.4 B.5 C.6 D.7 【解题指南】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求解. 【解析】选C.设AB的中点为M,分别过A,M,B向α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1,M1,B1,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知AA1∥MM1∥BB1,四边形AA1B1B为直角梯形,AA1=5,BB1=7,MM1为其中位线,所以MM1= =6. 4.(2014•洛阳高一检测)PO垂直于△ABC所在平面α,垂足为O,若点P到△ABC的三边的距离相等,且点O在△ABC内部,则点O是△ABC的( ) A.重心 B.垂心 C.外心 D.内心【解析】选D.如图所示,因为PO⊥平面ABC,所以PO⊥AB.又因为PD⊥AB,PO∩PD=P,所以AB⊥平面POD,所以AB⊥OD.同理,OE⊥BC,OF⊥AC. 又因为PD=PE=PF,所以OD=OE=OF. 所以O为△ABC 的内心.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2014•合肥高一检测)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棱AA1,AB上的点,若∠B1MN=90°,则∠C1MN=________. 【解析】因为B1C1⊥平面ABB1A1,所以B1C1⊥MN.又∠B1MN是直角,所以MN⊥B1M.又B1C1∩B1M=B1,所以MN⊥平面B1C1M. 所以MN⊥C1M,所以∠C1MN=90°. 答案:90° 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AP与BD1垂直,则动点P的轨迹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先找到一个平面总是保持与BD1垂直,连接AC,AB1,B1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有BD1⊥面ACB1,又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得:点P的轨迹为面ACB1与面BCC1B1的交线段CB1. 答案:线段CB1 【变式训练】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AD,DD1,D1A1,A1A的中点,M是AB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EFGH的四边及其内部运动,则N满足什么条件时,有MN⊥A1C1. 【解析】连接EG,EM,GM,BD,因为正方形AA1D1D中,E,G分别为AD,A1D1的中点,所以EG∥AA1. 因为AA1⊥平面A1B1C1D1,所以EG⊥平面A1B1C1D1. 因为A1C1 平面A1B1C1D1,所以A1C1⊥EG. 因为在△ABD中,EM是中位线,所以EM∥BD. 因为BB1∥DD1且BB1=DD1,所以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 所以EM∥B1D1. 因为正方形A1B1C1D1中,A1C1⊥B1D1,所以A1C1⊥EM. 因为EM∩EG=E,EM,EG 平面EGM,所以A1C1⊥平面EGM. 因此,当点N在EG上时,直线MN 平面EGM,有MN⊥A1C1成立. 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7.(2014•宿迁高二检测)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点E,F分别是棱PC,AC的中点. (1)求证:PA∥平面BEF. (2)若平面PAB⊥平面ABC,PB⊥BC,求证:BC⊥PA. 【解题指南】(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F∥PA,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PA∥平面BEF. (2)作PO⊥AB,垂足为O,根据平面PAB⊥平面ABC,可得PO⊥平面ABC,所以PO⊥BC,利用PB⊥BC,可得BC⊥平面PAB,从而可得结论. 【证明】(1)因为点E,F分别是棱PC,AC 的中点,所以EF∥PA,因为PA⊈平面BEF,EF 平面BEF,所以PA∥平面BEF. (2)作PO⊥AB,垂足为O,因为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所以PO⊥平面ABC,所以PO⊥BC,因为PB⊥BC,PO∩PB=P,所以BC⊥平面PAB,因为PA 平面PAB,所以BC⊥PA. 【变式训练】如图,已知点P为平面ABC外一点,PA⊥BC,PC⊥AB,求证:PB⊥AC. 【证明】过P作PO⊥平面ABC于O,连接OA,OB,OC.因为BC 平面ABC,所以PO⊥BC. 又因为PA⊥BC,PA∩PO=P,所以BC⊥平面PAO. 又因为OA 平面PAO,所以BC⊥OA. 同理,可证AB⊥OC. 所以O是△ABC的垂心.所以OB⊥AC. 又因为PO⊥AC,OB∩PO=O,所以AC⊥平面PBO. 又PB 平面PBO,所以PB⊥AC. 8.(2014•山东高考)如图,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 AD,E,F 分别为线段AD,PC的中点. (1)求证:AP∥平面BEF. (2)求证:BE⊥平面PAC. 【解题指南】(1)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法,可利用线线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 (2)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在平面PAC中找两条相交直线与BE垂直即可. 【证明】(1)连接AC交BE于点O,连接OF,不妨设AB=BC=1,则AD=2,又因为E为AD的中点,所以AE=1,所以AE=BC,因为AB=BC,AD∥BC,所以四边形ABCE为菱形,因为O,F分别为AC,PC的中点,所以OF∥AP,又因为OF 平面BEF,AP⊈平面BEF,所以AP∥平面BEF. (2)因为AP⊥平面PCD,CD 平面PCD,所以AP⊥CD,因为BC∥ED,BC=ED,所以四边形BCD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所以BE⊥PA,又因为四边形ABCE为菱形,所以BE⊥AC,又因为PA∩AC=A,PA,AC 平面PAC,所以BE⊥平面PAC. 【变式训练】在△ABC中,∠BAC=60°,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APB=∠APC=90°. (1)求证:PB⊥面PAC. (2)若H是△ABC的重心,求证:PH⊥面ABC. 【证明】(1)如图,由题设易得AB=AC,因为∠BAC=60°,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B=BC. 因为PA=PB=PC,所以△PAB≌△PBC,所以∠BPC=∠APB=90°,即PB⊥PC. 又PB⊥PA,PA∩PC=P,所以PB⊥面PAC. (2)取BC中点D,因为PB=PC,所以PD⊥BC. 同理可得AD⊥BC,所以BC⊥面PAD. 因为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所以△ABC的重心H在AD上,所以BC⊥PH,同理可得AB⊥PH. 又AB∩BC=B,所以PH⊥面ABC.。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测试题1.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AB,PA⊥BC,AB⊥BC,PA=AB=BC=2,D为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PC上一点.(1)求证:PA⊥BD;(2)求证:平面BDE⊥平面PAC;(3)当PA//平面BDE时,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是棱PC的中点,平面ABE与棱PD交于点F.(1)求证:AB∥EF;(2)若PA=AD,且平面PAD⊥平面ABCD,求证:AF⊥平面PCD.3.如图,已知AF⊥面ABCD,四边形ABEF为矩形,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DAB=90°,AB∥CD,AD=AF=CD=1,AB=2(1)求证:AF∥面BCE;(2)求证:AC⊥面BCE;(3)求三棱锥E-BCF的体积.4.如图,四面体ABCD中,△ABC是正三角形,AD=CD.(1)证明:AC⊥BD;(2)已知△ACD是直角三角形,AB=BD,若E为棱BD上与D不重合的点,且AE⊥EC,求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体积比.5.如图,多面体ABCDS中,面ABCD为矩形,SD⊥AD,且SD⊥AB,AD=1,AB=2,SD=√3.(1)求证:CD⊥平面ADS;(2)求AD与SB所成角的余弦值;(3)求二面角A-SB-D的余弦值.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AP=AD,M,N分别为棱PD,PC的中点.求证:(1)MN∥平面PAB;(2)AM⊥平面PCD.7.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四边形ABCD中,AB⊥AD,BC∥AD,PA=AB=BC=2,AD=4,E为PD的中点,F为PC中点.(Ⅰ)求证:CD⊥平面PAC;(Ⅱ)求证:BF∥平面ACE;(Ⅲ)求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1)证明:由PA ⊥AB ,PA ⊥BC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且AB ∩BC =B ,可得PA ⊥平面ABC ,由BD ⊂平面ABC ,可得PA ⊥BD ;(2)证明:由AB =BC ,D 为线段AC 的中点,可得BD ⊥AC ,由PA ⊥平面ABC ,PA ⊂平面PAC ,可得平面PAC ⊥平面ABC ,又平面PAC ∩平面ABC =AC ,BD ⊂平面ABC ,且BD ⊥AC ,即有BD ⊥平面PAC ,BD ⊂平面BDE ,可得平面BDE ⊥平面PAC ;(3)解:PA //平面BDE ,PA ⊂平面PAC ,且平面PAC ∩平面BDE =DE ,可得PA //DE ,又D 为AC 的中点,可得E 为PC 的中点,且DE =12PA =1,由PA ⊥平面ABC ,可得DE ⊥平面ABC ,可得S △BDC =12S △ABC =12×12×2×2=1, 则三棱锥E -BCD 的体积为13DE •S △BDC =13×1×1=13.【解析】本题考查空间的线线、线面和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主要是平行和垂直的关系,注意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以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同时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运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PA⊥平面ABC,再由性质定理即可得证;(2)要证平面BDE⊥平面PAC,可证BD⊥平面PAC,由(1)运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PAC⊥平面ABC,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C,运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得证;(3)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PA//DE,运用中位线定理,可得DE的长,以及DE⊥平面ABC,求得三角形BCD的面积,运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2.【答案】解:(1)证明:∵底面ABCD是正方形,∴AB∥CD ,又∵AB⊄平面PCD,CD⊂平面PCD,∴AB∥平面PCD ,又∵A,B,E,F四点共面,且平面ABEF∩平面PCD=EF,∴AB∥EF ;(2)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CD⊥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CD⊄平面PAD∴CD⊥平面PAD ,又∵AF⊂平面PAD ,∴CD⊥AF ,由(1)可知,AB∥EF,又∵AB∥CD,C,D,E,F在同一平面内,∴CD∥EF ,∵点E是棱PC中点,∴点F是棱PD中点,在△PAD中,∵PA=AD,∴AF⊥PD ,又∵PD∩CD=D,PD、CD⊂平面PCD,∴AF⊥平面PCD.【解析】(1)证明AB∥平面PCD,即可得AB∥EF;(2)利用平面PAD⊥平面ABCD,证明CD⊥AF,PA=AD,所以AF⊥PD,即可证明AF⊥平面PCD;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考查线面垂直,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答案】(1)证明:∵四边形ABEF为矩形,∴AF∥BE,∵AF⊄平面BCE,BE⊄平面BCE,∴AF∥面BCE.(2)证明:∵AF⊥面ABCD,四边形ABEF为矩形,∴BE⊥平面ABCD,∵AC⊂平面ABCD,∴AC⊥BE,∵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DAB=90°,AB∥CD,AD=AF=CD=1,AB=2 ∴AC=BC=√12+12=√2,∴AC2+BC2=AB2,∴AC⊥BC,∵BC∩BE=B,∴AC⊥面BCE.(3)解:三棱锥E-BCF的体积:V E-BCF=V C-BEF=13×S△BEF×AD=1 3×12×BE×EF×AD=1 3×12×1×2×1=13.【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和运用意识,是中档题.(1)推导出AF∥BE,由此能证明AF∥面BCE.(2)推导出AC⊥BE,AC⊥BC,由此能证明AC⊥面BCE.(3)三棱锥E-BCF的体积V E-BCF=V C-BEF,由此能求出结果.4.【答案】证明:(1)取AC中点O,连结DO、BO,∵△ABC是正三角形,AD=CD,∴DO⊥AC,BO⊥AC,∵DO∩BO=O,∴AC⊥平面BDO,∵BD⊂平面BDO,∴AC⊥BD.(2)解:连结OE,由(1)知AC⊥平面OBD,∵OE⊂平面OBD,∴OE⊥AC,设AD=CD=√2,则OC=OA=1,EC=EA,∵AE⊥CE,AC=2,∴EC2+EA2=AC2,∴EC=EA=√2=CD,∴E是线段AC垂直平分线上的点,∴EC=EA=CD=√2,由余弦定理得:cos∠CBD=BC2+BD2−CD22BC⋅BD =BC2+BE2−CE22BC⋅BE,即4+4−22×2×2=4+BE2−22×2×BE,解得BE=1或BE=2,∵BE<BD=2,∴BE=1,∴BE=ED,∵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高都是点A到平面BCD的高h,∵BE=ED,∴S△DCE=S△BCE,∴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体积比为1.【解析】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证明,考查两个四面体的体积之比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1)取AC中点O,连结DO、BO,推导出DO⊥AC,BO⊥AC,从而AC⊥平面BDO,由此能证明AC⊥BD.(2)连结OE,设AD=CD=,则OC=OA=1,由余弦定理求出BE=1,由BE=ED,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高都是点A到平面BCD的高h,S△DCE=S△BCE,由此能求出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体积比.5.【答案】解:(I)证明:∵ABCD是矩形,∴CD⊥AD又SD⊥AB,AB∥CD,则CD⊥SD(2分)AD⊥SD∴CD⊥平面ADS(II)矩形ABCD,∴AD∥BC,即BC=1,∴要求AD与SB所成的角,即求BC与SB所成的角在△SBC中,由(1)知,SD⊥面ABCD.∴Rt△SDC中,SC=√(√3)2+22=√7∴CD是CS在面ABCD内的射影,且BC⊥CD,∴SC⊥BCtan∠SBC=SCCB =√71=√7cos∠SBC=√24从而SB与AD的成的角的余弦为√24.(III)∵△SAD中SD⊥AD,且SD⊥AB∴SD⊥面ABCD.∴平面SDB⊥平面ABCD,BD为面SDB与面ABCD的交线.∴过A作AE⊥DB于E∴AE⊥平面SDB又过A作AF⊥SB于F,连接EF,从而得:EF⊥SB∴∠AFB为二面角A-SB-D的平面角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12+22=√5BD=√5∴在△ABD中,AE=AB⋅CDBD =1⋅2√5=2√55由(2)知在Rt△SBC,SB=√(√7)2+12=√8.而Rt△SAD中,SA=2,且AB=2,∴SB2=SA2+AB2,∴△S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SAB为直角,∴AF=√22AB=√2∴sin∠AFE=AEAF =2√55√2=√105所以所求的二面角的余弦为√155【解析】(1)要证CD⊥平面ADS,只需证明直线CD垂直平面ADS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D、SD即可;(2)要求AD与SB所成的角,即求BC与SB所成的角,解三角形可求AD与SB所成角的余弦值;(3)过A作AE⊥DB于E 又过A作AF⊥SB于F,连接EF,说明∠AFB为二面角A-SB-D的平面角,解三角形可求二面角A-SB-D的余弦值.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求法,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是中档题.6.【答案】证明:(1)因为M、N分别为PD、PC的中点,所以MN∥DC,又因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AB∥DC.所以MN∥AB,又AB⊂平面PAB,MN⊄平面PAB,所以MN∥平面PAB.(2)因为AP=AD,P为PD的中点,所以AM⊥P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又平面PAD∩平面ABCD=AD,CD⊥AD,CD⊂平面ABCD,所以CD⊥平面PAD,又AM⊂平面PAD,所以CD⊥AM.因为CD、PD⊂平面PCD,CD∩PD=D,∴AM⊥平面PCD.【解析】(1)推导出MN∥DC,AB∥DC.从而MN∥AB,由此能证明MN∥平面PAB.(2)推导出AM⊥PD,CD⊥AD,从而CD⊥平面PAD,进而CD⊥AM,由此能证明AM⊥平面PCD.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7.【答案】(Ⅰ)证明:因为PA⊥底面ABCD,CD⊂面ABCD,所以PA⊥CD,又因为直角梯形ABCD中,AC=2√2,CD=2√2,所以AC2+CD2=AD2,即AC⊥CD,又PA∩AC=A,所以CD⊥平面PAC;(Ⅱ)解法一:如图,连接BD,交AC于O,取PE中点G,连接BG,FG,EO,则在△PCE中,FG∥CE,又EC⊂平面ACE,FG⊄平面ACE,所以FG∥平面ACE,因为BC∥AD,所以BOOD =GEED,则OE∥BG,又OE⊂平面ACE,BG⊄平面ACE,所以BG∥平面ACE,又BG∩FG=G,所以平面BFG∥平面ACE,因为BF⊂平面BFG,所以BF∥平面ACE.解法二:如图,连接BD,交AC于O,取PE中点G,连接FD交CE于H,连接OH,则FG∥CE,在△DFG中,HE∥FG,则GEED =FHHD=12,在底面ABCD中,BC∥AD,所以BOOD =BCAD=12,所以FHHD =BOOD=12,故BF∥OH,又OH⊂平面ACE,BF⊄平面ACE,所以BF∥平面ACE.(Ⅲ)由(Ⅰ)可知,CD⊥平面PAC,所以∠DPC为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在Rt△PCD中,CD=2√2,PD=√PA2+AD2=2√5,所以sin∠DPC=CDPD =2√22√5=√105,所以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05.【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线面平行,考查线面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正确找出线面角.(Ⅰ)证明CD⊥平面PAC,证明PA⊥CD,AC⊥CD即可;(Ⅱ)解法一:连接BD,交AC于O,取PE中点G,连接BG,FG,EO,证明平面BFG∥平面ACE,即可证得BF∥平面ACE;解法二:如图,连接BD,交AC于O,取PE中点G,连接FD交CE于H,连接OH,则证明BF∥OH,即可证得BF∥平面ACE;(Ⅲ)确定∠DPC为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在Rt△PCD中,即可求得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第11页,共11页。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 性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性质》单元测试卷一、 选择题1.如果直线l 和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那么( )A.α⊥lB.l 与α相交C.α⊄lD.l 与α的关系不确定2.如图,PA ⊥平面ABC ,△ABC 中,BC ⊥AC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3.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是( ).A.两条平行直线B.两条相交直线C.一个点和一条直线D.以上都有可能4.已知Rt △ABC 中,∠C=90°,点P 在平面ABC 外,且PA=PB=PC, PO ⊥平面ABC 于点O ,则O 是( )A.AC 边的中点B.BC 边的中点C.AB 边的中点D.以上都有可能5.a,b 表示两条直线,α表示平面,给出以下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①a ⊥α,b ∥α⇒a ⊥b ②a ⊥α, a ⊥b ⇒ b ∥α③a ∥α, a ⊥b ⇒ b ⊥α ④a ⊥α,b ∥a ⇒b ⊥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已知P 是平面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 到这个四边形各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A.圆内接四边形B.矩形C.圆外切四边形D.平行四边形7.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为A 1C 1的中点,则直线CE 垂直于( )。
A.ACB.BDC.A 1D 1D.AA 1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和平面的斜线垂直的直线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B.和斜线的射影垂直的直线也和斜线垂直C.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D.和斜线的射影不垂直的直线也和斜线不垂直9.从平面α外一点P 作与α相交的直线,使得P 与交点的距离为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条数一定不可能是( ).A.0B.1C.2D.无数个10.已知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并且PA=6,AB=3,AD=4,则P 到BD 的距离是( ). A.5296 B.296 C.53 D.132 11. Rt △ABC 的斜边AB 在平面α内,直角顶点C 在平面α外,C 在α上的射影为D (不在AB 上),则△ABD 是( )。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_练习题1(答案)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选择题1、“直线l垂直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是“l⊥α”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如果一条直线l与平面α的一条垂线垂直,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l⊂αB、l⊥αC、l∥αD、l⊂α或l∥α3、若两直线a⊥b,且a⊥平面α,则b与α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b∥αC、b⊂αD、b∥α,或b⊂α4、a∥α,则a平行于α内的( )A、一条确定的直线B、任意一条直线C、所有直线D、无数多条平行线5、如果直线a∥平面α,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 ( )A、一条直线不相交B、两条直线不相交C、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6、若直线l上有两点P、Q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平行、相交或在平面α内二、填空题7、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有条;垂面有个;平行线有条;平行平面有个.8、过平面外一点作该平面的垂线有条;垂面有个;平行线有条;平行平面有个.9、过一点可作________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10、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可作_________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11、过平面α的一条平行线可作_________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三、解答题12、求证: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13、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14、有一根旗杆AB高8m,它的顶端A挂一条长10m的绳子,拉紧绳子并把它的下端放在地面上的两点(和旗杆脚不在同一直线上),C D,如果这两点都和旗杆脚B的距离是6m,那么旗杆就和地面垂直,为什么?15、已知直线l⊥平面α,垂足为A,直线AP⊥l求证:AP在α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D ;4、D ;5、D ;6、D二、填空题7、无数,一,一,无数8、一,无数,无数,一9、无数10、一个11、一个三、解答题12、已知:a∥b,a⊥α 求证:b⊥α证明:设m 是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αααα⊥⇒⎭⎬⎫⊂⊥⇒⎭⎬⎫⊥⇒⎭⎬⎫⊂⊥b m m b b a m a m a //13、已知:平面α和一点P 求证:过点P 与α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证明:不论P 在平面α内或外,设直线PA α⊥,垂足为A(或P ) 若另一直线PB α⊥,设,PA PB 确定的平面为β,且a αβ=I ∴,PA a PB a ⊥⊥又∵,PA PB 在平面β内,与平面几何中的定理矛盾 所以过点P 与α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βαa P B A14、解:在ABC∆和ABD∆中,∵8,6,10=====AB m BC BD m AC AD m Array∴222222+=+==6810AB BC AC222222+=+==AB BD AD6810∴90ABC ABD∠=∠=o即,⊥⊥AB BC AB BD又∵,,B C D不共线∴AB⊥平面BCD,即旗杆和地面垂直;15、证明:设AP与l确定的平面为β如果AP不在α内,则可设α与β相交于直线AM∵l⊥α,∴l⊥AM又AP⊥l,于是在平面β内过点A有两条直线垂直于l,这是不可能的所以AP一定在α。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习题)
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解决 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设计、空 间定位等。
总结词:结合其他几何知识,考 察对直线和平面垂直的综合应用 能力。
在给定的几何图形中(如长方体 、正方体、球等),判断某一直 线是否与某一平面垂直,并证明 。
在解析几何中,结合直线和平面 垂直的性质,研究曲线的性质和 几何意义。
04
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解析几何
在解析几何中,直线和平面垂直 的性质是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于 描述几何图形中的垂直关系和位
置关系。
物理建模
在物理建模中,直线和平面垂直的 性质常常被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 迹和受力分析,以解决物理问题。
经济建模
在经济建模中测经 济发展趋势。
判定定理的应用
应用场景
在几何、工程、建筑等领域中,常常需要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与某个平面垂直。 通过应用判定定理,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结果。
实例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确保建筑物的支撑柱与地面垂 直。这时,可以通过应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来判断支撑柱是否与地面 垂直。
02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解释
这个定理说明,只要一条直线与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 条直线就与整个平面垂直,不需 要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
判定定理的证明
• 证明方法:通过反证法,假设直线与平面不垂直,那么直线要么与平面斜交,要么与平面平行。但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或平 行时,直线不可能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这与已知条件矛盾。因此,原假设不成立,直线与平面垂直。
性质的理解
直线和平面垂直时, 该直线与平面内任意 一条直线都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时, 该直线上的任意一点 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精选题目(附答案)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精选题目(附答案)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1)文字语言: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图形语言:(3)符号语言:⎭⎬⎫a ⊥αb ⊥α⇒a ∥b . (4)作用:①线面垂直⇒线线平行;②作平行线.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1)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2)图形语言:(3)符号语言:⎭⎬⎫α⊥βα∩β=l a ⊂αa ⊥l ⇒a ⊥β.(4)作用:①面面垂直⇒线面垂直;②作面的垂线.一、线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1.如图,已知正方体A 1C .(1)求证:A 1C ⊥B 1D 1.(2)M ,N 分别为B 1D 1与C 1D 上的点,且MN ⊥B 1D 1,MN ⊥C 1D ,求证:MN ∥A 1C .[证明] (1)如图,连接A 1C 1.∵CC 1⊥平面A 1B 1C 1D 1,B 1D 1⊂平面A 1B 1C 1D 1,∴CC 1⊥B 1D 1.∵四边形A 1B 1C 1D 1是正方形,∴A 1C 1⊥B 1D 1.又∵CC 1∩A 1C 1=C 1,∴B1D1⊥平面A1C1C.又∵A1C⊂平面A1C1C,∴B1D1⊥A1C.(2)如图,连接B1A,AD1.∵B1C∥AD,∴四边形ADC1B1为平行四边形,∴C1D∥AB1.∵MN⊥C1D,∴MN⊥AB1.又∵MN⊥B1D1,AB1∩B1D1=B1,∴MN⊥平面AB1D1.由(1)知A1C⊥B1D1.同理可得A1C⊥AB1.又∵AB1∩B1D1=B1,∴A1C⊥平面AB1D1.∴A1C∥MN.注:(1)若已知一条直线和某个平面垂直,证明这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可考虑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另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证明时注意利用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有关性质.(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其他性质: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垂直.②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③若l⊥α于A,AP⊥l,则AP⊂α.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⑤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它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求证:(1)MN∥AD1;(2)M 是AB 的中点.证明:(1)∵四边形ADD 1A 1为正方形,∴AD 1⊥A 1D .又∵CD ⊥平面ADD 1A 1,∴CD ⊥AD 1.∵A 1D ∩CD =D ,∴AD 1⊥平面A 1DC .又∵MN ⊥平面A 1DC ,∴MN ∥AD 1.(2)连接ON ,在△A 1DC 中,A 1O =OD ,A 1N =NC ,∴ON=12CD=12AB .∴ON ∥AM .又∵MN ∥OA ,∴四边形AMNO 为平行四边形.∴ON =AM .∵ON =12AB ,∴AM =12AB .∴M 是AB 的中点.二、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3.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 A ⊥平面ABC ,平面P AC ⊥平面PBC ,求证:BC ⊥AC .[证明] 如图,在平面P AC 内作AD ⊥PC 于点D ,∵平面P AC ⊥平面PBC ,AD ⊂平面P AC ,且AD ⊥PC ,∴AD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AD ⊥BC .∵P 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P A ⊥BC ,∵AD ∩P A =A ,∴BC ⊥平面P AC ,又AC ⊂平面P AC ,∴BC ⊥AC .注: 若所给题目中有面面垂直的条件,一般要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将其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注意三点:①两个平面垂直是前提条件;②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③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4.如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且∠DAB=60°.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若G为AD的中点,求证:BG⊥平面P AD;(2)求证:AD⊥PB.证明:(1)如图,在菱形ABCD中,连接BD,由已知∠DAB=60°,∴△ABD为正三角形,∵G是AD的中点,∴BG⊥AD.∵平面P AD⊥平面ABCD,且平面P AD∩平面ABCD=AD,∴BG⊥平面P AD.(2)如图,连接PG.∵△P AD是正三角形,G是AD的中点,∴PG⊥AD,由(1)知BG⊥AD.又∵PG∩BG=G.∴AD⊥平面PBG.而PB⊂平面PBG,∴AD⊥PB.三、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4.如图,在△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AEAC=AFAD=λ(0<λ<1).(1)求证:无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2)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解](1)证明:∵AB⊥平面BCD,CD⊂平面BCD,∴AB⊥CD.∵CD⊥BC,AB∩BC=B,∴CD⊥平面ABC.又∵AEAC=AFAD=λ(0<λ<1),∴无论λ为何值,恒有EF∥CD,∴EF⊥平面ABC.又∵EF⊂平面BEF,∴无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2)由(1)知BE⊥EF,∵平面BEF⊥平面ACD,平面BEF∩平面ACD=EF,∴BE⊥平面ACD.又∵AC⊂平面ACD,∴BE⊥AC.∵BC=CD=1,∠BCD=∠ABD=90°,∠ADB=60°,∴BD=2,∴AB=2tan 60°=6,∴AC=AB2+BC2=7.由Rt△AEB∽Rt△ABC,得AB2=AE·AC,∴AE=67,∴λ=AEAC=67.故当λ=67时,平面BEF⊥平面ACD.注:(1)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有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这三种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线线垂直判定定理线面垂直定义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面面垂直(2)空间问题化成平面问题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解题时,要抓住几何图形自身的特点,如等腰(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等.还可以通过解三角形,产生一些题目所需要的条件,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注意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5.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π2,AB=BC=12AD=a,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图(2)中△A1BE 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1-BCDE.(1)证明:CD⊥平面A1OC;(2)当平面A1BE⊥平面BCDE时,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362,求a的值.解:(1)证明:在图(1)中,因为AB=BC=12AD=a,E是AD的中点,∠BAD=π2,所以BE⊥AC.即在图(2)中,BE⊥A1O,BE⊥OC,从而BE⊥平面A1OC.又CD∥BE,所以CD⊥平面A1OC.(2)由已知,平面A1BE⊥平面BCDE,且平面A1BE∩平面BCDE=BE,又由(1)可得A1O⊥BE,所以A1O⊥平面BCDE. 即A1O是四棱锥A1-BCDE的高.由图(1)知,A1O=22AB=22a,平行四边形BCDE的面积S=BC·AB=a2,从而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V=13S·A1O=13×a2×22a=26a3.由26a3=362,得a=6.巩固练习:1.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若l∥α,l∥β,则α∥βB.若l∥α,l⊥β,则α⊥βC.若α⊥β,l⊥α,则l⊥βD.若α⊥β,l∥α,则l⊥β2.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l,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α∩β=m,l⊥m,则l⊥βB.若α∩β=m,l⊂α,l⊥m,则l⊥βC.若α⊥β,l⊂α,则l⊥βD.若α⊥β,α∩β=m,l⊂α,l⊥m,则l⊥β3.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AB=BC,AD=CD,则BD与CC1()A.平行B.共面C.垂直D.不垂直4.如图,设平面α∩平面β=PQ,EG⊥平面α,FH⊥平面α,垂足分别为G,H.为使PQ⊥GH,则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A.EF⊥平面αB.EF⊥平面βC.PQ⊥GED.PQ⊥FH5.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如下命题:①若α⊥β,α∩β=m,n⊂α,n⊥m,则n⊥β;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α⊥β,m⊥β,m⊄α,则m∥α;④若α⊥β,m∥α,则m⊥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1 B.2C.3 D.41.解析:选B对于选项A,两平面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对于选项C,直线l可能在β内也可能平行于β;对于选项D,直线l可能在β内或平行于β或与β相交.2.解析:选D选项A缺少了条件:l⊂α;选项B缺少了条件:α⊥β;选项C缺少了条件:α∩β=m,l⊥m;选项D具备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全条件.3.解析:选C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BC,AD=CD.∴BD⊥AC.∵平面AA1C1C⊥平面ABCD,平面AA1C1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BD⊥平面AA1C1C.又CC1⊂平面AA1C1C,∴BD⊥CC1,故选C.4.解析:选B因为EG⊥平面α,PQ⊂平面α,所以EG⊥PQ.若EF⊥平面β,则由PQ⊂平面β,得EF⊥PQ.又EG与EF为相交直线,所以PQ⊥平面EFHG,所以PQ⊥GH,故选B.5.解析:选B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知①正确;②中,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不正确;③中,α⊥β,m⊥β,m⊄α时,只可能有m∥α,正确;④中,m与β的位置关系可能是m∥β或m⊂β或m与β相交,不正确.综上,可知正确命题的个数为2,故选B.6.如图,平面ABC⊥平面ABD,∠ACB=90°,CA=CB,△ABD是正三角形,O为AB中点,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CA=CB,O为AB的中点,∴CO⊥AB.又平面ABC⊥平面ABD,交线为AB,∴CO⊥平面ABD.∵OD⊂平面ABD,∴CO⊥OD,∴△COD为直角三角形.所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有△AOC,△COB,△ABC,△AOD,△BOD,△COD 共6个.答案:67.如图,直二面角α-l-β,点A∈α,AC⊥l,C为垂足,B∈β,BD⊥l,D为垂足,若AB=2,AC=BD=1,则CD的长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BC,∵二角面α-l-β为直二面角,AC⊂α,且AC⊥l,∴AC⊥β.又BC⊂β,∴AC⊥BC,∴BC2=AB2-AC2=3,又BD⊥CD,∴CD=BC2-BD2= 2.答案: 28.已知m,n是直线,α,β,γ是平面,给出下列说法①若α⊥β,α∩β=m,n⊥m,则n⊥α或n⊥β;②若α∥β,α∩γ=m,β∩γ=n,则m∥n;③若m不垂直于α,则m不可能垂直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④若α∩β=m,n∥m且n⊄α,n⊄β,则n∥α且n∥β.其中正确的说法序号是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说法的序号都填上).解析:①错,垂直于交线,不一定垂直平面;②对;③错,凡是平面内垂直于m的射影的直线,m都与它们垂直;④对.答案:②④9.如图:三棱锥P-ABC中,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P AC是直角三角形,∠P AC=90°,∠ACP=30°,平面P AC⊥平面ABC.求证:平面P AB⊥平面PBC.证明:∵平面P AC⊥平面ABC,平面P AC∩平面ABC=AC,P A⊥AC,∴P A ⊥平面ABC.又BC⊂平面ABC,∴P A⊥BC.又∵AB⊥BC,AB∩P A=A,AB⊂平面P AB,P A⊂平面P AB,∴BC⊥平面P AB.又BC⊂平面PBC,∴平面P AB⊥平面PBC.10.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CDE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垂直,AD与CE的交点为M,AC⊥BC,且AC=BC.(1)求证:AM⊥平面EBC;(2)求直线EC与平面ABE所成角正弦值.解:(1)证明:∵平面ACDE⊥平面ABC,平面ACDE∩平面ABC=AC,BC⊥AC,∴BC⊥平面ACDE.又AM⊂平面ACDE,∴BC⊥AM.∵四边形ACDE是正方形,∴AM⊥CE.又BC∩CE=C,∴AM⊥平面EBC.(2)取AB的中点F,连接CF,EF.∵EA⊥AC,平面ACDE⊥平面ABC,平面ACDE∩平面ABC=AC,∴EA⊥平面ABC,∴EA⊥CF.又AC=BC,∴CF⊥AB.∵EA∩AB=A,∴CF⊥平面AEB,∴∠CEF即为直线EC与平面ABE所成的角.在Rt△CFE中,CF=2,FE=6,tan∠CEF=26=33.11.在圆柱的一个底面上任取一点(该点不在底面圆周上),过该点作另一个底面的垂线,则这条垂线与圆柱的母线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异面D.相交或平行12.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1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α,n⊂β,则m⊥nB.若α∥β,m⊂α,n⊂β,则m∥nC.若m⊥n,m⊂α,n⊂β,则α⊥βD.若m⊥α,m∥n,n∥β,则α⊥β14.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 AC⊥平面ABC,∠PCA=90°,△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PC=4,M是AB边上的一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 A.2 3 B.27C.4 3 D.47参考答案:11.解析:选B∵圆柱的母线垂直于圆柱的底面,所作的垂线也垂直于底面,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二者平行.12.解析:选D A项,α,β可能相交,故错误;B项,直线m,n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故错误;C项,若m⊂α,α∩β=n,m∥n,则m∥β,故错误;D项,假设m,n垂直于同一平面,则必有m∥n,所以原命题正确,故D项正确.13.解析:选D A中m,n可能为平行、垂直、异面直线;B中m,n可能为异面直线;C中m应与β中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时结论才成立.14.解析:选B连接CM,则由题意PC⊥平面ABC,可得PC⊥CM,所以PM=PC2+CM2,要求PM的最小值只需求出CM的最小值即可,在△ABC中,当CM⊥AB时CM有最小值,此时有CM=4×32=23,所以PM的最小值为27.15.如图,若边长为4和3与边长为4和2的两个矩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cos α∶cos β=________.解析:由题意,两个矩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5,25,所以cos α=525+4=529,cos β=2529,所以cos α∶cos β=5∶2.答案:5∶216.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个.解析:设面外的点为A,面内的点为B,过点A作面α的垂线l,若点B恰为垂足,则所有过AB的平面均与α垂直,此时有无数个平面与α垂直;若点B不是垂足,则l与点B确定唯一平面β满足α⊥β.答案:1或无数17.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菱形,∠BCD=120°,平面PCD⊥平面ABCD,PC=a,PD=2a,E为P A的中点.求证:平面EDB⊥平面ABCD.证明:设AC∩BD=O,连接EO,则EO∥PC.∵PC=CD=a,PD=2a,∴PC2+CD2=PD2,∴PC⊥CD.∵平面PCD⊥平面ABCD,平面PCD∩平面ABCD=CD,∴PC⊥平面ABCD,∴EO⊥平面ABCD.又EO⊂平面EDB,故有平面EDB⊥平面ABCD.18.如图所示,在斜三棱柱A1B1C1-ABC中,底面是等腰三角形,AB=AC,D是BC的中点,侧面BB1C1C⊥底面ABC.(1)求证:AD⊥CC1;(2)过侧面BB1C1C的对角线BC1的平面交侧棱于点M,若AM=MA1,求证:截面MBC1⊥侧面BB1C1C;(3)若截面MBC1⊥平面BB1C1C,则AM=MA1吗?请叙述你的判断理由.解:(1)证明:∵AB=AC,D是BC的中点,∴AD⊥BC.∵底面ABC⊥平面BB1C1C,底面ABC∩平面BB1C1C=BC,∴AD⊥平面BB1C1C.又CC1⊂平面BB1C1C,∴AD⊥CC1.(2)证明:延长B1A1与BM交于点N,连接C1N.∵AM=MA1,∴NA1=A1B1.∵A1C1=A1N=A1B1,∴C1N⊥B1C1,∴C1N⊥侧面BB1C1C.∴截面MBC1⊥侧面BB1C1C;(3)结论正确.证明如下:过M作ME⊥BC1于点E,连接DE. ∵截面MBC1⊥侧面BB1C1C,∴ME⊥侧面BB1C1C.又AD⊥侧面BB1C1C,∴ME∥AD,∴M,E,D,A四点共面.∵MA∥侧面BB1C1C,∴AM∥DE.∴四边形AMED是平方四边形,又AM∥CC1,∴DE∥CC1.∵BD=CD,∴DE=12CC1,∴AM=12CC1=12AA1.∴AM=MA1.。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判定与性质讲义及习题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知识点及习题1.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③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3.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1.(2011 广东理18)如图,在椎体P-ABCD中,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DAB=60,,PB=2, E,F分别是BC,PC的中点.(1)证明:AD 平面DEF;(2)求二面角P-AD-B的余弦值..【变式1】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中,侧棱长为,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1,则与侧面所成的角是为多少2.如图所示,已知∠BOC在平面内,OA是平面的斜线,且∠AOB=∠AOC=60°,OA=OB=OC=,BC=,求OA和平面所成的角.【变式2】.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ABD、△ACD、△BCD、△ABC都全等,且,,求以BC为棱,以面BCD和面BCA为面的二面角大小.解析:取BC的中点E,连接AE、DE,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习题一选择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②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则;③如果直线不垂直于,则内没有与垂直的直线;④如果直线不垂直于,则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垂直.A.0B.1 C.2 D.32.(2010 山东)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3.两异面直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A.相交直线B.平行直线C.一条直线—个点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4.若两直线a与b异面,则过a且与b垂直的平面()A.有且只有—个B.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C.有无数多个D.—定不存在5.若平面α的斜线l在α上的射影为l′,直线b∥α,且b⊥l′,则b与l()A.必相交B.必为异面直线C.垂直D.无法确定6.已知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在四边形ABCD 内,若P到这四边形各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A.圆内接四边形B.矩形C.圆外切四边形D.平行四边形7.在△ABC中,AB=AC=5,BC=6,P A⊥平面ABC,P A=8,则P到BC的距离等于()A .B .C .3D .4 二、填空题1.AB 是平面α的斜线段,其长为a ,它在平面α内的射影A ′B 的长为b ,则垂线A ′A _________.2.如果直线l 、m 与平面α、β、γ满足:l =β∩γ,l ⊥α,m α和m ⊥γ,现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α∥γ且l ⊥m ;②αγ且m ∥β③αβ且l ⊥m ;④αγ且l ⊥m ;其中正确的为“________”.(写出序号即可)3.在空间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为直角三角形的最多有____________个.4.如图,正方形ABCD ,P 是正方形平面外的一点,且P A ⊥平面A BCD 则在△P AB 、△PBC 、△PCD 、△P AD 、△P AC 及△PBD 中,为直角三角形有_________个.5.若一个直角在平面α内的射影是一个角,则该角最大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如图,在长方体AC 1中,已知AB =BC =a ,BB 1=b (b >a ),连结BC 1,过B l 作B 1E ⊥BC 1交CC 1于E ,交BC 1于Q ,求证:AC ⊥平面EB l D 1552552.如图在△ABC中,已知∠ABC=90°,SA⊥△ABC所在平面,又点A在SC和SB上的射影分别是P、Q.3.已知在如图中,∠BAC在平面α内,点P α,PE⊥AB,PF⊥AC,PO⊥α,垂足分别是E、F、O,PE=PF,求证:∠BAO=∠CAO,4.如图所示,直三棱柱中,∠ACB=90°,AC=1,,侧棱,侧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的中点为M.求证:平面CBD⊥平面BDM.5.已知D、E分别是正三棱柱的侧棱和上的点,且.求过D、E、C1的平面与棱柱的下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6.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CE⊥平面ABC,BD∥CE,且CE=AC=2BD,M是AE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
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习题课)
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习题课)A组 1 C 2 B 3 D 4 D 5 C 6 ③ 7 ①② 8a或2a9 (2) d=105. 10 (2) V= 3 (3)64B组 1 D 2 ①②③ 3 (2)433(3)32A组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直线m⊥α,则()A.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且存在直线与m垂直B.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C.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但必存在直线与m垂直D.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解析】如图,在平面β内的直线若与α,β的交线a平行,则有m与之垂直.但却不一定在β内有与m平行的直线,只有当α⊥β时才存在.【答案】 C2.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①一个平面内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3B.2C.1D.0【解析】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命题④正确;两平面垂直,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与交线垂直的直线,故命题②正确,命题①③错误.【答案】 B3.(2013·广东高考)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α,n⊂β,则m⊥nB.若α∥β,m⊂α,n⊂β,则m∥nC.若m⊥n,m⊂α,n⊂β,则α⊥βD.若m⊥α,m∥n,n∥β,则α⊥β【解析】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BCC1B1⊥平面ABCD,BC1⊂平面BCC1B1,BC⊂平面ABCD,而BC1不垂直于BC,故A错误.平面A1B1C1D1∥平面ABCD,B1D1⊂平面A1B1C1D1,AC⊂平面ABCD,但B1D1和AC不平行,故B错误.AB⊥A1D1,AB⊂平面ABCD,A1D1⊂平面A1B1C1D1,但平面A1B1C1D1∥平面ABCD,故C错误.故选D.【答案】 D图7-5-104.(2014·大连模拟)如图7-5-10,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 D ⊥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 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 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解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又∵S D⊥底面ABCD,∴S D⊥AC.其中S D∩BD=D,∴AC⊥面SDB,从而AC⊥S B.故A正确;易知B正确;设AC与DB交于O点,连结SO.则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为∠ASO,S 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为∠C SO,又OA=OC,SA=S C,∴∠ASO=∠C SO.故C正确;由排除法可知选D.【答案】 D5.(2014·郑州模拟)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m∥α,n⊥β,m⊥n,则α⊥βB.若m∥α,n⊥β,m⊥n,则α∥βC.若m∥α,n⊥β,m∥n,则α⊥βD.若m∥α,n⊥β,m∥n,则α∥β【解析】C中,当m∥α,m∥n时,有n∥α或n⊂α,当n⊥β时,有α⊥β,故C正确.【答案】 C二、填空题图7-5-116.如图7-5-11,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 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平面ABC⊥平面ABD;②平面ABD⊥平面BCD;③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CD⊥平面BDE;④平面ABC⊥平面ACD,且平面ACD⊥平面BDE.【解析】由AB=CB,AD=CD知AC⊥DE,AC⊥BE,从而AC⊥平面BDE,故③正确.【答案】③图7-5-127.如图7-5-12,在直角梯形ABCD中,BC⊥DC,AE⊥DC,M,N分别是AD,BE的中点,将三角形ADE沿AE折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①不论D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内)都有MN∥平面DE C;②不论D折至何位置都有MN⊥AE;③不论D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内)都有MN∥A B.【解析】取AE的中点F,连接MF,N F,则MF∥DE,N F∥AB∥CE,从而平面MF N∥平面DE C,故MN∥平面DE C,①正确;又AE⊥MF,AE⊥N F,所以AE⊥平面MF N,从而AE⊥MN,②正确;又MN与AB是异面直线,则③错误.【答案】①②图7-5-138.如图7-5-1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AB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B1=3a,D是A1C1的中点,点F在线段AA1上,当AF=________时,CF⊥平面B1DF.【解析】∵B1D⊥平面A1ACC1,∴CF⊥B1D,∴为了使CF⊥平面B1DF,只要使CF⊥DF(或CF⊥B1F),设AF=x,则CD2=DF2+F C2,∴x2-3ax+2a2=0,∴x=a或x=2a.【答案】a或2a三、解答题图7-5-149.(2013·江西高考)如图7-5-14,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AD⊥AB,AB=2,AD=2,AA1=3,E为CD上一点,DE=1,E C=3.(1)证明:BE⊥平面BB1C1C;(2)求点B1到平面EA1C1的距离.【解】(1)证明过点B作CD的垂线交CD于点F,则BF=AD=2,EF=AB-DE=1,F C=2.在Rt△BFE中,BE= 3.在Rt△CFB中,BC= 6.在△BE C 中,因为BE 2+BC 2=9=EC 2,故BE ⊥BC . 由BB 1⊥平面ABCD ,得BE ⊥BB 1, 所以BE ⊥平面BB 1C 1C.(2)连接B 1E ,则三棱锥E -A 1B 1C 1的体积V =13AA 1·S △A 1B 1C 1= 2.在Rt △A 1D 1C 1中,A 1C 1=A 1D 21+D 1C 21=3 2. 同理,EC 1=EC 2+CC 21=32, A 1E =A 1A 2+AD 2+DE 2=23, 故S △A 1C 1E =3 5. 设点B 1到平面EA 1C 1的距离为d , 则三棱锥B 1-EA 1C 1的体积V =13·d ·S △EA 1C 1=5d , 从而5d =2,d =105.图7-5-1510.(2014·青岛模拟)在如图7-5-15所示的多面体ABCDE 中,AB ⊥平面ACD,DE⊥平面ACD,且AC=AD=CD=DE=2,AB=1.(1)请在线段CE上找到点F的位置,使得恰有直线BF∥平面ACD,并证明这一事实;(2)求多面体ABCDE的体积;(3)求直线E C与平面ABED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如图,由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B∥ED,设F为线段CE的中点,H是线段CD的中点,连接FH,则FH綊12ED,∴FH綊AB,∴四边形ABFH是平行四边形,∴BF∥AH,由BF⊄平面ACD内,AH⊂平面ACD,∴BF∥平面ACD;(2)取AD中点G,连接C G.AB⊥平面ACD,∴C G⊥AB又C G⊥AD,∴C G⊥平面ABED,即C G为四棱锥的高,C G =3,∴V C -ABED =13·(1+2)2·2·3= 3. (3)连接EG ,由(2)有C G ⊥平面ABED ,∴∠CEG 即为直线CE 与平面ABED 所成的角.在Rt △CEG 中,sin ∠CEG =CG CE =322=64. B 组 能力提升1.如图7-5-16所示,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图7-5-16A .AD ⊥平面BCDB .AB ⊥平面BCDC .平面BCD ⊥平面ABC D .平面ADC ⊥平面ABC【解析】 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BD ⊥C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且平面ABD ∩平面BCD =BD ,∴CD⊥平面ABD,∴CD⊥AB,又AD⊥AB,故AB⊥平面ADC,从而平面ABC⊥平面ADC.【答案】 D图7-5-172.如图7-5-17所示,P 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P A⊥平面ABC,∴P A⊥BC,又AC⊥BC,P A∩AC=A,∴BC⊥平面P AC.∴BC⊥AF.∵AF⊥PC,BC∩PC=C,∴AF⊥平面PBC,∴AF⊥PB,AF⊥BC.又AE⊥PB,AE∩AF=A,∴PB⊥平面AEF.∴PB⊥EF.故①②③正确.【答案】①②③图7-5-183.(2013·浙江高考)如图7-5-18,在四棱锥P-ABCD中,P A⊥平面ABCD,AB=BC=2,AD=CD=7,P A=3,∠ABC=120°,G为线段PC上的点.(1)证明:BD⊥平面APC;(2)若G为PC的中点,求D G与平面AP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3)若G满足PC⊥平面BG D,求PGGC的值.【解】(1)证明设点O为AC,BD的交点.由AB=BC,AD=CD,得BD是线段AC的中垂线,所以O为AC的中点,BD⊥AC.又因为P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P A ⊥BD .所以BD ⊥平面APC .(2)连接OG .由(1)可知,OD ⊥平面APC ,则D G 在平面APC 内的射影为OG ,所以∠OG D 是D 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由题意得OG =12P A =32.在△ABC 中,AC =AB 2+BC 2-2AB ·BC ·cos ∠ABC =4+4-2×2×2×⎝ ⎛⎭⎪⎫-12=23, 所以OC =12AC = 3.在直角△OCD 中,OD =CD 2-OC 2=7-3=2. 在直角△OG D 中,tan ∠OG D =OD OG =433.所以D 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433. (3)因为PC ⊥平面BG D ,OG ⊂平面BG D ,所以PC ⊥OG .在直角△P AC 中,PC = P A 2+AC 2=3+12=15,所以G C =AC ·OC PC =23×315=2155. 从而PG =3155,所以PG GC =32.。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 中, 是 的中点,则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A. B. C. D.
2.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6.A
【解析】连接 交 于 ,连接 ,由于 ,所以 平面 ,所以角 为所求线面角,其正切值为 .故选 .
7.D
【解析】分析:先举反例说明A,B,C不成立,再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说明D正确.
详解:因为两条相交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也可相等,所以A错,
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因为这三点可分布在另一个平面两侧,即这两个平面可相交,B错,
因为两个相交平面可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所以C错,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过该直线作平面与两个相交平面分别相交于 ,则该直线与 平行,即 相互平行,即 平行 所在平面,因此 与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平行,即得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所以选D.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关系的判断,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论证的能力.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17.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m∥n,m⊥α,则n⊥α;④若m∥α,α⊥β,则m⊥β.
18.如图,正四棱锥 的体积为2,底面积为6, 为侧棱 的中点,则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_______.
④当二面角 的大小为 时,棱 的长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
B .若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则l 与α内的任一直线垂直
C .若E 、F 分别为△ABC 中AB 、BC 边上的中点,则EF 与经过AC 边的所有平面平行
D .两条垂直的直线中有一条和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和这个平面垂直
2.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① ⎭⎪⎬⎪⎫m ∥n m ⊥α⇒n ⊥α; ② ⎭
⎪⎬⎪⎫m ⊥αn ⊥α⇒M ∥n ; ③ ⎭⎪⎬⎪⎫m ⊥αn ∥α⇒M ⊥n; ④
⎭
⎪⎬⎪⎫m ∥αm ⊥n ⇒n ⊥α. A .1 B .2 C .3 D .4
3.已知直线PG ⊥平面α于G ,直线EF ⊂α,且PF ⊥EF 于F ,那么线段PE ,PF ,PG 的大小关系是( )
A .PE >PG >PF
B .PG >PF >PE
C .PE >PF >PG
D .PF >P
E >PG
4.P A 垂直于以AB 为直径的圆所在平面,C 为圆上异于A ,B 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P A ⊥BC
B .B
C ⊥平面P AC
C .AC ⊥PB
D .PC ⊥BC
5.下列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6.在△ABC 所在的平面α外有一点P ,且P A =PB =PC ,则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 )
A .垂心
B .内心
C .外心
D .重心
二、填空题
7.线段AB 在平面α的同侧,A 、B 到α的距离分别为3和5,则AB 的中点到α的距离为________.
8.直线a 和b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a 和b 垂直于正方体的同一个面;②a 和b 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③a 和b 平行于同一条棱;④a 和b 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
9.如图所示,平面ABC ⊥平面ABD ,∠ACB =90°,CA =CB ,△ABD 是正三角形,O 为AB 中点,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
求证:(1)MN∥AD1;
11.如图所示,设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在平面α的同侧,AA′⊥α于A′,BB′⊥α于B′,CC′⊥α于C′,G、G′分别是△ABC和△A′B′C′的重心,求证:GG′⊥α.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________于______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用符号表示为:α⊥β,α∩β=l,a⊂α,a⊥l⇒________.
2.两个重要结论:
(1)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表示为:
符号表示为:α⊥β,A ∈α,A ∈a ,a ⊥β⇒________.
(2)已知平面α⊥平面β,a ⊄α,a ⊥β,那么________(a 与α的位置关系).
一、选择题
1.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则( )
A .a ⊥β
B .a ∥β
C .a 与β相交
D .以上都有可能
2.平面α∩平面β=l ,平面γ⊥α,γ⊥β,则( )
A .l ∥γ
B .l ⊂γ
C .l 与γ斜交
D .l ⊥γ
3.若平面α与平面β不垂直,那么平面α内能与平面β垂直的直线有(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无数条
4.设α-l -β是直二面角,直线a ⊂α,直线b ⊂β,a ,b 与l 都不垂直,那么( )
A .a 与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
B .a 与b 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
C .a 与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
D .a 与b 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
5.已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②一个平面内垂直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③过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垂足必落在交线上
④过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A .4
B .3
C .2
D .1
6.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
.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AB ∶A ′B ′等于( )
A .2∶1
B .3∶1
C .3∶2
D .4∶3
二、填空题
7.若α⊥β,α∩β=l ,点P ∈α,PD /∈l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________.(只填序号) ①过P 垂直于l 的平面垂直于β;
②过P 垂直于l 的直线垂直于β;
③过P 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
④过P 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
三、解答题
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平面P AB ⊥平面PBC .
求证:BC ⊥AB .
9.如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BG⊥平面P AD;
(2)求证:AD⊥PB.
10.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 是EA的中点,求证:
(1)DE=DA;
(2)平面BDM⊥平面ECA;
(3)平面DEA⊥平面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