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度汇编(PPT120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休闲
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 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一种恢复地 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 闲两种。
二wk.baidu.com复种的条件
(一)热量条件
1.积温 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
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
≥10℃的积温
复种形式
2500~3600℃ 复种早熟青饲作物或套种早熟农作物。
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 结构的转变,实现饲料作物生产的独立 化。
第二节、复种
一、 复种及其相关概念 (一)复种
复种是指一年在同一田地上接连种植两 季或两季以上的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接茬复种 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前茬 作物单作收获后,插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 如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或夏大豆。
移栽复种 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 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 种植方式。如大蒜收货后移栽棉花或西瓜 (甜瓜)苗的种植方式。
套作复种 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 内在前茬作物的行间套种或套栽下茬作物 的种植方式。如下麦套种玉米,下麦套种 棉花的种植方式。
再生复种 单指水稻与再生稻形成的 复种形式。
3.界限温度
是指农作物各生育时期的起点温度、生 育关键时期的下限温度及农作物停止生长的 温度等。如冬季最低气温平均-20℃~22℃是冬小麦种植的北界线;夏天要播种 喜温农作物,最热月平均温度18℃是豆科 农作物分布的下限温度。
(二)水分条件
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能否实行 复种,要看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包括降水量、 降水分配规律、地上地下水资源、蒸腾量、 农田基本建设等。
年降水量(mm)
复种形式
>600mm
可实行一年二熟,但水分不能满足二熟 要求,复种时需要进行灌溉。
600~800mm 有灌溉条件时,可以进行稻麦两熟。
>800mm 可以实现稻麦两熟。
>1000mm 种植双季稻和三熟制。
(三)地力与肥料条件
1.复种对养分需求量大;
2.土壤肥力高利于复种土壤肥力水平高的土壤,能 为复种提供较好的土壤肥力基础,对外部投入的依赖 程度较低。但不是土壤肥力一定要较高,才能实行多 熟种植。
3.复种需要有较多的肥料投入,多熟制产量增加,带 走的营养元素也相应地增加了,而自然归还率氮只有 1/3,磷为1/5左右,需增加施肥量。
(四)劳畜力、机械化条件
复种次数的增加,用工量增大,前作收获后作物播 种的季节紧张,农活集中,对劳畜力和机械化条件的 要求更高。
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人均耕地少的复种指数高一 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复种指较低。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紧张的地区,在考虑发展多熟种 植时,一定要注意与相配套的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五)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复种成败的决定因素 一种复种能否稳定地发展,决定于社会对其农产
品的需求,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商品价值和纯利润的大 小。凡是经济效益高的、产品适应社会需求的复种方 式,就能稳定、自动地发展。
2、 套作和育苗移栽
套作和育苗移栽是我国北方提高复种指数, 解决前、后茬农作物季节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 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冬作物行间套种各种粮食和 经济作物,水稻套种绿肥或其他粮食作物等。 在劳力充足、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在育 苗田育苗后移栽至大田,缩短大田生长期也是 有效的途径。
3600~4000℃
可一年两熟,但要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 农作物或采用套种、移栽的方法
4000~5000℃ 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 5000~6500℃ 可一年三熟
>6500℃ 可三熟至四熟
2.生长期
≥10℃的日数
复种形式
<180d 多为一年一熟,复种极少
180~250d 可以一年两熟
>250d 可以一年三熟
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用复种指数 来表示。
耕地复种指数(%)=
全年收获总面积/耕地总面积 ×100 %
(二)熟制
熟制是我国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 种表示方法,它以年为单位表示收获农 作物的季数。
如一年两熟是指一年内收获两季农 作物,如冬小麦—夏玉米,用符号“—” 表示年内复种;两年三熟是指两年内收 获三季农作物,如春玉米→冬小麦—夏 甘薯,用符号“→”表示年间复种。其 中对一块田地上收获一次以上的熟制, 称为多熟制。
耕作制度汇编(PPT120页)
第一章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汇编(PPT120页)
耕作制度(农作制度)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 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
养地制度
作物布局 复种 间、混、套作 轮作、换茬等
土壤耕作制度 施肥制度 灌溉制度 杂草和病虫害
3. 作物布局的步骤和内容
(1)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 (2) 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3) 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4)作物配置的确定 (5)可行性鉴定 (6)生产资料的确保
4、农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1)粮食生产立足于 总量平衡,区域优 先发展
(2)努力推进经济作物区域化种植 (3)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
三、 复种技术
l. 选择适宜的作物组合和品种
熟制确定后,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有利于解决复 种与所需热量与水、肥条件的矛盾。一年两熟区,当热量 资源紧张时,选用生长期较短的农作物比较稳产,如选用 谷子与小麦组合,就比小麦—玉米复种稳产。在有短期休 闲的地区,可视地力情况种植短期填闲农作物,增种一季 农作物。如在西北的小麦产区,麦后有70-100天的夏闲, 可以种植早熟玉米、饲料或蔬菜等。
1. 定义
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中心。是指在 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 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 排。即解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什么 地方的问题。
2.作物布局的原则
(1) 需求原则
(2) 生态适应性 是指在一定地区
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 适应的程度。
(3)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
防治制度
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 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 与种植方式。
养地制度
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 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第一节 农作物布局
一、作物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