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临床应用新进展
治痰基础方——二陈汤
治痰基础方——二陈汤一、概说:二陈汤为中医常用方剂之一,属祛痰剂。
是治湿痰的主方;治一切痰症的通治方;为治痰的基础方(祖方)。
方剂来源:本方最早见于宋代的《和剂局方》,属时方的代表方剂之一,历代医家在二陈汤基础上,又创立了不少祛痰方剂。
方剂组成:半夏、桔红、茯苓、甘草。
原方有生姜、乌梅,现常不用。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饮、咳嗽痰多,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晕心悸等证。
中医对痰的认识,痰为病邪,“百病皆能兼痰”,痰是致病原因。
朱丹溪认为:“百病滋生不外乎气、血、痰、郁”。
前人并有:“顽痰生怪症之说”。
狭义的痰指局部能咯出的痰,是有形的,能咯、吐,稠粘并有黄、白、灰、绿等色。
广义的痰即无形的痰,在周身任何地方均能到,在局部能引起痰病:1、顽痰生怪症,病人有特殊感觉,胸部与腹部有凉气交叉感。
2、“无痰不作眩”。
——头晕,目眩。
3、痰迷心窍——神志错乱,癫疯。
4、痰阻经络,四肢局部麻木。
痰之成因:1、风寒犯肺:风痰化热化燥,炼液变成。
2,脾虚湿盛:脾虚运化不好,水谷精微不易生成。
3、肾阳不足:肾为水脏,肾水上泛,气水不能化,水湿上泛。
治方:“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1、健脾:脾阳得运,痰湿自除。
2、肃肺:肺清痰自化。
3、温肾:水不上泛。
另外应加理气药,因为气郁可生痰,气顺痰自消。
其中以健、肃肺,理气为主。
痰在临床上症状:有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部发凉、胸部痞闷、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痫和狂症等。
痰的诊断依据:1、咯出的痰多,喉中痰声漉漉。
2、患者身体肥胖。
3、有脾虚症状,如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
4、脉滑而弦。
痰的种类:1、风痰:患者体胖,眩晕、痰多,咽中有痰声,四肢麻木,舌强,癫痫,脉弦滑。
2、热痰:痰黄稠,不易咯出,面赤,口干唇燥,脉洪滑。
3、寒痰:痰白而稀,有时手足发凉,脉沉滑。
4、湿痰:痰量多、易吐,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体倦嗜卧,脉缓滑。
湿痰,又名“痰湿”或“痰浊”,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或恶心,舌苔厚腻或滑腻。
二陈汤类化及妙用
二陈汤类化及妙用o一)二陈汤方药:半夏、橘红(各15g)、白茯苓(9g)、炙甘草(4.5g)、生姜、乌梅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姜梅一并存燥湿化痰兼利气湿痰为患此方珍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用法:上药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原方用法:加生姜7 片,乌梅1枚,水煎服)。
方剂重点:君:半夏辛温而燥,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散结消痞,《本草从新》言其为“治湿痰之主药”,故为君药。
臣:湿痰既成,阻滞气机,橘红辛苦温燥,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乃“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为臣药。
佐: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与半夏配伍,体现了朱丹溪“燥湿渗湿则不生痰”之理;生姜既助半夏降逆,又制半夏之毒;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伤正,且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均为佐药。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中“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患,故名二陈”(《医方集解·除痰之剂》)。
九版教材二陈汤加减①痰湿——加苍术、厚朴②热痰——加浙贝母、黄芩、瓜蒌③寒痰——加干姜、细辛④风痰眩晕——加天麻、僵蚕⑤食痰——加莱菔子、麦芽、神曲⑥顽痰不化、咯痰艰难——加海浮石、青礞石⑦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加海藻、昆布、牡蛎《医方集解》二陈汤加减①风痰——南星、白附、皂角、竹沥②寒痰——加姜汁③火痰——加石膏、青黛④湿痰——加苍术、白术⑤燥痰——加瓜蒌、杏仁⑥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⑦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⑧气痰——加香附、枳壳⑨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⑩四肢痰——加竹沥(二)二陈汤类化二陈汤类化出不少类方,它们各具有不同的适应证。
现从理肺化痰、和理脾胃、镇静安神三个方面加以归纳,列简表如下:(三)二陈汤临床运用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四药组成,用时加生姜同煎服,主治湿痰咳嗽,胸膈满闷,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为治痰通剂,故凡因痰而致之病证,皆可以其为基础加味而治之。
二陈汤系列应用举隅
【 4 ] 叶任高, 陈裕 盛. 肾脏 病 诊 断 与 治疗 及 疗效 标 准 专题 讨论 纪要 f J 1 l 中 国中西 医结合 肾病 杂志 , 2 0 0 3 , 4 ( 5 ) : 2 4 9 . 【 5 】 郑筱 萸. 中药新 药 临床研 究指 导 原 则I S ] . 北 京: 中国 医药科 技 出
麻汤, 主治痰湿上蒙型眩晕。二陈汤系列较多 , 应用各异 , 妙趣横 周后症状减轻, 继续增减 2月后血压平稳 , 另嘱其忌辛辣油腻, 加 生, 现举例 如下 。 强运动 , 适 当减肥 。
1 咳嗽 ( 慢性 支气 管炎 )
4 讨 论
赵某 , 男。 7 8岁 , 1 9 9 8 年3 月 就诊 , 患 者 慢性 阻塞 性肺 病史 已 1 0多年 , 平 时经 常咳 嗽咯 痰 。本 次 于 1 月前 受 寒 着凉 , 咳嗽痰 症 状加 重 , 咯痰 呈 白色泡 沫 状 , 咳 甚 则气 急 , 未 发热 胸 痛 及痰 血 , 体 温3 7 。 C , 两 肺呼 吸音 粗糙 , 胸 片示 两 肺 纹理 增多 , 肺 气 肿征 象 , 血 常 规正常 , 曾给 予氨茶 碱 、 头孢 呋辛钠 等 补液 治疗 乏 效 。中 医 : 咳 嗽频频 , 病程匝月, 咯痰稀 白, 迭经治疗 , 缠绵难愈 , 察其舌苔薄 白, 质淡 , 脉细带 紧 。 辨证 为风 寒之 邪侵 袭肺 系 , 肺不 宣通 。 治 当宣 肺散寒 , 止咳化痰。方 以杏苏 散加 味, 半夏 1 2 g , 陈皮 1 2 g , 茯苓 1 5 g , 紫苏叶 1 2 g , 前胡 1 2 g , 桔梗 1 0 g , 杏仁 1 2 g , 枳壳 1 0 g , 炙麻 黄
二陈汤的现代药学研究
也发现二陈汤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
3.4对脂肪肝作用
黄静娟等[171在观察化痰基础方二陈汤治疗大鼠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疗效时,发现二陈汤可降低肝 脏脏器系数、胆固醇、谷草转氨酶水平。刘树军等181
研究发现,二陈汤对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微粒体蛋白具
显著,总黄酮含量,陈皮加生姜与陈皮加乌梅组比较无 显著差异,陈皮加乌梅组与全方水煎液比较无显著差
36—39.
[16]江中潮,邓友章,汪国友,等.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 死3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增刊):
56—57.
二陈汤的现代药学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廖华军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通过查阅分析国内最新研究文献,简要介绍了二陈汤的研究情况,从配伍研究、化学成分、药理
的含量‘10]。孙蓉等’111用大鼠脂肪乳剂高血脂模型观 察了二陈汤的降脂作用,对低剂量二陈汤组中,乌梅、 生姜对LDL、TG有明显的影响。吴同玉等。”。通过二 陈汤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脂研究,结果显示,二陈
汤有较好的降低甘油三脂的功能,其中二陈汤降低血
脂和胆固醇方面的疗效尤为突出。 3.2抗肿瘤作用
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拉』。张超云等[31采用均匀
万方数据
2012年第40卷第5期
V01.40.No.5。2012
中
医
药
学
报
Ac诅Chinese Medicine and
Pha肌acology
试验设计的方法对二陈汤方中组成药味及药量进行加 减拆方,并选择止咳、化痰两个药理指标,对所得11个
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 肿瘤自发性肺转移的发生,其抗肿瘤转移机制可能与 影响【Jewis肺癌细胞VEGF和nnl23~Hl的表达有 关Ⅲ]。王芬等¨41以TNF—d诱导肺癌A549细胞产
二陈汤的类方化裁与应用
二陈汤的类方化裁与应用标签:二陈汤;化裁;应用二陈汤出自《和剂局方》,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的(原书有乌梅、生姜,现多不用),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基础方,临床常用治诸般痰湿之证。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药;陈皮理气化痰和中,与半夏同用去痰湿,畅气机,和胃气,为臣药;二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
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甘草和中润肺,为使药。
四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功能。
本方既适用于肺气失宣的咳嗽痰多,又适用于脾胃不和的呕吐痰涎,还可用治肥胖痰湿之体,眩晕、惊悸、失眠等症。
由它化裁而成的方剂亦可从以下方面应用于临床:1 理肺化痰《景岳全书》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
主治寒痰壅滞所致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心悸、眩晕等症。
《温病条辨》杏苏散:二陈汤加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大枣。
主治外感凉燥,头痛恶寒,鼻塞咽干,咳嗽痰稀,脉弦,无汗。
《和剂局方》参苏饮:二陈汤加人参、紫苏、大枣、桔梗、葛根、前胡、枳壳、木香。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恶心呕吐,胸闷咳嗽,咳痰不爽,舌苔白滑,脉弱。
《医方考》清气化痰丸:二陈汤去甘草,加黄芩、栝楼、枳实、杏仁、胆南星。
主治痰热内结,咳痰黄稠,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或发热,或惊悸失眠,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加味二陈汤:①《医宗金鉴》方:二陈汤加黄芩、黄连、薄荷,主治舌下痰包。
②《沈氏尊生书》方:二陈汤加苍术、羌活、黄芩,治疗湿阻、湿疟。
另有一方为二陈汤加当归、枳实、桔梗、杏仁、高良姜、缩砂仁、木香、肉桂,治疗痰饮咳嗽。
《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加当归、熟地。
功用滋养肺肾、祛痰化湿。
主治肺肾阴虚,湿痰壅盛,咳喘呕恶。
《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二陈汤减茯苓,加炒苏子、姜厚朴、肉桂、前胡、当归。
主治痰涎壅盛,咳嗽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等症。
2 和理脾胃《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二陈汤加木香、砂仁。
主治胃气不和,脘痛呕恶。
『古方新解』二陈汤临床应用经验
『古方新解』二陈汤临床应用经验二陈汤方出《和剂局方》,由制半夏15克,陈皮、茯苓各12克,炙甘草3克组成。
方中制半夏化痰燥湿,和胃降气为主药;陈皮行气化痰,茯苓渗湿化痰为辅药;炙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四者合之,故为燥湿化痰,和胃降气之良方。
原方主治痰湿内停所致之咳嗽痰多,恶心呕吐,眩晕,失眠,心悸等症。
在临床实践中,将此方临证出入化裁,还可以治疗许多病症。
兹将笔者临床应用二陈汤的点滴经验,浅述如下。
1.外感风寒,皮毛闭塞,肺气失宣,生痰阻肺,临床多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咳咯泡状痰液,苔薄白,脉浮紧数等。
应疏散风寒以治本,止咳祛痰以治标。
可用二陈汤加杏仁、紫苏各9克,荆芥、防风各12克,其效颇佳。
若还有喘,则更加麻黄6克。
2.痰湿引动内风上扰致头晕,自感周围诸物转动,不能睁目,恶心欲吐,苔白腻,脉弦缓者,应熄风涤痰。
笔者常用二陈汤加天麻、白术各15克,泽泻、生姜、大枣各9克。
取二陈汤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白术、泽泻健脾除湿;天麻平肝熄风;姜、枣助二陈和胃也。
3.痰湿困脾,常见头晕目眩,四肢倦怠,食少乏味,甚则大便稀溏,苔白厚,脉沉迟等。
当健脾为主,祛痰燥湿为辅。
用二陈汤加苍术12克,厚朴18克,党参、白术各l 5克,藿香、白豆蔻各9克。
4.痰湿阻肺,临床多表现为咳嗽痰多,微带黏稠,易于咯出,或更有胸闷气喘,苔白腻,脉滑等。
应燥湿化痰,止咳平喘。
用二陈汤加苏子、白芥子各9克,莱菔子15克,或更加苍术、厚朴各12克治之,常获捷效。
5.肺中痰湿化热,或热痰相搏,壅遏于肺:其证常见咳咯黄痰,甚至咯腥臭脓痰,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等。
应清热化痰,排脓解毒。
用二陈汤加冬瓜子15克,芦根18克,苡仁、鱼腥草各30克,桃仁、桔梗各9克,数剂即见效。
6.胆热犯脾,脾失健运,生湿成痰,为胆热挟痰之候。
此证临床先见口苦心烦,失眠多梦,胸胁胀闷,继而又见食少便溏,或咳咯黏痰,厌油口腻,苔白微黄而稍厚,脉滑数等。
二陈汤的临床运用
二陈汤的临床运用黄万钧江苏省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12002)主题词二陈汤治疗应用医案The clinical use of Rhizoma pinekkiao and pericarpiam citri Reticulate decoctionHuang Wanjun【212002】The second public hospital of Zhenjiang city in Jiang su provineAbstract: Rhizoma pinelliac and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e decoction came from“HeJiJuFan g”,The author according to “phizomapinellia and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e is the commen way tocure disease。
applying the same method to treat differentdisease,can change with the symptom and can receivesatifying treatment to phlemdamp evil。
Conclusio n:Although the name of disease is different,the reason from the symptom is the same ,both of them canuse phizoma pinelliac and pericarpium citrireticulate cure 。
it can embodied the extensivenessand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dialect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hizomepinelliae and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edecoction,and embodied a special rule which isapplying the same method to treat different disease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二陈汤临床应用进展
二陈汤临床应用进展
赖昌生;赖祥林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05(022)002
【摘要】二陈汤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包括内、妇、儿、五官科的多种疾病,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合理,疗效颇佳.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赖昌生;赖祥林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中医院,广西,玉林,537000;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二陈汤粗粉与二陈汤提取物镇咳祛痰作用比较 [J], 梁中琴;陈星织;王晓霞;顾振纶
2.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联合针刺对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免疫及心肺功能影响 [J], 孙宁;朱根源
3.二陈汤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型不孕的“异病同治”研究 [J], 蔡孟成;金永生;俞超芹;程雯;俞瑾;周玲
4.二陈汤加味治疗尘肺病验案 [J], 李乐
5.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立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陈汤与运用论文
二陈汤的探析与运用【摘要】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对二陈汤进行探析、运用。
【关键词】二陈汤;探析;运用1探析出书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系由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5两(各15克)、白茯苓三两(9克)、甘草炙一两半(4.5克)、生姜七片、乌梅一个组成。
主治湿痰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呼吸系统为主表现),胸膈痞闷,恶心呕吐(消化系统为主表现),肢体倦怠,或头玄心悸(以神经系统为主表现),舌苔白润,脉滑。
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用。
其病机体现了湿痰之证,多由肺脾肾功能失调所致,脾失健运,湿无以化,聚而成痰,故曰“脾为生痰之源”。
痰生于脾而藏于肺,遂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论。
湿痰中阻,脾失运化,肺失宣降,致令咳嗽而伴痰多色白;痰阻气机,胃失和降,肺失宣发,则见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痰浊中阻,脾气不运,清阳不升,故见肢体倦怠,头眩心悸之症;苔白润,脉滑,乃痰湿之象。
方中君以半夏,取其辛温而燥之性,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其用有三,一者辛燥而蠲湿痰;二者降逆以止呕恶;三者散结以消痞满。
半夏(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姜浸半夏)主含β-谷甾醇及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皂甙、辛辣性醇类、胆碱等,其对咳嗽中枢有镇静作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抑制腺体分泌,使支气管分泌物减少而有镇咳祛痰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1]。
痰之生,因水湿之不运;液之聚,因气机之不顺,遂臣以橘红,辛苦而温,《本草纲目》言其“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
”燥湿化痰,“下气消痰”(《本草求真》),并善理气健脾,使气顺痰消,脾运得健,痰湿得除。
鲜品煎剂用于兔气管灌流,灌注液流速稍加快,似对支气管有扩张作用[2]。
醇提取物0.02克(生药)∕ml浓度,可完全对抗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支气管痉挛性收缩[3]。
甲基橙皮甙对豚鼠离体气管条片的抑制作用很小,仅为茶碱1%,对组织胺或乙酰胆碱所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对抗效力约茶碱的1∕250[4]。
二陈汤的内科运用
二陈汤的内科运用【摘要】:二陈汤出自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唐代《千金方》温胆汤蜕变而来,方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即温胆汤去竹茹、枳实、大枣。
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故以“二陈”名之。
原书载其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
本方既是治疗痰湿的主要方剂,又是调理中焦之圣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关键词】:二陈汤内科杂病证治加减【正文】二陈汤的组成及用法:1、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陈皮)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药仅四味,但配伍严谨,标本兼顾,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为化湿祛痰的通用方剂。
2、用法: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3、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4、传统应用: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5、现代应用: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胃炎,梅尼埃病,妊娠恶阻,神经性呕吐,甲状腺肿,闭经,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等。
二陈汤的内科临床研究一、呼吸系统疾病1、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
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病案例证】赵某某,男,65岁,咳嗽史15年,每遇寒冷而诱发,近几年加重,动则心慌气短,时足浮肿,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肺心病”。
1个月前原因不明症状加剧,咳吐白色泡沫样痰,门诊多以宣肺平喘、补肺益气、补肾纳气等法治疗,疗效不佳,于2000年2月收住院治疗。
查体:桶状胸,气息短促,呼多吸少,不能平卧,吐痰色白量多,下肢浮肿。
双肺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20次/Min,舌淡暗、少苔根微腻,脉沉细数。
血象正常,心电图及胸透均提示肺心病。
综观病情,病机复杂,既有根本不固,肾不纳气,又有痰浊阻肺之症,宜先治其痰,待其肺气自宣,再治其本,拟化痰降气之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12g,茯苓20g,陈皮1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白芥子10g,葶苈子20g,泽泻20g,款冬花10g,桂枝6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陈汤的药方和临床应用介绍
二陈汤的药方和临床应用介绍药方一【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山药炒、车前、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
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主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加减】泄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
药方二【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木通、山桅、麦门冬去心、车前子、黄柏酒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
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药方三【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0克白茯苓90克甘草炙45克【用法】上药为粗散。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腕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1. 辨证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热者。
4. 使用注意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二陈汤的应用心得
二陈汤的应用心得
二陈汤,方出《和剂局方》,由制半夏15g,陈皮、茯苓各12g,炙甘草6g组成。
方中制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气为主药;陈皮行气化痰,茯苓渗湿化痰为辅药;炙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为佐使。
故合之,为燥湿化痰,和中降气之良方。
痰湿内停,既可阻滞气机,壅塞经络,寒化热化,生风致瘀,兼挟外感、内伤等,以此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出入,灵活化裁,常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如今,本方加减广泛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衰弱、甲状腺肿及小儿流涎等病。
痰湿滞胃,气机受阻,其证胃脘胀痛,嗳气稍舒,食少乏味,厌吃油腻,苔白腻,脉缓濡等。
应除痰湿,消胀痛,和胃气。
此病笔者常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木香、砂仁各9g治之,每收良效。
嗳气食臭者,挟食滞也,宜加山楂、麦芽、神曲各15g;自感脘部发凉者,痰湿寒化也,宜加干姜9g、厚朴15g;痛而拒按者,挟有瘀血也,宜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2g。
痰湿中阻不解,又见胃脘胀闷发热,吞酸吐酸,苔色变黄,脉来滑数者,痰湿化热也。
笔者遇此病,每用二陈汤加黄连9g、黄芩12g治之,数剂即效。
若痰湿化热,伤及胃络而呕血色黑者,
宜上方再加枳实15g,竹茹、侧柏叶炭、荷叶炭各9g,甚验;若呕吐不止,大便干结不下者,加大黄9g治之,得泻病减。
痰湿不解,阻滞经络,致阳气不得通畅者,其证尚见身麻或肢麻。
应祛除痰湿,通经活络。
此病笔者常用二陈汤加苍术、天麻、胆南星各12g,橘络、丹参各18g,并坚持守方,每获良效。
二陈汤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作用
二陈汤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作用二陈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唐代《千金方》温胆汤蜕变而来,药方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故以“二陈”冠名。
原书载其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诸症。
被现代医者灵活地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1.血液方面孟辉等用加味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基本方组成:陈皮、法夏、制南星、大黄各10g,泽泻、山楂、三七各15g,茯苓20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1次,连续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运用:血压高患者加天麻10g,钩藤12g;糖尿病患者加黄精、花粉各10g,重用山楂20g;冠心病者加丹参、黄芪各20g;脂肪肝者加浙贝母、天竺黄各10g。
治疗82例,结果有效率为94%[1]。
王晓军应用二陈加芎汤治疗寒凝血瘀性头痛,药方:川芎30g,橘皮、半夏、茯苓各10g。
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加丹参15g,赤芍10g;头痛久发不愈,痛势较剧加全蝎、蜈蚣各8g;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加党参30g,黄芪、自术各20g;腰膝酸软无力,加杜仲15g,女贞子、桑寄生、旱莲草各10g;头晕、目赤、口苦加龙胆草、山栀各10g,夏枯草15g;两颡部痛加柴胡10g,细辛3g;前额头痛加白芷10g;眉棱骨痛加蔓荆子10g;巅顶痛加吴萸10g;因外感而巅顶痛加藁本10g;满头痛用羌活、防风各10g;头痛连及项背用葛根10g。
水煎滤汁400ml,每日分2次服完,每日1剂。
疗程最短者3d,最长者15d。
治疗66例,痊愈5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8%[2]。
王亚采用二陈汤加味配合维脑路通及点压穴位治疗偏头痛,治疗方法以二陈汤加川芎为基本方:半夏10g,陈皮、白茯苓各15g,川芎20g,生姜、乌梅、甘草各3g。
随证加味:若头后部痛甚者加防风10g;前额部及眉棱骨痛甚者加菊花20g;大黄5~10g;巅顶痛甚者加吴茱萸10g;头两侧痛甚者加天麻、钩藤各10g;兼气血亏虚者加党参、白术、远志各10g,酸枣仁15~20g;肾精亏损者加山茱萸、枸杞各10g,水煎滤汁4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维脑路通糖衣片120mg,ld3次,小儿药量酌减,妇女在经期、怀孕期间停服,可连续服用数个疗程。
“二陈汤”在异病同治中的临床运用
“二陈汤”在异病同治中的临床运用关键词二陈汤异病同治临床运用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独特的治疗方法,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候,因而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此法在临床中运用甚广,常用一法甚至一方治疗多种疾病。
“二陈汤”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专为主治脾肺功能失调为病机的痰浊咳嗽的主方,历代医家认为本方为祛痰之妙剂,是一首应用广泛的治痰基础方。
笔者以“二陈汤”化裁在临床中治疗由痰浊内盛、脉络或筋脉痹阻所致多种疾病,每每取得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运用1.1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疾病。
中医多属“眩晕”或“头痛”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因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致痰浊内生而发病,其主症为:眩晕或头痛如裹伴恶心、少食多寐,甚则呕吐或肢体麻木,苔白腻、脉濡滑,治拟“化痰降浊兼健脾通络”之法,以“二陈汤加味”主之。
1.2 美尼尔氏综合症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以内耳膜迷路水肿所致的以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多属于“眩晕”范畴,中医认为其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是劳倦太过,损伤脾胃或年老体弱致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失健致痰浊内生而发病,其主症为:头晕、视物昏花旋转,如坐舟船,伴频繁恶心呕吐,苔白腻、脉濡滑,治拟“化痰降浊兼健脾和胃”之法,以“二陈汤加味”主之。
1.3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致心肌缺血缺氧为表现的一种常见病。
中医属“胸痹”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致痰浊内生,阻于心脉所致,其主症为: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或胸中憋闷、口淡无味,、食后则胀,或伴头昏,苔白腻、脉濡滑,治拟“豁痰降浊兼活血通脉”之法,以“二陈汤化裁”主之。
1.4 阳萎阳萎是指青壮年男性未到性欲衰退期,临房前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坚而不久,以致不能完成正常性交的一种病症,为男性性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二陈汤一剂愈病举例–经方派
⼆陈汤⼀剂愈病举例–经⽅派初学中医,有位⽼师曾开玩笑地说:“⽅不够,⼆陈凑。
”初上临床的医⽣开⽅⼦开不出来,或者写了⼏味药后感觉不成样⼦,就可以把⼆陈汤放进去凑凑数。
这虽然是个玩笑话,但⾜见⼆陈汤的⽤途之⼴。
⼀般认为⼆陈汤主要是燥湿化痰的处⽅,或者是化痰的基本⽅,再或者是和胃的处⽅,开膏⽅前的开路⽅等,让⼈意想不到的是,临床上只要能对证,这样⼀个看似极其普通的⽅⼦,竟然也可以⼀剂愈病!⼆陈汤药物组成:半夏五两(汤洗7次),橘红五两,⽩茯苓三两,⽢草⼀两半(炙)。
功效:燥湿化痰,理⽓和中。
制备⽅法:上咀。
⽤法⽤量:每服四钱,⽤⽔⼀盏,⽣姜七⽚,乌梅⼀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药禁忌:热痰、燥痰、吐⾎、消渴、阴虚、⾎虚均忌⽤。
备注:本⽅改为丸剂,名“⼆陈丸”(见《饲鹤亭集⽅》)。
处⽅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卷四(绍兴续添⽅)。
1.头痛(盛⽂纪医案)盛⽂纪以医名吴中。
有训导病头疼,发热恶寒,初作外感治,或以风治,见热则退热,痛则⽌痛,或⼜以⽓虚治,由是病剧,⼈事不省,饮⾷已绝。
盛诊视,⽈:君⼏误死。
法当先去其滞。
遂⽤⼆陈汤加⼤黄六七钱,令守者⽈:急煎俾服;⾄夜分,左眼若动,肝⽓乃舒,⼤泄则有可⽣之机矣。
⾄夜半时腹中有声,左眼果开,遗秽物⽃许,中有坚硬如卵之状,⽵⼑剖视,即痰裹⾯⾷也。
既⽽⽓舒结散,津液流通,即索⾷矣。
众医问故,盛⽈:训导公,北⼈也,久居于吴。
饮酒⾷⾯,皆能助湿,湿能伤脾,脾⼟⼀亏,百病交作,有是病服是药,更何疑焉?众医咸服。
(《名医类案·痰》卷三)2.久嗽(萧伯章医案)矿⼯扬州黄某妻,患咳嗽,久⽽不愈。
据云毫⽆余症,惟五更时喉间如烟⽕上冲,即痒⽽咳嗽,⽬泪交下,约⼀时许渐息。
发散、清凉、温补,备尝之矣,率⽆⼨效。
脉之弦数,⾆⾊红⽽苔⽩。
⽈:此有宿⾷停积胃中,久⽽化热,⾄天明时,⾷⽓上乘肺⾦,故咳逆不⽌。
医者不究病源,徒以通常⽌咳之药施之,焉能获效?为授⼆陈汤加姜汁、炒黄连、麦芽、莱菔⼦,⼀帖知,⼆帖已。
二陈汤加减临证治验3则
通 讯作 者 : 刘新敏 , 医学博 士 , 主任 医师 , 硕 士 生 导师。b e i j i n g l i u x m@1 6 3 . e o m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3 — 1 0
[ 3 1 刘大山. 升 阳散 火 汤 治疗 疑 难 杂症 三 则举 隅. 实用 中医内
方:
失调 , 方 中前 胡 、 桔梗 一升 一降 , 调 畅气 机 。二诊 时 ,
】 牛 玉 红. 升 阳散 火汤 治 疗 白细 胞 减 少症 8 O例. 陕西 中医,
2 0 0 8 , 2 9 ( 、 苔薄白, 脉 弦 滑 。综 观 舌 脉症 ,
患 者有 慢 支病 史 十余 年 , 每年 因季节 变 化 诱 发
白腻 , 脉 细 。辨 证 为痰湿 中阻 , 气 机失 调 。治 拟健 脾 实 , 乃 脾 虚湿 盛 所致 , 故 合 以参 苓 白术 散 化 裁 ; 此 外
化 湿 ,调 畅气 机 。拟二 陈 汤合 参 苓 白术 散 化 裁 , 处 患 者 平素 工 作 压力 较 大 , 土虚 木乘 。 肝气 郁 结 , 气 机
f 5 】 王素琴 . 升 阳散 火汤 加 减 治 疗 慢 性 咽 炎 6 0例 . 中国民间
疗法 , 2 0 0 0, 8 ( 6) : 3 1
【 6 】 裴 宏彬 , 冀慧鹏. 升 阳散 火 汤 配合 西 药 治疗 小儿 过敏 性 紫
癜 性肾炎 3 7例 . 实用 中医 内科 杂 志 , 2 01 1 , 2 5 ( 8 ) : 6 1
按语 : 初诊 之 时 , 患 者 咳嗽 咯 痰较 重 , 结 合 患 者 长 期 工 作 繁 忙 , 脾 气 虚 弱 , 运 化 无 力 , 聚湿 生痰 , 阻 咳 嗽加重 , 伴 有 咯痰 , 甚 则气 急 。此 次 2周前 感 冒后 出现 咳嗽 , 痰多 , 色 白质 黏 , 不 易 咯 出 。平 素工 作 繁 于 肺 脏 , 而见咳嗽 、 咯痰 ( 色 白质 黏 ) 。治 当 标 本 兼 忙, 胃纳 可 , 大便 常不 成形 , 夜寐 尚可 。舌淡 红 、 苔薄 顾 , 以二 陈 汤燥 湿 健 脾 化 痰 ; 加 之 长 期 又 有 大 便 不
二陈汤的辨证运用
二陈汤的辨证运用中山县人民医院中医师林德康二陈汤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陈师文等撰。
主治“胃中寒湿痰浊等证。
”据清《张氏医通》说:“此方本内经半夏汤(半夏、秫)及金匮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而立”。
后人列为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之通用方、属时方的代表方剂之一,以本方为基础而增减化载运用甚广、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历代医学家根据其作用,在原方上辨证加减又创立了不少有效的方剂,如宋《济生方》(公元1253年)的导痰汤就是二陈汤加南星和枳实。
明《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的金水六君煎就是二陈汤加当归熟地。
还有六蜜煎是由二陈汤加杏仁和白芥子组成。
清《医学心悟》(公元1732年)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就是二陈汤加天麻、白术,生姜组成。
《时病论》(公元1882年)的化痰顺气法由二陈汤加木香、厚朴、生姜组成等等,由此可见二陈汤之运用相当广泛。
临床实践证明,运用二陈汤辨证加减治疗呼吸、消化、循环、中枢神经等系统的一些疾病均收到良好效果,下面谈一下自己对二陈汤运用的体会。
一.二陈汤的方药组成陈皮(去白、胁下引痛醋炒,干咳蜜炙),半夏(生姜汁制,热痰竹沥制,妊娠恶阻醋铡),茯苓(停饮,心悸桂枝煎酒制),甘草(炙,痞胀砂仁汁制),生姜(咳逆痰结蜜煎)、乌梅肉(泻利炒焦)。
后人多不用生姜、乌梅,可能原方配生姜者,以姜能制半夏之毒,但半夏已有姜汁,则毋须再配生姜了,乌梅味酸有然肺止咳作用,但酸敛则有停湿滞痰之弊,恰反二陈汤燥湿化痰之旨,故亦减,走之。
二.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三.适应症咳嗽痰多(脾失健运,混聚为痰、致痰饮犯肺)。
胸膈胀满(痰阻胸膈、气机不畅),恶心呕吐(胃失和降、反而上逆),头目眩晕(浊阴凝聚、清阳不升),心悸(饮邪凌心)、舌苔白润、脉弦滑(痰饮内停)。
四.方义略释本方法夏(味辛性微温)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健脾,消痞散结为主药;痰因气滞、故辅以陈皮(味辛性温)开胃化痰理气宽中,使气顺而痰降,气化则痰消,庞安常所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是也。
二陈汤加当归治咳妙用
二陈汤加当归治咳妙用对于二陈汤加当归治咳嗽的的实践经验,相信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但用起来效果是真的好。
为此笔者广泛搜罗了一些文献,看完之后,自己也颇有发悟。
病案1: 张某,女,20岁。
咳嗽胸闷20天,夜间咳重,胸部憋闷,五心烦热,食欲尚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微滑。
胸透无殊。
处方:陈皮9克,清半夏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当归30克。
服后夜咳消失,诸症获愈。
查《本草从新》当归条下有“治虚劳寒热,咳逆上气”之言。
故予介绍,供临床参考试用。
(摘自《浙江中医药杂志》1980年3月号,作者赵振兴)。
病案2: 舒某,男,教师,1980年3月31日初诊。
干咳痰滞、胸闷已3月,昼轻夜甚,苔薄白,脉弦滑,予二陈汤加当归(剂量如赵氏介绍),5剂后诸症大减,原方续服5剂而愈。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1981年1月号,作者陈惠人)。
飞按: 二陈汤,经典方剂就不用多介绍了,主要应用于湿痰为患。
而当归止咳,却也由来已久,如《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本草从新》也言其能治疗虚劳,寒热咳逆上气等。
何以治疗咳逆上气?我觉得王海藏讲的是最是合理:当归血药,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治胸中咳逆上气,是取血和而气降矣。
然而药贵对症,为何晚上会咳嗽加重呢?这是因为晚上属阴,是阴血,阴精生成的时间,而白天是阳气带动,消耗阴血的时间。
如果本身阴血本身不足的话,白天又消耗了一天,肯定晚上就要加重了。
当然晚上属阴,如果自身阳气不足的患者,也会加重。
所以只要身体出现有不平衡,一般晚上人在安静状态下总会表现出来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医案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微滑等,其实并不是阴虚之证,因为舌不红,脉不数,而对应的方二陈汤和当归也都是偏温燥化痰,所以有些人将其当做治疗阴虚咳嗽,夜间加重,是不够准确的。
当然,如果患者痰不容易咳出来,有阴虚表象的话,也可以加上熟地,增液化痰,金水相生,放在一起亦是绝配。
二陈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二陈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肺结节病变范围局限,病程较长,大多进展缓慢,具有中医痰病“逐渐蓄积,可积聚成瘤”的特点,可纳入中医痰病范畴。
本病临床上也缺乏典型症状,患者常在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以咳嗽或干咳、咯痰、胸闷气短或胸痛、中脘痞胀、神疲乏力等症状来就诊。
本病病位在肺,多与脾相关,该患者证属本虚标实,脾虚气滞湿阻痰凝为其基本病机,治以健脾行气、燥湿化痰、消肿散结。
二陈汤合半夏泻心汤加消肿散结之品健脾行气、燥湿化痰、消肿散结。
二陈汤出自宋代陈师文所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唐代《千金方》温胆汤蜕变而来。
本方为祛痰剂之中治湿痰之主方,也是治痰证的基础方,主治湿痰证,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
二陈汤类方总体药性偏于温性,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湿非温不克”的道理。
而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
主症: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二方合用共奏健脾行气、燥湿化痰之功,方中半夏既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陈皮理气行滞,与半夏相合增强其燥湿化痰之力。
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的原则。
干姜助半夏辛温除寒,和胃降逆;加白芥子、紫苏子、厚朴、木香,增强行气化痰之效;茯苓、党参健脾和中以绝生痰之源;黄连、黄芩苦寒泄降除热,清肠燥湿;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柴胡透邪升阳解郁,助气血调畅;建神曲、麦芽行气消食除胀;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消肿散结。
【来源】吕佩遥,陈云凤.二陈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高风险肺结节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04):93-94.【郑重声明】本头条分享的相关中医方药仅用于学术分享、交流经验,网友朋友们绝对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药均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陈汤临床应用新进展
二陈汤首载於宋代《和剂局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代表方,适用於痰湿引起之中风、痰厥、眩晕、痛症、痞证、不寐、带下、咳嗽、喘证、瘰病、月经不调等多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采用二陈汤为主治疗的疾病颇广,包括内、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疾病属於脾湿生痰,阻滞气机的均获良效。
兹将二陈汤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一、内科疾病
1.心律失常
吴氏(1)运用二陈汤加当归、赤芍、瓜蒌、远志、木通、珍珠母、山楂、枣仁、附子、细辛等组成二陈化瘀汤治疗窦性心律失常42例,其中窦性心肌动过速22例,窦性心动过缓20例,临床治愈25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治疗前後心率变化有显着性意义,P-P间期P<0.01。
说明二陈汤治疗痰饮所致之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2.蛛网膜下腔出血
田氏(2)应用二陈汤加味组成牛蒡二陈汤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叁周内症状消失率治疗组76例,对照组48例,脑膜刺激证消失率为70例和41例,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着性差异。
3.急性胃肠炎
陈氏运用平胃散合二陈汤化裁治疗急性胃肠炎120例(3),属寒湿困脾型59例,食滞胃肠型42例,胃肠湿热型19例。
药用陈皮、苍术、厚朴、法夏各10克,白术、藿香、木香各12克,茯苓、大腹皮、麦芽、神曲、山楂各15克,每日一剂。
治愈105例,好转15例。
总有效率为100%。
服药後多数2~3天治愈,个别3~5天治愈。
4.慢性胃炎、胃脘痛
鲁氏用加味二陈汤治疗慢性胃炎30例,痊愈19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服药以20天为一疗程,最短一疗程,最长六疗程(4)。
郑氏等采用枳芨二陈汤治疗胃脘痛60例,痊愈34例,好转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5)。
5.神经性呕吐
运用二陈汤治疗呕吐疗效肯定,张氏运用二陈汤加炙党参、焦白术各10克,反酸烧心者加川连、吴萸各10克,胃寒者加肉桂10克,炮附子8克。
少量多次频饮,饭前服之,10天为一疗程,休息五天後再服第二疗程,一般第叁疗程终止,治疗神经性呕吐11例,全部治愈,疗程最长30天,最短10天(6)。
6.慢性肝炎
王氏等(7)用二陈汤加味治疗慢性肝炎谷丙转氨?增高者3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药用法夏、陈皮、甘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黄芩、仙灵脾、黄蓍每日一剂,胁痛加郁金、玄胡,口渴加白
茅根,腹胀加川朴,纳差加神曲,总疗程叁个月,每月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治疗结果,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
20例HBeAg阳性者8例转阴。
7.胸心痛
黄观熙氏(8)以二陈汤为主治疗胸经心电图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兼用救心油外擦,用药20馀剂,内外兼治,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见发作。
说明二陈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属痰阻气机者有较好疗效。
8.痫症
孙氏等(9)用二陈汤加减治疗痫症52例,以二陈汤为主方,若风痰闭阻,可加菖蒲、胆星、全、僵蚕以豁痰开窍,熄风镇痉;若痰火内盛可加龙胆草、栀子、菖蒲、钩藤以平肝熄风,涤痰开窍;若心肾两虚,可加人参、山药、杜仲、白术、当归以益心补肾、健脾化痰,日久气血瘀滞,可加红花、桃仁、川芎活血化瘀。
治疗结果: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2%。
9.百日咳
安氏(10)用二陈汤加全 3~5克,蜈蚣1条,每日一剂,治疗百日咳19例,痰热咳嗽者加竹茹、川贝、瓜蒌;久咳伤阴加沙参、芦根、玉竹;纳差、苔厚加莱菔子、杏仁;痰咳重加蝉衣、僵蚕;鼻衄加白茅根、焦山栀。
经治疗19例均获痊愈,其中一周而愈者七例,二周而愈者七例,一月而愈者五例。
10.肥胖症
李隆中等以二陈汤为主制成“体可轻”治疗肥胖症47例,体重减轻者36例,占76.7%,服药六瓶有减肥效果者占56%。
47例中食量过大,血压升高,喘促,浮肿等症状,体徵改善者22例,占47%(11)。
11.阳萎
引起阳萎的病因颇多,伍氏(12)用二陈汤加蜈蚣、地龙、淮牛膝等治疗阳萎患者30例,痊愈2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
起效时间最短七天,最长20天,疗程最短35天,最长92天。
12.糖尿病
中医辨证属痰湿型之糖尿病患者,有口乾粘,纳谷不香、四肢倦怠、形体肥胖、舌体胖大、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缓或沉弦等症,张雪红氏(13)运用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白术、苍术各15克,草决明24克,丹参、葛根各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治愈四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13.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患者的治疗多采用润肠通便之法,但辛氏(14)治疗一屡服果导及润肠通便药物未效的习惯性便秘患者,舌苔白腻,脉弦滑,腹部轻度不适,伴有微咳,采用二陈汤加杏仁,桔梗叁剂见效,继服五剂而愈。
二、妇科疾病
1.乳腺增生症
张光丽氏等(15)运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51例,治愈22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22例治愈患者中平均服药34剂,乳腺钼靶X线摄影示增生腺体有部分吸收。
2.巨乳症
一位19岁未婚女姓患者,两乳下垂至腰带外,长约40cm,胸围100cm,乳房皮肤发凉,质软,青筋暴露,色紫暗,体形较胖,舌苔白腻,脉沉细滑,拟痰湿内结,气滞血瘀,采用燥湿化痰,理气活血之法,用二陈汤加当归、赤芍、丹参、红花、柴胡、香附等,共服10剂病已告愈(16)。
3.妊娠恶阻
李氏(17)用砂仁6克,陈皮6克,半夏6克,云苓10克,炙草6克,生姜5片,组成砂仁二陈汤治疗妊娠恶阻10馀例,均服一剂见效,服2~3剂告愈。
叁、身科疾病
1.小儿迁延性肺炎、咳喘周氏(18)以陈皮15克,法夏、杏仁、南星、茯苓、苏子、白芥子各10克,全 3克,丹参9克,蜈蚣二条组成加味二陈汤,水煎至100~200ml,治疗小儿咳喘50例,按患儿年龄酌量,每日叁次,温服。
?锥倭科捣=峁合孕?2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占94%。
温氏(19)运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获效满意。
2.小儿抽动一秽语综合证
肖淑琴氏等(20)通过观察认为小儿抽动一秽语综合证与中医的心悸、怔忡、胸、梅核气等病症颇有相似之症,而投以二陈汤加减治疗120例,痊愈47例,占39.2%,好转63例,占52.5%,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3%。
由此可见二陈汤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3.小儿胃炎
吴志群氏(21)运用陈皮4.5克,半夏5克,茯苓6克,甘草4.5克,白术6克,炒谷芽、炒麦芽各9克为基本方治疗小儿胃炎,偏於积滞者加炒莱菔子、炒山楂;湿滞者加苍术或薏仁,夏季改为荷梗;腹痛寒滞呕吐者加乾姜或玄胡,大便不调者加木香或川朴花;出血者加地榆炭或藕节炭;久病脾虚者加党参、山药、炒扁豆等。
经治疗显效30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87%。
由此可见,二陈汤对治疗小儿胃炎有一定疗效。
四、五官科疾病
1.声带小结和息肉
周氏(22)用二陈汤加白芥子、苍术、昆布、海藻、段瓦楞子、夏枯草等治疗声带小结节和息肉53例,病程长者加叁棱、莪术,对声带小结及病程短的声带息肉有较好疗效。
2.霰粒肿
陈氏(23)以半夏15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白蔹15克,浙贝10克,甲
珠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儿童用量减半,治疗霰粒肿32例,疗效满意。
3.口腔粘液腺囊肿
越某(24)用二陈汤加黄连1.5克,黄芩2克,薄荷0.5克,生姜1克,每日一剂早晚温服,治疗口腔粘液囊肿14例患者在服药後5~9天局部明显消肿,质地变软,无压痛,舌下皱壁充血明显减轻。
6例舌下腺导管结石者,服药8~15天出现排石,随访6例未见复发。
4.舌体硬结
王某(25)运用加味二陈汤治疗一素有胃炎、慢性肾炎及月经失调病史,诉舌体疼痛有硬结妨碍进食的患者。
查舌体脾胃区域靠近肝胆经有一红色结节,稍高於舌面,如绿豆大小,触之甚痛,舌质红绛,苔微黄腻,脉弦细。
用二陈汤加味服药四剂,舌痛减轻,摸之硬结渐小,再服药四剂,硬结已无。
综上所述,二陈汤临床运用范围颇广,内、妇、儿、五官科多种疾病皆可使用。
近代用二陈汤治疗感冒、气管炎及肺气肿、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内耳性眩晕、脑血管意外、甲状腺肿、癫痫、妊娠呕吐、疝气等,属於脾湿生痰,阻滞气机所引起的疾患,均获满意疗效(26)。
除此之外,对一些疑难疾病因痰作崇者,如脑鸣、重症汗症、幻嗅症、夜间挫牙、痰泻、痰核、脱发、耳鸣、癫、狂、痫、梦游症、呃逆、呕吐、肢体麻木、久咳不愈、背部发麻、肢节不利等多种难治性疾病,只要抓住痰湿阻滞为主的主要病机,都可运用二陈汤为主进行治疗,在用药时可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体质的强弱,适当配伍其它药物,收效更佳。
总而言之,二陈汤属临床常用且范围甚广的良方,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临床研究。
(本文由广西玉林地区中医院赖祥林赖昌生先生所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