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济南的冬天老舍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济南的冬天老舍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程设计背景本课程主要针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展开。

这篇文章描绘了老北京和新京城之间的差异,重点是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的变迁,以及城市文明的渐进式改变。

课程设计目标1.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文化变迁对城市的影响。

2.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以及其中的差异。

3.在识别城市文明渐进改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保护自己的文化传承。

教学策略1.预设问题:教师在上一节课中可以利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告诉学生老北京和现代北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同时,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调动积极性。

2.批判性思维:此外,在本节课程中,还将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互动交流:除了以上策略外,我们还将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如组织小组讨论,展开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准备和发挥自己的才华。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上一节课中,引导学生回顾老北京与现代北京之间的一些精华和区别。

老师提问:现代北京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是否与老北京有同样的精华和传统?为什么?学生应该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二、学习文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市容的变化、与传统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等问题。

教师可以在展开文本学习过程中,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1.旧时的城市里,街道用什么材料铺,现在呢?2.现代化的城市更美观,但是是否令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些东西?3.如何保护传统文化,让它们更好的存续?三、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针对济南市现有的城市文化和建筑,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进行个人分析和讨论,以达到良好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 》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 》第二课时
【交流点拨】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 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 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 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二)写法探究 1.文章是用怎样的方式突出济南“温晴”的天气的? 【交流点拨】通过三组对比:北平的寒与济南的暖对比;伦敦 的暗与济南的明对比;热带的热与济南的温对比,突出济南“温晴” 的特点。 2.作者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交流点拨】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 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交流点拨】连续运用拟人手法:睡、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 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特点。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交流点拨】“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 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 情。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200 字以内) 【交流】生甲: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 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 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漫天 飞舞。小溪中的石头上都覆盖着白雪: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 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幼狮在雪地里沉睡;好像有几只白色 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生乙: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西北风怒吼着,鹅毛般 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早上,我开门一看:房顶白了,草地 也白了,树上挂满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银白。 冬天真美啊!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生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生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生字
以下是《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生字:
1. 镶(xiāng):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2. 肌肤(jīfū):皮肤。

3. 秀气(xiùqi):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4. 绿萍(lǜpíng):一种植物,和浮萍相似,浮在水面。

5. 贮蓄(zhùxù):积攒收藏。

6. 澄清(chéng qīng):清亮,多指水的清澈。

7. 水藻(shuǐ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

8. 伐木取材(fámùqǔcái):砍伐树木,取得木材。

9. 摇篮(yáo lán):婴儿卧具,形状略像篮子,多用竹或藤等制成。

10. 错综(cuòzōng):形容头绪很多,情况复杂。

11. 安适(ān shì):安静而舒适。

12. 着落(zhuóluò):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13. 慈善(císhàn):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14. 肌肤胜雪(jīfūshèng xuě):皮肤白的像雪一样。

15. 贮满(zhùmǎn):积聚满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家乡的冬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济南的冬天》中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修辞手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这也让我意识到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讨。
在课程总结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可能需要在课后进行适当的复习和巩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开始时,用几分钟时间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描绘和赞美。
2.分析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优美句子,掌握其用法和表达效果。
3.体会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描绘景物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了解课文的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贮zhù蓄:存放、储藏。

澄chéng清:文中指清澈明亮。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住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安适:安静而舒适。

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梳理及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梳理及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梳理及课后习题答案答:“设若――出奇” 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

对比: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修辞:(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山的充满温晴、可爱、温暖。

(3)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拟人。

(4)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日本看护妇。

比喻,作用: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

(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拟人,作用:“镶”字将“山尖小雪”人格化了,好像银边是山尖小雪有意做的。

(6)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重点难点1.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难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一、预习1.朗读课文。

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学习写景文章我们要学会分析作者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写的,如何描写景物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这样写。

如此层层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鉴赏作者眼中的济南的冬天。

三、研读1.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要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质疑:文章第1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2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3.探究质疑: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4.探究质疑: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讨论并归纳:(1)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

不仅描绘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

5.探究质疑:第3自然段,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2课时教案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2课时教案导学案教师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能力目标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2、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品读点拨法学习方法品读研讨法教学重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第1课时]课时目标:朗读,积累,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教学练过程:一、创境激趣:1、作者介绍及时代背景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召回国。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2、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

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第2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第2课时)

精读:品析语言,提出问题
在文章中找到一个你认为用得好的动词,试着 找其他词语进行替换,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上一道银边。 镶画描添
诵读:体会语言,诵读实践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逸 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 境域?
重读“全”“暖和安逸”,突出济南的冬天给 人带来的舒适感受;在句与句的关联上,要适当停 顿,而减少紧凑的连贯;在语速的处理上,要缓慢, 读出一种慵懒舒适的感受。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 了点儿粉色。
精读:品析语言,提出问题
第三组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 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 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很晴,水藻很绿,水也不结冰,垂 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精读:品析语言,提出问题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奇妙运用。 ➢景与情紧密结合,作者在写景中写出了自 己逼真的感受。
布置作业
1.修改上节课的写作片段。要求:运用修辞 方法并注意在表达时准确使用词语。
2.在自读课本中挑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 尝试进行重
描写 对照
优劣
精读:品析语言,提出问题
第一组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 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 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 特别暖和。
精读:品析语言,提出问题
第二组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 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 点儿粉色。

《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 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 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欣赏了济南冬天雪后山景的美。济南的水又有何特点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
新课导入
绿萍
水藻
垂柳
绿
水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1.自由朗读第6段,说说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精研细读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清澈透明清、亮精研来自读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不可以。
精研细读
原因二:“济南的冬天”中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雪后山景;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深得发蓝的水,澄澈透明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写,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真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
《春》与《济南的冬天》在写景上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抒情上都是景与情紧密结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切感受。
对比阅读
1.抓住特征
2.安排顺序
3.运用修辞
4.情景交融
如何写好写景散文?
写法指导
1.布局合理,层次井然。
写作特点
2.善用修辞,情景交融。
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
——温晴
分写

精研细读
4.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原因一:“济南的冬天”以 “冬天”为中心词,读者见此马上会生出对冬天的感受: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凌,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句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冬天的济南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确实胜人一筹。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二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二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二课时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案第2课时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重点)2.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难点)一、教学新课一、体会修辞之美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明确:用了比喻、拟人手法。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明确:“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明确: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

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

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二、品味用词之美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用词很是讲究,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明确:不可以。

“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会读会写会理解生字。

②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能力目标①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过程安排
• 阅读资料:作者简介,本文背景。 • 小组讨论,并在文中找到例证。 • 选出一名同学说明理由,一名同学试着将例证用老舍的
口吻读出来。
问题探究
背景简介
作者 经历
北京
25岁前 北京风
伦敦
1924—1930 伦敦雾
新加坡
半年 热带毒日头
济南
1930-1937
作者 态度
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 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
布置作业
课堂演练
阅读《济南的秋天》,深入体 会作者的感情。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试着运用本课直接抒情和间接抒 情相结合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美景。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 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 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济南的冬天》
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 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
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 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 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 展开想象,将薄雪写成了一个害羞的孩子,将自己对济南的 爱怜融入其中。
问题探究
成果展示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 着点儿雪,对,
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创造优美淡雅的意境,赋予景物以诗情画意, ✓ 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问题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自探提示(二)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以下几 个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有疑难的小 组合作完成。 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 什么顺序写的? 2、在写这些景物时,许多词用得很准 确,请找出并体会这些词的准确性。 3、找出本段中的修辞,并体会其作用。 4、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解疑合探:
质疑再探
同学们通过这节学习还 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 同探讨解决。
研读3—5节(1) 1、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 不同之处?
薄雪覆盖下的山 —— 秀气
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水色 绿萍、绿水藻、绿柳 —— 绿
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
研读3—5段(2)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 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 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 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 个宝地。 1.用最简练的话概括本段的内容。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好不好?为什么? 伦敦 、 北平 、______ 3.填空。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______ 热带 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没有______ 风声 、没有______ 重雾 、没有 ______ 温晴 毒日 ______,以突出它的______。
学习目标
• 1、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准确性。 • 2、感受老舍对济南冬天的喜 爱之情。
自探提示(一)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先独立思考,然后有疑难的小组合作完成。
• 1、文中哪句话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 2、济南的人们对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感受?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 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 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 和。” • 这个句子赋予景物什么样的感情?
1.指出画线句子的修辞方法。
.答:①比喻
②拟人
③拟人
2.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和赞美之情 。
3.“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句话照应 了文章第二段的哪句话?
答:照应了第二自然段的“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这句话。
总结:
• 课文主要介绍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 阳光朗照下的山 •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 城外的远山
语言品味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 醒”。 (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 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 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 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 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 冻上”的原因。 )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赞美的真情。)
2、第3段和第5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 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 段 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第 段 对水色的描写
都体现了对冬 天的喜爱、赞 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 法。
3 5
运用拓展
1.请学生自编习题1---2道,在 班级展示、交流
2.教师出示练习题
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秋 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 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 数不限。
课堂小结
请学科班长总结发言
济南的冬天
第二课时
老舍
导语
老舍对济南的山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 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可爱的, 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当我们探究课 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 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是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 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 浓郁情致,更使 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今天, 我们接着来学习《济南的冬天》。
• • • • 1、矮松、山尖色彩、草雪色彩、阳光雪色 山上 ---- 山尖 --- 山坡 ---- 山腰: 空间顺序 2、山上矮松--- 顶 白花的位置和形状 山尖色彩---镶 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 的景象 山坡草色--- 暗 冬天草色枯黄不鲜艳无 光泽 山腰雪色---羞 画出了雪景的“色”也 绘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 3、比喻(表现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比喻(描绘雪色、草色相间的美景) 拟人(描绘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4、中心句是第一句。
解疑合探(三)
• 2、“点”用的准确,准确而形象 地写出了水的温。 • 3、比喻,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 • (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快 “蓝水晶”)
绿萍、绿水藻、绿柳
(衬托水的绿)
“绿”——冬水温暖多情, 富于生机。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活”——冬水清澈通透
拓展: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作者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 南冬天的喜爱,抒发了对济南冬 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 • • •
山 —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 —全白(镶银) 上 尖
山 山 —薄雪露粉色(害羞) — 白雪黄草(穿花衣) 坡 腰
体会下列词语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
顶: 写出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姿态。
镶: 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的景观。
暗: 色彩不鲜艳,没有光泽,准确地描绘了冬 天枯草的色彩。 穿: 拟人 的手法写出了雪、草覆盖的状态, 给人以一种动态的生活实感。 羞: 用拟人手法描绘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的 美。
解疑合探
• 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 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 2、人们:含笑 不着急 ——冬天慈善 3、写出了冬天对济南特别的呵护和 偏爱,舍不得济南在冬天受冻,所 以把它放在这样一个暖和的地方。
句子赏析: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 天底下 着阳光,暖和安适地 着,只等春风 来把它们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赏析:准确贴切地运用动词“晒”“睡”“唤 醒”, 赋予济南老城人的情态(拟人),使之带 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更能表现冬天的济 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不好。因为“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说没有呼啸的北风。 要是说“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 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 银边。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③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 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自学指导(三)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五段,思考以 下几个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有 疑难的小组合作完成。 • 1、找出写水“温”的特点的句子 • 2、“冒着点热气”中的“点”用 的准确吗?为什么? • 3、指出“蓝水晶”的修辞并体会 其作用。
解疑合探:
• 2、“点”用的准确,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 水的温。 • 3、比喻,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 • (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快“蓝水 晶”)
山的特点可以用一个词语概 括:可爱、秀气、淡雅。
• 3、济南的山 _ 、 _、 _ ,(特点)济 南的水_ 、 _ 、 _ 。(特点)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