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合集下载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又叫移觉,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指用描述某一感觉的词来描述另一种感觉。

通感与比喻常连在一起使用,例: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和比喻兼用,主体为“通感”,副体为“比喻”。

通感与拟人也连在一起运用,例: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此句中表示颜色的红、绿和表示光线的明、暗互通,形成通感与拟人也连在一起的修辞。

通感是什么意思

通感是什么意思

通感是什么意思
1、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2、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平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移就比喻拟人的区别

通感移就比喻拟人的区别

通感移就比喻拟人通感: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

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感觉转移的‎条件,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式原则‎。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

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典型例句‎: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勾通。

3、“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4、“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

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勾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

写鸟声,写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温度,形象异常具体‎。

5、“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

(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勾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

6、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来得及‎返身进屋去沏‎一壶茶,待他进来时,你喝住狗的嚎‎叫后引他进屋‎,他会马上品到‎飘逸的茶香。

(迟子建《原始风景》)7、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

(迟子建《原始风景》)8、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通感含义及例句

通感含义及例句

通感含义及例句
通感是指通过感觉知觉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对事物整体的感知、认知或理解。

通感可以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事物的从属关系,以及整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

通感的含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在艺术领域,通感指的是能同时引发多种感官的作品或经历,比如一幅画作中同时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觉元素。

在心理学中,通感是指人们通过一种感觉来体验另一种感觉,比如通过视觉来感受颜色的味道。

以下是一些例句来说明通感的用法:
1.这幅画作用丰富的颜色和质感,让观者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通感。

2.他的音乐作品能够通过声音表达出不同的情感,给人一种听觉上的通感。

3.这家餐厅不仅提供美味的食物,还通过装饰和音乐来创造一种整体的用餐体验,给人一种多感官的通感。

4.这本小说描述了大自然的美景,通过文字描绘出了一种视觉上的通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5.这个表演结合了舞蹈、音乐和视觉效果,给观者带来了一种深度的多感官通感体验。

总之,通感是一种通过感觉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对事物整体的感知、认知或理解的现象。

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通感都能给人带来丰富而多样化的感官体验。

通感的简单例子

通感的简单例子

通感的简单例子通感是一种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通过感知器官和大脑的协同作用,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感的概念:1. 触觉通感:当我们触摸到冰冷的物体时,会感受到寒冷的触觉。

而当我们触碰到火炉时,会感受到热的触觉。

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2. 视觉通感:当我们看到一只红色的苹果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颜色是红色的。

当我们看到一只蓝色的天空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颜色是蓝色的。

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感受到光的波长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3. 听觉通感:当我们听到一首欢快的音乐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旋律和节奏。

当我们听到一声巨响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响亮和震撼。

这是因为我们的耳朵感受到声音的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4. 味觉通感:当我们品尝到柠檬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酸味。

当我们品尝到糖果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甜味。

这是因为我们的舌头感受到食物的化学成分,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5. 嗅觉通感:当我们闻到花朵的香气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芳香。

当我们闻到垃圾的臭味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恶臭。

这是因为我们的鼻子感受到气味分子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6. 温度通感:当我们置身于温暖的阳光下时,我们会感受到身体的舒适。

当我们走进冰箱时,我们会感受到身体的寒冷。

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7. 姿势通感:当我们站立时,我们会感受到身体的重力。

当我们倾斜身体时,我们会感受到身体的倾斜。

这是因为我们的肌肉和关节感受到身体姿势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8. 平衡通感:当我们行走在不平坦的地面上时,我们会感受到身体的平衡。

当我们站在一条薄弱的木板上时,我们会感受到身体的不稳定。

这是因为我们的内耳感受到身体平衡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9. 时间通感:当我们看到钟表上的指针移动时,我们会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通感的名词解释

通感的名词解释

通感的名词解释通感是一种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社团行为,是人们根据某种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理念而相互之间同意沟通的一种行为方式。

它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角色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促成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人们对于形成共同信念、价值观和理念的过程,通常采用口头交流、听众报道和书面披露等方式,来达到共同理解和赞同的目的。

通感的形式十分多样。

主要有将故事说出来的口头交流、视觉传播,如展览、表演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表现,以及听众报道的种种方式。

在古时候,人们往往通过传说、神话等口头交流的方式,将社会经验形式化,提供给每一位听众传授,以促使他们了解社会生活普遍规律,也为社会环境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

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通感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电视、报纸、广播等,现在更加注重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新媒体,以及新的传播技术,如社交媒体、互联网等,把传统的想法和信息告诉给全世界的观众。

比如,在微博、QQ空间等,内容以图文方式展示出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结合,以不同的方式把传统文化陈述出来。

使用新媒体,对于通感的影响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通感有着重要性,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力推手。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信念、价值观和理念上,需要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

而通感就能使人们建立起这样的信念,增进双方之间的理解,而共同的社会信念和价值观,才能带动社会发展。

最后,要加强通感教育,让人们通过认识社会环境,获得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以及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把传统文化传递出去,使之得以在社会实践中更好的发挥。

正确的通感教育,能使人们正确的认识社会实践,进而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发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不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修辞样式出现的..即一种修辞格之中包含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副格”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例如:1“通感+比喻”格..例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主格为“通感”;副格是“比喻”..2“通感+拟人”格..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总之;通感艺术审美观照的艺术对象;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经典通感语句赏析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关通感的句子;一般人只是注意到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两句..这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不能把通感简单理解为感官的转移;这种理解没有什么意思;更不足于说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实际上在荷塘月色中还有几处通感的句子..比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个句子的本体应该是在分号之前的那个分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视觉;和朦胧的梦境构成通感..联系前边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朦胧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使月下荷塘如同世外梦幻的仙境;作者的心才能够暂时得到宁静;才能排遣内心的彷徨和苦闷;从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还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了通感..在这奇妙的意境里;作者表达了暂得“宁静”的心理体验;既表现得委婉含蓄;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游荷塘、观赏月色本身就是作者“小睡”时的解脱..生活中有了景致;才会有了情思;有了满怀的情思;才会有如此的妙笔..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荷塘月色多处通感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它有着的深厚的心理学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感受能够相通;人类的形象思维是一个整体;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文学艺术是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感官去感知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时;理当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先生在感受“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独处”的心灵感受和现实与内心构成的独特意境之中;当直觉到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地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把朦胧的月色和透着薄纱的景物的奇特视觉;移之于梦境;而这种梦境又如此的依稀和酣畅……..可见;朱自清先生对生活与艺术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他并没有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而是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凭借读者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总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以通感的多处独特的运用;给人以奇丽的心灵感受;美哉然而;我们更深一步的探讨;文艺作品的“通感”手法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它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础是什么有人把不太懂音乐的人戏称“乐盲”;音乐是用来听的;怎么不叫“乐聋”呢看来;这里强调了听觉和视觉是相同的;并且强调了视觉的形象在理解音乐的上重要性..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说:“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音乐的记忆和理解需要靠视觉形象的记忆..人的感官;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形成表象时;就是一个互相感应的相通过程..“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就说明了各个感觉器官;如果不能“通感”;就不能对一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全面地反映..而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就是把这种“通感”有意识的自觉地运用;从而使各种感官着达到全面的心理感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实际上;人的审美体验;也必须调动各种感官并且要使他们相通;否则就不能产生美感..有人常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现实的景物不美;而是我们缺少领悟“美”的“通感”..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突出地强调“通感”..所以;研究艺术;人们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通感”关系来..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我们上文分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一个“像”字就是一座桥;使听觉、视觉、嗅觉和梦境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由此可见;“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实际上;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具有“通感”情结;在强烈的摄人魂魄的审美形式外;其作品的形式美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联觉通感;可以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观念变革的洗礼——这是一种在艺术欣赏中完成的哲学顿悟升华..这种思维范式首先要求艺术创作者进入忘我的凝神静思状态;然后;以意象思维的方式在审美心理时空再造一个理想化的意义世界..所以;所谓意象思维;就是一种“通感”思维..总之;先有人类认识事物的感官相通;才有人们心理感知的“通感”;然后有修辞手法的“通感”;“通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和心理现象..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再如:美妙的音乐绕梁三日..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荷塘月色中有两句经典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还有其他作品中的:朱自清春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这里作者要写的是花香;是嗅觉;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将视觉嗅觉结合;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更加具体可感;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的香气和美..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这种手法称之为“通感”..巧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融入到视觉中去;生动的写出了紫藤萝“紫”的特点;突出了紫藤萝梦幻般的紫色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通感的定义

通感的定义

通感的定义什么是通感?有人认为通感即通感知,简称移觉。

其实不然,因为这种说法忽略了“通感”应该具备的两个条件:1.必须存在两个以上的物理事物之间可供移觉的联系;2.这种联系只能是感性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性的。

前者要求把自身的某种特殊感受传递给别人或别的物质对象,后者则要求被移觉的物质对象有相同的属性,也就是意识中应该达成共识的一些特征。

一、“通感”的定义与表现形式所谓通感就是指在审美创造过程中主体把自己的感觉转移到对象上去,从而引起对象某种感性形式变化的心理现象。

通感作为艺术家审美经验的集中和夸张表现,本质上是以生活感受为基础并借助想像力进行的艺术虚构。

它既离不开视觉形象,又超越于直接感受的形象,因此它往往会将视觉形象隐藏得更深,但却给观众留下更强烈的印象,是对客观世界艺术升华。

我国宋代诗人苏轼曾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例子:《韩熙载夜宴图》画面描绘了唐代官僚士大夫欢宴游乐的场景。

当时官僚士大夫流行斗鸡,图卷里的一些仕女手执着装饰有彩带的鸡毛掸子,有人执绢帕掩口咳嗽着。

他们打扮得十分艳丽,有的端酒杯,有的持镜,还有三五位妇女玩弄着盛满花朵的花篮,而另外几位高贵的妇女拿着扇子摇晃着风情万种的走出了房门。

他们都穿着宽袖长袍,衣襟纽扣全部解开,赤脚,露出半个胸脯。

由于天气炎热,他们有的举杯饮酒,有的围坐在石凳上歇息,甚至躺卧在树荫下,也毫无羞涩忸怩之态。

由于服装色调搭配和谐,动静结合巧妙,使画面显得有声有色,富有动感,仿佛每一位客人都跃然纸上。

再看这幅《清明上河图》。

此图长6.3米,高1.5米,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记录了北宋汴京郊外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

这里聚集着数百人的杂剧演出队伍。

周围景物中,既有店铺酒楼,也有茅屋村舍;既有城镇集市,也有乡野小桥。

行人摩肩接踵,车马川流不息。

其中的牛车、驴车、轿子、船只等,其形状都逼真细致,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灵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知识点——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知识点——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知识点解析】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 叶子和花上”“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 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 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 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 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 转移上。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典型例题】
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 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 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 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 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 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 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变式训练】
解析: 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 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这种手法称之为“通感”。
总结点评: 巧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融入到视觉中去,生动 的写出了紫藤萝“紫”的特点,突出了紫藤萝梦幻般的紫 色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典型例题】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 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 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 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 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通感最经典的三个名句

通感最经典的三个名句

通感最经典的三个名句
以下是 7 条关于通感的句子及例子:
1. “微风轻拂,那声音仿佛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我的脸庞。

” 例子:
你听,那夏夜的微风,轻轻地吹过树林,沙沙的声音,不就像是母亲温暖的手在轻轻摩挲着你的脸吗,哇,那感觉可真是奇妙呀!
2. “她笑起来像银铃般清脆,那快乐仿佛能甜到心里。

” 例子:哎呀,你
看她笑得多甜呀,那笑声跟银铃一样清脆悦耳,好似那快乐都变成了糖一样,能一直甜到我们的心坎里,这不是很神奇吗?
3. “这首曲子悠扬动听,仿佛能看到灵动的音符在眼前跳跃。

” 例子:当
那首曲子响起的时候,哇哦,那悠扬的旋律,就好像能让你看到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在你的眼前蹦蹦跳跳的,难道不是吗?
4. “那片花海艳丽夺目,香味仿佛有了形状,在鼻尖舞蹈。

” 例子:走进
那片花海,哇,真是太美太艳丽啦,那浓郁的花香,就感觉像是有了具体的形状似的,在你的鼻尖欢快地舞蹈,太有意思啦!
5. “他的声音低沉醇厚,好似那声音带着质感,能触摸得到。

” 例子:嘿,你听听他的声音,低沉又醇厚,就好像那声音是带着某种特别的质感呢,仿佛都能伸手去触摸到,是不是很特别啊?
6. “那场雨淅淅沥沥,雨声仿佛是一首哀怨的歌在耳边吟唱。

” 例子:哎呀,那场雨下得淅淅沥沥的,那雨声啊,就好比是一首哀怨的歌,一直在你的耳边轻轻地吟唱着呢,你不觉得超有感觉吗?
7. “这灯光柔和温暖,仿佛能感受到它的温度贴在身上。

” 例子:看这灯光,是那么的柔和温暖,就好像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温度紧紧地贴在你身上一样,多神奇呀,对吧?
我的观点结论是:通感就是这么神奇,能让我们的感官体验变得如此丰富和独特呀!。

通感的定义并举例

通感的定义并举例

通感的定义并举例通感(Telepathy)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可以在没有语言沟通的情况下就能进行思想交流。

它可以称作“心灵感应”,因为它采用两个人之间的非语言传达。

它可以提供从一个人的意志,思维或情感到另一个人的信息。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基于人们的思维过程和情绪差异,使它们产生反应。

有些高度活跃的人可以更容易地感知到别人的感受,以至于他们可以把别人的感受传达到另一个方向。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有时可以有助于建立更深,更持久的连接。

历史上有很多对通感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定义。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当时它被认为是神圣的,由于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心灵深处感知到自然的智慧和灵性。

但是,直到19世纪,这种心理现象开始受到国外科学家的重视,并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在20世纪,有许多关于这种现象的研究,例如对潜意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通感可以具有包括许多不同功能和特性,包括心灵感应、感官感知、远程意识传播、情绪传播和精神意识。

例如,心灵感应是指一个人可以感知另一个人正在想什么,不需要任何语言沟通。

远程意识传播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发送信息给另一个人,而不需要任何物质手段。

情感传播指的是可以以非语言方式传达身体情绪的能力,而精神意识则指的是超越思想层面的心灵沟通。

此外,还有一些证据表明,人类可以以通感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是基于心灵感应,而不是口头治疗:研究指出,远程精神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受者的心理状况。

总之,通感是一种能够在无需语言的情况下进行心理沟通的行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感知到心灵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从一个人传达到另一个人,有助于建立和改善关系。

此外,它也可以用于治疗心理问题,帮助受者改善情绪,改善健康和心理状况。

通感句子例子

通感句子例子

通感句子例子
通感句子是一种通过文字来传达感官体验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的感受。

通感句子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通感句子的例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1. 这个夏天的阳光是如此刺眼,犹如一把明亮的利刃,刺破了天空的蔚蓝,将大地烤得滚烫,仿佛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热浪。

2. 她的笑声如同清泉般悦耳动听,仿佛可以在耳边流淌,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感受着那清凉的涓涓流水。

3. 这片田野上的麦浪翻滚,仿佛是大海的波涛,随风起伏,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之中。

4. 那一簇簇绽放的花朵,散发出浓烈的芬芳,仿佛可以在空气中品尝到甜蜜的果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5. 夜幕降临,星空璀璨,仿佛可以在黑暗中看到闪烁的星星,
感受到宇宙的宁静和神秘。

6. 这个城市的嘈杂声仿佛可以在耳边回荡,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喧嚣和活力,仿佛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繁华和多彩。

7. 那一抹橙红色的晚霞,如同一块巨大的绸缎,慢慢地展开,让人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中的柔软和温暖。

8. 这片森林里的树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可以感受到树叶的轻柔和舒适,让人心旷神怡。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通感句子的运用可以让读者通过文字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的感受,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通感句子,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加沉浸其中,产生共鸣。

希望以上例子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大家在写作中更加灵活地运用通感句子,提升文章的质量。

通感_精品文档

通感_精品文档

通感简介通感是指人类感官中的五种主要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之间相互影响和综合的能力。

通过通感,人类可以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综合多种感觉信息,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认知。

通感的概念最早提出于19世纪末的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洪德(Hermann von Helmholtz),并逐渐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视听通感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主要的两种感官之一,而视听通感则是指这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例如,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音乐的节奏和画面的变化会相互影响,给我们带来更加丰富和强烈的感受。

在音乐视频中,背景音乐的情感和旋律与影像的色彩和构图相协调,加深了人们对于音乐和图像的理解和体验。

此外,研究还发现,视觉和听觉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影响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

触觉通感触觉通感是指触觉与其他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综合。

触觉是人类最早发展的感觉之一,而通过触觉通感,我们可以将触觉与其他感官的感知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加丰富和准确的信息。

例如,通过触摸某个物体,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形状、温度、质地等特征。

当我们触摸到某个物体时,还可以通过听觉来获取关于该物体运动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于该物体的理解。

嗅觉通感嗅觉通感是指嗅觉与其他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综合。

嗅觉是人类最敏锐的感官之一,而通过嗅觉通感,我们可以将嗅觉与其他感官的感知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加综合和准确的感知体验。

例如,当我们闻到某种食物的香味时,我们的味觉和视觉系统会被激活,使我们对该食物的味道和外观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此外,研究还表明,嗅觉通感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记忆。

味觉通感味觉通感是指味觉与其他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综合。

味觉是人类感官中最直接与食物和饮料相关的感觉,而通过味觉通感,我们可以将味觉与其他感官的感知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加综合和准确的味觉体验。

例如,在品尝食物时,我们的嗅觉和视觉系统会被激活,使我们对食物的味道、香味和颜色有更加完整的感知。

通感的简单例子

通感的简单例子

通感的简单例子通感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接收外部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进而产生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

下面列举了十个关于通感的简单例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感的作用和重要性。

1. 视觉通感:当我们看到一朵鲜艳的花朵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美丽和色彩的鲜明。

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听觉通感:当我们听到一首动听的音乐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节奏和旋律。

我们可以通过听觉感知到声音的高低、响亮度和音调等特征。

3. 触觉通感:当我们用手触摸一块冰冷的金属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寒冷和光滑。

我们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到物体的温度、硬度、粗糙度等特征。

4. 味觉通感:当我们品尝一块甜美的巧克力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甜味。

我们可以通过味觉感知到食物的味道,如甜、苦、酸、咸等。

5. 嗅觉通感:当我们闻到花香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芳香和清新。

我们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到物体的气味,如香、臭、腥等。

6. 视觉与触觉的通感:当我们用手摸一块柔软的毛毯时,我们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到它的柔软度,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到它的颜色和图案。

7. 听觉与味觉的通感:当我们听到食物在锅里发出的滋滋声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热度,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味觉感知到它的味道。

8. 视觉与嗅觉的通感:当我们看到一片翠绿的草地时,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到它的颜色,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到它的清新气味。

9. 触觉与味觉的通感:当我们用舌头舔一块冰淇淋时,我们可以通过味觉感知到它的甜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到它的冰凉。

10. 听觉与嗅觉的通感:当我们闻到雨后大地的芳香时,我们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到它的气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听觉感知到雨滴落在地面上的声音。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通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的句子大全

通感的句子大全

通感的句子大全通感的句子大全篇一:通感修辞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1、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11、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12、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13、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顶针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又名顶真,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顶针」又叫「顶真」。

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感

通感

在这种背景下,钱钟书于1962年在《文学评论》 第1期上发表了《通感》一文,才把“通感”这 种言语活动中习见,而在修辞学研究中却被忽 略的修辞手法挖掘了出来。
同年6月,周振甫在《诗词例话·通感》一文中 指出:“钱钟书先生提出这种‘通感’,给我们指 出修辞上的一种手法,是很有意义的。”在这 篇文章里,周振甫还对“通感”作了进一步的 阐释,提出了“以声类声”也有唤形作用的观 点。
胡裕树的《现代汉语》修辞部分里,选用了一 个“通感”的例子,和“顺势移用(拈连)”“词类 活用”、“移就”放在一起,统统归之于“词 语的移用”类。
只有华东师大的《现代汉语》将“通感”作 为一个独立的辞格编入了教材中。
通感的心理机制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当刺激一种感觉受体时, 可触发另一种感觉受体次生反应。”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修辞学经过长达10年的 “窒息”之后,终于复苏,进入了诧紫嫣红的春 天,修辞学专著及论文层见叠出,洋洋大观,但 多数学者依旧对“通感”不感兴趣。
在影响较大的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材的 《修辞》部分,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 代汉语》、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里,却没 有“通感”这一辞格,
此书被陈望道誉为“科学的修辞论的先声。”
其中关于“根于类似”、“根于联想”的论 述如果深挖下去,就有可能探寻出通感的心理 基础,然而作者却没有注意到这种修辞格的存 在。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问世,这是 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是“独一无二的 权威巨著” ,它把修辞格分为4类38格。
现代诗文中,运用通感的例子也很多,造设的意 境也更美。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 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 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象微 风拂过琴弦;象花飘零在水上。”(鲁彦《听 嘲》) 。

通感

通感

通感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

通感的句子举例理解精选句子(精选2篇)

通感的句子举例理解精选句子(精选2篇)

通感的句子举例理解精选句子(精选2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如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通感的句子举例理解精选句子(精选2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感的句子举例理解精选100句篇一1. 你知道什么是通感吗?通感就是你与我站在不同的角度却在一瞬间读懂我没有说出口的悲伤。

柴静2. 听声类形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3. 春望4. 在求职较好的日子里,对招聘广告做出回应就好像是把你的简历做成瓶中信扔进大海里,但较后你也会收到一封感谢的邮件或接到一通感谢的电子话。

5. 演出中,各音层线条交织、叠加,音响色彩与方向瞬息万变,听者无需闭目想象就已被引导,将通感指向了浩瀚无限的宇宙空间。

6. ”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

7. 塞上听吹笛8. 这个老祖母们沿用了几个世纪的普通感冒药方确实有效。

9.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10. 同学都熟悉的差不多了,今天自习课,这可是沟通感情的良机,要是趁这机会再发展几个小弟,岂不是一举多得。

11. 在许多公务接待场合,作为“调节气氛、沟通感情的催化液”,宴则无酒不欢,动则高档名酒,饮则通关互敬,畅则不醉无归。

12. 这位同学!我们几个人正在沟通感情,搅基正欢乐中,你怎么能贸然进来。

13. 划地改变气宇轩昂,勇士奔赴战场。

14. 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5. 马昇龙一脸的得瑟,三步并成两步,快步走上会议室的讲台,准备在大家的热烈欢迎下,发表一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演讲。

16. 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17. 从百鸟的喧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

18. 绝句19. 尤里安看在眼里,只觉得新参谋长这种共通感情的方式,远胜过那些无聊的诡辞,应该是够真实和诚恳。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通感·表现课型写作
课时一课时
上课日期 2012.09.28
城郊中学孙秀丽
九年级第二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通感·表现
课前预习:
对本单元所学课文进行再阅读,了解和学习各作品中用哪些感觉形象来生动丰富地表现音乐。

相关课程标准:
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不断地进行训练,这对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程度、灵感可诱发程度以及广度,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延伸到“通感”和艺术表现中加以理解
2.实践通感、比喻等的运用,提高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

3.品味运用语言形象创造的听觉、音乐形象的美感。

评价任务:
1.学会通感、比喻的运用。

2.互读文章,相互评价,推荐参加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
一、感受通感之妙
上一单元作文课上,我们知道了作家的想象力实在令人惊叹,虚构也是小说家的看家本领。

这一单元要学习想象的功用不仅在虚构故事上,还在于艺术表现上。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诗文,看作者用哪些感觉形象来生动丰富地表现音乐?(出示课件)
大弦嘈嘈如急雨(听、视),小弦切切如私语(听)
嘈嘈切切错杂弹(听),大珠小珠落玉盘(视、听)
银瓶乍破水浆迸(视、听),铁骑突出刀枪鸣(视、听)
间关莺语花底滑(听转视),
冰泉冷涩弦凝绝(视转触、味)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
这里所有的视听意象,妙处不仅在可视可听,而且在于,这些可视可听的信息(珍珠、银瓶、水浆、铁骑、莺语、花底、冰泉),都能够引起联想和记忆,这些在当时已经是与诗意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意象。

我们再来欣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作者用了哪些感觉来表现乐曲之美的。

(出示课件)
昆山玉碎凤凰叫(视、听),芙蓉泣露香兰笑 (视、听)
十二门前融冷光(视、触),二十三丝动紫皇(听、视)
女娲炼石补天处(视),石破天惊逗秋雨(听、视)
梦入神山教神妪(视),老鱼跳波瘦蛟舞(视)
吴质不眠倚桂树(视),露脚斜飞湿寒兔(视、触)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
李贺动了多种感觉来表现乐曲之美,与白居易一样,这些感觉都是美好的,如,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紫皇、桂树等。

但也有一些看来和白居易不太
相同的意象,如:冷光、神妪、老鱼、瘦蛟等。

在这里显现出李贺想象的独特,诗情的冷峻。

通过赏析我们知道了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来交互表现,增强形象的独特性,使不同感觉形象互相融通,这就是“通感”。

二.表现通感之美
第二单元以感悟艺术为主题,从本单元各篇表现音乐的文字了解用通感、比喻表现音乐的好处,评析各自的特点。

学会使用通感、比喻。

(出示课件)
1.“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在这段文字里,刘鹗用攀登泰山的景色来巧妙的比喻白妞那激越高亢的歌声。

再如:“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这里作者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的盘旋穿插来摹写白妞声音的宛转回环之美。

在借用形象来描摹声音之后,作者又突发奇想,大胆的借用色彩来描摹声音:“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这样,作者时而绘声,时而摹形,时而点色,把白妞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说书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多个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沉醉于作者精心构筑的绝妙的艺术境界中。

2.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4.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艳红,软风里吹送着青草的香气。

这里用感官直接描写的句子,感觉互补沟通。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通常用感觉描写景物,感觉是互不转换的,即通过视觉描写所见,通过听觉描写所闻,如第4例。

而通感则不然,它可嗅出色彩,听到气味,看到声音。

要体会通感手法的作用,首先要比较其与一般用感官描写之间的区别。

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以声类声。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

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

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像,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1)目的作用不同:比喻侧重于形似,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他侧重于神似。

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2)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的个人的一种特殊感受。

(3)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书面语色彩。

三.创作通感之妙
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段(出示课件)
1.父亲的亲切话语。

2.老师的眼神。

3幸福。

4花香。

5落叶。

(任选一个)
四.展示通感之美
展示作品,评价哪些句子运用了通感?
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为一小组,互读文章,相互评价,小组内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间活动。

2.在班级中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利用实物展台投影,教师点评一篇,学生点评一篇,第三篇由作者自评。

五、小结课堂,作业布置
学生课下完成作文(出示课件)
请以《早晨(黄昏)的树林》《田野.》《秋声》《街市》《暴风骤雨》等为题(选一或自拟),写一篇以听觉(或嗅觉、触觉)形象为主的短文。

要求:1.注意通感和比喻的运用。

2.短文600字以上。

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亮点是充分利用教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
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
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这样边读边抛,书本越读越薄,去粗取精,把握了要点,吸取了有益的核心东西。

抓住书的骨肉,抛掉
书的皮毛。


2.本节课注重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阅读的文本是教科书,引导学生结合
教学目标去完成,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不足之处:如果把通感的例子多举几个会更好,把通感知识再点拨一下,
把如何训练想象再点拨就会更全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