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
初中教资语文笔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语文笔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惩处(chéng)D. 箴言(zhē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为人谦逊。
B.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今天的活动。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知识)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施加)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偏袒。
B. 他的演讲真是一言难尽,让人回味无穷。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D. 他总是不拘小节,做事大大咧咧。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他的声音如同夏日的雷鸣,震耳欲聋。
C.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我的心。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C.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成绩优异。
B. 他的性格很随和,与人相处融洽。
C. 他做事很谨慎,从不冒然行动。
D. 他总是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答案:D8. 下列句子中,符合语法规范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D.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
答案:D解析:D项“庶人曰死”表述错误,应为“庶人曰死或卒”。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不同阶层的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具体为“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2、下列对古诗词中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青霭入看无”中的“青霭”,指青色的云气。
霭,云气。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夕阴感遥物,聒聒乱行禽。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霭。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百工”,指各种工匠。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D. “序八州而朝同列”中的“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答案:C解析:C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解说错误,“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B.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
第二题题目:请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第四题题目: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五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频繁分心,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第六题题目:请阐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七题题目:以下是一位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遇到了以下情况: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有学生提出了关于“背影”这一主题的理解问题,认为文章中的“背影”只是父亲的形象,而非文章的主题。
请问,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第八题题目:请你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
第十题题目:请你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要求,设计一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教学要求:1.教材内容:《背影》2.教学年级:初中八年级3.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题题目:请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一堂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主题的语文课。
这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及其对自然的热爱,并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描写手法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初中语文教资真题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教资真题答案解析语文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简称教资)中的必考科目。
而对于许多即将参加教资考试的考生来说,语文教资真题的解析是提高备考效率和掌握考点的关键。
本文将从阅读理解、填空、作文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资真题进行解答和分析。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教资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道常见的初中语文教资真题:【真题一】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其中,《登高》是他创作的一首佳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以下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概括了这首诗的意境?A. 描写登上高山的壮丽景色。
B. 表达了诗人长期奔波劳碌的心情。
C. 描绘了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象。
D. 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消极情绪。
该题的正确答案为B。
我们可以通过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等词句,了解到诗人的辛苦和孤独,在长期奔波劳碌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消极情绪的抒发。
因此,选项B最准确地概括了这首诗的意境。
二、填空题填空题在语文教资考试中同样占有一定的比重。
以下是一道典型的初中语文教资真题:【真题二】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上下文和词义,填写恰当的词语。
飞流____云端月,____起不盈悲。
低头____旧地,前____万____。
A.如飞、且、向、前、重B.如烟、不、向、地、程C.如彩、未、不、天、千D.如云、太、向、山、里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句表达的是飞流激荡在云端的月亮,选项A的“如飞”和“云端”最为贴切。
第二句表达的是低头缅怀过去的地方,选项A的“且”和“向”与文意相符。
第三句表达的是前途无限,选项A的“前”和“重”与文意相符。
因此,选项A填入后整体和谐,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相符。
三、作文作文是语文教资考试中最具有个性化的题型,也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文章集中刻画了父亲在车站送别的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C.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长勺之战后向鲁庄公献计献策的故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D.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C.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D.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A. 词序变化丰富,没有形态变化B. 虚词使用频繁,表示语法关系C. 形态变化较少,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D. 名词有时、数、格的变化4、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B. 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通过讨论深化理解C. 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文D. 避免讨论任何可能涉及价值判断的话题5、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教学李白《赠汪伦》时,教师联系其他送别诗句进行比较鉴赏,下列适合的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博哥)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题材。
A项:诗句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绘了江南的美好春景,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诗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写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诗句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根据标题的“送”和诗句中“帆”借代“船”这一意象,可判定是“送别诗”。
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诗句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写出了戍边战士无法还乡的悲怨与豪情,是边塞诗,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2.教学杜甫《春望》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家书抵万金”中“抵”的意思,下列短语中的“抵”字,意思与之相同的是()。
A.一个抵两个B.收支相抵C.相互抵触D.抵挡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字词的含义。
题干中,“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抵”是“相当”的意思。
A项:“一个抵两个”中的“抵”是“代替、相当”的意思。
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收支相抵”的“抵”是“抵消”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相互抵触”的“抵”是“彼此对立、排斥”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抵挡”的“抵”是“抵抗”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3.学习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小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杨绛《老王》B.鲁迅《故乡》C.莫怀戚《散步》D.高尔基《海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体裁。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向刘备表达忠诚和决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以下关于《出师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以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和感激。
B、诸葛亮在文中强调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他对国家、对民众的责任感。
C、诸葛亮在文中提到“臣之辛辛苦苦,未尝敢忘”,表明他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着深刻的认识。
D、诸葛亮在文中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表达了他对刘备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2、关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孔子的观点: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在以下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中,不属于直接法的是:A. 老师讲解文言文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归纳文言文语法规则C. 教师直接朗读文言文,让学生跟读并尝试翻译D.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4、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重复练习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景模拟法D. 知识记忆法5、题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属于以下哪一种?A. 传授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演示式教学D. 调查式教学6、题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B.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C.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D. 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7、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A. 演讲能力B. 板书能力C. 翻译能力D. 课堂管理能力8、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哪项内容?A. 作品的作者背景B. 作品的写作手法C. 作品的时代背景D. 作品的票房收入9、下列关于《离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楚国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规定学生应掌握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 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规定学生应掌握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 课程目标从“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规定学生应掌握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规定学生应掌握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下列关于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预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预先设计。
B. 生成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创造。
C.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教学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无法在实际教学中统一。
D.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教学中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可以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
3、“文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句话描绘的是()A、意境深远的作品B、叙事生动的故事C、语言朴实无华的文章D、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4、以下哪位作家是“三苏”中的“苏洵”的文风特点()A、豪放激昂B、平易近人C、清新飘逸D、严谨细致5、下列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审美觉悟”的理解,正确的是:A、指的是学生对文字的感官体会和情感联接。
B、仅限于对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C、是指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D、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深刻理解。
6、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读懂”语文文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是:A、注重灌输标准理解和表达方式,训练学生模仿经典文体。
B、鼓励学生多元阅读,多角度理解,并通过表达实现自身思考的完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向刘备辞别时,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忠诚与忧虑?A. 对刘备忠诚,对刘禅忧虑B. 对刘备忧虑,对刘禅忠诚C. 对刘备忠诚,对刘禅也忧虑D. 对刘备和刘禅都忠诚,无忧虑答案:C解析:《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辞别刘备时,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刘禅继位的忧虑。
他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明了他对刘备事业的忠诚,同时也对刘禅能否胜任帝位表示担忧。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青出于蓝B. 举案齐眉C. 水滴石穿D. 不耻下问答案:D解析:“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聪明而且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其他选项中的成语分别出自《荀子》、《后汉书》和《后汉书》。
因此,正确答案是D。
3、在教授文言文时,下列哪一项不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A. 让学生背诵整篇文章B.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C. 结合历史背景讲解文章内容D.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讨论答案:A解析:虽然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仅让学生背诵整篇文章而不理解其含义,并不是提高他们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比之下,选项B、C和D都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B),结合历史背景讲解文章内容(C),以及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D),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及其时代背景。
4、关于初中语文课程中诗歌教学的目标,以下哪个描述最准确?A.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大量的诗歌B.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C. 让学生能够模仿古诗人的风格创作诗歌D.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流利背诵所学的诗歌答案:B解析: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诗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记忆或背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B)。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题和解析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题,共45分)1.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含有“水”意象且能表达“抑郁不得志”情感的诗词,下列适合的是()。
A.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B.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C.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答案】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讲到“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贾平凹《一棵小桃树》B.刘湛秋《雨的四季》C.梁启超《最苦与最乐》D.叶圣陶《苏州园林》【答案】B【解析】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在《雨的四季》中,作者笔下那或飘逸或缠绵的雨,把它们曼妙的身姿深深印在读者的眼眸中,而那清新、纯净的雨之心、雨之魂啊,却飘飘洒酒滴落在读者心海上,掀起阵阵波澜,荡起层层涟漪。
此篇文章作为散文,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热爱)和对人生(生命)的追求。
3.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安排学生整理“送别”主题的作品,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李白《渡荆门送别》B.李贺《雁门太守行》C.秦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D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答案】B【解析】《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与“送别”无关,故选B项。
4.指导阅读《朝花夕拾》后,教师拟结合其他散文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下列适合的是()A.柳青《创业史》B.法布尔《昆虫记》C.沈从文《湘行散记》D.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4.【答案】C【解析】A项,《创业史》是“十七年”长篇小说的优秀之作,是一部全面描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巨著。
2024初中教资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A.《朝花夕拾》
B.《子夜》
C.《骆驼祥子》
D.《家》(正确答案:A)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
A.杜甫
B.白居易
C.陆游(正确答案)
D.辛弃疾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书”?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正确答案:D)
4.“桃花源记”是哪位文学家的作品?
A.陶渊明(正确答案)
B.王羲之
C.刘禹锡
D.范仲淹
5.下列哪个成语与“项羽”有关?
A.指鹿为马
B.破釜沉舟(正确答案)
C.纸上谈兵
D.卧薪尝胆
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句诗赞美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正确答案)
B.周瑜
C.关羽
D.曹操
7.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正确答案)
D.《红楼梦》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正确答案)。
教资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资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倔强(jué)蹒跚(pán)B. 踌躇(chóu)瞠目(chēng)迤逦(yǐ)C. 恣意(zì)踽踽独行(jǔ)缜密(zhěn)D. 踌躇(chú)缱绻(quǎn)踽踽(j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 他那锐意进取的精神,同学们无不受到感染。
D.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内容充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
”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3.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出自杜甫的《望岳》,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4-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5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10分)3.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4. 你认为文章的结尾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10分)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B3. D ... 20. (略)二、填空题答案1. 天涯共此时2. 后天下之乐而乐3. 一览众山小 ... 20. (略)三、阅读理解答案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略)2. 作者通过……(略)3. 文章中运用了……(略)4. 我认为文章的结尾……(略)四、作文(略,考生自行发挥)注:本试题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调整。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学XXX《行路难》,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雄心壮志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XXX.XXX《观沧海》B.XXX《山坡羊·潼关怀古》C.杜牧《泊秦准》D.XXX《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答案】A。
2.教学《中国石拱桥》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XXX.XXX《昆明的雨》B.XXX《紫藤萝瀑布》C.XXX《苏州园林》D.XXX《最苦与最乐》【答案】C。
3.教学文言文复课,教师举例说明一些字词的使动用法,下列例句适合的是( )。
XXX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XXX《三峡》)B.从流飘荡,任意工具。
(XXX《与朱思元书》)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XXX《小石潭记》)【答案】CD.XXX十二转,赏赐千百强。
(北朝民歌《木兰诗》)4.讲授XXX《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研究重点,不恰当的是( )。
XXX.领悟作者人生态度B.研究本文托物启志的写法C.感受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D.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答案】B5.学生对“借代”不熟悉,教师用古诗例句来讲解,恰当的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XXX《春望》)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XXX《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XXX《钱塘湖春游》)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D6.浏览综合性研究“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目标,按照请求答题。
活动目标(1)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有关交友之道的名言,并识记其中10则。
(2)了解活动方案的要素,初步学会活动设计方案(3)学会大方礼貌、清楚明白地发出“邀请”(4)写一篇自我引见,并大方、模糊地向同学报告(5)聆听他人的发言,能听懂他人发言的意思对该活动目标设计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设置研究情境,接洽生活实践,力图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B.体现出了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C.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较强,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研究效率D.在设定的五项目标中,对于掌握知识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答案】D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7题20分,第8题8分,第9题12分,共40分)7.案例:阅读教师讲授八年级课文《最后一次演讲》的两个环节,完成第7题。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教学《赤壁赋》后,教师提出中国古代诗文有“穷而后工”的说法,并让学生讨论这种现象,从古代文学家中找出更多相类似的例子。
对这一做法,分析准确的是()A.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B.意在让学生理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C.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D.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答案】 B2、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A.多样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 C3、教师教学《雨霖铃》(寒蝉凄切),讲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时,告诉学生“长亭”这一意象往往代表离别的愁情意绪,并举出其他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下列词句不适合的是()。
A.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B.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C.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辛弃疾《八声甘州》)D.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晏几道《减字木兰花》)【答案】 C4、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有一道“研讨与练习”题,第一题是“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 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答案】 B5、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下列教师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B.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C.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对社会上出现的语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努力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D.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答案】 C6、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背影》一文的作者及其背景,描述正确的是()A. 作者朱自清是现代著名小说家,以《背影》等作品闻名B. 《背影》是朱自清为表达对父亲的不满而创作的C. 文章通过描绘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D. 作品中的“背影”象征了社会的冷酷与无情答案:C解析: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而非小说家,故A项错误;《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文中描述了作者离开南京去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的情形,通过描绘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而非表达对父亲的不满,故B项错误,C项正确;文中的“背影”是具体描写父亲形象的,没有象征社会的冷酷与无情,故D项错误。
2.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之手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答案:C解析:A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B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C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D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阅读与鉴赏”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B. 引导学生积累、整合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C. 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D. 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答案:B解析:“阅读与鉴赏”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评价及审美等方面展开。
A项、C项、D项均符合这一目标范畴。
B项“引导学生积累、整合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偏向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目标,而非“阅读与鉴赏”。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面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某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学校准备开展一次关于传统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
请你结合所教学科特点,设计一个不超过15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第三题题目:请谈谈你对“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谈谈你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五题题目:假设您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背影》一文的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中父亲的形象过于刻板,不够立体。
”请问您会如何回应这位学生的观点?第六题题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七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你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比如有学生突然呕吐或晕倒的情况?第八题题目:请以《背影》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语文课堂中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描述】请根据以下教学设计内容,完成以下任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背影》一课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学会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背影》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21 小题,作答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 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教师告诉学生,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通过作品表现豁达的心境,建议学生搜集这类作品阅读。
下列不适合的是()。
A.柳宗元《小石潭记》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C.欧阳修《醉翁亭记》D.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A【解析】《小石潭记》描写的幽冷凄苦的景色反衬出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的生动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答谢中书书》通过描写山川的自然之美、勃勃生机,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2.在古代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B【解析】A 项,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B 项,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C 项,出自贺铸的《芳心苦·杨柳回塘》;D 项,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
A、D 两项均为含有梅花意象的诗句,C 项为含有荷花意象的诗句,B项为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准备向学生推荐一部科幻小说,下面作品适合的是()。
A.刘慈欣《三体》B.叶圣陶《稻草人》C.大仲马《三个火枪手》D.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答案】A【解析】A 项,《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系列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B 项,叶圣陶的《稻草人》为童话集;C 项,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为浪漫主义小说,非科幻小说;D 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历险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初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挑选一篇文章,与《秋天的怀念》《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沈从文《湘行散记》3、……名着导读...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C老舍《济南的冬天》4、……学完《威尼斯商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马说》......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邪”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6、……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学习前人佳句的基础上创新而成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下列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藤野先生》......一学生认为“反语”都包含激愤之情,另一学生举例提出异议,下列例子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8、……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阅读书报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9、……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B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10、……《荷叶母亲》选文旁边有一句批注:”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材的哪一个系统(3分)正确答案:A强调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11、...整体形象来理解的...教学思路中可以看到,我是联系整体来看细节......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而不是冷漠地作纯技术分析,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12、……阅读某教师和《孤独之族》备课笔记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8月7日...8月8日...8月9日...8月10日...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名着阅读导读作业可以既有限制性,又有选择性13、……《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我来讲讲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大家看大屏幕......这几句话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鲜动生明地说明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教师甲的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准确说明14、……阅读某教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有些学生的习作,整体的段落安排比较清楚,但各段的层次却不清晰。
......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断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教科书选文均可作为训练习作层次的典型材料15、……阅读某教师设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匾额文化”活动方案,按要求答题......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对上述活动方案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活动三能够体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二、案例分析题16、……阅读某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师:课文中用了......师: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生:......(1)评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目的。
(10分)(2)评析该教师课堂反馈的方法和效果。
(10分)正确答案:(1)答题要点①课堂提问主要目的是发挥教师在学习中的引导、点拨作用。
②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引导学生得出孩子们爬山时不同的状态和心情;第二个问题“‘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引导学生读出父亲的智慧;第三个问题“在父亲的帮助下,儿子有变化吗”引导学生借“探”“踩”读出了“我”在父亲帮助下重拾信心、走向成功的形象;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升华。
(2)答题要点①该教师实现课堂反馈的方法主要是提问引导、举例示范,效果甚佳。
②该教师通过三个问题的引导,带领着学生一步步读出父亲的智慧和“我”在其中赢得的宝贵人生经验;并且在学生研读与“走”相关动词运用内涵出现困难时给学生用“飞跑”进行举例示范,学生在此之下很好地研读出“蹲”“攀”等动词的丰富内涵。
17、……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17-18题。
......读书·实践·收获①我曾为一段曼妙的钢琴曲所触动......②抱着这样的烦恼......③我才恍然大悟......请从第②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
(8分)正确答案:错别字:“曲服”的“曲”改为“屈”,“振撼”的“振”改为“震”。
病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便是我所要实现的能打动人心的旋律。
应改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便是我所要演奏的能打动人心的旋律。
18、……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12分)正确答案:缺点:标题与内容契合度不高。
改进建议:该文标题为“读书?实践?收获”,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贝多芬传》给“我”带来了收获,并没有强调与“实践”的关系,因此,可以在文中加入自己在阅读《贝多芬》后努力付诸实践的内容。
三、教学设计题19、……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9-21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角度,写出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20分)正确答案:语文课程是最富有人文内涵的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其中蕴含的情感之前,需要学生对文言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本课有很好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选用好的导入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运用范读、自读等多种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感受读书的乐趣,领悟文言文的美;最后再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有条理的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备课,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20分)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确立依据】①依据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较为浅显,说理性强,学生在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即论证的方法以及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②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程,要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要有所成就就会有所磨炼,逆境中更应具备勇气和力量。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语感以及文言常用语法的积累,但学生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所要表达的的道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会作为讲解的重点。
21、……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5分)正确答案:【选择的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呢?这是谁的名言呢?看来大家都有所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走进他的思想主张。
(二)初读感知1.文章简介、作者简介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解决文言字词。
(3)再次朗读,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翻译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翻译全文。
(三)深入研读1.文章开头部分主要叙述了什么呢?2.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有何异同呢?(时代不同,经历相似)3.孟子运用他们的事例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炼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2)在生活上经受磨炼的句子: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3)受磨炼的益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除了这些事例之外,孟子还做了怎样的论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6.经过刚刚对课文的分析,文章是怎样论证的?运用了哪些手法?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摆事实)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紧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讲道理)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正反面)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正面论述生于忧患,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四)巩固提高学过今天的课文你有何启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指导作用呢?(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注意引导)(五)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道理,诵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感悟,题目自拟。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高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
下列含“云”意象的诗句,意图表现人生哲理的是(3分)正确答案: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2、……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3、……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贾平凹《秦腔》4、……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代表作是(3分)正确答案:A关汉卿《窦娥冤》5、……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效,仿效)(《庄子逍遥游》)6、……文言文......下列语句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