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
浅谈脾胃学说在围手术期术后的运用
关。
经济 发展 。因此 , 合理进 行 围手 术期 术后 恢复 治疗 , 促
进患者 康 复具有 重 要意义 。 .
自《 问》 始 , 素 开 即有 胃“ 以降 为顺 ” 受 纳 和腐 熟 、“
水 谷” 脾 “ 化 ” 谷 精 微 、 脾 宜 升 则 健 , 、 运 水 “ 胃宜 降则 和” “ , 胃者 , 六腑 之 海 , 气宜 下 行 ” 论述 。另外 , 其 等 肠
由于术 后 胃肠 动 力 障碍 的原 因 尚未完 全 阐 明 , 目 前西 医对 促进术 后 胃肠 动力 恢 复 尚缺 乏 针对 性 , 目前 国 内外 针对 术后 胃肠功 能 恢 复 主 要措 施 有 : 一 般 治 ①
疗 禁食 , 续 胃肠减 压 , 持 水 电解质 及 酸 碱 平 衡 ; 持 维 ②
同而异 , 中一个 很 重要 的 因素是 术 后恢复 是 否顺利 , 其
如 出现 术后 并发 症 , 人身 体恢 复缓 慢 , 病 必然 延 长 围手 术期 , 方 面增加 医疗 费用 , 一 消耗 有 限 的宝贵 的 医疗资
源: 另一 方 面影响 患者 的工 作生 活能 力 , 而 影 响社会 从
2 — 2 3 5
[] 施杞 , 拥军 , 2 王 吴士 良, . 寒湿 刺激 对家 兔 颈椎 间盘 MM 一 、 等 风 P1
MM - P3活性 的影 响 [] 中 国骨 伤 ,02 1( )30 32 J. 20 ,5 6 :4- 4
( 文校对 : 世民 本 马
收稿 日期 :08—0 20 4一l) 9
[ ] 姜 杰 , 向明 .风 寒湿 刺 激对 家 兔 颈 椎 间 盘 组 织 I-, N 3 常 L1mR A表 达 的 影 响 [] 现 代 康 复 ,00 4 8 :lO l9 J. 20 ,( ) 19— 1 1 [ 】 王 拥 军 , 杞 . 椎 病 危 险 因 素 的病 例对 照研 究 [] 中 国 中医 骨 伤 4 施 颈 J.
曾庆祥基于脾胃学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经验
曾庆祥基于脾胃学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经验标签:名医经验;曾庆祥;脾胃学说;神经系统疾病本院曾庆祥主任医师是深圳市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融会贯通中西医理论,兼收并蓄,撷采其长,为己所用,并长期坚持在临床的第一线,精勤不倦,师古而不泥今,治病不拘一格,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颇有研究。
曾师善于运用脾胃学说从调补脾胃补益后天之本的角度出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疗效颇佳。
笔者作为其学术继承人,有幸拜于曾师门下,深得教诲,受益良多,今不揣愚陋,将曾师相关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健脾疏肝解郁治郁证案例1:患者,女,32岁,公司职员,2013年3月12日就诊。
患者3个月来因工作压力大,精神受刺激,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心情郁闷,自觉生活无意义,喜独处,与他人交流少,伴胸闷不舒,喜叹息,懒言少气,不思饮食,睡眠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弦。
检查排除脑器质性病变,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45分,被诊为“抑郁症”,曾间断服用黛力新、赛乐特等,症状有缓解,但停药即复发。
中医诊断:郁证,辨证属脾虚肝郁型。
治以健脾疏肝解郁。
药用:太子参15 g,柴胡10 g,枳壳12 g,白芍12 g,炙甘草5 g,当归6 g,白术15 g,茯苓20 g,首乌藤4O g,郁金15 g,薄荷(后下)6 g,夏枯草20 g,浮小麦30 g,远志15 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1周后,患者精神转好,心情较前舒畅,药已起效,守方去夏枯草,加炒酸枣仁15 g以加强安神之功,继服半个月后,患者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症状消失,已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
按:抑郁症属中医“郁证”、“百合病”等范畴。
本案患者因工作压力大、精神刺激等,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忧愁思虑,肝气郁结,故见情绪低落、心情郁闷;肝木乘土,使脾之消磨水谷及运化水湿作用减弱,生化乏源,则不思饮食、懒言少气。
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
曾师治疗以健脾疏肝解郁为法,通过调治中焦脾胃,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有利于肝气之条达,方选逍遥丸加减。
脾胃学说临证心得
脾胃学说临证心得
脾胃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个重要的诊断体系,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脾胃学说以脾为主体的观点把脾脏的功能作用纳入心论的发展体系,它的脾胃观认为脾是一个元神机关,它可以负责居室安身、治疗疾病、归纳外界的营养物质供发育身体所依赖。
本次临证,我按照脾胃学说针对男性患者非常典型的胃脘满闷、嗳气及大便稀薄等症状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首先,我根据脉象来检查患者的脏腑功能,经过盘问,患者出现了症状,这说明了脾胃功能紊乱。
按照当代西方医学认为,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出现上述症状,因此排除了其他疾病的造成可能性。
其次,根据脾胃学理,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我使用了益气活血的中药原料,其目的是增强脾胃的功能,以便活血补血、祛湿散阻、和调气血,以实现脏腑协调的状态。
脾胃学的理论与西方的医学理论非常不同,它把脾脏的功能放在心论的范围内,而西方的医学理论却将心脏作为一个社会心理,脏腑作为一个机能组织,把脾脏放在消化系统的角色上。
这也是他们所重视的功能差异,也体现在临证治疗上。
我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而西医则以各种药物来补充营养、调节消化系统、抑制异常反应等。
总之,在本次临证中,我结合中西医对脾胃病的理论,用中药+外治结合的方
式治疗脾胃不调症,达到改善患者症状、调节脾胃功能,使脏腑保持协调性状态的效果。
从而实现了疑病之治病,药到病除,为患者赢得了痊愈。
本次临证,我较好地把脾胃学说的诊疗方法运用在实践中,令我深有见识。
应用“脾胃学说”,养好后天之本
应用“脾胃学说”,养好后天之本作者:冯广泉来源:《科学养生》2015年第03期先生是一位48岁的壮汉,肌肉发达,身体一向不错。
这几年做出口小商品生意顺风顺水,每天忙忙碌碌,中午和晚上常常处于灯红酒绿的应酬中。
他十多年前就有胃病,近期更是胃疼得要命,吃了一阵子止疼药,开始还管用,现在不太管用了,没办法,只好去医院。
医生给做了胃透等物理检查后,觉得他是胃癌,建议家属领他到省城的大医院进一步诊治。
省肿瘤医院经过超声断层等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他已是胃癌晚期,医生责怪他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要他立即手术治疗。
家人背着他流眼泪……俗话说,“十人九胃”,可见胃病之广。
那么,如何避免胃受伤害,怎样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胃部疾患呢?笔者就此采访了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专科主任陈江教授。
作为医学博士的陈江教授,目前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二十余年,擅长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疾病、炎症性肠病及消化道肿瘤术后的调理。
据陈江教授介绍,在中医学里唯一被称为学说的,只有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奠基于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发展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形成于金元时代,金元时的李杲写有专著《脾胃论》,充实于明清。
如今,脾胃理论在临床应用上涉及内、外、儿、妇产、皮肤、五官等科百余个病证。
中医脾胃学说是个多功能系统,脾胃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后天之本”,它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的发病也十分广泛,中医有“脾旺不受邪”“内伤脾胃,百病乃生”之说。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
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
脾主运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现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2润燥互济,脾胃兼顾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3攻补得当,勿伤脾胃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4重视调肝,以济中州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5寒热得当,温凉互协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6行气导滞,详辨病因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7重视脾胃,统观五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摘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一.和法:1.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2.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二.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1.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2.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3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3.1调和脾胃法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3.2调和肝胃法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失和降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3.3调和肝脾法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3.4调和胆胃法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3.5调和胃肠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4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4.1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4.2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4.3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我们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1益气活血,扶脾助运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时方和经方加减,不但收到补脾而不壅滞,和胃消积而不伤正之功,而且亦与“脾健则升,胃降则和”的理论相符合.2益气健中,以调升降本法多用于脾胃气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症.脾胃乃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健胃和,纳化有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生化气血,输布全身的功能.“诸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阴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浊失养,达颠顶可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泛酸,呃逆,下行则见餮泄、便秘、腹满、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对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疾,以调升降,大气一转,其病乃解.二0一三年一月。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中的脾胃学说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其应用广泛且深入,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脾胃学说主要包括脾胃功能、脾虚、胃弱等内容,下文将详细介绍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脾胃功能是中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证人体的营养吸收和消化代谢正常。
而脾虚、胃弱等疾病则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的失调,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辨证论治方面。
针对脾虚、胃弱等疾病,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别病因,对症下药。
比如,对于脾虚型消化不良患者,常用补益脾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四君子汤、六君子丸等;对于胃弱型胃炎患者,常用滋阴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龟鹿二仙汤、清胃汤等。
通过辩证施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脾胃学说在病因病机分析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虚、胃弱等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不畅、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形成了脾虚、胃弱等病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情志调摄、适当休息等,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总的来说,脾胃学说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指导医师开展辩证施治,更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深入研究脾胃学说,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王某 , ,2岁 ,97年 5月 3 女 4 19 01 3就诊 。患 者
因反 复 高 热 、 吐 l 呕 0天 . “ 行 性 出 血 热 ” 入 以 流 收
院 。既往 有 胃病 已多 年 入 院治疗 1 o余天后 体 温 仍位 于 3. C~ 3 ℃之 间 ; 能进 食 , 入即 吐 . 75 8 不 食 肌注 胃复 安 、 爱茂 尔等 药物 收 效不大 。经检查 诊 为
在 于协调 脏腑 之 间阴 阳平 衡 , 强 机体 抗 病 能 力 , 增 阴平 阳秘 , 其病 自愈 ( 收稿 日期 2 0 —2 2 ) 0 20 1
按 : 者平 素脾 虚 胃弱 , 因病后 失调 , 胃即 患 复 脾 伤 , 气不 充 , 元 阴火 上乘 而致 诸症 蜂起 灸 补脾 胃 3
后病情 稳 定 , 神好 转 , 食渐 香 , 精 纳 每周 继续 针 2次
以巩 固疗效 .
按 : 例 为久病 失调 , 血 亏虚 而致 。 胃为后 本 气 脾 天之 本 , 血 生化 之 源 , 补 脾 胃 3穴 , 气 灸 温养 脾 胃.
强壮补虚, 令脾 胃强 健 , 生化 有 源 , 气血 旺盛 , 气 元 充足 , 脉 充实 而肢体 强 壮 。 百 调理 脾 胃
维普资讯
中 田 民 间 疗 法 神灯 照射 。隔 日 1次 ,0 为 1个疗 程 第 1个疗 1次
程后 患者 当 月有 5日经 净 , 腹痛 及 腰 酸症 状 消 失 其后 随 治疗 次数 增 加 , 月经 净 的 时 间逐 渐 延 长 . 每 但 无规律 。4个 疗程 后 , 者 每 月经 净 1 患 , 尚 5天 但 有反 复 。 坚持 治疗 , 仍 并予 耳 穴贴 压王 不 留行籽 。 嗣
温振英论中医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法 。偶 有 因食滞 成病 , 但导滞 后泻仍 不止 , 病为六 或
淫所 伤但驱 邪后 泻利 未 停 的病 例 , 用健 脾益 气 调 采 中法 , 可起 药到 病除 之效 。基本 方 为参苓 白术 散 : 苍
病理 机制 , 科疾 病 中脾 胃系统 疾 病 占有相 当大 儿
的 比重 , 病率 仅 次 于 呼 吸系 统 疾 病 。儿科 脾 胃病 发 中又 以脾 虚证 为多见 。 温 教授 认 为 目前 由于社 会 经 济条 件 的改 善 , 医 疗保 健方法 的进 步 , ,L 胃病虽 有 “ l fJ 脾 停滞 ” 湿 热” “ 等实证 , 时治 疗均 可 收到 较 好 疗 效 , 去儿 科 “ 及 过 四 大证 ” 之一 的“ 证” 逐年 减少 。反 之 , 疳 也 由于生活水
术、 生薏米 、 陈皮各 1 , Og 茯苓 1 , 5g 自术 、 焦楂各 6g 。 若 平素 体弱 脾虚或 久泻 不止者 , 中加 党参 、 子各 方 诃
1 。常遇 有 1 6个 月乳 儿 , 0g ~ 由于 喂养 牛 乳 不 当 ,
头 面部湿 疹 , 大便 黄 稀 有 黏液 奶瓣 。辨 证 本 属湿 热 泻, 但用 清利 湿热 的 药 味 治疗 无效 。如 单从 湿疹 和
薄 而弱 , 乳食 易伤 , 日脾 常 不 足 也 。 强 调 “ 儿脾 故 ” 小
常不 足” 。后 人 总结 小 儿 的 主要 生 理 特点 为脏腑 娇
嫩 , 气 未 充 。病 理 特 点是 易 寒 易 热 , 形 易实 易虚 , 虚 实相 间 , 变化 迅速 。温振 英 教 授 认 为 由于 儿 童有 上
生垦主塑匡鱼金』型堂
堡 旦釜 鲞筮 塑
! ! ! aiwe dA g 01V l , 4 rd s Me。 u 1, o 3N I t t 2 o
调理脾胃治疗它脏疾病---第一节补火生土法
调理脾胃治疗它脏疾病---第一节补火生土法调理脾胃治疗它脏疾病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脏腑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和功能,但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浑然一体,互用互制,从而保持人体的整体动态平衡,体现这一动态平衡的过程就是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脾乃后天之本,位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
《灵枢。
五味篇》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素问。
玉机真脏篇》也指出:脾“居中央以灌四旁”。
四旁者,肝、心,肺、肾是也。
所以,脾胃有病,不仅表现在自身的功能失调,而且也往往导致心、肝、肾、肺等脏器的发病。
说明了脾胃在内伤发病学上的特殊地位。
诚如李东垣所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以脾与心为例。
脾益气生血,心主血,若脾之化源不足,则心血必致减少,血不养心,则心悸、失眠等症作矣。
又如脾与肺:土能生金,脾旺则肺津充,脾虚则肺津不足,短气,干咳少痰等候亦屡见不鲜。
从五脏一体观来看,调理脾胃不仅可治本脏疾病,也可治疗它脏腑病变。
张景岳首言:“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安五脏也。
”此论深中肯綮,诚得理脾之要妙。
吴澄《不居集》中也有相似的看法,他的“凡察病者,必先查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勇怯,脾胃无损,诸可无虑.”亦是临床经验韵有得之言。
所以,调理脾胃以论治它脏疾病是综合运用脾胃理论的体现,也是脾胃理论发展的另一特点。
,近代从调理脾胃入手论治它脏疾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调理脾胃来治它脏,不仅是脾胃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临床掌握好这个独特的环节,也是充实发展和丰富治疗内伤杂病的有效方法。
笔者根据临床体会,参考文献资料,将调理脾胃治疗它脏病证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分述如下。
第十三章从它脏论治脾胃脾为土脏,主中州而灌溉四旁,脾胃有病可致它脏功能失调,它脏有病亦可传之脾胃。
《金匮要略》云:“见旰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便是仲景对它脏有病传之脾胃理论的首创。
凡因它脏病面传脾胃致病者,治疗时应当考虑到肝,心,肺、肾的有余或不足,或补或泻,从它脏以治脾胃病。
岭南名老中医对脾胃学说的运用与发挥
上 输 于脾 , 脾气 散精 , 归 于肺 。 饮 食 水 谷 人 胃 , 胃 上 ” 经 的受 纳腐 熟及 脾 的运化 作用 , 生为精 气 津液 , 化 继而 输 布及 营养 全 身 。若 胃之 受 纳腐 熟 功 能 失 常 , 易 致 胃 则 痛、 痞满 、 大便 秘结 等病 变 ; 脾 之运 化功 能失 常 , 可 若 则
食 方式 上 , 老 和陈 全新教 授都 提倡 三 餐应 定时 定量 , 邓 均衡 营养 , 有节 有度 , 养 胃气 , 保 以免 “ 饮食 自倍 , 乃 形 大 伤 ”1 _ 。古 常云 :是 药 三 分 毒 。 治 病用 药 , 愈在 “ ” 病 养, 而脾 胃为 后 天 之 本 , 仲 守 教 授 认 为 只 要 重 视 脾 李 胃 , 能达 到养 生 防病 的 目的 。 就 综 上所 述 , 可见 岭 南 名老 中 医在 传 承 脾 胃学说 的
滞 , 阳失 衡 ; 阴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阴太 过 , 阴 属 补 反而 伤及 阳气 。故
出 : 胃强 则 强 , “ 胃弱 则 衰 , 胃则 生 , 胃则 死 , 以 有 无 是 养 生家 必 当 以脾 胃为 先 。 邓 老认 为脾 胃的健 旺 , 五 ” 使 脏 六腑 四肢 百骸 都 强健 , 身体 没 有 弱 点 给 疾 病 以可 乘
关键词 岭南; 名老 中医 ; 胃学说 脾
降 息则气 立孤 危 , 故非 出入 , 则无 以生 长 壮 老 已 ; 升 非 降, 则无 以生 长化 收 藏 , 以 升 降 出入 , 器 不 有 。 升 是 无 ” 降出入 是人体 气 化功 能 的基 本形 式 , 维持 人 体 新 陈 是 代谢 和 生命 活动 的 基本 作 用 。 脾 胃同居 中焦 , 为升 降 枢纽 , 主升, 脾 胃主 降 , 胃升 降功能 正 常 , 可 畅达 五 脾 则
脾胃学说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运用
脾胃学说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运用【关键词】慢性肾炎;脾胃学说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其临床一般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或轻度氮质血症为基本表现。
根据其临床症状,慢性肾炎均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虚劳”范畴。
肾炎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内经》认为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因此,本病的发生以肾为关键,同时与脾胃、肺也有密切关系。
金代名医李东垣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强调“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另外,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
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
笔者现就脾胃学说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1 脾与肾的关系肾为水脏,肾气亏虚,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形成水肿。
脾能运化水谷,能制水。
脾虚可引起肾虚,肾虚可以引起脾虚。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肾藏之精有赖于脾所生化的精微充养,脾化精微需借助于肾阳的温煦作用。
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肾气亏虚、肾阳不足,不能化气主水,使水液代谢发生障碍,形成水肿。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水肿病诸候》始有水肿病之称,并提出脾肾俱虚论:“水肿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于皮肤而令周身肿满。
”水肿与肾、脾、肺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肾为发病之关键,临床上,慢性肾炎除了有肾虚表现外,往往还伴有脾胃功能衰退的表现。
治疗上,历代医家治水肿多注意调理脏腑。
如《重订严氏济生方·水肿门》提出:“治疗之法,先实脾土,脾实则能舍水,……江河通流,肾水行矣,肿满自消。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提出:“脾为水之堤防,堤防利则水道利;又肾为水之主,肾气行则水行也。
”《景岳全书·杂证谟》指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并提出了“治宜温脾补肾,此正法也”。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脾胃理论,欢迎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从解剖、生理、脉法、发病方面,研究《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从而为现代临床找到理论依据。
脾胃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
”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先贤就对脾胃的正常功能及异常变化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对现代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
”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
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2、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是对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痿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可见,《内经》对脾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已有较深认识。
内伤脾胃学说的治则
内伤脾胃学说的治则
内伤脾胃学说是中医对于脾胃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病症的理论和治疗原则。
根据内伤脾胃学说,治疗脾胃病应有以下治则:
1. 补益病机:对于脾胃虚弱的病症,应采用补益的方法来调理。
中医常用温补、健脾等药物来补益脾胃功能。
2. 调理消化功能:脾胃失调常伴随消化功能紊乱,因此需要调理消化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舒缓胃肠运动等。
3. 理气和胃:脾胃失调常伴随气机不畅,所以需要利气。
常用的方法有调理情绪、舒缓压力、按摩腹部等。
4. 消食化滞:脾胃功能失调时,常出现消化滞留的症状,需要消食化滞。
常用的方法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摄入等。
5. 寒湿病机:有的脾胃病是由于体内寒湿病邪所引起的,因此需要祛除体内的寒湿。
常用的方法有采用温燥药物、调理饮食、保持身体温暖等。
总之,内伤脾胃的治疗原则是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补益脾胃、调理消化功能、理气和胃、消食化滞和祛除寒湿为主要治则。
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
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摘要】一般来说脾胃为人体生化之本,同样是人机体的枢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因病之渊数。
其可受到内伤、自病以及受病于其它脏腑,都能够导致其功能异常。
脾胃脏腑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其生理之间互有联系。
而近年来,脾胃病,即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与多发病,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有独特的优势,为居民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中医脾胃概论脾胃学说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30-01脾胃说在中医脏腑学说中非常的重要,目前已被我国医学所重视。
有关脾胃的论述,《内经》、《难经》、《金暖》、《伤寒》等书都有着大篇幅的记载。
文章将以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脾胃概论1.1脾人的脾位在腹腔上方,横隔的下端,在左季肋一下的位置,紧邻胃的左侧,外形与马蹄相近。
通常脾胃之间仅以隔膜相连。
中医脏象学说里面有云“脾”的解剖单位与当代解剖学里面的胰相近,不过脾的生理功能又与胰存在较大的差异。
脾主要的功能为生血统血,生血,指的就是脾有生血的能力;而统血,指的则是脾有一定统摄血液以及影响血液在脉内运行的功能。
而且脾还可以利用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从而疏通身体的经络。
现阶段我们对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针对脾虚诸证方面,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脾运化的生理功能和胃肠的运动有一定的联系。
而脾虚诸症则存在于上述功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实践结果显示,脾的作用和机体免疫力也存在较大的联系,而脾虚证就是人体内细胞因子活性下降,免疫调节能力异常所致,而且脾虚证也体现为胃肠道部分免疫力紊乱。
目前一些研究发现,脾与红细胞的免疫力存在一定的联系。
经对脾虚证微循环以及血液流变学的观察我们得知,脾和微循环的调节能力以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有联系。
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中医学中的脾,就是一个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功能性器官。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脾胃论心得体会篇1脾胃论心得体会脾胃论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涉及到人体脾胃系统的健康和调节。
这篇论文旨在探讨脾胃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一、基本概念脾胃是指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胃和脾。
脾胃论认为,脾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身体内部的失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理论体系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为气血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即脾胃能够生成气血,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脾胃还与脏腑功能有关,如脾胃虚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衡,从而引发疾病。
三、实践应用1.饮食调理:脾胃论强调饮食对脾胃的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食物,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2.药物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脾胃疾病。
如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等症状。
3.按摩治疗:按摩腹部、脾胃经穴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脾胃疾病的症状。
4.情绪调节:情绪波动对脾胃健康有一定影响。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四、总结脾胃论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了脾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供了维护脾胃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按摩治疗和情绪调节等综合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脾胃的健康,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最后,我建议读者在学习脾胃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调理和保健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脾胃的健康,实现身体的健康与和谐。
脾胃论心得体会篇2脾胃论心得体会一直以来,我对中医有着深厚的兴趣。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脾胃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脾胃论,我对其理论体系、基本概念、病因病机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脾胃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医学课件)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应用体会PPT幻灯片
14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水湿阻滞、湿热蕴结非脾实,本于脾虚。 脾虚失其健运,生湿,湿停则易阻滞气机,
气有余可生热,故湿热蕴结。 其本在脾虚,湿热为标实。
15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脾无阴虚,胃有阴虚。
脾为阴之至阴,喜燥而恶湿。其运化水谷 之精微依靠脾气、脾阳。
舌体、舌质、舌苔的不同变化是辨证的基础
舌体胖大甚至边有齿痕 舌质淡或红
舌苔黄腻或白腻 舌苔厚腻粗糙
舌边或舌尖的偏红
脾气虚程度 脾胃寒热
脾胃寒湿或湿热 脾胃湿盛 肝火心火
8
四诊合参,诊病重视望舌诊脉
舌体胖大、舌苔正常 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
舌体胖大、舌苔白腻 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腻
舌体胖大、舌苔黄腻
燥为阳,湿属阴,脾喜燥而恶湿——阳常 不足,湿(阴)常有余,故无阴虚。
16
2、治胃必实脾,健脾必和胃
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必致胃实; 胃腐熟无力,失于和降,亦致脾虚。
因而治法上,治胃必健脾,健脾必和胃。
如脾虚为主,当补重于消。如以胃实为主, 治在消重于补。临证分清病机,根据主次, 随证治之。
19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李老认为,人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与其他脏 腑相互依存,五脏六腑皆禀受脾胃之营养运化 ,而发挥其生理作用。因而脾胃的病变必然影 响他脏腑,其他脏腑阴阳之失调也必然影响脾 胃。而在诸脏腑中,肝脏与脾胃的关系更为密 切。如情志伤肝,肝郁气滞,失其疏泄条达, 横逆脾胃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即所谓木郁克 土;如饮食损伤脾胃;或久病脾胃虚弱,湿阻 中焦,肝气失其正常的疏泄条达,均可导致肝 脾失调或肝胃不和,即土壅木郁。
脾胃学说在痹证治疗中的作用
弱 , 气不 充 , 元 又反 复感受风 寒湿邪 , 则易 患骨 痹 、 肾痹 , 素 即《 问 》所 云 : 冬遇痹 者 为骨痹 ……骨痹 不 已义遇邪 者 则移人 于 “
时才能侵人 人体 , 侵人人体 后 , 须与皮 肉、 筋骨 、 关节 、 腑相合 脏 才能发病l 若正气旺 , l l , 邪气不能与之相 合 , 则不发病 。《 问 ・ 素 痹 论》 :荣 者 , 云 “ 水谷 之精气 也 , 和调于 五脏 , 洒陈 于六 腑 , 乃能人
气, 而百病可生焉 。” 指 肢体经络病证 可 南脾 胃虚所致 。临床
,
发作 关节 疼痛 ,治 疗上若 能减 轻发热 ,则关 节疼 痛也 随之 而
肾。” 肾虚寒实是把痹 的主要类型之-[是 预防和治疗 的主要 群 - ,
体, 若患者脾 胃虚弱 , 肾气 、 肾精 亏耗 , 那么在冬季尤其要加 强健
脾益 气 、 肾温 阳以增强正气 , 补 防止重感于邪 , 防止邪气深人 久 羁而成挺痹 。同理 , 肝之脾 胃虚 , 在秋凉时节易反复感受 二 邪而 三 患筋痹 、 肝痹 。骨骼 和筋 肉是痹证常发病之部位 , 因此 , 夏季健脾 可祛湿治 痹 , 秋季健睥可 防治筋痹 与肝痹 , 冬季健脾 则主要有助 于 防治 骨痹 和肾痹。这只是相对而言 , 其实 四时都要顾护脾 胃, 使其不致太虚而受邪 , 不致正不胜邪。
旺 。前人早 已总结 出“ 脾健湿邪 可去 , 气旺顽麻 自除” 的治痹经
傍” 胃为“ , 水谷 之海 , 六府之大 源也 ” 。脾 主运化水 精微 , 胃主
受纳水 , 清降浊 以化 生气血 津液而奉 养周身 , 升 故称 为“ 后天
验, 值得 我们借鉴运用 。
叶天十云 :土旺 四季之末 , “ 寒热温凉随时而用 , 故脾 胃有心 之脾 胃, 肺之脾 胃, 之脾胃 , 肝 肾之脾 胃。” 这一说法在李杲提 出
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体会
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体会
郑晓梅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9(024)007
【摘要】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于《内经》,倡于金元时代,发扬于后世,形成独特的学术流派,在指导临床实践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本人运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炙临床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于后。
【总页数】2页(P1329-1330)
【作者】郑晓梅
【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市人民医院,8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脾胃学说指导针灸辨治急性期青年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研究 [J], 李乃杰;李磊;李文慧
2.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 [J], 尹淑香
3.温振英论中医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J], 郑军;李敏;胡锦丽
4.从"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浅析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J], 陈铭诗;张杰;徐天舒
5.以脾胃学说指导针灸治疗青年贝尔氏面瘫50例 [J], 薛青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1-05T16:29:12.5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王卫东王建东[导读] 脾胃受伤会导致全身性疾病,而运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舒肝行气和血、滋养胃阴等法、调理脾胃,为医生所熟悉。
王卫东1 王建东 2(1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中医科 014040 ;2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医院 014040)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1-0269-01 脾胃受伤会导致全身性疾病,而运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舒肝行气和血、滋养胃阴等法、调理脾胃,已为医生所熟悉。
本文所列举的,乃是一些不以脾胃病变为主的疾病,其治法仍从脾胃入手,其原因就在于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李东垣所创制的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清暑益气汤等,它是意义,不在于为后世留下了几张好方子,而在于他首创了调节阴阳气血的法则,是升降沉浮的示范。
补中益气汤,既能补虚,又能甘温除大热,开了治“发热”证的一大法门。
升阳益胃汤升清降浊,而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解郁、升阳、泻阴火作用又别于升阳益胃汤,二方可谓调理清浊的典范。
清暑益气汤,主治长夏伤暑及虚人外感,既有气阴两耗,又有湿滞困脾,此方升、补兼施,化滞之中兼有益阴,旋转中州,使发热、自汗、身重、闷瞀、呕恶等症齐愈。
舍此法何能灵效。
而此法亦从脾胃之生理功能悟出。
可见恢复脾胃的“枢纽”作用,对治疗上的指导意义。
近代医家张锡纯,对“脾胃”的体会犹多,其治阴虚劳瘵,不补金水而着眼于脾胃,立资生汤,方中以术、山药、内金为主,皆脾胃药也,先使中州旋转,次以牛蒡升华前三药之所化以润肺金,元参滋肾,药仅五味,大功告成。
实为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之妙用也,笔者常用此方,其疗效远远超过了百合(固金汤)六味(地黄汤)之辈。
此外,临床上运用升降相因之理,以升补之法,治疗气虚陷之癃闭、每获良效,而补渗利之不足。
如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炎等病。
另外,“健脾利水”是治疗水肿的有效方法,起作用机理有三,一是脾属土,健脾所以制水流。
二是脾胃是水液代谢的枢纽,旋转中州则气化行肿自消。
三是水湿是浊邪,升清以降浊,升阳以散阴则水自去。
如是则治水之法变化无穷。
参考文献
[1]吴顺安,袁佑邦. 脾胃气机升降探讨[J]. 青海医药杂志. 1991,33(3):11.
[2]周德端.论气机升降与脾胃病[J].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6,8(4):239-242.
[3]塔娜.气机升降学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03,21(5):8-9.
[4]任小宁.气机升降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 2007,31(12):8-9.
[5]张庭立.试论升降理论在调理脾胃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 1990,3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