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中医理论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

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

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本文将介绍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脾胃的内容。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消化系统的核心,起着转化和运化水谷精微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临床中,脾胃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之一。

以下是对脾胃的详细解释:一、脾胃的定义与作用脾胃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代人体消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脾胃的主要作用包括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运化水谷精微等。

脾胃的健康与人体充分获取营养有着密切关系。

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脾胃的生理功能1.运化功能:脾胃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包括营养素和气血。

2.吸收功能:脾胃能吸收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3.传输功能:脾胃能将消化后的养分通过经络输送到全身各处。

4.衍化功能:脾胃能将水谷精微转化成气血,进一步供养全身。

5.固摄功能:脾胃能将水液和谷物精微固摄在体内,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

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1.消化不良:包括食欲不振、腹胀、饱胀感等。

2.乏力倦怠: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导致体力下降、乏力、无力等。

3.脘部胀痛:脾胃功能失调常伴有脘部胀痛、不适感,尤其是进食过多或过度劳累后较为明显。

4.大便异常:脾胃功能失调可引起大便稀溏、腹泻或便秘等。

四、调理脾胃的方法1.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饮食,避免生冷、油腻、过度辛辣等食物。

多食用易消化、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粗粮等。

2.心情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压力和情绪波动。

3.适当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与调理。

4.中药调理:中医中药有许多可以调理脾胃功能的药方,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未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医认为脾胃与哪些疾病有关

中医认为脾胃与哪些疾病有关

中医认为脾胃与哪些疾病有关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脾胃不和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比如常见的消化不良,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往往是由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所致。

再比如胃炎,无论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是萎缩性胃炎,都可能与脾胃虚弱、胃气上逆有关。

脾胃虚弱时,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饮食、情志等的影响,从而引发炎症。

还有胃溃疡,中医认为多因脾胃虚寒、肝郁气滞等导致。

脾胃虚寒时,胃部的血液循环不畅,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形成溃疡;肝郁气滞则会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进而影响消化功能,也可能促使胃溃疡的发生。

脾胃与肥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中医角度看,肥胖多是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痰湿内生,积聚在体内而形成。

当脾胃不能有效地将食物转化为气血,而是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和痰湿,就会使人逐渐发胖。

而且,肥胖者往往还伴有乏力、气短、嗜睡等脾虚的症状。

糖尿病在中医里被称为“消渴”,脾胃在其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导致血糖无法被充分利用和代谢,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同时,脾胃功能失调还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脾胃不好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会影响心脏的供血和功能,导致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

而且,脾胃运化失常产生的痰湿,还可能阻塞血脉,形成瘀血,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失眠也可能与脾胃有关。

“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脾胃功能失调,比如饮食积滞、胃火亢盛等,都会扰动心神,使人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不佳。

在儿科疾病中,脾胃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小儿脾胃娇弱,容易出现脾胃失调的情况。

比如小儿厌食症,多因喂养不当、脾胃虚弱导致。

还有小儿腹泻,可能是由于脾胃受寒、湿热困脾等引起。

中医脾胃知识点总结

中医脾胃知识点总结

中医脾胃知识点总结一、脾胃的基本概念1.1 脾胃在中医中的定位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水谷精微。

脾胃是独立的消化系统,具有自己的功能,同时也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

它们在运化水谷、产生精微、输布全身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1.2 脾胃的功能特点脾胃的主要功能特点包括:①转运和消化营养物质;②生产水谷之精微;③输布水谷之精微;④协调和统管其他脏腑功能。

1.3 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运化水谷、生产精微、输布精微和协调统管。

其中,运化水谷是指将进食的水谷经过脾胃的转化作用,分解为精微的物质,为身体提供营养。

生产精微是指脾胃通过消化吸收,将精微的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气。

输布精微是指脾胃将生产的精微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滋养全身。

协调统管是指脾胃对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起着协调和统管的作用。

1.4 脾胃失调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脾胃失调的病因可以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感邪气等多种因素所致。

脾胃失调的病机常常表现为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脾胃气滞等情况。

二、脾胃的疾病与诊断2.1 脾胃失调的常见症状脾胃失调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体倦乏力、大便稀薄、舌苔厚腻等。

2.2 脾胃失调的辨证要点中医诊断脾胃失调时,需要注意辨证要点。

常见的脾胃失调辨证要点包括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气机不畅等。

2.3 脾胃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中医临床上,常见的脾胃相关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脾胃虚弱等。

针对不同的病情,中医医师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三、养护脾胃的保健方法3.1 饮食调理养护脾胃的食疗方法包括:宜清淡、少辛辣;宜多食用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宜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胡萝卜、黄瓜、苹果等。

3.2 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护脾胃需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等。

3.3 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气功等,这些方法有助于调理脾胃,增强体质。

中医脾胃病的概念

中医脾胃病的概念

中医脾胃病的概念中医脾胃病指的是一系列由脾胃失调引起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认为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们的正常功能影响着全身的健康。

因此,脾胃病是中医临床中非常常见和重要的一类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的器官。

脾主运化,胃主收纳和化,两者的功能有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关系。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脾胃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情绪压力、生活规律不规律和药物损伤等。

例如,频繁食用刺激性食物、大量进食、不规律进餐、长时间饥饿、饮酒过多和过度用药等都会导致脾胃负担过重,进而损伤脾胃的正常功能。

长期的压力和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脾胃失调,从而引发脾胃病。

中医脾胃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胃痛、呕吐、恶心、腹胀、稀便、便秘和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往往伴随着身体的虚弱、气短、心悸、失眠和嗜睡等表现。

在临床上,中医医师常常会观察病人的舌苔和脉象,以确定脾胃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舌苔的颜色和厚度可以显示出脾胃的健康状况,而脉象则可以反映出体内的气血运行情况。

中医脾胃病的治疗基于中医理论,主要侧重于调整脾胃功能,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中医医师通常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史,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患者,中医医师会选择具有益气健脾的中药和针灸疗法。

对于湿热病情严重的患者,中医医师会推荐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病人本身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中医脾胃病治疗的关键。

中医医师会建议病人适当锻炼、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和粗粮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总之,中医脾胃病是一类由脾胃失调引起的疾病。

它们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习惯、情绪状态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医师通过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来调节脾胃功能,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中医的脾胃知识点总结

中医的脾胃知识点总结

中医的脾胃知识点总结一、脾胃的定位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位于人体的中焦部位。

脾主运化水谷,主管中焦,属于脾胃功能的主要器官之一。

胃主受纳水谷,属于脾胃功能的主要器官之一。

脾胃的定位在于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运化水谷、消化吸收、气机升降、气血生成、化生津液等。

二、脾胃的功能1. 运化水谷:脾胃主要负责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供给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密切相连,共同完成对水谷的运化功能。

2. 气机升降:气机升降是指胃气升降和脾气升降,是脾胃功能的重要表现之一。

胃气贮精,上升于上焦,主要运化清水谷气。

脾气主升主降,上升清阳气,下降浊阴气,主要运化浊水谷气。

3. 津液生成:脾胃主要负责津液的生成和分泌,津液是水谷精气转化而成的精微液体,滋养人体各部位的气血津液,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4. 气血生成:脾胃能够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保证气血的平衡和充足,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脾胃的常见疾病1.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失调,不能正常消化水谷,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佳、乏力疲倦等症状。

脾胃虚弱常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劳累过度等因素引起。

2.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是指脾胃受到湿热邪气侵袭,导致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腹泻便溏等症状。

脾胃湿热常由饮食不洁、情志不畅、外感湿热等因素引起。

3. 脾胃气滞:脾胃气滞是指脾胃气机不畅,导致消化不良、胀满不适、腹痛腹胀等症状。

脾胃气滞常由饮食不节、情志不舒、寒湿困滞等因素引起。

四、脾胃的调养1. 饮食调养:脾胃调养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合理饮食,应少食生冷、油腻、辛辣、过饱之物,多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脾胃的健康。

2. 情志调养:情志调养是脾胃保健的重要环节,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不畅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有助于脾胃的调养。

3. 运动调养: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柔和的运动方式,帮助脾胃调养。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调理脾胃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调理脾胃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调理脾胃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行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而脾胃在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运用五行理论来调理脾胃,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五行与脾胃的对应关系。

在五行中,脾胃属土。

土具有承载、生化、受纳的特性,这与脾胃主运化、主受纳腐熟的功能相呼应。

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胃主受纳腐熟,接纳并初步消化食物。

脾胃的正常功能对于人体的气血生成、营养供应以及抵御外邪起着关键作用。

从五行相生的角度来看,火生土。

心属火,心阳温煦脾土,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

如果心阳不足,无法温养脾土,就可能导致脾胃虚寒,出现食欲不振、胃脘冷痛、大便溏稀等症状。

此时,调理脾胃需要温养心阳,常用的方剂如归脾汤,既可以养心安神,又能健脾益气。

土生金,脾土生肺金。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肺气生成的物质基础。

脾胃虚弱,不能化生足够的气血津液,就会影响肺的功能,导致肺气不足,出现气短、咳嗽、自汗等症状。

在调理上,既要健脾益胃,又要补肺益气,比如参苓白术散,在健脾的同时,也能起到补肺气的作用。

再从五行相克的角度分析,木克土。

肝属木,肝气疏泄正常,有助于脾胃的运化。

但如果肝气郁结或肝气亢盛,就会横逆犯脾,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出现胃脘胀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这在中医称为“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

调理时需要疏肝理气、和胃健脾,常用的方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土克水,脾土制约肾水。

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可以防止肾水泛滥。

反之,如果脾胃虚弱,无法制约肾水,就可能导致水湿内停,出现水肿、腹胀、尿少等症状。

此时,需要健脾利水,如实脾饮,通过健脾来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运用五行理论调理脾胃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症状、脉象、舌象等。

比如,一个患者出现胃脘胀满、胁肋胀痛、情绪抑郁、舌苔薄白、脉弦等症状,中医会判断为肝气犯胃。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中的脾胃学说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其应用广泛且深入,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脾胃学说主要包括脾胃功能、脾虚、胃弱等内容,下文将详细介绍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脾胃功能是中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证人体的营养吸收和消化代谢正常。

而脾虚、胃弱等疾病则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的失调,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辨证论治方面。

针对脾虚、胃弱等疾病,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别病因,对症下药。

比如,对于脾虚型消化不良患者,常用补益脾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四君子汤、六君子丸等;对于胃弱型胃炎患者,常用滋阴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龟鹿二仙汤、清胃汤等。

通过辩证施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脾胃学说在病因病机分析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虚、胃弱等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不畅、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形成了脾虚、胃弱等病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情志调摄、适当休息等,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总的来说,脾胃学说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指导医师开展辩证施治,更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深入研究脾胃学说,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脾胃篇

中医基础理论:脾胃篇
脾胃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 人体的生命活动,如食欲、 体力、精神状态等,因此保 持脾胃健康对于维护整体健 康至关重要。
03 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
脾胃在人体所,它们将摄入的食物转 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以维持生命活动。
脾胃与健康的关系
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 体的健康状况,如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等症状,都可能 是脾胃功能出现问题的表现 。
02 脾胃的基本概念和功 能
脾胃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脾胃的基本概念
脾胃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 概念,被视为“后天之本” ,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 和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 质。
脾胃的主要功能
脾胃的主要功能包括消化、 吸收和运输食物中的营养, 同时还有调节水液代谢和防 止湿热病邪侵入的作用。
脾胃与健康的关系
脾胃在中医中的地位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 后天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础,其健康状况直接影 响到人体的整体健康。
04 脾胃疾病的症状和分 类
脾胃疾病的症状和分类
1 脾胃疾病的典型症状
脾胃疾病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食欲不振、腹部
脾胃疾病的常见分类
2
胀满、便秘或腹泻等,这些症状往往提示脾胃功
脾胃疾病主要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基本
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原理,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核心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经历了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 古代的观察实践到现代的理论总结,逐步形成了
系统完整的医学体系。 3 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价值
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 过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中医治疗 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脾胃篇

中医补脾的原理及方法

中医补脾的原理及方法

中医补脾的原理及方法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也被称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主要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提取气血精华,运输水谷精微至四肢百骸,以及协调脏腑功能等。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导致脾气虚弱,引起一系列的消化不良和其他身体症状。

因此,补脾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补脾的原理可以概括为“益气固脾”。

中医认为,脾胃失调主要源于脾气不足,导致气血运化功能低下。

而补脾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益气保持和增强脾胃的功能,从而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

补脾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和其他辅助疗法。

1.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补脾的基础。

首先,需要加强对消化道温和、易于消化的食物的摄入,如易于消化的杂粮、蔬菜、水果、瘦肉等。

其次,应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益于肠道蠕动和排便。

此外,合理分餐、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寒凉生冷、油炸等食物的摄入也是补脾的重要方面。

2. 中药调理:常用的补脾药物主要包括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等。

这些药物具有益气、健脾、调理消化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气不好、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此外,中药调理补脾还可以根据具体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搭配,例如脾肾两虚可使用刺五加、淮山药等补肾健脾的药材。

3. 其他辅助疗法:补脾的其他辅助疗法包括针灸、艾灸、拔罐、足部按摩等。

其中,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脾胃的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和运化功能低下;艾灸可以通过温经散寒、益气补脾的作用来调理脾气虚寒等症状;拔罐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来调理脾胃功能;足部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脚底反射区来调理脾胃功能。

总之,补脾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来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人体的营养吸收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药物进行补脾治疗,以达到益气固脾的效果。

脾胃相关中医知识

脾胃相关中医知识

脾胃相关中医知识脾胃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视为人体消化吸收的中心。

它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脾胃的基本概念。

脾胃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脏器,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化。

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运化、吸收和排泄。

运化是指脾胃将进入体内的食物转化为气血和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

吸收是指脾胃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到体内,供给全身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排泄是指脾胃将食物中的废物排出体外,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卫生。

脾胃的功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习惯、情绪变化、环境因素等。

饮食习惯对脾胃的影响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饮食应该有节制,不宜过度。

过度饮食会给脾胃造成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同时,饮食应该均衡,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和海鲜等各种食物,以保证脾胃得到充分的营养。

情绪变化也对脾胃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长期的情绪压抑或过度激动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甚至引发脾胃疾病。

因此,保持心情平稳、积极向上对于脾胃的健康至关重要。

环境因素也会对脾胃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气候变化、饮食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会对脾胃的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寒冷的气候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而潮湿的环境则容易导致湿气侵袭脾胃,引发脾胃疾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避免饮食过度油腻和寒凉食物的摄入,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以保护脾胃的健康。

脾胃在中医学中被视为人体消化吸收的中心,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向上的情绪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于脾胃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调理和养生,我们可以保护脾胃的健康,提高整体的身体素质。

中医脾胃ppt课件

中医脾胃ppt课件
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是中医脾胃病常见 的病因之一。这些外邪通过侵犯人体表层,进而影响脾胃的 功能,导致疾病的产生。例如,风寒感冒可以引起食欲不振 、胃痛等症状。
内伤
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中医脾胃病 的另一常见病因。情绪波动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可以导致 脾胃功能失调,引发疾病。例如,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可以导致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胃虚寒,表现为胃痛、喜温 喜按、腹泻等症状。这通常是 由于饮食生冷、受寒所导致。 治疗上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为主要原则。
脾胃湿热,表现为口苦、胃痛 、恶心等症状。这通常是由于 饮食过度辛辣、油腻所导致。 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为主要原则。
脾胃疾病的演变进程
初期
后期
多表现为实证,如感冒初期多表现为 风热感冒,治疗上以解表清热为主要 原则。
病理:虚、实、寒、热
虚证
实证
寒证
热证
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不振、 腹胀、腹泻、体重降落等。这 通常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 过度劳累或慢性疾病所导致。 治疗上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为主要原则。
脾胃实热,表现为口渴、胃痛 、便秘等症状。这通常是由于 饮食过度辛辣、油腻所导致。 治疗上以清热泻火、通便为主 要原则。
饮食适度
不过饱也不过饥,避免增加脾胃 负担。
运动保健
适量运动
通过适量的运动,如漫步、慢跑、太极拳等,促 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破坏脾胃,应公道安排运动时间和强 度。
坚持锻炼
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
心情愉悦有助于脾胃的正常运转,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的脾胃问 题。
多表现为虚证或寒证,如感冒后期可 能转为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治疗上 以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为主要原则。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脾胃论心得体会篇1脾胃论心得体会脾胃论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涉及到人体脾胃系统的健康和调节。

这篇论文旨在探讨脾胃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一、基本概念脾胃是指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胃和脾。

脾胃论认为,脾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身体内部的失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理论体系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为气血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即脾胃能够生成气血,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脾胃还与脏腑功能有关,如脾胃虚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衡,从而引发疾病。

三、实践应用1.饮食调理:脾胃论强调饮食对脾胃的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食物,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2.药物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脾胃疾病。

如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等症状。

3.按摩治疗:按摩腹部、脾胃经穴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脾胃疾病的症状。

4.情绪调节:情绪波动对脾胃健康有一定影响。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四、总结脾胃论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了脾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供了维护脾胃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按摩治疗和情绪调节等综合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脾胃的健康,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最后,我建议读者在学习脾胃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调理和保健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脾胃的健康,实现身体的健康与和谐。

脾胃论心得体会篇2脾胃论心得体会一直以来,我对中医有着深厚的兴趣。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脾胃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脾胃论,我对其理论体系、基本概念、病因病机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脾胃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关于脾胃的中医经典著作

关于脾胃的中医经典著作

关于脾胃的中医经典著作
中医学中,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紧密相连,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以下是关于脾胃的中医经典著作:
1.《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入之,化而为精,输精而化气,气化而为形。

”说明了脾胃的重要作用。

2.《伤寒论》:该书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寒热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其中,脾胃失调被认为是导致伤寒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金匮要略》:该书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很多关于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脾虚泄泻方”、“胃虚食少方”等。

4.《本草纲目》:该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物学、草药学、植物学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中药的来源、性能、功效和用法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有很多中药是用于调理脾胃功能的,如枸杞子、山药、白术等。

5.《医学入门》:该书是中医学入门级别的教材,详细介绍了中医理论、针灸、推拿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脾胃疾病的诊治,包括脾胃虚弱、湿热蕴结、食积等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

- 1 -。

中医如何评估脾胃虚弱的症状严重程度

中医如何评估脾胃虚弱的症状严重程度

中医如何评估脾胃虚弱的症状严重程度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消化吸收、化生精微、濡养周身的重要脏腑。

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但其症状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那么,中医是如何评估脾胃虚弱症状的严重程度呢?首先,从症状表现来看。

脾胃虚弱的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胃脘隐痛、大便溏薄、肢体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

如果这些症状只是偶尔出现,且程度较轻,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一般认为脾胃虚弱的程度较轻。

例如,偶尔出现食欲不振,稍微调整饮食就能恢复正常;或者偶尔感到胃脘部轻微的不适,但很快就能自行缓解。

然而,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且程度较为严重,就提示脾胃虚弱的程度可能较重。

比如,长期食欲不振,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看到食物就没有食欲;食后腹胀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胃脘隐痛频繁发作,疼痛程度较重,需要药物才能缓解;大便溏薄不成形,每天多次,甚至出现腹泻;肢体倦怠、乏力严重,稍微活动就感到极度疲劳,难以胜任日常的工作和家务;气短懒言,说话都觉得费力。

其次,观察舌象和脉象也是评估脾胃虚弱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

脾胃虚弱者的舌头通常表现为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

如果舌体胖大、齿痕明显,舌苔厚腻,往往提示脾胃虚弱较为严重。

脉象方面,脾胃虚弱常见的脉象为缓弱或细弱。

若脉象极其微弱,无力感明显,也表明脾胃虚弱的程度较重。

再者,面色和精神状态也能反映脾胃虚弱的严重程度。

脾胃虚弱的人面色往往苍白或萎黄,缺乏光泽。

如果面色极度苍白或萎黄,甚至出现灰暗的表现,说明脾胃虚弱已经较为严重,影响到了气血的化生。

精神状态方面,轻度脾胃虚弱可能只是感到精神稍差,容易困倦。

但严重的脾胃虚弱会导致精神萎靡,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整日昏昏欲睡。

此外,体重的变化也能作为评估的参考。

脾胃虚弱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从而出现体重下降。

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后,要考虑脾胃虚弱较为严重。

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原理和方法

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原理和方法

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原理和方法以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原理和方法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治疗脾胃虚弱、原理和方法等相关内容。

一、脾胃虚弱的原理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具有转运水谷精微、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等功能。

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失调,无法正常消化吸收所致。

脾胃虚弱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长期饮食寒凉、脾胃本身虚弱等。

二、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方法中医治疗脾胃虚弱主要依靠整体调理,通过药物、食疗、针灸、艾灸等方法,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达到治疗的效果。

1. 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药物治疗脾胃虚弱的方剂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这些方剂通过补脾胃、健脾胃的作用,调理脾胃功能。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择其他适合的方剂进行治疗。

2. 食疗中医强调食物对人体的调理作用,因此食疗在治疗脾胃虚弱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常用的食疗方法包括糯米粥、山药、莲子、白果等具有补脾胃作用的食物。

此外,还应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油腻等。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脾胃虚弱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选择相应的穴位,刺激经络,调理脾胃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等。

4. 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对于脾胃虚弱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燃烧艾条,将热量传递到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调理脾胃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等。

5. 调节生活习惯中医治疗脾胃虚弱还需要调节生活习惯,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等。

此外,还应避免饮食过饱过饥,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的平衡。

三、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原理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原理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从而引起各种症状。

通过药物、食疗、针灸、艾灸等方法,可以补益脾胃,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治疗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从五行理论诊断和治疗脾胃病

中医如何从五行理论诊断和治疗脾胃病

中医如何从五行理论诊断和治疗脾胃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行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

其中,脾胃在五行中属土。

通过五行理论,中医能够对脾胃病进行独特的诊断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医五行理论的核心概念。

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循环关系;相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制约关系。

在人体中,五脏六腑也遵循着这样的生克规律。

从五行理论来看,脾胃属土。

脾为阴土,主运化,胃为阳土,主受纳腐熟。

脾与胃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

当脾胃功能正常时,人体能够正常地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

但如果脾胃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在诊断脾胃病时,中医会从五行的生克关系入手。

例如,如果一个人肝气过旺(木克土),就可能会克制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此时,除了脾胃本身的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情绪急躁、易怒、两胁胀痛等肝气郁结的表现。

另外,如果心火过旺(火生土太过),也可能会影响脾胃。

表现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同时伴有胃脘灼痛、口臭、消谷善饥等胃火亢盛的症状。

反之,如果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则可能会影响肺气的生成和宣降,出现气短、乏力、咳嗽、自汗等肺气不足的症状。

在治疗脾胃病时,中医也会依据五行理论来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是肝气犯胃,治疗时不仅要调理脾胃,还要疏肝理气,使肝气得以疏泄,不再克制脾土。

常用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等。

如果是心火亢盛影响脾胃,治疗时需要清心泻火,同时清胃降火。

比如使用泻心汤之类的方剂。

而对于脾胃虚弱导致肺气不足的情况,治疗时则要在健脾益胃的基础上,补肺气。

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等方剂进行加减。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

在五行中,脾土与肝木相克,因此,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酸味食物,以免助长肝气,克制脾土。

同时,可以多吃一些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粳米等,以健脾益胃。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治疗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治疗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治疗脾胃虚弱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行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疾病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脾胃虚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运用五行理论来治疗脾胃虚弱,可以从一个更为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进行调理,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人体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脾胃属土,而土的特性是生化、承载和受纳。

当脾胃虚弱时,其正常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

从五行相生的角度来看,脾土生肺金。

脾为肺之母,肺气的充足依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地充养。

如果脾胃虚弱,无法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肺气,就可能导致肺气不足,出现气短、乏力、容易感冒等症状。

因此,在治疗脾胃虚弱时,需要考虑通过健脾来益肺。

常用的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等,不仅可以健脾益气,还能间接滋养肺气,增强人体的卫外功能。

从五行相克的角度来看,木克土。

肝属木,主疏泄,如果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就会横逆犯脾,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肝木乘脾土”。

对于这种情况,单纯健脾往往效果不佳,需要在健脾的同时疏肝理气,或者清泻肝火。

比如使用柴胡、白芍、郁金等疏肝理气的药物,或者使用龙胆草、栀子等清泻肝火的药物,以使肝气条达,不再克制脾土,从而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在五行理论中,还有“子病及母”和“母病及子”的关系。

当脾胃虚弱时间较长,累及肾时,就属于“子病及母”。

因为脾土为肾水之母,脾胃虚弱会导致肾水失养,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肾阳虚的症状,或者出现五心烦热、盗汗等肾阴虚的症状。

此时,在治疗脾胃虚弱的同时,需要适当补肾。

肾阳虚者,可以使用肉桂、附子等;肾阴虚者,可以使用熟地、山茱萸等。

此外,在运用五行理论治疗脾胃虚弱时,还需要考虑到季节和情志的因素。

在季节方面,长夏属土,与脾相应。

在长夏时节,脾胃的功能相对活跃,此时调理脾胃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脾胃虚弱的中医治疗原理是什么

脾胃虚弱的中医治疗原理是什么

脾胃虚弱的中医治疗原理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消化吸收、化生精微、濡养脏腑经络及四肢百骸的重要脏器。

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

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消瘦等。

那么,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中医认为,脾胃虚弱的根本在于脾胃的功能失调。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

胃主受纳腐熟,将摄入的食物初步消化为食糜。

当脾胃虚弱时,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无法将食物有效地转化为营养物质,水湿也不能正常代谢,从而导致水湿内停;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等症状。

治疗脾胃虚弱,中医首先强调的是调理脾胃的气机。

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胃主降浊,使食物残渣及浊气向下传导,经肠道排出体外。

若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清气不升则会出现头晕、乏力、泄泻等,浊气不降则会出现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

因此,中医常采用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的方法来恢复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常用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其次,中医注重健脾益气。

脾胃虚弱往往导致脾气不足,无法推动脾胃的正常运化。

通过使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可以补充脾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提高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这些药物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脾胃虚弱所导致的乏力、易感冒等症状。

再者,中医还会运用温阳健脾的方法。

脾胃喜温恶寒,当脾胃阳气不足时,其运化功能会进一步减弱。

此时,常使用干姜、附子、肉桂等温热药物来温阳散寒,振奋脾阳,促进脾胃的运化。

例如理中丸就是温阳健脾的经典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

脾胃虚弱的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论李东垣序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谓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饮食不节而病者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必从足始者也。

《内经》说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论形气两虚,即不及天地之邪,乃知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有余不足,世医不能辨之者,盖已久矣。

往者,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后见明之辨内外伤及饮食劳倦伤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

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着论矣,且惧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着《脾胃论》叮咛之。

上发二书之微,下祛千载之惑,此书果行,壬辰药祸,当无从而作。

仁人之言,其意博哉!己酉七月望日遗山元好问序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

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九窍者,五脏主之。

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

《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又云∶阴之所和,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

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

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

经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

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又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

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卫者,出其悍气之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圣人谆复其辞而不惮其烦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倦倦矣。

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

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调经篇》云∶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又云∶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

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

圣人着之于经,谓人以胃土为本,成文演义,互相发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读,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今举经中言病从脾胃所生,及养生当实元气者,条陈之。

《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目盲耳闭,溃溃乎若坏都。

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

《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

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

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

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

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不一而起矣。

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

圣人旨意,重见叠出,详尽如此,且垂戒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由是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

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

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

戌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

脾胃胜衰论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

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

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

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

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

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

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

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

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

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建中汤。

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

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

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药中。

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

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秋冬,加桂。

如腹中急缩,或脉弦,加防风;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狭,或气短者亦加之,腹满、气不转者,勿加。

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

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

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

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也。

腹中窄狭及缩急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

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

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

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者,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加之。

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

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

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

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

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

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

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

心脏热者,用钱氏方中导赤散。

中满或但腹胀者,加浓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橘皮三。

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

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里急者,腹中不宽快者也,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虚也,血虚则里急;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

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

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

法虽根据证加减,执方料病,不根据《素问》法度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

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

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

《经》云∶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

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

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干舌干咽干。

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

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

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

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

《经》云∶虚则补其母。

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

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

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

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

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

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