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3.4 升华和凝华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PPT展示】学生讨论:霜冰雹冰花雾凇等是怎样形成的呢?[设计意图]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引入新课题,提升学生兴趣。

播放视频关于:霜冰雹冰花雾凇【学生接触图片利用视频兴趣提升】讲授新知一实验: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然后把试管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学生帮助老师一起实验,请学生观察并回答】1.固态碘在热水中变成紫色的碘蒸汽2.碘蒸汽在冷水中又变回碘固态探究点一升华和凝华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发生转化的,液态和气态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验证。

1.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在烧瓶中放人适量的碘,塞好塞子,晃动烧瓶,让学生听听烧瓶中的声音。

(1)烧瓶中的碘是什么状态?【教师点拨:固态】(2)固态碘在烧瓶中慢慢会变为气态,但缓慢,不容易观察,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短时间内看到碘从固态变为气态呢?【你的办法(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用热水加热】抽学生讲清楚原因(4)烧杯中加入热水,把烧瓶放在烧杯中,一会,让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1.烧瓶底部有没有液态碘?2.烧瓶内部有什么现象?【学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引入新课题,提升学生兴趣。

(5)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1.你看见什么现象?2.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教师引导归纳】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那么,什么叫凝华呢?【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升华现象】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同时点拨:怎样形成的呢】探究碘升华和凝华现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固态碘碘锤实验观察要求:1.实验过程中,给烧杯里的碘锤加热,观察杯中发生的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2.停止加热,在烧瓶碘锤里会发生什么现象?1.加热过程中,紫色的碘蒸汽充满碘锤,无液态碘出现2.停止加热,紫色碘蒸汽逐渐消失,内壁出现紫色的碘分析与论证:A.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B.为什么要使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物理年级8年级学期秋季课题升华和凝华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分析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

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传统设计只有“碘的升华凝华”一个实验,升华和凝华只能通过现象分析分析、推断概念,缺乏真实的实验体验。

但本教学设计突出优势在于以“干冰”作为整节课的突破点,通过观察“干冰”的升华,借助“干冰”快速实现水蒸气的凝华。

并利用“干冰”模拟出窗花的形成过程,展示用“干冰”营造的舞台效果。

通过多个实验,让学生充分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物理学现象,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日常,应用相关知识。

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特点,知道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能够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干冰”升华,利用“干冰”实验水蒸气快速凝华,加深升华和凝华概念,并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通过观察模拟窗花的形成过程和利用干冰营造舞台效果,让学生利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和生活紧密相关教法与学法1、教法:本节课以问题→实验→结论→应用为主要学习过程,引导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配以实验法、观察法。

讨论法,体验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现象。

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升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升华的现象。

2.2 教学内容:升华的定义。

升华的现象。

升华的例子。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的定义和现象。

实验演示法:演示升华的例子。

第三章:凝华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凝华的现象。

3.2 教学内容:凝华的定义。

凝华的现象。

凝华的例子。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凝华的定义和现象。

实验演示法:演示凝华的例子。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

4.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原理。

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现象。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原理。

实验演示法:演示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现象。

第五章:升华和凝华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原理。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实例和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设计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实验。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升华和凝华的原理。

6.3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

实验操作法: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操作。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决问题。

第七章:升华和凝华在科技领域的应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 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3. 探讨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的制作和衣服的干燥。

教学活动:1. 引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他们是否曾经遇到过相关现象。

2.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3.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练习题目:1.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区别。

2.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升华教学目标:1. 理解升华的概念。

2. 掌握升华的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升华的定义。

2. 探讨升华的原理和条件。

3. 分析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升华的过程。

2. 解释升华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物质可以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3. 分享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雪山的雪升华和制冷剂的使用。

练习题目:1. 解释什么是升华。

2. 描述升华的过程。

3. 举例说明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三章:凝华教学目标:1. 理解凝华的概念。

2. 掌握凝华的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凝华的定义。

2. 探讨凝华的原理和条件。

3. 分析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凝华的过程。

2. 解释凝华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物质可以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3. 分享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雾凇的形成和冷凝器的使用。

练习题目:1. 解释什么是凝华。

2. 描述凝华的过程。

3. 举例说明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 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

教学内容:1. 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

2. 进行升华实验观察,如冰的升华。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升华和凝华概念、应用等方面的掌握。
-设计一道关于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实验,要求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2.选做题:
-拍摄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提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升华和凝华现象,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通过展示冰冻衣服在阳光下变干、雾凇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4.能够运用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升华和凝华现象,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物理原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实验:碘升华、冰块凝华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为什么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会变干?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4.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3.针对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板书等形式,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及实例。
2.讲解升华过程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原理,如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干冰升华等。
3.讲解凝华过程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原理,如霜、雪、雾凇等。
4.强化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5.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窗户上的霜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兴趣。
1.完成课本上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共计20题。
2.观察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选择一个实例进行描述,并分析其转化条件和伴随的热现象。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升华或凝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展示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霜的形成等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利用实验、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升华和凝华的直观认识。组织学生进行冰块融化、碘酒挥发等实验,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升华和凝华的规律。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8篇)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相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相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实力目标视察试验,相识物体改变,形成初步的视察、试验实力情感目标了解物理学问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育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试验引入课题,学生视察碘升华的试验,分析试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干脆变成了气态、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须要吸热,凝华须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的学习,注意视察和试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许多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碘的升华试验,要学生留意视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干脆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视察的问题,学生边视察边思索、升华和凝华的吸热,肯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再留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升华和凝华课题:升华和凝华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改变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和推断实力、要弄清起先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依据物态改变的定义来推断是属于何种物态改变、教学过程分析:一、引入课题由于具有相当的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引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也可以画出物态改变的图解,学生思索有固态干脆变成气态和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存在的,再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依据所学的学问,干脆从图解中看出升华吸热而凝华放热、二、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方法1、老师试验,留意在试验过程中要说明清晰碘是从固态干脆变成气态,这是升华现象,可以学生思索由固态变成液态可能的途径,学生依据原来学到的学问,会想到从固态变成液态,即熔化,再由液态变成气态,即汽化,而本试验碘的升华是由固态干脆变成的气态,这里干脆两字是教学的重点、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学生视察试验,老师提出思索问题,学生带问题视察,参考问题有:碘的升华试验看到了什么现象,固态的碘成为气态的碘可以有什么方法,试验中是如何实现的,碘的升华是吸热还是放热,碘蒸汽的凝华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三、吸热和放热的状况方法1、分析一些实例,说明哪些属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注意分析的过程,在分析了一些现象后,要联系实际说明是如何应用的方法2、可以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实现,供应学生一些有关的课题,学生设计试验的方法,并实施试验,得出一些结论、板书设计: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干脆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凝华:物质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二、一些现象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2、物态改变的分析三、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探究活动:试验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态改变课题:调查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改变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学生能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特点。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解释。

2、教学难点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碘升华凝华实验装置、干冰、樟脑丸、玻璃片、热水、冷水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组美丽的雪景图片,提问学生:“雪是怎么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

接着展示干冰制造舞台烟雾的视频,提问学生:“舞台上的烟雾是怎么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2、新课讲授(20 分钟)升华的概念进行碘升华实验:在密封的玻璃管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

引导学生观察碘的状态变化,发现碘颗粒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讲解升华的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凝华的概念停止加热碘升华的实验装置,让其冷却。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紫色的碘蒸气又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颗粒。

讲解凝华的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展示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灯丝变细等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现象属于升华还是凝华,并解释原因。

展示霜、雾凇、冰花等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现象属于升华还是凝华,并解释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 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条件,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两个物态变化的概念。
2. 讲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剂的作用、光纤通信等,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过程的实际意义。
3. 结合实验现象,解释冰雕作品的保存方法,让学生理解低温环境对于防止冰雕升华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内在动力。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使他们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尊重和珍惜,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以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冰雕作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冰雕保存方法的思考,进而引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四)反思与评价
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实验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2.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进步。
2. 实验探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升华和凝华过程。这种实验探究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3. 问题导向:在学习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2.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发现升华和凝华的规律。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否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区分它们与其他物态变化的过程。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下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物态变化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升华和凝华的知识,有助于他们完善物态变化的知识体系。然而,由于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实例不如其他物态变化明显,学生可能对这两种现象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程度,帮助他们区分升华和凝华与其他物态变化的区别。
4.强化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箱除霜、冬季玻璃上的霜花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2022年版课标要求】1.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认识升华和凝华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

【教法与学法】教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升华现象,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法:自主学习、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将物理规律与生活联系起来。

【课前准备】酒精灯、碘升华管、烧杯、热水、冷水、有关升华、凝华的视频、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在易拉罐中装入三分之二的冰与三分之一的食盐的混合物后,大约半分钟的时间,其外壁和底部会出现霜。

对于这个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易拉罐外壁和底部的霜从何而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从而引出凝华与升华的概念。

二、新知学习(一)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创设情景:教师展示雾凇和舞台仙境的图片,提问:如此美丽的雾凇和舞台烟雾效果是怎么形成的呢?(附:图片)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说明: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颗粒,舞台白雾的形成与干冰密切相关,是干冰直接变成气态时,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就是说,物质可以直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发生变化。

展示PPT图片: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二)了解升华与凝华过程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前,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水的沸点是多少?3.碘的熔点是多少?实验过程:用热水对封闭玻璃管中的固态碘颗粒加热,提醒学生观察是否有液态碘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用冷水对封闭玻璃管中的紫色的碘蒸气降温,提醒学生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液态碘出现,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过程需要什么条件?是要放热还是要吸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1.4 升华和凝华(教案)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升华和凝华(教案)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物理观念:(1)了解升华和凝华。

(2)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科学思维: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3.科学探究:通过碘的升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升华与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

教学难点:人造雾凇实验。

试管、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碘、樟脑球、茶丸、挂图、烧杯、热水等。

新课引入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思考、讨论。

知识点一升华1.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4-1,启发学生思考:下列的生活现象同学们观察过没有?(1)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2)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思考一下,它们都到哪去了。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出做实验验证猜想。

2.进行实验让各小组按照教材图1.4-2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试管密封要严,由于碘蒸气有毒性,碘蒸气溢出来,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

引导学生观察:(1)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学生回答: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紫色的气体产生。

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碘。

教师总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并重新解释教材图1.4-1的现象。

知识点二凝华1.完成上面的实验后,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和交流。

2.学生小组总结: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体。

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碘。

3.仿照升华的定义,让学生自己说出凝华的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教材图1.4-3所示的现象。

5.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知道熔化和汽化需要吸热,凝固和液化要放热,那么升华和凝华呢?各小组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后回答:升华需要吸热,因为做实验时我们加热了,凝华需要放热,因为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出现了固态碘。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知道它们是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2.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能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3.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

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现象、吸热和放热现象。

2.难点: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如何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

三、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4.采用案例分析法,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衣物晾干等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

2.讲解: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释它们是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如冰雕融化、衣物晾干等。

讲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3.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如用冰块制作冰雕,观察冰雕融化的过程;用干冰制作烟雾效果,观察干冰升华的过程。

4.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如用冰块制作冰雕,观察冰雕融化的过程;用干冰制作烟雾效果,观察干冰升华的过程。

5.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分析其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6.案例分析: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路面结冰、衣物晾干等。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现象、吸热和放热现象。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理解它们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和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实验器材(如冰块、干冰、加热器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出升华和凝华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3)讲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冬天呼出的白气等。

4. 实验演示:(1)演示冰块升华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升华过程。

(2)演示干冰升华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升华过程。

(3)演示凝华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凝华过程。

5.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升华和凝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应用。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自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3. 观察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

2. 运用对比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升华和凝华的异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3.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初中物理凝华与升华教案

初中物理凝华与升华教案

初中物理凝华与升华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凝华与升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2. 掌握凝华与升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3. 能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凝华与升华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凝华与升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2. 凝华与升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凝华与升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理解。

2.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凝华与升华现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冰箱、冰块、加热器、碘酒等。

2. 教学材料:PPT、教案、实验指导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凝华与升华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物体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或者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二、探究凝华与升华的定义及特点(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将冰块放入冰箱中,观察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叫什么名字?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将碘酒涂抹在加热器上,观察碘酒逐渐消失的过程。

4.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叫什么名字?5. 总结凝华与升华的定义及特点。

三、掌握凝华与升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凝华与升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原因。

2. 进行实验: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融化过程。

3.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4. 进行实验:将碘酒涂抹在加热器上,观察碘酒消失过程。

5.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四、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凝华与升华现象(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凝华与升华现象。

2. 举例说明:冬季的雾凇、霜、冰雪融化等现象。

3.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吗?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凝华与升华的定义、特点及吸热或放热现象。

《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教学难点(1)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设计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碘、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冷水、玻璃片、樟脑丸、干冰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等图片,提问学生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升华的概念进行碘升华的实验。

在铁架台上放置装有碘颗粒的烧杯,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观察碘的状态变化。

学生可以看到碘颗粒由固态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引导学生得出升华的概念: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的概念接着将加热后的装有碘蒸气的烧杯放入冷水中,观察碘蒸气的变化。

可以看到碘蒸气又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颗粒。

由此引出凝华的概念: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让学生思考在碘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温度有什么变化。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结论。

(三)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如干冰升华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灯丝在高温下升华变细等。

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如霜的形成、冬天玻璃上的冰花等。

(四)实验探究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探究樟脑丸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观察樟脑丸在密闭的小瓶中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五)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以及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应用。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升华和凝华》教案篇1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学问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同学留意,学校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观察,而难于直接观看到。

本节是在同学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学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育他们的科学探究力量。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同学:每组一个碘升华器、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老师:酒精灯,火柴,碘、细线、锥形烧瓶,铁架台,多媒体课件,新、旧白炽灯各一个三、说同学同学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学问,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老师应设计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究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育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力量。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五、说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洁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同学进一步把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看、分析和概括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同学形成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先播放《奇异的大自然》剪辑录象,片中有云、雨、露、雾、霜、雪、雹,然后让同学说出其中自然现象的名称,最终请同学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未知的现象引发同学提出问题。

这样既复习了旧学问,又自然地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有六个三级主题,其中第五个三级主题的第一点是要求同学通过试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升华和凝华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升华和凝华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升华和凝华——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历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2、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形成原因。

理解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的直接变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碘升华凝华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火柴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等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二)新课讲授1、升华的概念演示实验:在碘升华凝华管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观察碘的状态变化,发现碘颗粒由固态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引导学生得出升华的概念: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如干冰升华用于人工降雨、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2、凝华的概念停止加热碘升华凝华管,观察碘蒸气的变化。

发现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颗粒附着在管壁上。

引导学生得出凝华的概念: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如霜的形成、冬天玻璃上的冰花等。

3、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讲解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以及分析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
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教学难点】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预习导学案
2.教学器材:少量的碘试管塞子热水凉水水槽、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实验、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我们已知物质有三种状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板书)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3、能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请认真阅读想想做做内容,边阅读边按要求同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验,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一、实验过程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二、物质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
师总结并板书:
一、概念
1、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凝华(放热)
提问:物质能不能直接由
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
接变成固态呢?
【提醒】
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
粒.强调观察无液态碘的出
现.
试管口要密封.
在学生分组做实验的过
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可以询
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于没
有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学生
可以做适当的操作、观察指
导.
组织、指导学生小组内共
学生思考后
做出猜想,并发表
自己的观点.
【学生实验】
碘升华和凝华
学生自己用
实验来进行探索
研究
学生实验后,
各组代表汇报实
验观察的结果
全班交流各
组的
解释、看法
【知识拓展】
解释人工降雨、舞台上的喷
雾是怎么回事?
了解水循环【想想议议】
阅读科学·技术·社会
了解水循环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概念
1、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凝华(放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二、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
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变小了,
寒冷冬天窗玻璃上的窗花
人工降雨、
舞台上的喷雾等.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 本节教学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训练.另外,还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要求。

2. 本节课进行了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解释相关现象且很多内容是用课件形式展示的,学生兴趣挺高,但记录的少,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