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超声诊断要点李晶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乳腺的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ae1db5d0d233d4b14e697d.png)
.
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纤维瘤、纤维腺瘤 症非肿瘤的乳腺良性疾 病,名称很多,如囊性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 生病、乳腺腺病等。多见于30-40岁妇女,由于卵巢功能 发生紊乱,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而引起的 乳腺的导管及小叶上皮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增生及复原。临 床表现为月经来潮前3-4天,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间歇性 胀痛,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过后,症 状缓解。
边界清楚 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较均匀 呈低回声 瘤体较大时呈分叶状
血流信号可多可少 阻力指数不高
.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US:
左乳上方低回声团块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
内部见少量彩色血流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 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病因仍不太清楚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早
期发现、早期诊断 乳腺肿瘤血管在诊断、判断预后、了解术前化
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 生的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除子宫癌外,乳腺癌占女性 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发生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 女。早期表现为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乳腺癌逐渐 增大,侵入悬韧带,肿块处皮肤往往有凹陷。随着肿瘤逐 渐增大,可出现乳房缩小,变硬,腋下淋巴结肿大,连结 成硬结,晚期,肿瘤侵入胸大肌,与之固定,并与皮下组 织广泛粘连,形成“桔皮样”外形,并且发生溃破。
.
超声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为两侧乳 腺轻度对称性增大,腺体结构紊乱,回声 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呈条样或斑片样 改变,当形成囊性扩张时,乳腺内部可见 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回声或囊肿。
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纤维瘤、纤维腺瘤 症非肿瘤的乳腺良性疾 病,名称很多,如囊性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 生病、乳腺腺病等。多见于30-40岁妇女,由于卵巢功能 发生紊乱,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而引起的 乳腺的导管及小叶上皮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增生及复原。临 床表现为月经来潮前3-4天,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间歇性 胀痛,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过后,症 状缓解。
边界清楚 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较均匀 呈低回声 瘤体较大时呈分叶状
血流信号可多可少 阻力指数不高
.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US:
左乳上方低回声团块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
内部见少量彩色血流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 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病因仍不太清楚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早
期发现、早期诊断 乳腺肿瘤血管在诊断、判断预后、了解术前化
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 生的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除子宫癌外,乳腺癌占女性 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发生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 女。早期表现为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乳腺癌逐渐 增大,侵入悬韧带,肿块处皮肤往往有凹陷。随着肿瘤逐 渐增大,可出现乳房缩小,变硬,腋下淋巴结肿大,连结 成硬结,晚期,肿瘤侵入胸大肌,与之固定,并与皮下组 织广泛粘连,形成“桔皮样”外形,并且发生溃破。
.
超声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为两侧乳 腺轻度对称性增大,腺体结构紊乱,回声 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呈条样或斑片样 改变,当形成囊性扩张时,乳腺内部可见 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回声或囊肿。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ppt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b52bda5a8102d277a22fb8.png)
回声不均,有浸润现象。 2、乳腺囊肿:为无回声区,后壁回
声增强。 3、乳腺导管扩张症:参考前面所述。
精选版课件ppt
40
精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件ppt
41
精选版课件ppt
42
精选版课件ppt
43
精选版课件ppt
44
精选版课件ppt
45
精选版课件ppt
46
精选版课件ppt
47
六、叶状囊肉瘤
• 临床资料: 肿瘤体积巨大,直径达10~15cm,
精选版课件ppt
62
精选版课件ppt
63
精选版课件ppt
64
精选版课件ppt
65
患者,女,53岁,发现左侧乳腺包块半月,无疼痛.体检:左侧乳腺外上象限 触及花生米大结节,质硬,活动欠佳,无压痛
精选版课件ppt
66
(二)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声像图
• 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依赖于病理及组织学而 定。以细胞成分为主者,超声显示透声性好; 以纤维组织为主者,则透声性差。
精选版课件ppt
33
精选版课件ppt
34
精选版课件ppt
35
精选版课件ppt
36
五、乳腺纤维瘤
• (一)、病因:与女性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 • (二)、病理:肿瘤常有完整的包膜,腺泡
成分较多者,呈浅红色,质地较软,纤维组 织较多者,质地较硬。病程长者,可有钙化。 根据增生的结缔组织、导管和腺泡结构的相 互关系,病理上分型:1、管内型纤维瘤; 2、周围型纤维瘤;3、混合型纤维瘤。
精选版课件ppt
32
• (四)、声像图特点: 1、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呈不规则、透声
性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 • 正常乳腺主导管一般小于0.2cm • 主导管增粗大于0.3cm时,可考虑导管扩张 2、CDFI: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检出率达
声增强。 3、乳腺导管扩张症:参考前面所述。
精选版课件ppt
40
精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件ppt
41
精选版课件ppt
42
精选版课件ppt
43
精选版课件ppt
44
精选版课件ppt
45
精选版课件ppt
46
精选版课件ppt
47
六、叶状囊肉瘤
• 临床资料: 肿瘤体积巨大,直径达10~15cm,
精选版课件ppt
62
精选版课件ppt
63
精选版课件ppt
64
精选版课件ppt
65
患者,女,53岁,发现左侧乳腺包块半月,无疼痛.体检:左侧乳腺外上象限 触及花生米大结节,质硬,活动欠佳,无压痛
精选版课件ppt
66
(二)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声像图
• 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依赖于病理及组织学而 定。以细胞成分为主者,超声显示透声性好; 以纤维组织为主者,则透声性差。
精选版课件ppt
33
精选版课件ppt
34
精选版课件ppt
35
精选版课件ppt
36
五、乳腺纤维瘤
• (一)、病因:与女性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 • (二)、病理:肿瘤常有完整的包膜,腺泡
成分较多者,呈浅红色,质地较软,纤维组 织较多者,质地较硬。病程长者,可有钙化。 根据增生的结缔组织、导管和腺泡结构的相 互关系,病理上分型:1、管内型纤维瘤; 2、周围型纤维瘤;3、混合型纤维瘤。
精选版课件ppt
32
• (四)、声像图特点: 1、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呈不规则、透声
性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 • 正常乳腺主导管一般小于0.2cm • 主导管增粗大于0.3cm时,可考虑导管扩张 2、CDFI: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检出率达
乳腺超声诊断[1]
![乳腺超声诊断[1]](https://img.taocdn.com/s3/m/00cc04f4767f5acfa0c7cd91.png)
右侧乳腺检查:右侧乳腺 12点钟区见一不规则形肿 块,内部呈低回声,分布 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 境界欠清晰,包膜反射光 带不明显,硬度偏硬。纵 横比接近1。
CDFI 显示肿块内部血流 信号一般,呈条状。
脉冲多普勒 测得典型动 脉谱,阻力指数0.83 。
乳腺超声诊断[1]
右侧腋窝检查:右侧 腋窝见一分叶状团块, 内部呈实质低回声, 分布欠均匀,后方回 声增强,境界清晰, 包膜反射光带有,硬 度硬。淋巴门结构欠 清晰。
CDFI 显示肿块内部血 流信号较丰富。
脉冲多普勒 测得典型 动脉谱,阻力指数 0.84 。
乳腺超声诊断[1]
病例
• 女性,57岁。 • 主诉:发现右侧乳腺无痛性肿块,伴乳头
溢血两个月。 • 查体:右侧乳腺9点钟区距乳头1.0cm处可
及一肿块,大小约2.0cm×2.0cm,质地较 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表面不光滑, 活动度尚可,按压肿块,同侧乳头有血性 液体溢出。
大小约5.0cm×4.0cm,质硬,不光滑,境 界尚清晰,可活动。右侧腋窝可扪及一肿 块,大小约1.5cm×1.5cm,质硬,可推动, 光滑。
PPT文档演模板
乳腺超声诊断[1]
PPT文档演模板
右侧乳腺检查:右侧乳腺9 点钟区见一不规则形肿块, 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 匀,内见多个细小钙化灶 成团伴声影,肿块后方回 声增强,境界欠清 晰,包膜反射光带局部有, 硬度硬。右侧乳腺皮肤及 其皮下软组织肿胀,回声 不均。
• 声像图表现:硅胶囊形态异常,表面
凹凸不平,囊壁增厚,厚薄不等,边缘 不整,囊壁回声强而不均匀,部分硅胶 囊可与周围组织分界模糊不清。
PPT文档演模板
乳腺超声诊断[1]
硅胶囊破裂和泄漏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81c6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e.png)
03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监测肿瘤残留和复发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血流丰富。
乳腺囊肿
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壁薄而光滑。
03
常见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增生
总结词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表现为乳腺组织 的结构紊乱和乳腺小叶结构改变。
详细描述
超声诊断乳腺增生可见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导 管扩张,腺体内可见囊状扩张的导管和大小不等的囊状暗 区。
总结词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02
提供病灶大小、形态、位置等信息,协助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
范围。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
03
监测肿瘤变化和复发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随访
01
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
预测患者生存期和复发风险,制定病理学评估、临床评估、影像学评估等。
超声检查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02
03
高频超声技术
高频超声技术可以提高图 像分辨率,更清晰地显示 乳腺细微结构,有助于提 高诊断准确性。
弹性超声技术
弹性超声技术能够评估乳 腺组织的硬度,有助于鉴 别良恶性肿瘤。
三维超声技术
三维超声技术能够获取立 体形态学信息,有助于全 面评估乳腺病变。
05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04
详细描述
乳腺纤维腺瘤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仅 在体检或自检时发现。少数患者可有 乳房胀痛或触痛。
06
详细描述
对于确诊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手术切除是主 要的治疗方法。切除后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 诊断。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fb0d40f242336c1fb95e03.png)
长期存在可达数月至数年。
PPT课件
9
(四)、声像图特点:
1、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呈不规则、透 声性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
2、CDFI: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检出率 达100%,血流信号多位于病灶的中心处。血流速 度峰值(PSV)在17cm/s左右,阻力指数(RI) <0.70。
3、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其后壁回声稍增强。
4、CDFI:无特征性,偶可见血流信号增多、散在 分布、无规律性。
(五)、鉴别诊断:
1、乳腺癌:局部肿块浸润性增大,与月经无关。
2、乳腺囊肿:有囊肿形成及哺乳和导管阻塞病史, 并无疼痛症状。
PPT课件
6
三、乳腺囊肿
(一)、病因:乳腺管阻塞。
2、单发多见,常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 3、肿瘤边界光滑,呈圆形,活动度大,质地坚
韧。
(四)、声像图特点:
1、肿块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完整的包膜。 2、内部呈弱-低回声,分布均匀,少数回声不
均。
PPT课件
12
3、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
4、肿瘤呈圆形,椭圆形。也有呈分叶状或不规 则形的。
5、少数有钙化,呈颗粒状。部分可见肿瘤内有 液化坏死。
2. 内部多呈的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 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3. 肿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
4. 肿瘤后方回声亦呈衰减暗区。
5. 肿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
6. 肿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 区。
7. CDFI 肿瘤内血流信号增多,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
脉瘘形成,PSV>20cm/s,RI>0.70。
成分较多者,呈浅红色,质地较软,纤维组 织较多者,质地较硬。病程长者,可有钙化。 根据增生的结缔组织、导管和腺泡结构的相 互关系,病理上分型:1、管内型纤维瘤;2、 周围型纤维瘤;3、混合型纤维瘤。
PPT课件
9
(四)、声像图特点:
1、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呈不规则、透 声性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
2、CDFI: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检出率 达100%,血流信号多位于病灶的中心处。血流速 度峰值(PSV)在17cm/s左右,阻力指数(RI) <0.70。
3、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其后壁回声稍增强。
4、CDFI:无特征性,偶可见血流信号增多、散在 分布、无规律性。
(五)、鉴别诊断:
1、乳腺癌:局部肿块浸润性增大,与月经无关。
2、乳腺囊肿:有囊肿形成及哺乳和导管阻塞病史, 并无疼痛症状。
PPT课件
6
三、乳腺囊肿
(一)、病因:乳腺管阻塞。
2、单发多见,常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 3、肿瘤边界光滑,呈圆形,活动度大,质地坚
韧。
(四)、声像图特点:
1、肿块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完整的包膜。 2、内部呈弱-低回声,分布均匀,少数回声不
均。
PPT课件
12
3、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
4、肿瘤呈圆形,椭圆形。也有呈分叶状或不规 则形的。
5、少数有钙化,呈颗粒状。部分可见肿瘤内有 液化坏死。
2. 内部多呈的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 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3. 肿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
4. 肿瘤后方回声亦呈衰减暗区。
5. 肿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
6. 肿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 区。
7. CDFI 肿瘤内血流信号增多,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
脉瘘形成,PSV>20cm/s,RI>0.70。
成分较多者,呈浅红色,质地较软,纤维组 织较多者,质地较硬。病程长者,可有钙化。 根据增生的结缔组织、导管和腺泡结构的相 互关系,病理上分型:1、管内型纤维瘤;2、 周围型纤维瘤;3、混合型纤维瘤。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38ddb1be23482fb5da4cce.png)
可见扩张的导管。 •脓肿早期局部增厚,回声偏低,边缘不规则。 •脓肿形成后可见边缘非常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CDFI:急性炎症期局部血流明显增多。 脓肿形成后脓腔内无血流信号,周边有 丰富的血流信号。
急性炎症未完全治愈,可转为慢性炎症, 出现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而杂乱,或 边界不清的团块,如果脓肿未完全吸收 可出现局灶性无回声区。慢性期血流不 甚丰富。
•男性乳腺增生:通常认为与睾丸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良 有关。男性乳腺发育,导管和间质增生,酷似乳腺单纯性 增生声像图,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正常<3mm)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病因病理:乳腺囊肿多为导管阻塞,导致导管 扩张呈囊,单个或多个。绝经前后,腺体组织 退化,也可形成囊肿。
哺乳期-乳汁淤积囊肿-与脓肿鉴别
病理:癌细胞广泛侵犯表皮层淋巴管及皮下组织,形成 栓塞性未分化癌。早期可出现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声像图:乳腺局限性增厚,质硬,肿块边缘不规则,边 界不清,与皮肤界限不清,皮肤及皮下组织亦增厚、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良性肿瘤
形态及边缘 圆形或椭圆形,边 缘规整
乳腺后区域:脂肪、胸肌、肋软骨、肋骨、肋间肌。 肋软骨常呈椭圆形低回声,勿误为肿块。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炎 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乳腺导管扩张征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病因及临床:多发生在哺乳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所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
声像图: •乳腺局限增厚,边界不清,回声较杂乱和增强,其内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组织结构: 乳腺:腺泡 小叶 腺叶 乳腺 导管:小叶输乳管 乳腺导管 韧带:cooper韧带,从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至后筋膜 脂肪和结蒂组织。
CDFI:急性炎症期局部血流明显增多。 脓肿形成后脓腔内无血流信号,周边有 丰富的血流信号。
急性炎症未完全治愈,可转为慢性炎症, 出现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而杂乱,或 边界不清的团块,如果脓肿未完全吸收 可出现局灶性无回声区。慢性期血流不 甚丰富。
•男性乳腺增生:通常认为与睾丸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良 有关。男性乳腺发育,导管和间质增生,酷似乳腺单纯性 增生声像图,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正常<3mm)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病因病理:乳腺囊肿多为导管阻塞,导致导管 扩张呈囊,单个或多个。绝经前后,腺体组织 退化,也可形成囊肿。
哺乳期-乳汁淤积囊肿-与脓肿鉴别
病理:癌细胞广泛侵犯表皮层淋巴管及皮下组织,形成 栓塞性未分化癌。早期可出现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声像图:乳腺局限性增厚,质硬,肿块边缘不规则,边 界不清,与皮肤界限不清,皮肤及皮下组织亦增厚、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良性肿瘤
形态及边缘 圆形或椭圆形,边 缘规整
乳腺后区域:脂肪、胸肌、肋软骨、肋骨、肋间肌。 肋软骨常呈椭圆形低回声,勿误为肿块。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炎 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乳腺导管扩张征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病因及临床:多发生在哺乳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所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
声像图: •乳腺局限增厚,边界不清,回声较杂乱和增强,其内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组织结构: 乳腺:腺泡 小叶 腺叶 乳腺 导管:小叶输乳管 乳腺导管 韧带:cooper韧带,从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至后筋膜 脂肪和结蒂组织。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ppt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6d46d584868762caaed577.png)
腺型小叶增生
乳腺腺体增厚,回声不一 浅表层多呈低回声结节,可不规则,边界 不清 一般不超过2cm CDFI:内无血流信号
乳腺囊肿
1、多发生于退化期妇女(35-60 岁),25岁以前,60岁以后十分少 见。
2、典型超声表现:圆形或椭圆形 的无回声团,可压缩,边界清,有 明显的后壁回声和后方回声增强。
乳房浅层至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 肪\乳腺腺体层(包括腺管及结缔组织)、浅筋膜深 层、胸大肌及肋骨等。上连皮肤和浅筋膜浅层, 下连浅筋膜深层,在腺叶间垂直行走的纤维束, 叫库柏氏(cooper)韧带。
乳腺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在妇女不同时期, 乳腺有所改变。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青春期。 2、性成熟期(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 妊娠期。4、哺乳期。5、老年萎缩期。
乳腺癌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 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 子宫颈癌而居第2位,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
病理上是由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及末梢导管上 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有增长趋势。 早期无任何症状,常在洗澡时偶然发现一侧乳房有 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多为单发,可推动。当肿 块与胸大肌粘连时,则固定不活动。当癌继续生长, 累及皮肤时,皮肤局限性凹陷,有橘皮样改变及乳 头凹陷。皮肤可发生水肿、破溃等改变。
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又称囊性增生症、囊性乳腺 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腺病等。现统 称为乳腺结构不良。 临床表现:多见于30~40岁妇女,月经来潮 前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胀痛,扪之有大小 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过后症状减轻 或消失。
声像图表现
根据病理基础的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可分 为三型 1.单纯性增生症 2.囊性增生症 3.囊性增生症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1ppt课件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99994f9b6648d7c1c74670.png)
• 可疑表现——主要:形态(不规则) 边缘(针芒样) 微钙化灶
次要:形态(圆形) 边缘(模糊,微小分叶,成角) 回声(混杂)
• 分类——1类:正常 2类:良性 囊肿,均匀的强回声 3类:非2,4,5类 4类:可疑表现,非5类 5类:主要可疑表现
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形状 边界
内部回声 钙化灶 后方回声 侧方声影 纵横比 淋巴结受累 血供及动脉频谱
良性
规则、椭圆形或圆形 清晰,部分有包膜
均匀 少见,较粗大 增强或无改变 明显 大 无 多不丰富,低速低阻型
恶性
不规则、分叶状或蟹足状 多不清晰,部分有恶晕征
不均匀弱回声 多见,沙砾样为主 衰减多见 无 小 有 部分较丰富,高速高阻型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急性乳腺炎
超声表现 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增厚,内部回 声不均,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回声增 强,形成不均质增强团块,如形成脓肿, 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边界厚而不 光滑。时间长者形成强弱不均的镶嵌样改 变。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 流信号。
急性乳腺炎超声声像图
左乳内侧见一低回声区, 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 周边彩色血流信号丰富
•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病因仍不太清 楚
•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 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 乳腺肿瘤血管在诊断、判断预后、了解术 前化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
•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 发生的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除子宫癌外,乳腺癌占女 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发生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 妇女。早期表现为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 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乳腺癌 逐渐增大,侵入Cooper韧带,肿块处皮肤往往有凹陷。 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可出现乳房缩小,变硬,腋下淋巴结 肿大,连结成硬结,晚期,肿瘤侵入胸大肌,与之固定, 并与皮下组织广泛粘连,形成“桔皮样”外形,并且发生 溃破。
次要:形态(圆形) 边缘(模糊,微小分叶,成角) 回声(混杂)
• 分类——1类:正常 2类:良性 囊肿,均匀的强回声 3类:非2,4,5类 4类:可疑表现,非5类 5类:主要可疑表现
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形状 边界
内部回声 钙化灶 后方回声 侧方声影 纵横比 淋巴结受累 血供及动脉频谱
良性
规则、椭圆形或圆形 清晰,部分有包膜
均匀 少见,较粗大 增强或无改变 明显 大 无 多不丰富,低速低阻型
恶性
不规则、分叶状或蟹足状 多不清晰,部分有恶晕征
不均匀弱回声 多见,沙砾样为主 衰减多见 无 小 有 部分较丰富,高速高阻型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急性乳腺炎
超声表现 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增厚,内部回 声不均,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回声增 强,形成不均质增强团块,如形成脓肿, 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边界厚而不 光滑。时间长者形成强弱不均的镶嵌样改 变。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 流信号。
急性乳腺炎超声声像图
左乳内侧见一低回声区, 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 周边彩色血流信号丰富
•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病因仍不太清 楚
•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 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 乳腺肿瘤血管在诊断、判断预后、了解术 前化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
•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 发生的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除子宫癌外,乳腺癌占女 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发生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 妇女。早期表现为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 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乳腺癌 逐渐增大,侵入Cooper韧带,肿块处皮肤往往有凹陷。 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可出现乳房缩小,变硬,腋下淋巴结 肿大,连结成硬结,晚期,肿瘤侵入胸大肌,与之固定, 并与皮下组织广泛粘连,形成“桔皮样”外形,并且发生 溃破。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1b5702172ded630a1cb6c3.png)
精选版课件ppt
5
乳腺增生症
超声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为两侧乳腺轻度 对称性增大,腺体结构紊乱,回声弥漫性增强, 分布不均,呈条样或斑片样改变,当形成囊性扩 张时,乳腺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回声或 囊肿。
精选版课件ppt
6
急性乳腺炎
病理、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 染,多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往往发生在产后3~4 周。发病原因主要为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发病 初期表现为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后在短 期内形成脓肿,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 A:血管 • B:淋巴管
• A:正常导管细胞
• B:癌细胞
• C:基底膜
• D:淋巴管
• E:血管
• F:乳腺组织
精选版课件ppt
26
WHO 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
1 上皮性肿瘤
1.1 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 1.2 浸润性小叶癌 1.3 小管癌 1.4 浸润性筛状癌 1.5 髓样癌 1.6 黏液癌和其他伴丰富黏液的肿瘤 1.7 神经内分泌肿瘤 1.8 浸润性乳头状癌 1.9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1.10 大汗腺癌 1.11 化生性癌 1.12 富于脂质的癌 1.13 分泌性癌 1.14 嗜酸细胞癌 1.15 腺样囊性癌 1.16 腺泡细胞癌 1.17 富于糖原的透明细胞癌 1.18 皮脂腺癌 1.19 炎症性癌 1.20 小叶性肿瘤 1.21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1.22 微浸润导管癌 1.23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1.24 良性上皮增生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解剖
• 中央部-乳头 • 乳头周围色深的区域-乳晕 • 乳房内含有蜂窝状脂肪组织和15~20个乳房小叶 • 每个小叶有一总导管-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至乳头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PPT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fde84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e.png)
乳腺癌超声表现
超声表现 声像图表现一般呈不均质的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无包 膜,周围凹凸不平,有角状突起或蟹足样延伸,有的肿块周边显示强 回声带,有的肿块内部显示较强的粗斑点状回声。CDFI示肿块内部 及周边点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根据病理不同,肿瘤的声像图存在一定 差异。如硬癌其体积小,大多为纤维组织故质地坚硬,声像图显示肿 瘤边界不整齐,境界不清,后方回声明显衰减。髓样癌表现为瘤体较 大,边界光滑,内部为等回声,部分为无回声区,后方回声不衰减, 有时反而增强。特别注意炎性乳腺癌,其声像图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 织增厚,回声增强,腺体结构紊乱,常不能发现肿块。
WHO 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
1 上皮性肿瘤
1.1 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 1.2 浸润性小叶癌 1.3 小管癌 1.4 浸润性筛状癌 1.5 髓样癌 1.6 黏液癌和其他伴丰富黏液的肿瘤 1.7 神经内分泌肿瘤 1.8 浸润性乳头状癌 1.9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1.10 大汗腺癌 1.11 化生性癌 1.12 富于脂质的癌 1.13 分泌性癌 1.14 嗜酸细胞癌 1.15 腺样囊性癌 1.16 腺泡细胞癌 1.17 富于糖原的透明细胞癌 1.18 皮脂腺癌 1.19 炎症性癌 1.20 小叶性肿瘤 1.21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1.22 微浸润导管癌 1.23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1.24 良性上皮增生
乳腺增生症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增生症是非炎症非肿瘤的乳腺良性疾 病,名称很多,如囊性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 生病、乳腺腺病等。多见于30-40岁妇女,由于卵巢功能 发生紊乱,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而引起的 乳腺的导管及小叶上皮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增生及复原。临 床表现为月经来潮前3-4天,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间歇性 胀痛,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过后,症 状缓解。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详解.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53511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2.png)
第二十四页,共128页。
急性乳腺炎
第二十五页,共128页。
乳腺脓肿
第二十六页,共128页。
浆液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 )
• 急性期表现为腺体内导管扩张,导管内有时可见弱 回声;
• 随病情进展,在腺体内可探及边界不清,形态 不规整的低回声区,或囊实混合性回声,病灶 位置表浅,常常突破皮下脂肪层到达皮肤,病 灶往往中心部位回声较强,周边部位较低,病 灶囊性部分后方回声一般不增强,甚至衰减。
第三十二页,共128页。
乳腺单纯性囊肿
第三十三页,共128页。
乳汁潴留性囊肿
第三十四页,共128页。
乳腺良性肿瘤
第三十五页,共128页。
乳腺纤维腺瘤
• 概念:为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由上皮和
结缔组织增生而成,青年女性多见,也可发 生于副乳腺,肿块大于5cm称为巨纤维腺瘤;
第三十六页,共128页。
第九页,共128页。
正常乳腺声像图
正常成年妇女的乳腺的声像图由浅入深 依次为:
• 皮肤:呈带状强回声,厚2~3㎜,边缘光滑整齐
; • 浅筋膜和皮下脂肪:浅筋膜呈线状高回声,脂肪
组织呈低回声,由条索状高回声分隔,境界欠清;
第十页,共128页。
• 乳腺腺体:因人而异,厚薄不一,老 年人可萎缩仅3㎜,呈中强回声带夹杂
第十五页,共128页。
乳腺良性病变
第十六页,共128页。
乳腺增生症
(小叶增生/乳腺病/退化不全)
• 概念:以乳腺小叶、导管或纤维组织不同 程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病变,绝经期 妇女乳腺组织增生称为乳腺退化不全;
第十七页,共128页。
• 声像图特征:乳腺腺体明显增厚、致密
,回声增强,结构紊乱,可呈结节状或 团块状改变,如同时伴乳腺导管扩张, 腺体内可见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其后 方回声增强,称为乳腺囊性小叶增生;
急性乳腺炎
第二十五页,共128页。
乳腺脓肿
第二十六页,共128页。
浆液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 )
• 急性期表现为腺体内导管扩张,导管内有时可见弱 回声;
• 随病情进展,在腺体内可探及边界不清,形态 不规整的低回声区,或囊实混合性回声,病灶 位置表浅,常常突破皮下脂肪层到达皮肤,病 灶往往中心部位回声较强,周边部位较低,病 灶囊性部分后方回声一般不增强,甚至衰减。
第三十二页,共128页。
乳腺单纯性囊肿
第三十三页,共128页。
乳汁潴留性囊肿
第三十四页,共128页。
乳腺良性肿瘤
第三十五页,共128页。
乳腺纤维腺瘤
• 概念:为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由上皮和
结缔组织增生而成,青年女性多见,也可发 生于副乳腺,肿块大于5cm称为巨纤维腺瘤;
第三十六页,共128页。
第九页,共128页。
正常乳腺声像图
正常成年妇女的乳腺的声像图由浅入深 依次为:
• 皮肤:呈带状强回声,厚2~3㎜,边缘光滑整齐
; • 浅筋膜和皮下脂肪:浅筋膜呈线状高回声,脂肪
组织呈低回声,由条索状高回声分隔,境界欠清;
第十页,共128页。
• 乳腺腺体:因人而异,厚薄不一,老 年人可萎缩仅3㎜,呈中强回声带夹杂
第十五页,共128页。
乳腺良性病变
第十六页,共128页。
乳腺增生症
(小叶增生/乳腺病/退化不全)
• 概念:以乳腺小叶、导管或纤维组织不同 程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病变,绝经期 妇女乳腺组织增生称为乳腺退化不全;
第十七页,共128页。
• 声像图特征:乳腺腺体明显增厚、致密
,回声增强,结构紊乱,可呈结节状或 团块状改变,如同时伴乳腺导管扩张, 腺体内可见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其后 方回声增强,称为乳腺囊性小叶增生;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f55be0aef8941ea66e0509.png)
不属于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超声鉴别要点 A.边界是否光滑、完整 B. 肿物大小及部位 C. 皮肤是否的浸润 D. 同侧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粘连 E. 有无异常的血流信号
2、乳腺超声与X线检查的优缺点 (1)优点 ①无放射性,对年轻妇女或妊娠 期检查较为合适。②可鉴别肿物是囊性或实性 。③显示病变或肿物位于哪一层次。④X线显示 致密乳房,不能看清内部时,超声不受影响。 ⑤对腋窝及锁骨上有无肿大淋巴结,超声易查 出。
2、各类典型乳腺癌特点 (1) 乳头状导管癌超声显示:扩张的导管 内出现中低回声团,呈乳头状有蟹足浸润、后 方衰减,彩色多普勒显示有血流信号。挤压乳 头有分泌物,涂片找到癌细胞。
(2)髓样癌 超声显示:肿物体积较大,常 达 4~6cm ,圆球形,界限清楚,后方不衰减。 探头挤压时,肿物较软。早期易转移。超声应 重点查腋下淋巴结。
一、乳腺囊性增生的超声表现
两侧乳房轻度增大,结构紊乱,回声不均 ,如有囊性扩张,可见其内有大小不等无回声 区。诊断本病应结合临床典型的症状。如病人 乳房胀痛,月经前疼痛加重、肿大,不敢触摸 ,月经后有缓解,典型症状可以帮助诊断。
三、乳腺炎的超声表现 乳腺炎症区,边界模糊、增厚、欠清。未 化脓时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形成脓肿时,呈 不均质的多个无回声区。
3、导管瘤 乳腺导管扩张,并发现在无回声的导管内 有中强回声团呈囊实性回声,则应考虑有导管 瘤的存在。主要应做分泌物细胞学检查,以使 排除导管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
七、乳腺其他良性病变的超声表现 1、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约占乳腺疾病的 1% ,属血行传播 ,原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核。病程长,进展 慢,早期形成硬结,不易与乳腺癌相鉴别;数 月后软化形成脓肿,如脓肿破溃,常经久不愈 。超声显示:图像无特异性,早期像肿瘤图像 ,形成脓肿时,又像囊肿或炎性脓肿,须将图 像结合临床才易诊断及鉴别。
《乳腺超声》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乳腺超声》PPT课件-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ff1124f242336c1fb95e2b.png)
乳腺纤维腺瘤病理与临床
常见于中青年妇女,单发多见,外上50% 由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增生所致 大体病理多有完整.薄层纤维包膜,表面光滑
或呈结节性分叶状 腺管成分多者,质软; 纤维成分多者,质硬.病
程较长者,可以出现钙化.
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表现
形态:多数椭圆形或圆形, 前后径<横径,能活动和被 压缩
边界:多有完整的薄高回声包膜,有典型的侧方声影, 边界清晰.少数呈细小分叶状
内部:多数为均匀低回声,少数回声不均. 多为无血流 和少量血流,体积较大的肿瘤(>2cm)血供可丰富, 多 数RI小于0.7.病灶后方腺体回声多数正常,少数增强
乳腺癌病理与分类
多来自导管及小叶上皮细胞,据其发展阶段分为原位癌 和浸润性癌,共分为4类:
探头适当轻度加压,但进行多普勒检查时,避免探头压 迫乳房.
结合触诊:较大的病灶临床能触及,但不能完全依赖触 诊
了解
乳腺囊性增生的病理与临床
典型表现为月经来潮前几日双侧乳房胀痛 , 月经来时症状即减轻,绝经后可自行缓解
可触及多个结节,边界不清,其大小和质地亦随 月经周期变化
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内分泌失调有关
多数病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少 数病灶侵及 Cooper‘s 韧带时,可有乳头凹陷. 橘皮样皮肤.
乳癌的共同声像图表现
边界:不整、凹突不平,呈锯齿状或蟹足样, 界限常不清
内部回声:多呈低回声、不均,少数呈等或 强回声.部分病例可见微小钙化点.
后方回声:衰减 浸润:向周围组织或皮肤浸润(纵横比>1) 内部及周边血供丰富,有新生血管,动脉阻力指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解剖
位置:胸前第26肋骨之间,胸 大肌的浅面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4b4c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0.png)
04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最新 进展
高频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组织 的细微结构,提高乳腺疾病的检
出率。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形态、边 缘、内部回声等特征的显示更为 细致,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 像技术,能够评估乳腺肿块的血 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恶性
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组织中的微小肿块、钙化灶等异常改变,有助于 早期发现乳腺癌。
对于致密型乳腺、年轻女性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超声筛查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检 出率。
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
查等多方面信息。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肿瘤的大小、 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等信息,
01
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腺体实 质不均质性增厚,回声增强
或减弱。
02
导管系统轻度扩张,呈囊状 或梭形无回声区。
03
增生腺体实质内可见散在分 布的点状或小片状低回声, 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回声相
似。
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
乳腺癌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 呈蟹足状或毛刺状。
乳腺癌后方回声衰减,部分肿块可出现 侧方声影。
乳腺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 薄而光滑,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内透声良 好,无分隔及实性成分。
乳腺实质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 ,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稀少 或无血流信号。
03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 应用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无痛 、无辐射等优点,成为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乳腺肿块超声诊断分类
-
6
BI-RADS-US及乳腺癌预测风险 2003年美国版,欧洲版,老版
Ⅰ类:无异常
Ⅱ类,良性:单纯囊肿或均匀高回声结节(0)
Ⅲ类,良性可能性大:(≤2%) 卵圆形或浅分叶形、边界清晰、低回声结节
(可能是纤维瘤,或复杂囊肿或一串小囊肿)
-
7
BI-RADS-US及乳腺癌预测风险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要点
盛京医院超声科 李晶
-
1
乳腺常见疾病
纤维瘤 增生结节 导管乳头状瘤 单纯囊肿 复杂囊肿
脂膜炎 乳腺脓肿 肉芽肿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
乳腺癌
2
乳腺癌
乳腺癌主要病理分型及所占比例
浸润性导管癌
80%
非特殊预后
70%
粘液癌
特殊预后 10%
髓样癌
小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10%
10%
导管原位癌
对所有病理类型的乳腺癌诊断敏感性均好 ,95%(不是100%)。
特异性差,50、60% ?
-
12
乳腺超声检查特点
* 检出的敏感性高,确定其良、恶性质的特异性差 **原因一是因为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明显受操作者经验
的影响。二是因为在常规超声图像上乳腺疾病本身 复杂多样的图像变化所致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3-96%,特异性为6295%,后者的变化范围较大
-
3
超声诊断乳腺病变的要点
1.首先要观察肿物形态和边缘特征,超声还要观察肿物回声水 平及病变血管显示情况
2.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包括: ▲形态不规则 ,纵横比≥1, 小分叶 ▲ 边界不清 ,毛刺 ,强回声晕 ,边缘成角 ▲ 弱于乳腺脂肪回声 ,后方衰减 ,微小钙化 ▲ 导管结构紊乱
3.乳腺良性病变超声特点:卵圆形或2-3个浅分叶形、边界清 晰、生长方向与胸壁平行
Ⅳ类,(4abc)恶性不除外: (4a:3-8%,4b:9-49%,4c:50-94%) 形态不规则 ,纵横比≥1, 小分叶 边界不清 ,毛刺 ,强回声晕 ,边缘成角
弱于乳腺脂肪回声 ,后方衰减 ,微小钙化
导管结构紊乱 (后面有图片)
具有任何其中之一表现的结节
Ⅴ类,恶性可能性大:(≥95%) 具有上述三个或以上表现的结节。
状腺癌的可能性为一般人群的3倍 4.TSH 及其受体 5.雌激素 6.遗传,大多数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散发性,患者一
级亲属中该癌发病率可上升4~6 倍。
-
21
甲状腺癌的自然过程差异很大,良恶性不 能以生长速度来判定
多见于单侧单发,也可以双侧多发,还可以 和良性结节合并存在---即多源性疾病 同时存在
-
20
甲状腺癌
占甲状腺结节的5%,全身肿瘤的1%, 年增长约 4% 1.职业接触电离辐射如X 线的女性,(CT) 使用增
加,受131I 辐射 2.碘摄取异常 3.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病变: 桥本氏病患者发生甲
和specific prognostic IDC
80% DCIS
-
10
乳腺癌供血原则
►包绕正常乳腺供血动脉(血管受压 粗细不等)
►穿入血管(直线,指向肿物中心) ►全方位,快捷(走直线方式) ►内部分支多
-
11
乳腺超声作用和地位、优缺点
超声和X线结合是目前乳腺疾病 一线检查方法
MRI是乳腺癌二线诊断方法:适合高危人群筛查 ,一线检查诊断不明确病例。
-
17
甲状腺癌 桥本氏病 超声诊断
-
18
桥本病超声表现
1.甲状腺大小正常或不同程度增大、形态饱满。
2.内部回声略粗糙 、明显粗糙、重者呈“网格样” 且回声减低。
3.血流显示经常增加,明显者呈“火海样” 少部分可以表现为结节样形式
-
19
病理上常见的有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 髓样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最 多见,恶性程度最低
-
8
Breast cancer
● Invasive ductal cancer IDC 浸润型导管癌 ● Ivasive lobular cancer ILC 浸润型小叶癌 ● ductal cancer in situ DCIS 导管原位癌
-
9
※乳腺癌的常见形态
绝大部IDC、 ILC
少数 IDC,部分 ILC,
-
4
超声对乳腺病灶血管的评价
1.血管是分析乳腺病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比较对侧乳腺或同侧乳腺未被病灶涉及的
位置来决定在病灶附近及外周是否有血管增 加的情况 3.乳腺癌血管分布特征或丰富程度是观察指标 简言之:常有穿入血管,全方位供血;内部血 管丰富、分支多。 良性病灶血管少,分布不均匀、多位于周边 部位
-
14
乳腺超声检查新技术
三维超声
弹性超声
全乳腺自动扫查
-
15
Itoh乳腺弹性5分评分标准
-
16
导管乳头状瘤
◆导管乳头状瘤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周围型常为多发,且更易伴发普通型增
生和非典型增生以及原位癌和浸润癌。 ◆在诊断过程中发现一些浸润导管癌的病
例在癌巢周边可以看到多发乳头状瘤的 改变。 ◆因为乳头状瘤存在潜在的变化,因此完 全切除是谨慎的做法。
-
13
乳腺X线摄影特点
1.探查与肿瘤相关的微钙化方面优于其他方法 2.它能可靠的描述脂肪包绕的肿块,在脂肪型
乳腺中乳腺癌诊断敏感性为9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0% 3.然而,在致密型腺体中探测无钙化乳腺癌时
乳腺X摄影的应用受到限制,尤其是在 (type III and IV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College of Radiology, ACR)肿块中 乳腺癌诊断敏感性不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