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科技发展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对比

院系: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班级:10级信息

姓名:***

学号: **********

摘要:中西方传统科学技术应从发展历程,发展助推力等方面来看,既有密切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的古代科学技术对比;现代从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分析的结论;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文化思想,传统观念对于科技发展的束缚,深度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差异……

关键字:中西方科技发展历程,古希腊罗马,影响因素

科技即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统称。

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总会受到科技的影响。科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作用。这种作用的方向、强度、方式等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发展状况水平,而且还取决于会历史的发展现状和条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它引导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可以引导人们深入地揭示世界的奥秘,揭示真理和追求真理,进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相反,错误的科技发展思想则会引导人们走向错误的认识,离真理越来越远,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是直线运行的,在政治国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下,它有低谷,也有高潮,且中心地区也在不断变迁。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3个长周期的科技高潮及3次科持中心的转移。第一次高潮发生在远古时期到公元前3世纪,科技中心在古希腊、罗马;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3世纪,科技中心在汉唐宋元(前期)的中国;第三次高潮发生在公元14世纪—20世纪,科技的中心在文艺复兴后的西方。

一,中西方科技发展历程的比较

1.古希腊、罗马科技发展

远古时期到公元前3世纪科技发展的中心在古希腊、罗马。

最早认识到科学技术与道德有联系的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他看到了科学技术中蕴含的善的意义。在泰勒斯的雕像上刻有这样的铭文:“去寻求一种唯一的智慧。去选择一种唯一的善”。这里“寻求智慧”与“选择善”是统一的,“寻求智慧”也就是寻求知识,包括寻求科学技术知识。这即是说寻求科学技术知识与选择善是一致的。毕达哥拉斯的“数是道德的根源”、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善的理念是科学和真理的来源”、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德漠克利特的“原子是决定人生怡然自得和幸福的原因”、伊壁鸿鲁的“自然科学是人获得快乐的根源”和卢克莱修的“认识自然运动规律是理解幸福的前提”等观点,说明这一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至始至终都在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古希腊、罗马的历法、萌芽状态的几何、进位制,青铜、铁器,雄伟的巨石和

泥砖建筑独领风骚,它们的科学技术登上了西方古典时代的顶峰。

2、古代中国科技发展

秦汉时期的世界,科技的主要领域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中西方在科学上各有长短,东汉宦官蔡伦的造纸术,张衡的浑天仪、地动仪,“医圣”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等创造发明突出。西方则致力于构造宇宙模型的理论探讨,终于导致托勒密地心说体系的建立,它比中国盖天、浑天、宣夜三说完备并合理解释了当时人所掌握的天象。物理学方面,墨子在光学、阿基米德在力学上各有成就,但后者在萌芽状态实验、量化处理和理论高度上优于前者。综合科学上,《墨经》与亚里斯多德的系列著作相比略逊一筹。因此,总体上说这时的西方科学水平更高。

3、西方科技的飞跃

1870年前后,世界进入第二次科技革命,英国以“三大发现”和电磁理论的形成为核心而步入高潮,紧接着,由德国、美国充当主力,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又在西方全面展开。而十九世纪的清朝仍处于近代科学的启蒙时期,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人的译著使微积分、近代化学等得以传入,但就他们的独立创造来说却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洋务运动引进的技术:第一台蒸汽机车(1862年),第一艘机动轮船(1865年),第一台蒸汽机车(1881年)也比西方晚了许多。当然,当时龚振麟的铁模铸炮法,早于西方30多年,詹天佑的铁路设计和建筑,冯如自行设计的飞机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西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面世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迅即向世界发展并陆续发展为包括信息,核能、空间、材料、生物工程等在内的高新技术。在全世界这场世界性的竞争中,科技基础薄弱的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既有过胜利的辉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处于世界前列,在核武器、运载火箭技术、人造卫星、高能加速器、宇宙飞船等也已跨入世界行列。客观地说,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已经大大缩小了我国科技与西方大国的差距。

当然,近现代以来,我国一流的科学家和创造发明,和世界发达国家比,差距是大的,这从科技方面获得诺贝尔奖的统计数字来看,也就足以证明了。到2001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已走过了100年的历程,100年来全球共有28个国家475位科学家荣获了诺贝尔科学奖,其中有6位华裔科学家,却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

二,其他因素对于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

1.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倾向是政治道德型的。国家重视政治事务,政府重视官员等级。进入仕途从事军政是社会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社会文化的各个侧面都以国事政治为中心,治经读史做一个政府官员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最高愿望。在所有的学问之中,与国家治政有关的经学最受重视,读书读经,考试考经,历史上所谓“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而西方的传统文化的根本倾向是政治法制型的,不存在上述中国重政务、轻技艺的现象。

2.生产关系

古代世界都是以农业为主、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社会。传统农业受到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期和气侯的限制以及地力产量的制约,短期内难以看出变化,必然发展缓慢,与之相关的其它行业在发展范围和深度上也是有限的。整个经济就一定

是个封闭的体系,近代科技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出来。在这个基本点上中西皆然,并无本质区别。根据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原理,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保证了封建制度所能允许的生产力和科技力有最大的发挥,表现为两宋以前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世界前列地位;然而当资本主义萌芽诞生,需要从根本上实现整个经济的根本改造时,这种生产关系又形成了对突破当时生产和科技水平的障碍了。

3、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倾向是政治道德型的。国家重视政治事务,政府重视官员等级。进入仕途从事军政是社会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社会文化的各个侧面都以国事政治为中心,治经读史做一个政府官员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最高愿望。在所有的学问之中,与国家治政有关的经学最受重视,读书读经,考试考经,历史上所谓“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而西方的传统文化的根本倾向是政治法制型的,不存在上述中国重政务、轻技艺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