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课文阅读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课文阅读练习题
满分150分做题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
A. 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 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 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
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D. 刘璋从新疆带回一筐他最喜欢吃的葡萄。

2. 下面对把握诗歌《口技》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口技。

B. 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 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 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3. 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 贤于材人远矣
B. 于舅家见之
C.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B.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
C. 群响毕绝毕:消失
D.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
5.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B. 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C. 众妙毕备群响毕绝
D. 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
6. 选出下面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B.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A. 京中/有/善口技者。

C. 口技人/坐/屏障中。

D.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7. 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B. 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C. 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
D. 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
8. 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 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 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 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众宾团坐。

B. 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0.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会:适逢,正赶上。

A. 善:擅长,善于。

C. 施:设置,安放。

D. 坐:同“座”,座位。

1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多次描写了听众的反应,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B.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在记叙、描写过程中运用了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身临其境。

C. 本文共描绘了失火、救火两个场面,场景情节由简单到复杂、声音由少到多,观众神情由迟缓渐入紧张,最后达到高潮。

D. 作者选用了贴切的拟声词,对声音予以细腻的摹写,加强了读者想象中的听觉作用,从而获得一定的真实感和艺术享受。

12.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 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 虽人有百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妇拍而呜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朝诗人岑参的“咏雪”名句。

B. 清朝张潮的《口技》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C. 现代著名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济南的冬景,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D. 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赞美。

14. 下列划横线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宾客意少舒(稍微)
B. 妇抚儿乳(乳头)
C. 两股战战(大腿)
D.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力拉:拟声词)
15. 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B. 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C. 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
D. 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105分)
16. 在描写一个场景时,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场面描写得更加逼真,达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1) 请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在描写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时,是如何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的。

(2) 何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有何妙处?
17.
【甲】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选自《口技》)
【乙】
有习口技者,携一扇一尺,入空屋中。

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

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

归而叩门,唤妇烹饪,一一作交代。

若洗灶,若汲水,若燃火,若摆桌祭祀。

俄而有索债人来。

先甘言乞缓期,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物者,或男或女,喧挤一室。

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端倪。

众方倾耳凝听,而抚尺一声,万响俱寂。

(选自《清稗类钞》)
(1)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的句子。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 【乙】文口技表演者表演最细腻生动的一个场景是。

(3) 【甲】【乙】两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18.
【甲】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选自《口技》)
【乙】
有习口技者,携一扇一尺,入空屋中。

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

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

归而叩门,唤妇烹饪,一一作交代。

若洗灶,若汲水,若燃火,若摆桌祭祀。

俄而有索债人来。

先甘言乞缓期,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物者,或男或女,喧挤一室。

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端倪。

众方倾耳凝听,而抚尺一声,万响俱寂。

(选自《清稗类钞》)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夫叱大儿声
(2)众妙毕备
(3)有习口技者
(4)万响俱寂
19. 阅读“未几,夫齁声起……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回答下列问题。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着)
(2)两股战战(大腿)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 下面的句子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描写?作用是什么?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 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

20. (1)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

(2)本文是以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和听众的,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3)课文依次描写了、和三个情景,目的在于,
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字。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2.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于厅事之东北角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虽人有百手
(5)几欲先走
(6)不能名其一处也
(7)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8)宾客意少舒
三、基础训练(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3. 给加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屏障少顷呓语叱
崩倒曳屋许许齁声
24.翻译下列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25.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1)表示突然发生:______
(2)表示同时发生:______
(3)表示相继发生:______
(4)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______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

《口技》课文阅读练习题
【答案】
1. C
2. C
3. B
4. C
5. C
6. B
7. C
8. C
9. C
10. D
11. C 12. D 13. B 14. B
15. C
16.
【小题1】
作者是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的。

首先正面描摹口技表演者表演的种种声音,用一概述“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

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又下一“众妙毕备”的评语,要言不烦地表现了表演的种种难以尽言的妙处。

接着从侧面极写听众的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使听众的神情毕现纸上。

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反衬与赞美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

【小题2】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

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在正面描写的同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

17.
【小题1】
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哼唱着哄他睡觉。

【小题2】
夫妇俩与索债人交涉
【小题3】
【甲】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首尾照应,而【乙】文正面描写较多,侧面烘托较少。

18.
(1)大声呵斥
(2)全、都
(3)通晓,熟悉
(4)都,全
19.
【小题1】
(1)其中夹杂着
(2)大腿
【小题2】
(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2)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小题3】
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写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跑的强烈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戏剧性效果。

【小题4】
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0.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时间精彩表演反应
(3)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失火救火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善
21.
(1)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火焰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发出。

(2)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是没有的。

(3)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4)在这时,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不止,几乎都要先跑了。

22.
(1)擅长
(2)在
(3)只
(4)即使
(5)跑,离开
(6)说出
(7)隐约
(8)心情
23.
píng qǐng yì chì bēng yè hǔ hōu
24. (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满坐:全场观众;寂然:静悄悄的;敢哗:敢吵闹)
(2)同时响了起来。

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妙:美妙的声音;毕:全,都)(3)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应:应;无:没有)
(4)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音都消失了。

(毕:全都)
答案:
(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2)同时响了起来。

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3)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4)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音都消失了。

25. 忽、忽然;一时;既而;是时;俄而、少顷、未几
【解析】
1.
A.可理解为“我”高兴地跳也可以理解为“他”高兴地跳,所以可以在“他”后面加上“后”。

B.可以理解为“水生”身体瘦弱也可以理解为水生祖父身体瘦弱,所以可以改为“水生的祖父身体瘦弱”。

C.正确。

D.可以理解为刘璋从新疆带回一筐刘璋最喜欢吃的葡萄,也可以理解为刘璋从新疆带回一筐他(这个“他”可以指刘璋以外的人)最喜欢吃的葡萄。

所以应该把“他”改为“自己”。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

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

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5)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6)句意歧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7)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

(8)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类别,并学会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2.
A.正确;
B.正确;
C.有误,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侧面描写;
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的把握。

做本题时分清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写观众属于侧面烘托,而对表演者的描写才是正面描写。

3.
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
A项“于”解释为“比”;
B项“于”解释为“在”;
C项是被动句,“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D项“于”应解释为“到”。

故选:B。

做好本题需要作个有心人,经常对所学虚词进行积累整理。

解释文言字词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二是要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4.
A:正确;
B:正确;
C:“毕”的意思“全,都”。

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5.
A.名渊,手指/动词,指明;
B.动词,擅长/名词,长处,优点;
C.都是“全、都”的意思;
D.名词,通“座”/动词,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常识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做本题时注意首先把握句意,然后揣摩字词的含义,明确是否一致。

6.
应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7.
A中,第一个是“手指”,第二个是“动词,指”,B中第一个是“擅长”,第二个是“好的方面”,D中第一个是“通座,座位”,第二个“动词,坐”。

8.
属于侧面描写。

9.
坐通座,座位。

10.
坐是动词,坐着。

11.
口技表演者依次模拟了三个场面:一家三口由睡而醒,失火,救火。

12.
D中表并列/表转折。

13.
《口技》的作者不是张潮。

14.
B作动词,喂奶。

15.
C都是“全部”“都”的意思。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做题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写作手法。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作者是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的。

首先正面描摹口技表演者表演的种种声音,用一概述“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

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又下一“众妙毕备”的评语,要言不烦地表现了表演的种种难以尽言的妙处。

接着从侧面极写听众
的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使听众的神情毕现纸上。

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反衬与赞美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理解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并掌握其作用。

这篇文章中最突出的写作手法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

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在正面描写的同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

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本题中要注意
“抚”“拍”“呜”等词语的解释。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

对于可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题目,首选用原文语句,这样更准确,意思更完整。

理解文章内容,可知【乙】文口技表演者表演最细腻生动的一个场景是夫妇俩与索债人交涉。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呼应”。

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可知,【甲】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首尾照应,而【乙】文正面描写较多,侧面烘托较少。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叱”是大声呵斥的意思;“毕”是全、都的意思;“习”是通晓,熟悉的意思;“俱”是都,全的意思。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中间”是其中夹杂着的意思;“股”是大腿的意思。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

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1)句翻译为: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2)句翻译为: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及作用的分析能力。

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

具体来说主要有: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其次在概括时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写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跑的强烈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戏剧性效果。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

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进行分析,这篇文章的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0.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及手法技巧的解析能力。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章既描写了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又描写了听众的反应,所以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简要表达。

本文是以时间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课文依次描写了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失火救火三个情景,目的在于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善”字。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

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1)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火焰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发出。

(2)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是没有的。

(3)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4)在这时,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不止,几乎都要先跑了。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