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一)政治文明历程人民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课件:晨背板块一 专题纵向串珠成链 精品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课件:晨背板块一 专题纵向串珠成链 精品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系统归纳
1.中央制度:汉代中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 三司”。 2.地方制度:汉初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唐代节度使; 宋代文臣做地方官;元朝行省制。 3.两个趋向: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步衰弱;地方势力被 削弱,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背术语 系统归纳
(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 1.举措:明朝废 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 除丞相, 设置 主专制。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 内阁; 清朝设 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 置军机处。 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3)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 2.结果:君主专 制制度发展 时代晚期政治形态新变化,体现了皇权不 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所反映 到顶峰。 的本质问题则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系统归纳
1.形成和发展:梭伦改革引上民主的轨道——克利斯提尼改 革确立民主制度——伯利克里时期发展到顶峰。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人民主权指主权属于人 民,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 (民 众法庭 )等机构。“轮流执政”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 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3.实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背术语பைடு நூலகம்
(1)秦始皇首创了皇帝制度,其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和皇帝独尊。 (2)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 治观念的出现。 (3)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成为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背术语
(4)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 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进行有效控制。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 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 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4.单元总结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4.单元总结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特征:①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 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 资本输出为主。②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 入。
(2)影响:①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 命运动的高涨。②经济上,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③思想上,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 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 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④外交上,中外反动势力互相 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3.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 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只有全民族Hale Waihona Puke 结起 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 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 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 步。
一、对近代列强侵华的认识 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 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 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是要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 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 殖民地化。
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
一、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三大阶段
1.19世纪40—60年代:
(1)特征:①侵略方式上,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
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②英法两国为 首,俄美两国随后。
(2)影响:①政治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程。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上, 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2019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系列大一轮之单元集训人民版江苏:阶段检测一 政治史模块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系列大一轮之单元集训人民版江苏:阶段检测一 政治史模块 含答案 精品

阶段检测一政治史模块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2.(2018·南京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3.下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郡县的数量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藩镇割据现象严重B.郡国制盛行C.中央集权加强D.地方制度更替频繁4.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熙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D.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5.(2018·扬州高考调研测试)古代雅典公民很少直接经商,农业被视为最体面的职业,只有公民才能购买本邦土地,同时法律禁止个人过多兼并土地。

这一现象()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6.(2017·盐城高三上学期期中)古代罗马法规定,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严加惩治。

但又规定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论处。

这反映出罗马法旨在()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宣扬天赋人权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D.调和阶级矛盾7.1791年托马斯·潘恩的《人权论》在英国出版,书中提到:“主权作为一种权利只能属于国民……‘光荣革命’之所以好,是因为当时的人民行使了这个权利,推翻了一个暴君。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1专题2 专题总结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1专题2 专题总结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总结专题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深化理解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专题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1.农民阶级(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

(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其阶级属性决定了革命斗争只能是失败。

2.资产阶级(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3.无产阶级(1)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3)特点:集革命性、先进性于一身,决定其领导的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深化理解近代前期民主革命运动的特点(1)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了探索,革命具有广泛性。

(2)从改良到民主共和,再到“以俄为师”,向西方探求真理。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4 专题总结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4 专题总结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总结专题一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的比较1.文明的拓展方式(1)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2)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国家的形式(1)希腊:分散的城邦制。

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2)罗马: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实行总督统治。

3.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1)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2)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专题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发展1.确立和发展(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它的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人民主权说”。

(2)在17、18世纪,通过英国、美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国家的确立,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等。

2.各具民族特色的代议制(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皇帝拥有绝对的实权;君主是实,立宪为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3.西方代议制的共性规律(1)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间接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立法机构)。

即“(公民)间接参政,(议会)权力中心”。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12.单元总结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12.单元总结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推翻了封建 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 辛亥革 第二次 帝制,建立了 极大冲击,人们的精神 命后 中华民国 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 化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第三次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 成立 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 动,一些社会丑恶现 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 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 民温饱问题未解决
单元总结
第十二单元
一、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表 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鸦片战争 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 第一次 以后 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 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 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 变化,特别是城市中人的衣、食、 住、行变化尤其明显
变化
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历史背景


第四次
改革开放 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转移,实施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切实关 注民生,调动了各方 面的积极性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 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 化,中国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 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 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 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 且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3)从程度上看,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变化大,内地和

2019年高考政治江苏专版总复习模块测试卷 一 必修一含解析

2019年高考政治江苏专版总复习模块测试卷 一 必修一含解析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模块测试卷一(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秦王愿以十五城换赵国和氏璧。

经商议,赵王派蔺相如奉璧使秦。

在朝堂上,相如发现秦王并无诚意,就请秦王斋戒五日,并派人抄小道将璧转回赵国,自己在朝堂上历数秦国二十代君王失信的事实驳倒秦王。

故事从价值连城到被迫完璧归赵的原因,给今天商品经营者的重要警示是()①商品价格的实现由充足的使用价值决定②商品交换的价格完全与价值相符③任何营销方式都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底线④商品经营者的信誉和形象是实现商品交换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017年“十一”假期,小李通过某租车APP选择了一款租金299元/天的轿车,通过刷卡支付了2000元的押金(30天后返还)后,开始了自驾游。

还车前,小李按约定加满油箱,共花了260元。

材料中货币依次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3.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60万亿元。

假设今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21%,货币的供应量为66万亿元,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该国今年的货币流通速度()A.下降20%B.提高20%C.下降10%D.提高10%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5.2017年2月,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新进展。

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己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选修1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选修1

选考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考查的主题不拘泥于国家《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教科书内容,其选取的标准主要源自《课程标准》——不是具体的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而是整个模块的学习指向——“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只要能承载这一目标的素材均可进入命题人的视野之中。

2.突出对“科学思维和学科方法”的考查。

由于试题材料选取的依据不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特定知识,而是随机选取的、学生普遍感觉陌生的、教材之外的不确定知识,因此题目重点考查的并非对特定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能力,而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积累总结提升而来的程序性知识——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能力及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对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素养的运用能力。

3.从时段看,中国古代史是考查的重中之重,除2013年卷Ⅰ、2016年卷Ⅱ和2017年卷Ⅰ、卷Ⅱ涉及中国近代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现代中国改革及清末街道管理改革,其他9题均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相关;从涉及的内容看,既有王莽改制、两税法、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又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泽管理制度改革、法律改革、庙号改革,唐朝的币制改革、谱牒改革,清朝的盟旗制度和养廉银制度等相对冷门、专业性较强的历朝历代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的调整。

4.从材料呈现方式看,以文字材料为主,较少采用一手材料尤其是整段的文言史料,材料通常以缩写、改写、摘编的方式呈现,层次大多为“补充介绍背景-列举改革措施内容—交代结果影响”的三段式结构,不在阅读上设置人为障碍,重点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5.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

2019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系列《大一轮之单元集训》人民版(江苏):阶段检测三 思想文化史模块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系列《大一轮之单元集训》人民版(江苏):阶段检测三 思想文化史模块 Word版含答案

阶段检测三思想文化史模块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8·镇江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这反映了孔子()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2.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

为此,该思想家主张()A.知行合一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C.实行仁政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3.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

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

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A.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4.(2018·扬州高考调研测试)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

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

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5.(2017·盐城高三月考)汉末灵帝熹平四年,汉政府曾将儒家经典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即“熹平石经”,其字体全是工整的隶书。

曹魏时,又增加了《尚书》《春秋》二经的“古文”本刻石,世人称为“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

2019届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复习:第7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2019届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复习:第7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单元高效整合[对点训练]1.(2017·苏州黎里中学模拟)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 .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C [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末,消费品价格指数在迅速增加,此期间并无事件导致生产萎缩,故A 项错误;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指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的财富用来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价格上涨,故C 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会导致经济发展,价格上涨,但其并不是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 项错误。

]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1)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2)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引起社会生活的变迁。

(3)思想: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

(2)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3)思想: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先后出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

[对点训练]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

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基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

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 ) A.河北 B.山东C.河南 D.湖北解析:从西周分封制,可知西周初年的“中国”是指周王室所在的王畿地区,西周的都城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今陕西的西京镐京,一个是位于今河南的东都洛邑,故C项正确。

答案:C2.(2018·枣庄模拟)近期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据史书记载:“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

”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解析: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但是并未强化个人的独裁统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说明秦朝建立官僚体制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秦朝确立起官僚体制,否定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8·德阳诊断)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

这些做法表明统治者(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D.大力简化地方行政层级解析:秦代并未实行分封制,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大封功臣为地方诸侯,说明其是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采取了相应的统治政策,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未体现出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故D项错误。

答案:B4.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1.(2019届四川乐山一模)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

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

此举意味着英国(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解析:选B 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旧有行政大权,并未彻底丧失统治权,故A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决议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确立王在法下原则,故B项正确;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立威廉为国王,说明英国依旧实行君主制度,故D项错误。

2.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解析:选 A 据材料“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英国确立民主政体受到传统宪政的影响,故A项正确;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巩固了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宪政传统是限制王权,这说明立宪政体阻止了国王专权,故C项错误;政治生活的理性是反对国王和教会,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错误。

3.(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摸底)英国的宪政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B.议会与国王组成新政府C.议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D.国王仅保留了形式权力解析:选C 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国王的权力就受到了限制,A项中“开始”的说法错误,故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通过题干“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可知在英国宪政政体之下国家的主权由国王转移到了议会,即议会在国家政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国王还是有一定行政权的,其权力是逐步被缩小的,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国王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

2019j届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一轮多维

2019j届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一轮多维

课时检测(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C.修撰的政治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C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

2.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

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

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解析:选B材料中汉武帝设置刺史以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削弱国王势力,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置刺史以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以加强对国王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不在于整肃地方吏治,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刺史考察封国国王的一条规定,不能说明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故D项错误。

3.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

这一制度的变化()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解析:选B三省六部制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体现了三省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的设置,可以有效牵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变迁,没有涉及六部,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一) 政治文明历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

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

这本质上说明()A.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B.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C.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D.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解析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的封王,显然是对于天子礼乐制度不予遵守,体现出分封制维系下的宗法制的崩溃,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对于先王的尊崇,故A错误;B 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的意图;C中各国说法绝对,材料是模仿周天子制度。

答案 D2.《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A.由秦王嬴政创立B.春秋战国已出现C.全面取代分封制D.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A项错误;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B项正确;秦朝建立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全面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3.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

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B.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C.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D.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解析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引咎谢之”,说明相权弱于皇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谏官对赵普的批评是针对尊王的礼仪,并非其权力的掌控,因而材料也无法反映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引咎谢之”,说明相权弱于皇权,没有体现赵普相权与君权的斗争,故C项错误;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非尊王之礼”“引咎谢之”,说明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故D项正确。

答案 D4.《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

此条款表明英国()A.与清朝关系友好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C.侵犯了中国领土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解析《南京条约》是中英鸦片战争中方屈膝投降而非双方友好的产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赤裸裸的培植代理人和粗暴的干涉中国内政,故B项正确;材料条款中并没有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故C项错误;根据条约可知,英国殖民者干涉的不仅仅是司法主权,更多的还是中国内政,故D项错误。

答案 B5.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

”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B.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所经过的地区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能说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中国已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趋势,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注定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结论正确,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结论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6.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

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

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

”文中的“起义”()A.导致八国联军侵华B.最终推翻清王朝C.是农民战争最高峰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解析根据材料“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由此可知只有B 项符合辛亥革命的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 B7.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

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

”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A.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B.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C.八路军和抗日战争D.国民革命军和北伐解析民国十六年一月是1927年的1月,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辛亥革命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故A项错误;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是在1927年10月后,故B项错误;八路军是1937年之后才出现的,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是从1926年7月开始的,1927年1月达到高潮,北伐军所到之处得到农民的支持,故D项正确。

答案 D8.这是一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对敌作战的木刻漫画,下列对其寓意的解读错误的是()A.毒蛇象征着邪恶的侵华日军B.剪刀喻指出击平汉路的八路军C.反映正面战场抗战的战术特点D.鼓舞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决心解析漫画中平汉路破袭战是为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牵制日军南下的一次突击战役,显然是敌后游击战的战略特点,不属于正面战争的作战,故C错误,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说法均符合漫画信息。

答案 C9.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

……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该地区奸匪。

……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

该密令发出的背景是()A.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B.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C.国共已经达成和平协定D.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解析1945年9月,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故A项错误;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发出“剿匪”密令是针对共产党,表明蒋介石积极筹备内战,故B项正确;国共达成和平协定是在1945年10月,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D项错误。

答案 B10.“‘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

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

”这首诗赞颂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中“人民当家做主”说明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正确;B涉及少数民族管理;C是1998年才确立;D是1949年形成。

答案 A11.1963年,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到时机成熟后,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再进行。

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B.已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C.中共对台湾政策向和平方式转变D.打击了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解析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并非材料中的“1963年”,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 项符合材料“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和平方式符合材料中“悉委于蒋介石”“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再进行”,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表明是一个中国,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12.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A.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C.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解析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7月召开的,会议主要为了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故A项正确;由英国、苏联、法国参加,可排除C、D两项;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10月,且当时与亚、非国家联系较密,排除B项。

答案 A13.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

基辛格表示赞同。

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国()A.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C.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D.达成了遏制苏联的共识解析中美双方的关系早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就已经开始正常化,故A项错误;中美会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并没有促使世界格局的改变,故B项错误;中美两国从来没有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

基辛格表示赞同”可知,毛泽东的这条横线,就是为了孤立和割裂苏联,故D项正确。

答案 D14.“公元前5世纪,普尼科斯山建成一个半圆形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了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A.全民参与B.轮番而治C.直接民主D.公开透明解析雅典民主政治是公民政治,而非所有雅典人的政治,故A项错误;从参政方式上来说,具有轮流坐庄的特点,与材料中公开发言无关,故B项错误;直接民主是指雅典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上来,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雅典时代建筑保障参政公民能够亲眼看到国家政策出台的全过程,体现了公开透明的原则,故D项正确。

答案 D15.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

”这里的“本性”主要指()A.自然法B.习惯法C.公民法D.万民法解析自然法精神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罗马法存续的奴隶社会中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中提及的本性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法律精神和原则,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B、C、D项错误。

答案 A16.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