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0ad80279563c1ec5da71bc.png)
研究与伦理
实验研究必须遵守的伦理原则 1.实事求是、严谨审慎 2.知情同意 3.保密原则 4.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 5.保护被试免遭伤害
/
1、系统性
• 系统,是指思想或行动成为前后连贯、左右沟通的组织 。 • 研究前要制订研究计划。 • 研究计划的要素: • (1)研究什么?(2)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究? (4)有何成效。
2、客观性
客观性就是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一种特征。 “罗森塔尔效应” “哈罗_古德拜效应”(Hello-goodbye effect)
/
/
• 个案研究法 举例:张国荣之死
/
/
●经典案例
1
2 3
对一名五岁男童的恐惧症的分析报告
关于一例强迫性心理症的备忘录(“鼠人”) 幼儿期心理症之一例的病史(“狼人”)
4 少女杜拉的故事
5 舒雷伯主席
/
对观察法的评价
●优点 直接和描述性,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具 有实用性。 ●缺点 1.观察法无法让研究者对各因素间的关系作出推论 2.有时,它所提供的资料并不充分 3.观察法的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 4.观察法本身并不一定客观无偏
人的实验研究(类比研究)
治疗结果研究
动物研究 跨文化研究
/
对实验研究的评价
● 优点 能很好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通过一 定的手段和方法来控制其它因素,从而使 自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都保持恒定);经 济 ● 缺点 对实验信度和效度的把握较难
/
/
变态心理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1.很难准确测量变态行为和变态情感 2.人都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常常很快 3.绝大多数心理变态形式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4.研究过程中,常不能干预或控制我们感兴趣的变 量或现象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3f16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b.png)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正常心理现象B. 异常心理现象C. 心理疾病D. 心理障碍答案:B2. 变态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心理疾病的成因B. 研究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C. 研究心理疾病的诊断和分类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4. 以下哪项是变态心理学的诊断标准之一?()A. 社会适应不良B. 内心冲突C. 情绪异常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障碍的分类?()A. 焦虑障碍B. 心境障碍C. 人格障碍D. 学习障碍答案:D6. 以下哪项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症状?()A. 持续的恐惧和紧张B. 持续的低落和抑郁C. 持续的兴奋和激动D. 持续的强迫和反强迫答案:B7. 以下哪项是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A. 情绪不稳定B. 行为异常C. 人格特征偏离D. 社会适应不良答案:C8. 以下哪项是焦虑障碍的主要表现?()A. 持续的恐惧和紧张B. 持续的低落和抑郁C. 持续的兴奋和激动D. 持续的强迫和反强迫答案:A9. 以下哪项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A. 幻觉和妄想B. 持续的低落和抑郁C. 持续的兴奋和激动D. 持续的强迫和反强迫答案:A10. 以下哪项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A. 药物治疗B. 认知行为治疗C. 电抽搐治疗D. 外科手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心理障碍的成因B. 心理障碍的诊断和分类C. 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治疗D. 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答案:ABCD2.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心理障碍?()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ABCD4. 以下哪些症状属于心境障碍?()A. 持续的低落和抑郁B. 持续的兴奋和激动C. 持续的恐惧和紧张D. 持续的强迫和反强迫答案:AB5. 以下哪些症状属于焦虑障碍?()A. 持续的恐惧和紧张B. 持续的低落和抑郁C. 持续的兴奋和激动D. 持续的强迫和反强迫答案:A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正常心理现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演进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d3ddd0e4bed5b9f3f80f1cae.png)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变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般性问题1.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1)建立有效的心理异常诊断体系(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特征的描述(3)对心理异常病因的描述(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2.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特点(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要科学的描述、预测,以及理解心理异常问题。
(2)理解变态心理还包括揭示两个变项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个案法与调查法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1.个案研究法(1)个案研究法即收集和分析某个病人的材料,它是变态心理学研究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个案研究是关于个体生活的详尽描述;有些研究基本上是历史的、回顾性的,目的在于提示心理障碍的原因。
(2)个案研究法的缺点:1)首先,这样收集来的材料,不易区分哪些是心理异常发生之前就有的特点,哪些是心理异常中的表现。
2)其次,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困难,因为个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难以数量化。
3)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它的主观性色彩比较浓厚,因为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影响病人自我报告的因素很多,难以有客观的指标。
2.调查研究法(1)调查研究法:调查主要是用来计算拥有某些经验的人数。
这种信息是从官方记录,或者电话访谈一群样本得来的。
这样搜集的信息对筹划心理健康资源颇有帮助,但这种信息很少提供病因或有效的治疗。
(2)调查有两种:1)反应式调查,即要求受试者在访谈时,或在印好的问卷上回答问题。
2)非反应式调查,即使用可利用的现成记录,来寻求欲调查对象群中成员的反应。
三、相关法1.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技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以及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的一类研究的总称。
2.高危设计,即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3.一项考察认知歪曲同抑郁症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变态心理学诊断与标准的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诊断与标准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df37de83c4bb4cf6ecd15a.png)
精神科误诊(Misdiagnosis)
• 上世纪40~50年代临床误诊率约为30%,80~90年代为 25%~30%。
• 有学者对临床各种疾病死亡者作病理检查,发现生前误诊率 达48%左右。
• 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诊断者的思维不当所致的误 诊比例较大。
临床诊断的思维逻辑(for example)
1.关于智力量表的评估划界分哪项是错误的
– ~70是边界智力 – ~50是轻度低下 – ~35是中度低下 – ~20是重度低下 – 以下是极重度低下
答案:E 解析:……
精神疾病的诊断思路(strategy)
• 精神障碍的诊断遵循“梯级诊断”的原则。 • 良好的诊断思路,一般可以分为三步。
– 第一步确定是否患病; – 第二步确定是否为其他科的疾病; – 第三步确定患哪种精神科疾病。(山西某病例) • 临床上要避免来一个就诊者就考虑是精神科的什么疾病 的思维方式。
梯级诊断
• 首先考虑是否为 “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
•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如: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有无精神活性物质以及 其他治疗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如药物酒精的滥用、激素 的长期应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是否采用钙离子拮抗剂 (盐酸氟桂嗪)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剂(利血平)等。
•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VI(1994,2000)
– Axis I Clinical disorders – Axis II Personality disorders, mental retardation – Axis III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s – Axis IV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Axis V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8ac96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a.png)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是:A. 正常心理现象B. 异常心理现象C. 心理治疗技术D. 心理测量方法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焦虑障碍B. 人格障碍C. 学习障碍D. 智力障碍答案:D3. 变态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A. 基础心理学B. 应用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答案:B4.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5. 变态心理学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A. 个人主观感受B. 社会适应能力C. 心理测量结果D. 国际疾病分类答案:D6.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A. 幻觉B. 妄想C. 强迫症状D. 思维紊乱答案:C7.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不包括:A. 情绪低落B. 兴趣减退C. 睡眠障碍D. 社交恐惧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A. 情绪高涨B. 思维奔逸C. 过度担忧D. 幻觉体验答案:C9. 强迫症的主要特征是:A. 情绪低落B. 强迫行为C. 社交恐惧D. 思维奔逸答案:B10. 变态心理学中,对心理障碍的评估不包括:A. 症状评估B. 功能评估C. 社会适应评估D. 道德评估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心理障碍的分类B. 心理障碍的成因C. 心理障碍的诊断D. 心理障碍的治疗答案:ABCD2.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临床观察B. 实验研究C. 心理测量D. 社会调查答案:ABCD3. 变态心理学的诊断标准依据包括:A. 国际疾病分类B. 心理测量结果C. 社会适应能力D. 个人主观感受答案:ABC4. 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包括:A. 幻觉B. 妄想C. 强迫症状D. 思维紊乱答案:ABD5.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包括:A. 情绪低落B. 兴趣减退C. 社交恐惧D. 睡眠障碍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变态心理学只研究心理障碍的成因。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d368fd4360cba1aa811da4c.png)
变态心理学目录1、什么是变态心理学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变态心理学简史4、变态心理学的内容5、变态心理的矫治6、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7、关于变态心理学应试技巧(适合各类考试)内容简介abnormal psychology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
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变态心理有多种表现形式。
按心理过程或症状,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按临床精神疾病的表现或症状可分为神经症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药物和酒精依赖、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适应障碍、儿童行为障碍、智力落后等。
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一般需从3 方面考察:①从统计学方面考察。
处于群体中常态曲线两个极端的个体属于异常。
②从个人生活史考察。
常把个体当前的心理活动与以往的加以对比,看是否有异于寻常的改变。
③从社会适应状况考察。
可根据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属于异常。
此外,在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时,不可忽略参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对变态心理的矫治,可区分为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大类。
心理治疗如言语和非言语的心理疗法、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
躯体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生理治疗和外科治疗等。
此外,采用一些综合性疗法也可取得显著效果。
预防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因而需要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奏效。
变态心理学复习要点
![变态心理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fd1f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6.png)
变态心理学复习要点一、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研究精神异常、人格畸变和心理障碍的科学。
2.变态行为的特征:不正常、违背社会规范、病态。
二、变态心理学的类别1.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2.人格障碍:如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3.性别身份障碍:如性别认同障碍。
4.恋物癖和恋物狂:指向不寻常的物体或情境发展出迷恋、依赖或性快感。
5.性行为障碍:如性偏执、性虐待等。
三、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和评估病人的症状和行为来探究变态心理现象。
2.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测量和观察变态行为。
3.统计学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研究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现象。
四、变态心理学中的常见疾病和症状1.强迫症:表现为频繁的、不自主的、无法控制的强迫行为和思维。
2.焦虑症:表现为持续的、过分担忧的情绪,如恐惧、紧张和不安。
3.抑郁症:表现为长期的、严重的低落情绪,伴随着失去兴趣、自卑、睡眠障碍等症状。
4.精神分裂症:表现为现实感受和幻觉的分裂,意识混乱、人格解体等。
5.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为无视他人权益、缺乏内疚感和同情心等。
6.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自我认同困扰、情绪不稳定等。
五、变态心理学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常用于精神障碍,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2.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心理分析等,通过改变病人的思维和行为来缓解症状。
3.环境疗法:改变病人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应性训练和支持,促进康复。
4.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和康复资源,帮助病人重建社交网络和自我认同。
六、变态心理学与社会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治安维稳具有重要意义。
2.对变态心理学的了解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对变态行为的警惕性。
3.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促进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提高变态心理疾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以上是关于变态心理学的复习要点,旨在帮助你回顾和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分类、研究方法、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等知识点。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名师钱铭怡习题详解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名师钱铭怡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2a337d9a98271fe900ef95e.png)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钱铭怡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本章重点:1.变态心理学、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的概念;2.变态心理的评价标准;3.变态心理的研究方法;4.实验法的分类;5.案例研究的优缺点。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译异常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2)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3)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这种用词方法是公众和专业人士均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说法。
心理异常一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而行为异常更加偏重表述个体外显行为的异常现象。
1.神经病神经病是指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它属于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
2.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又译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老年痴呆等,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3.精神病精神病即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
精神病有三个特点:①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②社会功能严重受损;③缺乏症状自知力。
精神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4.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障碍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并采用以医学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变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不同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干预。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伦理与临床评估及诊断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伦理与临床评估及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21eb71a9b89680202d82580.png)
第三章研究方法、伦理与临床评估及诊断3.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概念1. 研究假设——基于理论和经验推出的观点或命题,期望通过研究数据和材料获得支持、验证或拒绝、否定;2. 研究设计——检验假设的方案,受提出的问题、假设以及操作实践的影响;3. 自变量——其值在原则上独立于其它变量值而变化的变量;4. 因变量——其值在原则上依据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值变化之结果的变量。
个案研究深入研究一个或多个个体,研究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或生理、心理模式。
个案研究依赖于研究者的客观观察。
研究者在观察中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对被试的症状做仔细的描述。
研究者的干预或治疗在该被试身上的反应是否能概括成普遍现象,其内在与外在效度都不能保证。
1985年,精神分析学派领袖弗洛伊德从O.安娜的个案中发展出“自由联想”法,行为主义学者沃尔普从200个案例发展出“系统脱敏”法。
相关研究相关——两个变量之间的统计学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设计相关研究以发现心理障碍或行为表现等现象或变量是怎样出现的,是正相关或负相关。
实验研究1. 实验设计: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各变量水平处理,对照组则不一定接受所有所有变量水平处理。
双盲控制:在实验中,被试无法见到主试,主试也无法见到被试,从而避免被试期待效应与主试效应存在。
重复实验:检验实验的信度。
3.2研究伦理与心理健康服务伦理研究伦理1. 知情选择与知情同意清楚地告知被试,研究可能有的风险或获益,尊重被试的独立选择;参与研究实验必须取得被试的完全同意。
2. 维护被试的权益和人格尊严研究不得对被试的身心造成任何伤害。
3. 隐私保密不得泄露被试的个人隐私。
4. 结果反馈把研究结果及其含义及时解释给被试,消除研究不得已的“欺骗”或蒙蔽所造成的误解。
例:Greg Alter 参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抗精神分裂症新药实验,被停药后产生严重副反应,加州高级法院判决加大医学院巨额赔偿。
心理健康服务伦理原则1. 知情同意、知情选择以来访者为中心和重心提供服务,前提是交流沟通。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伦理与临床评估及诊断(doc 7页)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伦理与临床评估及诊断(doc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7ba28baaa76e58fafbb0030b.png)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伦理与临床评估及诊断(doc 7页)第三章研究方法、伦理与临床评估及诊断3.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1.1研究的基本概念1. 研究假设——基于理论和经验推出的观点或命题,期望通过研究数据和材料获得支持、验证或拒绝、否定;2. 研究设计——检验假设的方案,受提出的问题、假设以及操作实践的影响;3. 自变量——其值在原则上独立于其它变量值而变化的变量;4. 因变量——其值在原则上依据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值变化之结果的变量。
3.1.2 个案研究深入研究一个或多个个体,研究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或生理、心理模式。
个案研究依赖于研究者的客观观察。
研究者在观察中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对被试的症状险之间的关系,在切实维护来访者隐私权的同时还须承担发出危险警告的义务与职责。
1981年3月8日约翰.辛克莱刺杀里根案件引起美国两个APA(美国精神病学会,美国心理学会)特别重申隐私保密与危险警告的义务与职权。
3. 尊重来访者的拒绝介入权(1)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自己个人生活的介入;(2)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的有关服务或干预;(3)来访者有权中止正在进行的心理健康服务;(4)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的转介。
4. 咨询师有权转介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能与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或现有设备条件等等的局限,因而:(1)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有权转介自认为应当回避或不便处理、或无力处置、或担心处置不当的来访者;(2)应当及时转介发作期的精神疾病患者;(3)应当及时转介必须接受医学治疗的生理疾病患者或身心患者;(4)必须及时转介需要立即接受紧急干预(危机干预、自杀干预)的来访者。
3.3临床会谈3.3.1 临床会谈最主要/最常见的临床手段,用以了解来访者几乎所有的信息(健康状况,症状,家庭背景,生活史—个人生活史,家庭生活史等等);既可以是治疗的引导或开端,也可以是治疗本身。
2013年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基础知识3
![2013年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基础知识3](https://img.taocdn.com/s3/m/7586f953b307e87101f696b8.png)
1、变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工作重点工作重点工作重点:
①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②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③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
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①实验法:在良好的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研究包括实验组、对照组,并控制无关变量,使自变量引起因变量变化;②单被试实验设计:最常见ABBA设计;③流行病学方法:了解再不同人群中各种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④案例研究:对个体进行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最重要信息来自个人报告。
3、临床心理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评估方法:
①观察法:外表和行为言语和思维情绪动作行为;②会谈法:最初会谈,收集个案情况的晤谈,诊断性会谈;③心理测验法: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定量描述的一类方法(能力测验、人格测验、临床评定量表、神经心理测验)好的心理测验好的心理测验好的心理测验好的心理测验具备条件:①标准化②常模③信度④效度
4、精神分裂的主要症状特征精神分裂的主要症状特征精神分裂的主要症状特征精神分裂的主要症状特征:
⑴思维障碍:①思维形式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词语新作象征性思维言语缺乏②思维内容障碍:被害妄想牵连观念嫉妒妄想影响妄想非血统妄想③思维体验障碍:思维被插入感思维扩大或被广播妄想知觉⑵知觉障碍:幻觉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⑶情感平淡⑷紧张症:木僵状态、违拗症、紧张性自动症、坐台与特殊姿态、刻板症、多动或兴奋。
⑸自知力障碍。
2020年8月福师《变态心理学》解答文档
![2020年8月福师《变态心理学》解答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88734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8.png)
2020年8月福师《变态心理学》解答文档引言本文档旨在解答2020年8月福师《变态心理学》考试中的相关问题。
以下是对各个问题的回答:问题一Q: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A: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异常心理现象的学科,主要关注于人类行为和思维上的异常特征,如犯罪行为、心理障碍等。
变态心理学通过研究这些异常现象,旨在理解其成因和影响,以便提供相关的治疗和干预方法。
问题二Q: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异常行为来收集数据;实验法通过控制和操作变量,以验证因果关系;问卷调查法通过向被试者提供问题并收集其回答来获取信息;案例研究法通过深入研究个体或群体的个案来了解其异常心理现象。
问题三Q: 变态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有哪些?A: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法律、心理咨询、犯罪预防等。
在法律领域,变态心理学可以帮助进行犯罪心理分析,为司法决策提供参考;在心理咨询领域,变态心理学可以用于异常行为的诊断和治疗;在犯罪预防领域,变态心理学可以帮助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问题四Q: 变态心理学是否存在伦理问题?A: 是的,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能涉及一些伦理问题。
例如,研究者需要确保在进行实验或观察时,对被试者的权益和隐私进行保护。
此外,研究者还应该遵循科学研究的伦理准则,如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
问题五Q: 如何预防心理障碍?A: 预防心理障碍的方法包括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措施。
个体层面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如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来预防心理障碍。
社会层面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支持体系等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
结论本文回答了2020年8月福师《变态心理学》考试中的相关问题。
变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异常心理现象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变态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19d79ecc7931b765ce15ea.png)
而控制组被试的选择则既可以 反映控制组群体的代表性,也可以 仅仅与病例组病人匹配即可。
(二)用于鉴别有着不同的病理学或病因学基础的群体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特点是,它所采用的研究方 法经常用于鉴别有着不同的病理学(pathology)或病因 学(aetiology)基础的群体。
最常用的研究策略就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其中一个变 量是对心理异常的诊断。
这种设计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对“因变量”作用的 研究,但它同时也能对诊断的有效性提供有用的证据。从 这个意义上来讲,相关研究中没有“自变量”,所有的变 量都是因变量。
最早的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drug)就是被意外发 现的。氯丙嗪(chlorpromazine)原是用来治疗病人外科手 术后休克(surgical shock)的药物。
它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schizophrenics)是非常相 当成功的。它能减少这些患者出现幻觉(hallucinations)和思 维紊乱(thought disorders)。
2. 效度(validity)
一个测量工具测量到了所需要 测量的东西。
效度(validity):一种说明 或测试测量了期望它测量 的东西的程度。
(二)预测(prediction)
心理学家对事件本身及事件之间关系的描述经常是 预测的基础;同时,心理学家们往往通过描述和测量一 个人现在或过去的行为,作为预测他将做什么的主要依 据。
(一)描述和测量(description and measure)
心理学研究的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和量上确定心 理生活的具体事实,也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就 是对事件本身及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和分类。
第三章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9页]
![第三章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8ee57b264693daef5ff73d21.png)
(二)跨文化研究的复杂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第二,文化是一个不为研究者所控制的变量 第三,不同文化的特征也会使研究工作变得复杂 第四,对异常行为不同的容忍程度 第五,治疗研究也因跨文化差别而变得复杂
(三)跨文化研究设计中的重点问题
1.对文化的抽样 2.文化样本的可比性 3.测量工具的使用
(一)横断设计
横断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 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被试在某些特征上进 行测查并加以比较,以对各年龄段特征作 出分析的研究类型,其中各个年龄组中的 参与者被称为同龄组。
(二)纵向设计
纵向设计是从时间纵深的发展过程来 考察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短至几周, 长至几年、几十年)中对同一(组)个体 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重复的观察与测定, 以评鉴其心理和行为变化特点、变化趋势 的研究类型。
(一)个案研究的优势
(1)内容丰富翔实,其资料所包含的内容是量化研究无法 比拟的。
(2)可以导向个体的深度研究,记录下独特的个体经验。 (3)有助于个体提供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促使研究者从当
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 义建构。 (4)对特殊现象的深入探讨有助于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看 问题的视角,进而启发产生新的理论观点。
三、科学的程序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范式
范式,亦被称为范型,是指许多科学 家在探究他们的科学主题时所共享的观点。 各种不同的研究范式采用各自所特别强调 的方面作为研究的方针或计划,确定所研 究的问题以及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遗传学研究
遗传学的研究涉及三个问题:遗传与 环境致病作用的相对大小;有遗传基础的 心理障碍的遗传模式;确定有关的基因及 其突变与多态性。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9d253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5.png)
绪论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冬季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工作重点: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加以描述,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要试图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待定】?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2、个案调查法3、实验法(病程实验,病人的治疗性实验,儿童自然实验,动物实验)4、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心理测验,评定量表和行为评定法)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1、统计学指标2、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3、以个人经验为指标4、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CCMD-3的主要分类: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疮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第二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中枢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2、儿茶酚胺3、去甲肾上腺素4、多巴胺5、5-羟色胺6、r(伽马)-氨基丁酸7、神经肽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
幻觉: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即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知到该事物的存在。
幻觉相关:幻觉也可以在正常人身上见到。
不过对正常人来说一般都是片段的,持续时间也很短,如果反复出现大量的幻觉或持续时间很长就应看做是病理状态。
作为病理过程的幻觉,按其内容的性质来看,可以是肯定的,中性的,否定的与命令性的。
分类:1、按照感知器官的不同,幻觉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唤触以及内脏和本体感受器的幻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范式
群体遗传学研究策略
(三)寄养子研究
研究对象为在婴幼儿早期即被非血亲的寄养父母所抱养的儿童。 寄养子研究主要作以下两种比较:
亲生父母是否患/未患某种疾病时,比较寄养子对该病的患病率。 寄养子患/未患某种疾病时,比较亲生父母与寄养父母对该病的患病率。
(四)遗传关联与相关性分析
遗传学研究方法分类:
群体与家庭遗传研究(遗传流行病学):了解精神疾病是否存在遗 传因素及其遗传模式;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的机制。
变态心理学的遗传学研究主要还是依赖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具 体包括以下四种研究策略。
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遗传关联与相关性分析。
9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范式
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很多心理现象无法被准确测量,例如:
对个体进行临床评估时存在着个体是否讲真话的问题。 心理现象随时间、情境而富于变 化的特性也增加了研究者对整个研究过程
进行精确控制的难度。 由于伦理原因而无法对某些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从事变态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既要认真负责、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又要熟练掌握各种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将客观性原 则贯穿于从选择课题直至得出结论的整个研究过程的始终。
变态心理学领域的主要范式有:
遗传学研究:确定任何可能的遗传影响; 跨时间的行为研究:行为如何随时间变化或保持不变; 跨文化的行为研究:文化对行为的影响。
8
一、遗传学研究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范式
遗传学的研究涉及三个问题:
遗传与环境致病作用的相对大小;有遗传基础的心理障碍的遗传模 式;确定有关的基因及其突变与多态性。
因果性假设:尝试解释行为的某个原因或影响因素的假设。 描述性假设:尝试描述行为的特征或行为发生环境的假设。
(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计划。 要点: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
与观测指标,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考虑数据整 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
3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特征
一、怀疑的态度
为什么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必须秉承怀疑的态度?
首先,在科研工作中,研究者也会犯错,推理也并不总是正确的。 对前人的研究,若只有全盘的继承而没有合理的怀疑,就不会有 理论的创新和科学的进步。本章所论及的主要研究方法,正是能 够帮助怀疑主义的科学家测量和验证他们的合理怀疑的有效工具。
第三章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科学方法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指导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有哪些? 每种范式侧重研究的问题、可采用的设计方式及其优缺点
有哪些? 变态心理学领域中可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每种研究方法的长处与局限如何?
目录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特征
怀疑的态度 客观的原则 科学的程序
其次,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个体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 既具有生物 性又具有社会性。其心理特征复杂多样,心理活动 千变万化,导致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的某一心理现象可能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通常这些因素很难被充分考虑与识别。
4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特征
二、客观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 客观事实中寻找和发现规律,并且从客观事实到研究结论的推理要 建立在逻辑规则上。
(三)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
通过执行设计方案,研究者可以搜集到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接受或者 拒绝研究假设的结论。
7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范式
范式,亦被称为范型,是指许多科学家在探究他们的科学主题 时所共享的观点。
各种不同的研究范式采用各自所特别强调的方面作为研究的方 针或计划,确定所研究的问题以及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5
三、科学的程序
起点
提出问题和
假设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特征
检验假设并 作出结论
设计研究方 案
处理分析资 料
实施研究并 收集资料
6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特征
三、科学的程序
(一)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具有一定根据的猜想或看法,或有待数据支持的陈述。是以从各种事 实中归纳出来的一般性原则与规律为依据,演绎生成的对特殊或个别现象的推论。
基因关联分析:在研究一种家庭心理障碍时,同时评估准确位置已知的 其他遗传特征(称做遗传标记),如果发现心理障碍继承和遗传标记继 承之间的匹配或关联,那么,这种障碍的基因和遗传标记很可能在同一 条染色体的相近位置上。
相关性研究:比较有障碍和没有障碍的人,如果某些标记在有障碍的人 中出现次数明显更高,那么就可以假设这些标记与障碍基因靠得很近。
群体遗传学研究策略
(一)家系研究
在家庭环境中检查一种行为模式或情绪特征。如果遗传影响存在,可以推测 这种特征在直系血亲中出现的几率应大于旁系或关系更远的亲戚。
局限:家系研究本身并不能区分遗传的影响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家系 研究在确定遗传的致病作用方面效果较差,它主要用于提供可用于其他研究 的线索。
例如,我们不仅仅争辩认知行为治疗是否有效,我们还进行研究以 证明它是有效还是缺乏疗效。
例如,研究有助于我们延伸和修正理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具体的科学方法在不断地更新与改进,并且 没有哪种方法靠它自身就能肯定地回答所有的问题。
然而,怀疑的态度、客观的原则以及科学的程序是所有科学方 法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
(二)双生子研究
通过比较单卵双生子和双卵双生子患病的一致率来区分遗传影响与环境影响。 这类研究的关键:准确地确定双生子是单卵双生抑或是双卵双生。 双生子研究有两个最主要的假设:
第一,一起成长的双生子由于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因此受环境影响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也应一致。 第二,单卵双生子有完全一样的基因型,也就是说他们的染色体和基因是完全一致。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范式
遗传学研究 跨时间的行为研究 跨文化的行为研究
第三节 常见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 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
2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特征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 统变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
在变态心理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工作中借助各种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