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与病理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张国庆;柳国斌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2(008)001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variceal ulcer of lower extremities VULE)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
发病率为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工业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近20年来,随着对下肢静脉的结构、功能和治疗的进一步探索,创立了很多新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对预防和治疗本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就其病因、病理、检查及治疗作如下简述。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张国庆;柳国斌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河北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河北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初探 [J], 李恩慧;朱智;肖丽
2.生肌膏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J], 赵晓旭
3.湿润烧伤膏联合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观察 [J], 李碧锦;潘颐聪;杨建荣;林昌荣;许宇彪;莫凯迪;刘菊珍;唐毅
4.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性溃疡17例 [J], 刘玉辉;何光
伦
5.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难愈性溃疡1例 [J], 黄红梅;李秋月;张程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外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上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本研究详细分析了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标签:下肢静脉性溃疡;病因;治疗进展下肢静脉性溃疡在临床上较常见,是一种难治的并发症。
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具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老年人。
该病很难治愈且预后差,患者容易再次复发,给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带去很大的困扰,干扰了临床的治疗。
因此,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应严格掌握其发病原因并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原因1.1 发生静脉返流引起静脉高压患者常由于不同的原因发生静脉返流,从而引起静脉压升高。
静脉压持续增高容易损害小腿腓肠肌泵功能,扩张毛细血管,从而导致血浆、血浆蛋白及红细胞外漏增多,使得皮肤组织减少必要的营养吸收,发生营养障碍[1]。
通过临床检查可知,交通静脉U型袢式结构的下方区域易发生溃疡,究其原因,此区域中是交通静脉两端分别与深浅静脉相连,承受着来自两方的逆向血流压力,压力的大小随着血管的远近变化,即越向远端压力越大,再加上该区域动脉网稀少,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1.2 交通静脉功能欠缺由于交通静脉功能的不全导致发生静脉溃疡的说法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在下肢静脉压升高的情况下,在交通静脉中深静脉血流就会逆流到浅静脉中,从而使小腿浅静脉得相关组织发生缺氧,导致营养性障碍的发生。
1.3 小腿腓肠肌泵功能不全这也是引起静脉性溃疡的一重要原因。
当小腿肌泵功能不全,降低了静脉血排空容量,导致下肢静脉压升高,破坏了交通静脉瓣膜,使得浅静脉曲张肢体发生瘀血情况,改变了小腿毛细血管数目、形态和通透性,阻碍了毛细血管与组织间的正常物质交换,使组织间发生缺氧导致了静脉性溃疡的发生。
静脉功能不全与腓肠肌泵功能衰退并存时更易发生下肢静脉性溃疡。
2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理机制虽然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多,但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至今也尚未找到明确的病理机制。
伤口清洁敷料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伤口清洁敷料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5-21T15:16:20.5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作者:应俐易瑒姜静娅[导读] 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0000)以改变细菌细胞内、外的结构,破坏细菌膜,导致细菌功能障碍和死亡,达到抑制溃疡局部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应俐易瑒姜静娅(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0000)【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072-02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病机制1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引起下肢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增多,肢体淤血、组织缺氧,局部代谢产物堆积,皮肤营养障碍,最终导致组织不可逆损伤,溃疡形成。
这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2的治疗中,纠正血液动力学紊乱,改善静脉高压的同时,溃疡创面的处理尤为重要。
2015.2~2015.9月我科采用伤口液体清洁敷料3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纳入了我院2015.2~2015.9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共68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
患者年龄45~83岁,平均(62.3±7.9)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液体辅料组和普通盐水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临床护理液体辅料组先对患者溃疡进行清创,然后使用液体敷料进行换药。
普通盐水组先进行清创4,然后用生理盐水湿敷换药。
两组患者换药频率一致。
1.3 疗效判定治愈:溃疡愈合;显效:溃疡面积缩小≥60%;好转:60%>溃疡面积缩小≥30%;无效:溃疡面积缩小<3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下肢慢性静脉溃疡(CVL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最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以下肢静脉系统持续高压为特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下肢疼痛,常伴随有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多好发于小腿中下段前内侧、外踝以及足背,常为单发,也可为多发,久治不愈或是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使其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发病率、难治性及高复发率使CVLU成为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其致病危险因素较多且复杂,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统一,迄今已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论,本文就近年来CVLU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文献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又名静脉淤血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CVI最严重的并发症。
从解剖学上来讲,由于足靴区静脉网比较丰富,静脉管壁较薄弱,且皮肤及皮下组织纤薄,持续升高的静脉压导致静脉管壁发生扩张,继发湿疹、色素沉着等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以及静脉性溃疡,因此CVLU多发于足靴区,尤其是踝部内侧,其次是外踝和足背区,严重时可波及到小腿下段甚至整个小腿,可为单发或是多发性,大小各异,经久不愈,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年不愈合,或者是愈合后又很快复发,少数甚至会发生癌变[1]。
CVLU人群发病率在欧美高达1%~1.5%,总花费占其年度卫生保健预算的1%[2],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1.3%[3],稍低于欧美国家,但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
据国外统计,静脉性溃疡的复发率高达67%,10年以上CVI病史的溃疡发生率约为10%[4]。
其难治性、高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是临床治疗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对CVLU的致病病因仍存在分歧,本文就近年来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李玉委(潍坊市奎文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山东潍坊 261041)【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属于血管病的范畴,近年来较为常见,发病率达到了1.3~2.2%。
医疗时代的带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加速了老龄化的步伐,拓展了疾病领域,提高了发病率。
本文中,作者以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下肢静脉的生理结构和治疗模式,力求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缓解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尽可能做到对该疾病的预防。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病因病理;治疗【中图分类号】R5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185.02本研究的目的寻找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因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疾病而入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诱发疾病因素和治疗方式的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病 因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即我们所谓的“老烂腿”,其诱发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1)外界因素导致下肢静脉淤血的产生;(2)淤血破坏交通支瓣膜,进而使得血液流至浅静脉;(3)下肢由于血液倒流产生肿胀,严重者形成组织坏死,最终形成溃疡。
1.1 血液回流因素静脉畸形类疾病和静脉血栓闭塞类疾病是造成患者血液回流的主要疾病类型,正是由于血液的回流而形成了静脉高压,进而造成严重的代偿性扩张[1]。
随后,病症恶性循环,直至损伤患者的浅静脉,诱发血流反流,此时,带有淤血的血液停滞在处于高压状态的静脉壁中,最终造成弹性丧失。
1.2 血流倒流因素静脉瓣膜功能损伤是当前造成血液倒流的常见原因,缓慢的血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组织的养分,进而造成缺氧,致使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生。
1.3 中医病因分析从中医角度来看,患者湿热下注和脾虚湿盛都会造成溃疡,溃疡的产生与淤血关系密切,常言道“淤为本、溃疡为标,虚次之”,此时的虚也是由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的,如果患者伴有营养不足,则更会加剧病症。
王小平教授诊治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经验举隅
王小平教授诊治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经验举隅陈奎铭;王小平;王徐红【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临床上易诊难治的一种疾病,针对其病因病机病理,王老均有独到的见解,采取现代微创技术充实的中医外治法为主,中西医结合动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经验丰富,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Lower limb ulcer of varicose vein is easy to diagnose but difficult to treat.Targeting on its etiology and pathology,professor Wang gives priority to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odern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ology in treatment.It had achieved great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7(012)001【总页数】4页(P130-133)【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溃疡;诊断;治疗【作者】陈奎铭;王小平;王徐红【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外二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外二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外二科,上海,2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7;R269王小平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陆德铭教授,是裘法祖院士、陈孝平院士的外科博士,是我院外二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先后从事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3部,获专利5项。
王老擅长周围血管病等的诊疗,主张中医外治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内治与外治并济、辨病与辨证相参。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发布时间:2021-05-14T10:39:56.0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作者:任宇珂任劲松[导读] 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任宇珂任劲松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外治法、中医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VLU)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之为“臁疮”,俗称“老烂脚”。
此病经久不愈,抑或愈合反复发作,继发感染则溃疡化脓,损伤血络则溢血不止,损伤筋骨则形成慢性骨膜炎,少数病人可因缠绵多年不愈而导致岩变。
西医治疗本病多集中在防止疮面感染和对创面进行保护、外用生长因子等措施上,总体疗效不理想。
而本病则是中医外科诊治的优势病种之一,有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治经验。
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法,去弊创新,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疗效,特总结报告如下【病因病机】本病起因为站立过长时间或负重过度,导致小腿筋脉横解,瘀阻脉络,肌肤失养,瘀久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1]。
国内知名学者唐汉钧教授等认为本虚、瘀滞及腐变是臁疮的主要发病因素,其病机演变为“始于虚,变于瘀,坏于腐”[2]。
“虚”是因,虚之为病多由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瘀”是病理基础,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久则成瘀;“腐”为果,瘀久蕴热,至皮损肉烂筋腐。
反之,“腐”至肌肤、经脉溃腐损伤进一步加重“瘀”,瘀腐日久,津液亏损,又进一步加重“虚”的程度。
在临床治疗上紧紧围绕虚、瘀、腐这三个方面,屡有良效。
【辩证论治】1.内治法:1.1 气滞血瘀证:主证:疮面腐肉不脱,干结,苍白,周围皮色暗,黑肉芽色淡;四肢觉沉,舌淡紫,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下肢静脉性溃疡(完整版)
下肢静脉性溃疡(完整版)一、概述下肢静脉性溃疡,又称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淤积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外侧的慢性溃疡,其特点为难愈且易反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俗称“老烂腿”,中医称之为“臁疮腿”。
占腿部溃疡的70%-90%。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是下肢静脉性慢功能不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1%-2%,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更高。
2008 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1]。
下肢静脉高压是导致下肢静脉性疾病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持续的静脉高压增加毛细血管后血管透壁压,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损伤、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吸收障碍、慢性炎症反应,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营养不良、下肢水肿和皮肤营养改变,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下肢静脉性疾病的病因主要有:①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
②静脉回流障碍: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近端静脉阻塞造成的回流障碍引起的静脉高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下腔静脉综合征等。
③先天发育异常: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 综合征);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syndrome,KTS)等。
其他可能会妨碍静脉血流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站立或负重工作、妊娠、肥胖、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畸形、水肿、腹水、外伤后及腿部肿瘤等。
下肢静脉性疾病临床常用分级为CEAP分级法,C0~C6 共7 级。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与病理
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回流是依靠心脏搏动而产生的舒缩力量,在深筋膜内包围深静脉的肌肉产生的泵的作用,以及呼吸运动时胸腔内负压吸引三方面的协同作用。
静脉瓣膜起着血液回流中单向限制作用。
若有瓣膜缺陷,则单向限制作用就会丧失,而引起血液倒流对下一级静脉瓣膜产生额外冲击,久之就会导致下级静脉瓣膜的逐级破坏。
静脉中瓣膜的破坏使倒流的血液对静脉壁产生巨大的压力,即可引起静脉相对薄弱的部分臌胀。
而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可使静脉内压力增高,进一步加剧了血液对瓣膜的冲击力和静脉壁的压力,导致静脉曲张。
长期的静脉曲张,血液淤滞,最终产生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和慢性硬结型蜂窝组织炎或形成溃疡。
曲张静脉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静脉壁的中层。
在初期,中层的弹力组织和肌组织都增厚,这种变化可视为静脉压力增大所引起的代偿性反应。
至晚期,肌组织和弹力组织都萎缩、消失,并为纤维组织所替代,静脉壁变薄并失去弹性而扩张。
静脉瓣也发生萎缩、硬化。
病变静脉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亦由于静脉压的增高而发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导致纤维细胞的增生。
病变部位的皮下组织弥漫性纤维变性并伴水肿,水肿液内含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
静脉淤滞使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又加重了组织纤维化。
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局部组织缺氧,抗损伤能力降低,因而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
中医认为,本病乃因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
日久类似瘤体之状。
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淤滞筋脉络道而为病。
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下肢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治疗进展
面 的 处 理 上 , 没 有 一 种 有 效 的 方 法 。Lno 也 itn于 13 9 8年 设 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深筋 膜 下 交 通支 静 脉 结 扎术 对 改 善 下 肢症 状 、促 进皮 炎 和 溃 疡 的愈 合 有确 切 的疗效 , 因手 术 创伤 大 、 V 并发 症 但 切 I 多 以及 交 通 支 离 断不 完 全 而使 其 受 到 限制 脚 。尽 管 如此 . 这 让 更 多 外科 医师认 识 到 切 断功 能 不 全 的交 通 支 静 脉 在治 疗
中外科 手术治 疗 是 最重要 、 最有 效 的方 法 。 今后 下肢 静 脉性 皮肤 溃 疡治 疗 的发 展方 向是 外科 治疗 与 内科 治疗 相结 合 的联 合 治疗 。
【 词】 关键 下肢 ; 脉 ; 疡 ; 疗 ; 效 静 溃 治 疗 【 分类 号】16 .+ 中图 1 4I 6 3 【 标识 码】A 文献
[ sr c】 oivs gt df rn to s od a i eo s knucri w r i s ic dn et dt n l ugc Ab ta t T et a iee t h d e w t v n u i le l e mb 。n l igt a io a sria n i e me t l h s no l u h r i l
如 今治 疗下 肢 静脉 溃 疡 多 以外 科 治 疗为 主 . 传 统上 要 但
求宜 在溃 疡 愈合 后进行 手 术 , 以大 隐静 脉高 位 结扎 及 剥脱 且
为 主 . 少 注 意交 通 静脉 及 溃 疡周 围静 脉 的 结 扎 , 溃疡 创 很 在
e e t e meh d I h uu e t ete t n ie t n o e o ss i le stec m i ain te a y o ugc lte t n f ci to . n te ftr , h rame t r ci fv n u kn u c ri h o v d o b n t h r p fsr ia rame t o
下肢静脉曲线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5 1 择 不 同的方法 。静 脉造影 及下 肢静 脉压 的测定 对观 察 静脉结 构 、 膜 形态 和静 脉血 流动 力 学 变化 方 面 瓣 的准确性 是其 它 方 法不 可 替 代 的 。缺 点 是有 创性 , 容 易引起 出血 、 肿 、 栓 和感 染 等 并 发症 , 严 格 血 血 应
一
回流障碍 , 纤维蛋 白沉积形成弥散屏 障, 组织缺氧进 步加 重 而造 成组 织坏 死 出现溃疡 。
12 血液倒流性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完 全再 . 通后所致静脉的瓣 膜功能不全 、 先天性深静脉瓣 膜
河北省宿 山市 中医院( 河北 6 30 ) 6 00
22 静脉壁的病理改变 正常静脉壁厚度一致, . 分 内膜 、 中膜及外膜三层, 平滑肌分布于内 、 外膜三 中、 层, 以中膜 环行平 滑 肌最发 达 , 它的径 向收缩 保证 了
V L 是 由于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引起 的代谢障 UE
碍性疾病。 目 前从病理学上研究较多的主要包括皮 肤组 织及 其 营养状态 , 脉管 壁 、 静 静脉 瓣膜 及病 变部 位血 液纤 溶活 性等 2 1 皮肤组织的病理改变 . 正常状态下 , 真皮 皮肤 层毛细血管大多 由单个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 血氧可 直接通过, 其它营养物质依靠吞饮作用进人细胞 间 隙。ⅥⅡ E患者皮肤 的病理改变影 响这一生理过程 的正常进行。据钱虎声等_研究发现局部病变皮肤 2 一 组织纤维蛋 白在毛细血管周围沉 积形成弥散屏 障, 溃疡组织经皮氧分压( ̄O TP 0下降 , 成纤维细胞钙盐
生和难 以愈合 , 首先在于气血瘀滞 , 经络瘀阻 , 邪浊 留恋 , 瘀滞不化 ; 其次是由于“ ” 虚 。所谓“ , 虚” 指局 部血液灌流不足, 供血 、 供氧不 良, 营养刨 面的物质
静脉性溃疡治疗指南
静脉性溃疡治疗指南_北京大学第三医院_张龙-引自《伤口的修复与再生》Wound Rep Reg (2006) 14 649–662. 2006 by the Wound Healing Society关键词:2007北京血管外科会下肢静脉性溃疡制定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指南的咨询委员会成员组成:学会委员、开业医师、足病医师、临床护理专业人员、科研型护理人员、行业内科学家和流行病学专家。
方法循证总结的证据来源:既往指南、翡翠分析、PubMed、MEDLINE、EMBASE、循证医学系统回顾数据库、静脉性溃疡治疗的近期综述以及慢性伤口治疗的共识。
指南按系统阐述,分别说明基本原则,罗列并分类其参考文献。
分类引文的缩写意义如下:STAT 指统计学分析、翡翠分析、特定专家委员会共识(Statistical analysis, meta analysis,consensus statement by commissioned panel of experts)RCT 临床随机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LIT REV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CLIN S 临床病例系统总结(Clinical case series)RETRO S 回顾性系统综述(Retrospective series review)EXP 实验室或动物研究(Experimental laboratory or animal study)TECH 技术或方法描述(Technique or methodology description)PATH S 病理学系统综述Pathological series review我们引用证据的方法与以往的循证指南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
多数以往的研究仅引用发表的针对人类的临床研究,而实验室研究或动物实验未被引用。
我们引用了良好对照的动物研究来佐证原理,尤其是当临床实践支持实验室结果时。
下肢溃疡
(五)物理性
§ 1,压迫性: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组织发 生营养障碍,受压皮肤初期苍白,表面起水 疱,破后可成溃疡; § 2,冷损伤:寒冷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组织缺 血、细胞变性坏死,皮肤由苍白变为兰色或 黑色,出现水肿和水疱,最终成溃疡; § 3,深2度及3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或皮下组 织,易形成溃疡。
(八)脂膜炎 § 1,结节性脂膜炎:好发于青壮 年女性,可有发热和内脏损害, 为多见于四肢的成批发作的皮下 结节,有触痛和自发痛,经数周 可消退,但少数可破溃成溃疡, 流出黄色油样液体。
§ 2,胰性脂肪坏死:见于急性重 症胰腺炎早期,表现为皮肤紫斑, 表皮松解,继而引起水疱和坏死 性溃疡,好发于小腿和足部,病 变与脂肪酶、胰蛋白酶自身消化 有关。
§ E,皮肌炎和干燥综合征:有些病例 有中、小血管的血管炎改变,最终 可致皮肤溃疡; § F,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皮疹 多形性,可有皮肤溃疡。
§ G,白塞病:基本损害是血管炎,主 要侵犯细小静脉,皮肤表现中可有 较小的结节性红斑,趋向成群并可 形成溃疡; § H,白色萎缩:即青斑状血管炎,约 30%可发生有复发倾向的细小痛性 溃疡,主要见于小腿下1/3、踝部和 足背部,不易愈合。
§ 2、动脉性溃疡
(1)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又称高血压缺血性溃疡, 下肢动脉血供障碍,如动脉完全闭塞,可产生干性 坏疽和溃疡;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 几均为男性。特点为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 累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有坏死和溃疡; (3)胆固醇栓塞。 3、动静脉瘘:动脉远端缺血或静脉压升高,均 可致溃疡。
§ 5,上皮样肉瘤:多发于年青人,好发 于四肢远端深部软组织的间充质,常表 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单个或多发,生长 缓慢,可发生溃疡,约40~50%患者在 数年后发生转移; § 6,恶性黑素瘤。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诊治策略
造成VL管内皮细胞的
炎症反应及静脉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因静脉 高压受损,继而激活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并浸 润至局部组织,造成血小板、单核细胞的聚集,产 生更多的炎症介质导致慢性炎症反应⑴〕。慢性炎
VLU的辅助检查包括:①CDUS,可明确诊断静 脉有无阻塞及反流,评估溃疡周围是否有病理性穿 通静脉存在并定位阴,因操作简便安全,是目前静
脉疾病检查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②CT静脉造影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 CTV), 可用于 CDUS无法明确的骼静脉疾病和先天性静脉疾病 的诊断。③下肢静脉造影,是下肢静脉疾病诊断的 “金标准”,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对于深静脉瓣膜
VLU的愈合及复发有关㉛。他汀类药物具有血管 活性和抗炎作用,研究发现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微循 环、降低氧化应激能促进溃疡愈合沏。与空白对照
组相比,每日接受一次40 mg辛伐他汀的患者,溃 疡愈合率及生活质量更高凶。
3.3创面修复VLU若存在慢性感染,可予碘伏、 过氧化氢清创。溃疡创面予以弹力绷带包扎前需覆 盖敷料,常用的敷料有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水 凝胶和泡沫敷料等。敷料的选择取决于溃疡的大 小、深度、使用难易程度和医者个人偏好等;没有明 确证据显示高值敷料效果显著优于低值敷料閉 。
VLU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很复杂。从宏观角度 上说,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下肢静脉高 压,持续的静脉高压增加毛细血管后血管透壁压, 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损伤、局部微循环障碍、慢性炎 症反应、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营养不良、下肢水肿和 皮肤营养改变,最终造成皮肤溃疡。下肢静脉高压 的常见原因包括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反流、静 脉回流障碍、小腿肌泵功能不全、穿通静脉功能不 全等〔32〕。研究显示,70%~80%的VLU患者存在原 发性的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30%的VLU 患者存在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机制与病理
本病未破溃前属中医“筋瘤”范围,破溃后属“臆疮”范围。
老师、外科医师、护士.发型师、专柜小姐、厨师和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刻站立的职业年龄性别发病机制与病理曲张静脉的病理转变主要发生在静脉壁的中层。
静脉瓣也发生萎缩、硬化。
病变静脉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亦由于静脉压的增高而发生障碍,引发营养不良,致使纤维细胞的增生。
病变部位的皮下组织弥漫性纤维变性并伴水肿,水肿液内含大量,这些蛋白质又可引发纤维组织增生。
静脉淤滞使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又加重了组织纤维化。
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局部组织缺氧,抗损伤能力降低,因此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
下肢静脉功能实验(1)(Penhes实验):用来测定深静脉回流情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往往是通畅的。
方式是在大腿用一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干,嘱病人持续使劲踢腿或下蹲,由于下肢运动,肌肉收缩,浅静脉血液经深静脉回流而使曲张静脉萎陷空虚。
如深静脉不通或有倒流使静脉压力增高则曲张静脉压力不减轻,乃至反而曲张更显著。
(2)大隐静脉瓣膜功能实验(Trendelenburg实验):用来测定大隐静脉瓣膜的功能,患者的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丧失。
方式是患者平卧位,下肢举高,排空浅静脉内的血液,用止血带绑在大腿根部’卵圆窝下方处。
随后让病人站立,10s内解开止血带,大隐静脉血柱由上向下当即充盈,则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病变部位极可能位于卵圆窝水平,深静脉血通过隐股静脉连接点泄人浅静脉系统。
若是病人站立后,止血带未解开而止血带下方的浅静脉迅速充盈,说明返流入该静脉的血液来自小隐静脉或某些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若病人站立后不放松止血带,在30秒内出现静脉充盈,表示有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30秒以后才出现静脉充盈,这是正常的,是血液由毛细血管回流入静脉内的缘故。
(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实验(Pratt实验):大隐静脉瓣膜及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实验(Trendelenburg实验)患者仰卧,患肢举高,使曲张静脉空虚,在大腿上1/3处扎一根橡皮止血带,阻止大隐静脉血液倒流.然后让患者站立,30秒钟,松解止血带,紧密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的充盈情形:①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萎隐空虚.当松解止血带时,大隐静脉当即自上而下充盈,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②在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已部份充盈曲张,松解止血带后,充盈曲张更为明显,说明大隐静脉瓣膜及其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均功能不全.③未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即有充盈曲张,而松解止血带后,曲张静脉充盈并未加重,说明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实验(Pratt实验):举高患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从足趾向腘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向下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中西医外治方法
外治法的使用对下肢静脉性疾病的治疗非常重
要 , 是 中医治疗 本病 的特点 。 也 所 谓 外治 法就 是 运 用药 物 或 手术 器 械 , 直接 作
肿、 紫癜性皮炎 、 静脉曲张局部出血 、 反复性足癣等。
因此在 治疗 时应根据 患者 发病 时所伴 发 的疾 病全 面 治疗 。如单纯 的 浅静 脉 曲 张 为 阳虚 及气 虚 下 陷证 , 应用 温 阳升 提 法 、 气 升 提法 , 合 马 步 功 功 能锻 益 结 炼; 并发 浅静 脉炎 为郁 血 性 络 热证 , 宜清 络 凉血 , 外
医 ,07 2 (O :8 明 , 何思 良 . 中西 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 实用中医 J.
药 杂志 ,0 72 ( )32 20 ,35 :1 . ( 稿 :08—0 收 20 4—2 修 回 :08 6— 2 6 20 —0 2 )
化, 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 本虚标实 , 正虚血瘀 为其 本 , 热毒蕴 为其标 。辨 证分 型方 面 以湿 热毒 蕴 、 湿 脾
虚血瘀 、 阴两 虚 阴为 主 。总 的治 疗 原 则 为 辨病 与 气
+ 地塞米松 1 n + 0 1 庆大霉素 2 万 U g 4 湿敷 , 或掺碧 玉散 ( 一散 +青黛 ) 六 ;并发 慢性 湿疹 性 溃疡 为湿 重
明粉 、 甘草粉 ) 云 南 白药 等 ; 发 变应 性 皮肤 血 管 或 并 炎为 络脉血 热酿 毒 , 清热解 毒 , 敷 云南 白药 或新 宜 外
1 在 强调整体 观念 、 全身 辨 证 论 治 的 同时 , 重 创 注
面 的局部 辨证治 疗
包括创面周 围组织病变的处理 , 一般认为, 其病 机演变 为 “ 因虚 感 邪 , 气 致 瘀 , 阻 伤 正 , 腐 致 邪 瘀 化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原因和处理
和抗炎作用,其配合伤口护理可促进溃疡愈合0〕。 阿司匹林治疗VLU的疗效不确切凶。他汀类药物
生素可提高非临床感染性VLU的愈合率泗。当出 现临床感染时(全身和/或、渗出物增 加、愈合延迟等),建议进行伤口定量培养,以确认
感染的存在并指导全身抗生素应用0〕。无培养条件 时也可经验性用药[28]:VLU感染常以金黄色葡萄 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为主,有蜂窝织炎的表现,指南 推荐使用革兰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切。笔者常用青
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 VLU)是最 常见的下肢慢性溃疡,占比达80%[1]o VLU在欧美 国家的发病率为1%~3%図,我国的发病率为0.4%~ 1.3%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更为 常见,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可达4%⑵。VLU好 发于足靴区,溃疡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愈合或反复发 作,经久不愈。据估计,93%的VLU将在12个月内 愈合,但愈合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可高达70%;7% 的溃疡将持续5年以上不愈合⑷。VLU严重影响患 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的临床、经济
2.3第三阶段为康复阶段,仍以压力治疗、药物 治疗、控制慢性感染和溃疡创面护理为主,目的在 于促进溃疡进一步愈合,防止溃疡复发。
2.3.1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 VLU在12个月内 的复发率为26%~69%[47],而压力治疗可有效降低 溃疡复发阀。常规穿戴医用弹力袜半年以上,必要 时可长期穿戴。鼓励患者加强下肢肌肉锻炼并继续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患者的健康 和生活质量 ,是 临床创面修 复护理 的一大难题 ,也 是 中 、西 医外 科 常 年关 注 的焦 点 之 一 。 现 将 该 病 的研 究 进 展 及
现 状 ,做 进 一 步 系统 的总 结 。
1 病 因 病 理
下肢静脉系统的病变包括 下肢静脉 倒流性疾 病和 回流障
碍性 疾 病 ,各 种 原 因引起 的下 肢 静 脉 功 能 不 全 ,可 产 生 深 、浅 或
下 肢静 脉 曲 张 、静 脉 性 溃 疡 和 溃 疡 的 复 发 率 分 别 为 20.0% , 增加 ,白细胞趋化以及炎症反应介导的损伤 。由于局部的损伤
0.5% 一3.0% 和 67.O% ,10 年 以 上 病 史 的 溃 疡 发 生 率 为
10.0% E2] 。
常见发病 部位为 小腿 中下 段前 内侧 面 ,即足靴 区
性疾病及回流障碍性 疾病 严重 和难 治 的并 发症 之一 ,中医称 不 全 ,静 脉高 压 是 相 同 的 病理 生 理 基 础 。慢 性 静 脉 高 压 可 致 皮 “臁 疮 ”、“老 烂 腿 ”,其 发 病 率 为 0.5% ~3.0% … 。 国外 统 计 的 肤 微循 环 的渗 出 性 改变 ,引起 微 血 管 内皮 间 的红 细 胞 和大 分 子
全 时 ,溃 疡 的 发 生 率 升 至 30% ;而 在 深 静 脉 和 浅 静 脉 均 有 返 流
并 同时 伴 有交 通 支 静 脉 功 能 不 全 时 ,溃疡 的发 生 率 高 达 47% 。
静 脉 性溃 疡 产 生 的 病 理机 制 至 今 尚不 完 全 清楚 ,目前 从 病
理 学 上研 究 较 多 的 主 要 包 括 皮 肤 组 织 及 其 营 养 状 态 ,静 脉 管 壁 、静 脉 瓣 膜及 病 变 部 位 血 液纤 溶 活 性 等 。 曾 有 动 静 脉 瘘 学 说
软坚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
软坚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目的探討软坚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
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伴活动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
两组均进行术前检查及泡沫硬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软坚散结方外敷治疗。
疗程1个月。
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CIVIQ)及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系统(VCSS)分别评定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6个月内CIVIQ及VCSS得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CIVIQ评分不断升高(F = 13.242、7.543,均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诊断标准:①患肢均有不同程度沉重酸胀感;②可见不同范围和程度的浅静脉迂曲扩张,广泛色素沉着;③局限性皮肤增厚[3]。
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肢表现为浅静脉曲张,CEAP临床分级为C6级,经血管彩超检查或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确诊下肢深静脉通畅。
病例排除标准:①硬化剂过敏;②严重的全身疾病;③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④硬化治疗区局部感染或严重的全身感染不能耐受手术;⑤持续制动和限制卧床;⑥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晚期;⑦已知症状性卵圆孔未闭[3]。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术前检查及硬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软坚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联合治疗,具体如下:1.2.1 术前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肝肾功等检查,依据溃疡创面分泌物情况行细菌培养,明确细菌感染情况,并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常规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术,评价深静脉及瓣膜功能情况,明确大隐静脉主干直径、曲张静脉及交通支分布情况。
治疗结束后溃疡面局部无菌纱布覆盖,穿戴弹力袜。
1.2.2 泡沫硬化治疗患者仰卧于DSA床上,常规患肢消毒铺单,在大腿根部使用止血带双重结扎,阻断静脉回流,选择22G头皮针穿刺浅表曲张静脉,穿刺点依据溃疡周围曲张静脉的走形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一般选择距离溃疡面5~8 cm的位置,不在溃疡处或边缘处直接穿刺;回抽见血后固定穿刺针,在透视下注入碘佛醇注射液使靶血管充分显影,再次确认曲张静脉与深静脉的交通情况及血流方向,然后在DSA监视下缓慢注入已配制的泡沫硬化剂(采用Tessari 技术现用现配,1%聚桂醇与手术室空气为1∶4),并嘱患者活动脚趾,采用“充盈缺损”技术观察泡沫硬化剂的移行方向。
导致静脉性下肢溃疡的真皮水肿机制
导致静脉性下肢溃疡的真皮水肿机制佚名【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01(22)3【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性下肢溃疡局部真皮组织内水肿的分布,探讨皮肤破溃的形成机制.方法:临床确诊患静脉性下肢溃疡病人12人,共13侧下肢于小腿中下段患有皮肤溃疡7~18个月.应用20 MHz高频二维超声波扫描仪,对患肢膝关节下5 cm、踝关节上5 cm、及两者之间的3个观察点的皮肤分别扫描记录;以同组病人健侧下肢相应点做为对照.获取的扫描图像行数字分析,分别对真皮厚度、真皮总超声强度中的低回声象素百分比(LEP/TEP%)、真皮浅层(乳头层)与深层(网状层)的低回声象素比(LEPP/LEPR)等进行定量.结果:发生静脉性溃疡的肢体与健侧相比,膝下5 cm处两侧真皮厚度、LEP/TEP%、LEPP/LEPR等均无明显差异.小腿中点及踝关节上5 cm处,患侧真皮厚度分别增加了(0.40±0.01)mm 和(0.80±0.02)mm (P<0.01), LEP/TEP%增加了(29.0±6.4)% 和(41.5±0.3)% (P<0.01),显示患侧小腿中下段真皮内水肿,并以近踝关节处严重;LEPP/LEPR定量结果为:患侧小腿中点及踝关节上5 cm处分别增加了0.5及0.9±0.1(P<0.05,P<0.01),显示这些部位的真皮水肿以乳头层为主.结论:患静脉性下肢溃疡的小腿中下段真皮水肿明显,且水肿易发生于表皮与真皮深层之间的乳头层内.结果提示:表皮与真皮深层间形成限制性水肿带,这可能是造成表皮缺氧破溃,导致局部溃疡发生的关键性病理基础.【总页数】4页(P204-2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加压静脉输液导致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 [J], 罗忠元2.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部小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的黄斑水肿 [J], 朱平利;徐玲;安良宝;孙兴家;王卓实;何伟3.颈内静脉穿刺术后引起局部水肿导致严重呼吸困难五例报告 [J], 胡春华;赵为禄;4.中药热奄包结合气压梯度治疗对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作用机制研究 [J], 李军5.1例心源性水肿合并痛风至双下肢溃疡患者的护理 [J], 王红玉;曾满琴;曾洁;杨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