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训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髋关节 正常步行时髋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 曲约30°(摆动相中期),最大伸展约20°(足 跟离地),共约50°范围,其运动为正弦曲线, 如图12-2;内收、外展运动中最大外展约6°(足 跟离地)、最大内收约4°(足底着地),共约 10°范围,其运动几乎是直线性变化;内外旋运 动中外旋4°(足趾离地到足跟着地的摆动相)、 内旋4°(从足跟着地到足跟离地的摆动相),共 约8°范围,其运动呈曲轴状,从支撑相到摆动相、 摆动相到支撑相过渡时产生急剧变化。
(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3.髂腰肌(iliopsoas) 为髋关节屈肌,髋关节于足跟离地至足趾 离地期间伸展角度达到峰值(10°~15°)。为对抗髋关节伸展, 从支持相中期开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收缩,最终使髋关 节从支撑相末期由伸展转为屈曲。髂腰肌第二次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 初期,使髋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摆动。
其它部位(1)
头 头的上下移动与重心的上下移动几乎一 致,上下振幅约5~6cm,左右移动振幅约 5~6cm。 上体 上体垂直,双肩平齐,速度加快时稍 有前倾;行走时上体有与骨盆旋转方向相反 的转动,这个动作可以减少整个身体的扭转。
其他部位(2)
上肢 正常行走时双上肢交替前后摆动,其方向与同侧下 肢的摆动方向和骨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如当左下肢与 左侧骨盆向前摆动和旋转时,左上肢向后摆动,右上肢向 前摆动。此时,上肢的关节运动主要发生在肩关节,足跟 着地时为最大伸展,为21.1°,足跟离地时为最大屈曲, 为17.4°,共约40°范围。肘关节屈伸是在双足同时支 撑时期改变运动方向,最大屈曲为38.9°,最大伸展为0.4°,共约40°范围。 上肢与下肢 上肢摆动方向与下肢相反,才可以达到维持 身体平衡,减少转动。 肩关节 自由摆动约30 °(屈曲约6°,后伸约24°)。
异常步态分类
一、中枢神经损伤所致的异常步态 二、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异常步态 三、骨关节疾患所致的异常步态 四、病变特征性步态
一.中枢神经损伤所致的异常步态
一、偏瘫步态以及治疗
指一侧肢体正常,而另一侧肢体因各种疾病 造成瘫痪所形成的步态,由于患侧膝关节僵 硬而于摆动相活动范围减少,患侧足下垂内 翻,为了将瘫痪下肢向前迈步,摆动相时, 骨盆代偿性的上抬后旋,髋关节外展、外旋, 使患侧下肢经外侧划一个圆弧将患侧下肢向 前迈出。又称画圈步态。
4. 踝关节 正常步行时踝关节的跖屈、 背伸运动中最大背伸发生在足跟离地,约15°,足 跟离地时为最大跖屈,约20°,共35°。一个步 行周期中有2次跖屈和背伸,尤其在支撑相的驱动 期踝关节从跖屈位急剧变为背伸位。 除屈伸运动外,踝关节还有旋转、内外翻运动。踝 关节外旋8°、内旋2°,共约10°范围;外翻3°、 内翻12°,共约15°范围。
3.膝关节 正常步行时膝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曲 约为65°(摆动中期)、最大伸展为0°(足跟着 地),共约65°范围。在屈伸运动中,可见轻度 屈伸与大范围屈伸两次(双重膝作用)。支撑相中 足跟着地与足跟离地时膝关节几乎是伸展状态,支 撑相的中期可见约15°的屈伸。 除屈伸运动外,膝关节还有旋转运动,足跟离地时 为最大外旋,约4°,摆动中期为最大内旋,约 12°,共16°范围,其顺序为从足跟着地(内旋) 到足底着地(内旋),以后外旋直到足跟离地。
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活动时间延长与足下垂关系 最为密切。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并非总是表现一致,治疗时
要加以注意。
如果胫前肌和胫后肌都与足内翻有关,治 疗时必须要明确何为主要因素。
2.膝塌陷
原因: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为主)无力时,胫骨在支撑相中期 和后期向前行进过分,导致踝关节不稳或膝塌陷步态,即支撑相 膝关节过早屈曲,同时伴有对侧步长缩短,同侧足推进延迟,如 果患者采用增加股四头肌收缩的方式避免膝关节过早屈曲,并稳 定膝关节,将导致同侧膝关节在支撑相末期屈曲延迟,最终导致 伸膝肌过用综合症。在不能维持膝关节稳定时往往使用上肢支持 膝关节,以进行代偿。 相关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股四头肌。股四头肌肌电活动 可延长和过度活跃。 矫治方法: ①对腘绳肌痉挛导致的伸膝障碍,首先可行站斜板和手法牵伸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FES)或肌电触发功能性电刺激等,以抑制腘绳肌 肌张力,同时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脚掌踏楼 梯上下训练等。 ②对痉挛严重的,有条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要时有条件 的可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③加强拮抗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自行车训练、 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矫治方法
1. 加强臀中肌肌力训练如侧踢腿、抗阻侧踢腿等; 2. 提降骨盆训练等; 3. 侧方上下楼梯训练,如为一侧肌无力,训练时采 用患侧腿先上楼梯,健侧腿先下楼梯的方法; 4. 站立位姿势调整训练,应在矫正镜前训练调整姿 势,包括单腿站立时,躯干保持稳定不许动; 5. 侧方迈步(横行)步行训练,开始横行训练时, 可让患者背靠墙走,以增加安全性,随患者能力 的提高,可上跑步机上训练横行,并可逐步增加 坡度和速度。
(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7.胫前肌(tibialis anterior) 起自胫骨外侧面,止于内侧 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作用为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 翻。足跟着地时,胫前肌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踝关节跖屈度,防 止在足放平时出现足前部拍击地面的情况。足趾离地时,胫前 肌收缩,再次控制或减少此时踝关节的跖屈度,保证足趾在摆 动相能够离开地面,使足离地动作顺利完成。 8.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 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以跟腱止于跟结节,作用为屈踝关节 和屈膝关节。腓肠肌在行走、跑、跳中提供推动力,而比目鱼 肌富含慢性、抗疲劳的红肌纤维,主要与站立时小腿与足之间 的稳定有关。在站立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 向前倾斜。
单腿负重 靠墙伸髋→离墙站立 患腿上下台阶 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越障碍 靠墙伸髋踏步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单腿负重
靠墙伸髋→离墙站立
患腿上下台阶
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越障碍
靠墙伸髋踏步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4.臀中肌步态
原因:一侧臀中肌无力时,不能有效的维持髋关节 的侧向稳定性,髋关节向患侧凸,患者肩和腰出现 代偿性侧弯,使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 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 患者在支撑相早期和中期,骨盆向患侧下移超过 5°,造成患侧下肢相对过长,所以在摆动相膝关 节和踝关节屈曲增加,以保证地面廓清。 典型双侧臀中肌无力的步态特征:步行时上身左右 交替摇摆,形如鸭子走路,故又称为鸭步。
(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5.缝匠肌(sartorius) 是全身最长的肌,起于髂前上棘, 经大腿的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为屈 髋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 相初期,作用为屈膝、屈髋,在摆动相末期和支撑相初期,使 膝关节旋内。 6.腘绳肌(hamstring)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均起于坐骨结节,跨越髋、膝两个关节,分别止于腓骨头和胫 骨粗隆内下方、胫骨内侧髁,作用为伸髋屈膝。主要收缩活动 始于摆动相末期,足跟着地时达到活动高峰并持续到支撑相。 在摆动相末期,作为屈膝肌,腘绳肌离心性收缩使小腿向前的 摆动减速,以配合臀大肌收缩活动(使大腿向前摆动减速), 为足跟着地做准备。足跟着地时及着地后,腘绳肌又作为伸髋 肌,协助臀大肌伸髋,同时通过稳定骨盆,防止躯干前倾。
4.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 为全身最大的肌,其中股直 肌起于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 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腱,包绕髌骨的前面 和两侧,往下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为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 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 负重期达最大值。此时作为膝关节伸肌,产生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膝关 节屈曲度,从而使支撑中期免于出现因膝关节过度屈曲而跪倒的情况。 步行周期中,股四头肌的第二个较小的收缩活动见于足跟离地后,足 趾离地后达峰值。此时具有双重作用:其一,作为髋关节屈肌,提拉 起下肢进入摆动相;其二,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性收缩来限制 和控制小腿在摆动相初、中期向后的摆动,从而使下肢向前摆动成为 可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盆在水平面内沿垂直轴旋转角度单侧为4°,双侧为8°。这种旋转 可以减少骨盆的上下移动,最大内旋位发生在足跟着地后期,最大外 旋位发生在摆动早期。骨盆在矢状面内沿冠状轴的倾斜运动范围约 5°,双足支撑相骨盆几乎成水平,支撑中期时处于摆动相的骨盆倾 斜角度最大,它可以减少重心的上下移动。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左右各 倾斜一次。
3.膝过伸
1. 2. 3. 4. 5. 原因:膝过伸很常见,一般是代偿性改变,见于支撑相早期。 一侧膝关节无力可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 小腿三头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 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股四头肌肌力不足或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 持平衡等。 矫治方法:①股四头肌牵伸训练。②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方法 同上。③膝关节控制训练。④臀大肌肌力训练:1伸膝后踢腿/ 抗阻后踢腿。2俯卧背飞。3靠墙伸髋踏步。4倒退步行,随患 者能力的提高。 ⑤步行分解训练(如下):
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训练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志江
进行步态分析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基本坐标面
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 额状面 Frontal plane 矢状面 Sagittal plane
基本坐标轴
X方向——向前,矢状面内的矢状轴 Y方向——向上,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轴 Z方向——向右,水平面内的额状轴
偏瘫常见的异常步态
1.足下垂和内翻步态
足下垂指摆动相踝关节背屈不足,常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 可导致廓清障碍。 代偿机制包括:摆动相增加同侧屈髖、屈膝,下肢划圈行进, 躯干向对侧倾斜。常见病因是胫前肌无活动或活动时相异常。 单纯的足下垂主要见于脊髓损伤、儿麻和外周神经损伤。
矫治方法: ①胫前肌肌力训练;坐位、站位勾脚尖练习,根据患者情况, 脚背上可放置沙袋以抗阻训练。 ②对足下垂严重的患者有条件的可给以踝足矫形器(AFO)。 ③配合站斜板牵伸小腿三头肌及胫后肌、功能性电刺激(FES) 或肌电触发功能性电刺激等,以抑制小腿三头肌张力,提高胫 前肌的肌力和运动控制能力。对因局部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的 患者,有条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以帮助缓解痉挛。
正常步态中关节和肌肉的活动
(一)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人在步行时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身体各部位要尽量维持正常活动范 围的运动,减少身体的重心移动。 1.骨盆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 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 约为50%的高度。步行时重心的上下移动为正弦曲线,在一个步行周 期中出现两次,其振幅约4.5cm,最高点是支撑中期,最低点是足跟 着地;骨盆的侧方移动也是正弦曲线,在一个步行周期内左、右各出 现一次,其振幅约3cm,最大移动度是在左、右足处于支撑中期时出 现的,在双足支撑期重心位于左右中间。
(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步行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下肢及躯干的肌肉作用,在一个步行 周期中,肌肉活动具有保持平衡、吸收震荡、加速、减速和 推动肢体运动的功能。 1.竖脊肌(erector spinae) 为背部深层肌,纵列于脊柱 两侧,下起骶骨、髂骨,上止椎骨、肋骨、枕骨,作用为使 脊柱后伸、头后仰和维持人体于直立姿势。在步行周期站立 相初期和末期,竖脊肌活动达到高峰,以确保行走时躯干正 直。 2.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为髋关节伸肌,收缩活 动始于摆动相末期,并于支撑相,即足底全面与地面接触时 达到高峰。在摆动相后期臀大肌收缩,其目的在于使向前摆 动的大腿减速,约在步行周期85%,大腿的运动方向改变为 向后,成为下一个步行周期的准备。在支撑相,臀大肌起稳 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维持髋关节于伸展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