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图集

合集下载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一:站桩功的作用:站桩功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

同时,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

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

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

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

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下文详谈。

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

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

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二:站桩功的详解正确的行功桩架是保证功夫上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悟则体现了心性、慧根的高下。

太极站桩功是的传统杨氏太极拳入门功夫,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

现论述于下:五种站桩功的详细解述:(一)无极桩(二)浑圆桩(三)开合桩(四)升降桩(五)虚步桩(一)无极桩动作练法:身体自然站立,屈膝沉胯,左脚横开,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脚尖朝前,两膝微屈,左掌在内,右掌在外,两掌交叉相合,轻按于腹前。

口诀要领:百会上领头顶悬眉宇舒展眼平视舌抵上腭唇微启下颌微收神内敛虚灵顶颈耳听后松肩沉肘左右抻含胸拔背脊骨直松腰沉胯收尾闾两膝微屈微外撑两脚踏实劲在中百会会阴要垂直呼吸自然气下沉心静体松上下通针对性作用:规范身体各部位姿势,调整气息,放松身心,增强腿部力量,增强意识的引导以及意识对肢体的控制力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正面侧面(二)浑圆桩动作练法:两脚开步,两掌向上抬起,两掌指自然打开,屈膝沉胯,两掌外旋,翻转掌心斜朝内,掌指斜相对合于胸前。

中级站桩的正确方法

中级站桩的正确方法

中级站桩的正确方法中级站桩的正确方法如下:1.起始动作: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站立。

双膝微屈,躯干正直,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双手自然下垂,置于两腿外侧,手心向内,五指自然分开,指尖向下。

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前方,脸部和肌肉放松,使周身气血流通无滞。

2.抱球式站桩:双手缓慢抬起,呈抱球状,置于胸前约10厘米处,手指相对,掌心向内。

双膝微屈,躯干正直,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双眼平视前方,脸部和肌肉放松。

3.靠山式站桩: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站立。

双膝微屈,躯干后靠,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双手自然下垂或合掌于胸前,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

4.行进站桩:在起始动作的基础上进行。

在行进中保持起始动作的要求,迈步时脚跟先着地,过渡到脚掌然后脚尖离地踏实站立。

保持动作的平衡与稳定。

5.意念与呼吸:站桩时需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

可以采用意守呼吸法,即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经膻中穴、肩膀、肘、腕部而出;吸气时意想气从头部、胸部、膻中穴经肘部、腕部、手指而入。

呼吸要均匀、深长、柔和。

6.时间与次数:中级站桩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天2-3次。

如果时间紧张也可以减少次数和时间,但不要超过10分钟。

7.收功:站桩完毕后需要缓慢放松身体,使气血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同时可以轻轻拍打和按摩身体各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需要注意的是,中级站桩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才能进行练习。

初学者需要在掌握初级站桩的基础上逐渐适应和提高。

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少林养生:站桩功——动静合一,阴阳平衡,祛病健身!

少林养生:站桩功——动静合一,阴阳平衡,祛病健身!

少林养生:站桩功——动静合一,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少林医药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少林功夫里多姿多彩的少林功法,它不仅是少林功夫的基础,还影响着少林禅医养生的发展和辉煌。

就像一个站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少林寺,站是一种功夫,叫做少林站桩功法。

少林功夫素有“未入门先站三年桩”之说,所以,少林入门功夫,就是一个大马步桩。

但大家切不可小看少林站桩功,这种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既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定静功,对姿势、气息、意识要求特别严格。

由于佛门戒律森严,功法秘不外传,一切动作,功理, 历来师徒之间口授单传,不立文字,所以常人难窥此功法奥妙。

站桩要义人的锻炼,有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少林站桩功,要求在初练时以形带意(意自形生),久练后以意领形(形随意转)。

并且锻炼又分动静,有意念的动静、形体的动静。

人身的动是基本的,绝对的;人身的静只是相对的,是为了更好的动。

动和静虽然矛盾,但是统一。

所以来拿供着,要静中求动,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内静外动,外静内动。

站桩功,原则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所以站桩功要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变,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能从“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

静如渊停兵峙,动如潮涌山移,缠绵如春雨,迅捷如雷霆。

站桩的姿势身体端正,双足平行站立,注意肩井穴对涌泉穴,双脚趴地,膝部微屈,身体保持正直平稳,重心放在两脚掌上,膝有前顶之意,臀部后坐,两手缓缓抬起,与胸同高,掌心相对向内,距离约30厘米,臂半圆,腋半虚,呈环抱状,十指自然分开,略有撑意,心平气和,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通畅。

少林站桩功,主要的作用就是返先天之精气,求取整体之功力。

按照功法练习从起桩到15分钟才能使周身进入桩态,就可以圆满收功,休息一会再练,这样循序渐进,直到一次达到40分钟方为功成。

并且,刻苦锻炼能疏通经络,调整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从而起到祛病健身,益智延年,搏击实战的作用。

形意拳站桩:夏天捆身子,冬天松绳子(纯干货)

形意拳站桩:夏天捆身子,冬天松绳子(纯干货)

形意拳站桩:夏天捆身子,冬天松绳子(纯干货)以前老头老是说站桩是:夏天捆身子,冬天松绳子。

我一直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孙禄堂的孙氏形意拳三体式桩1、为什么说夏天是站桩的最好时间?老头问我砍过柴没有?我说我是湖南人,小时候上山砍过柴。

砍柴之后找个藤条,把那个柴绑起来。

绑得结结实实的。

但一晒干就松掉了,一捆一捆的菜都变得松松垮垮了。

那个柴就像人的身体,气血就像那个柴里面的水分,没晒干之前那就是夏天,捆绑紧紧的。

晒干之后就是冬天,水分没了,干了,松松垮垮了。

夏天气血流动最快,最旺,肌肉筋膜韧带被气血充涨的最发达。

这个时候练拳全身的肌肉韧带容易拉紧成型。

而到了冬天的时候。

随着天气转冷,全身的气血内敛,全身的气血流动慢。

肌肉和筋骨就没有夏天那么充盈发达。

我当时还有点不以为然,我说不就是一个热胀冷缩嘛。

我也是这几年才明白的。

认识不够深刻呀。

以前我学拳的时候,十几二十岁,肌肉,筋骨,气血最充足的时候。

现在接近40岁了,才发现骨架已经慢慢的松了。

比如说膝盖。

以前一站桩,膝盖从来不痛。

今年站桩膝盖内侧有点痛,为什么?膝盖骨里面的韧带有点松了,造成膝关节有点偏位。

一站桩肌肉韧带开始拉紧的时候,拉不到原来的位置上。

就像拿绳子绑一扎筷子,筷子松了,滑掉了。

去年冬天我开始练拳的时候,我就觉得练不下来。

但是今年从5月份开始我就觉得不痛了,好像膝盖骨没有偏位了,关节复位,大腿韧带肌肉拉的紧紧的。

不仅仅是膝盖,身上其他的关节也一样,比如说驼背。

年轻时,大家都是笔直笔直的,一到中年就慢慢驼背了。

其实就是肌肉筋膜慢慢萎缩了。

那夏天是肌肉筋膜最发达的时候,最容易拉起复位的时候。

橡皮筋捆筷子,紧紧的。

2、怎么捆身子?站桩捆身子,身子一捆上全身就是铁板一块,肩胯相合,确切的说这是形意拳整劲入门。

那么从哪里开始捆呢?三个地方:身,腿,手。

身部:脊椎断开分三节。

第1节:后脑勺下凹下去那个地方。

筋膜韧带拉紧,关节撑住,就是顶头。

第2节:心窝位置对应的后背。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首先,站桩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身体重心下沉,两腿发力向外
撑开,膝盖微微分开,双脚着地,保持身体的稳定。

同时,腰部要放松下垂,使气沉丹田,背部挺直,头顶悬吊,颈部挺直,双肩自然下垂,两臂微微张开,手指微微分开,手掌心向下,手腕微微上扬,呈抱球状。

其次,站桩时要注意呼吸,呼吸要自然平缓,不可用力过猛,要保持气息顺畅,慢慢地吸气和呼气。

同时,要用意念调动全身的气血,使气血循环畅通,达到调和身心的效果。

另外,站桩时要保持意念集中,专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感受身体的变化,
调整身体的姿势,使自己达到最佳的状态。

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最后,站桩时间要适当,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练习时间来确定,一
般情况下,可以持续站桩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站桩的时间。

总之,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是太极拳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正确的站
桩姿势,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领会太极拳的内涵,提高内功修为。

在练习站桩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姿势的调整,呼吸的平缓,意念的集中,以及站桩的时间掌握,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

希望大家在练习陈氏太极站桩时,能够按照标准姿势来进行,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功修为,领会太极拳的真谛。

王芗斋站桩(二十四式)功法全套图解,附站桩内功心法!

王芗斋站桩(二十四式)功法全套图解,附站桩内功心法!

王芗斋站桩(二十四式)功法全套图解,附站桩内功心法!站桩功法:站式图解1.预备式: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初站者可站成八字形,两腿直立放松,或略弯曲,双手反背贴于腰部(放人上衣兜内亦可),十指分开各弯曲,松肩、含胸。

(见图1、图2)2.浮托式:两脚同预备式,两膝略弯,最大弯度前不过足尖,两脚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外,两手提于肚脐左右,臂成半圆形,松肩撑肘,手心向上,十指分开略弯曲,双手向上,十指分开略弯曲,双手指相对,距离二拳左右似托叶个气球,上体保持正直,臀部下蹲,似坐一个高橙,目微闭,嘴微合,心胸开阔,面似笑非笑,自感全身浮飘,有虚灵挺拔之意。

(见图3)3.扶按式:两臂抬起微弯曲,手心向下扶按,十指分开两手距离约与肩同宽,高度与脐平,其它要求同浮托式。

(见图4)4.撑抱式:双手轻轻提起,放于胸前,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十指分开微微弯曲,手心向里如球抱状,松肩堕肘关节稍下垂外撑,其它要求与浮托式同。

(见图5)5.推托式:根据撑抱式,双手手心反转向外,似推物状,其它要求同浮托式。

(见图6)6.浑圆式:两手提起在胸前,手心向内两手指向下,高不过肩,其它要求同撑抱。

(见图7)7.前后分水式:两足站成丁字步,膝微曲,双手在胸横线以下,手心向前为前分水式,(见图8)手心向后(拇指向下)小臂后拧为后分水式,全身放松,似在水中游泳。

(见图9)站桩功法:坐式功法图解1.端坐椅边,身躯直立,再膝自然分开,两膝约为90。

双手轻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亦可手心向上似托一气球,松肩撑肘,头正;闭目,嘴微笑,全身放松。

(见图10)2.两手放在胸前,松肩提托,距胸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十指分开,全身肌肉放松,意念似托一气球,其它同坐式1。

(见图11)3.两脚前伸,两脚放平着地,两手撑托,其它要求同坐式1、2。

(见图12)4.正坐,将手举肩前上方,双手距离略宽于肩,靠背含胸坠肘,头上领,两脚提起回勾,全身左右轻轻摇晃数十次后自然稳定放松。

最难的一种站桩方法

最难的一种站桩方法

最难的一种站桩方法
站桩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训练方法,也被称为站桩功、倒立功等。

最难的一种站桩方法是“五行站桩”。

五行站桩是指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为基础,练习五种不同的站姿。

每种姿势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难度,需要练习者在站立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1. 金:站姿为两脚分开约同肩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手指微微弯曲。

这种姿势要求练习者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同时放松全身肌肉,注意呼吸和气息。

2. 木:站姿为两脚分开约同肩宽,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外,手指微微张开。

木的姿势要求身体挺直,脊椎保持直立,保持稳定的站立并注意呼吸与放松。

3. 水:站姿为两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手掌相对,手指微微张开。

水的姿势要求练习者放松身体,注重呼吸和循环的流动,达到水般柔韧的状态。

4. 火:站姿为两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上,手指自然张开。

火的姿势要求练习者保持身体的热情和活力,注意身体的热量和能量的流动,练习者需保持耐心和持续的锻炼。

5. 土:站姿为两脚分开约同肩宽,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下,手指自然张开。

土的姿势要求练习者保持身体的稳定和沉稳,注重身体的根基和重心的稳定,需有平衡和耐力。

五行站桩不仅考验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还要求练习者保持身心的协调和调节。

最难的是练习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耐力,以及正确的呼吸和放松方法。

此外,掌握五行站桩还需要有一定的身体灵活性和力量控制,不易掌握和运用。

马世琦老师站桩八式

马世琦老师站桩八式

马世琦先生从22岁开始教功,他认为形意、八卦、太极同为内家拳,所谓内家,就是注重体会体内真气的运行,进而做到神率意, 意率气, 气率形。

套路为形, 去掉神、意、气,这样的形不可能实用。

所以内家拳必须练习内功,如果只追求套路的可观赏性,就无异于外家拳。

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

称其为“桩”,是因为习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

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

形意拳的桩功共8式。

形意拳,相传创自岳飞。

原作“心意拳”,乃以心行意之义,后讹为“形意拳”。

该拳以五行、十二形体,以展、截、裹、跨、挑、顶、云、领八字为用。

其基本功为站桩与盘根。

形意桩要诀:头顶、项竖、肩垂、抱胯、前膊、裹肘、顶膝、提肛、撑虎口回缩劳宫。

讲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不仅调气、调经络,还练修养。

姿势要领:双脚分开稍比肩宽,脚尖向前。

双腿微弯曲,双手交叉,劳宫穴对准丹田穴(男左手在内侧,女右手在内侧)。

头要正,不要左右摇摆,且微向上顶。

肘往前合一点,向下沉,但不要用力。

微含胸。

腰调直后尾骨往前翻,有坐的感觉,整个后背是平直的。

重心在脚跟,前脚掌抓地。

完全放松,采取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收紧。

站桩时间:依自己能力,由短时间到长时间。

开始时站一会儿也许就会觉得脚麻,腿累,站不住,可以停下来走一走,再接着站。

注意事项:站桩时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走神,收回来就是了,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初练时不宜用气过猛,以防腹泻。

针对疾病:改善下肢气血运行,增强下肢力量,对下肢疾患有明显改善作用,如腰酸腿软,下肢运动不力等。

腹式呼吸时横膈膜上下运动,按摩胸腹腔内的脏器,可改善消化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如胃部疾患、腹泻、便秘等。

疲劳时站一会儿,可很快恢复体力,改善精神状态。

形意拳—站桩第一式先使身心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此时要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心不遐想,神不外驰,做到无欲无求,心静如水,并以舌上抵,两腿并立,深呼吸数次,轻吸缓呼,要求做到松、静、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桩图集
站桩又叫站庄,练习站桩有利于人增加力量,強壮身体,发动真气。

体弱者站桩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改善亚健康状态;练功者站桩有利于打好基础提高功力,古人有“要把骨髓洗,先从站庄起”之说,可见站庄对习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选择的图片以混元桩(又叫浑元桩、浑圆桩)和三心并站庄为主。


混元桩与马步桩

韩星垣站桩照

外国学员站桩


孙秩意拳桩•
姚宗勋站桩

杨氏太极名家李雅轩


女子站桩

挪威西格瑞德女士站桩

太极站桩


上海应象中医学堂的老师教站桩•
武学院学生练站桩

张广玉站桩

关永年教学生站桩•
学生练站桩

游乐园里比站功


于永年站桩•
曾根站樁

胡海牙教胡茵梦站桩


正面高站樁

正面中站樁(圖三)

側面高站樁


側面中站樁

世界拳王---霍利菲尔德学站桩

武国忠指导胡茵梦站桩•
法国学员学习武当派功夫


混元桩:王安平近照•
混元桩:黄景文•
陈小旺站桩照


混元桩:台湾女生•
混元桩:台湾网友

混元桩:于永年早期照片


混元桩:王选杰

我也要站桩

混元桩:小学员•
混元桩:意拳学员

混元桩:意拳老婆婆

陈发煌站桩照


郑翔玲站桩照•
赵金香站桩照

三心并站庄:王建国


李辉湘站桩照

王芗斋站桩

混元桩:王永立


混元桩:关永年•
单腿混元桩:王安平

混元桩:王安平

陳小旺站桩

三心并站庄:基本姿势•
三心并站庄:环抱


三心并站庄:意守混元窍

三心并站庄:基本姿势,侧面•
三心并站庄:环抱


三心并站庄

三心并站庄:基本姿势•
三心并站庄:基本姿势


庞明老师查站庄

三心并站庄:基本姿势,正面•
三心并站庄:基本姿势,侧面•
三心并站庄:意守混元窍

浑元桩:土行孙

三心并站庄:低庄,环抱式

三心并站庄:高桩,环抱式

三心并站庄:基本姿势•
混元桩:于永年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