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教育公平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中的教育公平

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吴海亚徐勤

每周一的理论诠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搜索心中所知,分享彼此经验。透过这扇窗,能够触摸机会均等,品味个中缘由;透过这扇窗,我们共同构绘人性化机会均等的蓝图,驰骋每一分均衡教育的梦想。自从接触人性化机会均等这个话题,我的心中就一直在思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切实的在微观的教育层次给每个幼儿机会,保证每个幼儿的教育公平。

一、转变一种观念,体味公平

教育公平,归根结底,要落实在我们的一日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抓住每一个隐性课程,融环境创设、师幼互动于教育教学为一体,才能让适宜的环境设置在教学中显灵动,让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教学中浸润弥散,让人性化的机会均等在教学中潜入心田,让教育机会均等灵动无处不在。

我们必须改变一些固有的教育观念,观念是教育实践的源头,有了新观念的引领,对幼儿的教育我们才能底气十足,才能在创新中体味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相结合的魅力。

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良多。

不久前,朋友来我家玩时,带来两小包糖。今晚,我答应儿子洗澡后才让他吃。澡后,小家伙迫不及待地拿着两包糠果,惯例地准备和我一起分享。我这才发现两包糖果里面的数量不一,一包多一包少。可能是出于人的本性,儿子把较少的一包递给我。对于他这一举动,我当然是有些失望,因为自小我常给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讲那个故事的那段时间,每次分吃,他都会在我的引导下向孔融学习,把大的或好的先让给别人……才过没多久,《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他心里已经在慢慢地淡忘,今天的他竟然就……再也没有了孔融的影子。我没有接过他递来的糖果,而是一本正经地问他:“你怎么就给妈妈小的那包呢?为什么呀?我比你大哦。”刹时间,他尴尬地半低着头,不敢正视我,无言以对……

我说再给他机会想想应该给我哪包,他的小眼珠还是不停地在两包糠果之间徘徊,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我在渴望的同时又觉得好笑,他那张幼稚的脸上写满了不安哪。于是,我又向他讲述那个久违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其实,他是记得的)之后我让他再想想,打算把哪一包给我。呵,矛盾与不安依然写在他的脸上。看样子,他还是举棋不定啊,我真失望。还好,他还没确定把小的那包给我……

忽然想起了幼儿教育专家袁爱玲的一句话:不要强求孩子要小的大人要大的,

应该让他体验公平,让他在公平的环境下成长。我明白了,于是灵机一动:“不如我们把它平分,每人一半好吗?”他突然像得到特卸般兴奋,和我一起合作把两包数量不等的糖果拆开,然后把糠果平分了。呵,一共16粒,平均后刚好每人得8粒……我们母子二人,拍着手掌,笑呵呵地庆祝着这公平的分享……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影响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些深埋在我们内心深入的一些儒家思想,到今天仍然使我们受益无穷。当我们在用这些思想去影响幼儿或要求幼儿做到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要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接轨,我们是否真正考虑过幼儿的一些年龄特点。诚如事例中所体现的那样,我们对幼儿所要求的分享,对于幼儿其实是不公平的。在教师教育目标与幼儿实际特点之间,架构起一个支点。

比如我们在对待幼儿,给予幼儿均等待遇时,是否体现了差异性、适合性、均等性。我们对于每个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理解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带有有色眼镜。我们在提问方式上,是否还是过分强调每个幼儿之间的差异,致使一些幼儿失却回答总是的机会。我们是否过分强调每次回答问题的结果,而使应答毫无生气,从不同的幼儿出发呈现出均衡化的应答方式的思考不够。我们是否过分强调美观,致使部分幼儿始终得不一到展示的机会。这一系列的问题,曾萦绕我内心许多,现在,正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推进,而逐渐明朗。

二、心念两个信念,构建公平

1.教育的内容要能够促进所有幼儿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而不只是有利于一部分幼儿的发展”。主观因素是指,不同家庭背景出身和不同天资条件的幼儿。“在学校期间都应受到教师的同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等教育机会”。

2.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幼儿都处于能够达到其能力的顶峰的最佳情景,给每一个幼儿园同样的机会,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让每一个幼儿享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让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适宜发展,是现代公平教育的发展方向。

心中有了以上两个信念,我们还要在平时的一些行为上规范自己。

(1)教师要有宽容,仁慈之心,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由于幼儿能力和经验有限,他们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仁慈之心,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幼儿的错误,并将之当作孩子不断进步所必需的阶梯。

(2)我们教师要活泼开朗并且快乐常溢于言表,幼儿年龄小,他们在情绪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即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教师的情绪的影响。

(3)教师要有公平的爱心,有了老师公平的爱,幼儿在园里就会生活得心安,他们不会为了得到老师的爱而刻意地去表现自己或者通过一些能引人注意的“违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进而得到老师的爱。

(4)教师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不过,我们老师也不是什么圣人,总会有生气的时候,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我们“有气”时,要注意发泄的策略,比如,在我们实在忍耐不住时,可先暂时停下“教育活动”,待到心平气和时再重新开始进行活动等等,尽量避免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可怕的形象”。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孩子是天真活泼可爱的,要保持宽容的心。

(5)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能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优点。并在工作中给予孩子们以幸福。

总之,我们老师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态度。首先从自身做起,只要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和心态,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态度去对待幼儿和教育好幼儿。

三、抓住三种途径,推进公平

1.集体教学中抓均衡化教育的契机

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已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及操作材料。应该说这是均衡化教育所需要的。但仅仅做到这点还远远不够,要实施均衡化教育,教师在集体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关注幼儿的差异。

(1)教师设问的均衡化。在同一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可针对不同的幼儿设置不同的问题。这种倾斜式均衡化的设问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能力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2)教师应答的多维化:教师对每个幼儿的答问、表现所作出的应答,应针对幼儿的个体特点,采用灵活变化的应答方式,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

(3)允许幼儿表现方式的特色化:对一些需要共同达到的基础性目标,尤其是社会性目标,教师可鼓励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如:在“我们的家乡”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参观过家乡的美景,品尝过家乡的特产之后,可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爱家乡的情感,或绘画、制作家乡的美景;或建构、拼搭家乡的标志性建筑;或表演家乡的歌舞;或开设家乡的特产商店;或拍摄家乡的代表性的景物;或相互讲述家乡的风貌等,虽然目标都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但实现这一目标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