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善若水”感悟做人的道理

合集下载

上善若水读后感

上善若水读后感

上善若水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上善若水读后感(一)被誉为“中国和世界第一哲人”的老子在其五千言的《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具备最好禀性的“人”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近于“道”。

居处适应任何之地,心胸沉静高远,待人真诚友爱,说话言而有信,为政谋求清平,处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

正是由于不与人争的美德,所以永远也没有过失。

这篇文章虽然表面上是对水的颂歌,但实际歌咏的对象却是具备像水性那样高尚品德者的人。

文中七个“善”字并列排比句,都是受到水的启发,对有关水德的进一步写状,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为什么老子把最好品格的人要比作水呢?这是因为水具有其它万物所没有的独特的几种禀性。

其一、水能滋养万物生命。

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

其二、水自居下流。

尽管它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但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会占据高位,把持要津,而总是默默无闻的处于众人不愿处的低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也正因如此,才有“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的赞誉!其三、水能以柔克刚。

水性尽管温柔,柔弱,但这种温柔会聚集巨大的能量,变得异常刚烈。

俗话说:水滴石穿。

此非力使然,恒也。

正是它不舍昼夜,持之以恒,才能把石一样坚硬的物品击穿。

其四、水能因势而变。

水能至静——水平如镜、至洁——晶莹剔透,但也能至动——奔腾不止、至浊——混浊不清,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

所以苏轼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

正是水这种变动不居的性情,才使它能滋润万物,并且一路流过冲走许多污垢,荡涤人世间一切污泥浮尘。

正因水具有上述特质,不仅老子爱水,而老子的学生孔子也喜水,每见大水必观焉,并发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逝者如斯”的感叹!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感悟“上善若水”5篇[修改版]

感悟“上善若水”5篇[修改版]

第一篇:感悟“上善若水”感悟“上善若水”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道”的思想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所著《道德经》一书更是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通读老子《道德经》全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子在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

老子用有形的水来指代无形的道,高度赞扬了水的各种优点,并且以此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深刻的人生处世哲学,使我受益颇深。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参考了多个版本的不同注释,各版本对于此章的理解虽略有不同,但核心思想基本一致。

其大意为: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养万物,而又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之人像水一样处于卑下之地,心灵沉静有如深渊,施恩于物以仁而行,言语诚实可信,为政论平持衡,做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

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烦恼。

在此,老子将水人格化,以水喻道,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世。

感悟“上善若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一、感悟“上善若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

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

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上善若水心得

上善若水心得

上善若水心得
上善若水,软弱胜刚强。

这句话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其中包涵的哲理却是十分深刻的。

作为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所发现的重要观念之一,上善若水的内涵丰富多彩,可以从很多角
度来理解体验。

首先,上善若水的含义在于,最善良的行为往往是最灵活、最有适应能力的。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预料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而强硬的行事方式却往往会让我们束手无策,想来
想去都没有办法。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努力让自己与环境相融合,
那么我们的行为也许就能够化险为夷,成就大事。

其次,上善若水还代表着一种善根。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难以建立的是一个善良的心灵,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深受外界的影响,变得自私、狭隘,甚至抱有恶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像水一样,永远保持平静、温和,去掉那些有害的杂念,将心变得透明、
纯净。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散发出一股无比高
尚的气息。

总之,上善若水是一种生动、富有哲理的观念,也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优秀品质。

通过
理解和体验上善若水的内涵,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领导能
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建立与人和谐的联系,以及享受人生更美好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在
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上善若水这一重要的品质,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充实
的色彩。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意思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意思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意思「上善若水海纳百川」,这是一句中国古语,意味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能够容纳一切。

这句话的内涵非常深远,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好人,应该无私地容纳各种人、事、物,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以下,是我对这句话的一些个人理解:一、善良是一种美德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善良,因为只有拥有善良的心,才能够真正的去关心、帮助他人,以及尊重自己的内心,在成功时不忘感恩,在失败时不忘坚持。

善良的人,会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会为弱势人群伸出援助之手,会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与需要,会因他人的幸福而感到快乐和满足。

二、水的特性上面所说的“善良如水”,那么,水又有什么特性呢?水非常有弹性,无论是遇到什么障碍,都能融会贯通,化解问题。

善良的人也应该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冲突,或者接触到什么样的人或事,都应该秉持宽容的心态,以平和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能够把不同的意见、情感汇聚在一起,获得真正的共识。

三、海纳百川的含义「海纳百川」则是一种包容的姿态,在这个世界上,万物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有生长的权利和价值。

耐心地尝试去听取和理解别人的声音和看法,用心去欣赏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包容并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开放心态的表现。

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时,我们的世界就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我们能够从别人那里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也能够让自己更加开拓眼界。

同样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该拥有包容的心态,接受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四、上善若水总的来说,「上善若水海纳百川」表达了一种开放、包容、宽容和博爱的精神和态度。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上好之人,我们应该具备善良的心,像水一样有弹性,包容一切,追求展开自己的事业,同时也应该学会接受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包容并尊重他人。

我们应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贯彻“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精神,那么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实践和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从“上善若水”感悟做人的道理

从“上善若水”感悟做人的道理

从“上善若水”感悟做人的道理“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

这其中所涵盖的做人做事,应解释为: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

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

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

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有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尽。

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者,便将自己的境遇逐一细述。

智者微笑着将他带回家中,令其从地窖里搬出一块偌大的坚冰。

商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

冰块搬出来后,智者吩咐:“用力砍开它!”商人找来斧头便砍,不料猛烈的重击,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

商人又抡起斧头,全力劈凿。

一会儿,对着掉落的冰屑,他气喘吁吁地摇头:“这冰实在太硬了!”智者不语,将冰块放在铁锅中煮。

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块慢慢融化。

智者问:“你从中有所领悟没有?”商人说:“有些领悟了。

我对付冰块的方式不对,不该用斧头劈,得用火烧。

”智者摇头。

商人面露难色,鞠躬请教。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我所让你看到的,是成功人生里的七种境界:1.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在《道德经》中,有一段著名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一、水的特点是柔软而有力道德经上提到的“水”,并不是指它的形态和物质,而是指它那种柔软而有力的特性。

水不会因为强势的碰撞而消失不见,反而会顺着自己的特性,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同样,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应该要有柔软而有力的特性,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 society 和生活中,做一个不仅仅拥有力量,同时也兼备在柔软中取胜的人。

二、上善不争在《道德经》中,上善被比喻成水,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柔软,更是因为它没有争斗性。

水没有喜欢去冲突,它会顺着自己的本性,化解万物之间的冲突,才能最终使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

同样,一个合适的人,应该懂得呈现自己,而不是跟周围的人争个高下或是进退两难。

凡事都能以和解和兼容取胜,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

三、利他主义在《道德经》中,气节和道德修养等概念都是与“利他主义”息息相关的。

对于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而言,是个人都应该要能够懂得“放下自我,顾及他人”,这样才能做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而水的“利他主义”,不仅仅表现在它能够为大地的生物提供养分,更是表现在它总会以谦虚的姿态,才能导致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和睦相处。

四、孝道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基本伦理,而水的孝道思想也符合孝道的精神。

水的“孝道”,不仅仅体现在它哺育万物的过程中,还体现在它的修养过程中。

水有健康的习惯,会避免废弃对环境的破坏,这就是对周围环境中的“父母”的孝敬。

五、反思自我在《道德经》中,提到了“行者常自省,道者常自律”的观点,这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要有的品质。

而水则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参照。

只有经过反思,我们才会谦虚地接受自己成长的不足,“利己”的同时也注意“利他”。

同样,水也在不断地修养自己,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和属于,在给周围人的帮助的同时,更是在不断为自己积累水分。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古人云:上善若水。

道德经中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多思考。

水,是大自然的一股力量,它有着独特的性质和无限的能量。

从道德、人性、社会等方面来看,道德经上善若水的内涵富有深意。

善,是指人们天性中的善良、友善、真诚、善良、慈善等品质。

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善意味着拥有这些品质,并将其融入到生活中。

善良像水一样纯净,不与世俗纷争纠结,兼容并蓄,善良给予人们温暖和希望。

而友善则像水一样,能够融入任何环境,不分亲疏远近,对待他人,我们都应像面对水一样平和宽容。

真诚,就像水一样,没有掩饰,没有伪装,给予人们安心和信任。

慈善,则象征着水的无私和关爱,温暖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人渡过困难和痛苦。

道德经中的水,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虚心、柔软和悦纳。

虚心,就像水的柔软一样,可以吸取一切的正能量,将它们融入自己,让内心充满智慧和成长。

和水一样,它可以无依无靠,却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不抱怨,不抗拒,以柔克刚,让自己不受伤害。

同时,水对一切都没有偏见,也没有歧视,它悦纳一切的存在。

在道德经的眼光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悦纳他人和周围的一切存在,让我们更加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也提醒我们,不仅要善待待人接物,还要善待我们的自然环境。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没有它,地球就无法运转。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水资源越来越受到威胁。

我们应该像待人接物一样善待水,关注环境保护,重视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

保护水源和环境,不仅能够保护地球家园,也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对于个人修行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为了名利地位争斗不休,而忽略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善若水,要做一个温润的人。

只有我们拥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影响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在社会中,我们也应像水一样包容他人,互相帮助,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让我明白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善待自己和他人的必要性。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是很多人对道德伦理思想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要引导。

善良和宽容就像水一样,可以滋润万物,使其生生不息。

在我看来,“上善若水”的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首先,“上善若水”告诉我们要善良对待他人。

善良如水一样无私,不计较付出和回报。

水可以滋润大地,使万物生长茂盛。

同样地,一个善良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善良感染身边的人,传递爱与关怀,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和美好。

其次,“上善若水”表达了一种宽容的态度。

水能够包容一切,不分大小、高低、贵贱。

同样地,一个宽容的人能够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宽容不仅能使他人得到教训和成长,也可以减少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上善若水”还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

水能够顺势而下,适应自然界的规律。

同样地,一个善于顺应自然的人能够适应生活的变化和环境的需求,不强求、不抗拒,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的价值。

此外,“上善若水”也启示我们要保持谦逊。

水源谦逊,无论在高山或深谷,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同样地,一个谦逊的人不会骄傲自满,不会自以为是,而是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帮助。

谦逊使人不断进步,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综上所述,“上善若水”的道德准则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善良和宽容使人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顺应自然和谦逊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与他人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秉持“上善若水”的理念,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去感染他人,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同时,“上善若水”也是我们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依据。

只有具备善良、宽容、适应和谦逊的品质,我们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成就自己,同时也能给予他人帮助和启迪。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当像水一样温柔善良,像水一样宽容包容,像水一样顺应变化,像水一样谦卑谦逊。

总之,“上善若水”在道德经中给予了我们丰富的启示和教诲,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在反复思考中,不断完善自己,逐渐领悟这一重要道义的深刻内涵,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中,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老子片段上善若水阅读心得(4篇)

老子片段上善若水阅读心得(4篇)

老子片段上善假设水阅读心得(4篇)老子片段上善假设水阅读心得篇一“刚柔并济”,可形容文风的不拘一格,也可赞美人的坚强与温顺的结合。

“上善假设水任方圆”,水能方,便是刚;水能圆,便是柔。

可以灵敏变通,辩证统一,这是水的智慧,也是人生境界。

“方”,代表着方正、坚强,是人应坚持的道德、职业原那么,散发着不屈的万丈光辉。

文天祥被俘虏而死不投降,大骂外敌而令敌人尊重;“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身处黑暗魏晋社会却决然对抗统治者,不改刚烈本性。

人们的行为,必须有底线才不会无限沦落;坚守自身的原那么,便是以“方”的棱角来保卫心灵的一方净土,不为奸恶所屈。

于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战乱之时全力保护中国、____的古老建筑;于是,资深学者资中筠“不为千人之诺诺,要做一世之愕愕”,敢做敢言,发出正义的言论。

“方”的坚强,也要伴以“圆”的灵敏,而不至于呆板,可以灵动飘逸。

圆形本就给人温润之感,为人的“圆”便是要懂得变通,变那么活,它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圆润温和,为每件事寻求恰当的法那么。

假设不懂“圆”的道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如何能与当权的张居正友好相处,得到有力支持?假设不懂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孔子又怎能教子路抑制,教公西华英勇?不懂“圆”的变通,人将无法适应环境而与之格格不入。

就像《枭逢鸠》中的枭一样,自己叫声狞厉被人厌恶,不考虑改变自己,却要东徙,终无济于事。

梁思成在谈建筑时说:“建筑的文法有一定的约束,但在它之下仍能有极大的变通的灵敏性。

”人生也是如此,既要“方”,以准条、原那么来约束自己,也要能随环境情况而变。

这正如一潭湖面如镜的水,在〈www.〉底下也一样波澜壮阔,暗流涌动。

“方”,不是固执的一成不变;“圆”,也不是无原那么的妥协圆滑。

现实中有的人不懂得变通而被社会抛弃,有的人在不停的变化中迷失了自己。

在人生之中,我们应如水一般,能方能圆,彰显大气智慧。

方,便立世;圆,便处世。

老子片段上善假设水阅读心得篇二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上善若水知识点总结

上善若水知识点总结

上善若水知识点总结一、温柔谦和上善若水告诉我们,善行应该是温柔的。

水是柔顺的,它能够适应任何形状的容器,不论是瓶子、杯子还是罐子,水都可以凭据容器的形状而变化。

同样地,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也应该像水一样温柔,包容,不应该固执己见,应该对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保持开放态度。

二、无私奉献上善若水也告诉我们,善行应该是无私的。

水是无私的,它不问东问西,只要是需要它的地方,就会源源不断地流淌。

我们也应该像水一样,乐于奉献,无私帮助别人,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

三、包容大度上善若水还告诉我们,善行应该是包容的。

水是包容的,它不分贵贱,善恶,只要是需要它的地方,就会去滋润,去包容。

我们也应该像水一样,包容一切,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不要因为他人的过失或者缺点而排斥对方。

四、适应力强上善若水还告诉我们,善行应该是适应的。

水是适应的,在任何形状的容器中,都能够自如地展现出自己。

我们也应该像水一样,适应周围的环境,适应各种困难,适应各种挑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者抗拒。

五、不求回报上善若水也告诉我们,善行不求回报。

水滋润大地,给人们带来好处,但是并不求回报。

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为他人带来好处,但是不求回报,乐于奉献,不计得失。

总而言之,上善若水的精神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温柔、谦和、无私、包容、适应力强,而且不求回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更好的人,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取得更好的成就。

希望大家能够从上善若水的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上善若水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上善若水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上善若水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都离不开水的滋润和滋养。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善于善者,善于水”,意思是说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温润而且包容。

这句话表达了水的柔软和无私的品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水的柔软和无私告诉我们要学会包容和宽容。

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障碍,都会绕过去,不会去争斗或者反抗。

这种包容和宽容的态度,使得水能够和谐地与周围的环境相处。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应该学会包容和宽容,尊重他人的不同和特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

水的柔软和无私也告诉我们要学会适应和变通。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根据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流得快,有时流得慢。

它对于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并且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应该学会适应和变通。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工作任务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水的柔软和无私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坚韧和持久。

水虽然柔软,但是它的力量非常大。

长时间的流动会摧毁一切阻碍它的东西。

这种坚韧和持久的品质,使得水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要学会坚韧和持久。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最终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水的柔软和无私也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虚和谨慎。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会高傲自大,也不会自以为是。

它时刻保持着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要学会谦虚和谨慎。

不要自负和傲慢,不要轻易地下定论和做出决策。

要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水的柔软和无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宽容,适应和变通,坚韧和持久,谦虚和谨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善良而又有力量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善若水读后感

上善若水读后感

上善若水读后感《上善若水》是作者范黎明先生的一部心灵励志读物,书中主要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如何成就一颗宁静、善良、乐观并富有智慧的心。

首先,书中通过水的形象喻示出人生的应有态度——“上善若水”。

水是柔软的,但又能克服困难,能够穿越山川,攀越高山。

人生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保持一颗柔软、坚韧的心灵,积极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同时,水也是透明的,没有私心杂念,无论对待别人还是对待自己,都应该做到坦诚、真诚。

正如书中所说:“治国有道,其犹潜水,故万物皆听而生。

”只有具备这样的品质,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和支持。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平凡中有智慧”的观点。

我们常常认为只有那些光芒四射、才华出众的人才是有智慧的。

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智慧的锻炼和成长。

书中讲述的一些普通人的故事,启示我们要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习,从每天的点滴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无论我们是做什么工作,只要我们对待工作、生活都能够用心并且不断思考,我们都能够获得智慧的结晶。

最后,书中通过讲述一个个的寓言故事来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些故事看似简单,但却富含深意,给人以很大的启示。

比如书中讲述的故事《铁砂为之》,讲述了一个人才的培养过程。

这个人本来脾气暴躁,但通过师傅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铁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要肯努力,不断学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再比如《松鼠与刺猬》,讲述了松鼠与刺猬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面对冬天的生活。

松鼠只顾自己的快乐,结果在冬天来临时无家可归;而刺猬则通过相互靠近来取暖,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与人合作,互帮互助,才能够战胜困难。

总之,《上善若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应有的态度,懂得了平凡中的智慧,学会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去解决困难。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水是一种柔软而又坚韧的物质,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中国哲学经典《道德经》中,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上善若水”。

这句简短的话语深寓哲理,给人以深思。

它所传递的道理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水的特性,而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智慧和人生观。

下面我将从不同层面展开论述,“上善若水”在道德经中的深刻意义。

1. 柔弱胜刚强水是柔软的,无论遇到任何障碍,都能迂回前行。

这给人以启示,我们在处事方面应该保持柔弱而非刚强。

刚强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而柔弱却能带来灵活和智慧。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像水一样宽容包容,以柔克刚,化解矛盾,达到和谐的境界。

2. 无私奉献水没有私心,它无条件地滋润万物。

在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观念也暗示了人们应当用无私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他人奉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感受到分享快乐的美好。

3. 谦逊与包容水能够适应各种容器,无论是瓶子、杯子还是河流、湖泊,都能无条件容纳。

而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因为自负和固执而产生争执和矛盾。

这时候,我们可以借鉴水的品质,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和谐与平静。

4. 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情景让人难忘。

水虽然柔弱,但是只要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也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持之以恒地去追寻梦想,克服困难,达到成功。

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 和谐自然水是大自然中最纯净、和谐的存在。

它不存在争斗,也不会给大自然带来污染。

我们应该向水学习,关注自然环境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只有当我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平静。

总结一下,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寓意深远,教导我们用柔弱、无私、谦逊、持之以恒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事业。

只有在这样的态度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实践道德,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上善若水心得,看法

上善若水心得,看法

上善若水心得,看法
上善若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意味着善良和柔和的品质。

我个人对上善若水有以下的看法和心得:
首先,上善若水强调善良和仁爱的品质。

水是柔软而又无
私的,它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同样地,我们应该以善良
和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帮助他人解决
问题,而不图回报。

只有当我们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上善若水的境界。

其次,上善若水提倡柔和和谦逊的态度。

水虽然柔软,但
它能克服坚硬的障碍,最终流向低处。

同样地,我们应该
保持柔和的态度,不与他人争斗,不强加自己的意志。


有柔和和谦逊的态度,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减少冲
突和矛盾。

此外,上善若水还强调顺应自然的原则。

水能顺应地形地势,流向最低处。

我们应该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逆
来顺受,而是要灵活适应环境和他人的需求。

只有顺应自
然的原则,我们才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取得更好的
发展。

最后,上善若水还提醒我们要保持平衡和稳定。

水在流动
中保持平衡,不会过分波动。

我们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平衡
和稳定,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动摇。

只有保持平衡和
稳定,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的来说,上善若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境界,它要求我
们以善良和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保持柔和和谦逊的态度,顺应自然的原则,保持平衡和稳定。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
才能真正体验到上善若水的美好。

上善若水给人们什么启示

上善若水给人们什么启示

上善若水给了中国人开创未来的无上智慧,学会了你就成功了一大半《道德经》第八章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什么是道?老子提出了“上善若水”这个核心词语。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上善若水,那他就得道了,或者离道不远了。

如果我们理解了水,那么也就理解了道。

水的特性是怎么样的呢?柔软、甘于低位、包容一切、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

这就是生生不息的大道啊。

上面那句话的意思:美好的德行就应当像那柔软的水一样,甘于低位,懂得包容一切,具有慈悲心能够滋养万物。

1.水的柔软性质。

我们知道水是很柔软的,而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就是柔弱胜过刚强。

譬如,当牙齿都掉光的时候,舌头还在。

世界上的一切坚硬的事物莫不如此,比如石头,最终都会在看似柔弱无力的风的作用下而化作烟尘。

这提示人们,修心要修炼到水一样的柔软品质,修德要修炼到水一样的柔软才能够达到最终目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柔软并不是软弱无能,而是具有柔性、弹性。

真正的大丈夫是能屈能伸的!这才符合世界的基本规则之一:阴阳结合之道。

我们可以观察下生活中,那些能屈能伸的人,是不是往往比那些只会喊嗓子,或者懦弱无能,什么都不敢做的人更有出息?举个例子。

上世纪前半叶,著名的武打明星李小龙在好莱坞闯下了偌大的名头,但是李小龙这个人性格极其刚烈,非要在武学上追求完美。

结果最后因为高强度的训练,据说是经常性的用电击打自己,最后猝死。

死的时候才四十出头。

可惜了一代英才。

而李小龙的师父叶问却是个涵养极高的人才,当年面对国家民族危亡,他敢于把咏春拳教授给众多弟子,在面对外国人的挑衅时,勇于战斗,又注意分寸。

最后将近八十岁才寿终。

叶问不愧是一代宗师。

上善若水给了中国人开创未来的无上智慧,学会了你就成功了一大半2.水具有甘于低位,懂得包容的独特性。

有一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因为水的这种甘愿处于低位的独特性,水能流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而不用担心受到伤害,所以水能包容一切的事物。

上善若水读后感

上善若水读后感

上善若水读后感(一)被誉为“中国和世界第一哲人”的老子在其五千言的《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具备最好禀性的“人”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近于“道”。

居处适应任何之地,心胸沉静高远,待人真诚友爱,说话言而有信,为政谋求清平,处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

正是由于不与人争的美德,所以永远也没有过失。

这篇文章虽然表面上是对水的颂歌,但实际歌咏的对象却是具备像水性那样高尚品德者的人。

文中七个“善”字并列排比句,都是受到水的启发,对有关水德的进一步写状,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为什么老子把最好品格的人要比作水呢?这是因为水具有其它万物所没有的独特的几种禀性。

其一、水能滋养万物生命。

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

其二、水自居下流。

尽管它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但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会占据高位,把持要津,而总是默默无闻的处于众人不愿处的低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也正因如此,才有“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的赞誉!其三、水能以柔克刚。

水性尽管温柔,柔弱,但这种温柔会聚集巨大的能量,变得异常刚烈。

俗话说:水滴石穿。

此非力使然,恒也。

正是它不舍昼夜,持之以恒,才能把石一样坚硬的物品击穿。

其四、水能因势而变。

水能至静——水平如镜、至洁——晶莹剔透,但也能至动——奔腾不止、至浊——混浊不清,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

所以苏轼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

正是水这种变动不居的性情,才使它能滋润万物,并且一路流过冲走许多污垢,荡涤人世间一切污泥浮尘。

正因水具有上述特质,不仅老子爱水,而老子的学生孔子也喜水,每见大水必观焉,并发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逝者如斯”的感叹!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2023年老子上善若水优秀读后感(通用3篇)

2023年老子上善若水优秀读后感(通用3篇)

2023年老子上善若水优秀读后感(通用3篇)上善若水读后感1本则选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意思是: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老子设喻做譬,他将至善比作水,总结出处世为人之“七善”,即低调谦卑、淡泊沉静、包容宽仁、言而有信、透明公正、因势利导、顺时而动。

对于当代人来说,老子倡导的如水般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和品格,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样的要求毕竟过高过难,但是它应当成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典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应任劳任怨,顺势而为,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

只有奉献不争,才能没有过失,才能提升自我,完善人格。

这就是老子的“上善若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上善若水读后感2课上,老师曾讲到老子的“弱者道之用”时,谈到上善若水。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让我对水进一步加深理解时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在这里,老子说到了水的特性:谦卑、宽容、无争。

水的这些性质,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们人类,我们应该向水学习并具备水的特性。

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充满和谐的、没有战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充满爱与宽容。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然而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利益当前,很多人背弃信义,不谦卑,不宽容,更充满着你争我抢的现象,有些人因此而提出悲观的想法:我们的社会没有道德可存了。

上善若水心得体会

上善若水心得体会

上善若水心得体会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上善若水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上善若水心得体会1千多年前,黄河之畔,伯阳与仲尼同行论道。

老子指着滚滚江水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

”老子将水推崇为自然中最美好的事物,认为善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水德,水德是最接近于道的。

倘若撇开百家的学术之争,用平和的眼光看待这番话,其中耐人寻味的哲学思想和人文道理恐怕也能受用终生。

“上善若水”的思想也因此流芳百世,供今人深思。

水,厚德载物,化身形于万象,融生命于大地,甘心身处万万人之下,毫无怨言,情愿独留于最低洼和最潮湿的地方,故被称为“百谷之王”。

古语有云:“海纳百川。

”这般宽广的包容性,试问天地间谁能与之相提并论。

同样,善是宽厚的,不拘于小节,是一种无私的博爱,如若仅仅局限方圆之内,又何谈“上善”。

水,为生命之源,给予群芳以沁香,给予百草以灵气,给予人类以智慧,却向来无取于万物,更与万物不争。

但是“不争”并不等同于“无争”,有“不争”就意味着有所“争”。

只不过水所争取的并不是万物的崇敬,而是万物的和谐。

行善,亦是如此。

善是没有功利性的,否则无异于伪善。

“施恩莫望报”,只要为善行,就无需苛求他人永远铭刻五内,只求一份心安。

“水往低处流”并不是水自甘堕落,毫无尊严。

低处虽污浊,却更能深知万物之苦;低处虽卑微,却更能体会自然之理;低处虽曲折,却更能领悟奉献之德。

如此行善,怎可不谓之“上善”。

水乃世间至柔之物,无形无影,能于缝隙中百转千回,但天下也少有出其右者。

因为弱可胜强,柔能克刚,故有“滴水石穿”之情景。

“上善”莫过于此,为善者行善,看似力量单薄,难成大事,实际上,“行善”的目的.未必要“成善”,它最大的神奇在于巨大的感染力。

倘若万物万象皆善,上善可成。

然而,纵然是水也难免会有翻腾千里,咆哮不止之时,甚至能够席卷大地,吞没一切。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善若水”,它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悟。

水无形无色,却能包容万物;水柔软温润,却能克服坚硬难以逾越的障碍。

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以善良和宽容的态度面对他人和事物,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幸福。

思考这句话的一个角度是,“上善”意味着道德上的高尚行为。

水具有柔顺、温润的特性,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它能够舒缓人类的情绪,让人感到安心。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以善良、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如果能像水一样包容他人的不足和错误,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他人,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另一个思考点是,水具有渗透力和穿透力。

水能够流入任何一个空间,填满每一个角落。

道德上的高尚行为也需要具备这样的特点。

无论是面对困境还是个人的迷茫,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顺势而为,以柔克刚,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在人际交往中,让自己变得宽容和灵活,愿意去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想法,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推动事务的进展。

此外,水的特性也给我带来了凡事不强求的感悟。

水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一切,而不是强行改变或争夺。

善良宽容的行为也不应该是为了争强好胜或者强求别人的认可。

当我们将善良宽容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自己会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再计较得失得失,而是以真诚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幻。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磨砺和挑战,道德的提升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修炼。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道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我们修炼道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谦虚和善良的态度,不盲从不自大,以水般的柔软和温润,参悟生命的真谛。

总结起来,对于我来说,“上善若水”的感悟不仅仅是词句的解释,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处事的哲学。

当我们能够像水一样宽容、善良和坚韧,才能够真正实现道德的升华,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善若水”感悟做人的道理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

这其中所涵盖的做人做事,应解释为: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

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

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

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有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尽。

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者,便将自己的境遇逐一细述。

智者微笑着将他带回家中,令其从地窖里搬出一块偌大的坚冰。

商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

冰块搬出来后,智者吩咐:“用
力砍开它!”商人找来斧头便砍,不料猛烈的重击,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

商人又抡起斧头,全力劈凿。

一会儿,对着掉落的冰屑,他气喘吁吁地摇头:“这冰实在太硬了!”智者不语,将冰块放在铁锅中煮。

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块慢慢融化。

智者问:“你从中有所领悟没有?”商人说:“有些领悟了。

我对付冰块的方式不对,不该用斧头劈,得用火烧。

”智者摇头。

商人面露难色,鞠躬请教。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我所让你看到的,是成功人生里的七种境界:
1.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

越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2. 水化成气,气看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无比。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财。

3. 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4. 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石穿。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

5. 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能屈能伸。

6.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周济天
下。

7. 雾似飘渺,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

聚可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种境界:功成身退。

人心如水。

之所以有能力悬殊、善恶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罢了。

1.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这意味着,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

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

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也许要给我们的人生一个转折。

2. 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绝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

并不存在“要是我当时做法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

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合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3. 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每一件事情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

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

4. 已经过去的,就让他结束。

这是如此简单。

当生命中有些事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

这是为什么,要完整享受已然发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续前进。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

如果,你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

把心放平坦,如水般自然,生死对于一个人来说都可以安稳度过,活着始终快乐,死也并不难过,所以人们还是应当心往好处想,无论何时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自在逍遥。

因为快乐与痛苦,许多时候就在人们的心中,选择哪一个,都由自己来决定。

宁海县越溪乡慈善分会:林保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