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珍藏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学案《看不见的珍藏》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学案《看不见的珍藏》

一个完整的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一个完整的世界》的相关内容。

2.通读文本,把握文章的内涵。

【学习重难点】
作品的艺术手法和中心思想。

【学习过程】
一、新知探究
1.作品作者过关。

《看不见的珍藏》是_____作家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25年。

茨威格作品的格调,反映了他思想上的_____、_____和_____。

但这大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他载负了那个时代深沉的苦难。

《看不见的收藏》以_____为背景,借一位_____对外省一位_____的一次拜访,描写了_____,从一个很特别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和损害。

2.自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文中写到盲人收藏家“看画”时的神情,表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

(4)文章的写作有什么特色?请从结构、语言、立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达标检测
1.盲人收藏家约请古董商看他的藏画时是怎样的心情?他的妻子和女儿又是怎样的表情?2.作者把主人公置于怎样的环境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力量?
3.作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创作的?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看不见的珍藏学案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蚜201904231126.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看不见的珍藏学案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蚜201904231126.doc

桐叶封弟辩(自读课)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亦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卒于柳州。

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其文章风格清峭,内容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较多的是抒发内心的牢骚抑郁和去国离乡的悲哀。

现存有《柳河东集》。

相关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辨其误,指其失,其中充满着对现实政治的关怀。

这篇史评,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精当而见解甚深的力作。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

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

对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

文意感知《桐叶封弟辩》,通过“古之传者有言”,即成王与周公之间的一段对话,说明君王也有说玩笑话的时候,而当君王说玩笑话、说错了话的时候,为臣的就可以不听从并请他改正,“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

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对封建礼教、对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大胆挑战。

思维导图桐叶封弟辩一、通假字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同“侍”,译为“古代的内廷近侍”二、古今异义1.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古义:指不合适,不恰当。

中,读zhòng今义:指不中用,不可以,不好。

方言词,形容词。

中,读zhōnɡ2.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耶古义:是两个词,从,听从。

而,连词,表承接、递进关系今义:是一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3.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古义:指行动、举止今义:指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也指时间或经济宽裕4.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古义:指催促求快今义:指驰骋,骑马奔驰5.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古义:句中泛指一般人。

《看不见的珍藏》阅读练习及答案

《看不见的珍藏》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不见的珍藏茨威格……①于是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就像人家平时拿一样容易打碎的东西似的,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

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

他叉开手指兴高采烈地把这张白纸举到眼前,整个脸上十分迷人地表现出一个看得见的人的那种凝神注视的神情。

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②“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印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

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页翻了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的图章。

”③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我背上起了一阵寒噤。

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人毛骨悚然。

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啸,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

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④“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

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洋洋得意地说,“您还得先看看《忧愁》。

您瞧瞧,”说着他的手指十分轻柔地抚摸着一幅他想象中的画——“瞧瞧这颜色多么新鲜,笔力多么遒劲,色调多么温暖。

柏林的老板们和博物馆的专家们见了,都要为之神魂颠倒呢。

”⑤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足足忙了两个小时。

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

高二选修语文《看不见的珍藏》教学参考

高二选修语文《看不见的珍藏》教学参考

高二选修语文《看不见的珍藏》教学参考高二选修语文《看不见的珍藏》教学参考一、关于史蒂芬·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_______(国家)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除了一些传记之外,《心灵的焦躁》(1936)是他这个时期的一部,也是他唯一一部完成了的长篇小说。

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

一八九九年中学毕业,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一九零零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

他有意识地深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一九零三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早期的诗集《银弦》(1901)和《早年的花冠》(1906)、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1904)等,受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缺乏内容和新意。

从一九零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创作上渐趋成熟。

除了《泰西特斯》(1907)、《海滨之屋》(1912)和《化身戏子》(1913)等剧本外,他还发表了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1),由有声望的莱比锡岛屿出版社出版。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茨威格在《柏林日报》(9月19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

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对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看不见的珍藏PPT 苏教版

看不见的珍藏PPT 苏教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看不见的收藏》《在酒楼上》基础知识(附练习)

《看不见的收藏》《在酒楼上》基础知识(附练习)

A.为保护农民利益,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家决定购价政策,并大幅增加最低收购价。

①给该漫画拟加标题②根据漫画,设计一句公益广告。

C.例题2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看不见的珍藏》导学案答案1.B 解析:A项,怯-qiè,C项,拔—跋,D项,喳-zhā2.A 解析:B项,费力;C项,抉择;D项,签署3.B 解析:“停止”是不再进行的意思;“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故事、消息等)“留传”指遗留下来给后代,多指具体物品“疏忽”,粗心大意“忽略”,没有注意到4.B5.C 解析:A项,搭配不当,“增加”不能与“收购价”搭配,应改为“提高”B项,语序不当,正确的次序应是“禁止生产、销售、使用”D项,结构混乱,“原因是广东队内线队员状态低迷而造成的”句式杂糅6、B7B鉴于,就是关于;考虑到,按照,根据的意思,这儿应该换成“对于”此处表示的是对象。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看似正确,但习惯上“水落石出”从积极的角度比喻真相终于大白,不表示消极的担忧。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8 AB.语序不当。

将“把自己的观点在显著的位置”改为“在显著的位置把自己的观点”。

C.句式杂糅。

“面对”与“在……下”句式杂糅,将“背景下”改为“状况”。

D.不合逻辑。

“高学历者、中等收入人群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分类不当。

答案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2、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忽闻歌古道,归思欲沾巾。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生长。

作者借此抨击当今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生存资源的掠夺。

示例: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溺爱是害;“树”下长不成“树”;还“我”生存空间;有时,爱也是害;爱与碍;沉重的爱/扭曲的爱;爱?害!整图寓意是“人类要呵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题目解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走进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背景链接】托尔斯泰出生贵族家庭,受到启蒙思想影响,主张贵族应走向“平民化”,反对农奴制,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

参军的所见所感使他更加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站到了农民的一边。

晚年的托尔斯泰更加关注农民,这些贫苦可怜的人们让他感到不安与自责,于是他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经常在农田里干活,试图与农民们同呼吸,共命运。

到后来,托尔斯泰想要解放他的那些农民,把田地分给他们,引起周围许多人的不满,他还打算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而后与妻子发生争执,家庭关系紧张,最终离家出走,不久病逝。

因为看透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以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他一生都在力图消灭社会中的罪恶,但最终没能改变。

【字词全解】⒈生难字词长髯(rán)黝(yǒu)黑滞(zhì)留愚钝(dùn)轩(xuān)昂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尴尬(gāngà)甲胄(zhòu)粲(càn)然盎(àng)然⒉词语补注①黝黑:黑;黑暗。

②滞留:停留不动。

③愚钝:愚笨;不伶俐。

④犀利:锋利;锐利。

⑤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⑥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⑦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⑧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⑨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⑩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句段解读】⒈“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剖析】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看不见的珍藏-课件

看不见的珍藏-课件

• (1)交代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直 接真实的反映了一战后德国经济萧条 的境况。 • (2)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深化 了主题。
5
• 如何理解题目《看不见的收藏》 ①表面上是指收藏家因失明而「看 不见」收藏品 ②也指收藏家面对珍藏时的幸福与 快乐。 ③此外本文昭示着人性中善良与高 贵的情操
6
8
• (5)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以小见大, 一叶知秋”主要是指在文艺作品中通过细 小的环节来表现较大主题的一种艺术手法 ,这个“小”可以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人 物的某个侧面,也可以是一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一幅 画面、一个小场景。本文正是通过这样一 个小的故事来表现“反战”这一主题的, “小”即收藏家的不幸,“大”指战争。
• (3)巧设伏笔。在老人的女儿揭示出事情真相 之前,作者已经为此安排下了伏笔。老古玩商感 慨生意艰难,想从往日的老主顾身上寻找可利用 的资源,曾说过“我们大部分老主顾早就被迫把 他们的收藏拍卖掉了”,这已经为后文老收藏家 的遭遇埋下了伏笔。在查阅过去的订单资料时, 老古玩商发现“他从一九一四年……以来”就“ 没有向我们订购”,这个细节也暗示了战争给人 物的命运带来的变化。 • (4)对比手法的运用。商人的唯利是图、践踏 艺术与老收藏家的视艺术如生命形成鲜明对比; 老古玩商对待老收藏家前后态度的对比等。
2
• 5、分析老人的形象
(1) 极其严谨,十分小气,有些滑稽可笑 (2)珍爱藏画,在艺术收藏上有着极不寻常的聪明 才智,视艺术如生命。对他来说,欣赏藏画是件 幸福的事。在那个“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年 代,他对艺术纯粹的热情令人敬畏。
3
• 从艺术古玩商口中知道“钞票的价值像逸出的煤 气似的,转眼化为乌有”;暴发户借机大肆掠夺 着民间的珍藏;许多老主顾“早就被迫把他们的 收藏拍卖掉了” • 从老收藏家口中知道“在我们可怜的、日益 衰败的德国,现在生意可是很不景气……我们这 些可怜的老退休人员要是有口面包吃就该心满意 足了” • 从老人的女儿口中了解了更全面的情况,大战中 德国的失利,亲人的阵亡,日子的艰难……正是 在战后德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家境每况愈下 的窘困中,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战争中失去父亲 的四个孤儿能活下去,老人的妻女才被迫变卖了 4 所有的珍藏。

苏教版高中语文(短篇小说选读)第1组《看不见的珍藏》导学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短篇小说选读)第1组《看不见的珍藏》导学课件
作品着意突出老收藏家由热爱艺术而产生的幸福感,和现实的残酷形成对 照,揭示出战争对人的生活的毁灭性打击。
[文脉·梳理]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 2、3 和第 36、37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古玩商最初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到老人家中的?又是带着什么样的心 情离去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 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终生为自己的艺术珍藏而骄傲,将自己的晚年完全 沉浸在拥有这些稀世珍宝的幸福感里,却丝毫不知他的藏品早已在严酷的生活 现实中流失净尽,他拿给别人鉴赏的所谓画册只不过是一摞摞经过精心伪装的 普通纸张而已。
盲人收藏家沉溺于一个自己所营造的精神世界而不能自拔,早已偏离了正 常的生活轨道,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老人的妻子和女儿是生活在现 实中的清醒的人,她们用柔弱的身体为老人支撑起一个虚幻的世界,以老人的 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圆合着老人的梦。
熙攘.( rǎnɡ )
卑鄙.( bǐ )
寒伧.( chen )

看不见的珍藏

看不见的珍藏

• 小说所指向的不仅是收藏家个人,更是个 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 小说最后一段与老人虚幻的幸福相对照的 正是“这个严酷的世界” • 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 • 读者一方面被老人对艺术的执着的追求所 感动,同时也深深体会了现实的冷酷及这 位老人的家庭实际的凄苦和说不尽的酸楚。
艺术手法
• 悬念的设置 • 以小见大的手法 • 对比
• 动作,神态,语言,侧面描写
这个老人是一个珍爱藏画,视艺术如生 命的收藏者,对他来说,欣赏藏画是件 幸福的事。在那个“阴暗迟钝,郁郁寡 欢”的年代,他对艺术纯粹的热情令人 敬畏。
主题探究
• 如何理解《看不见的珍藏》?
• 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 • 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 • 反映一个怎样的主题
• 表面指收藏家因失明而看不见收藏品。 • 也指收藏家面对收藏时的幸福和快乐。 • 此外本文昭示了人生中善良与高贵的 情操。
对比
•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 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 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 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更加突 出了事物的特点
•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 了,他还活着。
人物分析
• 文中对于老收藏家有什麽描写?
• 分析老人的形象

综观茨威格作品中的人物,他们有 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些人都是处于心 灵的不断挣扎的状态,他们的世界是 昏暗的、杂乱的,心境是焦灼、无助 的。但他们尽力向上攀爬着,企图抓 到救命的树枝或石楞。但他们抓到了 吗?作家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可 能,却没有结果。我们的心和书中人 物的命运一起,始终在命运的维持生计,老收藏家的藏 画已经变卖一空。
老收藏家几十年的心血,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珍爱和 痴情,他确信珍藏仍旧在自己身边,实际上他面对 的是虚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珍藏会化为乌有, 而正是他自己看不见的眼睛成为了掩盖这个事实最 好的工具。老人珍藏的散失固然让人心痛,更让人 揪心的是老人对此竞还一无所知!这种心理现实和 客观现实的巨大反差和不平衡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 灵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故事的背景——德国通 货膨胀时期的一个插曲。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损一损”和“夸一夸”两个环节,体会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

2、学生通过比较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归纳托尔斯泰眼神的特点,从而洞察人物精神世界。

3、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简单了解托尔斯泰的一生,理解“看清真相”与“失去自己的幸福”的关联。

一、导入出示两张人物照片,问学生:如果说这里面一个正派一个反派,你会如何对应?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思维倾向:正义卓越的人应该高大威猛、面容俊美,而反面人物则神态猥琐、面貌丑陋。

但有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革命斗士他的外表和精神却有极大反差。

让我们走进列夫托尔斯泰。

二、损一损请阅读1-5段,用一个词来形容托尔斯泰的外貌。

丑成啥样呢?请用“托尔斯泰啊!你太丑了!你看看你的________________(外貌:脸部部位/神态/气质),像个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损一损他。

(也可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三、夸一夸(一)托尔斯泰的外表真的这样一无是处吗?他的眼睛,尤其是他的眼神,足以掩盖他外貌的一切不足。

请阅读6-8自然段,请用“托尔斯泰啊!您的眼神就像________________,如此的_______________(特征)!”的句式夸一夸他。

追问:为什么你觉得他的眼神有这样的特点?为什么有截然不同的眼神?(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拥有这样眼神的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下你还觉得托尔斯泰长相平凡、粗陋吗?他的眼神让他不再平庸,而前文极力渲染长相的平庸正是为了衬托他的眼神、他的精神,这种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P39.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四、升华拥有这样目光的人(即这样的精气神的人)你觉得他的一生会怎样度过?课外助读托尔斯泰是世袭的伯爵,但他的一生从未因他的贵族身份而骄傲,反而深受困扰。

他同情农民,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他们,自己则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不见的珍藏
斯蒂芬.茨威格
《看不见的珍藏》 课堂导学案
理清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个故事是 关于谁的什么故事?小说情节是如何 展开的?谁代表读者在倾听故事?
人物形象分析
老收藏家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深的是哪一点?试从文本中 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赏析。 点拨:分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从人 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细节等 描写去分析。

设置悬念
• 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 知道底细的情景。 • 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1、快速阅读15页5段——18页18段, 思考:古玩商初到老人家时,一家人的表 现各是什么?
1、古董商初到老人家时,一家人的表现各 是什么? 老收藏家: 对古董商是盛情邀请 静听微笑——哀求似地举起双 老太太: 手——忐忑不安、提心吊胆、结 结巴巴 女儿: 慌乱尴尬的神气和吞吞吐 吐的言辞
古玩商在与老人对话时的内心活动
1、在鉴赏名画的过程中,古玩商起先是惊讶于老人热情的举动、 专注的神情,感受到老人眼中“智慧的光芒”。 2、在老人的痴迷与空空如也的白纸之间的巨大反差面前,古玩商 继而心生恐惧,有点慌乱。 3、在老太太的恳求下,古玩商又重新振作。 4、受老人幻觉中的激情的影响,他似乎也产生了幻觉,“差一点 也开始相信它们还依然存在”。 5、适应了当时的气氛后,古玩商渐渐能自如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他感动于老人的精神,也同情这个家庭的不幸,愿意尽可能地帮 助他们。 6、结束鉴赏后,古玩商稍感轻松之余也有些内疚,毕竟面对老人 他没有说出真话。 7、当老人将自己已然不在的珍藏托付给古玩商时,他深受感动, 心情也“十分庄严肃穆”。 8、古玩商沉浸于自己的奇遇中,“恍恍惚惚摸索着”离开了老人 家,心里既十分羞愧,又充满了一种敬畏的感情。
主题探究
小组讨论:在对老收藏家的描 写中,作者着意突出老收藏家热爱 艺术而产生的幸福感,目的究竟是 什么?
点拨:1、小说的题目如何理解?
2、老人的收藏化为乌有,造成 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布置作业
1、小说中很多地方都透露出故事所发生的社 会时代背景,这种写法叫什么手法?试从 文中找出。 2、情节结构设计的巧妙之处,还体现在哪些 方面? 3、品读老人鉴赏名画时的细节描写,说说古 玩商在与老人对话时的内心活动。
对比
学生快速阅读13也第二段,思考:对比 是如何体现的? 商人:唯利是图、践踏艺术。 老收藏家:视艺术如生命、伏笔 3、悬念的设置
4、对比
5、以小见大的写法
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 老人最终会不会发现真相?如果会,试发 挥想象,想象如何发现的?发现了以后会 怎样? • 要求: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形象特征。
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 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 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 伏笔和铺垫的区别:如《孔乙己》一文中写 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看看将 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衣了。” 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 很冷,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 伏笔:如侦查。证据为案情结果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