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1.1.3正、余弦定理综合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第1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1课时正弦定理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3
45°=
23,
∴C=60°或 C=120°.
当 C=60°时,B=75°,
b=cssiinnCB= s6isnin607°5°= 3+1; 当 C=120°时,B=15°, b=cssiinnCB= s6insi1n2105°°= 3-1. ∴b= 3+1,B=75°,C=60°或 b= 3 -1,B=15°,C=120°.
代入已知式子得
cos ksin
AA=kcsoisn
BB=kcsoisn
CC.
∴csoins
AA=csoins
BB=csoins
C C.
∴tan A=tan B=tan C.
又∵A、B、C∈(0,π),
∴A=B=C.∴△ABC 为等边三角形.
法二:化边为角
由正弦定理得sina A=sinb B=sinc C.
提示:sina A=sinb B=sinc C
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
比相等,即 (2)解三角形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 A,B,C 和它 们的对边 a,b,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 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 解三角形.
[问题思考] (1)在△ABC 中 sin A=sin B,则 A=B 成立 吗? (2)在△ABC 中,sin A∶sin B∶sin C=a∶b∶c 成立吗? (3)在△ABC 中,若 A>B,是否有 sin A>sin B? 反之,是否成立?
—————————[课堂归纳·感悟提升]————————— 1.本节课的重点是正弦定理的应用,难点是正
弦定理的推导.
2.本节课要牢记正弦定理及其常见变形:
(1)sina A=sinb B=sinc C=2R(其中 R 为△ABC 外
人教A版必修5第1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ppt导学课件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根据勾股定理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 4、 已知 a,b,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acosC+ 3asinC-b-c =0. (1)求 A; (2)若 a=2,△ABC 的面积为 3,求 b, c. 【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1)利用正 弦定理边化角结合两角和差公式化简求 解; (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 求解. 【答案】 (1)由 acosC+ 3asinC-b-c= 0 及正弦定理得
.
【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 . 在三角形中【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由正弦定理, 需要考虑大边对大角,三个内角的和不能得 sin B= 2, 2 0 超过 180 .利用正弦定理求得∠B,根据大 ∵a>b,∴∠A>∠B. 边对大角,故∠B =30°,勾股定理求得 ∴∠B 只有一解.∴∠B=45°. c. 【答案】45°.
人教(A)数学 · 必修5 对点助学PPT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公 式的推导过程;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学习目标】
1、会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知三求一) ; 2、会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进行边角的相互转化2 3, b=6,
B=60°或 120°.
a
sin A
=
= =2R sin B sin C
b
c
(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统一为“边”之间的关系式或“角” 【答案】由正弦定理 a = b sin A sin B 之间的关系式. 3 1 1 可得 = ,∴sin B= , sin 60° sin B 2
【对点巩固】
故∠B=30°或 150°.由 a>b,
根据勾股定理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 4、 已知 a,b,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acosC+ 3asinC-b-c =0. (1)求 A; (2)若 a=2,△ABC 的面积为 3,求 b, c. 【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1)利用正 弦定理边化角结合两角和差公式化简求 解; (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 求解. 【答案】 (1)由 acosC+ 3asinC-b-c= 0 及正弦定理得
.
【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 . 在三角形中【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由正弦定理, 需要考虑大边对大角,三个内角的和不能得 sin B= 2, 2 0 超过 180 .利用正弦定理求得∠B,根据大 ∵a>b,∴∠A>∠B. 边对大角,故∠B =30°,勾股定理求得 ∴∠B 只有一解.∴∠B=45°. c. 【答案】45°.
人教(A)数学 · 必修5 对点助学PPT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公 式的推导过程;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学习目标】
1、会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知三求一) ; 2、会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进行边角的相互转化2 3, b=6,
B=60°或 120°.
a
sin A
=
= =2R sin B sin C
b
c
(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统一为“边”之间的关系式或“角” 【答案】由正弦定理 a = b sin A sin B 之间的关系式. 3 1 1 可得 = ,∴sin B= , sin 60° sin B 2
【对点巩固】
故∠B=30°或 150°.由 a>b,
高中数学 1.1.3正、余弦定理综合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长,代入面积公式 S=21AB·BC·sin B 即可,这就需要使用余弦定
理.
完整版ppt
12
解析:方法一 ∵AB=2 3,AC=2,∠B=30°. ∴根据正弦定理,有 sin C=AB·ACsin B= 23. 由已知 AB>AC,所以∠C>∠B,则∠C 有两解. (1)当 C 为锐角时,C=60°,A=90°.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S=12AB·AC·sin A=2 3. (2)当 C 为钝角时,C=120°,A=30°. ∴S=21AB·AC·sin A=21×2 3×2sin 30°= 3.
例 3 在△ABC 中,若∠B=30°,AB=2 3,AC=2,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
栏
分析:思路一 由于∠B 为 AC 的对角,因此可先由正弦定理求 目
链
出 AB 的对角∠C,再求出∠A,代入面积公式 S=12AB·AC·sin A.
接
思路二 由于∠B 是 AB 与 BC 的夹角,因此,只需求出 BC 的
1.1.3 正、余弦定理综合
完整版ppt
1
完整版ppt
栏 目 链 接
2
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 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利用已知的数量和关系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
完整版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完整版ppt
栏 目 链 接
4
题型1 余弦定理的应用
例 1 设 x,x+1,x+2 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求实数 x 的取
sin B-sin C)=sin Asin B
⇒(sin A+sin B)2-sin2C=sin Asin B
⇒sin2A+sin2B-sin2C=-sin Asin B.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公开课ppt
(2)常见变形公式: cos A b2 c2 a2 2bc
(边角互化,求角,判别角)
问题一:三角形中的边角运算 问题二:三角形的形状判断 问题三:三角形的面积求解
三角形的边角运算
1、在△ABC中,已知b=12,A=300,B=1200,
则a= 。4 3
2、在△ABC中,b= 3 ,B=600,c=1,
A. 1
B. 3
4
4
知ABC中,B 450 , AC 10, cos C 2 5 .
(1)求该三角形面积;
5
(2)记AB中点为D,求中线CD的长.
小结
熟记:正、余弦定理及其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合
理采用公式(求边、外接圆半径、角、面积等)
活用:灵活运用定理,实现边角转化(判别三角形形状等)
注重:数形结合与转化思想
(2)在△ABC中,a=5,b=6,c=8,△ABC的形状是( C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
cos C a2 b2 c2 25 36 64 1 0
2ab
256
20
三角形的面积求解
SABC
1 底高 2
SABC
(其中R为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常见变形公式:a 2Rsin A (角化边)
sin A a (边化角) 2R
a :b : c sin A:sin B :sinC (比例)
余弦定理
(1)余弦定理: a2 b2 c2 2bc cos A b2 c2 a2 2ca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高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边角互化,求角,判别角)
问题一:三角形中的边角运算 问题二:三角形的形状判断 问题三:三角形的面积求解
三角形的边角运算
1、在△ABC中,已知b=12,A=300,B=1200,
则a= 。4 3
2、在△ABC中,b= 3 ,B=600,c=1,
A. 1
B. 3
4
4
知ABC中,B 450 , AC 10, cos C 2 5 .
(1)求该三角形面积;
5
(2)记AB中点为D,求中线CD的长.
小结
熟记:正、余弦定理及其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合
理采用公式(求边、外接圆半径、角、面积等)
活用:灵活运用定理,实现边角转化(判别三角形形状等)
注重:数形结合与转化思想
(2)在△ABC中,a=5,b=6,c=8,△ABC的形状是( C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
cos C a2 b2 c2 25 36 64 1 0
2ab
256
20
三角形的面积求解
SABC
1 底高 2
SABC
(其中R为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常见变形公式:a 2Rsin A (角化边)
sin A a (边化角) 2R
a :b : c sin A:sin B :sinC (比例)
余弦定理
(1)余弦定理: a2 b2 c2 2bc cos A b2 c2 a2 2ca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高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高中数学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变形 形式
a+b+c a ④ = sin A+sin B+sin C sin A.
【思考探究】
在△ABC 中,sin A>sin B
是 A>B 的什么条件? 提示: 充要条件. a b 因为 sin A>sin B⇔ > ⇔a>b⇔A>B. 2R 2R
1.已知△ABC,内角 A、B、C 的对边分 别是 a、b、c,a= 2,b= 3,B=60° , 则 A 等于( ) A.30° B.45° C.45° 135° 或 D.30° 150° 或 a b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 , sin A sin B asin B 2sin 60° 2 ∴sin A= = = , b 2 3 又∵ 2< 3,即 a<b4. 在△ABC 中, 如果 A=60° c= 2, , a= 6, 则△ABC 的形状是________. a c 解析: 由正弦定理 = ,∴sin C sin A sin C 1 = 2 ∴C=30° (a>c,C 只能是锐角). 答案: 直角三角形
5. 在△ABC 中, 如果 A=60° c=4, , a= 6, 则三角形解的情况是________.
【变式训练】 3.已知△ABC 的内角 A、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且 a=2,cos B 3 = . 5 (1)若 b=4,求 sin A 的值; (2)若△ABC 的面积为 4,求 b、c 的值.
3 4 解析: (1)由 cos B= ,得 sin B= , 5 5 2 根据正弦定理有:sin A= . 5 1 4 (2)依题意:4= acsin B=c× ,故 c=5. 2 5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b =a +c -2accos B 3 =4+25-2×2×5× =17,b= 17. 5
2012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精品课件第一章1.11.1.3《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自主解答:(1)由 3a=2csinA 及正弦定理,得
ac=2sin3A=ssiinnAC,∵sinA≠0,∴sinC=
3 2.
∵△ABC 是锐角三角形,∴C=π3.
(2)方法一:∵c= 7,C=π3.由面积公式,得 12absin3π=3 2 3,即 ab=6.① 由余弦定理,得 a2+b2-2abcosπ3=7, 即 a2+b2-ab=7.② 由②变形,得(a+b)2=25,故 a+b=5. 方法二:前同方法一,联立①②得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B=bsianA.
∵b2=ac,A
3 2.
题型2 三角函数公式的综合应用
例 2:在锐角△ABC 中,a,b,c 分别为角 A,B,C 所对
的边,且 3a=2csinA.
(1)确定角 C 的大小;
(2)若 c= 7,且△ABC 的面积为3 2 3,求 a+b 的值.
题型1 正、余弦函数的综合应用 例1: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 且 b2+c2=a2+bc. (1)求角 A 的大小; (2)若 a= 3 ,b=1,求角 B 的大小.
自主解答:(1)由题知: cosA=b2+2cb2c-a2=2bbcc=12, 又∠A 是△ABC 的内角,∴∠A=π3. (2)由正弦定理:sianA=sibnB, ∴sinB=b·sainA=1×323=12. 又∵b<a,∴B<A.又∠B 是△ABC 的内角,∴∠B=π6.
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主要工具,正 确选择适合试题特点的公式极为重要,当使用一个定理无法解 决问题时要及时考虑另外一个定理.
2.三角函数中的公式在解三角形时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养 成应用三角公式列式化简的习惯.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课件PPT(全册)人教版
答:此船可以继续一直沿正北方向航行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 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o,灯塔B 在观察站C南偏东60o,则A、B之间的距离为多 少?
练习2.自动卸货汽车的车厢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
油泵顶杆BC的长度.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是60°,油泵顶点B 与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 6°20’,AC长为1.40m,计算BC的长(精确到0.01m).
(按角A分类)
A的范围
a,b关系
解的情况
A为钝角或直角
a>b a≤b
一解 无解
a<bsinA
无解
A为锐角
a=bsinA bsinA<a<b
一解 两解
a≥b
一解
思考 : 在ABC中, a x, b 2, A 450,若这个三角形有
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2_,_2____
正弦定理的推论: =2R (R为△ABC外接圆半径) (边换角)
(2)方位角:指北方向线顺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线
所成的角叫方位角。
B 30°北
点A在北偏东60°,方位角60°.
A 60°
点B在北偏西30°,方位角330°. 西
东
点C在南偏西45°,方位角225°. C 点D在南偏东20°,方位角160°.
45°20° 南D
3.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坡面距离。
垂
坡面距离
C ba
AB a=bsinA 一解
C b aa
C
C
b
a
a
b
A B2 B1 A
B
bsinA<a<b 两解
一解
A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 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o,灯塔B 在观察站C南偏东60o,则A、B之间的距离为多 少?
练习2.自动卸货汽车的车厢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
油泵顶杆BC的长度.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是60°,油泵顶点B 与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 6°20’,AC长为1.40m,计算BC的长(精确到0.01m).
(按角A分类)
A的范围
a,b关系
解的情况
A为钝角或直角
a>b a≤b
一解 无解
a<bsinA
无解
A为锐角
a=bsinA bsinA<a<b
一解 两解
a≥b
一解
思考 : 在ABC中, a x, b 2, A 450,若这个三角形有
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2_,_2____
正弦定理的推论: =2R (R为△ABC外接圆半径) (边换角)
(2)方位角:指北方向线顺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线
所成的角叫方位角。
B 30°北
点A在北偏东60°,方位角60°.
A 60°
点B在北偏西30°,方位角330°. 西
东
点C在南偏西45°,方位角225°. C 点D在南偏东20°,方位角160°.
45°20° 南D
3.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坡面距离。
垂
坡面距离
C ba
AB a=bsinA 一解
C b aa
C
C
b
a
a
b
A B2 B1 A
B
bsinA<a<b 两解
一解
A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余弦定理实用教学课件
2
AB 2AB BCcos1(80B)
2
BC
C
b
a
c2 2accosBa2
Ac
B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2
AB 2AB BCcos1(80B)
余弦定理
一、复习:
一、复习:
正弦定理
一、复习:
正弦定理
abc 2 R siA nsiB nsiC n
应 用:
应 用:
1. 两角和任意一边, 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应 用:
1. 两角和任意一边, 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2. 两角和其中一边对角, 求另一边的对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如 , A 图 中 B ,已 C b ,c 边 知 A ,求 和 a .
显 ,作 然 C D A于 B D
C
b
a
则 a2CD2BD2,
A
cD B
C D b s i n A ,A D b c b
a
A C A C
( A B B C ) ( A B B C )A c
B
2
2
A B 2 A B B C B C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AB 2AB BCcos1(80B)
2
BC
C
b
a
c2 2accosBa2
Ac
B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2
AB 2AB BCcos1(80B)
余弦定理
一、复习:
一、复习:
正弦定理
一、复习:
正弦定理
abc 2 R siA nsiB nsiC n
应 用:
应 用:
1. 两角和任意一边, 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应 用:
1. 两角和任意一边, 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2. 两角和其中一边对角, 求另一边的对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如 , A 图 中 B ,已 C b ,c 边 知 A ,求 和 a .
显 ,作 然 C D A于 B D
C
b
a
则 a2CD2BD2,
A
cD B
C D b s i n A ,A D b c b
a
A C A C
( A B B C ) ( A B B C )A c
B
2
2
A B 2 A B B C B C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人 教 A 版 数学 必修五 第一章 1.1.2 余 弦定 理 实 用 教学 课件(共 32张P 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余弦定理实用课件
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数学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已知a=5,b=4,
∠C=120°,求c.
A
c
解:由余弦定理,得
b 120
C
a
B
c 2 a 2 b 2 2 a b c o s 1 2 0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集体探究学习活动二:
1.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两类解斜三 角形的问题? 2.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能用 余弦定理求解吗?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变式训练:
已知在Δ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b)3c,33,B3;0
(2a)2b ,22,c62
解 : ( 1 ) 法 2 由 余 弦 定 理 , 得 b 2 a 2 c 2 2 a c c o s B 当 解 a 得 a 6 时 6 , 由 o r 正 a 弦 定 3 理 , 得 sinAasinB=61 21 b3 A 190,C 160 当 a 3 时 , a b 3 , A B C 为 等 腰 三 角 形 A 2 3 0 , C 2 1 2 0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 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2b2c22 b c c os A b2a2c22accosB c2a2b22 a b c os C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数学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已知a=5,b=4,
∠C=120°,求c.
A
c
解:由余弦定理,得
b 120
C
a
B
c 2 a 2 b 2 2 a b c o s 1 2 0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集体探究学习活动二:
1.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两类解斜三 角形的问题? 2.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能用 余弦定理求解吗?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变式训练:
已知在Δ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b)3c,33,B3;0
(2a)2b ,22,c62
解 : ( 1 ) 法 2 由 余 弦 定 理 , 得 b 2 a 2 c 2 2 a c c o s B 当 解 a 得 a 6 时 6 , 由 o r 正 a 弦 定 3 理 , 得 sinAasinB=61 21 b3 A 190,C 160 当 a 3 时 , a b 3 , A B C 为 等 腰 三 角 形 A 2 3 0 , C 2 1 2 0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 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2b2c22 b c c os A b2a2c22accosB c2a2b22 a b c os C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余弦定理教学课件ppt
变式:已知:a=3,b=5,c=7,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变式:已知:a:b:c=3:5:7,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2 2 2 0 a b c C =90 ① △ABC为直角三角形 ② a2 b2 c2 C 900 △ABC为钝角三角形 ③ a2 b2 c2 C 900? △ABC为锐角三角形
一、复习回顾
a b c 正弦定理: 2R sin A sin B sin C
变形: 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正弦定理可解决的两类问题: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和一条边 (AAS型或ASA型) sin 75 cos15 6 2 4 (2)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SSA型)
练:(1)已知在三角形 ABC 中,b=6,c=4,A=120 求边 a.
(2) 已知在三角形 ABC 中,a=1,c=4,B=60 求边 b.
例 2:在ABC中,已知a=7,b=8,c=5,求A
练习(1):在三角形ABC中,a=20,b=29,c=21,求B (2)在三角形ABC中,a2=b2+c2+bc,求A (3)在三角形ABC中,AB=5,BC=4,AC= 61 求B
(2) B 45 , C 60 , a 4 (3)a 2, b 2 3, A 30 (4) A 120 , c 5, a 7
复习:
(1) 已知 a 6, b 4 且 a 与 b 的夹角为 60 ,则 a b =________
(2)已知 a 5, b 4 且 a b =10,求 a 与 b 的夹角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1.1.2余弦定理课件3新人教A必修5.ppt
问5:解决长度和角度问题的手段有什么?
C
baA源自cB余弦定理
问题解决
B
?
C
(精确到0.1米)
96°
B C 2 A B 2 A C 2 2 A B A C c o s A A
3 .6 2 4 .8 2 2 3 .6 4 .8 c o s 9 6
1 2 .9 6 2 3 .0 4 3 4 .5 6 0 .1 0 4 5
二.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 作业 • 1.复习 • 2.必做题:书P8---P9 • 选做题:已知一钝角三角形的边长是三个
连续自然数,求该三角形的三边长。
• 3.预习
猜字谜游戏:
• 留得琴丝调宫商(打一数学名词)
39.6125
BC6.3
答:B,C两处的距离约为6.3米。
一、余弦定理:
问6:公式应该要如何记忆呢? 问7:可将公式如何变形? 问8:公式变形的目标是什么?
观察可能导致发现,观察将揭示 某种规则-------波利亚
定理应用 --------------类比的方法
----------请同学们自己编题---------解三角形问题:SSS SAS
情境引入
C B
A
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
C B
96° A
提出问题
B
?
C
96° A
问3:用正弦定理能否直接求出B,C两处的距离?
问4:如何解决这已知三角形两边c和b, 和两边的夹角A,求第三边a的问题?
公式推导 --------------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如何由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三角形的另一边?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1-1-2余弦定理59张.pptx
又 A∈(0°,180°),∴A=30°,故选 A.
* 已知△ABC 中,a、b、c 分别为角 A、B、C 的对边,且 a
=4,b+c=5,tanB+tanC+ 3= 3tanB·tanC,则△ABC 的面
积为( )
3 A. 4
B.3 3
33 C. 4
3 D.4
[答案] C
[解析] ∵tanB+tanC+ 3= 3tanB·tanC, ∴tanB+tanC=- 3(1-tanB·tanC) ⇒1t-antBa+nBt·atannCC=- 3⇒tan(B+C)=- 3, ∴B+C=120°,∴A=60°, 由 a=4,b+c=5 及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 ∴a2=(b+c)2-2bc-2bccosA, ∴16=25-2bc-2bc·12,∴bc=3. ∴S△ABC=12bcsinA=343,故选 C.
A.150° B.135° C.120° D.60°
[答案] A
[解析] ∵a2+b2=c2- 3ab, ∴cosC=a2+2ba2b-c2=- 23,∴C=150°. [点评] 表达式中如有三边的平方,应考虑通过变形产生 其中一角的余弦.
探索延拓创新
命题方向 方程的思想 [例 4] 在△ABC 中,A、B、C 满足 A+C=2B,且最大 角的对边与最小角的对边之比为( 3+1):2,求 A、B、C 的度 数.
名师辩误做答
[例 6] 在钝角三角形 ABC 中,a=1,b=2,c=t,且 C 是最大角,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错解] ∵△ABC 是钝角三角形且 C 是最大角,∴C>90°, ∴cosC<0,∴cosC=a2+2ba2b-c2<0, ∴a2+b2-c2<0,即 1+4-t2<0. ∴t2>5.又 t>0,∴t> 5, 即 t 的取值范围为( 5,+∞).
* 已知△ABC 中,a、b、c 分别为角 A、B、C 的对边,且 a
=4,b+c=5,tanB+tanC+ 3= 3tanB·tanC,则△ABC 的面
积为( )
3 A. 4
B.3 3
33 C. 4
3 D.4
[答案] C
[解析] ∵tanB+tanC+ 3= 3tanB·tanC, ∴tanB+tanC=- 3(1-tanB·tanC) ⇒1t-antBa+nBt·atannCC=- 3⇒tan(B+C)=- 3, ∴B+C=120°,∴A=60°, 由 a=4,b+c=5 及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 ∴a2=(b+c)2-2bc-2bccosA, ∴16=25-2bc-2bc·12,∴bc=3. ∴S△ABC=12bcsinA=343,故选 C.
A.150° B.135° C.120° D.60°
[答案] A
[解析] ∵a2+b2=c2- 3ab, ∴cosC=a2+2ba2b-c2=- 23,∴C=150°. [点评] 表达式中如有三边的平方,应考虑通过变形产生 其中一角的余弦.
探索延拓创新
命题方向 方程的思想 [例 4] 在△ABC 中,A、B、C 满足 A+C=2B,且最大 角的对边与最小角的对边之比为( 3+1):2,求 A、B、C 的度 数.
名师辩误做答
[例 6] 在钝角三角形 ABC 中,a=1,b=2,c=t,且 C 是最大角,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错解] ∵△ABC 是钝角三角形且 C 是最大角,∴C>90°, ∴cosC<0,∴cosC=a2+2ba2b-c2<0, ∴a2+b2-c2<0,即 1+4-t2<0. ∴t2>5.又 t>0,∴t> 5, 即 t 的取值范围为( 5,+∞).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点评:本题型是用余弦定理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常有两种思路,
栏
一是通过三角形的边的关系,二是通过三角形的角的关系,这都可以目链
接
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实现转化.
精品
6
1.△ABC 中,若(sin A+sin B+sin C)(sin A+sin B-sin C)=
sin Asin B,则 C=________.解析:由(sin A+sin B+sin C)(sin A+
A,tan
A=
33,
因为 0°<A<180°,所以 A=30°.
精品
8
点评:在三角形中,正、余弦定理可以实现边角转化,通过正、
栏 目
链
余弦定理就搭建起了边和角关系的桥梁,结合三角知识,既可以求边 接
也可以求角.
精品
9
2.在△ABC 中,已知 AB=436,cos B= 66,AC 边上的中线
BD= 5,求 sin A.
链
接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S=12AB·AC·sin A=2 3.
(2)当 C 为钝角时,C=120°,A=30°.
∴S=21AB·AC·sin A=21×2 3×2sin 30°= 3.
精品
13
例 3 在△ABC 中,若∠B=30°,AB=2 3,AC=2,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
栏
分析:思路一 由于∠B 为 AC 的对角,因此可先由正弦定理求 目
链
出 AB 的对角∠C,再求出∠A,代入面积公式 S=12AB·AC·sin A.
接
思路二 由于∠B 是 AB 与 BC 的夹角,因此,只需求出 BC 的
解析:将已知条件集中到某一个三角形中,为此构造△BDE,求 栏
目
出 BC,然后用正弦定理求 sin A.
链
接
设 E 为 BC 的中点,连接 DE,则 DE∥AB,
且 DE=12AB=236,设 BE=x. 在△BDE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精品
10
BD2=BE2+ED2-2BE·EDcos ∠BED.
∵0°<C<180°,∴∠C=120°.
答案:120°
精品
7
题型2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例 2 在△ABC 中,b∶a=2∶1,B=A+60°,求 A.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知:
栏
目
a sin
A=sinb
B,
链 接
所以 sin B=2sin A,sin(A+60°)=2sin A,
得
3 2 cos
A=32sin
1.1.3 正、余弦定理综合
精品
1
栏 目 链 接
精品
2
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 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利用已知的数量和关系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
精品
3
栏 目 链 接
精品
4
题型1 余弦定理的应用
例 1 设 x,x+1,x+2 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求实数 x 的取
值范围.
栏
解析:由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可知:x+x+1>x+2 即 目
链
x>1,要使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必须使长度为 x+2 的边所对的角 接
为钝角,即该角余弦为负数,由余弦定理得:
x2+(x2+x(1)x+2-1()x+2)2<0,即 x2-2x-3<0,
解得:-1<x<3,
综合可得:1<x<3.
精品
长,代入面积公式 S=21AB·BC·sin B 即可,这就需要使用余弦定
理.
精品
12
解析:方法一 ∵AB=2 3,AC=2,∠B=30°.
∴根据正弦定理,有 sin C=AB·ACsin B= 23.
由已知 AB>AC,所以∠C>∠B,则∠C 有两解.
栏
目
(1)当 C 为锐角时,C=60°,A=90°.
5=x2+83+2×236× 66x,
解得 x=1,x=-37(舍去),
栏 目
链
故 BC=2,从而 AC2=AB2+BC2-2AB·BCcos B=238,
接
2 21
即 AC=2 321.又 sin B= 630,故sin2 A=
3 30
,sin
A=
1740.
6
精品
11
题型3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恰当选择
sin B-sin C)=sin来自Asin B⇒(sin A+sin B)2-sin2C=sin Asin B
⇒sin2A+sin2B-sin2C=-sin Asin B.
栏 目
链
由正弦定理,sin A=2aR,sin B=2bR,sin C=2cR,
接
代入上式得:a2+b2-c2=-ab,
∴cos C=a2+2ba2b-c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