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启示下的德育教育探讨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启示下的德育教育探讨罗杰斯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尊重个体、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下,德育教育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本文将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给予德育教育的启示出发,探讨如何在人本主义的理念下进行德育教育。
一、尊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中,尊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地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和性格特点,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给予个性化的关爱和指导。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关怀和引导,让他们逐渐打开心扉,积极参与到校园德育活动中来;对于一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平等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二、创设温馨的教育环境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创设温馨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氛围。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也应该重视教育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我们可以通过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
三、提倡自主学习和自治管理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治管理,强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具有主动性和自制力。
在德育教育中,这一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是针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对课程教学的主体“人”的忽视与压抑而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以人为本;启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教育家把课程称作“教育事业的心脏”。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课程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下,课程理论的演变作为课程改革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是为了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就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一)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
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将重心放到一些抽象的知识上了。
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创立者布鲁纳也认为应该少谈学科的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并指出结构课程缺乏“人性化”“人本化”。
于是,“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兴起。
(二)`(三)心理学背景——第三思潮人本主义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马斯洛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与弗洛伊德一样,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派生人的价值。
但是就具体对人的本性的看法而言,则与弗洛伊德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能只是人的一种潜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重视后天的环境的作用,而这种潜能不仅仅是动物性的本能,还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把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
这些观点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有很多的启示。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重视“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指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个人学习内容的选择,期望达到的目标,往往取决于他对自己的看法。
个人通常根据事物与自我概念是否一致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学习方式。
当自我概念及经验与自我实现的目标相一致时,会产生积极的体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2.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寻求真理、探索秘密和创造的欲望以及自我主动学习的潜能。
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
因此,必须把学生看做“完整的人”,相信学生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相信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创设环境,设法满足学生渴望学习的天性。
3.主张有意义的学习。
罗杰斯把学习分成两类,~类学习是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罗杰斯主张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觉察到主题线索与他们的目的的关系时,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启示下的德育教育探讨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启示下的德育教育探讨1. 引言1.1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简介罗杰斯(Carl R. Rogers)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教育要关注和尊重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求,倡导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关系的质量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罗杰斯认为,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对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支持学生的自我实现,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在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下,教育被视为一种人际关系,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建立了互信和理解的关系,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德育教育中,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理念,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1.2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人格素养。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的作用越发凸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变化,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建立积极向上的人格,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德育教育不仅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稳定发展。
只有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德育教育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统一。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堂环 境 ” 等 教师 主体 性行 为 的重要 性 。 其次, 人本 主义 教学 观 不主 张教学 内容 的 系统性 , 认 为教 学 内容 的选 取 与编排 以合 乎 儿童 的兴趣 和要 求 为 准则 。在 罗 杰 斯 看
自律是 学 习达 到 目的 的必备 条 件 , 学生把 自 律 看做 是他 们 自己 的责 任 , 自律 代替 外 加纪 律; 学 习评 价 主要 由学 生 自己来 做 。而 不是 由教 师来做 。 2 教 师—— 转变 为学 习 的促进 者 教 师在 以学 生 为 中心 的教 学 过 程 中 的 主要作 用表 现 为 以下几 方 面 : 促 进学 生 的有 意义学 习; 教师 的任 务 就是 引导 学生 从 教材 中获 取 个人 意义 , 并 主 动 地学 ; 教 师要 以真 诚、 关 怀和 理解 的态 度 对待 学生 的情 感 和兴 趣; 教 师提供 学 习所需 的资 源 。 3 教学 方法— — 教会 学 习 教学方法 就是促进 学生学 习的方 法。教 学 不是直接传 授某 种知识 ,而是 传授获 得这 种 知识 的方法 ,也就 是教学 生去 发现 和创造 素 , 并认为 , 良好 的课 堂教 学 心 理 氛 围是 由 的科 学方法 。 这些方法 包括 以下几方 面 : 组织 教 学 中 良好 的人 际关 系形 成 的。 教 学 中 良好 好教 材 ; 要善 于辅导 。提供必要 的学 习材料 。 的人 际 关 系主 要 取决 于教 师 态 度 品质 的真 诚 一致 、 无 条件 积极 关 注和 移情 理解 。这对 二、 罗杰斯 人本 主义教 学 理论对 数 学教 数 学教 学有 很 大 的启示 , 在 数学 教学 中要注 学 的启 示 重 营造 良好 的课 堂 教学 心理 氛 围 , 以提 高教
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
●
●
●…
●—
●
●…
‘一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约基础 。 息安 全 的一个 基本 策略 就是 将信 息 的主 体与 客体 分离 , 信 按照 一定 的安 全 策略 ,在 可控和 安 全的 前提 下实 施 主体对 客 体的 访 问。 这一 原则 对运 营商 进行 垃圾 短信 过滤 等方 面有 很好 的 体现 。
人本 主 义课 程论( mait ur uu o Hu n- e trd I Hu ns c ri lm r ma cneeH' ic c -
人本 主 义者 强调 人 的情意 发展 ( et ed v l me t a c v e e p n) f i o 和认 知
r u m 产 生于 2 il ) cu O世纪 7 O年代 的美 国 , 目前 已经发 展 为更 加完 到 善 的一种 新 的课 程观 。它 的发起 人是 马斯 洛 ( s w, H)影响 Mal A.. o , 最 大的代 表 人物 是 罗杰斯 (o esCR) R gr, .. 。人本 主 义 由于对 人 的价
21年0 月1 日 1 00 1 5 第 期
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理 {
口苗 梅 娟
(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天 津 3 0 8 ) 0 3 7
量
摘 要: 人本 主义思潮兴起 于 2 世 纪 7 年代 , 自 实现 的人格理 想为核 心, 0 0 以 我 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学生的 自 我成长 , 主张学生 自 我评价, 强 调” 适切性 ” 的课程 内容等。本文试图通 过对人 本主义课程观 的各种观念进行 阐述 , 探讨其对我 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 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人本主 义课程观 课程 改革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对各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极重要影响。
它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人格深化”的思想以及自我实现理论在指导基础教育改革方面要求做到: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师生关系;丰富教与学的方法并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育评价上,应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因此,它对当前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改革;自我实现;启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 世纪50 -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之一,也是美国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视主观性及实现倾向,把实现倾向与心理健康相提并论,他们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肯定人、尊重人以及人的自我实现,以人为本,人格深化,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关注世界的主体——人。
这一思潮不但引领着管理学理论从制度管理走向柔性管理,也对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肯定了人的价值,肯定了人在自我发展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来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其自身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
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
简言之,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本性中原就蕴藏着无限的潜力,追求创造是人性固有,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人性的充分发展。
马斯洛反对外在学习,提倡内在学习。
所谓内在学习就是依靠学生的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
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观(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60-70年代迅速发展的心理学流派,由于其观点同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均不同,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等。
与此相应,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
所以,基本的学习观点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真正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中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
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
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也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当中的生成。
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使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形成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关系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材料。
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因此,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
可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只重视环境刺激、外显行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重视认知发展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注重研究健康的、完整的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观1.教学目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我国高校课改的启示
强调要 以培养 “ 我 实现”的人为课程 目标、根据学生 多种需要选择课程 内容、 以重人文轻科 学为课程 自
特 色、 以 “ 非指 导性教 学” 来 实施课 程 。这 对 我 国高校课 程 改革在 制 订 目标 、选择 内容 、 设置 课 程和 课
堂教 学方 面都 有借 鉴 意义 。
关 键词 :人 本主 义 ;传 统课 程 ;人本 主义课 程 ;高校课 程 改革 中图分 类号 :G 4 . 6 2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1 1 ( 0 0 2— 0 6— 6 6 1 6 0 2 1 )0 0 9 0
收 稿 日期 :20 0 9—1 O一3 O
处于统治地位 。总体来看 ,传统课程理论在教育实
作者简介 :阎乃胜 ( 9 1一) 17 ,男 ,山东定 陶人 ,华东 师范 大学 教育 学系 教育 史专 业博 士研 究生 ,从 事 中 国教育 史研 究;金林 祥
( 9 8一) 14 ,男 ,上海 宝山人 ,教 育学 博 士 ,华 东师 范 大 学教 育 学 系教 授 、博 士 生导 师 ,从 事 中 国教 育史 研 究 ;上 海 ,
当代 西方 人本 主义 教 育 思想 自 2 0世 纪 下半 叶
生 了人本 主义教 育 思潮 。可 以说 , “ 本 主 义教 育 人
在美 国兴 起 以来 ,引起 了学术 界和 教育 界 的高度重
观是 对西 方 高 科 技 社 会 泯 灭 人 性 和 个 性 的 一 种 折
射 ,也是对 西方 发达 社会 导致 现代人 的危 机 的一种 呐 喊 。 l5它 直 接 以人 本 主 义 心理 学理 论 为 基 础 , ”t8 ] 教育 学 的内部成 因是 “ 国教 育 在 2 美 0世 纪上 半 叶 经过 进步 主义 运动 和要 素主义 、结 构主 义 的钟 摆式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强调课程应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课程理论。
这种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克服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的弊端,强调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个人经验的整合。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整合。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情感和认知是相互联系的,应该将情感和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协调发展。
3.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成长,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4.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5.强调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和引导者。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和引导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其次,它注重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社交能力。
第三,它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成长,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第四,它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胡丽芳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 和罗杰斯。
1、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智商高达 194的天才 ,伟大的先知。
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我们熟知他是因为他提出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 ,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 ,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
它们是: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包含爱与被爱, 归属与领导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1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
2、罗杰斯 ,美国心理学家。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罗杰斯长期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研究。
从人本主义教育观角度解析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
从人本主义教育观角度解析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提要: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立足于人性的发展,强调个人的价值观以及“自我实现”,强调在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选择人生必备的基础知识。
这正与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发展相吻合,也与当今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普遍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等三维目标的要求相适应。
更为眼下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我国新课程改革在某些方面提供了相关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人本主义;本主义教育观;新课程改革;启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悠久,从古罗马的学者西塞罗那里就已经可以窥视出其早期的端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学者佛吉里奥开创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先河,率先比较全面的阐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人本化教育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和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人的整体性以及如何促进人的潜能实现方面进行了深刻而有建设性的论述。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本理论1.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人本主义教育家把教育目的等同于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与个体潜能的充分发展。
主张培养具有成长需要与创造能力,在情感、身体、理智、精神方面都能达到和谐一致的整体化的人。
正如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道的那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主张课程设置的人本化,重视培养学生的直接经验针对传统的、落后的、僵化的课程模式,人本主义教育家主张重视学生行为的整体意义,力促个人本性与潜能的挥发实现。
因此,“一体化”的课程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的浮出了水面。
一体化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应当与学生的生长过程紧密的结合起来,主张课程内容应当建立在学生需要和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应当体现出思维、情感、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3.在教学的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促进者”身份的教师观以及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罗杰斯主张用“学习的促进者”代替“教师”,而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的设置,不在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及试听教具等,而在“促进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应用贾志恩摘要:介绍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关于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师生关系、意义学习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观点。
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应坚持培养“完整人格的人”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并借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倡的自我评价模式。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师生关系;非指导教学;教学评价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它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冲击了美国的传统教育,并在全球教育界名声大振。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机械论倾向,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只注重研究情绪和精神障碍患者,而忽略大量的心理健康的人,主张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及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自由学习》一书是其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罗杰斯主张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当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秉承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把教育的宗旨定位在:教育要真正关照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人格”,而非受教者成绩提高之类的短期目标。
因此,人本主义始终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受过教育的人应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
因此,教育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教育理想是培养“完整的人”。
罗杰斯认为,这种“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简单的说就是情知合一的人”。
【1】为此,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能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能灵活地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能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
人本主义主张教育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别性。
协助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认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
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式,是人总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
自我实现意味着他真正成为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他存在的核心,成为更完善的人。
罗杰斯也明确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的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展的人。
人本主义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目的时,无不重视人性的培养,普遍关心教育对培养儿童独立人格所起的作用。
人本主义者追求的教育目标,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他们对儿童的社会化远没有对儿童的个性化重视。
他们的教育目的体现着个人本位论的思想。
虽然在某些场合下,人本主义教育没有明确提出“自我”,而是用“个体”、“个性的人”等概念,但个体只是“自我”的客体性表达,“自我”是“个体”的主体性表现,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个体就落实、认同为“自我”。
概言之,人本主义教育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
(二)人本主义的教学论思想1.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
在教学实践中,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提倡“非指导性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必要向学生灌输知识材料,如果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压抑学生先天潜能的自我实现。
教师所要做的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性,尽可能让学生顺其天性的要求去学习,鼓励学生运用其内在的潜能,并创造一个最适合学生发挥潜能、拓展个性资源的环境,这样一来,教学就从“教师中心”转移到了“学生中心”。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得教学观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提出得教学观点与主张,尤其就是因发展了心理治疗体系而闻名得罗杰斯得“以学生为中心”得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不仅对传统得教学理论发出了强力得挑战,也给人们带来了新得思考。
其基本内容如下:1、强调人得因素与“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教学得基本目得就是促使学生在教师得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得学习动机,充分发展自己得潜能与积极向上得自我概念、价值观与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她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得人。
罗杰斯在描述她得“以学生为中心”得教学观得特征时,经常使用“意义学习”这个术语。
她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得灵活理解,而不就是消极地接受。
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得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得情境;提出自己得问题,确定自己得学习进程;关心自己得选择结果。
此外,罗杰斯还用“自发得经验学习"描述她所提倡得这种学习类型。
其特征为: (1)它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中-—躯体得、情绪得与心智得(2)教学得方向来自学生(3)它产生学生不同得行为与态度(4)根据学习者而不就是教师得学习活动作出评价3、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罗杰斯认为,知识就是否被掌握,所学得知识就是否系统,对学生来说并不就是举足轻重得。
教学过程得重心就是“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得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与个人成长,这些将使她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
而这根本不就是凭藉教师对知识得传授就能实现得。
传统教学,只就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得很快就会陈旧过时得事实材料,并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得严峻挑战。
ﻫ罗杰斯主张教育得目标应该就是促进变化、改革与学习。
变化就是确立教育目标得根据,而对这种变化得适应取决于学习过程,而非静态得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得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得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得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 Maslow)和罗杰斯(C. R. Rogers)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使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和审视教育的角度有了全新的改变;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对我国的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也具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忽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教育观,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观、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和教学设计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重视学生情感和认知,以培养“完人”为教学目标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
教育要培养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
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因此,学习不能脱离学生的情绪感受而孤立地进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教育与对数学、阅读的指导同等重要。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设置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课程的教学目标仅停留在重视知识的传授和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这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个性的培养,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具体的、完整的、有感情的人来对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导致了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因此,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我们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方面,还应关注学生情感意志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使学生固有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学生自身价值,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是人才。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彻底抛弃过去的教育思想,使自己完全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身心和谐发展。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学习者们希望追求真正的个人意义,希望实现自我的价值。
为了实现他们的这种愿望,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分别是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教师角色的定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盛行的学习理论之一,它为汉语教学提供了独特的审视角度。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应用;启示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马洛斯(A.Maslow,1908—1970)、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凯利等。
这些心理学家反对把对白鼠、鸽子、猫和猴子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类学习,主张采用个案研究方法。
他们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把人看做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忽略了人类的情感、价值、态度等对学习的影响。
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与社会活动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有意义的问题。
他们的这些观点对于汉语国际教学专业有很大的启发。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有重视“自我概念”的发展;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着,在不同理论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人本主义认为:教师是任务不仅是规定、传统、模板、发号施令,它也是管理存在的过程。
这个角色要求教师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
他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仅仅是一个侍者,并形象地将之比喻为“音叉”(tuning forks),意为应学生之呼声而共鸣。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二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三是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四是维持着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是针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对课程教学的主体“人”的忽视与压抑而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以人为本;启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教育家把课程称作“教育事业的心脏”。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课程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下,课程理论的演变作为课程改革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是为了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就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一)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
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将重心放到一些抽象的知识上了。
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创立者布鲁纳也认为应该少谈学科的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并指出结构课程缺乏“人性化”“人本化”。
于是,“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兴起。
(二)心理学背景——第三思潮人本主义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马斯洛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与弗洛伊德一样,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派生人的价值。
但是就具体对人的本性的看法而言,则与弗洛伊德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能只是人的一种潜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重视后天的环境的作用,而这种潜能不仅仅是动物性的本能,还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
人的侵犯或者破坏行为是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因此,整体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本能的看法是乐观的。
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外在价值观,强调内在价值观,认为人的美德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奖赏。
另外,人本主义学派强调对人的整体观察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将动力、本能等割裂出来进行分别研究,在这点上又继承了完形心理学,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主要心理学流派的综合和发展。
在研究对象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强调研究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人格),主张心理学应以统一的人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健康人的心理或人格及人类中出类拔萃的人。
在研究方法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摒弃精神分析,也不抛弃实验方法,而是在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都有所借鉴。
总之,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既反对弗洛伊德学派仅以病态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作本能的牺牲品,也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看作物理的、化学的客体。
马斯洛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第一次把“自我实现”“人类潜能”引入心理学,强调了人的尊严。
认为,是对天赋、能力、潜能等充分展开和利用。
主张学校课程要鼓励学者的自我实现,它所关注的表示学生的学习结果(行为主义所关注的),也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所关注的),而是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因、即情感、信念和意图等。
所以,学校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寻找并重视个人的意义。
(三)哲学背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存在主义的一些哲学观点,把人的存在看作人的潜能实现的能动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
重视人性的陶冶,教育的目的培养人,主张重视生活秩序、艺术、宗教、文学和历史、科学教育。
学校课程的设立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一)课程目标人本主义要求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主张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需要,而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要,所以,学校课程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发现自我,而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
即“完美的人性的形成”、“人发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等。
人本主义课程研究者认为,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这种“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和心理力量(Psychic Power)融贯一体”。
人本主义的课程范式就是要鼓励学生的自我实现,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发现自我,最终实现自我1。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内容方面,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提出了“适切性”原则。
适切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也就必然需要个性化课程。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
从培养完整的人”的需要出发,人本主义者注重课程的统整。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任何健康的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2。
(三)课程结构的组织学校课程结构的组织要注重“整合”,如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的整合;相关学科在教育指导下的综合。
在课程结构的组织上,人本主义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统合”。
其含义有三个方面:一为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为情感领域(包括情绪、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理智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三为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
“统合”原则的心理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即“一个整体的各种分散的要素,只有在同整体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健康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他们那里,意识、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作,即为了同一目的没有冲突地协同工作。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包括感情、观念和情绪)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以往由专家精心设计的注重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无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致使知识的呈现支离破碎,让人难以整体把握。
“统合”意味着打破固定的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07):170.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07):166.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
(四)课程实施人本主义课程的实施很有特色,主要有“合成教育”,将一种认知学习与情感经验协调起来,促使学习者在生理、心理、认知以及情感、道德、审美等诸方面获得全方位发展的教育;“价值澄清”,作为一种道德评价提出,强调获得价值观的过程,而不是价值内容本身;创造活动法,旨在培养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即要有创造能力,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学习材料、环境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讨论、思考、探索、发现、表达、手工制作、专题辩论等活动方法,来开展创造活动;人际交往训练法,交友小组、研究室训练、课堂会议等,由20位学生和一位教师组成小组,目的在于创设气氛,展现人格,表达感情、与人交往。
(五)课程设置在课程的设置上,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学科。
在他们看来,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比科学学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这些学科,人更能了解人类的苦难、痛苦、焦虑乃至死亡,从而对其有所准备,通过这些学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学校课程人本化,主张开设三种类型的课程:学术性课程(或知识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学术(科学)知识的课程;情感课程(或情意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非认知领域的能力的课程;体验性课程(综合课程)。
A.W.福谢依在70年代提出的并行课程是人本主义的一种典型课程。
他规定了三类课程:1、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及有计划的课外活动。
学校应指导和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并把某些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安排,如英语、数学、科学课、社会课、计算机课等。
2、社会实践课程。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同自己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探讨当前社会中发生的战争与和平、种族歧视、经济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3、自我觉知和自我发展的课程。
这种课程可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促使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人本主义课程的启示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而人的素质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过去我们的功利性太强,重视的只是见效快、物质效益高的科学主义课程,人本主义课程则被忽略了。
其实,即使是科学主义课程体系也一直未能在我国真正建构起来。
我们将科学精神和科学结果人为地分离开来,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只要科学结果,却忽视了产生科学结果的思想和精神,“高分低能”式的学生就是这一课程观的必然产物。
事实上,直到今天,教育上的这一功利性思想仍在某些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例如动辄就是教育要为经济、为政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等。
这固然不错,但问题是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人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没有了人,一切活动也就无从谈起。
长期人本精神的缺失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不必说历史上军阀混战、人命如芥的年代,就近的来说,上世纪的“文革”,人道不存、人性泯灭,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灾难。
改革开放后,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一小部分人丧失理想信念,整天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精神极度空虚,犯罪率、自杀率不断上升,社会伦理道德水准不断下滑。
“这种种惨痛的教训,实际都和我们教育中无视人的价值甚至践踏人的尊严息息相关。
”“说道底,我们今天的教育,最缺的还是对人的教育。
”3构建人本主义的课程理论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必然抉择。
为此,国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除了正规的“学术性课程”以外,学生还应学习“社会实践课程”。
这是一种突出“参与集体与人际关系”的课程,以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为主题选择出来的教材,教学才会真正适合儿童的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活动,必须使以生产劳动的形式参与现实生活,成为全部教育经验——无论教育初期还是后期——的一部分。
因而,目前必须尽快地建立起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改变国家管理课程过于集中的现象,以便让不同地方根据自己发展需要来设置课程,使教育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