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14高3牧医)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稿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1a3b505581b6bd97f19ea53.png)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稿说课流程:本课程的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使学生认识生命有机体的化学基础和基本特征,掌握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认识蛋白质、核酸和生物膜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
清楚认识和掌握机体的中间代谢过程。
掌握遗传大分子核酸的功能。
练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常用生化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定位《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
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学习“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后继课程必需的先修课程,也是相关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2l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直接在生产一线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疾病诊治、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关爱动物及保障养殖业生产,动物医学管理等的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主要内容:内容选取依据:理论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淡化生化原理的分析,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实用内容的讲解。
实践教学环节针对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绪论 2蛋白质化学 2核酸的化学 2生物膜与物质运输2酶与维生素 6生物氧化 5糖代谢 3脂类代谢 3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3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4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抗生素 2物质代谢的调节与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2重点难点的处理:课堂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实训与模型进行辅助教学。
课程定位及内容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基本技能教材及参考资料根据(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材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开展工作。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aaf59523c1ec5da50e270ac.png)
节 自由能
2
节 ATP 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
节 其他生物氧化
第六章 脂类代谢
5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脂类的生理作用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运转情况。
(2)重点难点
重点:真脂代谢过程,能量计算;脂代谢与糖代谢联系及调节。
难点:脂类代谢过程和运转情况
节 脂类的生理功能
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难点:维生素与辅酶或辅基的关系及生理功能
节 酶的一般概念
节 酶的组成与辅酶
节 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节 酶催化机理
节 酶活力测定
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节 酶活性调节
节 酶工程
节 酶的命名及分类
第四章 糖类代谢
8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糖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体内糖的来源和代谢
(2)重点难点
重点:糖代谢过程,能量计算;糖代谢各途经的联系及调节
5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蛋白质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结构
及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依存关系
节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节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
1
节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节 多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节 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分离提纯 节 蛋白质的分类
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节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节 氨的代谢
பைடு நூலகம்
节 -酮酸的代谢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职)已排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职)已排](https://img.taocdn.com/s3/m/b146d13d0722192e4536f669.png)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中职)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用化学和物理方法作为主要手段,研究动物的一门边缘科学。
其任务是介绍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表现生命活动现象的原理,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前导课程:《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后续课程:《家畜解剖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家畜饲养学》《动物病理学》《家畜遗传学》《家畜育种学》《畜牧学各论》二、教学基本要求1、清楚认识生命有机体的化学基础和基本特征2、掌握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生物膜的组成、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方式。
3、清楚认识和掌握机体的中间代谢过程,包括生物催化剂---酶、主要营养物质糖、脂类、蛋白质(氨基酸)和核苷酸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能量的产生、转移和利用;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及调节等。
4、通过实验掌握一些常规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三、教学条件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对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内容上,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对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的处理上,以突出掌握生产实际中正在使用的技术和新近有可能推广的技术。
因此要求上课的教师必须随时掌握本学科的动态,同时要求学院增加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的投入,以增加实验的内容。
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技能型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把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采用多媒体、幻灯告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在教学内容上要力求少而精: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深入浅出、具有启发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考试采用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案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fe0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09.png)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案第一章:动物生物化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动物生物化学的课程地位、研究对象和内容阐述动物生物化学在兽医和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1.2 动物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化学的定义探讨动物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3 动物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回顾动物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和重要里程碑分析现代动物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二章:动物生物大分子2.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一级结构探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功能多样性及活性调控2.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阐述DNA、RNA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的作用探讨核酸酶的作用机制及基因表达调控2.3 糖类的结构与功能介绍糖类的分类、分布及生物合成途径探讨糖类在能量代谢、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第三章:动物生物化学反应与调控3.1 酶学基本原理介绍酶的定义、特性及作用机制探讨酶促反应的调控及酶的抑制剂、激活剂3.2 生物氧化与抗氧化系统阐述自由基的产生、生物氧化过程及抗氧化酶系统探讨氧化应激与动物疾病、抗氧化剂的作用及应用3.3 钙信号与细胞代谢调控介绍钙离子的生物学功能、钙信号传递途径探讨钙信号在动物生长发育、骨骼肌收缩中的调控作用第四章:动物营养生物化学4.1 营养素的基本概念与代谢阐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作用探讨营养素代谢过程、营养素缺乏与过量对动物健康的影响4.2 氨基酸代谢介绍氨基酸的分类、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探讨氨基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关系及氨基酸营养调控的应用4.3 脂肪代谢与能量代谢阐述脂肪的分类、脂肪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探讨脂肪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关系及脂肪营养调控的应用第五章: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5.1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介绍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器材、操作规范及实验安全阐述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5.2 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探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在动物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分析光谱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测定、代谢组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5.3 色谱技术及其在动物生物化学中的应用介绍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色谱技术探讨色谱技术在动物生物化学分析、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第六章:动物生物化学中的电泳技术6.1 电泳原理与技术介绍电泳的基本原理,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等探讨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析、DNA分析中的应用6.2 电泳实验设计与操作详细讲解电泳实验的设计步骤,包括样品制备、凝胶制备、电泳操作等提供电泳实验的troubleshooting 建议第七章:动物生物化学中的光谱分析技术7.1 紫外光谱和可见光谱探讨紫外光谱和可见光谱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光谱技术在蛋白质和核酸分析中的应用7.2 荧光光谱和发光光谱介绍荧光光谱和发光光谱的基本原理探讨荧光光谱和发光光谱在生物分子检测和分析中的应用第八章:动物生物化学中的核磁共振技术8.1 核磁共振原理与技术解释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包括自旋量子、拉莫尔进动等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应用8.2 核磁共振实验设计与操作详细讲解核磁共振实验的设计步骤,包括样品制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提供核磁共振实验的troubleshooting 建议第九章:动物生物化学中的质谱技术9.1 质谱原理与技术介绍质谱的基本原理,包括离子化、质量分析、检测器等探讨质谱技术在生物分子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9.2 质谱实验设计与操作详细讲解质谱实验的设计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质谱仪操作、数据处理等提供质谱实验的troubleshooting 建议10.1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介绍生物统计学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等探讨实验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如SPSS、R等讲解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动物生物化学概述难点解析:理解动物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精)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精)](https://img.taocdn.com/s3/m/dd7da93d2f60ddccda38a04e.png)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一)课程的性质动物生物化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动物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生理机能关系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地位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与动物饲养、遗传育种、兽医基础和兽医临床等各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了解生物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物质在细胞内的变化规律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初步掌握遗传的分子基础及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为后续课程如兽医基础、兽医临床、动物饲养学、动物病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掌握动物生化实验的方法,掌握分光光度法、微量滴定技术等技能。
(三)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敬业爱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部分1.绪论了解动物生物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动物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等学科的关系。
2.蛋白质与核酸化学(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结构单位和理化性质。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分类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掌握蛋白质变性的本质。
(4)核酸的化学组成掌握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和基本组成单位,掌握三磷酸核苷的结构特点。
(5)核酸的分子结构掌握核酸的分子结构特点。
(6)核酸的理化性质了解核酸的理化性质。
3.酶(1)酶促反应的特点掌握酶的定义及酶促反应特点。
(2)酶的结构与功能了解酶的结构组成;掌握酶的活性中心;了解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酶作用的基本原理了解酶作用的基本原理;了解诱导契合学说。
(4)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6个因素。
(5)酶的命名、分类及在畜牧兽医实践上的应用了解酶的命名原则、分类以及在畜牧兽医实践上的应用。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案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2513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f.png)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概述1.1 课程背景与意义介绍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在动物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强调动物生物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1.2 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概述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代谢途径等1.3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介绍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1.4 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说明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等强调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要求第二章: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2.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讲解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及其功能多样性2.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介绍DNA和RNA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讲解核酸在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中的作用2.3 糖类的结构与功能介绍糖类的分类与结构特点讲解糖类在生物体能量代谢和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2.4 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介绍脂类的分类与结构特点讲解脂类在细胞膜结构和生物体能量储存中的作用第三章:生物氧化与代谢途径3.1 生物氧化的概念与意义讲解生物氧化的基本过程与作用强调生物氧化在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3.2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详细讲解TCA循环的步骤与代谢产物强调TCA循环在能量代谢中的核心地位3.3 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介绍氧化磷酸化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讲解电子传递链的结构与功能3.4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与作用强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相互关系第四章:酶与酶促反应4.1 酶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介绍酶的定义、活性与专一性强调酶在生物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4.2 酶促反应的机制讲解酶促反应的基本原理与类型强调酶促反应的调控机制4.3 酶的测定与分离纯化介绍酶的测定方法与指标讲解酶的分离纯化技术与应用4.4 酶工程与应用介绍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强调酶在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价值第五章:生物膜与信号传导5.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介绍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强调生物膜在细胞功能与信号传导中的作用5.2 信号传导的基本途径讲解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机制与途径强调信号传导在生物体生理与代谢调节中的重要性5.3 钙离子信号传导介绍钙离子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与机制强调钙离子信号传导在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调节中的关键地位5.4 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作用讲解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与机制强调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在生物体代谢与功能调节中的重要性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6.1 遗传信息的存储与传递详细讲解DNA的复制过程强调DNA复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6.2 转录与翻译介绍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强调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表达过程6.3 基因表达调控讲解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机制强调基因表达调控在生物体生理与代谢中的重要性6.4 基因工程与应用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强调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价值第七章:糖代谢与能量代谢7.1 糖类的代谢途径详细讲解糖类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糖异生等强调糖代谢在生物体能量供应中的重要性7.2 脂肪代谢与酮体的介绍脂肪的代谢途径与酮体的过程强调脂肪代谢在能量储存与供应中的作用7.3 氨基酸代谢讲解氨基酸的代谢途径与类型强调氨基酸代谢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与修复中的重要性7.4 代谢综合征与疾病介绍代谢综合征的概念与病因强调代谢综合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防治策略第八章:酸碱平衡与矿物质代谢8.1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介绍酸碱平衡的定义与重要性强调酸碱平衡在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8.2 矿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详细讲解矿物质的吸收、运输与排泄过程强调矿物质代谢在生物体正常生理与健康中的重要性8.3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与作用介绍常见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与作用强调矿物质在生物体正常生理与代谢中的关键地位8.4 矿物质缺乏与过量讲解矿物质缺乏与过量的病因与影响强调矿物质缺乏与过量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与防治策略第九章:生物化学技术在动物科学中的应用9.1 动物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介绍常见动物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强调这些指标在评估动物健康与生产性能中的重要性9.2 免疫生化技术介绍免疫生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强调免疫生化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断与疫苗研发中的应用价值9.3 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技术介绍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强调这些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9.4 生物化学技术在饲料与营养研究中的应用介绍生物化学技术在饲料与营养研究中的应用强调这些技术在优化饲料配方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中的作用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学习内容的总结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与知识点强调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10.2 课程实践与研究应用强调课程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价值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与探索10.3 课程考核与评价说明课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强调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真态度与努力程度第十一章:生物化学在兽医领域的应用11.1 兽医临床生物化学介绍兽医临床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强调兽医临床生物化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11.2 兽医毒理学与生物化学讲解兽医毒理学与生物化学的关系强调生物化学在毒素分析和对策研究中的作用11.3 兽医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介绍兽医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交叉领域强调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病原体感染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11.4 兽医营养与生物化学讲解兽医营养学中的生物化学基础强调营养代谢和营养状况评价的生物化学指标第十二章:生物化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2.1 基因工程与生物化学介绍基因工程中的生物化学原理和技术强调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工程中的生物化学作用12.2 细胞工程与生物化学讲解细胞工程中的生物化学问题强调细胞培养和细胞信号传导中的生物化学机制12.3 蛋白质工程与生物化学介绍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强调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在工程中的应用12.4 生物传感器与生物化学讲解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强调生物化学在生物传感器设计和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生物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13.1 食品分析与生物化学介绍食品分析中的生物化学方法强调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中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13.2 食品加工与生物化学讲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强调生物化学在食品保存、风味改良和营养强化中的应用13.3 功能性食品与生物化学介绍功能性食品的生物化学基础强调生物化学在开发和评价功能性食品中的作用13.4 食品营养与生物化学讲解食品营养学中的生物化学概念强调营养代谢和营养状况评估的生物化学指标第十四章:生物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4.1 环境污染与生物化学介绍环境污染中的生物化学问题强调生物化学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4.2 生物降解与生物化学讲解生物降解过程中的生物化学机制强调生物化学在环境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4.3 生物监测与生物化学介绍生物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强调生物化学在环境生物监测中的作用14.4 环境毒素与生物化学讲解环境毒素的生物化学特性强调生物化学在环境毒素分析和毒性评估中的应用第十五章:课程回顾与未来展望15.1 课程重点回顾回顾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概念强调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15.2 课程实践与研究进展讨论课程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最新进展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生物化学的未知领域15.3 课程评价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程评价和反馈强调学生对课程改进的建议和期望15.4 未来学习与职业规划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道路强调生物化学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a7f3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4.png)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68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物化学》是将生物化学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融合的一门生命科学类的专业基础课程。
生物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基本语言,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与其它课程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的核心课程,是当代生命科学各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根据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畜牧兽医等领域的知识需求进行课程内容整合,拟将专业基础课准确导向专业技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生物活性、酶促反应、生物转化等生物技术的基本思维观念,从而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糖、脂肪、蛋白质、核酸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和有关生物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酶活性测定及应用”等生化技术原理及操作手段,从而熟悉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产物积累过程及其调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和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
本课程需要《动物解剖生理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宠物营养》、《宠物疫病》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元素组成、多肽链的基本组成单位——L-a-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准确描述肽键、多肽链、蛋白质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的概念。
理解蛋白质重要理化性质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测定方法。
2.掌握核酸的物质组成、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细胞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
掌握核酸的结构特征,了解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了解核酸的一般性质,掌握DNA 的变性与复性及其应用。
3.了解酶的概念、命名和分类,酶的化学本质;掌握酶的特性,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理解酶促反应机理学说及要点。
熟记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几种因素,米氏常数的意义、酶活力的测定,调节酶、同工酶、酶(包括固定化酶)的制备和鉴定。
动物生物化学教案
![动物生物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e1f0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9.png)
动物生物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生物化学的概念介绍生物化学的概念、动物生物化学的概念。
2.生物化学的发展介绍生物化学的起源;获得的重大成果;我国的成果及展望。
3.生物化学与畜牧和兽医介绍生物化学与畜牧和兽医的关系。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各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例如酶、激素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综合说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第二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强调氮是蛋白质独特元素,氮的含量为16%是蛋白质含量测定的依据。
2.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其它组分强调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3.氨基酸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构型;氨基酸的分类表;其他氨基酸;氨基酸的主要性质。
第三节蛋白质的化学结构1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种。
2.肽键和肽链的概念肽键、肽链的概念;肽键形成图。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概念;蛋白质一级结构的表示;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基本步骤。
第四节蛋白质的高级结构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包括蛋白质一级、二级、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四级结构,用图表示。
2.肽单位平面结构和二面角肽单位、肽单位平面、二面角概念及图示。
3.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化学键以图介绍,包括氢键、疏水键、二硫键、范德华引力、离子键等。
4.二级结构概念及图示。
主要介绍. á-螺旋、ß-折迭ß-.转角等结构。
.5.超二级结构概念及图示。
6.结构域概念及图示。
7.三级结构概念及肌红蛋白结构图示。
强调三级结构是天然蛋白质存在的形式。
8.四级结构概念及血红蛋白结构图示。
强调四级结构存在亚基及亚基的概念。
第五节多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多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讲明其在动物体内的表现状态.,附图。
2.同功能蛋白质的种属特异性与保守性以胰岛素和细胞色素C为例讲解,并附表。
3.蛋白质的前体激活以胰岛素原、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为例讲解,并附图。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教案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555f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a.png)
氨基酸缺乏 对动物生长 发育的影响
分析氨基酸缺乏 对动物生长发育 过程的影响和机
制
氨基9酸1在%动
物体内的代 谢途径
描述氨基酸在生 物体内的代谢途 径和相关生理功
能
蛋白质调控机制
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在机体内保持平衡,受到多 种调控因子的调节。了解蛋白质合成调控中的关 键因子和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治疗策略对于预防和 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蛋白质 调控机制有助于揭示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 制。
生长发育 代谢平衡
91%
实验结果展示
01 葡萄糖
最常见的单糖
02 果糖
水果中的天然糖类
03 蔗糖
甜味剂
● 03
第3章 脂质代谢
脂质代谢概述
脂质是生物体内一类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包括脂肪、甘油和脂 蛋白。在动物体内, 脂质具有多种重要功 能,参与细胞膜的构 建、激素合成和能量 储存等代谢途径。
● 05
第5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原则
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 中,实验设计的关键 在于明确实验目的的 具体性和操作性。另 外,需要严格控制实 验条件,确保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 性,从而有效保障实 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分析软 件的应用
数据分析工具
实验结果的 可视化呈现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教案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概述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教案 第2章 糖代谢 第3章 脂质代谢 第4章 蛋白质代谢 第5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第7章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教案
● 01
第1章 概述动物生物化学教 学教案
介绍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教 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理论课教学和实 验教学,深入探讨动 物体内生物化学过程 的原理和机制。这对 于学生全面了解动物 生物学起着关键作用。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8486120242a8956aece490.png)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Ⅰ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化学二、课程编号:动科02104 动医02103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根底课。
动物生物化学是研究动物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表现生命活动现象原理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生命现象的根本知识和生命运活动的根本规律,而且可以掌握与动物生理学、动物饲养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等专业根底课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相关的必备根本理论和技能。
并初步有在今后学习中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根本任务根据本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根本概念,根本理论讲解的清楚、易懂,对重点章节要讲深、讲透,并注重各章节的相互联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而且能对物质的代谢途径、关键步骤、关键环节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物质的代谢又有相互关系的整体概念。
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五、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安排在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门课,在学生系统学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课。
本课程主要运用各种化学原理、物理原理以及解剖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的根本知识来分析研究动物体内物质组成特点和生化反响规律,特别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机体代谢特点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现象。
为今后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根底。
Ⅱ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理论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生物化学的根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生物化学与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的开展史。
〔二〕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的概念2.生物化学的开展3.生物化学与畜牧和兽医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更加深刻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9ad1728e9951e79b8927eb.png)
2008-2009《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化学英文名称:Animal Biochemistry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学分: 3适用对象: 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先修课程:生物学及相关课程,普通化学等一、教学目标及任务《动物生物化学》是为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等专业本科开设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性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1、清楚认识生命有机体的化学基础和基本特征2、掌握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生物膜的组成、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方式,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认识蛋白质、核酸和生物膜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
3、清楚认识和掌握机体的中间代谢过程,包括生物催化剂---酶、主要营养物质糖、脂类、蛋白质(氨基酸)和核苷酸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能量的产生、转移和利用;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及代谢的细胞调节机制等。
4、掌握遗传大分子核酸的功能,即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其调节机制;简要了解核酸的一些基本技术。
5、适当了解动物机体主要组织和器官的生物化学组成与功能。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第1章绪论(2学时)重点难点1 动物生物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主要内容2 动物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目的要求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定义、主要内容;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产与健康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安排1.1 生物化学的概念1.2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任务1.2.1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1.2.2 生物化学和动物生产与健康1.3 生物化学与动物生产及动物健康的关系习题要点1生物化学的定义、分类2 生物化学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部分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第2章生命的化学特征(1小时)重点难点1 生物大分子与化学键2 生物能量学目的要求了解生命有机体的与无机界的区别,认识其基本化学特征;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能量学的概念;掌握生物体系中的非共价作用力及其作用;了解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6dfb0e8e6bec0975f465e2d0.png)
复习旧课:5min 导入新课:10min
2、糖的合成代谢有哪几种方式? 3、糖的分解代谢有哪几种方式?
是否听过脂肪肝?是 是肝脏组织发生了病变, 否有家人或亲戚朋友 发生了怎样的病变?为 患有脂肪肝?脂肪肝 什么会病变? 危害?…… 1、脂肪的分解代谢: 其实动物也会有 脂肪酸的ß -氧化 脂肪肝,这都是 总结本次课程内容 因为脂肪的代谢 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脂肪肝的形成过 出了问题,具体 1 个 18 碳原子的脂肪酸彻底氧化能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 程 出了什么问题, 2、脂肪的合成代谢: 产生多少个 ATP ? 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 学习完脂肪代谢 预防脂肪肝的途 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属可逆性 甘油磷酸二酯途径 就会知道。 从脂肪代谢的角度谈谈如何预防人 径 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和动物脂肪肝的发生?
甘油一酯途径
新课讲解:55min 课后总结及布置作业:10min
什么是酮体?动物的酮病是如何产 生的,具有哪些危害?
五 、教学反思
1
授人以渔,学法的指导
教 学 反 思
2
多彩课堂,寓教于乐
3
加大作业量,主动吸收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感谢各位老师指导!
有专业知识基础,勇于实践,乐于动手 知识 5%有升学愿望 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动手,喜欢 成功的喜悦,容易受挫 喜欢成功的喜悦,容易受挫 学生大部分是对口生,化学基础 情感 知识薄弱。
能力
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但抽象思维 能力和自学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
学生是课活动的主体!
1、学情策略
寓教于乐
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目的更明确
教材建设九教学效果
![教材建设九教学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8507e9baeaad1f346933ffd.png)
水化膜
+++
酸
+
+碱
++
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在等电点的蛋白质
碱
--
-
-
酸
- --
-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
脱水作用
脱水作用
脱水作用
++ +
+
碱
+
+ ++
--
酸-
-
-
-- -
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不稳定的蛋白质颗粒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
(沉淀)
溶液中蛋白质的聚合沉淀
三、蛋白质的变性
(一)定义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设计与建设要满足学生未来岗位和岗 位群能力要求 。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和企业调研,了 解了企业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需求,结合多年 的教学工作经验、教学体会、教改经验,结合以应用 为目的,以“必须”、“够用”、“实用”、“管用” 为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实践证明我院动物生化课 程内容体系改革具有突破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应 用性。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 ●颗粒表面电荷 ●水化膜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之一,分子量可自 1 万 至 100 万 之 巨 , 其 分 子 的 直 径 可 达 1 ~ 100nm,为胶粒范围之内,所以蛋白质是胶体 物质,溶液是亲水胶体溶液。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 ●颗粒表面电荷 ●水化膜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课件
(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使用化学》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取 三、教学的组织与安排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校内外实训条件 六、教材建设 七、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14高3牧医)
一、教学设计依据
㈠使用教材
《动物生物化学》,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李京杰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㈡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实施条件
(一)教学团队组成及分工
任课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
(二)教学设施及配置
学院有生物检测室及农业基础实验室,可以满足实验需要。
三、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一)单元内容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动物生物化学”是以动物体为研究对象,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有机体化学本质及其生命活动过程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是畜牧兽医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现代生物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已经作为通用的“语言”和有力的“工具”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表述和研究之中。
因此,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对于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它对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应用性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专业能力目标
a知识培养目标:
(1)了解该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了解该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
(2)理解该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掌握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以糖代谢为代表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及生物氧化的实质和内容;掌握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酶在生物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b技能培养目标:实验课的开设,使学生能对一些常用的基本生化实验方法,通过亲自的操作而有所认识,有助于生化理论的学习与理解,通过实验加深对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维生素等有关性质的理解。
2、方法能力目标
(1)采用讲授式、启发式、互动式、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2)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3、社会能力目标
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命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在生产和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以糖代谢为代表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及生物氧化的实质;掌握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酶在生物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难点
课程的难点:物质代谢
(五)学生特点分析
14高3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是高中起点三年制统招班,大多是文科生,化学基础相对薄弱,对该课程的学习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生物化学是用化学语言揭示生命现象的科学,注定
P-03 糖代谢
P-04 生物氧化
㈧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加重平时学习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占50%,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课堂讨论情况,及实验情况打分;期末考试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