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上篇·彰施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上篇·彰施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上篇·彰施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上篇·彰施原文及译文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飞禽众而凤则丹,走兽盈而麟则碧,夫林林青衣,望阙而拜黄朱也,其义亦犹是矣。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

使殊颜异色得以尚焉,谓造物不劳心者,吾不信也。

○诸色质料

大红色、(其质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

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染房讨便宜者,

先染芦木打脚。凡红花最忌沉、麝,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间其

色即毁。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

灰水滴上数十点,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染家以为秘诀,不以告人。)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亦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加减而成。是

四色皆非黄茧丝所可为,必用白丝方现。)木红色、(用苏木煎水,

入明矾、子。)紫色、(苏木为地,青矾尚之。)赭黄色、(制未详。)鹅黄色、(黄蘖煎水染,靛水盖上。)金黄色、(芦木煎水染,

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大红官绿色、(槐花煎水染,蓝淀盖,浅深皆用明矾。)豆绿色、(黄蘖水染,靛水盖。今用小叶苋蓝煎水盖者,名草豆绿,色甚鲜。)油绿色、(槐花薄染,青矾盖。)天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盖。)蒲萄青色、(入靛缸深染,苏木水深盖。)蛋青色、(黄蘖水染,然后

入靛缸。)翠蓝、天蓝(二色俱靛水分深浅。)玄色、(靛水染深青,

芦木、杨梅皮等分煎水盖。又一法,将蓝芽叶水浸,然后下青矾、子同浸,令布帛易朽。)月白草色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

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象牙色、(芦木煎水薄染,或用黄土。)藕

褐色。(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

附:染包头青色。(此黑不出蓝靛,用栗壳或莲子壳煎煮一日,

漉起,然后入铁砂、皂矾锅内,再煮一宵即成深黑色。)

附:染毛青布色法。(布青初尚芜湖千百年矣。以其浆碾成青光,边方外国皆贵重之。人情久则生厌。毛青乃出近代,其法取松江美

布染成深青,不复浆碾,吹干,用胶水参豆浆水一过。先蓄好靛,

名曰标缸。入内薄染即起,红焰之色隐然。此布一时重用。

○蓝淀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

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

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

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

造淀。

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

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

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

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红花

红花场圃撒子种,二月初下种,若太早种者,苗高尺许即生虫如黑蚁,食根立毙。凡种地肥者,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缚绳横阑,以备狂风拗折。若瘦地尺五以下者,不必为之。

红花入夏即放绽,花下作求汇多,刺花出求上。采花者必侵晨带露摘取。若日高露旰,其花即已结闭成实,不可采矣。其朝阴

雨无露,放花较少,旰摘无妨,以无日色故也,红花逐日放绽,经

月乃尽。入药用者不必制饼。若入染家用者,必以法成饼然后用,

则黄汁净尽,而真红乃现也。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

此油一刷,火上照干,立成金色。

○造红花饼法

带露摘红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或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捏成薄饼,阴干收贮。染家得法,我朱孔扬,所谓猩红也,(染纸吉礼用,亦必紫矿,不然全无色。)

○附:燕脂

燕脂古造法以紫矿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近济宁路但取染残红花滓为之,值甚贱。其滓干者名曰紫粉,丹青家或

收用,染家则糟粕弃也。

○槐花

凡槐树十余年后方生花实。花初试未开者曰槐蕊,绿衣所需,犹红花之成红也。取者张度籅稠其下而承之。以水煮一沸,漉干捏成饼,入染家用。既放之。花色渐入黄,收用者以石灰少许晒拌而藏之。

宋先生说:天空中的云霞有着七彩各异的颜色,大地上的花叶也是美丽多姿、异彩纷呈。大自然呈现出种种美丽景象,上古的圣人

遵循的提示,按照五彩的颜色将衣服染成青、黄、赤、白、黑五种

颜色,难道虞舜没有这种用心吗?众多飞禽之中只有凤凰的颜色是丹

红无比的,成群走兽之中唯独麒麟才是青碧异常的。那些身穿青衣

的平民望着皇宫,向穿黄袍、红袍的帝王将相们遥拜,这也是同样

的道理。有君子说:“甜味容易与其他各种味道相调合,白的底子

上容易染成各种色彩。”世界上的丝、麻、皮和粗布都是素的底色,因而才能染上各种颜色。如果说造物不花费心思,我是不相信的。

诸色质料

大红色。(用红花饼作为原料,用乌梅水煎煮出来后,再用碱水

澄清几次。如果用稻草灰代替碱水,效果大致相同。多澄清几次之后,颜色就会非常鲜艳。有的染家图便宜,先将织物用黄栌木水染

上黄色打底子。红花最怕沉香和麝香,如果红色衣服与这类香料放

在一起,一个月之内衣服的颜色就要退掉了。用红花染过的红色丝

帛,如果想要回到原来的颜色,只要把所染的丝帛浸湿,滴上几十滴碱水或者稻灰水,红色就可以完全退掉恢复原来的颜色了。将洗下来的红色水倒在绿豆粉里进行收藏,下次再用它来染红色,效果半点也不会耗损。染坊把这种方法作为秘方而不肯向外传播。)

莲红色、桃红色、银红色、水红色。(以上四种颜色所用的原料也是红花饼,颜色的深浅根据所用的红花饼分量的多少而定。黄色的蚕茧丝不能染成这四种颜色,只有白色的蚕茧丝才可以。)

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再加入明矾、五倍子染成。)

紫色。(用苏木水染上底色,再用青矾作为配料一起渲染而成。)

赭黄色。(制法不太清楚。)

鹅黄色。(先用黄檗煮水染上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

金黄色。(先用黄栌木煮水染色,再用麻秆灰淋水,然后用碱水漂洗。)

茶褐色。(用莲子壳煎水染色,再用青矾水染成。)

大红官绿色。(先用槐花煎水染色,再用蓝靛套染,浅色和深色都要用明矾来进行调节。)

豆绿色。(用黄檗水染上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现在用小叶苋蓝煎水套染的,叫做草豆绿,颜色十分鲜艳。)

油绿色。(用槐花稍微染一下,再用青矾水染成。)

天青色。(放在靛缸里稍微染一下,再用苏木水套染而成。)

葡萄青色。(放进靛缸里染成深蓝色,再用深苏木水套染而成。)

蛋青色。(用黄檗水染,然后放入靛缸中染成。)

翠蓝、天蓝色。(这两种颜色都是用蓝靛水染成,只是深浅各有不同。)

玄色。(先用蓝靛水染成深青色,再用黄栌木和杨梅树皮各一半煎水套染。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蓝芽嫩叶水中先浸染过,然后再放

进青矾、五倍子的水中一块浸泡;但是用这种方法浸染,容易使布和

丝帛腐烂。)

月白、草白色。(都是用蓝靛水稍微染一下,现在的方法是用苋

蓝煮水,煮到半生半熟的时候染。)

象牙色。(用黄栌木煎水稍微染一下,或者用黄土染。)

藕褐色。(用苏木水稍微染一下后,再放进莲子壳和青矾一起煮

的水中进行渲染。)

附:

包头青色的染法。(这种黑色不是用蓝靛染出来的,而是用栗子

壳或莲子壳放在一块儿熬煮一整天,然后捞出来将水沥干,再加入

铁砂、皂矾放进锅里面煮一整夜,就会变成深黑色。)

附:

毛青布色的染法。(布青色最初流行于安徽芜湖地区,到现在已

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因为这种颜色的布经过浆碾之后带有青光,边

远地区和国外的人都很珍爱它,将青布视为贵重的布料;但是人们用

的时间长了,也就不那么稀罕它了。毛青色是近代才出现的,方法

是用松江产的上等好布,先染成深青色,不再浆碾。吹干后,用掺

胶水和豆浆的水过一遍,再放在预先装好的质量优良的靛蓝“标缸”里,稍微渲染一下就立即取出,于是布上就会隐隐约约带有红光。

这种布曾经很受欢迎。)

蓝淀

蓝有五种,都可以用来制作深蓝色的染料,即蓝淀。茶蓝也就是菘蓝,扦插就能成活。蓼蓝、马蓝和吴蓝等都是播撒种子种植的。

近来又出现了一种小叶的蓼蓝,俗称“苋蓝”,是一个更好的蓝品种。

种植茶蓝的方法是,在冬天(大约农历十一月)割取茶蓝的时候,把叶子一片一片剥下来,放进花窖里制成蓝淀。把茎秆的两头切掉,只在靠近根部的地方留下几寸长的一段,熏干后再埋在土里贮藏。

到第二年春天(大约农历二月)时,放火将山上的杂草烧掉,使土壤

变得很疏松肥沃,然后用锥锄(这种锄的锄钩朝向内,约长八寸)掘土,在土里打出斜眼,将保存的茶蓝根茎插进去,就会自然生根长

叶子。其余的几种蓝都是把种子撒在园圃中,春末就会出苗,到六

月采收种子,七月就可以将蓝茎割回来用于造淀了。

制作蓝淀的时候,茎和叶多的放进花窖里,少的放在桶里或缸里,加水浸泡七天,就自然出来了。每一石蓝花汁液加入石灰五升,搅

打几十下,就会凝结成蓝淀。水静放以后,蓝淀就积沉在底部。近

来福建人在山地上普遍种植的都是茶蓝,在近来的出产中,茶蓝的

数量比其他蓝的总和还要多几倍,在山上装入箬篓子再装上船往外运。制作蓝淀时,把撇出的浮沫晒干后就叫“靛花”。放在缸里的

蓝淀一定要先用稻灰水搅拌调匀,每天用竹棍搅拌无数次,其中质

量最好的叫做“标缸”。

红花

红花都是撒播种子在田圃里种植的,二月初就下种。如果种得太早,花苗长到一尺左右时,就会长出样子像黑蚂蚁的一种虫子,这

种虫子咬食花的根部很快就会使花苗死亡。凡是种在肥沃的地里的

红花,花苗能长到二尺到三尺高。这时候应该给每行红花打桩子,

横拴绳子将红花拦起来,以防红花被狂风吹断。如果种在瘦地里,

花苗高度在一尺半以下的就不必这样做。

红花到了夏天就会开花了,花下结出球状花托和花苞,花托的苞片上有很多刺,花就长在球状花托上。采花的人一定要在天刚亮红

花还带着露水的时候摘取。如果等到太阳升起以后,露水干了,红

花就已经闭合而不方便摘了。如果遇上下雨天而没有露水的早晨,

花开得比较少,因为没有太阳,晚点摘也可以。红花是一天天开放的,大约一个月才能开完。作为药用的红花不必制成花饼。如果是

要用来制染料的则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制成花饼后再用,这样黄色

的汁液已经除尽了,真正的红色就显出来了。红花的子经过煎压后

可以榨出油,如果用银箔贴在扇面上,再刷上一层这种油,在火上

烘干后,马上就会变成金黄色。

造红花饼法

摘取还带着露水的红花,捣烂并用水淘洗后,装入布袋里并拧去黄汁;再次捣烂,用已发酵的淘米水再进行淘洗,又装入布袋中拧去汁液;然后用青蒿覆盖一个晚上,捏成薄饼,阴干后收藏好。如果染色的方法得当,就可以把衣裳染成鲜艳的猩红色(染喜庆、贺礼用的东西,也必须用这种紫铆来染,否则就会一点儿颜色都没有)。

附:燕脂

古时候制造燕脂,以用紫铆做成并可染丝的为上品,用红花汁和山榴花汁做的要差一些。近来,山东济宁一带有人用染剩的红花渣滓来做,很便宜。干的渣滓叫“紫粉”,画家们有时用到它,而染坊则把它当做废物扔掉。

槐花

槐树生长十几年后才能开花结果,它最初长出的花还没开放时叫做槐蕊,就像染红色要用红花一样,染绿衣服要用到它。采摘时将竹筐成排放在槐树下将槐蕊收集起来。将槐花加水煮开,捞起沥干后捏成饼,给染坊用。已开的花慢慢变成黄色,有的人把它们收集起来撒上少量石灰拌匀后,收藏备用。

天工开物·冶铸(3)原文

天工开物·冶铸(3)原文 天工开物·冶铸(3) 大体而言,铸造铁钟的模子不用费掉很多油蜡,方法是:先用黏土制成剖成左右两半的或是上、下两截的外模,并在剖面边上制成有接合的子母口,然后将文字和图案反刻在外模的内壁上。内模要缩小一定的尺寸,以使内外模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这要经过精密的计算来确定。外模刻好文字和图案以后,还要用牛油涂滑它,以免以后浇铸时铸件粘模。然后把内、外模组合起来,并用泥浆把内外模的接口缝封好,便可以进行浇铸了。巨磬和云板的铸法与此相类似。 釜 【原文】 凡釜储水受火,日用司命系焉①。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俟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此塑匠最精,差之毫厘则无用。模既成就干燥,然后泥捏冶炉,其中如釜,受生铁于中。其炉背透管通风,炉面捏嘴出铁。一炉所化约十釜、二十釜之料。铁化如水,以泥固②纯铁柄勺从嘴受注。一勺约一釜之料,倾注模底孔内,不俟冷定即揭开盖模,看视罅绽未周③之处。此时釜身尚通红未黑,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凡生铁初铸釜,补绽者甚多,惟废破釜铁

熔铸,则无复隙漏(朝鲜国俗,破釜必弃之山中,不以还炉)。 凡釜既成后,试法以轻杖敲之,响声如木者佳,声有差响则铁质未熟之故,他日易为损坏。海内丛林大处④,铸有千僧锅者,煮糜受米二石,此直痴物⑤也。 【注释】 ①日用司命系焉:日常所用,为人的生命所关。 ②泥固:以泥垫牢。 ③罅绽未周:有缝隙而不周全。 ④丛林大处:大寺院。 ⑤痴物:傻大笨粗之物。 【译文】 锅是用来烧水煮饭的,因此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铸造锅的原料是生铁或者废铸铁器。铸锅的大小并没有严格固定的规格,常用的铸锅直径约二尺左右,厚约二分。小的铸锅直径约一尺左右,厚薄不减少。铸锅的模子分为内、外两层。先塑造内模,等它干燥以后,按锅的尺寸折算好,再塑造外模。这种铸模要求塑造功夫非常精确,尺寸稍有偏差,模子就没有用了。 模已塑好并干燥以后,用泥捏造熔铁炉,炉膛要像个锅,用来装生铁和废铁原料。炉背接一条可以通到风箱的管,炉的前面捏一个出铁嘴。每一炉所熔化的铁水大约可浇铸十到二十口锅。生铁熔化成铁水以后,用镶嵌着泥的带手柄的铁勺子从出铁嘴接盛铁水,一勺子铁水大约可以浇铸一口铁锅。将铁水倾注到模子里,不必等到它冷下来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原文: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

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

天工开物·珠玉(3)原文

天工开物·珠玉(3)原文 天工开物·珠玉(3) 【注释】 ①于阗:今新疆西南部的和田,汉、唐至宋、明称于阗,元代称斡端(Khotan),自古产玉。 ②别失八里:今新疆东北部乌鲁木齐市附近,元代于此地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按别失(besh)为五,八里(balik)为城,故别失八里意为五城,这里并非于阗。确切地说,于阗所在的新疆,明代称亦力把里。 ③赤斤蒙古:明代于今甘肃玉门一带设赤斤蒙古卫,亦非于阗所属。确如作者所自称,他没有弄清地名及地点。 ④葱岭:今新疆昆仑山东部产玉地区,于阗便在这一地区。 ⑤蓝田:西安附近的蓝田一带古曾产玉,新疆境内并无蓝田之地名。 ⑥原文为晋人张匡邺作《西域行程记》,误。查《新五代史于阗传》,载五代时后晋供奉官张匡邺、判官高居诲于天福三年(938)使于阗。高居诲作《于阗国行程记》言三河产玉事。此书非张匡邺作,且作者亦非晋人。《本草纲目》卷八《玉》条误为晋鸿胪卿张匡邺使于阗,作《行程记》。《天工开物》引《纲目》,亦误信,为免再以讹传讹,此处作了校改。 ⑦乌玉河:十世纪时在新疆旅行的高居诲,在《于阗行程记》中

载产玉之河有白玉河(今玉龙喀什河)、乌玉河(今喀拉喀什河)及绿玉河,属正确记载。这些河均为塔里木河支流,发源于昆仑山。《明史》卷三三二称于阗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再西有乌玉河,均产玉。 【译文】 贩运到中原内地的玉,贵重的都出在于阗汉代时西域的一个地名,后代叫别失八里,或属于赤斤蒙古,具体名称未详的葱岭。所谓蓝田,是出玉的葱岭的另一地名,而后世误以为是西安附近的蓝田。葱岭的河水发源于阿耨山,流到葱岭后分为两条河,一曰白玉河,一曰绿玉河。后晋人高居诲作《于阗行程记》载有乌玉河,这段记载是错误的。 【原文】 玉璞不藏深土,源泉峻急激映而生。然取者不于所生处,以急湍无着手。俟其夏月水涨,璞随湍流徙,或百里,或二三百里,取之河中。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国人沿河取玉者,多于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积处,其月色倍明亮。凡璞随水流,仍错杂乱石浅流之中,提出辨认而后知也。 白玉河流向东南,绿玉河流向西北①。亦力把里②地,其地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者,云阴气相召,则玉留不逝,易于捞取。此或夷人之愚也③,夷中不贵此物,更流数百里,途远莫货,则弃而不用。

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

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 导读:《红楼梦》的作者:清代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约生于1724年)。 《三国演义》的.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水浒传》的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

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男,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 1.史记的作者是谁 2.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3.男生贾里的作者是谁 4.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5.狂人日记的作者是谁 6.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7.海的女儿的作者是谁 8.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上文是关于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杜甫诗三首翻译

杜甫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注释 秋兴八首(其一)① 玉露②凋伤③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④。 江间波浪兼天⑤涌,塞上⑥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⑦他日⑧泪,孤舟一系⑨故园心。 寒衣⑩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1.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春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古物抒怀的意思。 2.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3.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4.萧森:萧瑟阴森。 5.兼天:连天。 6.塞上:指巫山。 7.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8.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9.系:指系舟上岸。 10.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11.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12.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 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 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 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登高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②清沙白鸟飞回③。

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指南录后序文言文原文指南录后序 作者: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然后渡扬子江,入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高邮、、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天工开物》两则学案

《天工开物》学案 主备:审核: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打文言基础,诸如文中的文言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 把握说明文的特点:被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 3. 学习《〈天工开物〉两则》,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 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学习重点: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记忆。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助学资料: 1、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动乱,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 2、《天工开物》见课本69页阅读指南 3、作者简介: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时明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床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 第一课时 A级任务《稻》 一、通读全文,给下列字词读音 秔()粳()粘()稌()糯()婺()俟()殚()潦()刈()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 湿种 ..() ..()之期名.()为社种 俟.()其生芽若田亩逢旱干、水溢 ..() 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结果 ..()而已 凡秧既.()分栽后凡稻旬日 ..()失水 待夏潦.()已过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 其再.()栽秧六月刈.()初禾 任从 ..()烈日旱干无忧幻.()出旱稻一种 滋益 ..()全无不足尚.()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两则 课文研读经典原文 文化背景 《天工开物》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来理解。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落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局。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2 500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本人的情况。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明神宗万历十五年生于南昌府奉新县北乡牌楼宋村。宋应星的曾祖宋景(1476—1547)是嘉靖年间的名臣,曾任山东参政、左布政使、南工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牌楼宋村的“三代尚书第”“方伯第”“世进士第”等牌坊,所旌表之人,从宋应星的曾祖到族叔,都是宋家作为名门望族的历史见证。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平民百姓接触,熟悉农业耕作、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荣耀乡里的曾祖,一直是后来宋氏子孙景仰和效仿的楷模。宋应星自幼聪颖,“数岁能韵语”(宋士元《长庚公传》),博学强记。年轻时,致力于科举,以期金榜题名,重振门第。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与其兄宋应升同赴南昌应试,都中举人。当时宋应星29岁,名列第三;其兄38岁,名列第六,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在自此以后的15年时间里,他们兄弟曾五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与进士无缘。对宋应星来说,多次北上的万里之游,虽然没有达到科举中第的目的,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无论是田间的农业技术,还是作坊的手工业操作,都引起了宋应星极大的兴趣,他作了不少笔记和工艺流程素描图,为日后写作《天工开物》奠定了基础。北上应试的屡屡受挫,社会政治的黑暗,使得宋应星对科举彻底绝望,遂下决心把有限的精力转向实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问题。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家食之问堂”,出自《易经·大蓄》:“不家食,吉,养贤也。”意为给贤者以官禄,不让其在家自食。宋应星引用这个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自己就是要在家里研究自食其力的学问,而不再以官禄为生。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也就是明朝灭亡的前十年,宋应星任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教谕是一个教授县学生员的文职教官,虽然无品无阶,薪俸微薄,却也受人尊敬,较为闲暇。宋应星在工作之余,整理资料,从事写作,他的很多政治、哲学、经济等方面的著作都是这个期间完成的。1637年,宋应星出版了他一生的力作《天工开物》,奠定了他大科学家的历史地位。

天工开物·燔石(4)原文

天工开物·燔石(4)原文 天工开物·燔石(4) 【注释】 ①承液:承接所流液体。 ②北狄:此指满族人的政权后金。 【译文】 硫黄是由烧炼矿石时得到的液体经过冷却后凝结而成的,过去的著书者误以为硫黄都是煅烧矾石而取得的,就把它叫做矾液。事实上,煅烧硫黄的原料,有的是来自当地特产的白石,有的是来自煤矿的煅烧矾石,矾液的说法就是这样混杂进来的。又有人说中国凡是有温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硫黄,可是,东南沿海一带出产硫黄的地方并没有温泉,这可能是因为温泉的气味很像硫黄而猜想到的吧。 烧取硫黄的矿石与煤矿石的形状相同。煅烧硫黄的大致步骤是:先用煤饼包裹矿石并堆垒起来,外面用泥土夯实并建造熔炉。每炉的石料和煤饼都有千斤左右,炉上用烧硫黄的旧渣掩盖,炉顶中间要隆起,空出一个圆孔。燃烧到一定程度,炉孔内便会有金黄色的气体冒出。预先请陶工烧制一个中部隆起的盂钵,盂钵边缘往内卷成像鱼膘状的凹槽,烧硫黄时,将盂钵覆盖在炉孔上。硫黄的黄色蒸气沿着炉孔上升,被盂钵挡住而不能跑掉,于是便冷凝成液体,沿着盂钵的内壁流入凹槽,又透过小眼沿着冷却管道流进小池子,最终凝结而变成固体硫黄。

用含煤黄铁矿烧取皂矾,当黄色的蒸气上升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收取硫黄。得硫一斤,就要减收皂矾三十多斤,因为皂矾的精华都已经转化为硫了,剩下的枯渣便成了废物。 火药的主要原料是硫黄和硝石,硫黄是纯阳,硝石是纯阴,两种物质相互作用能引起爆炸,产生巨大的声响,这真是自然界变化出来的奇物。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出产硫黄,或者也有可能是有硫黄出产而不会炼取。新式枪炮出现在西洋与荷兰,这说明由东往西数万里,都有出产硫黄的地方。但是所谓琉球的土硫黄、广东南部的水硫黄,却都是一种错误的记载。 砒石 【原文】 凡烧砒霜,质料似土而坚,似石而碎,穴土数尺而取之。江西信郡①、河南信阳州皆有砒井,故名信石。近则出产独盛衡阳②,一厂有造至万钧者。凡砒石井中,其上常有浊绿水,先绞水尽,然后下凿。 砒有红、白两种,各因所出原石色烧成。凡烧砒,下鞠③土窑,纳石其上,上砌曲突④,以铁釜倒悬覆突口。其下灼炭举火。其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度其已贴一层,厚结寸许,下复熄火。待前烟冷定,又举次火,熏贴如前。一釜之内数层已满,然后提下,毁釜而取砒。故今砒底有铁沙,即破釜滓也。凡白砒止此一法。红砒则分金炉内银铜脑气有闪成⑤者。 凡烧砒时,立者必于上风十余丈外,下风所近,草木皆死,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徙,否则须发尽落。此物生人食过分厘立死。然每岁

春望原文及翻译

春望原文及翻译 篇一:“春望”翻译 内容简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早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创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内容讲解】: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希望通过这篇春望翻译能使大家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篇文章。 篇二:望岳春望译文赏析 望岳

《天工开物》上篇·乃粒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上篇·乃粒原文及译文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 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饷,知 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总名 凡谷无定名,百谷指成数言。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著书圣贤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而犹 系之谷者。从其朔也。 ○稻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亢,米曰粳。粘者,禾曰余,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 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 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若田亩 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 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 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 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 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干无忧,此一异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 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 全无,不足尚也。 ○稻宜 凡稻,土脉焦枯,则穗实萧索。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秽遗、榨油枯饼、(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莱菔子为上,芸苔 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草皮木叶,以佐生机,普天之所同也。(南方磨绿豆粉者,取溲浆灌田肥甚。豆贱之时,撒 黄豆于田,一粒烂土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 蘸秧根,(凡禽兽骨。)石灰淹苗足,向阳暖土不宜也。土脉坚紧者,宜耕陇,叠块压薪而烧之,填坟松土不宜也。 ○稻工(耕耙磨耙耘耔具图) 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化烂,敌粪力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获损薄也。凡粪田若撒枯浇泽,恐霖 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凡一耕 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释化也。 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扛悬耜,项背相望而起土。两人竟日仅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 力也。凡牛,中国惟水、黄两种。水牛力倍于黄。但畜水牛者,冬 与土室御寒,夏与池塘浴水,畜养心计亦倍于黄牛也。凡牛春前力 耕汗出,切忌雨点,将雨则疾驱入室。候过谷雨,则任从风雨不惧也。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的作者是谁呢?以下是带来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工开物》的作者为明朝科学家。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

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

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课题:《杜甫诗三首》 课型:讲读新授课时:3 主备:李艳芳审核:初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文学常识 (1)杜甫是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 (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3.解释下面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 (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 (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4.填空 《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 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品味研讨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为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天工开物》两则教案

《天工开物》两则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字词等文言知识。 2、学习《〈天工开物〉两则》,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 2、让学生讨论分析,本文所涉及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二、单元简介: 1、选文: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

【2019最新】中考文言文《指南录后序》全文详细翻译-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文言文《后序》全文详细翻译 《指南录》后序 作者: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当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战、守、迁都来不及安排了。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都想不出办法来。恰巧(双方)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邀请我方主持国事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走一趟可以解除(国家)祸患。国事到了这个地步,我顾不得爱惜自己的身躯,(而且)我料想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服的。过去,我们的使者往来,也没有被扣留在元军里面的,我更想(借此机会)察看一下元军方面的情况,以便回来制定救国的策略。于是,就辞去丞相职位不就任,第二天,用资政殿学士(的身分)前往。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刚到元军军营的时候,我激昂慷慨地说着抗争的话,(元军)上上下下的人都很震惊,元人也不敢一下子轻视我国。不幸的是先有叛将吕师孟与我结仇,后有贾余庆(向对方)讨好献媚,我被软禁起来不能回国,国事也就不可收拾。我估计脱不了身,就理直气壮地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谴责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我)只想求死,不再顾念(个人)安危。元军方面虽然表面上尊敬我,实际上(对我)很愤怒。(派来)两个高级头目,名义上是招待使臣的人,夜里却用兵包围我的住所,因此我就不能回国了。过了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朝国都去;元人逼我同他们一起走,但我不在使者之列。我按理应当自杀,但还是暗中忍耐着跟随他们出发。古人说:“(忍辱不死)是准备凭借这个有所作为啊!”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

天工开物·佳兵(4)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4)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4) 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取研末。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③同研,木炭则从后增入。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使用巨炮,多从临期装载也。 【注释】 ①官引:由官府发放的专卖许可证。 ②长、淮:长江、淮河。 ③黄:硫黄。 【译文】 硝石这种东西,中国和外国都有,而中国只有西北部才出产。东南地区卖硝石的人如果没有官府下发的运销凭证,就会以走私的名义而被治罪。硝石和盐都是在地底下面生成的,随着水气蒸发,出现在地面。近水而土层薄的地方形成盐,靠山而土层厚的地方形成硝。因为它入水即消溶,所以就叫硝。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过了中秋节以后,即使是在室内,隔天扫地也可扫出少量的粗硝,以供进一步煎炼提纯。 我国有三个地方出产硝石为最多:其中,四川产的叫做川硝,山西产的叫做盐硝,山东产的叫做土硝。把刮扫来的粗硝(土墙中有时也有硝冒出来)放进缸里,用水浸一夜,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

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入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长的叫马牙硝(这都是各地出产的硝再经过纯化得到的),而沉在下面含杂质较多的叫朴硝。要除去杂质把它提纯,还需要加水再煮。扔进去几只萝卜一起煮熟后,再倒入盆中,经过一晚便能析出雪白的结晶,这叫做盆硝。牙硝和盆硝制造火药的功用相同。 用硝制造火药,少量的可以放在新瓦片上焙干,多的就要放在土锅中焙。焙干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不能用铁碾在石臼里研磨硝,因为铁石摩擦一旦产生火花,造成的灾祸就不堪设想了。硝和硫按照某种火药所要求的配方比例拌匀研磨以后,木炭末随后才加入。硝焙干后,时间久了又会返潮,因此大炮所用的硝药,多数是临时才装上去的。 硫黄 【原文】 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北狄无黄之国,空繁硝产①,故中国有严禁,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黄不入内,入黄即不透关。凡碾黄难碎,每黄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尘细末也。 【注释】 ①空繁硝产:白白地生产那么多硝,而不能制火药。 【译文】 硫黄和硝配合好之后,才能使火药能够爆炸。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产硫黄,硝石产量虽然多也用不上。因此中原地区对于硫黄是严禁

高中语文《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 水稻的品种最多。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稻秧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名称很多,不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有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这就是广东的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稻田十天无水,便有干旱之虞。夏种冬收的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靠湖边的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 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离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贵人。但结实甚少,滋养全无,不值得崇尚。 (选自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略有改动) 治铁 锻造铁器,是用炒过的熟铁为原料。先用铸铁做成砧,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有句俗话说,“万器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刚出炉的熟铁,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用过的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以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时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炼铁炉中的燃料,用煤炭的占十分之七,用木炭的占十分之三。在山林无煤之地,锻工选择坚硬木条烧成火墨(俗名叫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口),其火焰比煤更猛。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种铁炭,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优点,与烧饭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放在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介。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用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熟铁、钢铁经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其质地不坚。乘出炉时将物料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健铁。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质。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中国小焊用白铜粉作焊药,大件的锻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但经年累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出处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