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工艺规程及控制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工艺规程及控制要点
生产工人培训资料
一件产品的完成,大多数时候需要几个车间共同的配合,也就是说一件产品的工艺过程会涉及到不止一个车间。
下面所讲并不是一件产品的完整工艺,而是以车间为框架来说明各种主要工艺规程及其控制要点。
1 热加工车间
1.1热压:热压产品主要有三通、弯头、变径、管道附件(封头、接管座、堵板)等。
1.1.1产前准备:认真阅读图纸和工艺卡,了解产品特点;选择合适模具,安装模具。
要点:每一件或一批产品生产前仔细研究图纸和工艺,对其工艺难点提前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
1.1.2坯件入炉加热:加热的目的是提高金属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以利于金属的变形和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
生产中各种材质的加热温度:
A335P91:950~1060℃
A335P22:1050~1100℃
A106:950~1060℃
WB:880~950℃
400℃以上升温速度≤150℃/h 保温时间1min/mm且≥30分钟除A106要求终缎温度≥780℃,其余材质终锻温度≥850℃
要点:设专人监控加热过程,防止金属氧化、脱碳、过烧、过热、内部裂纹等缺陷产生。
1)氧化:坯料在炉内加热过程中,表层金属与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皮,造成金属的烧损。
为减少氧化损失应采取措施如下:①在保证加热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加热时间,尤其避免坯料在高温环境停留时间过长,操作上应尽量少装勤装。
②在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炉内过剩空气,以免剩余氧气过多。
③炉膛内应保持不大的正压力,以防止冷空气吸入炉内。
2)脱碳:在高温下钢料中的碳与炉气中的水汽、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钢料表层含碳量降低,进而影响成品管件的性能。
操作上应尽量快速加热,避免钢在高温
下长时间停留。
3)过烧:金属加热到接近熔点温度(就是超过前面规定的允许加热温度的上限)时,晶间低熔点物质开始融化,由于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渗入晶粒边界使晶间物质氧化,破坏了晶粒间的联系,这种组织结构的钢一经锻打即破碎而成废品。
过烧现象不可逆,在生产上一旦发生就是严重事故。
操作上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不得高于规定温度的上限。
3)过热:是指钢料在稍低于过烧温度下长时间保温时,组织内部晶粒过分长大,导致产品性能降低。
操作上应严格控制加热时间不能太长。
4)内部裂纹:钢加热时,由于厚度原因,表面和中心之间存在温度差,表面热膨胀大于中心,中心部分形成三向拉应力,这种由于温度不均而产生的应力叫温度应力。
加热速度过快则温度应力很大。
在温度应力和坯料中原有的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下,钢料就有可能产生内裂纹。
从内裂纹产生的原理上看,实际操作中加热速度必须要有限制。
但是加热速度过慢又会产生前面说的缺陷。
所以,为平衡起见,制定和遵守正确的加热工艺规范是必须的。
1.1.3压制:压制是管件成形的关键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把加热到合适温度的坯料放入模具内,外力加压,使上下模具合模,由于高温下金属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就充满到模具腔内,脱模后,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的管件压制成功。
操作要点:
1)坯料入模前,磨具内要涂铅粉磷片水混合物。
目的是起润滑作用,使钢料在充满模具的过程中,减少摩擦。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能源;提高模具寿命;使钢料变形均匀,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
2)分段压制,最终合模:金属的流动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受此限制,坯件不能一次变形过大,否则,产品内部组织就会被一定程度地破坏。
所以,要使坯料完全充满模具,就要经过反复几次的加热、压制的过程。
具体操作上,每次油压机行程达到60~80mm时,就应停止压制,坯料重新入炉加热。
3)压制过程中设专人监视坯料变形情况,一旦出现内鼓、起皱现象,立即停止压制。
4)控制终压温度:终压温度低于规定温度,金属的流动性降低,变形抗力急剧加大,此时勉强压制会导致加大能源消耗;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最重要的是,此时会严重破坏钢的内部组织,严重降低钢的机械性能。
5)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
锻压后的冷却,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冷却方式不当,有可能其粗大的锻造组织影响以后的热处理组织,还可能由于应力过大造成裂纹而影响产品质量。
1.1.4整形:整形工序包括划线、齐头、冲口整形。
为进一步机加工准备合格的半成品。
要点:注意按照图纸和工艺卡规定,为机加工留出适当的机加工余量。
少则不能保证出合格产品,多则增加机加工工作量,造成浪费。
1.2热处理
坯件经热压成型后,其内部组织会存在各种缺陷,如晶粒组织粗大、组织分布不均等,这些都会影响钢在使用时的性能,因此,在机加工前要进行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半成品或成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不同的冷却速度冷却下来,以获得所需要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它在不改变钢的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钢的内部组织,从而改善其性能,提高使用价值,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我公司产品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是管件的正火加回火、焊接管件的焊后回火。
1.2.1管件的正火:把钢加热到上临界点以上30~50℃,使钢全部奥氏体化,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操作称为正火。
正火的目的:①提高硬度改善机加工性;②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使钢得到致密的结构组织;③消除内应力。
1.2.2回火:将淬火或正火后的钢重新加热、保温、冷却,以得到较为稳定的回火组织的工艺过程。
回火的主要目的:①消除淬火或正火时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②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③稳定工件尺寸,使钢的组织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操作要点:
1)炉内管件摆放:为控制加热均匀,不使局部温度过高,出现过热等现象,管件摆放要合理,管件间空隙均匀,层数合理,并且规定不得距离炉门1m内;
2)根据管件规格、大小、摆放位置,合理调整火焰。
3)严格按照工艺规定控制升温速度、保温时间、降温速度,随时观察、调节。
4)回火缺陷:回火后硬度偏高或偏低,主要原因为炉温不均匀、回火温度规定错误或炉温失控造成。
同批管件硬度不均,大多是炉本身温度不均造成,如炉气循环不均,装炉量过大等。
其他的回火缺陷还有畸变、回火脆性,这里我们不讨论。
1.2.3焊后回火:焊后回火的目的和原理跟前面说的一样,只是需要回火处理的部位,其组织缺陷产生原因是由于焊接操作。
钢的焊缝接头和热影响区部位,由于焊接操作,经过了加热冷却、冶金作用、合金元素的再分配等影响,会出现有缺陷的内部组织,也需要进行回火处
理以得到合格的组织,进而得到所需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使用性能。
操作要点:
1)焊后回火采用电加热方式,自动控温。
2)针对不同材质的要求,严格执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3)加热绳缠绕要密度均匀,覆盖面积足够。
4)热电偶放置位置准确,否则就不能真实反馈工作面的温度。
1.3推制
推制是弯头热成型的另一种成熟工艺,相对于热压成型来说,推制工艺过程简洁,成型好,大多数情况下材料利用率高,能源耗费节省。
推制采用中频加热装置,温度控制的误差范围比较小。
在芯头阻力、推制机推力和加热温度的控制下,能够很好的控制弯头的减薄量。
操作要点:
1)推制准备:修补直管两端端口,内壁涂铅粉和磷片水混合物;
2)弯头芯棒预热到合适温度;
3)调整中频线圈位置,控制内外弧温度差60~80℃左右,
4)调整中频功率和推进速度的配合,专人监视弯头情况,一旦发现起皱,立即停止推制,重新调整。
2 铆焊车间
铆焊车间主要承担焊接三通、焊接弯头、四大管道工厂化配管的工作。
主要工艺为各种焊接操作和与之配套的焊后热处理。
本公司产品的工作环境要求特殊,有些极其恶劣,所以决定了所用材质有特殊要求,并且各有严格的焊接工艺规范。
2.1 主要材质如下
2.1.1 A335P91:该钢是高强度马氏体耐热钢,用于主汽管道。
对氢致裂纹敏感,焊接材料应采用低氢型、合金成分与母材相近的焊条(FOX C9MV)和焊丝,在焊后热处理之前,温度必须冷却到180℃以下,以保证马氏体的充分转化;
2.1.2 P22:该钢用于热段管道,淬透性和淬硬性都很大,焊接中,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很容易产生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这会使接头力学性能下降,且有很大内应力,导致热影响区发生裂纹。
因此,要焊前预热,焊后回火。
P22钢适用的焊条是R407;
2.1.3 15NiCuMoNb5(WB36):用于给水管道,特点是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焊接性能,需要焊前预热和焊后回火,专用焊条是FOX EV65;
2.1.4 A106C、A672B70CL32:用于冷段管道,焊接性能良好,一般不需预热,焊接环境温度较低或焊件较厚时,需预热100~150℃,使用焊条J507。
2.2 焊材的领用、保管、使用
作为成熟的焊接专业厂家,必须有一整套严格规定的焊材领用、保管、使用的规定,这是保证焊接产品合格的重要条件。
熟知并遵守本规定,也是对合格焊工的基本要求。
必须明确的几个基本原则:
1)任何时候焊材必须保持干燥,要有专用的焊材库,焊材储存要上架,距离地面和墙面均需大于300mm。
焊条焊剂使用前烘干。
2)随用随领,用多少领多少,用后剩余的及时交回,下次使用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3)对应于不同的母材,不同的焊材的合金成分和使用条件也不同,因此生产中,错误使用焊材属于严重事故。
2.3 焊接方法
2.3.1 坡口形式:产品性质决定本公司所有焊缝均为全熔透焊缝,对于厚板,必须开坡口焊接,坡口形式为单、双V,U型坡口。
2.3.2 焊接种类:
1)钨极氩弧焊,特点:焊缝成形美观,质量好;但成本高,生产率低,用于打底焊。
2)手工电弧焊,操作灵活,可全位置焊接,是主要焊接手段。
3)埋弧自动焊,用于填充层和盖面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是本公司新近引进的焊接方法。
2.3.3 焊接工艺
1)预热和全程控温焊前预热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焊接所产生的裂纹,有些材质在焊接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有害的裂纹,因此需要控制层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这就需要全程控温。
2)焊接电流、电压、焊速的选择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的组合决定了焊接热输入得多少,为了减少焊接缺陷,针对不同的母材特性,必须对这些参数进行选择,正确的焊接参数是经过规范的焊接工艺评定确定下来的
3)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为避免热输入不均,造成焊后管件的变形,对于大厚度、大管径的焊接必须两人或4人对称焊接;
②对于需要预热和全程控温等管件的焊接,尽量一次焊接完成,如果确实需要停止焊接,再次焊接前,要按规定重新预热;
③焊缝尺寸及表面质量要符合图纸要求。
4)焊后热处理前面讲过,此处略。
需要注意的是P91\P92材质的焊后热处理,要在焊接后管件温度降到规定时进行,但是温度不能降到常温状态。
3 机加车间
本公司机加车间主要工艺为车坡口和镗孔两类。
作为专门配合管件和管道生产的辅助车间,其生产特点为:
1)以加工焊接坡口为主,主要坡口形式有单、双V,U型坡口。
2)保证管件相对于接管的通流面积,热压三通为90%,热压弯头为95%。
3)保证产品的形位公差。
操作要点:机加工车间的主要控制项目是合格的物理尺寸,也就是要严格保证成品管件和半成品配管的形位公差。
为此目的,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自检、互检、专检的制度。
确保不合格的成品和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1)管件复检:认真阅读图纸和工艺卡,对由热加工和铆焊车间等上道工序转来的半成品进行复检,如发现与图纸或工艺要求不符,则退回上道工序返修或者报告工艺部门拿出解决方案。
2)在机加过程中如果发现产品质量轻微不符合要求,例如弯头壁厚严重不均,但是能保证接口壁厚,通过前后弧上下尺寸的调整,能满足图纸要求时,操作者必须进行调整。
3)以上两条是针对上道工序半成品的复检。
车间内部也要建立并遵守自检、互检的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贯彻图纸和工艺的意图,防止由于疏忽、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出现次品、废品的现象。
①钳工划线:钳工划线的过程就是对上道工序半成品复检的过程。
以三通为例,首先,管件
上平台,使主管中心与支管中心处于一个水平面内,确定中心,以支管中心为基准,划出左右主管的加工线;以主管中心为基准,划出支管加工高度加工线,在两个加工线上打上样冲点。
划线完毕。
②在装夹车削之前,要仔细核对管件主要尺寸,如三通的主、支管长度、接口尺寸等等。
只有确认划线尺寸与图纸无误以后,才可以装夹、车削。
③机加完成的管件,在转到铆焊或后处理车间之前,设立一个停止检查点。
质检员对管件做一个全面检查,除主要尺寸外,重点检查弯头的角度、三通支管相对于主管的垂直度、端口垂直度、接口尺寸、管件内径等项目。
只有以上项目全部合格,管件才可以转序。
4 后处理车间
管件产品经过之前的加工,转到后处理车间。
在这里主要经过两个工序,也就是说后处理有两个目的:去除管件表面的各种超标缺陷和涂漆、标识。
管件的表面处理非常重要,它是在管件出厂前进行的最后美化处理,良好的包装是产品打动顾客的重要手段。
4.1去除管件表面的各种超标缺陷
4.1.1打磨用角磨磨去管件表面浮锈,以及可能存在的结疤、撕裂、折叠、重皮、焊瘤等缺陷。
打磨时注意,打磨处任何时候管壁厚度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接管厚度,并且该处与周围组织要平滑过渡。
发现需要到其他工序返修处理的缺陷,要及时返回。
4.1.2所有缺陷去除后,用圆砂轮整体抛光。
4.1.3喷砂对配管内表面进行喷砂,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浮锈、油污等,为涂漆工序准备工作面。
4.2 涂漆标识涂漆的目的有两个方面:防腐美化
4.2.1涂漆按要求,管件表面处理完成2~6小时内,及时进行涂漆保护,要求不得漏底,漆膜不得起皱,漆膜厚度符合要求。
4.2.2 钢印、标识、:钢印、标识是管件在生产、运输、安装、运行以及以后的检修整个过程中的唯一识别符号,这个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地做,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阜新华通工艺部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