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00a3548e9951e79b892790.png)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舞台咏叹》(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第二课时课型: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1、能对歌剧、舞剧和音乐剧感兴趣,主动搜集有关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的资料。
2、聆听歌曲《扎红头绳》、《天鹅湖》、《回忆》,演唱并感受其主题片段,初步了解歌剧、舞剧及音乐剧的一般特点。
能听辨熟悉的歌剧、舞剧片段。
3、在充分的聆听与丰富的音乐实践中,发掘出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欣赏感悟《扎红头绳》、《天鹅湖》和《回忆》教学难点:探究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二、音乐欣赏:(一)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请学生介绍剧情。
2、投影介绍歌剧的起源、发展及代表作品等知识。
3、欣赏《扎红头绳》。
4、男女同学分角色唱一唱主题旋律,对比两个主题的音乐特点(曲调特征,旋律音调、节奏等)5、分析思考:a:歌剧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b:你认为此时的杨白劳和喜儿幸福吗?为什么?他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什么?c:假设你是黄世仁,你会怎样对待这一对父女俩?试试用七声徵调式创编曲调把你的想法唱出来。
6、小结。
(二)欣赏舞剧《天鹅湖》选段《天鹅》、导入欣赏(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2、欣赏《天鹅》片段3、回答问题后,了解舞剧的基本知识,再完整欣赏。
4、思考:作品是用什么乐器、什么旋律表现天鹅的形象的?5、男生哼鸣,女生随老师表演天鹅舞,感受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美感。
(三)欣赏音乐剧《猫》选段《回忆》、老师语言导入音乐剧的欣赏。
(音乐剧的产生)2、欣赏《回忆》。
3、唱一唱主旋律,体会歌曲情感。
4、讲述老猫的故事,讨论探究老猫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给我们什么启示?三、对比小结:歌剧、舞剧、音乐剧的异同。
四、反馈评价:听辨几段熟悉的音乐,判断选自什么作品。
五、拓展:音乐剧等离我们并不遥远,了解身边的音乐剧的创作过程,六、结束语,提升主题。
初中音乐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奏:龙文》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奏:龙文》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10cb7b9d528ea81c7796b.png)
初中音乐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奏:龙文》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学习用中音竖笛吹奏《龙文》。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能够较熟练地掌握用连贯的气息吹奏《龙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导入
1、复习歌曲《龙文》(跟录音)。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唱过这首歌词喜闻乐见、曲调朗朗上口,简单易学的中国风歌曲《龙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中音竖笛吹奏这首歌曲的片段。
2【讲授】二、学习吹奏
1.老师范奏《龙文》,学生思考:在演奏方法上有何特点?
首先,老师为大家演奏这首作品,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吹奏,一边做指法练习,同时思考,在演奏方法上有何特点?
演奏以连音为主,运舌时动作轻柔而富有弹性,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性。
2.唱乐谱,分析旋律特点。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竖笛的吹口抵住下巴,边做指法练习边唱乐谱,并思考旋律有何特点?分为几句?
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符变化而来的旋律古香古色,流淌着龙子之情。
乐曲可以分为四句。
初中音乐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怀古(埙与乐队)》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怀古(埙与乐队)》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759f48f5335a8102d2208d.png)
初中音乐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怀古(埙与乐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
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欣赏埙独奏曲《怀古》、琴曲《梅花三弄》,了解、认识古代音乐、古代乐器,进一步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能听辨一些古代乐器的音色,体会古代乐器及音乐的风格,用恰当的歌声表现《梅花三弄》的意境。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古曲的欣赏和古曲意境的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悠远古风
导入
新课学习
1、听赏主题旋律,分辨乐器音色,并分组讨论。
1)、分辨是何种乐器,属于什么乐器组。
2)、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古琴和编钟。
2、教师介绍古琴和编钟的有关知识。
3、哼唱主题旋律。
4、完整听赏《梅花三弄》,听赏过程中提示学生:
1)、音乐的情绪、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2)、梅花的主题分别出现了几次?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苏科版九年级音乐上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音乐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ea1e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c.png)
苏科版九年级音乐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九年级音乐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掌握音乐基本概念及表现技巧。
2. 研究及演奏中国传统和各国的民族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及演奏。
2. 难点:对各国民族音乐的表现技巧和情感把握。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 第一单元:中国民歌
- 教学内容:《茉莉花》、《大海啊故乡》等。
- 教学方法:演唱、合唱、简单伴奏。
2. 第二单元:西方古典音乐
- 教学内容:贝多芬、肖邦等著名作曲家代表作品。
- 教学方法:听音乐会、欣赏分析、模仿演奏。
3. 第三单元:各国民族音乐
- 教学内容:《茉莉花》中融合的各国民族音乐、俄罗斯、法国、非洲等国家传统音乐。
- 教学方法:听音乐会、阅读资料、模仿演奏。
4. 第四单元:创作与表演
- 教学内容:创作自己的小曲子并表演出来。
- 教学方法:分享创作过程、提供个性化指导。
四、教学评估方法
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听课记录、课堂笔记、课堂活动表现等。
2. 考试评价:期末考试在听力、演奏、歌唱等方面进行评估。
五、教学总结
九年级音乐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中国传统音乐,也有各国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
本教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素养,加深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世界,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92f9784868762caaed5d5.png)
第一单元国威国魂教学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国威国魂,课本中的音乐作品有《中国进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红旗飘飘》、《祖国颂》、《芬兰颂》和《威风锣鼓》。
其中《芬兰颂》是外国作品,具有不同情绪和风格,却体现出相同的主题。
国威国魂从什么方面来体现?怎样体现?我认为可以从与音乐有关的国旗、军队、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等来体现。
教学思路:本单元涉及到中外作品,所以我的教学思路有两条线是:第一条线从中国的不同音乐作品中去感受相同的爱国之情;第二条线从对比欣赏《祖国颂》和《芬兰颂》去感受不同民族精神和爱国之情。
(还可以加入其他国家的音乐作品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多元文化,体现出教材赋予教学的空间。
)教学课时:两课时(两条线各为一课时)第一课时:中国进行曲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准确演唱《中国进行曲》,从中感受中国向着新世纪勇往直前的豪迈之情;2、通过欣赏《红旗飘飘》、《祝福祖国》、《威风锣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受相同的爱国之情;3、能够演唱歌曲《红旗飘飘》、《祝福祖国》中的主题片段,尝试用隆隆的鼓声表现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气氛,体会表演、合作的快乐;4、简单了解有关红旗的相关常识。
教学内容:演唱《中国进行曲》,欣赏《红旗飘飘》、《祝福祖国》、《威风锣鼓》。
教学重点:富有表情地准确演唱《中国进行曲》教学难点:《中国进行曲》的演唱与分析、击鼓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伴着熟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2分39秒)的歌声中走进音乐教室,上课礼仪!(6)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叫什么?属于什么体裁?(进行曲?摇篮曲?抒情歌曲?)生:师生问与答。
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后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生:启发学生说说进行曲的特点。
(设计意图:用进行曲体裁导入,直接进入《中国进行曲》的学习)二、新歌演唱《中国进行曲》(8)1、介绍歌曲,聆听歌曲,感受情绪及表现形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韩伟、贺东久等作词,孟卫东作曲的歌曲——《中国进行曲》(2 分14秒),请同学们听录音。
初中音乐教案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心传递
![初中音乐教案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心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30d1d99df5335a8103d220ff.png)
《爱心传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苏少版《音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
歌曲《爱心满天》采用大调式,单三部曲式结构曲调优美动听,洋溢着青春气息。
第一乐段采用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绘出迷人的星空;第二乐段较为激动,尤其变化音的运用,改变了调性,音乐色彩更为浓郁,与前后形成明显对比;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是爱心的传递和延伸。
教学目标:1、能用连贯、柔美、和谐的声音齐唱《爱心满天》。
2、乐意和同学合作,分组创编并表演手语律动。
3、能较准确地视唱《爱心满天》中的一段乐谱。
4、以组为单位,进行以“爱”为主题的歌曲比赛。
教学重点:用连贯、柔美、和谐的声音齐唱《爱心满天》并进行手语表演。
教学难点:唱准b7音:创编手语律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让世界充满爱》音乐片段,老师板书:爱,是人类社会永恒歌颂的主题,因为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请说出所听歌曲的歌名、曲作者、演唱形式、为世界什么年而作?(让世界充满爱,郭峰,百名歌星演唱,1986年世界和平年)请同学说说还知道哪些与“爱”有关的音乐作品?《祝你平安》、《爱的奉献》、《世上只有妈妈好》、《爱我中华等》。
(此环节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在音乐及对话中感受到“爱”无所不在:有父母之爱,社会关爱、祖国之爱;师生、同学、朋友之爱等等,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歌曲教学:(1)听赏歌曲《爱心满天》。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与爱有关的歌曲,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听完后,请为这首歌曲加上几个词:“这是……的旋律”(初听歌曲)。
生:这是抒情的,优美的,柔和的,深情的旋律。
(2)配乐朗诵歌词。
师:很准确。
你们所说的正是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请大家用这种情绪来配乐朗诵歌词。
(再次感受歌曲《爱心满天》的旋律。
)生:齐声朗诵歌词。
(配乐用《爱心满天》的伴奏音乐)(3)学唱歌曲《爱心满天》。
a、全体同学哼唱一遍旋律、老师钢琴伴奏。
b、听辨乐句。
(主要唱准b7音,分辨最后两个乐句的异同点)c、尝试视唱最后两个乐句,体会不完全重复手法。
苏教版九上音乐教案
![苏教版九上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1e6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1.png)
苏教版九上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九上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苏教版九上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2. 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苏教版九上音乐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音乐鉴赏a. 学习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b.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c. 练习听音辨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2. 第二单元:音乐表演a. 学习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如唱歌、演奏乐器等。
b. 练习合唱和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c. 创作和演绎简单的音乐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第三单元:音乐创作a. 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编曲、和声等。
b.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 分享和欣赏学生的音乐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或展示音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3. 学习活动: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如听音乐鉴赏、学习演奏乐器、合唱或合奏等。
4. 讨论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如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合作演奏乐曲等。
5. 总结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6. 延伸活动:布置相关的作业或延伸活动,让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评估方式: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2. 表现评估:评估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作品,包括技巧、表达和创意等方面。
3. 考试评估:设计适当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音乐初中全册教案
![苏教版音乐初中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70d9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9.png)
苏教版音乐初中全册教案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技能,培养创新意识。
3. 知识与技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如古典、民乐、流行等;学会欣赏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如《茉莉花》、《歌唱祖国》等,让学生学会演唱,并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2. 乐理知识:教授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
3. 音乐欣赏: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 音乐实践: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如合唱、乐队演奏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音乐,提高情感体验。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提问、回答、演唱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提高文化素养。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技能。
四、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每周安排一节音乐课,共计36课时。
2. 教学内容:根据苏教版音乐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技能。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乐理知识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学期的音乐学习,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他们学会了演唱歌曲,了解了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们在音乐实践中,展现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技能,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乐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c2e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a.png)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演唱技巧。
2. 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内容和活动: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 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节奏、旋律、和声和节拍,并通过示范音乐片段和实际演唱来加深理解。
-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鼓掌、拍手、敲击简单乐器等,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2. 音乐欣赏- 通过播放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音乐,并讨论其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 学生可以尝试跟随音乐的节奏动作,或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 声乐技巧和演唱练习- 学生学习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通过专门的练习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唱歌能力。
- 学生合作进行合唱练习,学习合唱技巧和团队协作,准备一个小型音乐演出。
4. 音乐文化与历史- 学生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形式和乐器,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意义。
-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研究,展示和分享自己对某个音乐文化的了解,以及演奏或演唱相关音乐片段。
评估方式:1. 个人演唱练习和表现评估。
2. 团队合作和演出评估。
3. 预研主题分享和讨论评估。
4. 概念和要素的知识测试。
教学资源:1.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和活动指导书。
2. 音乐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3. 乐器如鼓、钢琴和木琴等。
4. 选取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的音乐片段和乐器演示视频。
教学策略: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听觉、视觉和动手操作的结合,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2. 分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4. 提供正面和具体的反馈,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步。
注意事项:1. 在安排音乐活动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版本)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b01b9ec4f524ccbff1218463.png)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目录(2015 年)目录必唱歌曲:走向复兴》第一单元祖国你好第一课时:祖国不会忘记我第二课时:《在灿烂阳光下》欣赏课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欣赏《c 小调练习曲》第二单元温馨家园第一课时:月之故乡第二课时:故乡的小路第三课时:“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四课时:可爱的家第三单元西部放歌第一课时:心愿第二课时:学唱《天路》、欣赏《达勃河随想曲》第四单元协奏流芳第一课时: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第二课时:化蝶第三课时:复习歌曲《化蝶》及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四课时:黄河船夫曲第五单元悠远古风第一课时:阳关三叠第二课时:演唱《但愿人长久》及演奏《满江红》第六单元舞台咏叹第一课时:欣赏扎红头绳第二课时:欣赏《天鹅湖》第三课时:回忆必唱歌曲:《走向复兴》教学内容 :歌曲《走向复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走向复兴》的学习,体会歌曲4 /4 拍的节奏,稳健有力的旋律。
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聆听教学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走向复兴》,体验歌曲的旋律,分析歌曲的结构,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体会乐曲带给大家的爱国主义的情感,感受音乐对于抒发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走向复兴》,学会分析歌曲的结构。
难点: 1 .注意演唱时的声音位置要竖起来,要有一定的表现力。
2 .注意歌曲的附点音符、旋律的大跳。
教学准备 : 钢琴、多媒体教材分析 :《走向复兴》创作于2009 年。
该曲当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复兴之路》中,作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后又相继作为举世瞩目的国庆60 周年大阅兵和中央电视台国庆交响合唱音乐会《祖国颂》的压轴曲目。
2012 年 9 月荣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歌曲采用进行曲体裁,大调式, 4 /4 拍及主歌、副歌加尾声组成的二部曲式结构。
主歌部分稳健有力,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 周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表现了中华儿女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和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67c9f184254b35eefd348c.png)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教案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教案第三单元《故乡的云》教案第四单元《茉莉芬芳》教案第五单元《奥林匹克风》教案第六单元《欢乐颂》教案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教案课题希望与你同行课型综合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演唱、讨论、创编等活动中体会作品的情感、氛围、学习用好些统一的声音准确塑造音乐形象。
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氛围,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感情,建立起新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学唱和欣赏的过程中尝试用创编舞蹈的方法,更进一步地理解音乐和喜爱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并尝试用声音来塑造形象。
难点:声音既要有感情又要有控制。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教授法,讲授竖笛吹奏法。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自我介绍的方法,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
布置作业将吹奏练习2练熟;并复习音乐基础。
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更激发了学习兴趣。
并减少了老师一味灌输的乏味感。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新课教学:1.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合唱曲《校园多美好》它是一首用音乐描绘美好校园的歌曲。
在整首歌曲中,呈现出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它的作曲家——施光南,但并没有具体介绍到,而是把对作曲家的了解作为一项作业,要求同学们课下自己搜集资料,留到这节课上来介绍。
接下来,就请有准备的同学上台介绍,你所搜集到的有关施光南的材料。
生:师:四川重庆人。
自幼喜受音乐,学生时代曾模仿各地民歌风格写了不少歌曲。
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ab32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6.png)
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 -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教案是根据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编写的。
此教材主要涉及音乐的基础知识、乐理知识、曲式的分析以及作曲的基本方法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了解行板调式的结构及其变化形式。
2.熟练理解和唱出词意。
3.能感受到音乐中旋律、节奏、和声及情感表达的特点。
4.能够学会基础的和声知识,如和弦的构成、常见和弦的用法等。
5.掌握基础的作曲方法和技巧,例如旋律的构思、和声的选择、主题的变化等。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在进行本课的教学前,需要学生具备如下前置知识:•知道什么是调;•能够说出钢琴键盘上的所有音名;•了解什么是和弦;•能够唱出乐曲的旋律。
2. 本课教学内容春日的风光具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而《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这首歌曲将这种美景娓娓道来。
词曲作者借助音乐的魅力,把春日的美丽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我们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1)歌曲的基本信息•前奏:G大调 2小节•歌词:雷恪斌•曲名: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作曲:马原(2)歌曲的形式这首歌曲的形式为 ABB。
其中 A 是段落,B 是间奏。
(3)歌曲的情感表达这首歌曲仿佛是在讲述一个人在春天里的美好遐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词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旋律轻快流畅,让人感到希望、兴奋、愉悦等情感。
(4)学习和施教(1)基本的音乐元素•旋律:本曲的旋律简单明了易学,学生应该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
•节奏:共分为3个节拍,缓慢而平稳,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演唱来把握旋律的特点。
•和声:本曲和声简单明了,除了用到的三和弦外,没有其他特别难的和声。
(2)钢琴演奏老师可以先演奏一遍前奏,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的起伏和和声的变化情况。
当然,让学生欣赏整首歌曲的演奏效果也是必需的。
(3)演唱方法老师可以用钢琴进行伴奏,引导学生进行演唱。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音高和音符的组合方式,进行曲式与旋律的运用。
天路-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天路-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c501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1.png)
天路-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背景九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中外音乐文化的比较和介绍,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欣赏水平。
其中,天路是一首非常经典的音乐作品,也是本节课主要介绍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天路这首曲子的表演风格、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通过对天路这首作品的细致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乐曲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路这首曲子的表演风格、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素养。
难点:让学生独立分析乐曲,对乐曲进行自主创作,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程序第一步、导入新内容导入新内容时,老师可以播放天路这首曲子的原始版本,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灵感和音乐意境,启发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和探索心理。
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乐曲1.让学生听一遍天路,带着问题来听。
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乐曲的音乐特点、曲子情感等方面。
2.再次播放天路,让学生着重聆听旋律和节奏,向学生传授分析乐曲和作曲的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乐曲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小组合作创作1.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演奏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技巧和基本技能。
第四步、展示和交流在小组创作完成后,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所创作的乐曲,并给出其他乐曲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展示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五步、总结及提高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可以通过总结的方式,让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和素材,将乐曲分析与创作能力进行提高,并总结本节课让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和能力。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小组创作和表演的成果,来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准备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6年最新更新版本)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6年最新更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89e020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0.png)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6年最新更新版本)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目录(2016年最新更新)第一单元祖国你好第一课时学唱《祖国不会忘记我》第二课时学唱《龙文》第三课时欣赏《在灿烂阳光下》第四课时欣赏《c小调练习曲》第二单元温馨家园第一课时学唱《月之故乡》第二课时学唱《故乡的小路》第三课时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盼》第三单元西部放歌第一课时学唱《心愿》第二课时学唱《天路》第三课时欣赏《西部放歌》第四课时欣赏《达勃河随想曲》第四单元协奏流芳第一课时学唱《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第二课时学唱《化蝶》第三课时欣赏《黄河船夫曲》第四课时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五单元悠远古风第一课时学唱《阳关三叠》第二课时学唱《但愿人长久》演奏《满江红》第三课时欣赏《怀古》第四课时欣赏《梅花三弄》第六单元舞台咏叹第一课时学唱《参军去》第二课时欣赏《扎红头绳》第三课时欣赏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第四课时欣赏《回忆》(音乐剧选段)第一单元祖国你好第一课时学唱《祖国不会忘记我》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我》,感受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相同的情感内容,体会歌曲中抒发的爱国情感,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体验音乐作品《祖国不会忘记我》,比较不同风格演绎的同一首作品,探究交流音乐体裁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与意境,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
(3)知识与技能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体裁风格,巩固音乐基本要素、结构形式的学习,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作品,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初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健全,课外知识丰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相对全面,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简要描述或通过多种形式演绎。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信、完整的演唱作品《祖国不会忘记我》,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比较不同体裁塑造相同音乐形象及作品风格的差异。
苏少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教案【19页】
![苏少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教案【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82d6e64f783e0912a3162a2f.png)
第一单元国威国魂第一课中国进行曲一、教学目标:体验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二、教学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教学难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三、课前准备:钢琴、磁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歌曲复习《中国进行曲》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这一课,我们还将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歌曲欣赏1、《祖国颂》。
简介绍作曲家刘炽、词作曲家乔羽。
提问:(1)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体会什么样的音乐形象?他们是如何表现的?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
(歌颂的、辉煌灿烂的、欢跃的、抒情的、热烈的、流畅的、气势宏伟的等等。
感知歌曲割断不同的力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音乐表情的关系。
)(2)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什么演唱形式?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几个段落?个表现什么?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结构,说出歌曲的音乐段落;简单表述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包括节拍、速度、力度、调式、旋律线、音色等)。
第一段:四句,男高、女高、男声、女声领唱接合唱,表现朝阳普照大地的灿烂。
第二段:合唱“啊”为背景,男声朗诵,表现祖国江山美如画和人民的豪迈。
第三段:合唱,表现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段:分为三段词。
第1、2、3、段词分别为女高音领唱接合唱;男、女高音领唱接合唱,以抒情性和叙述性表现对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歌颂和赞美。
第五、六段:合唱,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烈的赞颂和祖国的光辉前景。
再次欣赏《祖国颂》,同时要求学生画出旋律线,并思考上述问题。
2、欣赏《祝福祖国》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5e7e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4.png)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舞台咏叹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演唱舞台咏叹的技巧和要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4.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舞台咏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演唱舞台咏叹的技巧和要领。
三、教学准备1.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教材;2.舞台咏叹的演唱范例音频;3.乐器伴奏音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舞台咏叹的范例音频,让学生感受舞台咏叹的风格和特点,并引发学生对舞台咏叹的兴趣。
2. 引入舞台咏叹的概念(10分钟)老师介绍舞台咏叹是一种将音乐、表演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它通常在舞台上进行,通过演唱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同时,舞台咏叹的歌曲通常有旋律优美、情感深厚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舞台咏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学习演唱舞台咏叹的技巧和要领(30分钟)3.1 唱腔与动作配合老师分发舞台咏叹的歌曲歌词给学生,让学生跟着音乐和歌词一起练习演唱,并在演唱时配合动作。
学生需要注意歌曲中的高潮、低潮部分,并结合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3.2 控制音调和节奏老师示范如何控制音调和节奏,在演唱时注意把握好歌曲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使演唱更加生动有力。
3.3 合作和协调舞台咏叹通常需要多人合作演唱,学生需培养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演唱,互相配合,形成和谐的合唱效果。
4. 分组练习与表演(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舞台咏叹的歌曲进行练习和表演。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和故事情节来设计舞台动作,并在演唱时配合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情感。
每个小组完成练习后,进行互相欣赏和点评。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学习舞台咏叹的收获和体会,并反思自己在演唱和表演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的提高和进步。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己创作舞台咏叹的歌曲,并进行表演;2.学生可以观看其他舞台咏叹的演出视频,拓宽音乐视野,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小学音乐教案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_0271文档
![小学音乐教案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_0271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dabd8dcb7360b4c2f3f6424.png)
2020
小学音乐教案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
_0271文档
EDUCATION WORD
小学音乐教案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_0271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化蝶-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化蝶-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73f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7.png)
化蝶-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歌唱《化蝶》这首歌曲,并能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爱与美的含义,发扬敬爱生命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美育情感教育。
二、教学内容
•歌曲欣赏:学生通过倾听歌曲,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理解歌曲的含义。
•歌曲演唱:老师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和语言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歌曲欣赏
•第一步:播放歌曲;
•第二步:带领学生浏览歌曲歌词,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三步:讨论歌曲的表达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2. 歌曲演唱
•第一步: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学习歌曲歌词;
•第二步:带领学生练习歌曲节奏,注意强调重点节拍;
•第三步:指导学生锤炼发音能力,注意语言的表达。
3. 情感教育
•第一步: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欣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蕴含的美和爱的含义;
•第二步:讨论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熟练歌唱《化蝶》这首歌曲;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了解到爱与美的含义;
•学生能够提高音乐表演能力,优化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但个别学生的发音依然存在问题。
下一次教学中,需要注意帮助这些学生提高自己的发音水平,以让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064a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6.png)
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对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进行音乐鉴赏,了解音乐的构成、表达手法和情感。
•能够掌握乐曲演唱要领,包括语调、节奏、声音控制等方面。
•能够合唱乐曲,并形成良好的合唱团队意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培养良好的音乐合作和团队意识。
1.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的音乐结构和表达手法。
•掌握演唱乐曲的语调、节奏、声音控制等方面的要领。
三、教学难点•协调合唱团队,保证整体演唱效果。
四、教学过程4.1 感性了解1.让学生听一遍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引导学生感受整首歌曲的情感和节奏明快的旋律。
2.带领学生一起合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培养合唱团队配合合唱,注意掌握乐曲的语调和节奏。
4.2 理性分析1.对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的歌曲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歌词的构成、旋律的主题和节奏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的情感表达手法,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音乐、爱情、生活等情绪。
4.3 实践演唱1.练习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的后半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音色选择合适的声部进行演唱。
2.合唱整首歌曲,学生需协调合唱团队的声音,确保演唱效果整体协调一致。
3.分角色演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齐唱或者独奏等不同的演唱方式。
五、教学评估1.能够准确理解和感受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的情感表达和节奏特点。
2.正确掌握乐曲的演唱要领,音乐表达清晰、感情真挚。
3.形成良好的合唱团队意识,演唱效果整体协调一致。
六、教学拓展1.学习其他类型的音乐,如流行音乐、摇滚音乐或者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表达手法。
2.学习音乐的历史发展,了解音乐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
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1813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1.png)
盼(男高音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背景九年级音乐上册主要学习歌曲演唱及基础乐理知识,此次教学内容为“盼(男高音独唱)”,旨在让学生学会男高音独唱的技巧,并通过此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目标•学会男高音独唱的技巧及相关乐理知识。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给听众带来音乐的感受。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教学内容及方法3.1 教学内容•单声部男高音独唱技巧。
•歌曲《盼》的演唱。
3.2 教学方法•录音指导法:通过录制示范唱法、乐曲旋律、情感表达等内容,让学生在听示范时对比、分析、模仿,并逐渐熟悉和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听课笔记法:让学生分析和记录老师讲授的演唱技巧和相关乐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视听辅助法:通过放映演唱技巧示范视频、演唱情感表达、音乐欣赏等视听辅助材料,使学生能够感性理解歌曲及其演唱技巧。
4. 教学流程4.1 导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男高音是指哪个音域的声部?•男高音声部在合唱团或个人演唱中的角色是什么?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2 正文1.歌曲欣赏让学生通过听取苏少的《盼》的录音对这首歌曲产生整体的感性认识。
2.乐理知识对歌曲基本音程和节奏进行介绍和解释,以便学生理解歌曲。
3.唱法介绍介绍男高音独唱唱法的基础知识,包括发声部位、气息掌握和喉头设置等,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唱法技巧。
4.演唱技巧讲解讲解一些演唱技巧,包括声音的调节、音准、节奏、细节表现等。
5.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演练,导入实践教学环节,再次提醒学生掌握唱法技巧及相关乐理知识。
4.3 查缺补漏听取学生演唱,指出错误并进行矫正。
4.4 延伸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有关《盼》的歌曲介绍资料,进一步认识歌曲的背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点评和总体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音乐欣赏能力,在演唱技巧、情感表达、音乐理论知识等方面逐渐得到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教案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教案第三单元《故乡的云》教案第四单元《茉莉芬芳》教案第五单元《奥林匹克风》教案第六单元《欢乐颂》教案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教案课题希望与你同行课型综合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演唱、讨论、创编等活动中体会作品的情感、氛围、学习用好些统一的声音准确塑造音乐形象。
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氛围,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感情,建立起新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学唱和欣赏的过程中尝试用创编舞蹈的方法,更进一步地理解音乐和喜爱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并尝试用声音来塑造形象。
难点:声音既要有感情又要有控制。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教授法,讲授竖笛吹奏法。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自我介绍的方法,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
布置作业将吹奏练习2练熟;并复习音乐基础。
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更激发了学习兴趣。
并减少了老师一味灌输的乏味感。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新课教学:1.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合唱曲《校园多美好》它是一首用音乐描绘美好校园的歌曲。
在整首歌曲中,呈现出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它的作曲家——施光南,但并没有具体介绍到,而是把对作曲家的了解作为一项作业,要求同学们课下自己搜集资料,留到这节课上来介绍。
接下来,就请有准备的同学上台介绍,你所搜集到的有关施光南的材料。
生:师:四川重庆人。
自幼喜受音乐,学生时代曾模仿各地民歌风格写了不少歌曲。
后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
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台湾当归谣》等。
在1980年中央电台和《歌曲》编辑部举办的“听众喜受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他有三首作品获奖。
其他如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小提琴独奏曲《瑞丽江边》、电影《幽灵》的配音等也有一定影响。
除此,还创作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伤逝》的音乐。
出版有《施光南歌曲选》等。
可惜英年早逝,悄然倒在钢琴上。
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
他的作品题材噶,形式丰富,射干能动活泼,热情瑰丽,极富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
他努力用民族化的作曲方式表达当代中国人的心声。
2.竖笛练习:师:练习吹奏练习2,注意节奏型:生:练习。
请同学起来做吹奏练习。
3.乐理知识——音符的记录(附后):4.复习《我们一起来》要求:注意切分节奏,跟琴学唱,创编动作。
三、布置作业: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反思、体会四、下课礼仪: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教案课题《龙的传人》课型综合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河山、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演唱和欣赏的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学唱《龙的传人》(2)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理解音名和唱名的概念。
(3)理解拍号的含义,懂得如何数节拍以及节拍之间的强弱关系。
(4)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1.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教师还提供相应的图片故事,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唱歌比赛等,使学生受到乐曲情感的感染,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3. 实践能力的培养——乐器进入课堂,将竖笛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简单的乐器演奏世界名曲《欢乐颂》。
4.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竖笛。
布置作业1.竖笛复习:C大调音阶、《欢乐颂》第一声部、《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2.查找有关西洋管弦乐队、西洋乐器的相关知识(包括乐器的分组、乐器的性能、音色、特点等)。
3.分组讨论《龙的传人》的演唱形式。
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1. 1、用提问形式,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展开联想,主动思考问题,较深刻地了解本歌曲的内涵。
2. 2、运用实物或学生身边的东西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得更加明确学习兴趣增加。
3. 3、乐曲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的唱歌兴趣浓厚,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加深。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反思、体会(在课前5分钟播放流行音乐FALSH版《龙的传人》)——吸引走进教室的学生,预先给他们一个总体印象。
一、复习:竖笛吹奏复习:①让学生用竖笛吹奏C大调音阶与《欢乐颂》、《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
②对学生的吹奏进行适当的评价(表扬或批评),然后导入本堂课第一个知识点:如何识别音符的唱名和音名(二者的简单概念)。
二、新课教学:(一)乐理知识的讲解1. 音名和唱名问题一:什么是音符的音名和唱名?(请学生打开课本NO.5页)师:钢琴一共有88个键,白键52,黑键36,在两个黑键为一组的左边的这个白键我们称呼它为C,从C开始,用七个英文字母表示,排列顺序往下依次为C、D、E、F、G、A、B,它们在钢琴键盘上是循环使用的。
这就是音符的音名。
问题二:如果用唱的话,应该怎么唱呢?就唱成“do、re、mi、fa 、sol 、la 、si 、do”,这就是C、D、E、F、G、A、B这几个音的唱名。
2. 节拍(请学生翻开课本第13页)师:接下来再学一个新的乐理知识——拍子。
①什么是节拍?师:在乐曲中强弱拍的循环出现而形成的节奏规律称为节拍。
②最常用的节拍分为哪几种?(2/4、4/4 、3/4 、6/8)。
③每一小节只有一个重拍。
2/4四二拍强弱——一般多用在较为庄严的进行曲,如国歌等4/4四四拍强弱次强弱——一般多用在较为抒情、缓慢的乐曲里面。
3/4四三拍强弱弱——一般多用在比较活泼欢快的舞曲性质的乐曲上。
3/8八三拍强弱弱6/8八六拍强弱弱次强弱弱(二)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
(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并朗诵图下文字。
)①“龙”指的是什么?(长城)师: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切入本课正题)②龙的来历:师: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拜一种动物,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氏族的标志。
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挤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这就是所谓“龙”的来历。
③龙是形象:师:龙的形象是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
口角旁有须髯,颔下有珠,他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兴云作雨,降伏妖魔,是英勇、权威和尊贵的象征。
为此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二: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 re mi第一课时《七个小兄弟》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探究过程: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师:请?它出现了几次?(2)请你跟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
师:唱到那一句时你觉得困难?那位同学来帮帮他?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多数学生唱不准的地方由教师来教。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二、音乐游戏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do re mi分别在三座小房子里,部分同学分别戴上do re mi三个音的头饰,当听到教师弹奏自己所带音符时,唱出唱名并跳到与自己头饰相符的小房子里,谈下一个音跳出房子。
教师开始弹奏的速度要慢,逐渐加快速度。
三、演唱歌曲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3、进行歌词创编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乃哟乃》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探究过程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三、我是小小作曲家1、游戏《找朋友》教师在黑板上贴图片,请学生找适合的节奏卡片贴到图片下方,并读出节奏,也可以按节奏说象声词。
2、活动《小小作曲家》(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音乐是好朋友》教学目标: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多来咪》,并进行律动表演。
探究过程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 re mi二、听赏歌曲《多来咪》1、初听歌曲录音歌曲演唱的是什么内容?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三、音乐表演《多来咪》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演创编,教师指导并可以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