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才中学2014学年高一历史第一学期一二专题测试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28题,每题2分,共计56分)

1、《吕氏春秋》:“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2、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

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3、山东省的“富民兴鲁”政策深得民心,齐鲁大地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这一称谓来源于

A.山东半岛自然地理特征B.宗法制下嫡长子的族姓

C.西周的分封制D.母系氏族公社母系的族姓

4、《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5、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

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④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扶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的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政府派出的重臣

C.皇帝的内侍人员

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8、下列关于1931—1937年七七事变前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

A.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

B.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国民政府组织中国人民进行了局部抗日战争

D.国共两党有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

9、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中,都涉及到的是

①开埠通商②开办工厂③割占土地④战争赔款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其寓意是企图夺取天下。这反映了

A. 宗法制瓦解

B. 礼乐制度崩溃

C. 分封制受到破坏

D. 各国变法开始

11、下列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1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13、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说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封邦建国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4、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5、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7、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各个机构平等,避免权力的集中

B.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18、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

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0、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

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被喻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发生在下列哪次会战中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2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