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草原》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草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制作课件:草原分布图;中国画欣赏图片;草原风光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过草原吗?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样的呢?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吗?出示“草原分布图”,使学生了解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
3.导入: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呈现情境,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产生“走进”大草原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读词语,拼读加点字,然后在括号里写出拼音):
绿毯( ) 陈巴尔虎旗( )
衣裳( ) 彩虹( )
马蹄( ) 豆腐( )
羞涩( ) ( ) 微笑( )
(2)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读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蒙古包好客同行似乎
读准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再给多音字扩词。
重点理解“同行”的不同读音、不同意思并举例说明。
同行xínɡ:一起行路。
同行hánɡ:行业相同;同行业的人。
3.再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理清作者参观访问的经过,试着概括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归纳。(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作者参观访问的“行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展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也使下面的学习过程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品读感悟,共同鉴赏
1.过渡: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边读边作批注,想好后可以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学生交流品味。
(1)课件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先抓住“清鲜”“明朗”感受天空之美,再换词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板书:一碧千里)先理解“一碧千里”中“碧”的意思,然后猜测“一碧千里”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草原“一碧千里”的画面;联系本段第二句话,理解“并不茫茫”的意思,体会并读出草原无边无际的绿与美。
(3)课件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图文结合,体会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的好处。引导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方法的妙处。
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绣”字的妙处,从而感受羊群给草原带来的生机,感受草原的动态美。指导学生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体会草原的景色美、作者的语言美。
(4)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渲染”与“勾勒”的意思,多媒体呈现“中国画”和“小丘图”,两相对比,体会比喻之妙、小丘之美。抓住“翠色欲流”“流
入云际”感受草原绿得油亮,仿佛与天融合的美好意境。指导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表达阅读感受。
4.以情激情,感受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1)过渡:面对一碧千里的草原,作者不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景,而且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了当时的感受。请找出相关句子,一起来读一读。
(2)交流出示,引导点拨。
①假如你就是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呼吸到那么新鲜、干净的空气,看到那么晴朗、明净的天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又会怎么做呢?课件出示句子:“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学生感同身受以后,引导朗读,表达愉快、赞美之情。
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引导探究:联系上文,这种境界指怎样的境界?抓住关联词语“既……又……”体会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惊喜、激动之情。抓住“回味”,感受草原风光的如诗如画,让人沉醉的美景。这种拟人的修辞方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配乐朗读,以轻缓的语调读出回味的感觉,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5.理清文路,指导背诵。
(1)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这些景物的?
(2)交流小结:作者是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的;每写完一处景物,即时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要关注描写顺序,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感受景物之美及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草原景色之美,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美、情感美,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2.抄写生字新词。要求:字迹工整,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毯”字。注意“毯”是半包围结构,先写“毛”,后写“炎”,“炎”的末笔改为点。“毛”的竖弯钩要长,托住“炎”。
3.背诵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写字要求时特别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特殊地位,理应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美景
1.齐读课题。
2.朗读词语。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勾勒渲染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