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四首(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田园诗
❖1.山水田园诗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 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 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 劳动为题材。
❖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 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 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 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 的向往。
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的环 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 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 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 宇。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 四句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 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 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 南山中终老此生。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
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 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 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 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 ❖ 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
山中人自正,
路险心亦平。
❖ 抒发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 受。“中”与“正”同义, 山“居中”无偏,人“正” 而不邪,由山及人,运用 类比方法,抒发诗人对山 及人的赞颂之情。“险” 与“平”义相反,因为人 “正”,所以路再“险”, 心态仍是“平”的。这是 以“路险”反衬出诗人心 地平坦。
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写作背景
▪ 这是诗人的一首传世之作,也是一首应试诗。
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 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 横垣关中,广绵千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 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着北坡而上, 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当在考试看 到“终南山望雪”的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 赤诚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说说哪些字用得奇险,似不合实情,却又用 得非常好?
“南山塞天地”的“塞”字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终 南山冲塞天地,终南山没有那么高大,这是作者写他 “游”终南山的感受。身在深山,仰望,则山与天连; 环顾,则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压根儿看不见山外还 有什么空间。因此,用“南山塞天地”概括这种独特 感受,虽“险”而不怪,非常妥帖。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浮”字,若改 为“覆”字,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答:(1)“覆” 意为“覆盖”, “浮”意 为“漂浮”。
• (2)“覆”字客观地反映出积雪覆盖的情形。 而“浮”字巧妙地写出了终南山因其高峻雄 伟故“积雪”如同漂浮在空中一样的景色。
• (3)以动写静,使本诗更形象地写出了高耸 入云的终南山的夺人气势,更增加了诗的韵 味。
对比王维的《终南山》,说说两首诗在 意境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意境上的区别
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 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情感直露,情景相生。
表现手法的不同
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 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 看无”;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 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以静态为主,诗人立 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 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 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明”:被动用法,指树林被雪色照亮。 ❖ “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 ❖ 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
林梢的曰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 亮。“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不冷 化雪冷”,又临黄昏,长安城中却倍觉寒 冷,“曰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 实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 四句写游终南山所见的奇景。
终南山虽高大,但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夸 张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的独特感受。 ❖ 仰望,山与天接; ❖ 环视,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看不到山外尚有何空间。 ❖ 日月并提,并非写日月并“生” ,而是诗人在山中游玩多日, 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轮,然后再冉冉升起,看起来 确实似从山石中“生”出。 ❖ 着一“生”字,“险”而不“怪” 。唐诗中有“海上生明月”、 “海日生残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无 这几句中所表现出的情韵。接下来,“高峰夜留景”,“夜”与 “景”(日光)应不能同时出现,诗人却写在一起,确有“奇” 的感觉,但仔细分析,诗人不过是说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幕之 时,终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晖。“深谷昼未明”,写终南 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阴暗无光。与王 维写终南山句“阴晴众壑殊”应是同义。
• 这首诗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 的心态,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 现方法。
作者简介
❖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 浙江德清)人,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 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 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 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元和年间, 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 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其为参谋,试 大理评事,赴任途中,行次阌乡,暴疾卒。
3、一个“低”字寄寓着诗人沉闷、 抑郁的愁思,一个“近”字写出 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这两句一 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 又逼真之感。
主旨
本诗通过刻 画秋江暮色 的景物,抒 发了诗人羁 旅途中淡淡 的哀愁。
作者简介
❖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 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 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 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全 唐诗》编诗一卷。
的忧愁。
思考:日暮为什么会撩诗人新的愁绪呢? 请结合下列诗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兮,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 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黄鹤楼》
意象:日暮
❖ 到傍晚,太阳下山,没有了白天的烦躁,静 下心来,人们特别渴望和亲人相处时的温馨。 所以日暮通常都和游子的思乡思亲联系在一 起。
2、主要特点 :
❖ “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 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 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3、代表人物:
❖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 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 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 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 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 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此 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思想内容:储诗与陶诗的共同之处在于:两位 诗人都是经历过官场生活后归隐田园,欣喜之 情表漏无遗;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 发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志向;两首诗 中都刻画了一位热爱自由、不愿受任何拘束的 诗人形象;景物描写栩栩如生。
手法不同:储诗开篇采用对比手法言志,陶诗 开篇与结尾都直抒胸臆;陶诗在描写田家风物 中表现了归隐的乐趣,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 而储诗则更多地直说归田之乐和生活情景,不 如陶诗平淡自然,反璞归真自意亦不如陶诗。
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请用 一句话概括景物的特点,表达了诗 人什么思想感情?
❖诗人写景是以自己在终南山的主观 感受来写景的。终南山在诗人的笔 下呈现出雄奇险怪的特点。
❖通过写景和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 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主旨
❖ 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 怪之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 名利的情志。
❖ 这首诗当中的“日暮”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感 情,并且因为它和表现漂白之感的小舟联系 在一起,就更增加了一份愁情。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1、“低”意为“低于”,“近” 意为“亲近”。
2、从船上望去,空旷的原野茫茫 苍苍,远处的天空比树木还要低.明 月中天,倒映水中,与游子是这样的 接近。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移舟:靠岸。 2、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3、泊:停船靠岸。 4、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5、旷:空阔远大。 6、近:亲近。
这首诗是诗人南游吴越时写的,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 一个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 全诗的诗眼是“愁”字。
背诵陶源明的《归园田居》,试比较它与储 光羲这首诗思想内容与手法的异同。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 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 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 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 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 笼中,复得返自然。
文章写作背景
❖ 该诗写于公元720年前后。当时,孟浩 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 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 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 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一怀愁情绪,无 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 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 于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 这 感释首到:城诗终阴日写南岭暮在::,长山终将安名南更城,山加中在的寒眺陕北冷望西面。终省南西山安积市雪东景南象面,并预 • 前两句林写表在:长树安梢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
秀美,霁积色雪:高雨高雪覆初盖晴在的上阳面光,如同漂浮在云端。 • 后两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山水诗或写 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 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 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 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 庄》。
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 暮寒”,临黄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
主题:
❖通过描写终南 山的壮丽景色, 抒发了诗人忧 国忧民的感情。
作者简介
❖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陵(今 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 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 后,被下狱,后贬死。《全唐诗》编诗四 卷。
❖ 写山风的威力惊人。山高风 厉,长风过处,千柏万松的 枝叶都向一个方向倾斜,可 见“驱”的力量。声音本是 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 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 声音自然发出。
❖ 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 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 又能听见万壑清风。
❖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 颇有言外之意,即对山中的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是 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就淡了,“悔 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移舟泊烟渚
❖ “移舟”即移动小船 ❖ “泊”指停泊夜宿; ❖ “烟渚”指烟雾朦胧的小洲。 ❖ 第一句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
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
“日暮客愁新” 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
新的愁思。
该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淡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